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升和毫升教案
升與毫升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也是小學自然科學的課本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個知識點,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升和毫升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一、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容量,體會計量容量需要有統一的容量單位;聯系實際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觀念,通過實驗操作體會1升有多少。
二、學生學會估計一些容器的容量,培養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容量的含義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1升的觀念的建立。
教法、學法:
教(學)具准備:
電子課件,量杯,每組一把同樣大小的水壺,每組不一樣大小的杯子,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小組自帶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動物園里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爭奪冠軍比賽,那就是老虎和獅子正在進行的“喝酒決賽”。老虎一連喝了5杯,還沒有醉,獅子剛喝了2杯就搖搖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說:“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軍!”獅子不服氣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軍!”老虎和獅子誰也不肯讓步,爭得面紅耳赤。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他們誰說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連喝了5杯,還沒有醉,獅子剛喝了2杯就撐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軍。
生2:獅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軍應該是獅子。
二、探索領悟,認識容量
1、初步認識容量
談話:同學們的兩種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師這時取出兩個不一樣大的杯子。)這是大小不一的兩個杯子,這個是老虎用的杯子,而這是獅子用的。
如果有學生說了兩種想法,就說:你想得很周到,我們不僅要看喝的杯數,還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問:同樣是一杯酒,你們認為哪一杯多?
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m
談話:對,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數學上,我們就說,盛液體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較大。盛液體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較小。
板書:容量
2、加深對容量的認識
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杯子1號和杯子2號。
談話:比較完了獅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這兩個杯子,你覺得哪一個杯子的容量大呢?
生1:杯子1號大。
生2:杯子2號大一些。
談話:光憑眼睛估計得到的結果可能有誤差,我們可以想一個辦法來驗證說明兩個杯子容量的大小。
提問:想個什麼辦法呢?
生1:我們可以先把杯子1號裝滿水,倒入杯子2號中,如果杯子2號中水滿時,杯子1號中還有水的話,說明杯子1號的容量大,杯子2號的容量小;如果杯子2號里的水沒裝滿,說明杯子2號的容量大。
生2:用同一個杯子往裡面倒水,倒得杯數多的那個杯子容器量大。
生3:在這兩個杯子里都裝滿水,把水倒到有刻度的杯子里,數字大的那個杯子的容量大。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真多啊!根據某某同學說的,我們就用這種倒水來驗證一下吧!(根據同學剛才的說法操作驗證。)通過這種倒水的 方法 可以得出水壺一號的容量比較大。
3、做“想想做做”第1題,做“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比較完了那兩個杯子的容量大小,我們現在來比一比這三個杯子的容量大小吧!先猜一猜,這三個杯子的容量關系怎樣呢?結果是不是和我們猜測的一樣呢?用你喜歡的方法小組一起合作驗證一下。
學生操作、交流。
4、進一步感受容量的含義
談話:現在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這個杯子中盛了多少水。你能說出這個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嗎?可能一下子回答老師的問題有一點困難,在回答之前我們小組可以討論一下,或者藉助你手邊的一些容器,把這一大杯水倒入我們的一次性杯子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組活動,將一大杯水分別倒入各自准備的一次性水杯中。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大杯水可以倒幾杯?
生1:我們組倒了2杯不到點。
生2:我們小組只倒了3杯半。
生3:我們的小組倒了3杯還多一點。
談話:如果別人這樣告訴你,說這個容器能盛2杯不到,或者說能盛3杯半水,或者說能盛3杯多一點。你能知道這容器的准確容量嗎?
談話:因此,我們需要給容量定出一個統一的標准,這個統一的標准就是我們的容量單位。
三、聯系生活,認識容量單位升
1、認識升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容器,分別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帶來的容器上標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麼單位。
小組交流。
談話: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標有容量單位升或者毫升,亳升這個容量單位,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提問:你知道圖中的這些容器盛的水、油、飲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嗎?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學生回答。
明確:計量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飲料等液體,通常用升作單位。升可以用符號“L”來表示。
板書:升、 L
談話:今天我們這節數學課主要來認識容量和容量單位升。 板書課題:認識容量和升
談話:老師手中有一個容器,上面標著,“凈含量2L”。這里的凈含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用凈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凈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麼關系呢?有誰知道嗎?
