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些人參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你知道么
一、養護方法與條件
1、溫度:氣溫在15-20℃為宜。不過,它對溫度的適應性非常好,對極端氣候的抵抗性也非常強,越冬時最低可耐受-40℃的低溫。因此,冬季就不用特別調節了。但夏季還是別悶熱。
2、光照:人參不喜強光,應照射散射或者斜射的光。反之,若它生長的環境陰暗,長勢就會非常緩慢,且影響質量。夏季需稍微遮光,避免強光直射。
3、澆水:人參喜濕,但積水不應過多。即在乾旱季節,應及時補水,。在梅雨季節,則要及時排澇。
4、施肥:首先要選用含有腐殖質多的土,如含有腐殖質的土、沙壤土等。人參喜肥,但是施肥的時候有講究,人參專用肥的效果最好。
四、其他問題
1、毒性:無毒,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
2、在家裡養殖是否可行:人參養殖一般採用大面積種植的方式,不會單獨種植在家中。且在家中種植較為麻煩
『貳』 怎樣養殖人參
你們河北也有人參出產,當然是種當地的比較好。因為它對你們的環境比較適應。
人參
別名棒棰、山參、園參。
為五加科人參屬人參〔Panax ginsegn C.A.Mey.(P.schin-seng Nees)]的根,其葉也入葯,叫參葉。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功能:甘、微苦。微溫、補氣、生津安神、益氣。生產於吉林長白山脈、遼寧、黑龍江、河北、山西、湖北等地。
植物特性
人參植株高33~66厘米,莖單一,直立,圓柱形,光滑無毛。葉掌狀復葉,有長柄,基部葉最小,小葉橢圓形,邊緣細鋸齒,表面綠色,沿葉綠有稀疏毛。傘形花序單獨項生,小花有4~40餘朵,淡黃綠色。莖的下端常分又,頂端有根莖,俗稱蘆頭。
生長特性
人參喜冷涼、半陰半陽之處生長,耐寒,忌強光直射。栽培時需搭設蔭棚。參畦以上午8時前和下午6時後進陽光適宜,中午強光直射則會造成參葉焦枯。適宜在25℃以下氣溫中生長。森林腐殖土最適宜裁參,農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豬糞、堆肥等涼性肥料也可種植。要求柞、椴、棒等闊葉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農田栽參,前茬以種過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穀子、大豆、小麥等地為好。根莖類作物為前茬不佳。栽種過人參的土地短期內不宜再栽參。怕積水,忌乾旱。
人參種子採下來就播種,要經過20~21個月才能發芽,經過8~9個月催芽處理才能發芽。因人參種子有胚後熟、生理後熟兩個過程,完成此過程需要一定的溫、濕度條件。在田間條件下,將種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濕度35%左右,從播種到種子裂口,土壤的溫度約為17~18℃左右為宜。此時土壤溫度由高到低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播種到種胚目視可見圓點為第一階段,此時平均溫度21℃左右;從目視種胚可見圓點到點到占乳的1/2為第二階段,平均地溫在17.4℃左右;第三個階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時胚乳仍繼續生長一個階段,再通過3個多月的低溫(5℃左右),至春季氣溫上升至11.8~15.2℃時,20天左右萌發率可達90%以上。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栽種人參的環境要求無水災、旱災、風災和凍害的地方。在平原地區地農田栽培人參,須選地勢高、土質疏鬆肥沃、保水力強、排水良好的土地。人參喜森林腐區質土,若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低,須在整地時添加有機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狀接近森林腐殖質土。若以一般農田為栽培用地時,前茬以玉米、穀子、豆類、小麥較好;也可在春季播種玉米、豆類,夏季翻壓作綠肥,均施入1/3腐熟豬糞、腐熟落葉、綠肥(大豆稈節)、餅肥,1/3草炭,若土質嚴緊再加入適量細砂,與1/3畔面上反復翻拌3次,使之均勻,然後做成高畦。在拌土時應於每平方米施入過磷酸鈣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豬糞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餅、過磷酸鈣各0.5千克,與畦土拌勻。山坡地栽培人參,應選擇坡度為5~25度高燥的緩坡,台地、山地一般20~30度為宜。坡度過大作業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宜選腐殖質較厚(13厘米左右)的土壤,有條件也應施入一定量基肥。
