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行測邏輯知識點大全
擴展閱讀
兒童術後吃什麼排便 2024-11-05 20:58:37

行測邏輯知識點大全

發布時間: 2022-11-28 03:02:22

❶ 行測主要考哪些知識點

行測是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
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
1、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總共40個題目,每個題目0.6分,共計24分;
2、數量關系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3、判斷推理部分,總共35個題目,圖形推理每個題目0.5分,定義判斷每個題目0.8分,類比推理每個題目0.5分,邏輯判斷每個題目0.8分,共計23.5分;
4、常識部分,總共25個題目,每個題目0.5分,共計12.5分;
5、資料分析部分,總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1分,共計20分。
供參考,望採納!

❷ 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邏輯關系有哪些

  • 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題的邏輯關系,比如:

  1. 全同關系

    指一組詞所指代的是同一個概念,即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或者表達相同意義的詞語。

  2. 全異關系指一組詞的兩個詞語所代表的事物完全不一致。

    全異關系又分為兩種情況:完全全異以及不完全全異。

    1)完全全異即對於同一類事物只分為A、B兩種情況。除了A和B沒有其他情況。

    2)不完全全異即對於同一類事物分為多種情況,A、B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其他情況。

  3. 包含關系

    又稱種屬關系,是指種概念和屬概念間關系,可表示為:A是B的一種。

  4. 交叉關系

    指兩個詞語所代表的集合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可表示為: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❸ 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有哪些考點

公務員考試行測部分的邏輯判斷有如下部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推理,邏輯推理又包含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從近幾年的考試情況來看,側重於考察可能性推理。

❹ 行測邏輯判斷技巧

  • 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之邏輯判斷的應考技巧:

  • 解題技巧

  1. 排序法

    在一條直線上將涉及的元素按順序填入,或運用「<」「>」「=」等符號將元素關系表示出來,從而更直觀地解題。

  2. 列表法

    將題干中敘述關系用表格表示,理清元素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3. 假設法

    1)題干假設法

    假設題干中的某一條件是正確的,再代入到題干中,進行驗證的方法。

    2)選項假設法(代入法)

    依據題干假設選項為正確的,再代入到題干中,最後根據邏輯基本知識進行判斷。

  • 作答建議

  1. 題干出現上反對關系,正確選項「是」或「非」與題干中「某個」是或非相同;題干出現下反對關系,正確選項「是」或「非」與題干中「某個」是或非相反。

  2. 正確選項如果有「所有」就選「所有」,最具代表性,沒有「所有」選「有些」。

❺ 行測知識點:類比推理中的對應關系

在國聯考中,類比推理屬於必考題型,考查題量為10道題,主要考察考生對於詞語的積累和理解,雖然很多詞語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是在做題時大家經常找不準考官想要考察的關系,錯誤率很高。所以在備考過程中,提前了解考試常考的詞語關系,才能夠在做題時快速准確的定位出正確答案。那麼下面就來給大家梳理一下在國聯考中類比推理常考的一種詞語關系——對應關系。

對應關系,是指詞語之間通過某種關系建立起一一對應的聯系,主要考察6個方面,如下圖所示:

(一)時間順承對應

考察動作或事件發生有先後順承關系。

例1(2019國考)立案 對於 ( ) 相當於 ( ) 對於 判決

A.起訴;服刑

B.審理;質證

C.犯罪;調解

D.罰款;執行

【解析】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在刑事訴訟中先“立案”後“起訴”,在民事訴訟中先“起訴”後“立案”,二者沒有必然的時間順承對應關系,“服刑”晚於“判決”,二者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先“立案”,後“審理”,先“質證”,後“判決”,前後均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先“犯罪”,後“立案”二者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調解”與“判決”是解決糾紛的兩種方式,二者屬於並列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立案”與“罰款”沒有明顯邏輯關系,先“判決”,後“執行”,二者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二)因果對應

考察動作或事件發生有因果關系。

例2(2020國考)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A.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B.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C.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D.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該句語義為“東西總是自身先腐爛,然後蟲子才可以寄生”,“物必先腐”是原因,“而後蟲生”是結果,二者屬於因果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該詩句語義為“在滿是古木的森林裡,那條小徑已經好久沒有人走過了!可是深山響起的鍾聲,又是從何處傳來的呢?”後半句為疑問句,二者不是因果關系,排除;

B項:該詩句語義為“魚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雲夢澤由天寒而迷濛幽深”,兩句話都在描寫景色,二者為並列關系,排除;