講述:“凈含量”是指某種容器中實際容納物體的多少。如,一瓶飲料的凈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裝的飲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會比1升略大,因為通常不會裝的滿滿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除了我們課堂上這些容器標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另外一些,你見過題目中的3個容器嗎?你能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容量嗎?
3、認識1升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計量容量的單位是升,那麼1升究竟有多少呢?
談話:要想科學地認識升這個單位,我們先來認識這個量杯(出示量杯),請組長從袋子中拿出我們的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談話:1升水到底有多少呢,我們來做個實驗。(出示正方體)這是一個空心的正方體,它的長、寬、高都是1分米。現在我們在正方體容器內裝滿水,再將這些水倒入量杯中,看一看有什麼發現呢?
生:正方體內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1升。
談話:如果一個容器是正方體,容器內部的長、寬、高都是1分米,這個容器盛的液體正好是1升。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升。
4、深化對1升的認識的實踐活動。
學生活動一
談話:看一看我們小組裡面有沒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呢?誰來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
談話:雖然這些容器的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容量都是1升。
學生活動二(想想做做第一題)
談話: 下面這些容器你見過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出示課件。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學習估算容量的方法)
學生活動三
談話:看,老師給你們准備一些容器,你能根據剛才我們對1升的認識,估計一下它的容量嗎?
學生估計。
談話:剛才我們學生估計地對不對呢?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學生實驗驗證。
交流反饋。
談話:通過我們實驗,我們得出了熱水瓶的容量是?臉盆呢?沙鍋呢?我們這個碗呢?還有我們這個燒水壺呢?
機動:看來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對一些容器有了一定的估計能力。
第14頁
四、 總結 評價,課外延伸
1、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得愉快嗎?誰能 說說 你的收獲是什麼?你還想了解什麼?
2、如果老虎和獅子要舉行第二次比賽,你認為應該有一些什麼規定?
板書設計:
認識容量和升
容量 升 L
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升。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學 反思
升與毫升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雖說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對於升與毫的了解卻很少。建立容積單位的表象及空間觀念,較為准確地估計常見容器的容量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渴望上好這節課,上出一節讓學生終身有益的數學課!
課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學具進行操作實驗,只有經過大量的直觀觀察與操作體驗才能幫助學生建立容量單位的表象及空間觀念。為此我作了精心的准備。我向自然老師借來的滴管、500毫升、250毫升的燒杯等;問幾位在醫院工作的家長,利用職務便利,弄來了若干個10毫升和20毫升的針筒;從網上尋找有關容量單位的歷史、圖片、資料等。我要求我的學生也做了相應的准備。買了多次1升康師傅冰紅茶,供試教和正式上課用,(至今辦公室里還有)。我還讓學生到超市做調查等。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慾
由於升和毫升的認知本身就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時會感到比較枯燥,產生一定的困難。為了能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單位,積累較多的直觀 經驗 ,我創設了以下的教學情境,來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問題引入,書上的一個情境,通過對不同的容器的觀察,引出“容量”的概念,再深入地研究容量差不多的兩個茶杯如何判斷,學生想出了幾種方法,從而突出了要用統一的量器才能作比較,進而引出了需要有統一的容量單位,揭示課題。從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為後續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直觀體驗,感受知識
直觀演示,建立1毫升和1升的概念。用滴管取1毫升的水,滴在手心中,學生感知毫升的水是十來滴。接著,我安排了學生體驗活動,用針筒分別取1毫升、10毫升、50毫升的水,觀察它們在水杯中的位置,並說出感受。猜一猜老師手裡水杯的容量,並進行驗證,在學生的興趣未了時,分組合作開展這個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的感受力得到提升。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容器,讓學生估計它們的容量(可能的進行操作驗證)。水盆容量10000毫升左右,電熱水器的容量要幾十萬毫升,太陽能熱水器的容量還要大一些,浴缸的容量要400000毫升,學生立刻感受到需要有比毫升更大的容量單位,於是“升”孕育而生了。最後,用4個250毫升的一次性水杯,和1瓶裝滿1升水的容器,通過實驗,學生感知升和毫升的進率。教學重點的解決、難點的突破都請學生介紹說明或用一個一個的小實驗解決。從課堂氣氛來看,學生人人參與,思維非常活躍,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三、人文課堂,魅力無限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數學人文資源的開發利用,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用的,學習數學不再那麼抽象,那麼枯燥。在課中,我將人體一天所需的水分等知識告訴學生,讓學生認識了我國容量單位的發展史,學生認識了古代的量器,斛、斗等。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激發了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為學生學習數學打開了一條探索知識奧秘的途徑和方法。
課前的精心准備,課堂上的實驗操作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學生學得生動、扎實。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1 觀 潮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並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教學重、難點】
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教學時數】2課時
【課前准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反映錢塘扛大潮的 文章 和圖片。
2、課件。(圖文並茂、聲樂結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奔“潮”,整體感知
1、釋題知“觀潮”。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這兒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觀 潮”,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吧?
