❶ 數學小論文3000字
數學是知識的工具,亦是 其它 知識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順序和度量的科學均和數學有關。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數學小論文3000字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學小論文3000字篇1
淺析小學數學中創設有效情境教學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規定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倡導教師通過創建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在於能夠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出來,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幾點研究。
生活情境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情境教學法是傾向於學生的 教學 方法 ,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教學效果,為何要創建生活情境?它是以小學生實際能力為基礎,在它們所能理解消化知識的最大范圍內,運用更加便於學生理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生活情境完全符合因材施教,以生為本的原則,是非常值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和推廣的。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情境教學法的優勢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小學階段的數學,雖然在難度上有所控制,但是數學學科原本的性質並沒有改變,它依舊具有抽象性、邏輯性以及實用性的特點,小學課本中一些圖形、定義,教師如果單抽說教,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為了達到教有所成的目的,教師需要藉助一定的教學方法,來簡化這些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情境教學法恰恰能夠滿足小學數學的有需求,藉助情境教學法,能夠將抽象知識點直觀化的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教師通過構建一個個生動的情境,為學生營造更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被調動起來,教師的教學效率必然會得到提升。舉例說明,進行“中心對稱圖形”這部分知識的講解,採用傳統的教學工具以及單一的口頭講述,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內涵和意義,而採用創建情境教學法,將學生帶入到一個直觀化的思維空間中,並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概念、關鍵知識點製作成動態的課件,學生很快就會投入學習狀態,學習成效顯著,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二、合理創設情境,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結合學生能力特點,創建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完善,學生第一次系統化的接觸數學知識,學習起來難免會有些吃力,教師在教學情境創建的時候,應該盡量使用簡單易懂、富有趣味性的語言,確保學生能夠了解教師說什麼,這是開展教學的第一步,在這個基礎之上構建情境,才能夠真正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和作用。
比如,進行“分數的基本性質”這個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創建這樣的情境:白兔子媽媽將一個蘋果分成4塊,准備分給白兔3兄弟吃,她將1塊蘋果分給了大哥,而二哥卻嚷著要吃2塊,媽媽沒有辦法就切了第2個蘋果,分成了8塊,給了二哥2塊,可是這個時候,三弟又不開心了,他想吃3塊,猴媽媽就把第3個蘋果平均分成12塊,給了三弟3塊。那麼問題來了,白兔三兄弟,誰分到的蘋果最多呢?這個情境不僅富有趣味性,容易理解,同時也蘊含了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取出不同的分數,但是卻表示相同的大小這個含義。
2.從學生興趣出發,創建教學情境
首先教師要明確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激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關鍵,激趣過程中運用運用學生熟悉並且感興趣的話題創建情境,滿足學生對於學習的各種需求,這樣才能夠達到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慾望。
比如,在進行“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最喜歡的動畫形象“熊大、熊兒”編成 故事 :有20個桃子,5個小動物,這個時候熊大和熊兒可為難了,它們要怎麼分,才能夠讓每個小動物都獲得一樣多的桃子呢?這個時候學生的興趣高漲,都會紛紛舉手回答,這個導入成功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好奇心,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在這樣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的時候,不能拘泥於一個方法,或者一種形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故事可以隨時進行改編,即便是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靈活改變情境的設計,目的就是更好的帶動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領會數學知識和魅力。
3.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創建教學情境
創建教學情境,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這個階段游戲和動畫是最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段,教師利用這一點進行情境創建,既能夠寓教於樂,又做到了因材施教。在情境教學基礎上,鼓勵學會獨立思考,強化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提升 邏輯思維 能力。
比如,“克與千克”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做游戲的方式,游戲的規則是“比比誰最快、比比誰最准”。教師先將學會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發一包黃豆,一瓶礦泉水,一本新華字典。然後先讓這些小組自行估算這些物品的重量,然後將其填入表格中。然後教師再帶領大家用稱來測量,看看哪個小組估算最准確,並給予這個小組的成員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游戲方法,鍛煉學生的觀察、估算以及驗證意識。
三、結束語
教師應該基於教材基礎,結合學生的自身的學習特點、興趣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創建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通過大量的實踐教學分析發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小論文3000字篇2
淺析中學數學的興趣教學
中學數學在難度上和內容上都比小學階段的數學要深廣,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經常出現畏難情緒,一開始產生學習困難而沒有得到正確的解決,因此便一步步喪失對自己的信心。例如不少學生覺得自己學不好數學就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上課心不在焉,很難集中注意力,這都需要教師給予高度的重視。如何有效解決這些負面現象的影響是教師應該著手的方面之一,我認為,要想真正使學生主動喜歡學習數學就必須要有興趣的支撐,中學階段學生自我的意識和約束力相對較弱,學習目的性不強,因此更加需要興趣的輔助作用,有了興趣之後,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認真學習課本內容甚至還會對於一些拓展思考題有興趣,自己進行研究探求。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 經驗 針對中學數學的興趣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教師必須關注師生關系的建構。在中學階段教師和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因此教師自身對於學生的態度會對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尤其是中學時期,學生的個性和 興趣 愛好 、人格、情感、意志等都在發展的過程中,教師的行為和語言都會對學生產生持久的影響,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通過自身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產生有效的引導作用。
第一,數學教師無論是否擔任班主任都應該對學生十分用心。關注學生整體的發展,不僅僅是要求學生一定要把數學學好,佔有學生課下的時間,實踐證明數學教師如果要求過分苛刻會令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例如,在每個階段性考試進行完之後,詢問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並且及時給出建設性意見。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關注和鼓勵,這對於學生興趣的建立有莫大的好處,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推動學生興趣的培養進度。
第二,教師要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作為數學教師仍然有義務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樂觀的價值觀,教師應該以正確的價值引導,使學生對數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在心理上真正接受這門學科。例如,教師在課上講到一些數學定理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數學家進行學習了解,繼承和發揚數學家的精神。這需要教師明確自身的教學任務和作為 教育 者的責任,全面推動學生品質和能力的發展,當學生感到教師的用心和關注之後自然會產生親切感,這無疑會對課堂教學效果和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起到推動作用。
總之,師生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幫助學生建立對教師的正確態度和認識,促進他們對數學學科的關注和學習,這是興趣建立的重要步驟。
二、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主體性是建立興趣的重要支撐,有了主體性,學生就會自覺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認識,並且積極進行知識的學習,甚至會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預習和主動復習等。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多且課時緊,教師在課堂上都是緊趕慢趕,一節課下來以自己為中心,灌輸式的學習方式嚴重壓抑學生此階段繼續發展的主體性,導致學生無法獲得相應的自由空間來發展自己,從而致使興趣的失落。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主體性特徵和能力,從而推動興趣的發展。那麼如何在教學形式和內容方面全方位建構學生的主體性呢?我認為從以下幾點出發效果明顯。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減小功利性,不要總是告訴學生什麼考什麼不考,要讓學生真正對於數學形成自己的認知感受,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學數學。那麼,教師就應該加大拓展思考題的訓練和學習,打開學生的思維,形成開放性思維模式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這是建立主體性的主要內容之一。
第二,教師要採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發現雖然讓學生主動預習,但是由於中學階段學業壓力較大,學生沒有養成習慣進行預習,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前預習准備,而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很關鍵。因此,教師應該提前為每個階段的學生設置合適的預習目標,並且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預習講解,學生之間相互檢查和學習可以增強他們自我表現的意識,在自己預習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繼而對今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主體性的建立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過程,教師應該結合該階段學生的發展特徵進行主體性的建構和教學過程中的設置,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需求和方向,滿足其自我表達和個性發展的欲求,從而產生良好的教學影響。
三、加強合作
合作是開展興趣教學的推動力和組成部分之一。合作教學和合作學習本身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就是中學數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合作又可以作為興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開展,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有效幫助學困生的提升和困難克服,同時幫助學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建立持久的興趣。
第一,合作是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並不是隨機進行分組,小組的構成合理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有的小組構成差距過大,學困生產生自卑心理,幾乎很少參與到合作中來,只會產生負面作用,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發展和學習水平進行合理劃分。
第二,合作不僅僅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也需要教師的參與,學生自由合作討論可能會降低效率,學生自控力差,很難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和監督的作用,幫助學生快速完成任務,從而建立自信,在自豪感的形成過程中,學生逐步產生對數學的喜愛之情。
第三,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手段,學生對於電腦和高科技充滿好奇和興趣,教師應該及時學習最新教學技術,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來,作為激發因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總之,開展興趣教學形式多樣,需要廣大教師群體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
通過以上論述,我發現中學階段數學的興趣教學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特徵和需求為立足點,充分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圍繞建立主體性為中心,關注學生全方面的發展情況和趨勢,從而實現興趣的有效建立。
猜你喜歡:
1. 數學文化論文3000字
2. 初中數學論文3000字
3. 數學論文範文3000字
4. 數學文化的論文範文參考
5. 物理學術論文3000字
❷ 數學論文
關於數學論文範文2000字
現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論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數學論文範文2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論文 篇1
論文題目: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摘要: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充滿教育契機的、富有挑戰性的新氣象,在注重小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培養下,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教育重點,這要求教師具有教學的智慧,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之下,才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創意想像和創造性、探究性思維,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增強知識性的體驗,創設出最佳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 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小學數學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育視角由原來的「要我學習」轉為了「學會學習」,教師在對小學生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小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展現出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數學課堂在學生的主體行為下顯露出智慧的光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採用適合小學生的方式和策略,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發揮出小學生自主探索和自由發現的天性,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現狀及反思