C項:該詩句語義為“我想在山裡找一個人家投宿,隔著澗流,詢問林中的樵夫”,後半句為解決前半句問題的方法,二者不是因果關系,排除;

D項:該詩句語義為“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前者是原因,後者是結果,二者是因果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因此,選擇D選項。

(三)原材料對應

考察成品與原材料的加工對應關系,物品由什麼製作而成。

例3(2021國考)( ) 對於 口罩 相當於 竹子 對於 ( )

A.耳掛;竹炭

B.無紡布;斗笠

C.衛生用品;竹葉

D.醫用口罩;箭竹

【解析】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耳掛”與“口罩”屬於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竹子”與“竹炭”屬於原材料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無紡布”與“口罩”屬於原材料對應關系,“竹子”與“斗笠”屬於原材料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C項:“口罩”是“衛生用品”,二者屬於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竹子”與“竹葉”屬於包容關系中的組成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D項:“醫用口罩”是“口罩”,二者屬於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箭竹”是“竹子”,二者屬於包容關系中的種屬關系,但詞語先後順序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四)功能對應

考察物品的用途和作用。

例4(2020國考)路由器∶連接∶網路

A.萬花筒∶觀察∶花卉

B.烽火台∶偵察∶敵情

C.石英鍾∶顯示∶時間

D.千斤頂∶修補∶輪胎

【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連接”“網路”,二者屬於功能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萬花筒”是一種光學玩具,通過反射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但其功能不是“觀察”“花卉”,排除;

B項:“烽火台”的主要功能是傳遞軍情,而不是“偵察”“敵情”,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C項:“石英鍾”的主要功能是“顯示”“時間”,二者屬於功能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千斤頂”是“修補”“輪胎”時使用的輔助工具,並不是功能對應,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五)搭配使用對應

考察兩個物品需配合在一起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例5(2016聯考)魚餌∶魚竿

A. 筆∶書籍

B. 電腦∶無線路由器

C. 鍋鏟∶炒鍋

D. 寫詩∶筆

【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

“魚餌”和“魚竿”是在釣魚時必須要搭配使用的工具,二者屬於搭配使用的對應關系。

第二步,辨析選項。

A項:“筆”和“書籍”並非是在閱讀時必須要搭配使用的工具,可以單獨用,排除;

B項:“電腦”和“無線路由器”並非是在上網時必須要搭配使用的工具,“電腦”上網可以使用有線網路,不一定需要“無線路由器”,排除;

C項:“鍋鏟”和“炒鍋”是在炒菜時必須要搭配使用的工具,二者屬於搭配使用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寫詩”需要“筆”,但是“寫詩”不是工具,二者不是搭配使用的工具,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六)職業對應

考察某個職業所對應的場所、工作內容、工具、服務對象等等。

例6(2019河北)清潔工 對於 ( ) 相當於 醫生 對於 ( )

A. 馬路;醫院

B. 清掃車;手術台

C. 保潔;治病

D. 工作服;聽診器

【解析】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

A項:“清潔工”清潔“馬路”,二者屬於職業與工作對象的對應關系,“醫生”在“醫院”工作,“醫院”是“醫生”工作的場所,二者屬於場所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B項:“清潔工”與“清掃車”功能都是清潔,“清掃車”也可以作為“清潔工”工作的工具,二者屬於對應關系,“醫生”在“手術台”上進行手術,二者屬於地點對應關系,前後對應方式不一致,排除;

C項:“清潔工”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保潔”,二者屬於職業與工作內容的對應關系,“醫生”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治病”,二者屬於職業與工作內容的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一致,符合;

D項:“清潔工”工作要穿“工作服”,二者屬於職業和職業裝的對應關系,“醫生”工作時要用到“聽診器”,“聽診器”是“醫生”診斷時使用的工具,二者屬於工具對應關系,前後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以上就是在類比推理中常見的考察形式——對應關系的梳理,在做題過程中如果遇到類似的題目,可以往這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❻ 答行測邏輯判斷的時候有什麼要注意的么

我在中政行測的戰役模式中看到過這類知識點,一般來說解答邏輯判斷有10種方法,我列出來:
1.代入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類題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題的全過程中充分使用,從而提高解題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
2. 排序法
如果題干所列出的元素僅有一類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關系、空間上的次序關系或數量的大小關系等等,可以考慮運用排序法來求解。
3.畫圖法
當題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過兩類,表格已經不能夠表示清楚時,或者涉及位置關系時,便可通過畫圖的方式來理清關系。

4.定義判斷
定義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詞語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和歸納等能力。