2、人文理“觀潮”。
a、導人。是啊,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一個旅遊勝地。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感覺它!
b.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話,是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么一個 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現潮最好的地方。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麼?你能聯繫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著說一說嗎?(農歷八月十八,海寧市的鹽官鎮)
◆“據說”怎麼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問題。
二、品味“奇”,感覺奇觀
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裡呢?
1、邊默讀課文邊用“ ”劃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a、點撥:句l:“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句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
◆感悟形象: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話是什麼?眼看潮水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呢?
◆適時引導學生聯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奇:聲音、形4k)
b.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范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品評“奇”。
潮水的長。你懂“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潮頭的高。想像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牆”這樣的場面。
潮水的氣勢猛、聲音響。“齊頭並進、浩浩盪盪”,你能想像得出那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麼?(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欣賞課件:同學們都談得挺不錯的,那麼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大家剛才想的一樣呢?那就請大家一起凝神觀賞這驚心動魄、壯麗奇特的一刻吧!+品讀回味: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 造句 之功夫,我想大家會讀得更好了,是嗎?
◆對話追問: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呢?(啟發學生與課文、作者、大自然對話)
◆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配樂朗讀:“潮來時”的三、四自然段。(語速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頓挫有力)更奇的還在後頭!請往下讀。
3、自主品讀“潮去後”的“奇”。
a.讀了之後,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b.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c“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麼?(引發學生聯系前文)
4、品讀“潮來前”的“奇”。
a.過渡:的確,錢塘江大潮還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當然,平時的錢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過,在“觀潮日”這一天,我們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與期待,於是在江潮來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翹首相盼。
b.引讀:帶著這種心情讀好句子。(舒緩而又神秘、盼望的語氣)
四、深悟“奇”,回歸整體
激情;剛才我們彷彿追隨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去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它的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使我們深深折服!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回味“觀潮”中的這美、這壯、這奇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文,理清層次
1、回憶;上節課我們品味了那“天下奇觀”所帶給我們壯觀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後,你們發現這里都是在寫什麼?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寫了什麼?
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後”的順序分段)
二、積累,課外拓展
1、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處,相機點拔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2、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課件,圖文並茂)
3、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4、練習課堂作業。
5、課外拓展:(任選一題)
a、上網搜索、電子閱覽、圖書館查找:我國其他“天下奇觀”的景點的資料和圖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可以以研究 報告 的形式匯報交流。
c.在時而奔騰咆哮、時而溫婉低語的音樂聲中,指導學生:
◆仿寫描寫景物具體的一個片斷。
◆ 抒寫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話。
三、布置作業
1、抄第一課的詞語組三詞
2、《黃岡》第一課
3、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1觀潮
潮來前風平浪靜籠罩薄霧
錢塘江大潮潮來時(遠)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聲)
(天下奇觀)(近)一條白線一堵水牆白浪翻滾(形)
潮來後風號浪吼恢復平靜
【課後反思】
《觀潮》一課,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沛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教學時,我讓學生圍繞“哪些句子最讓你心動,說說體會,並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沛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形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湧動的速度。這一環節的設計,充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台上發揮、表演。
2* 雅魯藏布大峽谷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句。
2、學習抓住重點,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的讀書方法,並學會用自己的話介紹課文內容。
3、從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住重點,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的讀書方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知道嗎?我國的青藏高原被稱為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這塊高原上還有兩個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足跡去領略一下那裡的神奇風光。
自由朗讀,憑借拼音讀准生字字音,並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二、自學反饋,質疑問難
1、指名分節朗讀,結合對生字讀音的正音。(如:“移、脈、卉、罕”等)
2、說說作者從哪幾方面向讀者介紹大峽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b.……映襯著雪山冰川和鬱郁蒼蒼的原始林海。
c……體現在生物的多樣性上。
3、質疑問難,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三、抓住要點,簡要復述
1、默讀課文,抓住每一段的要點,思考具體內容。
2、指名概括課文的內容。
深入研究,品味語言
要求按下列問題讀書思考:
a、作者用什麼來證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
b.課文中一連幾處用了“從……到……”的句式,讀了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麼了?