小學生由於其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徵,呈現出對新異、生動的事物有強烈好奇的興趣,而且大多數小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慾、自尊心和好勝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學尚存在些許不足,需要我們加以反思。
(一)情境教學中過多地引入情境,喪失了教學目標
一些數學教師在課堂引入時,過多地運用了情境,而分散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課堂導入時,教師突發奇想,要用「喜羊羊與灰太狼」作為課堂導入情境,學生睜大眼睛,豎起耳朵,開展了鬥智斗勇的想像,卻忘記了教師是在上數學課。又如:在一年級《加減混合》的數學計算中,教師想用「春遊」作為情境導入數學課堂,可是在運用情境時過多地介紹了風景,使學生沉溺於風景的想像中而偏離了數學課堂的傳授目標,缺失了數學教學目的。
(二)成人化的想像對小學生缺乏新奇的吸引性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課堂的情境創設時,用成人的眼光和視角去進行設想,忽視了童趣和純真的眼睛,簡單的情境創設平淡無奇,缺乏挑戰性。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7的乘法口訣》一課,教師用「一個星期有幾天」來進行問題式的課堂導入,這對於學生而言缺乏新奇,對乘法口訣也缺乏記憶。
(三)課堂教學中「數學味」的弱化和缺失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利用各種情境創設導入教學,卻沒有及時地將情境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弱化了數學學科所應有的「數學味」,使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興趣降低。如:在《統計》的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通過分組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開展討論和記錄,可是學生們卻停留在小組成員間體重的比較討論等內容,而沒有真正進入到數學統計知識的學習之中來。
二、自主學習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要通過能動的創造性活動,在教師的指導為前提下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良性發展。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自主地有選擇地學習,並創造性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和內化,從而達到自主學習能力水平。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提高數學知識吸收的質量
自主學習的方式是積極主動的方式,是小學生進行自主習慣的培養方式,它在激起求知慾望的前提下,轉化為認知的內驅力,激發出學習的內在動機,並將之內化為學習習慣,真正提高數學知識吸收的主動性。
(二)為後續的數學知識學習奠定基礎
小學階段是數學知識學習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用他們自發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主發現的能力,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策略,為後續數學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自主發現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多數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很好奇,也擁有自主發現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對其自主發現的能力挖掘越多,那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越強,自主學習的習慣就容易產生知識性的遷移。
三、自主性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的自主性學習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為宗旨,在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自主參與的環境下,實現多種形式的自主性學習,在不同的活動中獲取數學知識,掌握小學數學知識學習的一般規律和學習方法。
(一)數學課堂有效導入,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性
合適而有效的數學情境導入,是進行高效數學課堂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要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創造良好的氛圍,用寬松、愉悅、智慧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學習過程,其具體方法如下。
1.以生活為教學情境進行數學知識的遷移。生活是無痕的,生活對學生的體驗是最深刻的體驗,而「生活中的數學」與「數學中的生活」又是緊密相聯和息息相關的,學生在生活的體驗中感知到數學的價值,可以在身臨其境的體會中感受到數學的奧妙,數學情境的生活度越高,學生內在的生活體驗越容易被激活,數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就越深。例如:在「人民幣的認識」教學中,讓學生們進行分組進行人民幣的購買情境,把不同的物品貼上不同的價格標簽,再由分組的學生進行不同面值的假人民幣的購買情境,使學生在購買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字的變換。[1]
2. 以游戲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意識。游戲環節是小學生最樂於參與和互動的環節,數學教學可以適當地引入游戲環節,使小學生增強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感受到數學探索的成功體驗。如:在小學50以內的加法練習中,不是單純讓學生進行數字的相加,而可以採用「郵遞員送信」游戲的形式,增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可以事先准備好標有不同兩位數的信箱,並准備不同加法練習題的信封,選擇幾名學生作「送信郵差」,將這些信封和信箱匹配,學生在爭先恐後的選擇中掌握了數學知識,它猶如一塊無形的磁石,深深地吸引著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注意力,增強了趣味性和主動性。
3.以故事導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小學生都酷愛故事,因此教學中可以利用故事增加數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用創意的思維想像,進行自主性的學習。例如:在一年級的數學「10以內的數字」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建立起數字的相關概念的學習,可以引入故事進行形象的學習:在0~9的數字王國里,數字9發現自己是最大的,於是就很神氣和驕傲,它對其他數字說:「你們都是小不點兒,都比我小,所以你們都要聽我的。」其他的數字為了消滅它的囂張氣焰,商量好讓數字1和0組成一個新的兩位數,數字9看到後低下了頭,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再也不狂妄自大了,和大家成為了好朋友。學生們在教師故事的講述中,也展開了對數字的思維和想像,認識到了10以內數字的基數、序數意義,進行自主性的認知學習。[2]
4.用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帶著困惑、懷疑和探索的心理,進行數學知識的自主性學習,這也是教學引入策略之一。在問題設置的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問題提出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學生的思維層次進行問題的導入,逐漸進入數學知識的學習,而不能以深奧、難解的問題來給教學設置障礙,使學生缺乏探究的動力和興趣。
(二)師生共學———嘗試自主參與的探究學習過程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流傳著一句名言:告訴的知識,容易忘記;分析出來的知識,可以記住;自主參與的知識,就會真正理解。這意味著只有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自主參與,才能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學習。在數學「認識鍾表」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對其有數學性的認知,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對實物鍾表的觀察、觸摸與參與,讓小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注意到長針和短針的區別,並觀察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的大小相等的格,學生在對鍾表的觸摸、觀察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2.根據學生層次進行小組合作式自主式學習。小組合作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導之下完成,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對比,如在「長方形」的認知中,要各小組進行分組比賽,尋找出最多的長方形者獲勝,在大家踴躍參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通過對比、測量等不同手段,了解對生活中「長方形」的認知,如:課本、長方形的長桌、黑板的形狀等,大家在分組合作的過程中掌握了數學知識的規律,並主動性地獲取了相應的知識。
(三)數學知識的應用———鞏固數學知識的自主性探索
小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掌握了基本的數學概念和規律,教師還要將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要充分利用「溫故而知新」的記憶特點,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實際應用。例如:在數學「做一做」的課後練習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同桌互檢式的鞏固,還可以進行板演練習、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鞏固,這樣可以激勵學生自主進行數學知識的實踐性的鞏固和運用,將更多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內在的知識。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要靈活加以整合和運用,如小學生學習完了圖形這一課,對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進行准確的認知後,就要進行靈活多變的圖形拼板練習,讓學生通過對不同圖形的修剪和粘貼,進行圖形自由空間的想像和布局,增強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層次,進行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在生活引入、故事引入、游戲引入、情境引入的教學策略之下,用自主性、參與性、積極性進行數學知識的感知,並在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增加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牟瑛.營造充滿探索的數學課堂環境[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0,(08).
[2]張大明.引導自主探究促進主動發展[J].成功(教育),2010,(04).
[3]周波兒.數學教學中如何捕捉和利用「動態生成」[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1).
數學論文 篇2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數學這一基礎學科已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且應用愈來愈廣,已滲透到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國從1992年開始舉辦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近年來,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迅猛發展,為高等數學的應用型教學指引了方向,同時也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一、數學建模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何為數學建模?有人認為,數學模型即以現實世界為目的而做的抽象、簡化的數學結構;也有人認為,數學模型就是將現實事物通過數學語言來轉化為常見的數學體系。事實上,數學建模是運用數學知識從實際課題中抽象、提煉出數學模型的過程,主要方法是通過合理假設、引進自變數、藉助各種數學工具實現對現實事物的數字化轉變,進而描述或解決實際問題。
那麼,受廣大高校師生青睞的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又是什麼呢?數學建模競賽是全國大學生參與規模最大的課外科技活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一個學校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台。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應用性,同時兼具一定的綜合性和挑戰性。成果以一篇論文的形式上交,要求必須包含完整的建模步驟,包括問題的提出、模型的假設、變數的引入、建模過程、模型求解與分析、模型檢驗及應用。
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與課程教學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山西工商學院歷年來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選手及其相關指導老師進行調查、走訪,並考察其他高校的'情況,筆者發現,相比往年的成績,各大高校在近幾年的競賽成績上有了飛速的提高,在學校的組織和鼓勵下,參賽人數逐年遞增,數學建模教學每年都在不斷改革,同時除了參加競賽,還在課堂外實踐了數學與生產實際的結合過程。然而,通過參閱文獻和訪談筆錄資料,筆者也總結了近幾年來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及競賽培訓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第一,參賽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在思想品質方面,數學建模的參賽過程極其艱苦,需要學生具備意志力、求知慾、團隊意識。我們的隊員往往在此三方面表現一般。同時,在數學能力方面,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儲備不足,軟體處理的方法單一,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結構的創新思維並不能良好地展現。
第二,根據上述學生所表現出的問題不難發現,教師團隊在數學建模培訓教學過程中,教學觀念滯後,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教學模式亟待突破,數學建模的教師團隊應當做好學生的表率,要吃苦耐勞,要通力合作。
第三,正因為上述問題,數學建模培訓也出現了弊端。培訓方式單一,培訓只講求深入而不探索廣度,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培訓的內容與建模競賽不對接。
第四,經過調查發現,部分高校對組織數學建模競賽的前期工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少數高校在競賽的組織和開展中急功近利。另外,大多數高校在數學建模教學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完整的制度和保障體系。
三、大學生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培訓策略
大學生建模競賽除了能為部分大學生及其指導老師和高校獲得榮譽外,更能培養大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的意識,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抽象思維,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因此,在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培訓中,應做好如下工作。
(一)教師層面
首先,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培訓應當以創新為起點。建模不是憑空而來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抽象出數學模型,真正在選題上下功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其次,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培訓應當以數學知識體系為基礎。教師不能僅僅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數學博大精深,自身要不斷涉獵新知識,不僅要注重數學學習的深度,更應當拓展數學學習的廣度,為數學建模競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後,數學建模課程教學培訓應當回歸實踐。建模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無論多麼復雜的數學模型,最後都要落到解決後的結果中。因此,教師既要教會學生建模,又要教會學生將建模的方法真正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二)學校層面
