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園共育的內容是什麼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家園共育在家長和孩子中至關重要。
家園合作中教師、家長的地位不對等,表現為以幼兒園教育為中心,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很少考慮家長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長處於服從的位置上,幼兒園老師在教育活動中常常讓家長帶廢舊材料、實物入園便於孩子開展游戲、進行教學活動,但家長並不知道老師組織活動的目標、要求,有時會讓家長感到厭煩,存有抵觸情緒,易使老師、家長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
相關規定: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教師僅僅把書報雜志上的有關文章摘抄一些貼到「家長園地」里,或者教師把家長當作聽眾,以單向的講授為主,不給予家長更多思考的時間,更沒有留給家長充分的時間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使得指導內容缺乏針對性,結果很難被家長真正接受並內化為今後教育子女的能力,極度影響了家長參與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 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小知識
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許多家長不再只關心孩子學多少知識,而更注重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下面我整理了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小知識,供你參考。
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小知識一
讓孩子學習理財知識,從學會花零用錢開始
當前的職場媽媽,因為抽不出太多時間陪孩子,就經常會把對孩子的愧疚轉變成多給孩子零用錢上來,所以孩子可以支配的錢就更多,花錢的時候也不會學會節省。其實父母給孩子零用錢,是希望讓孩子把錢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或者是處於一種安全保障的目的。但是,大多數孩子都理解不到媽媽的意思,將零用錢花在了購買零食、娛樂物件等事情上。錯誤的花零用錢的方式,會讓孩子從小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很多時候還會成為孩子犯錯的根源。
另外,還有的媽媽決定,孩子不應該太早地接觸錢財,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存在著不利隱患,於是什麼事情,媽媽都喜歡為孩子一手包辦。而這種做法則會讓孩子很少有買東西的經歷,更別說讓孩子得到理財方面的經驗。而這種做法也有可能讓孩子以後在獨立生活的時候,在錢財方面吃虧上當。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下面我就來講一個。
有個男孩子由於家跟學校離得很近,媽媽便不給他什麼零用錢,所有的生活用度都是媽媽置辦。直到男孩子博士畢業,這期間母親也常常陪讀,很多時候也是母親操辦生活。所以在這個男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他都被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幾乎沒有自己單獨購過物。
當這個男孩子成家獨立生活之後,問題開始暴露出來。首先在買東西方面,男孩子購買的東西總是比他人貴,因為他完全不了解各種商品的大致價格,有時愛人花一元買到的東西,他會花上好幾元,這就讓他很難自己去買東西。這些情況經常會讓妻子很有怨言。除此之外,在投資方面,他的理財能力更是很差,除了將錢存到銀行,他幾乎想不到有什麼理財方式。
教育專家指出:媽媽應當多讓自己的孩子接觸金錢方面的知識,那些自以為太早讓孩子接觸金錢,會讓孩子性格、道德走入歧途的想法其實是很不應當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金錢方面的正確引導也是很重要的。應該給孩子一定的零用錢,並親自指導孩子應該如何使用零用錢,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好處的,能夠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小知識二
平時不讓孩子做家務,為什麼成績沒有長進?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專心致志地學習,在孩子的生活方面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連一點點家務也不讓孩子做。但是家長還是有一個疑問,我這么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孩子只需要專心學業,為什麼孩子的成績卻依然沒有長進呢?
其實家長不讓孩子做除了學業之外的事情是錯誤的。因為孩子將所有的時間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對於成績沒有太多的好處。因為學習不僅僅是讀書、做題,而休息也不光是睡覺。在生活中,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例如洗碗、掃地、洗衣服,這些家務活不僅能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暫時的休息,還能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好處。
孩子做家務有哪些意義?