山地選好之後,進行場地處理。把喬木和石塊清除場地之外,然後把灌木、草貼地皮割下,均勻鋪在地面上曬干,四周圍打火道,選無風天,太空晴朗,點火燒,全部變成紅炭,滅火。用土埋或用水澆均可,這樣增加了磷鉀肥,也殺死了地下害蟲。增高了地溫和加快腐熟。
山地栽參有個原則:「頭戴帽,腰束帶,腳穿靴」,目的防止水土流失。按坡度陡坦,留出攔排水的攔水壩。所以燒完場地後定出排水壩的位置。一般每隔2000~4000厘米設一條蹬,寬100厘米,蹬的斜度與山地等高線的夾角以2~3度為宜,留做蹬的樹柱子,起固定作用。翻地時,定蹬的位置不翻。應把石塊。雜物等檢出來難到蹬的旁邊。做成壩形,起到攔水和排水的作用。
確定參畦的走向:主要還是利用阜陽、晚陽,躲開中午陽光直射。山地栽參畦的走向多是正南。正北走向,如果東西有高山影響,以稍偏西為好,南北兩坡,可順山做畦,東西坡坡度不大,雨水能順流,可以橫山或斜山做畦,特陡的山,斜山順山做畦,方向定好後,釘上標樁,撒白灰做標記也可以。參畦萬向的標准線,用羅盤儀或經緯儀測定。將儀器放在地的一端架設好,調節儀器上的度數與床位要求的度數相符,從鏡筒找標准桿位置,使之與羅盤儀十字線相重合,在標准點和羅盤儀重錘指點各插一個標樁,用測繩連接兩標樁,順測繩撒上白灰即成基準線。從基準線兩個端點做垂線即為端線。從基準線兩個端點起,沿端線方向,用測繩或尺碼桿量出畦串的寬度(畦寬和作業道寬度)插好標桿。將端線上相對應的兩個標樁,用測線連接即成與基準線相平行的中線。兩串線之間面積即為~個參畦,畦的長短,根據地塊和地勢而定。
整地;用地頭一年翻耕土地,使用隔年上,夏秋兩季進行。播種地第二年7月翻耕。移栽用地9月翻耕15~20厘米深,交通不便的地方用人刨地,順著畦串用鎬或鐵杴、鍬翻起來的上扣在畦申中間,堆成壟,進行風化。樹根全部刨出,並填平坑踏實防上積水。把土整碎。細之後堆放畦串中間,播種前或栽參前再倒一次土,徹底清除碎石塊、樹根之類雜質,做畦。我國栽種人參,採取西洋參栽法,一棚多畦,畦寬130~150厘米,二畦間距50厘米,作業道寬200厘米;一棚二畦,畦寬130~150厘米,相鄰畦間距50厘米,作業道寬200厘米;一棚一畦,畦寬120~150厘米,作業道寬150-200厘米,畦高均為20~25厘米。
在選地的同時應確定畦的方向。人參忌強烈日光直射,在參畦架設蔭棚後,原則上不使中午強烈日光直射參苗。參畦用高畦,高20~33厘米;畦寬以作業方便為准,一般為100~130厘米;畦長不限定,作業道寬為130~300厘米,應以能保持作業方便及通風為准。山地栽參,中國人參傳統栽培法都是在長白山、大小興安嶺。1998年,東北、江南發生特大水災和砍伐森林,直接有關系,今後再山地栽參,應注意水土保持。
2.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先育苗再移栽,多被人工栽培所採用。
育苗:有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在3月中旬下種,秋播在10月下旬,所用種子根據具體情況可進行催芽後播種或不處理播種。春播則將種子催芽後播種;6月上旬(芒種前)可將隔年干種子播種;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可將當年採集水種子播種,目前多採用這種方法。秋播種子也需催芽處理。
催芽處理方法有多種,使種子在適當溫度及濕度條件下完成其種胚後熟階段,加速其發芽。現介紹兩種方法如下:
將於種子置清水浸48小時,使其充分吸水,取出用兩倍濕砂土(細砂和腐殖上各半,濕度約35%,以手握成團、落地散開為宜)拌勻,裝入盆缽內,置18~20℃溫度下,經常保持濕潤狀態,經過2~3個月,種子絕大部分裂口,即可進行播種。如不立即播種,應放窯內冷凍或在冬季埋於室外土內貯藏,以抑制芽的伸長。
室外催芽:選擇向陽背風、高燥、排水良好的場地,挖23~33厘米的深坑,放入無底木框(或用磚石做框),框的大小根據種子的多少而定。將種子混拌兩倍量的混合主(1/3的細砂,2/3的腐殖土混合,淋水濕潤至手握成團,落地散開的程度,再與種子混合)裝人坑內,上面蓋上6厘米左右,踏實。晚間和雨天蓋以草簾,白天和晴天揭開進行日曬,每隔1~2周取出翻拌1次,調整水分,再裝人坑內,經2~3個月種子即裂口。