5.關鍵詞法
在定義判斷中,尤其是復雜的定義,一定要理解定義的正確含義,抓住定義的關鍵,然後把選項與定義相對照,選擇符合定義規定和要求的選項。

6.對比排除
綜合判斷給定定義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符合定義的選項在選擇時必須符合定義的全部要件,選擇不符合定義的選項時只要不符合定義的任何一個要件就夠了。
7.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是依據兩個或兩類事物在一系列屬性上相似,從而推出它們在另一個或另一些屬性上相似的推理。

8.造句法
造句法是利用語感對題干給出的幾個詞項進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結構套用於選項,合適的即為正確答案,適用於關系不明確的題目。

9.代入法
10.詞語特性法
用各詞項的詞語屬性、特徵來解題。一般來說,各對應詞項的詞語特性相同或相似。

算比較詳細,這位童鞋明白了吧。

❼ 求行測邏輯推理解題技巧

首先,不一定要背誦公式,題感最重要。具體方法如下

一、圖形推理

1、對於圖形拆分與重組題:運用實物找關鍵特徵。

2、對於多組圖形題:找變化規律(數量關系、位置關系、形狀關系)。

3、基本思路:

①簡單圖形看筆畫多少、構成要素的增減、交點線段數目變化、圖形種類數變化。

②復雜圖形看大小變化、曲直情況、旋轉方向、組合順序、疊加狀況(求同、去同)及對成性。

③上述方法無法判斷時看路徑狀況、受力情況、或看半邊。

④有多個選擇時,選擇自己最確定的,不可多選

拓展資料:

邏輯推理一般指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Dective 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與「歸納法」相對。推論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是一種確實性推理。運用此法研究問題,首先要正確掌握作為指導思想或依據的一般原理、原則;其次要全面了解所要研究的課題、問題的實際情況和特殊性;然後才能推導出一般原理用於特定事物的結論。包括三段論、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等。在教育工作中, 依據一定的科學原理設計和進行教育與教學實驗等,均離不開此法。

參考資料:邏輯推理-網路

❽ 2022年國考行測判斷推理備考知識點:類比推理—造句法

類比推理是判斷推理當中非常惹人喜愛的一節,原因就在於題干字數很短,閱讀速度快也好比較,不過也有一些同學遇上類比推理會有些發愁,尤其是遇到三個詞的題目,不知道從哪兒下手,怎麼去比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怎麼去搞定這種題目。

一、方法詳解——造句法

造句法往往用在類比推理三詞型的題目當中,如若三個詞都具有相關聯的邏輯關系,我們可以用一個句子將三個詞彙串聯起來,再結合選項逐一比對,如果不能用同樣句式進行表述的,直接排除,剩下的選項,再去兩兩比較詞義,擇優選擇。

二、例題精講

例1. 下單∶送貨∶簽收

A. 候機∶登機∶安檢

B. 招聘∶培訓∶錄用

C. 綵排∶調音∶演奏

D. 上膛∶瞄準∶射擊

【答案】D。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先“下單”,再“送貨”,最後“簽收”,三者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安檢”,再“候機”,最後“登機”,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B項: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招聘”,再“錄用”,最後“培訓”,但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C項:“調音”與“綵排”“演奏”不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排除;D項:先“上膛”,再“瞄準”,最後“射擊”,三者屬於時間順承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

例2. 拍賣會∶拍賣師∶藝術品

A. 果園∶農民∶水果

B. 奧運會∶運動員∶跑道

C. 商場∶售貨員∶商品

D. 山峰∶登山者∶帳篷

【答案】C。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拍賣師”在“拍賣會”上拍賣“藝術品”,三者屬於對應關系,且拍賣“藝術品”屬於銷售行為。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農民”在“果園”種植“水果”,三者屬於對應關系,但種植“水果”不屬於銷售行為,排除;B項:“運動員”在“奧運會”跑步,而不是“跑道”,排除;C項:“售貨員”在“商場”出售“商品”,三者屬於對應關系,且出售“商品”屬於銷售行為,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D項:“登山者”在“山峰”搭建“帳篷”,三者屬於對應關系,但搭建“帳篷”不屬於銷售行為,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

例3. 果酒∶發酵∶水果

A. 書桌∶組合∶木材

B. 米酒∶磨製∶糯米

C. 照片∶顯示∶屏蔽

D. 玉璽∶雕刻∶玉石

【答案】D。解析: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水果”經“發酵”後變成“果酒”,三者屬於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木材”經加工後變成“書桌”,而不是“組合”,排除;B項:“糯米”經“磨製”後變成“糯米”粉,而不是“米酒”,排除;C項:“顯示”與“照片”屬於動賓關系,排除;D項:“玉石”經“雕刻”後變成“玉璽”,三者屬於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