對大人而言,家務活彷彿是苦差事。但是,讓孩子承擔一些家務,除了能夠為父母分憂之外,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好處。
1、增加孩子的身體運動。
做家務可以增加孩子的體育運動。孩子太注重學習使得平時的體育運動機會變得很少,而孩子做一些家務事可以鍛煉身體不同的部位,例如疊衣服可以鍛煉到手臂肌肉,而拖地板則可以讓全身都得到鍛煉。
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雖然做家務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可以教育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從小為家裡盡自己的一份力,還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
3、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在承擔家務的時候,孩子還可以得到自信心和成就感。即便孩子小,家務不能做多好,但是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孩子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完成一些事情的,他就會獲得一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剛開始接觸家務活的生活,肯定不會做得有多好,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耐心地去教導孩子,讓孩子觀察父母的做法,在父母的講解和示範下慢慢學會做家務。孩子在學習做家務的過程中必然就會思考如何將家務做好這個問題,從而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5、讓孩子練習分類與收納。
家務勞動中的一些收納類家務,可以讓孩子在家務中學習對物品的分類和收納能力。比如一樣的兩只襪子應該放到一起,將不同季節的衣物放到不同的櫃子里等等。
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小知識三
如何培養大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許多家長不再只關心孩子學多少知識,而更注重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學會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看、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文學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中,孩子對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現象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們在自然角飼養了小蝌蚪,孩子們每天都很喜歡去觀察,看看小蝌蚪每天都有了哪些奇妙的變化,它是怎麼慢慢變成青蛙的?變成青蛙需要多久的時間?這些都需要孩子去觀察和實驗。孩子們從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思考問題,不僅僅是這樣,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到外面去接觸社會,遠足等活動,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可以請每個小朋友都說說自己觀察到的事物,我想每個孩子都會說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不會說,可以拿他記錄的符號,引導他說。
然後,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傾聽時,不能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別人把話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看法。學會理解別人的意思,孩子的天性是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又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時時可刻刻需要成人的關注。有時,老師或家長說話時,孩子就喜歡搶著說,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為了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我們經常指令孩子進區的要求,要輕輕的進區,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聽到音樂,收拾材料,然後安靜的坐到這里來。這樣有好的效果,但過幾天後,又跟原來一樣,所以,傾聽習慣不好,教師的工作會更累,一定要時刻提醒孩子,說多了,孩子記住了,成了習慣,還有隊認真安靜傾聽的孩子,要及時的表揚安靜傾聽的孩子,孩子們為了想得到表揚,都變的安靜傾聽了,傾聽的習慣慢慢好轉。
接著,培養孩子大膽的說和讀的習慣。家長可以每天講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聽完故事,自己也來講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大膽的說,並且可以讓孩子來讀這個故事,從而養成良好的說和讀的學習習慣。
還有,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我們不要求孩子寫多少字,對大班的孩子來說,孩子寫字的正確姿勢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握筆和坐姿。很多家長向我們反映孩子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為此也十分的擔憂。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孩子向書寫姿勢正確的孩子學習,孩子們漸漸的養成了書寫要坐端正,有一尺的距離,習慣比較好。除了在幼兒園,我們還鼓勵家長一起配合,孩子在書寫數字或者是畫畫的時候,家長要在旁邊細心的觀察和提醒,教育孩子書寫或畫畫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另外,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養成遵守幼兒園各種規章制度、課堂紀律的習慣。建議家長在開學時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盡量讓孩子按時上幼兒園,不遲到,不早退,上課不開小差。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養成樂於交往的習慣,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許多孩子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而這些孩子更經受不起挫折。因此,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活動,也要鼓勵孩子多與鄰居、同學交往,與大人交談,遇到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最重要是培養他們做事專注、投入、獨立思考問題、大膽發問等心理素質,教師和家長都要多鼓勵孩子,肯定他們的成績,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教師和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並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家長耐心的指導和督促。面對大班的孩子,馬上要畢業進入小學了,培養大班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觀重要,需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重視,家園共育,達成一致。