c.為什麼把九個垂直自然帶比做“凌空展開的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
在各自研讀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然後全班討論,教師從以下幾方面點撥:
1、作者用非常具體、准確的數據來證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峽谷。結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復用“從……到……”的句式,使讀者形象地感到大峽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圍廣大,形態多樣,讓人感覺到大自然的神奇。
3、這些景觀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於是就有凌空的感覺;而且每一個自然帶的景色都不相同,說它是神奇美麗的畫卷是非常確切的。結合理解“人跡罕至”。
四、熟讀課文,積累詞語
1、選擇最精彩的語段多讀幾遍。
2、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課外延伸,拓展視野
⑵ 四年級上冊學的內容就是一到六單元的內容
四年級上冊學的內容並不是1到6單元的內容,而是1到9單元的內容
第一單元學的內容是升和毫升;
第二單元學的內容是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第三單元學的內容是解決問題;
第四單元學的內容是線和角;
第五單元學的內容是倍數和因數;
第六單元學的內容是認識更大的數;
第七單元學的內容是垂線和平行線;
第八單元學的內容是平均數和條形統計圖;
第九單元學的內容是探索樂園;
最後是整理與評價;
祝你學習進步,望採納,謝謝!
⑶ 四年級數學教案《認識毫升》
毫升是一個容積單位,跟立方厘米對應,容積單位的主單位是升(L)。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四年級數學教案《認識毫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容量單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個比較小的容量單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學准備: 學生預習、准備量杯、滴管、量桶、水等。
教學過程:
一、了解預習情況:
通過預習,你知道我們這節課要學習什麼?你知道了相關的哪些知識?
隨學生回答板書:毫升
學生可能會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
二、認識1毫升
1、取量筒,介紹:這個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現在我們要用它和這個滴管來找1毫升有多少滴,
2、用滴管向量筒里滴水,大家數一數,幾滴大約是1毫升。
3、通過這個實驗,你對毫升有了什麼認識?
4、介紹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有時我們生病了,要喝一些葯水,(取一葯水瓶)讀: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問:我沒有量杯,那怎麼才能找到這15~20毫升葯水呢?
取生活中最常見的勺子,舀滿1勺水,倒入量筒,測得大約是10毫升
指出:這勺子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現在你會利用它找適量的葯水了么?
三、完成想想做做1、2: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葯水?
指出:飲料我們可以多喝點少喝點,但在醫學上卻不能有一點點的馬虎,所以在用葯的時候都要嚴格按照規定。下面這些是常見的一些規格,分別說說是多少毫升?
2、老師用量筒量出一個50毫升,然後倒入一個常見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讓學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後再讓學生想像如果倒入題中的這幾個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麼情況?
回家練習:用剛才認識的勺子(10毫升),舀50毫升水,分別倒入這幾個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裡?
四、升和毫升的進率
1.出示500毫升的量杯,請同學們觀察量杯上的刻度,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麼地方。
2.把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幾杯。(兩杯)
3.問:1升等於多少毫升。
4.指名學生回答,板書(1升=1000毫升)說明升與毫升的進率是1000。
5.練習:2000毫升=( )升4000毫升=( )升
9升=()毫升10升=()毫升
五、完成想想做做3、4、5:
1、說說下面每種飲料分別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請學生完整的列出解答算式。在交流第一個的時候指名說說列式理由。
2、倒出100ml 飲料,數一數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約有多少毫升?
先交流:做這個實驗應該怎麼喝?然後多請幾個學生自然地喝這100ml水。算一算。
3.完成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
六.你知道嗎?