首先,制定系統的數學建模課程體系,包括合理的學時、學制,保證學生的學習,不能在競賽前急抓一批學生現學現用。
其次,學校要做好數學建模競賽的宣傳和指導工作,盡量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於在校期間參加比賽,獲得鍛煉。
最後,學校要時刻以學生為主,不能一味地為了獲獎而出現教師代替學生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劉建州.實用數學建模教程[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2]李尚志.數學建模競賽教程[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3]赫孝良.數學建模競賽賽題簡析與論文點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數學論文 篇3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創新形勢下的課程標准已經逐漸落實,相比於以往的教育機制,新課程標准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能力,鼓勵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教育活動,進而全面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效率。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准確定位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以便於開展更加高效的課堂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因此數學基礎教育質量極其重要。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高,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加強學生對於理性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同時還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起來。
1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學生開始接受小學教育的年齡在6周歲左右,該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故事的興趣比公式的興趣大的多,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程開始之前讓學生先了解該節課程涉及到的歷史故事,讓學生不要認為數學是很難理解的課程,讓學生在更加放鬆的心態中去完成教學任務。傳統教育中,數學教師都會給學生大量的題目來鞏固知識點和公式,部分學生在還沒有完全理解課堂內容時就開始做題,答案准確率肯定很難得到保障。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先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再開始做習題。同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提問和解疑的時間,教師在和學生的問答互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度和敏感度。
2積極開展數學情境教學模式
數學課程的開展必須要有嚴謹的邏輯性作為支持,如果教師只用數字的形式為學生講解無實物情境下的運算知識,很難讓學生理解這個運算在生活中的價值,而且單純的思維計算會對小學生產生很大的困擾,小學生更傾向於涉及到生活經驗的數學情境模式。教師在開展運算知識點授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水果來創建情境教學的條件,將水果的價格和數量制定好,讓學生隨意取用一部分水果來計算這些水果的總價格。學生在計算水果價格的時候會減輕對數學的抵觸,把思維的重點放在水果的種類和形狀上,教師可以在學生分組計算的同時查看學生對於價格結果的討論情況,發現公式以及口訣上的問題及時提出並解決,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牢記乘法和加法的運算規律,減輕公式記憶法的枯燥和乏味,促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質很強的學科,解題過程中需要對課題內容及運算方式進行思考,而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在課前預習環節中掌握,教師應提前告訴學生即將學習的單元和知識點,讓學生在有準備的情況下,更有信心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陪同家長購物時關注買賣運算的方式,然後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理解和發現的問題進行闡述,教師可以在與家長互動之後將學生反饋的問題一一解答,並就超市買賣中遇到的問題和課本上的知識點有效結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也會加深對運算公式的印象,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效率,讓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更加高效。
4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解決問題
數學並非一種固定思維的學科,很多數和圖形的運算都不止一種解題方式,雖然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其過程有著很靈活的多變性,因此,教師應當在數學課堂上鼓勵學生以不同的形式來解決問題。教師在發現學生的答案與標准答案不同時,應該首先詢問學生的解題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否則很容易打消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當盡量使用解題方式不唯一的例題,讓學生了解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在之後的課堂小組討論中也能更加用心,有助於活躍教學氣氛和教學效果,做到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綜上所述,學生對於科目的興趣和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會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更加優秀。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數學概念、課堂情境、課前預習以及思維擴展帶來的高效影響,為學生探索欲和求知慾的提高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小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三三」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1):21~23.
[2]潘海燕.探究小學數學數與代數的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72.
[3]王粉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6.
;❸ 數學勾股定理小論文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規律的一條重要結論,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數學勾股定理小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勾股定理小論文篇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勾股定理的日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
首先,老師在授課導入時可以給學生講一下勾股定理的背景資料,如勾股定理的發展歷史、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和勾股定理的相關故事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知識,更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在具體授課中可以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題目。《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勾股定理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體驗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會運用勾股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這也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能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
光有興趣是不行的,還需要教師有好的教學方法。
一、教師教學方法的設計要結合學生基本特徵
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要知道:初二學生已經對三角形及實數等一些知識有了些了解,初步具備了簡單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有了一些形象和抽象的思維能力;對勾股定理有所耳聞,但不具體。
二、設置勾股定理的教學情景
問題1:你們能求出我們常見的邊長為單位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是多長嗎?問題2:a2+a2=b2這個式子中,你們知道a2、b2在幾何中有什麼意義嗎?
最後,讓學生嘗試畫出能表達式子的圖形。這有利於學生打好基礎,並建立數與形結合的概念。
三、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
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用折紙的方法來進一步直觀地感受勾股定理的證明。如圖:
(a+b)2=■ab・4+c2
化簡得:a2+b2=c2
四、學以致用
既然學習勾股定理,那麼我們還要能對它進行靈活運用,但是在運用中一些學生會出現一些常見的錯誤,學生在審題時由於馬虎會發現不了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如:在直角△ABC中,a、b、c分別為三角形的三邊,∠B為直角,如果a=6 cm,b=8 cm,求邊c的長。錯誤解法:∵△ABC是直角三角形,∴a2+b2=c2,即62+82=c2,解得c=10 cm。分析原因:這是因為學生在審題時忽視了題目中∠B才是直角,也就是b才是斜邊。所以,正確的應是:∵∠B是直角,∴a2+c2=b2,即62+c2=82,解得c=2■。當然學生有時還會在做題中忽略勾股定理成立的條件,對一些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也運用勾股定理。我們在具體的做題中要讓學生把好審題這一關。
總之,只要我們能在數學勾股定理的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就能讓學生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道路上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數學勾股定理小論文篇二
何謂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又叫畢氏定理,即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據考證,人類對這條定理的認識已經超過了4000年。據史料記載,世上有300多個對此定理的證明。勾股定理是幾何學中的明珠,所以它充滿魅力,千百年來,人們對它的證明趨之若鶩。1940年出版過一本名為《畢達哥拉斯命題》的勾股定理的證明專輯,其中收集了367種不同的證明方法。實際上還不止於此,有資料表明,關於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已有500餘種,僅我國清末數學家華蘅芳就提供了20多種精彩的證法。這是數學中任何定理都無法比擬的。
本文中僅介紹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中最為精彩的兩種證明方法,據說分別來源於中國和希臘。
1、中國方法:畫兩個邊長為 的正方形,如圖,其中 為直角邊, 為斜邊。這兩個正方形全等,故面積相等。 左圖與右圖各有四個與原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左右四個三角形面積之和必相等。從左右兩圖中都把四個三角形去掉,圖形剩下部分的面積必相等。左圖剩下兩個正方形,分別以 為邊,右圖剩下以 為邊的正方形。 於是得 。
這就是我們幾何教科書中所介紹的方法。既直觀又簡單,任何人都看得懂。
2、希臘方法:直接在直角三角形三邊上畫正方形。
至於三角形面積是同底等高的矩形面積之半,則可用割補法得到。這里只用到簡單的面積關系,不涉及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積公式。這就是希臘古代數學家歐幾里得在其《幾何原本》中的證法。
以上兩個證明方法之所以精彩,是它們所用到的定理少,都只用到面積的兩個基本觀念: ⑴ 全等形的面積相等;⑵ 一個圖形分割成幾部分,各部分面積之和等於原圖形的面積。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樸素觀念,任何人都能理解。
值得指出的是,由於《幾何原本》的廣泛流傳,歐幾里得的證明是勾股定理所有證明中最為著名的。 為此,希臘人稱之為“已婚婦女的定理”,法國人稱之為“驢橋問題”,阿拉伯人稱之為“新娘圖”、“新娘的坐椅”。 在歐洲,又有人稱之為“孔雀的尾巴”或“大風車”等,這些可能是從其幾何圖形得到的靈感吧
總之,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道路上,我們走向了數學殿堂,並且會越走越遠……
數學勾股定理小論文篇三
自“科教興國”戰略實施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體制已逐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然而,這種轉變的有效性仍值得檢驗。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目的,以特色的教學模式為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慾望,不拘一格地帶動學生對知識敢想、多想,以達到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所學知識,使其真正轉變為自己的知識,並能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以利用。就數學而言,數學課堂教學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焦點之一,課堂被認為是學生構建知識,老師組織學習最重要的現實環境,它被喻為“人世間最復雜的實驗室之一”。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如何能在課堂中帶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使學生對我們所教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不認為是教條式的填鴨,顯得至關重要。勾股定理是中國幾何的根源,是中華數學的精髓。在此,作者以初中二年級數學課程“勾股定理”作為課程實踐案例,進行了一次簡單嘗試。
一、以歷史故事開始,激發學生興趣
筆者改變了以往“勾股定理”教學中照書念的本本模式,而是不惜用去10分鍾時間給學生講講勾股定理的起源。在引領學生將書翻到勾股定理章節後,告訴學生,大家書本上看到的這位畢達哥拉斯,是公元前四百多年前發現了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而最早有關該定理的文字著作出自我國商朝約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周髀算經》,由商高發現。並在三國時代由趙爽對其做出詳細注釋,又給出了另外一個證明引,我們的祖先是不是也很智慧呢?此時,全班幾乎所有學生目光都從書本移開,極為專注地看著筆者,眼神中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筆者轉而引導學生開始上課,每個孩子都帶著濃厚的興趣想要學好我們祖先發現的偉大定理。
二、數形結合,形象理解抽象概念
通過帶領學生從看圖18.1-2中快速計算正方形ABC、A’B’C’面積,並展開猜想,引出“勾股定理”的命題。隨後,將學生分組,一組4人,給每組分發下去4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紙板,短直角邊標有a(勾)字樣,長直角邊和斜邊分別標有b(股)及c(弦)。讓每一位同學都在仔細觀察“趙爽弦圖”的同時,用紙板擺出“趙爽弦圖”,使學生對趙爽的證明過程有一個初步形象的直觀認識,然後給學生做出趙爽對“勾股定理”的詳細推導。學生們在小組參與弦圖旋轉、擺放的過程中,個個樂此不疲,相互提醒。雖然,教室中看似多了點吵鬧,但筆者發現,在學生眼、手、口並用的實際操作中,勾股定理的學習少了許多課本填鴨式的枯燥,換之而來的是學生們積極的參與、激烈的討論和更為濃厚的興趣。
三、舉一反三,調動思維
在定理證出後,筆者立即向學生提問:誰能給出快速說出更多的均以整數為邊的勾股數的方法?底下同學開始議論,一位同學的回答引得全班鬨堂大笑,上網!筆者也忍俊不禁,告訴他很會利用現代高科技工具,算是一項能力,但不是獨立解決該問題的最佳辦法。此時,已有學生說出6、8、10,9、12、15等等。筆者微笑點頭肯定,整數勾股數三遍等量放大比例同樣也是勾股數,三邊不可約分的整數勾股數是以質數為最短邊,並且只有一組以其為最短邊的勾股數。至於原因,不過該內容已超綱,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研究、探討。
四、課後總結,課外拓展
重點內容“勾股定理”授課完畢,繼而啟發學生對“勾股定理”的實際應用。學生通過做門框、湖水等實際應用題對勾股定理的實用性有了更加現實的認識,也有了數學建模的簡單概念。鄰近下課時,給學生布置了家庭作業,讓學生用一個禮拜的時間觀察生活中有關勾股定理應用的現實例子,並加以簡單介紹。之後騰出一節課給學生自由發揮,介紹自己對勾股定理的實踐觀察,學生們積極上台發言,表達慾望強烈,在其他同學獲取知識的同時,講述的同學也在大家肯定的掌聲中增強了自信心,課外拓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結語