猜你喜歡
1.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大班
2. 幼兒園小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3. 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4. 幼兒園家園育兒知識
5. 家園共育大班育兒知識
6. 中班幼兒家園共育知識
7. 中班家園欄育兒小知識
3. 家園共育大班育兒知識
幼兒園是大班孩子的樂園,為了讓孩子在這個樂園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們應該和孩子多溝通,幫孩子解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問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以下是我精心整理分享的家園共育大班育兒知識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家園共育大班育兒知識:家長注意事項
幼兒園是孩子的樂園,為了讓孩子在這個樂園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們應該和孩子多溝通,幫孩子解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問題,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1:培養孩子的心胸
6歲左右的孩子,正是貪玩好鬥的時候。一群小朋友一起玩,難免有磕磕碰碰,打鬧吵架,家長們應該教導孩子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不能因為一些小事就和小夥伴們計較,或者在幼兒園里哭哭啼啼的,即使發生過一些不愉快也不能記仇!應該友好的和其他小朋友們相處,玩具和零食要大方的和小朋友分享,這樣才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
2:培養孩子安全意識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因此家長們要讓孩子記住在幼兒園的時候不要推擠踩踏,在有水坑的地方要注意防滑,注意桌腳等尖銳的東西,地上的東西不能撿起來吃,也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如果陌生人問家裡的情況時不告訴他,更不能跟他走哦!從小給孩子灌輸這些安全常識是因為現在的壞人無孔不入,從小讓孩子懂得自我保護!
家園共育大班育兒知識:提升孩子自主能力的好方法
獨立性強的孩子在生活中會比其他孩子更具有優勢,因為他們懂得把握機會而不是一味的依賴別人,想要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具體還是融合於生活,從點滴間延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行之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第一、家長首先要反思要自己的行為以及教育方式是否恰當
家長就是孩子學習的模板,如果家長個人行為處事比較拖沓,那麼就不能夠很好的引導孩子學習,家長要做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第二、減少孩子的抵觸情緒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抵觸心理可能比較強,因為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故而想要擺脫父母的約束自己生活,針對於孩子的這個心理,家長要合理把握,能夠允許孩子的自我意識,但是也要不忘多跟孩子進行交流,出發點並不是一味的說教,也可以向朋友一般的談心,等孩子們減少了對父母的抵觸心理後,他們便能夠更好地接受父母在生活中,學習上給予的指導。
第三、加強孩子責任感的意識
要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也是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對於孩子來說,自己應該有學習的責任感,因為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是以學習為主的,這個學習包括系統知識和對生活的感悟等。
第四、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孩子自主思考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形式,且效果斐然,因為孩子能夠自主思考的話,他們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體會,在這個過程中自主性也獲得了提高。
第五、為孩子安排合理的學習計劃
結合實際為孩子安排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 當然這個計劃的制定也需要孩子的參與,交予父母參謀,如果孩子能夠堅持按著計劃實施,並且能夠養成自主好習慣,那麼孩子就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提高。
總結:孩子自主性的培養也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分支,而現在有了更多的父母開始注重這方面的教育,對於提高下一代素質有著很好的幫助。
家園共育大班育兒知識:扼殺孩子的交際能力
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電視劇中,中國父母對孩子們都有著很高的期望,受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期望的影響,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設想一套套壓力繁重的教育方法,殊不知在不經意間卻打破了孩子自然成長的規律,引起了許多問題,其中孩子交際能力的缺失就是一個重要的體現。
一、過度保護孩子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給了他們最細心的照顧,但是有的時候過猶不及,過度保護孩子反而是剝奪了他們成長的機會,很多時候孩子能夠有自我探索的機會是有利於他們成長,當孩子們在幼兒園跟其他寶寶有爭吵的時候,家長要細心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寶寶這邊,其實吵鬧是孩子的一種交往方式,他們從彼此言語中增強邏輯,有利於他們交往能力的培養。