氣溫較高地區,可以在6月上旬試行干種子直播,其種胚後熟階段在播後完成,翌年春季出苗。實踐中,催芽處理不完善的種子,當年雖不出苗,翌年也可出苗,就是這個原因。
水籽播種,即將7~8月採集的種子,洗去果肉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子收集後陸續貯藏於濕砂土內,集中播種。這樣可使其在自然條件下完成種胚後熟階段,翌春出苗。
播種方法有點播、條播、撒播。點播即按3厘米距離壓孔,放入種子1粒,此法使參苗生長均勻,節省種子,但是費工;撒播費種子,省工;條播則介於二者之間。目前多採用撒播。撒播時用木板將畦面刮成5~6厘米深槽,撒入種子,將原上覆平,保持土壤濕潤。如果翌年出苗,則須蓋草一層,壓上3~6厘米。每平方米需種子0.03~0.05千克,
移栽:幼苗生長2~4年進行移栽,一般多在3年移栽。如土壤肥力不高,也可再移栽一次。春秋兩季均可移栽,現我國生產區採取培育二年參苗進行移栽,一是使小苗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和光照,利於參苗生長。二年生的參苗成活率高,因參苗小,易緩苗,生殖生長期增一年,有利於參根增重。一般多採用秋栽,秋栽在10月進行。栽參頭一天把苗起出,栽多少起多少,遠距離引用,要用苔蘚外包裝。選芽苞肥大、漿足、蘆頭完整、須完整健壯的參苗。參苗消毒用150單位抗黴素、120倍波爾多液等葯液浸種5~10分鍾,勿浸泡芽,取出稍干,用移栽。為了田間管理方便,按參苗大小分成三至七等,一般則分為三等。參苗要用白布蓋嚴,防止風吹日曬。栽參畦面用刮板(長26厘米,寬16厘米,下面有薄刃,背呈木梳狀)刮溝,溝底平整或斜坡。將參苗接蘆頭向畦端擺勻,用刮板覆土順參壓好參須,再行覆土。栽到最後一行要倒栽,即蘆頭向畦末端,參須相對。栽完耙平畦面,使畦中略高,以便排水,覆蓋植物秸稈殘葉,並覆蓋土3-6厘米。移栽的株行距、參苗株數及覆士深度,應按參苗大小有所不同。
3.田間管理 土壤解凍後,芽苞尚未萌發時去掉防寒草,用耙於深鬆土一次,深度以不傷根為度。以後各次鬆土要淺,每年鬆土3~4次。撤除防寒物後,要及時用葯劑對畦面進行全面消毒,這是一項保苗、防病、增產的有效措施。特別是移栽地以及病害嚴事的地塊,上防寒物前和下防寒士後,應用 50%多菌靈1000倍液,1%硫酸銅100毫升/升,多抗黴素或代森鋅500倍液、代森錳鋅1000倍液進行床面、參棚和作業道等全面消毒。用葯量以滲入床面1~2厘米為宜,然後鬆土,把葯液滲入土內。人參頂葯出土,起到殺菌、保苗、防病作用。第一次鬆土後,剛剛出苗或沒有出苗時搭蔭棚,棚前檐高100~130厘米,後檐高66~100厘米,其差度稱為張口,一般在26~33厘米。上面覆草簾、蘆葦簾、板,也可以用蘆葦。樹條等材料編成透光漏雨的簡易簾,簾寬200~250厘米,透光度30%左右。可採用雙透大平棚,指的是能透光透雨。人參展葉後,簡易市畦面蓋樹葉3~5厘米,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結和雨水沖刷,減少病害。
土壤乾旱時要適當澆水,尤其是雨量較少地區的農田栽參更應注意澆水。澆水後要鬆土,雨季防止積水。
除留種地外,其他地塊要在花蕾期掐除花序,增加參報產量。掐法:左手扶參莖,右手掐,千萬不能硬拉和扯,怕傷植株,掐下來的花蕾集中曬干,做參花茶、參花精或提取皂甙。一般只留五年生種子。
夏季炎熱季節,用闊葉樹枝插在畦前後檐,阻擋強光直射,避免參葉被曬焦枯而早期落葉死亡。簡易簾參畦後種一行玉米為好,也可起遮蔭作用。人參有超光性,長在畦面外邊的四、五年生大苗,植株很大,又趨光,所以在根部培土,並防止大風、雨、倒伏。也可拉線,防止參超光外倒。
秋季人參管理: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實陸續成熟。分兩次採集,當果紅後,下種子或剪掉花梗,去病種子和果梗,搓掉果肉,把種子倒清水中洗,漂去果肉和癟粒,撈出沉在水底的飽滿種子,放在席上晾乾或陰干,當種子含水率降到15%左右收藏。同砂混拌裝在一定容器內,埋在陰涼地方,防雨淋濕。第二年取出催芽,或者不砂藏直接播種。秋季人參枯萎後,畦面用草覆蓋越冬,簾子拆除或不拆皆可。
冬季田間管理:
(1)上雪和撤雪 入冬以後,一般板棚、簾棚要撤下來或搞開,使冬季降雪落到畦上,起到防寒保溫作用。冬季畦面上雪少時,要人工上雪,特別是不撤棚的參畦,一定要將作業道上的雪撮到畦面上蓋勻,厚度在15厘米以上。
秋末至封凍或春季化凍時,降到畦面的雪,融化成雪水後,容易滲入畦內,使人參感病、爛芽、爛根和破肚子,必須將此雪及時撤下來。不下簾的參棚,當積雪厚度達10厘米以上時,易壓壞參棚,也要及時撤下來。
