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質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共舉20個例子
1.1、物質的三態(固、液、氣)變化屬於物理變化:如水結成冰,冰化成水,水變成水蒸氣,在水的三態變化過程中,組成他們的成分沒有發生變化,都是水分子(H2O),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1.2、焰色反應屬於物理變化:焰色反應是指一些金屬離子在火焰灼燒下,由於原子中的電子發生能級變,而產生不同的顏色,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
1.3、揮發屬於物理變化:如酒精與汽油的揮發:酒精和汽油由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產生。
1.4、吸附屬於物理變化:吸附作用指氣體或溶液中的雜質等物質被吸附在固體或液體的表面過程(可以想像成磁鐵吸鐵屑)。整個過程沒有新的物質產生。最常見的具有吸附性物質的是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有害氣體、去除臭味、吸附水中的雜質、除甲醛、除冰箱里的異味、凈化水質等。
1.5、人工降雨屬於物理變化:人工降雨一般採用向空中噴灑乾冰(固體二氧化碳),後乾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凝結成水滴,形成雨水。整個過程沒有新物質產生。
1.6、原子彈與氫彈爆炸屬於物理變化:原子彈爆炸是原子(鈾原子)裂變成很多小的新原子,並釋放能量引發爆炸,氫彈爆炸是氫原子聚集成大的新原子,並釋放能量引發爆炸,兩種爆炸都是原子的種類發生變化。而化學變化是原子或離子的重新組合過程,原子的種類始終不變。所以兩者屬於物理變化。
2、化學變化(也稱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例如:燃燒、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釀酒、食物發霉變質、食物發酵、鐵生銹、蠟燭燃燒、金屬冶煉等。
2.1、燃燒: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新的物質,如碳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蠟燭的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產生。
2.2、光合作用:空氣中的水與二氧化碳在光照和葉綠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氣,有新的物質產生。
2.3、呼吸作用:動植物將空氣中的氧氣吸入體內,氧氣與體內的葡萄糖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放出能量。有新的物質產生。
2.4、釀酒:澱粉含量較高大米和小麥,經過發酵產生酒精(乙醇)的過程,整個過程:澱粉→葡萄糖→乙醇,有新物質產生。
2.5、食物的腐爛變質:食物在空氣中細菌與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腐敗,此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種新物質:NH3(腥味)、乳酸(酸味)、H2S(臭雞蛋味)等。
2.6、食物發酵:食物發酵是微生物(酵母菌)對食物分解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食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產生另一些新的物質。如釀酒,就是含澱粉的食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產生酒精的過程。
2.7、食物發霉:有害的黴菌對食物分解產生許多有害的物質。發霉的食物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人類不能食用,如霉變的花生、大米,會產生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一種高度致癌物,對人類危害較大。
2.8、金屬冶煉:金屬冶煉是氧化鐵(Fe2O3)在一氧化碳(炭或氫氣)的作用下反應生產鐵(Fe)的過程,整個過程有新物質產生。
2.9、煤油燃燒:煤油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同時冒出黑煙(黑煙中含有碳)。
2.10、氯化氫氣體與氨氣混合:兩種氣體混合後,會產生白煙,白煙是氯化銨固體小顆粒。有新物質產生。
2.11、無色溶液(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另一種無色溶液(硝酸銀溶液):碘化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會產生黃色沉澱,黃色沉澱是碘化銀沉澱,有新的物質產生。
2.12、鐵生銹:鐵遇到水與氧氣時會生成紅色的氧化鐵(鐵銹),有新物質生成。
(1)物質的變化小知識擴展閱讀: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❷ 物理中有關物質的物態變化的知識歸納
http://wenku..com/view/185bdd1755270722192ef75a.html一套題目
簡要介紹: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稱為物態變化(change of state)。
首先是物質的固態和液態,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物質從固態轉換為液態時,這種現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熱,比如冰吸熱熔化成水,反之,物質從液態轉換為固態時,這種現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熱,比如水放熱凝固成冰。在這些從固態轉換為液態的固體又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熔點,就是溫度達到熔點時(持續吸熱)就會熔化,熔化時溫度不會高於熔點,完全融化後溫度才會上升。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熔化過程中的溫度不定。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存在三種狀態,例:冰熔化時,溫度為0℃,同時存在冰的固態,水的液態和冰與水的固液共存態。
然後是物質氣態與液態的變化關系,物質從液態轉換為氣態,這種現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蒸發發生在液體表面,可以在任何溫度進行,是緩慢的。沸騰發生在液體表面及內部,必須達到沸點,是劇烈的。汽化要吸熱,液體有沸點,當溫度達到沸點時,溫度就不會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熱;物質從氣態轉換為液態時,這個現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例如水蒸氣液化為水,水蒸發為水蒸氣。加快液體的蒸發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體的表面積;2.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3.提高液體的溫度;4.降低周圍環境的水蒸氣含量,使其無法飽和(就是使空氣乾燥。)。