二、只在家裡說話
很多孩子有著截然不同的反差,在家裡顯得有活躍,但是到了幼兒園卻變得沉默內向了,孩子只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開口,而這種現象就已經反映出了孩子交往能力不強,因為他們無法很好地適應新變化,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家庭環境中,學校和社會才是更為廣闊的天地,家長可以多邀請些有孩子的叔叔阿姨來家中做客,給寶寶多多的溝通機會。
三、多跟孩子接觸
幼兒的情感框架是由跟父母的接觸和共處中逐漸構造起來的,故而父母的態度以及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對於外界的看法以及適應能力,親子感情的培養也是提高孩子交際能力的一種方法,因為當孩子沒有辦法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時,他們就極有可能變得不愛說話。
4. 幼兒園家園共育都有什麼內容
幼兒園放假前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
有句話說的好:「家園如同一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出現分歧會使夾在兩者中間的幼兒無所適從,而良好的家園關系形成的合力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對於幼兒園來說,建立良了的家園合作關系意義重大。為了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教師應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非常必要的。針對這一問題,我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第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於幼兒的影響非常大,孩子每天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家長朋友們也應學習一些育兒知識,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建議家長朋友們在工作之餘犧牲一點娛樂、聚會時間,學一些幼教知識,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怎樣做才能和老師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我想通過閱讀刊物或網上的家教文章,或與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兒心得等等方式,能學習到一些家教知識,來提高自身的育兒素質。這樣就能更好的解決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與幼兒園的教育相吻合,而不是背道而馳。
第二、家長要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
如:六一及新年的節日聯歡會、每年的親子運動會、各班級舉辦的家長會、親子活動等,這樣家長們能親自參與到幼兒活動中,以此來了解幼兒園的性質、課程設置、目標等。並可以全面直觀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游戲及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況,同時也培養了親子之間的情感。也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有針對性的與老師配合,給孩子以幫助和教育。
第三、家長的教育觀點應與教師一致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能力培養、習慣養成等一些素質教育,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家園主動攜手對幼兒進行同步教育,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提高家園雙方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一種社會交往能力,合作雙方在工作中可能會有很多矛盾,如果矛盾激化就可能使合作破裂,甚至造成更壞的影響。家園合作和其他的合作工作一樣存在合作雙方的矛盾問題,這就要求合作的雙方具有一種平等的態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圍繞著「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個核心,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責任分明處理合作中的矛盾沖突。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是必然趨勢,而在其中起領導作用的教師和幼兒園應真正家園合作社為自己的重要的工作之一,並認真思考挖掘符合本地區、本園實際情況的家園合作方式,使觀念和口號落到實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發展。
(4)家長在幼兒園家園共育內容小知識擴展閱讀:
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5. 幼兒園家園共育內容有哪些 家園共育是什麼
1、幼兒健康性格該如何培養。
2、教會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
3、讓孩子早睡早起少吃零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4、如何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5、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家園共育在家長和孩子中至關重要。
6、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出發點就在於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互動合作共育。
6.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三篇
五歲的中班寶寶完全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對於對於周圍的小朋友和家長的某種行為模仿能力強,下面我整理了家園共育育兒知識,供你參考。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一
五歲孩子的教育方案
五歲的寶寶完全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對於對於周圍的小朋友和家長的某種行為模仿能力強,對大人表現不滿時有了較強的反抗意識,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好奇心,對外界一切事物都有很強探索的慾望,所以在教育問題上家教要講究策略,才能激發寶寶探究問題、了解問題的慾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激發孩子探究問題、了解問題的慾望。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孩子欣賞自然美。