學生自由閱讀後交流感想。
課後小記 :「1毫升概念的確立」,讓學生觀察1毫升在量器、瓶蓋中的情況、用滴管裝,使每個學生都清楚地看到了1毫升的多少,學生感興趣。認識一把普通勺子容量約10毫升,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尋找、認識毫升,是一個非常好的學具。
授後小記:
前兩課時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教學容量單位應該以動手操作及實物演示為主要的教學及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前我利用學生群體收集了大量練習中出現的容器實物,在課上展示給所有學生看,學生通過觀察,切實地感受到了「1毫升」是一個很小的容量單位及各種小容量容器的實際大小。
⑷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知識有哪些
第一單元萬以上數的認識:
(一)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另一種說法:十萬裡面有10個一萬,一百萬裡面有10個十萬,一千萬裡面有10個一百萬,一億裡面有10個一千萬)
(二)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個級
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萬級
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億級
一個數從右邊起,每4個數位是一級。
(三)計數單位:個(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
(四)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五)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末尾去掉4個0,加一個「萬」;
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末尾去掉8個0,加一個「億」。
(六)四捨五入法
省略萬位後面的位數求近似數:看千位,千位大於4,進1,後面省去,加一個「萬」;千位小於或等於4,後面直接省去,加一個「萬」。
省略億位後面的位數求近似數:看千萬位,千萬位大於4,進1,後面省去,加一個「億」;千萬位小於或等於4,後面直接省去,加一個「億」
⑸ 升和毫升有什關系
1升=1000毫升,毫升是一個容積單位,跟立方厘米對應,容積單位的主單位是升(L)。 一升=1000毫升,一加侖(美)≈3785.411784毫升,一加侖(英)≈4546.09188毫升。 另,韓國一升約1800毫升,日本一升約1803.9毫升。
毫升是一個容積單位。
單位換算:
1L=1000mL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1毫升=1西西(cc)。
1毫升液態水=1立方厘米液態水。
1毫升液態水在4攝氏度時的重量為1克。
1毫升=1立方厘米。
⑹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升和毫升》的公式
一升等於1000毫升。由升換算到毫升就得乘以1000
⑺ 升和毫升的知識要點是什麼
升與毫升的單位轉換是:1升(L)=1000毫升(mL、ml)。
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等,1升水正好1千克;1升牛奶大於1千克;1升油小於1千克。
mL即毫升,計量單位。
當計量單位用字母表達時,一般情況單位符號字母用小寫;當單位來源於人名時,符號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只有體積單位「升」特殊,這個符號可寫成大寫L,又可寫成小寫的l。
這是因為「升」的符號最早是小寫的,由於小寫l與阿拉伯數字1難以分辨,後來國際計量大會作出決議,「升」的符號可以寫成大寫L,這樣在小寫尚未廢除的情況下,大小寫並用。
這是國際單位制中唯一並非來源於科學家名字命名而可以使用大寫的符號。按照國際單位書寫要求,用於表示毫(10^-3)的字母為「m」,不得與表示兆(10^6)的字母「M」混用。
⑻ 升和毫升的換算-升和毫升的換算,升,和,毫升,換算
升和毫升之間的換算
升和毫升的公式是什麼
由於栽培管理和加工炮製方法不同,乾薑和生薑的葯性、歸經和功效都有所不同。 1、功效不同:首先,姜系列葯性,相對而言,生薑性微溫、乾薑性熱、炮姜性溫。姜系列功效方面:生薑能發散風寒,輔助用於風寒表證;乾薑能回陽通脈,輔助用於亡陽證。生薑長於止嘔;乾薑長於溫中。兩者都能溫肺化飲,乾薑作用更強。 2、使用不同: 生薑既是中葯也是食材,每天吃生薑很常見,比如用來泡茶喝、比如用來蒸魚、又比如冬天游泳後,用生薑拌豆瓣醬送熱粥,那是妥妥的舒服。總之不一定非得夏天才可以吃生薑。 乾薑不宜用來泡茶喝,因為乾薑性熱,容易傷陰。炮姜、乾薑是中葯,在處方中按辨證使用比較合理。 3、生薑,乾薑,煨姜,炮姜,的區別只是做法不同: 姜是生薑姜採挖後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或低溫乾燥製成。煨姜是生薑切片,用紙包煨,至姜外表焦黃色,內黃色為度,或紙包後置爐火旁烘煨。炮姜是取乾薑,照燙法燙至鼓起,表面棕褐色製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炮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乾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良姜
⑼ 冀教版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冀教版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數學商業上計算的需要、了解數與數之間的體系、測量土地面積及預測天文觀念。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冀教版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參考!