最後是我們不常見的物質固態和氣態的關系,物質從固態直接轉換為氣態,這種現象叫做升華,然後是物質直接從氣態轉換為固態,這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在發生物態變化之時,物體需要吸熱或放熱。當物體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轉化時,就是吸熱;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轉化時,則是放熱。而吸熱或放熱的條件是熱傳遞,所以物體不與周圍環境存在溫度差,就不會產生物態變化。例如0℃的冰放在0℃的空氣中不會熔化。
這就是物態變化三者之間的關系,他們轉換的依據主要是溫度。
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從液態變為氣態以及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而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從液態變為固態以及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中,向外界放出熱量。
❸ 物態變化知識點有哪些
物態變化知識點如下:
1、溫度高於0℃時,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成為露。
2、「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
3、下過雪後,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灑水車在路上灑鹽水。(降低雪的熔點)
4、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且溫度不斷降低。
5、液化的方法分為降低溫度、壓縮體積兩種方法。
6、升華是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
❹ 初三化學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知識點
1.物質的變化: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常常同時發生。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伴隨物理變化;而發生物理變化不一定同時發生化學變化。物質的三態變化(固、液、氣)是物理變化。
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而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被破壞,分子本身發生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徵: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
2.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學性質: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的性質。如還原性、氧化性、酸性、鹼性、可燃性、熱穩定性。
元素的化學性質跟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❺ 生活中有哪些物質變化(不管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越多越好!
物理變化:
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1①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
1②如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氯氣等都是物理變化.
1③汽油揮發
1④蠟燭熔化
1⑤木頭加工課桌,
1⑥鐵鑄成鍋,
1⑦黃金打造成金箔
1⑧燈泡發光的屬於物理變化
1⑨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嘴還沒有從管內吸氣時,管內外液面是相平的.這時,管內外液 面上的氣體壓強相等;在嘴從管內吸氣時,管內氣體減少,管內液面上的壓強也減少,這時管子內液面上的氣體壓強小於管外作用的液面上的大氣壓.所以,我們說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喝汽水時,首先要將管子插入汽水裡,當嘴吸氣里,管內便有一部分氣體被吸進嘴裡,便造成了管內剩餘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且小於管外的大氣壓,因而在管外大氣壓的作用下,汽水便沿管子上升,被吸進嘴裡.
1⑩月亮跟著人一起前進
2
化學變化:
是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宏觀上可以看到各種化學變化都產生了新物質,這是化學變化的特徵.從微觀上可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個數沒有變化,僅僅是原子與原子之間的結合方式發生了改變.化學變化常伴有光、熱、氣體、沉澱產生或顏色氣味改變等表現現象發生,可以參照這些現象來判斷有無化學反應發生.但要注意跟物理變化的區別.物理變化也常伴有發光(電燈)、放熱(摩擦)、放出氣體(啟開汽水瓶蓋)、顏色變化(氧氣變成液氧)等現象發生,只是沒有新物質生成,這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種類不同可以把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4種基本類型.也可以從其他角度給化學反應分類,如分成氧化還原反應與非氧化還原反應;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等等.
2①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就不是物理變化,而是化學變化,因為它變成了另外一種單質2②如鐵的生銹、節日的焰火、酸鹼中和等等,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其他物質,所以是化學變化.
2③氧氣的氧化性、氫氣的還原性、一氧化碳的可燃性都需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故屬於化學性質.
2④如石灰石是一種白色固體,煅燒時發生了化學變化,煅燒後可以產生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的物質.
2⑤白磷在空氣中自燃
2⑥風化是化學變化嗎?這很簡單,是化學變化.因為風化之後產生了新物質,所以就是化學變化.