❹ 數學專業大學論文1000字範文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它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和各種各樣的應用問題緊密相關的。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數學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數學論文1000字篇1淺談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思維的策略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展。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於其有效性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情境創設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
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 渠道 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
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爾9票)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 經驗 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 故事 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 兒童 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深鑽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第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徵。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深思熟慮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三、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於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於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尤其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或在知識、 方法 歸納概括時,更要及時加以點拔指導。
有效的學習過程還可以通過游戲實施。小學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佔優勢,尤其是低年級往往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足勁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新課程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因此針對差異性,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潛能實施教學過程分層,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真實有效。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一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課堂情境。二要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數學生活經驗。要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
可以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創設生活情境。真正實現課的導入“生活化”——教學的導入彷彿是優美樂章的“序曲”;例題教學“生活化”——例題教學是優美樂章的主旋律;知識運用“生活化”——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彷彿是動聽的“交響樂”。
生產和生活實際是數學的淵源和歸宿,其間大量的素材可以成為數學課堂中學生應用的材料。
要做有心人,不斷為學生提供生活素材,讓生活走進課堂。真正讓文本的“靜態”數學變成生活的“動態”數學。要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的,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五、注重教學 反思 ,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記得有人說過“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我們的教師不是聖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
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 總結 ,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我們反思的主要內容有:思考過程、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教學的思想方法進行反思等。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
永恆的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數學論文1000字篇2試談高中數學學習能力型問題和創新能力型問題
隨著數學課程教材和考試評價改革的深入開展,提高學生能力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為了進一步提高數學學習的質量,有必要對能力問題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在數學 教育 領域內,一般能力通常包括學習新的數學知識的能力、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數學創新能力,提高這些能力將大大推動學生素質的提高。為此我們結合數學教學和考試命題的實踐,有必要對數學教育中如何提高一般能力進行初步的探索,因此,我對高中數學學習能力型問題與創新能力型問題的差異進行了分析,給高中學生以予參考。
一、如何理解學習能力型問題
1.學習能力型習題的特點
(1)內容新。
學習能力型習題中常常出現過去沒有學習過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要求學生通過自己學習以後,理解這些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並且能運用它們解決有關的問題。
(2)抽象性。
這里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敘述通常比較簡略,比較抽象,沒有解釋性和說明性的語言,需要學生自己去仔細揣摩、領會和理解。與平時在課堂里教師指導下學習新知識有很大的區別,沒有教師的講解、舉例和解說,沒有許多感性的內容,比較抽象和概括,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 抽象思維 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生解這類問題往往感到很困難。
(3)學了就用。
這里學習新知識的時間很短,要求通過閱讀很快就能理解新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方法,並能立即運用它們解決有關的問題,不舉例題,沒有模仿的過程。因此對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獨創性要求較高。
2. 解學習能力型習題的步驟
(1)閱讀理解
首先通過閱讀理解題意,理解題目所包含的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本質:這里分為兩步:1、字面理解:要求讀懂其中每一個 句子 的含義。2、深層理解:要求深入理解新的概念的本質屬性,分清新的定理和條件和結論,理解新的方法的關鍵等。
(2)運用
在理解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的基礎上,運用它們解決有關的問題。
3.如何提高解學習能力型問題的能力
(1)平時學習時要注意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同於學習能力型問題包含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在解題時要求通過自己獨立學習,理解這些新的概念、定理、公式或方法,在此基礎上,運用它們解決有關的總是因此要能順利地解決這類問題必須有較強的獨立學習能力。在平時學習時要培養自己預習的習慣,在上新課之前,自己先預習,盡量通過自己獨立學習掌握新的知識,而不依賴教師的講解。
(2)重視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這里非常重要的就是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學習一個新的概念,題目中只給出名稱和抽象的定義,要求通過閱讀概念的定義,理解概念的本質,這就對閱讀理解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和數學的基礎知識,對定義中的詞和句子能有正確的理解,再進一步能根據概念的定義辨別正例和反例,並能具體運用概念。
數學論文1000字篇3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
數學領域是一片五彩繽紛、任人馳騁的天地,要想學好數學,需要好奇心、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和創造意識。而"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教師要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愉悅和快樂,才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才能夠很好的進行學習。
一、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節
課堂教學的導入雖僅占幾分鍾或幾句話,但它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新課的導入要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高漲的學習熱情,為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一節課導入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導入的方法很多,可以講故事、猜 謎語 ,也可以做游戲、聽音樂,甚至簡單的一個設問,都可以導入新課。如在教學能被2、3、5整除數的特徵時,教師先寫幾個較大的數,讓學生判斷這些數能否被2、3、5整除,所有學生都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然後反過來,教師讓學生報數,教師來進行判斷,無論數多大均能很快並很正確地判斷出來。
學生被老師這種"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本領吸引住了,這時教師引導:"你們寫的數那麼大,老師根本沒有除,為什麼能很快判斷出它們能不能被2、3、5整除呢?因為這里有一個訣竅,如果你們也掌握了這個知識的訣竅,那麼你們也可以像老師一樣,不用具體去除,就能迅速判斷,你們想學不想學?"短時間內的幾句話就把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激發起來了,這樣就為上好這節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品質,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二、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
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直觀認識新知識,更容易接受新知識。因為小學生好奇心特別強,而且抓住小學生對動畫片痴迷這一特點,把他們興趣引到課堂中往往得到滿意的效果。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計算》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計了龜兔賽跑的動畫,把這個小故事製成幾張幻燈片,其中設置了小烏龜跑的路線的動畫效果,學生聚精會神,對小烏龜的一舉一動都產生了一絲不苟地觀察,並產生了無可估量的興趣,因此在興趣中輕松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師還可以利用 簡筆畫 、畫圖示例等直觀教學吸引學生。簡筆畫教學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一,如果能充分發揮教師這一特長,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每個小孩生來就有著愛畫畫的本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一筆代過的簡筆畫非常感興趣,把這一興趣潛移默化到教學實例中,同樣能使學生在愉快氛圍中獲取知識。如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把小雞和母雞簡筆畫描到黑板上,讓學生數出小雞和母雞的只數,再提出所要完成的問題,學生聯系實例在興趣盎然中會給得到驚喜的答案。
教學中,教師合理地運用教學模型,採用視想結合,不僅能開拓學生思維,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除了利用電化設備,在教學中還可以運用模型,靈活、廣泛的進行直觀教學。如教學《圖形的認識》時,運用一些模型教具,讓學生親手摸一摸、看一看,調動學生的興趣,而且能把抽象的幾何內容轉化為實物,使學生學起來簡單易理解,並且提高學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既能滿足他們好動的要求,又能在愉悅中獲取知識。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總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感性認識豐富,表象清晰,理解就深刻。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探索,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在知識的構建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有意識地設置學生動手操作的情境,使課堂處於一種積極探索的有序狀態。例如在《圓的認識》教學中,課前教師給學生准備好硬紙、尺子、剪刀、圓規等學慣用具,在授課時教師給學生親自動手畫圓,剪圓,量圓的半徑和直徑,並且在不同的圓里找出的異同點,通過學生動手,教師的點撥,把圓的特點知識在興趣中獲取。再如,在教學《平均分》時,教師是這樣做的:(1)出示問題:"把6個桃子分成2份,可以怎樣分?"(2)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得出了三種答案:"5和1","4和2","3和3"。(3)讓學生再觀察,哪種分法最公平?學生稍加思考便知道"3和3"兩份一樣多,老師順勢引入"平均分"這一課題。學生通過參加分蘋果的實際操作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對該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不折不扣地讓學生去擺一擺、折一折、分一分、稱一稱、量一量、摸一摸、數一數、塗一塗、拼一拼,有利於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發展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靈活多變的課堂形式
通過創設多變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既給學生帶來了成功的喜悅,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數學活動中提高了計算能力和應用能力。如教師在《多位數乘一位數復習課》中設計了一個到智慧島遊玩的環節自始至終貫穿於整個復習課。一開始是到了智慧島需要買門票,只要你算對了老師出的題目以後,就可以得到一張門票(下一個環節里用到的題卡),這樣,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當學生拿到題卡以後,進行計算的練習。當學生全部計算正確以後,就會得到一顆智慧星,這樣設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老師出了幾棵小樹,上面是錯誤的計算題,讓學生給生病的小樹治病,治好病以後會進入下一個環節,利用兩組燈籠間數的規律,通過計算,把剩餘的燈籠"點亮",再一次進行了計算練習,同時結束智慧島之游,使整節課的設計前後連貫,有始有終。
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喜悅中理解和掌握知識。如教學"8個和第8個",讓小朋友手裡拿著紅花,先讓他們從小到大排列,再從大到小排列。讓8個小朋友向前走一步,再比第8個小朋友向後退一步,從而使學生區分8個和第8個的含義。請前面的7個小朋友坐下,再讓第7個小朋友舉起紅花。又如教學"小明有9元,買筆用去4元,買本子用去2元。小明還剩多少錢?"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游戲,講台上面擺放著筆和本子,並標上價錢,請一個學生扮演售貨員,一個學生扮演小明,並且手裡有9元,游戲開始了,請同學們讀題目。第一次買筆售貨員找回5元給小明,這時,老師就問小明還要買什麼東西,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買本子。"第二次售貨員找回3元。通過這樣教學,學生很快列出正確的算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培養學生分析應用題數量關系的能力,又正確掌握解題思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主地學習。只有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數學論文1000字”
❺ 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寫一篇數學小論文,600字以上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試著寫, 扒, 再寫點自己的意見,想法就OK了.