(2)防止桃花水 每年3~4月間,積雪開始融化,常因排水溝挖得不好或堵塞,雪水流不出去,截水地方造成積水浸入畦內,水流地方易沖壞參畦,或從畦面漫過,受害地方人參易感病,爛芽、爛根,所以必須做好預防工作。當冰雪融化時,派專人檢查,把存水的地方疏通,引出桃花水。
(3)預防緩陽凍 初冬和早春的氣溫變化大,特別是向陽坡和風口地方,白無化凍晚間結凍,一凍一化極易引起參根遭受融凍型凍害,俗稱緩陽凍,對此萬不可掉以輕心,要百備而無一患,因此在上防寒土或防寒物時,一定要符合標准,結合清理排水溝時,往畦面多加些土或蓋一層簾子,防止發生援陽凍害。
4.病蟲害防治
(1)立枯病 又名土掐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該病主要發生在出苗展葉期,一至三年人參發病重。受害參苗在土表下干濕土交界處的莖部呈褐色環狀縊縮,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①播前1~2月,每平方米用氯化苦80~120毫升熏蒸土壤。做床時,每平方米施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01~0.015千克,拌人3-5厘米深的土層內進行土壤消毒,然後再播種。若與敵可松或甲霜靈混用,可兼治由腐黴菌引起的碎倒病。或以每100千克種子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0.4~0.8千克與70%土菌消可濕性粉劑0.4~0.7千克混合均勻後拌種,或者用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0.5千克拌種。②苗床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上述葯劑澆灌床面,防止蔓延。
(2)斑點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種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和果實紅熟時也可受害。葉片產生不規則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早期脫落。紅熟果實受害後變黑色干癟,種子亦呈不同程度的黑色。
防治方法:①做好清園工作,及時清除並燒毀病原體。②展葉初期用多抗黴素100~200單位,展葉後特別是進入雨季可改噴1:1:120波爾多液、50%撲海因500~800倍液或咪唑霉400倍液等,宜交替使用。③發病嚴重的地塊,隨即用100單位多抗黴素或1%硫酸銅液對參畦作業道及參擁進行全面消毒。
(3)疫病 又名「搭拉手巾」,病原是真菌中一種藻狀菌。此病主要危害葉片,根部亦可受害。病葉呈暗綠色水漬狀。根受害後呈淺黃褐色軟腐狀,根皮易剝離,內部組織呈黃褐色不規則花紋。雨季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發現中心病株立刻拔掉,並用銅銨合劑門:(1:1:1500)、1%硫酸銅或70%敵克松500倍液對病穴及周圍土進行消毒,防止蔓延。加強田間管理,雨季及時排水。發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40%乙磷鋁3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1000倍液或淋澆植株中下部和土面,最好大雨後噴灑,7~10天1次,連續2~3次。
(4)銹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芽苞,莖基部也可受害。根上病斑銹紅色,逐漸擴大,造成根部腐爛。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裁參選擇無病的植株,避免造成傷口,用200毫升/升浸根10分鍾,或用5%多菌靈500倍液浸參根15分鍾,栽前每平方米用多菌靈0.01-0.015千克進行畦土消毒,土壤要充分翻倒,均勻後再栽參。雨季及時排水,及時拔去死亡病株,用石灰處理病穴。發病期用50%多菌靈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澆灌病穴。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5)菌核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種子囊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腐爛後只剩表皮,內外均有褐色鼠糞狀菌核。