2⑦砂糖炭化
2⑧生活中的化學---將二氧化碳注入深海可減緩氣候變化
2⑨油條呢,在油炸之前象一支鋼筆粗,在油鍋里急劇膨脹,變得比晾衣竿還粗呢!這是誰變的魔術呢?「魔術師」是酵母菌,或者化學葯品.
2⑩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了,本來不好溶解的硫酸鈣(石膏就是含結晶水的硫酸鈣)沉澱下來.原來溶解的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在沸騰的水裡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變成難溶解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它們是石灰石、白雲石的主要成分)也沉澱下來.這就是水垢的來歷.
❻ 物質的變化是什麼
物質的變化是指自然界的物質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是運動的、是變化的。這個世界中物質種類繁多、千變萬化。
物態變化: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變化有6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其他物態如:等離子態、超固態、中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軟物質等。
物質形態變化的原因
物態變化的原因是因為熱量的變化。因為熱量的變化可以改變物質的分子熱能,如果是物質吸收熱量,則物體的熱熱量會增加,物質的分子運動會加速分子間的作用力就會減小,如果是水則有可能從固態變成液態。物質釋放出熱量,分子的動能就會減小,則分子間的作用力就會變小,如果是水則可能變成冰。
❼ 物態變化知識點歸納
物態變化知識點歸納
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從液態變為氣態以及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而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從液態變為固態以及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中,向外界放出熱量。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物態變化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物質的三態
1.水的三態:固態(冰);液態(通常指的水);氣態(水蒸氣:水蒸氣看不見)。其他物質一般也有三態。物質的三態的形成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
2.酒精燈的使用:(1)用外焰加熱;(2)禁止用一個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個酒精燈;(3)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不能吹滅;(4)出現意外時不要驚慌,用濕抹布鋪蓋。
3.物態變化:物質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固態、液態、氣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物質以什麼狀態存在和物體的溫度有關。
雲、霜、露、霧、雨、雪、雹、「白氣」的形成
1、溫度高於0℃時,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成為露;附在塵埃上形成霧;
2、溫度低於0℃時,水蒸氣凝華成霜;
3、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雲,大水滴就是雨;雲層中還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華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與0℃冷空氣流時,凝固成雹;
4、「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
二、溫度
1.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註:熱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溫度亦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
2.攝氏度:
(1)溫度常用的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C」表示;
(2)攝氏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C;把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C;然後把0°C和100°C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C。
三、常用溫度計
1、常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造的;
1、 溫度計的構成:玻璃泡、均勻的玻璃管、玻璃泡總裝適量的液體(如酒精、煤油或水銀)、刻度;
2、 溫度計的使用:
(1) 「看」:使用前要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每個小刻度表示多少溫度),並估測液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量程;
(2) 「測」:測量時,要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不能接觸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 「讀」: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要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讀數,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記」:注意「數字+單位」。
四、體溫計
1、 用途:專門用來測量人體溫的;
2、 測量范圍:35°C~42°C;分度值為0.1°C;
3、 體溫計讀數時可以離開人體;
4、 體溫計的特殊構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間有極細的、彎的細管(縮口);
五、汽化和液化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1.汽化和液化是互為可逆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液化要放熱;
2.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註: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乾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乾);(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乾,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註:(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3.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
(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
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塗酒精降溫;
5.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
6.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增大壓強,提高沸點)如:氫的儲存和運輸;液化氣。