❻ 對數學的認識論文
數學是人類 文化 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對於數學的真正認識又有多少呢?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對數學的認識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對數學的認識論文篇1淺談數學與應用數學
摘要: 新課程改革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觀察社會、思考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重視聯系實際和數學應用意識。教師應加強數學應用教學,多讓學生自主學習,重視課外實踐,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 數學應用 生活 經驗 學以致用
新課程改革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觀察社會、思考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近年來,我堅持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思想,重視實踐,加強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做了一些探索,在此談談對這一問題的一點思考。
一、理論基礎
1.數學的發展就是數學應用的歷史。
從數學的早期發展來看,數學起源於人類實際生活的需要,人類在簡單的物品交換和重新分配中,產生了數的概念。在古埃及流傳下來的最早的數學著作《萊茵德紙 草書 》和《莫斯科紙草書》中,包含有許多幾何性質的問題,內容大都與土地面積和谷堆體積的計算有關;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主要成就是勾股定理及其在天文測量上的應用。
到了近現代,特別是現代,一方面,數學的核心研究變得越來越抽象;另一方面,數學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數學除了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大量應用,還在經濟學、社會學領域大展身手,在日益發展的信息社會中,即使一般的勞動者,也必須具備基本的數學運算能力以及應用數學思想去觀察和分析工作、生活乃至從事經濟、政治活動的能力――存款、利息、股票、投資、 保險 、成本、利潤、折扣、分期付款,以至文藝創作、心理分析、社會改革、哲學思辨等。可以說,數學是人類活動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2.新課程改革對加強數學應用的體現。
新課程標准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新課程標准強調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要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 方法 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
新課程標准提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在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新編教材在加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方面作了大量的改進,把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貫穿在教材編寫的始終,在各章的章頭圖或閱讀材料中,注意提供有實際背景的問題,教材的正文一般都注意從實際引入概念,從實際提出問題,例題、習題中增加了實際應用的內容。理論聯系實際,而聯系實際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增加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 教育 儲蓄》聯系經濟生活中的儲蓄,二次函數中聯系的課題《剎車距離與二次函數》,還有《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統計與概率》中就大量包含了與實際問題聯系非常密切的內容。新教材還增加了課題學習,目的是應用所學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過程中受到訓練和提高。
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注意在教學活動中加強數學應用教學,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適用的人才。
二、教學實踐
1.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一些數學問題的引入應根據教學內容運用直觀手段向學生提供豐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如採用實物、模型、掛圖,或進行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並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以便讓學生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在教師生動形象地描述的基礎上,對今後學習、生活、工作有用的內容,教學中特別要使學生了解所學價值和背景,學生應當看到數學什麼時候被應用,以及如何應用,而不是得到它們將在某天被用到的許諾。在提出和研究問題時,教師應強調把數學應用到現實世界中及與中學生有關的其他環境中的問題上去。
例如,在講“解直角三角形”時,可利用這樣一個實際問題:修建某揚水站時,要沿斜坡輔設水管,從剖面圖看到,斜坡與水平面所成的∠A可用測角器測出,水管AB的長度也可直接量得,當水管鋪到B處時,設B離水平面的距離為BC,如果你是施工人員,如何測得B處離水平面的高度?有的學生提出從B處向C處鑽個洞,測洞深;有的學生反對,因為根據實際情況,這樣做費力;有的學生又說,這不是費力問題,C點無法確定。教學時應該注意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運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識去解決:BC=AB.sinA(AB、∠A均已知)。又比如用不等式的知識求水池的最低造價,用三角函數計算台風影響的持續時間,用概率知識分析免費摸獎的秘密,等等。通過數學在其他科學以及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知道它既和人類的幾乎所有活動有關,又對每個真心感興趣的人有益。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留出時間,增強學生自主應用意識。
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他們學習數學的方法仍習慣於上課聽老師講解,認為聽老師講得越多,則自己會的就越多。學生在學習中雖然有所感知,基礎知識卻不扎實,硬性地接受大量知識信息,但理解卻不深不透,靈活運用更不到位,導致學生一旦脫離了教師,遇上一些富有拓展性或是研究性的問題就顯得力不從心、無從下手,於是放棄者居多。作為教師,應多給學生留出時間,加強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在“合作”探索中加強對知識的應用,讓數學應用落到實處。
例如,我在復習軸對稱的知識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條河l的同側有一個村莊A和一處倉庫B,某天倉庫突然失火了,村民們從家裡出發提著水桶到河邊拎水去救火,那麼應選擇怎樣的路線比較合適?因為前面做過類似的習題,所以學生們很快給出答案:作出點A關於小河l的對稱點A′,再連結A′B交l於點P,則折線APB即為村民行走的路線。我問學生們:“你們都是這樣想的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是!”我也沒說什麼,只是說:“你們還可以再交流交流。”剛開始,教室里嚷聲一片,都說:“這有什麼好討論的,不就是APB嗎?”慢慢的,教室里的聲音小了一些,學生們開始投入思考交流當中,再後來,教室里的聲音又漸漸大了起來,這時我問:“同學們有沒有新的看法?”有十幾個學生舉起了手,我請其中一個學生發言,她說:“經過我們的討論,我們發現還有更合適的路線,考慮到裝滿水的水桶比較重,提著桶行走不便,應該縮短提水的路程,我們的做法是作BQ⊥l,垂足為Q,連結AQ,折線AQB為更合適的路線。”我說:“同學們贊同她的看法嗎?”絕大多數學生都表示了同意。經過這樣的問題的討論,學生們加強了實際應用的意識。
3.加強課外應用實踐。
實踐對於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重要作用。聽到的終會忘掉、看到的才能記住,親身體驗過的才會理解和運用,因此,要加強課外實踐活動。比如,“垂線段最短”性質學完了,利用體育活動時間讓學生 跳遠 ,並測出自己的跳遠成績;統計初步知識學完了,讓學生自己估算學習成績波動情況,等等。這樣做,學生既理解了知識,又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經常讓學生去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就會逐漸形成,這也是課堂教學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上完《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後,布置學生選擇適當的主題,自主設計調查方案、開展調查活動、進行數據的處理並寫出調查結果。教師在這期間起組織作用,並不做具體工作,但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調查活動,在學生親身經歷調查活動的全過程的基礎上,再一次提高認識,強化學生的統計意識、統計觀念,會運用統計的方法解決有關的問題,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總之,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的習慣,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文林.數學發展史.