第一單元 乘法
一、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演算法則: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積和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三位數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積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2、三位數乘兩位數,所得的積不是四位數就是五位數。
二、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方法:先把兩個乘數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在積的末尾加幾個零。
2.乘積末尾0的個數不是由乘數末尾有幾個0決定的,乘法在計算過程中末尾有時也會產生0. 附:常用數量關系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①總價=單價×數量 單價=總價÷數量 數量=總價÷單價
②路程=速度×時間 速度=路程÷時間 時間=路程÷速度
第二單元 升和毫升
一、容量的理解
1.容量是一個物體可以容納液體的多少。
二、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時,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單位。
3、1毫升大約等於23滴水。
第三單元 三角形
一、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特徵及分類
1、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如:人字梁、自行車車架。
4、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5、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7、任意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都有三條高,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1、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外一條邊叫做底,兩條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和腰的兩個夾角叫做底角,它的兩個底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2、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三個角也都相等(每個角都是60°。)
3、有一個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於45°,頂角等於90°。
4、等腰三角形的頂角=180°-底角×2或180°-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頂角)÷2
第四單元 混合運算
一、不含括弧的混合運算
1.四則運算中不含括弧時,先做乘除再做加減。
二、含有小括弧的混合運算
1、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
三、含有中括弧的混合運算
1.既有小括弧,又有中括弧,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再算中括弧里的。
第五單元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一、認識平行四邊形
1、兩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它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
從一個頂點向對邊可以作兩種不同的高。底和高一定要對應。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2、用兩塊完全一樣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定性)。生活中許
多物體都利用了這樣的特性。如:(電動伸縮門、鐵拉門、
伸降機
4、把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了。
二、認識梯形
1、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平
行的一組對邊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較長的
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
的腰,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叫做梯形的高
(無數條)。
2、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兩個底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直角梯形有且只有兩個直角。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正方形、長方形屬於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第六單元 找規律
1、搭配型規律:兩種事物的個數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爸爸、媽媽、我排列照相,有幾種排法:2×3。即n×(n-1)×……×1
第七單元 運算律
1、乘法交換律:a×b=b×a 2、乘法結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來乘等於分別乘)
4、乘法分配律衍生:(a-b)×c=a×c-b×c
第八單元 對稱、平移和旋轉
一、軸對稱圖形
如果一個圖形對折後,摺痕兩邊的部分能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二、對稱軸的條數
1、正三邊形(等邊三角形)有3條對稱軸,正四邊形(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正五邊形有5條對稱軸,……正n變形有n條對稱軸。
三、平移和旋轉
1、圖形的平移,先畫平移方向,再把關鍵的點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後連接成圖。
2、圖形的旋轉,先找點,再把關鍵的邊旋轉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連線。
第九單元 倍數和因數
1、4×3=12,或12÷3=4。那麼12是3和4的倍數,3和4是12的因數。(倍數和因數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說12是倍數,或者說3是因數。只能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2、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3、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4、一個數最大的因數等於這個數最小的倍數(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個位是0、2、4、6、8的數)
6、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個位是1、3、5、7、9的數)
7、個位上是2、4、6、8、0的數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8、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個位上一定是0。(如:10、20、30、40……)
9、一個數各位上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10、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素數(或質數)。
10、 2是質數中唯一的偶數。(所以“所有的素數都是奇數”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11、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外,還有其他的因數的數叫合數。如:4、6、8、9、10……
12、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質數只有2個因數,合數至少有3個因數
13、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素數之和。如8=3+5,10=5+5,12=5+7等等。
14、100以內的素數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71、73、79、83、89、97。(共25個)
第十單元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1、積的變化規律:
①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跟著乘或除以幾(0除外)。
②如果一個因數擴大幾倍,另一個因數縮小相同的倍數,那麼積不變。
2、商的變化規律:①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注意:被除數的變化會帶來余數的變化
②被除數乘(或除以)一個數,除數不變,商也乘幾(或除以)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