四、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1.物質熔化時要吸熱;凝固時要放熱;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兩物態變化過程;
3.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1) 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點)的物質;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的物質;
(2) 晶體和非晶體的根本區別是:晶體有熔點(熔化時溫度不變繼續吸熱),非晶體沒有熔點(熔化時溫度升高,繼續吸熱);(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4.晶體熔化的條件:
(1) 溫度達到熔點; (2)繼續吸收熱量;
5.晶體凝固的條件:(1)溫度達到凝固點;(2)繼續放熱;
6.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7.晶體的熔化、凝固曲線:
(1)AB 段物體為固體,吸熱溫度升高,;
(2)BC 物體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加;
(3)CD 為液態,物體吸熱、溫度升高;
(4)DE 為液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
(5)EF 段為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內能減少;
(6)FG 段位固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
注意:1、物質熔化和凝固所用時間不一定相同,這與具體條件有關;
2、熱量只能從溫度高的物體傳給溫度低的物體,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存在溫度差;3、固體和液體吸熱升溫的速度不一樣,因為比熱容發生變化。
五、升華和凝華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1.升華現象: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人工降雨中乾冰的物態變化;
2.凝華現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戶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內表面)
;❽ 物態變化的知識梳理
教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物態變化
(注意:第一節 地球上水的物態變化、 第四節 物態變化與我們的世界 知識合並在一起的)
一、地球上水的物態變化 物態變化與我們的世界
⑴物態變化:①定義:物質由一種形態變為另一種形態的過程
②物質三態:固態、液態、氣態;物體三態:固體、液體、氣體
③種類:a.熔化:物質由固態變到液態的過程
b.凝固:物質由液態變到固態的過程
c.汽化:物質由液態變到氣態的過程
d.液化:物質由氣態變到液態的過程
e.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到氣態的過程
f.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到固態的過程(簡記為「三態六變」)。
⑵水循環:①雪、雨、水蒸氣是水的三態;雨、雪、雹統稱降水
②水循環過程:海水汽化→水蒸氣遇冷液化(或汽化→凝華→熔化)
③地球的三大生態系統:濕地、森林、海洋。
⑶物態種類: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體(氣體被加熱至上萬℃時,將成為正負帶電粒子組成的集合體)、超固態(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軟物質(液晶、聚合物、膠體、膜、泡沫、顆粒物質、生命物質)
【液晶:a.定義:在特定條件下具有晶體結構的液體
b.特點:用極其微小的電流就能控制和改變其分子排列
c.應用:液晶電視機、液晶電腦、行動電話、電子地圖】
補充:(在新物態的研究中作出卓越貢獻的物理學家:朗繆爾發現等離子體,熱納發現軟物質)
⑷物態變化的利用:
①熱管:a.構造:一根密封的真空金屬管,管內襯有一層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裡面裝有酒精或其他液體; b.工作原理:熱端受熱,液體吸收熱量汽化,蒸汽在管子里跑到冷端,在管壁遇冷液化,放出熱量,冷凝後回到熱端,循環往復;c.優點:把高溫部分的熱迅速傳遞到低溫部分,使物體各部分溫度基本均勻。
先汽化吸熱,再液化放熱)
③人類文明進展:蒸汽機時代→電氣化時代→信息時代
④水污染物: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
⑤水污染會造成赤潮和水華等災害。 ⑴溫度:①定義: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
②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有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C)、熱力學溫標(K)和國際實用溫標
③單位換算:T(表示熱力學溫標)=273.15+t(表示攝氏溫度),T(表示華氏溫度)=1.8t(同上)+32
④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對於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
⑤溫度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的正常體溫為37°C或310K。無論人類如何改進低溫技術,0K的溫度都是達不到的,因此0K的溫度又稱為「絕對零度」或「絕對度」。
⑵溫度計:①定義:能夠快速准確測量出物體溫度的儀器
②工作原理:a.常用溫度計(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是根據液體(如汞、水銀、酒精、煤油)的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 b.數字式溫度計是根據物體的導電性與溫度的關系製成的
c.彩色溫度表:根據物體在高溫條件下所發的光的顏色來估測溫度
③注意:a.一切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水在4℃以上會熱脹冷縮而在4℃以下會冷脹熱縮。這意味著,冰將會浮在水面
b.汞(又稱水銀)是唯一一種在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物質
④常用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溫度計量程-20℃—100℃,分度值1℃
寒暑表量程-20℃—60℃,分度值2℃
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人體的正常溫度為36.3℃—37.3℃
⑤使用方法:a.觀察其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線
b.要使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且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側壁
c.要待其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凸液面最高處相平,且要注意示數是在零刻度線的上部還是下部(用負數讀數)
d.記數由數字和單位構成
⑥體溫計特點:玻璃泡上端有縮口,使體溫計離開人體後溫度穩定不變(第二次測量時只需輕輕甩動使溫度降至正常溫度即可)【除體溫計外,其他溫度計不可以甩動】
⑦錯誤操作:a.用溫度計直接測量燃燒的酒精燈的溫度;b.用寒暑表測量沸水的溫度;c.用水銀溫度計測量南北兩極的溫度;d.使用時碰到容器的底部和側壁等。