[2]Robwert.Jstemberg等著.張原粲等譯.思維教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
對數學的認識論文篇2淺談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
[摘 要]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在於它對人類 理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所作出的獨特貢獻。每一個現代人都需要接受數學教育,通過對數學的認識與理解,提高文化素質,從而創造出更有內涵、更有意義的人類文化。
[關鍵詞] 數學文化 教育 理性 創造性
數學具有一般文化的三條准則,即:相關性、相容性和大眾性。相關性主要是與現實相關,而不是懸浮在半空中的虛無縹緲的東西;相容性則不僅強調它作為邏輯封閉系統的一面,還體現了作為多元文化的一種活動模式;而大眾性則反映了對於學習和實踐的每個人來說都是開放的。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方面是數學與一般大眾文化比較所表現出來的特殊性,它構成了數學文化的個性,即獨特的語言系統、價值判定準則和發展模式,使數學自身構成一種獨立的文化體系,從而使得數學對象的人為性、數學活動的整體性,以及數學發展的歷史性充滿了人文價值,也更加凸現數學的文化意義。
數學與古代文化
中西方的數學,在漫長的古代,實質上可歸結為希臘與中國的數學,我們的比較也就因此限定為希臘和中國的數學與文化。
古希臘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崇尚理性――在數學方面就是崇尚演繹推理,將數學與哲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古希臘數學家強調嚴密的推理以及由此得出的結論,他們所關心的並不是這些成果的實用性,而是教育人們去進行抽象的推理,激發人們對理想與美的追求。畢達哥拉斯提出的“圖形與信仰”,表明由幾何學習而上升到更高層次的人生信仰,即數學教育與數學學習不可以採取急功近利的態度。因此,古希臘優美的文學,極端理性化的哲學,理想化的建築與雕塑,所有這些成就在人類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而這些成就處處體現著數學的影響。
古希臘數學中的點、線、面、數,都是對現實的理想化和抽象,這種對現實理想化和抽象的偏愛在其文化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的雕塑並不注意個別的男人和女人,而是注重理想模式的人,這種理想化和抽象的追求,導致了對身體各個部位比例的標准化的追求,希臘人不僅給出了標準的黃金分割0.618,而且任何一個手指和腳趾的比例都沒有忽視。希臘文化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輝煌的一頁,它深刻地影響著之後人類文化的發展。
中國古代的數學更看重實用性,要求把問題算出來,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更重視“構造性”的數學,而不是追求結構的完美與理論的完整。這種表述方式與中國古代哲學的表述方式有相似之處。馮友蘭在他的《中國簡史》中指出:“中國哲學家慣於用 名言 雋語、比喻例證的形式表述自己的思想。《老子》全書都是名言雋語,《莊子》名篇大都充滿比喻例證。”這些足以表明中國數學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密切聯系。
數,在中國古代被賦予了倫理的意義。禮儀,常常被人稱之為“禮數”。由於有具體數字規定的“禮數”被視為倫理戒律,如《禮記・禮器》中有“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的規定,進而“禮教”被視為一種社會規律。由此出發,在中國文化中出現“天數”一詞,“天數”代表不可抗拒的命運。
“禮數”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規矩”,有所謂“不依規矩,不成方圓”。中國人已用數學規律(用“規”來畫圓,用“矩”來畫直線。)來形容和描述政治、社會的運行,中國傳統數學的某些特徵已融入文化之中。數學在中國 傳統文化 中的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一套有關數字的崇拜體系。時至今日,這種體系仍深深紮根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無疑,數學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如美國《科學》雜志特約主編斯蒂恩說:“數學……在人類特性和人類的歷史中,它的地位絕不亞於語言、藝術或宗教。”數學的發展與所取得的成果,對於它所屬的文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反之,在不同的文化中,數學也具有不同的文化價值及特徵。
數學教育與文化素質的培養
中國傳統數學本質上是功利主義的,只是作為“六藝”之一,因而也就不可能積淀為中華文化的理性結構,在相應的文化體系中也沒有太高的地位。探根尋源,這對我們研究“考試文化”背景下的我國數學教育也許有著借鑒作用。
目前,我國的數學教育往往以使學生能夠高分通過考試為目的,並由此去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這種短期的、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能夠造就思維嗎?一旦學生不需要考試時,數學的功能在他們身上即壽終正寢。這樣的數學教育對人的素質的培養又有多大意義呢?在我看來,一個人的潛能如何,關鍵是看他能否處理明天的問題。數學教育應作為受教育者個人文化底蘊不可缺少的一塊基石伴隨他的一生,就如同學了語言更善表達,學了藝術更會欣賞,學了數學應使他更會理性地思考、辨析。
1.理性思維的培養
數學作為人類理性思維的特殊形式,基本特徵是:邏輯性;抽象性;對事物主要的、基本的屬性的准確把握。
數學的邏輯形式是指數學中非常嚴密的思維,從條件(原因)到結論(結果),環環緊扣,因果關系十分清楚,這種思想方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實現某個重要的目標(為什麼要實現這個目標),具體的 實施方案 (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具備(創造)什麼條件,存在(潛在)哪些問題,最主要的風險來自何處,防範或化解風險的手段是什麼,等等,這些與幾何邏輯十分相似。數學思維的這一特徵,對於訓練人的素質十分重要,而善於推理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通過教育,才能使人在這方面的潛能得到發展。
抽象並非數學獨有的特性,但數學的抽象卻是最為典型的。數學的抽象舍棄了事物的其他一切方面而僅保留某種關系或結構。當我們從物理現象、化學現象、生物現象以及社會現象中,採取某種定量的方法進行分析,去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而會發現有些看來毫不相關的物質、毫不相關的事、毫不相關的人,其實是相互關聯的。比如,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的正態分布, 這種分布表明,各種隨機事件的誤差並不是隨意出現的,而總是遵循一定的統計規律。
例如,一場普通的考試,如果考試的成績沒有呈正態分布,那麼可以認為,在某個環節(比如,教學質量、試卷難度、評分標准、考場紀律……)出現了異常現象。而“普通的考試”可泛指為線性代數、英語、 企業管理 ,等等。再如,人們發現,人的各種精神或生理特徵,是遵循正態分布的。這一點給人類文化學者研究人類不同民族的素質、氣質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也為醫葯、葯理學提供了重要的參數。
數學中找出所考慮問題的主要屬性,是指善於抓住問題最本質的內容,它反映在人們處理問題時,要抓根本問題。霍尼韋爾國際總裁兼CEO拉里・博西迪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復雜的戰略,存在的只是對一項戰略的復雜的認識。一份業務部門的戰略 報告 ,如果不能夠在20分鍾內用一種簡單而平實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戰略的話,你實際上等於沒有制定出任何戰略計劃。”如果說,善於抓住問題的根本,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是一種智慧的體現。那麼,一篇 工作報告 ,在受過數學訓練的人手中,他至少會剔除一些與結論毫無關系的廢話、套話。
數學對於人類理性思維的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古希臘的數學教育,推崇的是數學作為理智、思維能力的訓練。認為算數是為了認識數的本質,為了追求真理並非做買賣;幾何學是為了對思維進行訓練,為了培養哲學家。他們把實用目的僅僅作為數學教育的一個微不足道的方面,而理性的培養才是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依靠這種教育,理性才為人類文明開辟了道路。
近代西方文明的復興,本質上是數學精神的復新。文藝復興時代及其以後的歐洲人不僅學習、掌握了古希臘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向他們學習了人類推理能力。歐洲人繼承了自然界具有數學設計的思想,相信理性可以應用於人類的各種活動。正是西歐的賢哲們掌握了理性精神、把握了數學精神之後,近代西方文明誕生了。
現代社會中“拋棄理性思維的傾向是群眾不安定和政治不穩定的標志”。在構建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界和諧的社會過程中,一刻也不能沒有理性思維,而培養理性思維的最有效途徑是數學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加強數學教育,使人們理解數學、重視數學和正確運用數學,這對於開發智力、提高我們民族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思維能力,是有戰略意義的事情。”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理性思維是一種歷史的、科學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維,是求同存異的思維,是一種在更高層次上的道德推理。經過數學理性思維的培養,將有助於學生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盲從、有條理、善思辯,樹立起既不強人從己,也不屈己從人的意志。
2.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由於數學嚴密性的特點,很少有人懷疑數學結論的正確性,數學的結論往往成為真理的典範。事實上,數學結論的真理性是相對的,即使像1+1=2這樣簡單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爾代數中,1+1=0。而布爾代數在電子線路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常言道:學貴有疑。疑就是一種批判精神,也是創新的前提。
在線性代數的教學過程中,我在講解矩陣概念時強調它是數表而不是數,但是在分塊矩陣運算中又突破了這種思維框框。
上述計算過程的思想是復雜的,然而從計算的角度看,它極大地提高了高階矩陣乘積的運算效率,有著實際運用價值。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總是慣用常規的思考方式,因為它可以使我們在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時候,能省去許多摸索和試探的步驟,能不走或少走彎路,從而可以縮短思考的時間,減少精力的消耗,似乎可以提高思考的質量和成功率。正如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只會使用錘子的人,總是把一切問題都看成是釘子。”
然而,這樣的思維定勢往往會起到一種妨礙和束縛作用,它會使人陷入在舊的思考模式的無形框框中,難以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常規是人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性思維,它能憑經驗輕車熟路地完成一些工作,解決一些平常的一些問題,但是總用思維定勢來看待事物,那就是傻瓜一個。當然,變化、革新需要很大的勇氣,有的人即使意識到了變革的必要性,也沒有變革的勇氣。因為變革一旦失敗,他將受到很大的傷害。但他卻沒有看到問題的另外一面:如果不進行變革,他同樣會在未來遭受巨大的損失,而變革就有成功的可能,成功的變革將為他的事業開創出一片嶄新的領域。
在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向教室的大門走,每次走所在距離的二分之一,問我能否走到大門?回答一:不要說走到大門,就是走出大門也不成問題。回答二:由於條件“每次走所在距離的二分之一”,因此人與大門之間的距離始終存在,那麼,永遠走不到大門。回答三:可以走到。因為人與大門之間的距離可以縮短到要多小有多小,並且可以無限變小的程度。回答三正確。此問題體現了高等數學中的核心思想――極限。它向人腦提出了挑戰,激發了人的 想像力 。極限顯得既生疏又熟悉,似乎超出了我們的領悟能力,又自然而易於理解。在征服它的過程中,需要調動人的推理能力,詩一般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求知的慾望。
類似以上的問題,若干年之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最終問題本身可能並不重要了,但是數學創造過程中想像以及超長思維的應用,可以使他們打破常規,學會變通,事情做得別開生面,並在潛意識中積蓄了創造和發明的沖動,能夠從容地面對困難,欣然地面對未來.