2、製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3、要熱心接待孩子的小朋友,使孩子們感到家長的態度是友好、和藹可親的。
4、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挫折感,有時忽略一下孩子的要求。
5、健康的情感,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方法一
這個年齡是幼兒同伴意識開始萌芽的階段。可以多鼓勵孩子找小朋友玩,使寶寶在同伴集體中能夠有主張、並且相互協調、順利地玩。通常受歡迎的類型為有親和力的小孩,而任性的小孩較易被排斥,所以不隨便發脾氣的小孩,是大家樂於接納的朋友。
教育方法二
培養孩子成就感,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掃地、擦桌子、分發碗筷等,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和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孩子進行游戲、續編故事、添畫、看圖講故事等方法發揮孩子的想像力,使孩子生活得更加快樂。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這樣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教育方法三
讓孩子自由玩耍,五歲的孩子求知慾強,對自然、社會的知識經驗逐漸豐富。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對大人的依賴性減少,不喜歡受到過多的干涉和幫助。可以給孩子准備拼插玩具、計算玩具、識字玩具、拼圖玩具和童話故事書、自然常識書、兒歌書等,平時可以給他准備一些繪圖工具用具、音樂用具等,讓孩子找他的好朋友一起玩,這樣更能讓孩子找到其中的樂趣。
五歲的寶寶對外環的一切事實都開始敏感,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夫妻感情和諧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這個時期除了父母有意識的教育外,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和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成長。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二
教育孩子鼓勵孩子是成功之母
鼓勵是成功之母,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擁有知識的多少,而是永遠能夠保持對知識的興趣,能夠學會隨時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的方法,養成不斷尋求知識的習慣。激發孩子尋求知識的興趣,讓孩子掌握尋求知識和養成孩子尋求知識的習慣,正是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最主要的是要把握教育時機和教育分寸,而最重腰的則是要保護孩子的求知興趣,培養孩子積極的人生態度,留住孩子迫求未知的那麼一種人生熱情,也就是中國俗話所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孩子成才並非一日之功,在孩子開始學習某種技能時,由於受孩子生長發育的條件所限,以及孩子心理、智力成熟程度的制約,時常會遇到各種困難。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有限,一旦遇到他們一時不能解決的困難,常常會打擊孩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為了不挫傷孩於的學習興趣,大人應當創設各種條件來帶助孩子,每當孩子克服了一個困難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時孩子來說,不能講“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應該是“鼓勵是成功之母:越會,越表揚,就越眨學。而越愛學,會得就越多,求知慾望或求知興趣也就越強,這徉才能進入一種良性循環。要讓孩子在不斷成功地過程中享受成功的快樂,用表揚和鼓勵來激發孩子的求知和探索興趣,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遠比教會他多少知識更重要。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潛能和個性特徵,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要為孩子創設一個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不能要求孩子盡善盡美,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用難和挫折,以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錯誤。大人尤其是父母切忌不要對孩子“求成心切”,那種只知栽種,不會培育的父母不是合格的家長。例如,有的母親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練琴,一看到孩子出錯就又打又罵,讓孩子在打罵中練琴,孩子彈琴的興趣又從何而起,又如何保持呢?在這種狀態下的練習對孩子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惡性刺激。還有的家長認為“知恥近乎勇:故意當著同伴或外人的面譏諷或斥責孩子,希望用羞辱來激起孩子的上進心。他們不懂得,幼小孩子的自我評價往往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有時成年人一個小小的叱責就會扼殺掉孩子的創造意識,使他們的主動探索不會有第二次。
孩子大多有強烈的表現慾望,喜歡在眾人或同伴面前通過自己的言行來表現自己,並且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許。這種表現意識也是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標志或動力。大人應當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給孩了提供表現的機會和滿足孩子希望得到贊許的慾望,它不但能激起孩子主動學習,克服困難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6歲的孩子正處於智力成長的初級階段,一方面他們比較弱小、稚嫩,心靈還很脆弱;另一方面他們又充滿好奇心,求知和探索慾望特別強烈,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熱情:而且他們的自主意識開始發展,特別渴望得到父母和成人社會的承認與接納。他們最需要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和幼兒園老師的牽引、幫助和鼓勵,給他們以成長的信心和力反。多給孩子一點肯定吧,不僅為了家庭的希望,也為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西方社會有一句流行語:你想使自己的孩子成才嗎,那就衣出世界上最美好的語言去贊美他吧。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三