防治方法:用50%速克靈或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1%~0.3%拌種,或用上述葯劑及40%菌核凈500倍液澆灌。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用生石灰或1%- 5%石灰乳病穴消毒。
(6)根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里灰黑色濕腐。
防治方法:雨季及時排水,避免濕度過大。種植時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70%土菌消或50%福美雙處理土壤,結合發病期用上述葯劑500倍液澆灌也有防治效果。
(7)蠐螬 又名「白地蠶」,屬鞘翅目金龜子科。以幼蟲為害,咬斷參苗或咀食參根,造成斷苗,斷根空洞,為害嚴重。白天常在被害株根際或附近上下3~6厘米處找到。
(8)地老虎 又名「地蠶」、「烏地蠶」等,屬鱗翅目夜蛾科,主要有小老虎和黃地老虎。以幼蟲為害,咬斷根莖處。白大常在被害株根際或附近表上下找到。
(9)螻蛄 又名「土狗」,「拉拉蛄」等,屬直翅目螻蛄科,主要有華北螻蛄和非洲螻蛄兩種。成蟲或若蟲咬斷幼苗並在土中做隧道,被害苗斷處常呈麻絲狀。
(10)金針蟲 又名叩頭蟲,屬鞘翅目叩頭蟲科,主要有細胸金針蟲和溝金針蟲兩種。以幼蟲傷害幼苗根部。
以上四類地下害蟲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①施用的糞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溫堆肥。
②燈光誘殺成蟲。在田間用黑光燈或馬燈或電燈進行誘殺,燈下放置盛蟲的容器,內裝適量水,水中搞少許煤油即可。
③用75%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0.1%拌種。
④田間發生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或75%的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
⑤毒餌誘殺。25克氯母乳油拌炒香5千克,加適量水配成毒餌,於傍晚撒於田間或畦面誘殺。
五、採收加工
一般栽培六年(六年生)收獲加工,也有六年以上才收獲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控取,挖時防止創傷,摘去地上莖後將參根裝入麻袋或筐內運回加工。要將人參按加工個 同品種的質量要求挑選分類。
(1)紅參 選漿足不軟、完整、無病斑的參根洗干凈,放蒸籠里蒸2~3個小時,光武火後歡火。大的加工單位已用蒸汽蒸參,數量大,進度快。取曬干或烤乾,乾燥過程中剪掉蘆頭和支根的下段。剪下的支根曬干捆成把,即為紅參須。捆不成把的小毛須蒸後曬干也成紅色,即為彎須。
(2)糖參 將根軟、漿液不足的參根刷洗干凈,放熏箱中,點燃硫磺熏10~12小時。取出後頭朝下擺入筐中,放沸水中燙15分鍾,參根變軟,內心微硬時再出曬半小時左右。將參報平放於木板上,用排針器向上扎,扎遍參體。再用骨制順針順參根由下向上扎幾針,但不穿透。扎後參頭向外,尾向內,平擺於缸內,木要裝得太滿。上面放一簾,用石頭壓住。糖熬到挑起發亮並有絲不斷時趁熱倒入裝好參根的缸內,待10-12小時出缸。擺到參盤中晾曬至不發黏時進行第二次排針灌糖。依此法灌3次後曬干或烤乾。
熬糖方法:第一次灌糖,0.5千克參需0.65千克白糖,0.5千克糖加水0.15千克。先把水放火鍋內,加入糖後再生火,邊熬邊攪拌,熬到要求的標准即可。第二次灌糖,1. 5千克參,0.5千克糖加水100克,加入第一次糖漿中再熬。第二次灌糖用第二次糖漿,熬開即可。
(3)生曬參 生曬分下須生曬和全須生曬。下須生曬,選體短有病疤;全須生曬,應選體大、形好、須全的參。下須生曬除留主根及大的文報外,其餘的全部去掉。全須生曬則不下須,只去掉小主須。下須後洗凈泥土,病疤擴竹刀刮凈,放熏箱中用硫磺熏10~12小時,取出曬干或烤乾即可。
『叄』 人參種植技術
人參的生長條件
人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郁閉度0.7-0.8。以有機質含量較高、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質壤土為宜。PH值為5.0-6.5的弱酸性土壤最佳。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人參的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