數學教育作為訓練人們思維的一種最有效的工具,在培養組織才能、敏感性、直觀性和洞察力方面是再恰當也沒有了。不論學生將來的職業選擇如何,促進智力的一般發展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而數學教育的終極目標,並不是單純地給學生提供求解某些具體問題的工具,也不僅僅是為現有的專業課教學鋪路,而是培養學生對理性(真理)的追求,造就一種精神,一種腳踏實地、不畏艱險的探索精神。
數學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每一個有文化的人的思維,它促進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了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可以這樣說:一種沒有相當發達的數學的文化是註定要衰落的,一個不掌握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的民族是註定要衰落的(齊民友語)。
參考文獻:
[1]孫小禮.數學・科學・哲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
[2][美]拉里・博西迪.執行[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1. 數學文化論文3000字
2. 數學小論文3000字
3. 數學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4. 數學學習心得體會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數學的 畢業 論文”
❼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論文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新教材增加了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一年級上冊教材第114~115頁的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根據教材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處理的,選出六個學生都喜歡的活動,每個學生喜歡哪個活動就參加哪個,活動完畢,我馬上提出問題:「哪個活動參加的人數最多,哪個活動參加的人數最少?活動人數最多的組比活動人數最少的組多多少人?」立刻,學生的注意力由玩轉移到了思考問題上。教室里開始互相爭執,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接著我又問:「能不能想出一個好主意,能清楚、明了地看出結果?」這時候,我就開始引導學生如何進行統計,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經歷了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學生不僅學習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形成統計觀念打下了基礎。
又如,一年級下學期的「位置」這一節課也是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給每個學生發一張票按號就坐,學生在尋找座位時就會思考、觀察、理解第幾組第幾個,坐好座位後會很好奇地看看前後左右都是誰。所以這一節課學生們的興趣也很濃厚。第7頁「布置房間」這一題我根據素材,把這幅圖設計成活動畫面內容,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隨意擺放,然後告訴大家,自己怎樣布置的房間,在這里既使學生明確了方位,又體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二、在富有兒童情趣的童話中,感受數學的美
「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動的數學故事令人終生難忘,故事中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情感,寓知識於故事之中,不僅吸引學生,也符合學生形象記憶的特點。打開實驗教材,可以看到許多有趣美麗的童話內容,如一年級上冊的第6、7頁小兔蓋房子,第14、15頁野生動物園,一年級下冊第20頁熱鬧的小河邊,第41頁小熊的一家,這些都是兒童喜歡、熟悉的情境,而在這里也包含了許多奇妙的數學知識,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這就容易激發兒童主動探究的慾望。
在欣賞這些有趣、美麗的畫面的同時,我鼓勵學生去創作畫,從畫中感受到數學的無處不在。一年級下學期講過「找規律」這一單元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畫畫的任務,要求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畫出一幅畫,要體現出有規律的美,並且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第二天,我發現學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陽光下有規律地昂首而立,《豐收的果園》中一棵棵蘋果樹、梨樹像哨兵似的排列著,河裡的小魚俏皮地吐著水泡也是那麼的有規律……這些都證明孩子已經有了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已經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教材編排了一些數學游戲:如一年級上冊第13頁的「比長短」,第19頁的「猜數」,一年級下冊第44頁的「估一估,猜一猜」,等等。
一年級上冊第13頁的「比長短」,通過猜鉛筆的長短,使學生明白在比長短時,要注意各種不同的情況。教學第19頁的「猜數」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個玻璃球,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後學慣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在教材的啟發下,我多次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的提高。如教學「猜數」,我先在卡片上寫上45,然後告訴大家:「我寫的數個位上是6前面的數,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數少1,猜猜我寫的數是幾?」這樣的游戲豐富多彩,使學生獲得了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四、在動手動腦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利用數學學具進行操作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感知學習內容,動中促思,玩中長知,樂中成材,使學習內容在有趣的實驗中牢牢記住。一年級下冊第27頁「圖形的拼組」中就有一個做風車的手工活動。活動開始時,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或自己通過活動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做出一個風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徵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徵,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又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驚奇地發現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圓形拼組中,學生在各種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空間方位的含義及其相對性,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課本就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一年級上冊中第13頁「誰摸得高,誰擺得高」,第113頁「用相同的時間,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一年級下冊中第26頁「奪紅旗」等游戲都適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徵。當然,教師在組織比賽時,要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如果比賽完就了事,那麼長才乾的只是少數學生,大多數學生仍得不到提高,易產生自卑感。
我們也可以利用學具來幫助學習。學具袋中的小卡片、小棒棒等都可以在學知識的同時為我們的課堂增添趣味。在一年級下冊配套的學具袋中有一副撲克牌。為了發揮這副撲克牌的最大作用,讓這副撲克牌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我主要採用四人小組合作形式,兩人比賽,一人做裁判,一人記錄。比賽的學生每人抽兩張或三張牌做加、減法或連加、連減,看看誰的數據大。學完「100以內的數的認識」後做抽牌比大小游戲,我們常常活動一節課,課中,學生不知道做了多少口算題,練了多少比大小,這比讓他們單純做題有趣也有效得多。
總之,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只要教師把真誠的愛獻給學生,把全部精力和熱情傾注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安排課堂教學,一定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學習的樂趣還給天真活潑的學生」,這是我們課程改革的信念,也是我們教師所要追尋的目標。
❽ 數學小論文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小論文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小論文作文1
星期天,全家人在一起討論清明節回老家掃墓的事。談著談著,我心裡忽然冒出了一個疑問:這里離老家有多遠呢?」我問媽媽,媽媽笑了,說:你說呢?你上了這么多年學,一定會有辦法知道的,對吧?」
我想了想,靈光一閃,對了,可以用我們最近學的比例尺的知識來算。我立即拿來地圖,找到了泰州市,卻怎麼也找不到老家所在地顧高鎮。怎麼辦呢?我冥思苦想,突然靈機一動:我可以先找到離老家顧高鎮最近的鄉鎮黃橋鎮,量出地圖上泰州到黃橋的距離,再減去一些,就是地圖上泰州到老家的大約的距離了!說干就干,我立即量出地圖上泰州到黃橋的距離,它是0。6cm。因為老家比黃橋離泰州更近些,我便把0.6cm減去了0.1cm,變成了0.5cm。因為這份地圖的比例尺是1:6000000,我便用0。5×6000000=3000000cm,3000000cm=30km。
我立即向媽媽報出了我的答案:大約30千米,本以為會得到媽媽的表揚,可誰知媽媽卻疑惑地說:好像沒這么近吧?」聽了媽媽的話,我也疑惑不解:怎麼會這樣?」我又來到地圖前,重新量起來。量著量著,我突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我量的是地圖上兩點間的直線距離,而實際的道路不是直線的,是繞來繞去的,所以實際路程一定比依據地圖計算出來的遠。
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恍然大悟:對!就是這樣!你真聰明!」
數學小論文作文2
在學校里,學了如何算體積的,急忙想算一下周圍用品的體積。突然,我的目光集中在我的未開封清風面巾紙上,有了,就只算單張面巾紙的體積。
既然算單張的,就要先算整包的。我拿出尺子,分別量出了長,寬,高。
長:7。4厘米 體積為:7·4×5。6×2。5=103。6立方厘米
寬:5,6厘米 但是,我突然想到,面巾紙是可以壓的扁一點的,這不
高:2。5厘米 就減少了體積嗎?我思考了幾分鍾,想到既然是測量未開封的的,就應該是未壓扁的。想到這,我又看到了我的數據。可能是量的是壓得。最後仔仔細細量重新變動數據。
長:7。5厘米 體積為:7·5×5。5×2。5=立方厘米
寬:5,5厘米 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我猛地發現,包裝塑料紙也是有體
高:2。5厘米 積的,可是又有什麼辦法。思考許久,忽然,我想到了一個很原始的辦法。我抽出裡面的面巾紙,把塑料包裝紙對折4著,這成了一個小正方體。
長:2。1厘米 體積為:2。1×1。8×0。3=1。134立方厘米
寬:1,8厘米 雖然可能有誤,但是我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了。
高:0。3厘米
最後算式:(103,125—1。134)÷10(一包面巾紙里有10張)=10。1991立方厘米
經過這次,我終於享受到寫數學小論文的快樂。
數學小論文作文3
今天,我無意間發現里一個有趣的測試,這是一個由印第安人發明的水晶球心理測試。
我打開頁面,看了看規則,是這樣的:隨便從10—99之間選一個數字,把十位數和個位數相加,再把原數減去相加的數,最後記住得出數字的圖案,點一下水晶球,就會出現那個你記住的圖案了(水晶球旁邊有10——99的數字,數字旁有一種圖案)。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後,就選了78 7+8=15 78——15=63。我又看了看63旁的圖案,便點了點水晶球,發現出現的圖還真的是我記下的圖。我又選了一些數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准確的出現我記下的圖案。好神奇啊!
我心想:水晶球為什麼知道我記下的圖案啊?
於是,我做了一個很笨的小實驗:從10——99的數字都算一遍。結果發現得出來的數都是9的倍數:9。18。27。36。45。54。63。72。我又看了看這些數字邊的圖案,都是一樣的。我說:」哦,所以水晶球會知道我記下的圖案啊!哈哈哈!「
我發現數學其實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數學的海洋將任我們翱翔!
數學小論文作文4
西瓜是夏天中最愛歡迎的水果。今天,媽媽買回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於是,我們准備吃西瓜了!
小妹妹問我:」嘉嘉姐姐,你要吃多少呀!「我想了想說,」我吃這個西瓜的1/2吧。「」1/2是什麼?「她問。」1/2是分數,是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我說。」哦。「小妹妹似懂非懂地說。」我吃這個西瓜剩下的1/2。「媽媽插話道。小妹妹問:」剩下的1/2是不是嘉嘉姐姐留下的全部吃掉啊?那我沒得吃了?「」哈哈!「我和媽媽哈哈大笑。」不是這樣的。「媽媽笑著說。我接話道:」剩下的1/2就是把我吃剩的那部分看作一個整體,再把這部分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是這樣啊!那我還是有西瓜吃的了!「小妹妹恍然大悟。小妹妹調皮地說:」以後我要先吃1/2,這樣我的1/2比你的多,這次不劃算!「」騙你的,我哪吃得了這么多?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們都笑了!
你現在認識分數了嗎?分數還有很多哦!等著你去發現。讓我們一起踏上尋找數學的旅程吧!
數學小論文作文5
一年一度的雙11「剁手節」來了。
今天下午,媽媽坐在沙發上,翻看著天貓裡面的商品准備在明天雙十一搶購。我一直想買一個做奶茶的工具,媽媽是一個實用主意者,沒有用的東西一般都不會買回來。我很擔心提出需求後媽媽不給買,又說我亂花錢。忍不住內心的想要還是說了出來。
「媽媽可以給我買個玩具嗎」?我輕聲細語的問。媽媽說,只要我能回答她一個數學問題可以買,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們搜了做奶茶的工具,出現了許多的旗艦店,其中有兩家銷量最好的都各有各的優惠。它們一套都是68。5元,但是甲店是買兩套送一套,乙店是打七折。我要買三套,媽媽問我哪一家便宜,我說甲店是68。5×2=137元(3套),乙店是68。5×3=205。5元,205。5×0。7=143。85元(3套)。143。85大於137,所以甲店劃算。當我准確算出答案時,媽媽很爽快的我買了做奶茶的工具。
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要找到數學的樂趣,遨遊在數字的海洋里。
數學小論文作文6
關於速度一向學習成績不好的我,在無意中發現了一道題,並且給做出來了,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吧!在20xx年春運期間,我國南方出現大范圍冰雪災害,導致某地電路斷電。該地供電局組織電工進行搶修供電局距離搶修工地15千米。搶修車裝載著所需材料先從供電局出發,15分鍾後電工乘吉昔車從同一地點出發,結果他們同時到達搶修工地,已知吉普車速度是搶修車速度的1。5倍,求這兩種車的速度。
解:1。設搶修車的速度為x千米/時,則吉普車的速度為1。5x千米/時.由題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車比搶修車快15分鍾(即0。25小時)得方程15/X-15/1。5X=0。25解得X=20千米/小時,則1。5X=30千米/小時
答:搶修車的的速度為20千米/時,吉普車的速度為30千米/時.