要適度的給小孩子進行文化知識學習
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表明,6歲之前是人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在行為文化知識學習放面,是人一生中最富有可塑性的時期,學齡前的孩了從有發展智力,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巨大潛力和可能,對學齡前的孩子進行一定的識字及算術等文化基礎知識教育是完全適宜和可行的。
許多家長也希望能得到一張具體的時間表,註明孩子在什麼時候可以學習那些具體的知識,以便照章執行二但這是很難辦到的,因為在孩子早期心理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速度上,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對孩子的早期知識學習必須考慮孩子心理發育的成熟程度。適時、恰當的早期知識學習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速度,提高孩子智力發展的質量。但如果早期知識學習的內容和方式與孩子心理發展水平相差太大,則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且,過度、過分的早期知識學習對於孩子來說,不僅不會有好的效果,反而會傷害孩子。
什麼才是適時、恰當的早期知識學習呢?一般情況下,適時、恰當的早期知識學習應該是稍微超前的,也就是科學家們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對於每一個其體的孩子來說,是可以區分出他在鉀力發展水平上知識學習己經達到的階段和即將達到的階段,而即將達到的階段就是他的最近發展區。基於孩子現有的知識發展水平,指向他的娘近發展區的知識學習就是適時、恰當的早期知識學習。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早期知識教育時,教育者尤其是孩子的父母,應該掌握一定的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在對孩子進行認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孩子發展的具體情況找出他的最近發展區,因才施教。要適度的給小孩子進行文化知識學習。
猜你喜歡
1. 小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2. 幼兒園小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3. 大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4. 幼兒園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5.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小班
6.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大班
7. 小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7.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內容
要點:
1、根據自己主題發布相應的內容
2、家園共育的范圍十分廣泛,可以是安全教育也可以是精神教育或者醫療衛生教育
範文:秋季幼兒衛生保健常識
幼兒園秋季開學之後,秋天也隨之而來,氣溫逐漸下降,天氣變得乾燥起來,再加上秋季也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孩子在幼兒園適應能力差,體質弱的抵抗地差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天氣的影響,從而生病。孩子的皮膚稚嫩、免疫力低下,在幼兒園的大環境中很容易受到病菌和細菌的侵害!
在秋季幼兒會比成年人更需要水分,為了避免幼兒出現唇乾舌燥等現象。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使幼兒在秋季減少生病的幾率,因此,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們就需要特別注意、老師們要做好各項保健措施。
秋季乾燥,幼兒需要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在幼兒園里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在家中,家長給幼兒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幼兒體內水分平衡。
不管是幼兒還是大人,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盡量少吃。
8. 家園共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周計劃家長工作內容有:
一、工作目標
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採用各種渠道,保持家園一致.使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吸收家庭教育經驗,使家庭教育適應幼兒園教育要求。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具體措施
1、通過交流,家訪,了解到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及特點,力爭對每位幼兒做到心中有數,為家園共育打好基礎。
2、通過開展各種各樣形式的活動,如家教知識講座,家長咨詢活動,家長園地等,向家長介紹科學育兒的知識,宣傳新的幼教觀念,提倡素質教育,幫助家長樹立符合時勢的家教觀。
3、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聯系活動,定期發放調查表,開展對家長半日開放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況,為家長解除後顧之憂,並請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給予監督,並提出寶貴的意見,做好家長反饋資料的積累工作。
4、結合節日,開展家園同系活動,親子活動,慶國慶,慶元旦等游戲活動,家園共同參與活動,增進了家園之間的情感交流。
5、做好經常性的家長工作,虛心聽取家長意見,及時改進工作態度和方法,把工作做到每個幼兒和幼兒家長的心上,在家長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教師形象。人人「從我做起」以此樹立起「幼兒園」在家長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9.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內容是什麼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內容如下:
在開展家園共育時,可採用茶話會、經驗分享會、家長座談會及家長沙龍等多種個性化的、具有針對性的形式。目的是拉近家長與教師的距離,可以讓大家在平等的交流、對話中找到共識,消除隔膜,並協助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各有優勢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緊密結合,才可以使來自雙方的學習經驗具有一致性、連續性、互補性。一方面,幼兒在幼兒園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鞏固和發展。
另一方面,幼兒在家庭獲得經驗能夠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得到運用、擴展和提升,從而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相關活動:
1、召開「入托幼兒家長懇談會」;定期召開幼兒家長會。
根據小、中、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學期主要教育目標,在學期開始,由行政領導主持召開「新生幼兒家長懇談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歷史、辦園目標、辦園宗旨、課程、師資以及需要家園配合事宜;兩周後由班組長主持召開家長會。
2、 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
每學期舉行兩次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真實表現,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增加家長和幼兒園溝通的機會,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3、開展家長——教師崗位一日體驗活動。
每學期各班組織2-3名幼兒家長,到幼兒園做義工,親身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體驗幼兒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使其能更好的監督和支持幼兒園工作。
4、親子活動或主題活動。
幼兒園舉行親子活動,要求家長和幼兒共讀一本書;共看一場電影;共唱一首歌;共繪一幅畫;共做一件玩具;共講一個故事;共做一個游戲;共做親子裝等活動,密切家園關系。
10.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孩子三歲了,背上小書包,他走入了幼兒園。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家園共育育兒知識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孩子入園媽媽最不該做的事
孩子三歲了,背上小書包,他走入了幼兒園。這個時候,媽媽有多麼不舍,寶寶也有多少不情願。可是,這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階段,我們不得不面對。很多媽媽在處理孩子入園問題時,總是不夠果斷,不夠堅決,所以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媽媽們一定要避免以下事件的發生,因為,它們只會加劇孩子入園的焦慮,不利於孩子順利入園。
一、家人送寶寶入園,偷偷走掉
很多家長在起初送孩子入院時,特別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趁著孩子不注意就偷偷走掉。他們認為這樣做會減少孩子哭鬧的機會。豈不知,這樣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更大的傷害。他們認為,爸爸媽媽和家人不要他了,他們會因此更加畏懼來幼兒園,更加依戀父母和家人,這樣造成孩子入園更加困難,無法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正確做法:輕輕的拉著孩子的手,告訴他:“爸爸媽媽上班了,寶寶聽老師的話,跟小朋友們一起玩。睡個午覺後,媽媽就來接你了。媽媽保證,我們拉鉤吧。”孩子聽到了爸媽的承諾,他們會欣然接受,更為安心。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和親人是會來的,不是不要他們了。他們會耐心的等待,這樣做比偷著走掉效果好很多。
二、媽媽過於擔心和焦慮
孩子是敏感的,是聰慧的。他們可以感受大人的情緒。你悲傷時,他們也悲傷,你焦慮時,他們也焦慮。所以,媽媽過於擔心孩子的吃飯,午睡,小孩子之間的爭吵,孩子是否受欺負等情況,會把這種不好的情緒傳染給你的孩子,讓他們也跟著焦慮和不安,從而讓他們不能在幼兒園安心生活,這樣會導致孩子適應較慢。
正確做法:充滿信心,不要質疑。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相信孩子的處事能力,相信他們的自理能力。如果不是很放心,應該事先進行訓練,這樣做到胸有成竹,也不會造成內心的恐慌。
三、事無巨細,每天向教師詢問情況
作為父母,咨詢孩子的情況是正常的。起初,每天打個電話向老師詢問孩子的情況是有必要的,可以幫助孩子調整心情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然而,過猶不及。盡量不要過多的咨詢孩子的情況,每天一個電話,過於關注。如果有事情,老師和阿姨自然會給你電話的。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所以,盡量不要事無巨細的每天打電話嘮叨,這樣會引起教師的反感。
四、上幼兒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孩子一開始讀幼兒園一定會上火感冒,這是難免的 。如果生病了,在家休息幾天。如果好了,就盡快送孩子去幼兒園。更不要因為小孩子哭鬧而心軟,不送孩子去幼兒園。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會加長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間。
綜上所述,想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還是要盡量避免以上的幾種做法的。只有媽媽放心,孩子才可以安心。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相信,寶寶很快就會適應幼兒園生活。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孩子不滿意老師該怎麼辦
每一個孩子都會在踏進一個新班級時,把老師當成自己信賴的人,熱愛自己的老師,喜歡聽老師的話,這種信賴有時甚至會超越對爸爸媽媽的信賴。因此,在孩子面前我們總是千方百計的樹立老師的威信,不要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將老師看成一個反面的形象來教育孩子,這樣會大大降低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嚴重的會間接的影響到孩子的發展。那麼,當孩子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家長又該如何做呢?