【拓展:(攝氏溫度的由來)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始終為0℃,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為100℃,在0℃~100℃之間由100個分度值劃分,每個分度值表示1℃】 ⑴固體的分類:①晶體:a.定義:有規則結構的固體;(有熔點叫晶體)b.實例:雪花、鑽石、食鹽、糖、海波、許多礦石和所有金屬; ②非晶體:a.定義:無規則結構的固體;b.實例:玻璃、松香、蜂蠟、瀝青、塑料、橡膠等。【注意:晶體分為單晶體和多晶體,非晶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晶體,可見,晶體和非晶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
⑵固體的熔化特點: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從外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持續上升
②晶體在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不同的晶體有不同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
③晶體在熔化時是固液共存態;而非晶體是由硬變軟,然後逐漸變成液態
④晶體熔化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二者缺一不可)
⑶液體的凝固特點:①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出熱量,溫度不斷下降。相同使勁吸收相同的熱量
②晶體在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有一定的凝固點,而非晶體沒有
③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有固液共存態,而非晶體沒有
④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同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⑤液體凝固的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缺一不可)
⑷補充:a.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始終為0℃
b.晶體的熔點跟氣壓的大小有關,熔化時體積變大的物體,在氣壓增大時熔點升高
c.晶體中含有雜質時,其熔點會發生變化(當冰中含有酸鹼鹽糖時,其熔點會降低)
⑸火山噴發與太空材料(如砷化鎵)的製造過程:先熔化後凝固。 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過程叫汽化。
Ⅰ、汽化:⑴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⑵蒸發:①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均可發生,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a.液體的溫度;
b.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
c.液體的表面積
d.液體的種類
③特點:蒸發吸熱,有製冷作用
⑶沸騰:①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②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此時的溫度叫做沸點,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
③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從外界吸熱(缺一不可)
④影響沸點的因素: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大小有關,氣壓減小,沸點降低,氣壓增大,沸點升高。
Ⅱ、液化: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態。
①兩種方式:降低溫度或壓縮體積;(不可將「壓縮體積」簡稱為「加壓」)
②液化要放熱
③降低溫度適用於所有氣體,而壓縮體積只適用於部分氣體
④補充:水蒸氣是看不見的,我們看得見的「白汽」「白霧」都不是水蒸氣,都是液態的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後液化形成的。 Ⅰ、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Ⅱ、判斷物態變化是不是升華或凝華,要看變化中間是否經歷了液態,若經歷了液態,則不是升華或凝華現象;若沒有經歷液態,則一定是升華或凝華現象。
Ⅲ、生活中常見的升華現象:①燈絲(或鎢絲)變細
②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晾幹了
③衣箱中的樟腦丸(或衛生球)漸漸變小
④高溫加熱碘,碘的體積變小
⑤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變小了
⑥乾冰(固態二氧化碳)升華用來打造絕妙的舞台效果,也可用來人工降雨
Ⅳ、生活中常見的凝華現象: ①冬天,玻璃窗內表面上結的冰花
②北方冬天的樹掛
③霜的形成
④南方雪災中見到的霧淞
⑤燈泡(或鎢絲)發黑
⑥雪糕紙中發現的「白粉」。
❾ 物質的變化是
物質的變化是指自然界的物質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
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是運動的、是變化的。這個世界中物質種類繁多、千變萬化。
物態變化: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叫做物態變化。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變化有6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其他物態如:等離子態、超固態、中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軟物質等。
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現象:
1.夏天從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2.冰粒變成雨滴降落下來(熔化)。
3.修柏油馬路時,用大熔灶熔瀝青(熔化)。
4.冰放在太陽下,一會兒就變成了水(熔化)。
5.將鋼放在煉鋼爐內,一會兒就變成了鋼水(熔化)。
6.純水凝結,結成冰塊(凝固)。
7.鋼水澆鑄成車輪(凝固)。
8.雪災中電線桿結起了冰柱(凝固)。
9.鋼水燒鑄成火車輪(凝固)。
10.火山噴發(先熔化後凝固)。
11.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後散去(汽化——蒸發)。
❿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有時易將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混淆,物質的性質和物質的變化是兩組不同的概念。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而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表現。
由此可知:化學變化是一個正在(或已經)發生的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過程;化學性質則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汽油易燃燒是化學性質(可燃性);汽油燃燒是化學變化。化學性質的語言描述是在化學變化的基礎上加一些表現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會」等。
2.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物質的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如鋁、銅等金屬具有導電性,可以作導線;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