2。因為走的路程(S=15KM)一樣,人用的時間是X。材料用的時間是X+15,即(15÷X)÷(15÷(X+15))=1。5,一元一次方程,得X=30分鍾,即0。5小時,那麼吉普車的速度就是30KM/H,搶修車20KM/H
答:搶修車的的速度為20千米/時,吉普車的速度為30千米/時.
3。設吉普車用的時間為x小時。
根據題意得:x+15=1。5x
數學小論文作文7
一天,數學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1+2+3+4+5+6……一直加到100的得數是多少?那麼,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呢?用簡便方法計算。
算式:1+2+3+4+5+6+7……+100=5050 5050×10=50500 50500×10=505000
答:1一直加到100的得數是5050,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各是50500和505000.
簡便演算法:或許有些同學會覺得這個算是太長,需要計算器!no,那就錯了。只要仔細看看就可以發現1和99可以湊成100,2和98可以湊成100,3和97也可以湊成100,4和96,5和95,6和94 ,7和93,8和92,9和91,10和90,11和89……一直這樣湊成100,結果可以得到能湊成50個100,就是5000,但是還剩下一個50單獨一個數字,就可以拿5000 + 50 =5050,得出1一直加到100的得數。但有人會問了,1一直加到1000和10000為什麼不著要算呢?因為100和1000的進率是10倍,1000和10000的進率也是10倍,所以可以拿1一直加到100的得數5050乘10倍等於50500,再拿50500乘10倍等於5050000。行對應的,1一直加到100000、1000000、10000000......以此類推,都可以這樣算,當然,你也可以更深的理解這道題的規律哦!
數學小論文作文8
今天,媽媽要去買燈泡。到了超市,發現超市裡有兩種燈泡:一種是節能燈泡,一種是普通燈泡。節能燈泡雖然開200小時只需要用一度電,比普通燈泡一度電多用170個小時,但是它一個要5元,;普通燈泡一個只要1元,比節能燈泡便宜4元,但是它30個小時就要用一度電。
媽媽問我:「考考你,如果我要買一個燈泡回家,買哪種的燈泡最劃算?」
我思索了一會兒,不慌不忙地說:「可以這樣算:
5/1=5
30*5=150(小時)200小時>150小時
還可以這樣算:
5/1=5
200/5=40(小時)30小時<40小時
由這幾步可得出結論,節能燈泡省錢。」
媽媽又問我:「很好。再想想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來算?」
我又想了一會兒,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可以用我這學期才學的?百分數?來算。也可以這樣算:
5/200*100=0.025*100=2.5
1/30*100≈0.033*100=3.3
3.3>2.5
或者這樣算:
200/5*100=40*100=4000
30/1*100=30*100=3000
4000>3000
因此,也是節能燈泡便宜。。」
我和媽媽買了比較劃算的節能燈泡回去了。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處處有數學」這個道理。
數學小論文作文9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道三級訓練上的重點難題:一個長100米,寬80米的廣場中間留了寬4米的人行道,把廣場平均分成4塊,求每塊的面積是多少?
看到題目後,有的人開動腦筋,尋找方法;有的人望著天花板乾瞪眼;我絞盡腦汁使勁地想,終於思考出一種方法,於是趕緊舉起小手,老師便叫我起來回答,我大聲地說:「100-4=96米;96÷2=48米;80-4=76米;76÷2=38米;38×48=1824平方米」。
「你能說說你的思考方法嗎?」沈老師問。「先把長減去4,算出兩塊的長,再除以2就得出一塊小廣場的長;寬也用同樣的方法,最後長和寬相乘便得出一塊的面積了。」
沈老師又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夏雨航站起來回答,他連說了好幾個算式,可我們卻不懂。
老師又讓大家想其他方法,大家看起來信心十足,但又害怕不對又都低下了頭。
於是沈老師就帶著我們一起理解了各個算式,這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想,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
數學小論文作文10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
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數學小論文作文11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給我買的一本數學拓展題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這時,我就在數學草稿紙上這樣寫: 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東西兩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發現有點不對勁。原來,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其中的」離「,這到底是沒到中點呢?還是過了中點呢?如果是還沒到中點,離中點還差18千米的話,就是我剛剛這么寫。但如果是到了中點多了18千米,那就應該這么寫: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那到底是怎麼寫呢?我便向爸爸求助,我跟爸爸講了這件事後,又給爸爸看了看式子,結果,爸爸卻說:」嗯……你寫的這兩個式子都對。都可以寫。「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根據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
數學小論文作文12
今天早上一起來,媽媽就宣布:由於家裡停水,今天全家到歐尚那邊去吃早餐,順便到超市買東西。
到了那邊,我們准備先去吃早餐,先來到了珅府撈面。可是,這里一碗面就要3、40塊錢,好貴,而且更加「驚悚」的是,這里的一個雞爪要5塊錢。我們覺得太貴不合算,就來到了「丸來丸趣」,沒想到,僅僅一牆之隔,價錢差距就這么大:這里一碗面只要9塊錢。吃完早餐,我們就開始逛超市啦!我們先買了一袋我和爸爸最喜歡吃的青桔子,總共數量是11個,價錢是5.2元,差不多一個5毛錢左右。我們又去買了5個雞爪,一共4.8元。這個雞爪的價格簡直與珅府撈面的價格有著「天壤之別」,一邊是不到1元/個,一邊是5元/個。來到水果區,我們買了一袋青蛇果,3個共17.7元,這么小的一個青蛇果差不多一個要6元,好貴!接下來,我們又去買了一個哈密瓜,11.3元,沒想到,3個小小的青蛇果比一個大大的哈密瓜整整還貴出了6.4元。由於我在鄰居桃桃家裡嘗過黃桃很好吃,我們又去買了3個大大的黃桃,一共9.6元,平均下來每個黃桃是3.2元。我們買完所有需要的東西去結帳,算上這里沒有提到的東西,一共是500元。
這次,我從買東西裡面學到了很多數學知識,今天真是太開心了!
數學小論文作文13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可高興了。爸爸媽媽說:「今天是個好日子,我們來玩一個抓紙的游戲怎麼樣?」我點了點頭,爸爸拿了4個形狀相等,大小相同的紙,分別把2張紅紙和2張藍紙放進這個袋子里說:「這個不是透明袋子,里有2張紅和2張藍紙,如果你摸到2張都是紅紙或2張都是藍紙的話,我就給你5塊錢,否則你給我5塊錢,好不好?」我說:「那我可不幹。
」爸爸問:「這是為什麼呀?你不是也有機會掙錢嗎?」我有說:「雖然我也能掙錢,可是機會並沒有你多呀!你想,一共有4張紙,如果我第一張摸到的是紅色,袋子里還剩下2張藍色紙和一張紅色紙,那麼再摸到紅色的機會只有1/3,而摸到藍色的機會卻是2/3;如果我第一張摸到的是藍色,那麼再摸到藍色的機會只有1/3,而摸到過紅色的機會卻是2/3,所以你當然比我更容易掙錢嘍。」爸爸說:「不錯嗎,小子,看你也挺聰明的嘛,這樣也迷不到你,好吧,看你今天表現得還不錯,獎勵你五塊錢吧!」我高興極了,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數學小論文作文14
爸爸是一個的十足的數學迷,平時最愛出些數學題來考我了。這不,今天閑來無事又向我出題了,我問道「:爸爸今兒要出啥題?我奉陪到底:」爸爸看我自信滿滿,滿臉笑意說:「輸了可別哭鼻子,請聽題:有一師徒二人共同加工26個零件,徒弟先到車間,就先拿了一些零件放在自己的機床邊。師傅」來了,一看徒弟要拿去加工的零件太多了,他除了拿了留給他的零件外,又從徒弟那裡拿了一半零件。徒弟覺得自己應該多干一點,又從師傅那裡拿來一半。師傅不肯,徒弟只好再給師傅5個零件,最後還是師傅比徒弟多加工2個零件。請問,徒弟最初准備加工零件是多少個?「我不禁想:可以先求出徒弟最後加工零件(26÷2)÷2=12個。徒弟沒給師傅5個零件時,徒弟有零件12+5=17個,徒弟沒從師傅那裡拿走一半之前,師傅有9×2=18個,而這時徒弟只有零件26——18=8個,因此師傅沒拿走徒弟手中零件的一半之前徒弟有零件8×2=16個。這時,爸爸拍了我的肩,說:」想出來了沒。「我這才恍過神來,答道:」徒弟最初准備加工零件16個。「
爸爸故弄玄虛地問:」你確定嗎,還要改嗎?「我胸有成竹的搖了搖腦袋,說:」不用改了 。「」恭喜你……答對了!「
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心裡樂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樣甜。
數學小論文作文15
我和媽媽去金雞湖玩。途中看到很多交通指示牌。有的寫著離前方1000米,有的500米,也有3公里等等。我就好奇的問媽媽:」媽媽,10公里有多少米啊?「媽媽笑著對我說就是10000米啊!」啊?我以為10米呢!「我對媽媽說。
」哦,兒子你知道一公里等於多少米么?「媽媽問
」100米?「我試著回答
」錯了,一公里等於1000米!「媽媽說
」那為什麼人們不說一公里是1000米,而以公里計算呢?「我問道
」那樣太麻煩啦,如果是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公里,以米計算的話那得寫多少個0啊,人們為了便於記錄,就以公里代替,1000米,10000米,100000米等等,只要把後面的3個0去掉,就是公里數啦!「媽媽說。
」我懂了,媽媽,1000米去了3個0就是1公里,10000米去了3個0就是10公里,100000米去了3個0就是100公里!「我興奮地告訴媽媽
」兒子,你真棒!「媽媽贊許的說道。
哈哈,原來計算公里數是有竅門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