以上三道例題,示範了如何將三詞型的題目進行造句,我們也發現了造句法通常用到對應關系的會比較多,像例1是時間順承對應,例2地點對應,例3原料對應,所以在面對這種對應類題目的時候,我們要巧用造句法,快速抓住要點進行解題,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❾ 2022年國考行測備考干貨之:邏輯判斷-集合推理

“二”即兩串推理:①所有的都是→某個是→有的是

②所有都不是→某個不是→有的不是

“二”即兩個遞推:①所有的S都是P,所有的P都是Q。

可得:所有的 S 都是 Q

②有的S是P,所有的P都是Q。可得:有的S是Q

“三”即三種換位:①所有S都是P→有的P是S

②所有S都不是P ⇄ 所有P都不是S

③有的S是P ⇄ 有的P是S

做題思路: ①翻譯(“所有”直接翻譯,“有的”要保留);②看選項尋找推理起點;③結合“二、二、三、逆否命題(肯前必肯後,否後必否前)”解題

【例1】某公司有些新入職職工擁有博士學位。該公司所有擁有博士學位的職工都被董事長單獨接見過,而該公司所有甲省的職工都沒有被董事長單獨接見過。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則以下哪項也一定為真( )

A. 有些新入職職工不是甲省的

B. 所有新入職職工都是甲省的

C. 有些新入職職工沒有被董事長單獨接見過

D. 有些擁有博士學位的職工是甲省的

翻譯:1.有些新入職職工→博士

2.博士→董事長單獨接見過

3.甲省職工→-董事長單獨接見

A選項,有些新入職職工作為推理起點,在1中可以找到,是否是甲省為結束點,在3中可以找到,而13不能直接聯系。因此需要將123進行遞推,由①所有的S都是P,所有的P都是Q。可得:所有的S都是Q可知,1、2遞推後得: 有些新入職職工→董事長單獨接見過,再結合3運用逆否命題定理“否後必否前”後遞推,得:有些新入職職工→董事長單獨接見過→-甲省職工,因此A選項正確。

B選項,通過“兩串推理”:①所有的都是→某個是→有的是

②所有都不是→某個不是→有的不是

可知,題干中只知有的新入職職工情況,沒辦法反推得到所有職工的情況。

C選項,1、2遞推後得: 有些新入職職工→董事長單獨接見過 ,因此,C選項錯誤。

D選項,由①所有的都是→某個是→有的是,可知,由2可得: 有的博士→董事長接見過 ,再結合3進行遞推得: 有的博士→董事長接見過→-甲省職工 ,得到有的博士不是甲省的,因此,D選項錯誤

【例2】某公司3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中有一部分報名參加了公司在周末舉辦的外語培訓班。該公司的部門經理一致同意在本周末開展野外拓展訓練。所有報名參加外語培訓班的員工都反對在本周末開展拓展訓練。

由此可以推出:( )

A. 所有部門經理年齡都在30歲以上

B. 該公司部門經理中有人報名參加了周末的外語培訓班

C. 報名參加周末外語培訓班的員工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D. 有些3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不是部門經理

翻譯:1.有的30歲以下→參加外語培訓班

2.部門經理→野外拓展

3.參加外語培訓班→ -野外拓展

A選項,由①所有的S都是P,所有的P都是Q。可得:所有的S都是Q,再結合“否後必否前”可知,23遞推得: 部門經理→-參加外語培訓班 。又由有的S是P ⇄ 有的P是S可將1進行換位得到: 有的參加培訓班→30歲以下 。因此部門經理沒辦法進一步得到與30歲之間的關系。排除A.

B選項,由①所有的都是→某個是→有的是,因此2可得:有的部門經理→野外拓展,結合“否後必否前”與3進行遞推可知, 有的部門經理→-參加外語培訓班 。排除B

C選項,1通過有的S是P ⇄ 有的P是S進行換位可得:有的參加培訓班→30歲以下,由①所有的都是→某個是→有的是,可知,已知有的是,沒辦法直接推所有的情況,因此C選項沒辦法得到。

D選項,由13遞推可得:有的30歲以下參加外語培訓班→-野外拓展,再利用逆否命題“否後必否前”結合2進行遞推可得:有的30歲以下→-野外拓展→-部門經理,因此D選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