但是,站在父母的立場,聽孩子說出學校里的事,常會以此做判斷。如果孩子說:“我一做什麼事,老師就責罵我。”或者說:“我一直舉手,老師就是不叫我,真是無聊!”聽了這些話,做父母的表示什麼態度,是很重要的。如果這時候父母立即相信孩子的話,對孩子說:“老師為什麼只罵你一個人?”!或者說“老是叫同一個人,這種老師真討厭!”孩子一聽父母這么說老師,心裡更覺得老師不公平,對老師失去了信心,越看不起老師。這樣一來對孩子心身發展很不利,而且,孩子會養成對任何事都只有單方面看法的習慣。
因此,在這個時候家長不應該只是片面的看待問題。要給孩子講可能是老師有其他事情比較忙,或者老師這樣嚴格的對待你是希望你能更進一步。家長這樣做,既消除了孩子心中對老師的誤會,也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孩子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或者“老師不叫你起來回答問題,可能是因為老師認為你很用功,你也可以不計較,然後更加用功學習,爭取下次讓老師叫你。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會了,只有你會老師一定會很高興的。”這樣教育孩子,不但消除了孩子心裡的抵觸情緒,而且還讓孩子學會了換位思考,懂得了理解別人。
總結:有些孩子在與老師的接觸中會對老師產生一些抵觸心理,甚至不滿意自己的老師,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家長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批評老師,以免讓老師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一個反面的形象,從而增強了孩子對老師的抵觸心理。要學會教孩子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不但可以讓孩子了解更多,還能更好的消除孩子對老師的誤會;同時也教會了孩子在看問題時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也讓孩子學會了理解別人,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是很有利的。
家園共育育兒知識:寶寶入園初期家長應關注的幾件事
寶寶3歲入園了。背著書包,帶上玩具。哭也哭了,鬧也鬧了,但是最終還是適應了。那麼,和家人分別了一天到家了,那麼作為大人應該關注哪些方面呢?如何在入園初期幫助孩子更好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首先,關注孩子一天生活
回到家,可以問問孩子一天開心嗎?幼兒園里發生了什麼事?午飯吃了什麼?做了哪些游戲?有沒有交到新朋友?老師對你怎麼樣?通過交流,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關注孩子的情緒。幫助他解決一些煩惱。這是在入園初期十分關注的事情。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和老師盡量溝通,向老師詢問下情況,也可以提前去幼兒園里看看孩子的表現。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更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其次,多陪陪孩子
不管怎樣,幼兒園的初期還是要在回到家時多陪陪孩子的。小孩子情緒波動大,對新環境不能很好適應,這是十分正常的。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多陪陪孩子,不要一回到家就只管自己的事情,陪孩子做游戲,看書等活動,也可以根據幼兒園大綱的教學對孩子稍微進行一個輔導,讓孩子在幼兒園里可以更快適應。
最後,給予孩子愛與擁抱
由於神經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寶寶的情緒調節能力比較差,一些積累下來的消極情緒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釋放出來。 一塊小蛋糕,一件心愛的玩具,一件漂亮的衣服。這些都可能幫助孩子建立信心,讓孩子開心你。雖然寶寶已經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是經歷進入集體教育機構這一“第二斷奶期”,寶寶內心必然也經歷了不少的焦慮、不安,這些消極情緒在寶寶內心積累下來,通過在家中發脾氣或是特別依賴大人等方式發泄出來。 所以一定要給予孩子親吻,擁抱,撫摸和愛。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委屈,或者不開心等總會有些情緒,這個時候,你的關懷和理解會讓他更加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這也會讓寶寶體驗到家長帶來的安全感,有助於減輕寶寶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