人參人工栽培在我國雖然悠久的歷史,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由育種部門按科學方法通過各種先進的育種手段培育出優良的育成品種。只是在生產區經過參農的長期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形成主要栽培品種:大馬牙、二馬牙、圓臂圓蘆和線蘆等。
各自特點:大馬牙 主根粗短, 生長快, 抗病力強, 產量高。二馬牙 主根較細長, 產量比大馬牙稍低。 圓臂圓蘆和線蘆體形比較豐滿美觀。不同類型的人參其總皂苷含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二、種植方法
1、選地:選擇柞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林或長有闊葉樹的混交林、灌木林種植人參,老參地或撩荒地也可開墾利用。土壤應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質和磷、鉀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黃土及花崗岩風化土為佳, 而灰泡土、鹼性土不宜種參。山地宜向陽, 坡度在10—35度。
2、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層翻起扣放。隨後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干凈。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閑置1年; 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臨下種再進行細致的整地。
作畦:根據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後作畦。 高度15—33cm, 寬度1.2—1.8m, 長度隨地勢而定, 一般為20—50m。畦間留1—2.7m作業道, 以便作業和通風透光。畦面中間略高, 兩邊稍低。同時要挖排水溝和出水口。溝深與畦底平, 寬度視雨量多少而定。
3、催芽
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長寬視種子的多少而定, 坑內放一個無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溝後, 將干種子用室溫水浸泡24—48小時, 取出, 適量澆水, 與2—3倍的河沙混拌均勻, 倒入坑內覆蓋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蓋一層葦簾, 或搭遮蔭棚, 防止曝曬和雨水沖淋。溫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並適當加水。2—3月後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3、播種
①撒播:開溝4cm深左右, 將種子均勻撒入, 上覆細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②條播:在畦面橫向開溝, 播幅6cm, 播距10—14cm, 覆土3—4cm,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③點播:按株行距3cm×3cm或5cm×5cm挖穴, 每穴下1—2粒種子, 覆土4cm, 每平方米用種15—20g。 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夏秋點播應覆蓋玉米秸或稻草, 再壓10—15cm的土。
4、移栽
多採用2年生移栽或3年生移栽, 5—6年生收獲。
①移栽時間:10月上旬至上凍前。具體時間, 根據各地區氣候條件, 靈活掌握。也可在春季解凍後, 芽苞尚未萌凍時移栽。
②起苗方法:起苗後選無病蟲害的健壯參苗, 分為大、中、小移栽。移栽方法可採用平栽或斜栽,斜栽 即將參苗傾斜30—45度栽於土中。株行距及覆土深度, 根據移栽年限、參苗大小及土壤肥力而定。
5、田間管理
(1)架設蔭棚:出苗前要搭好蔭棚。蔭棚高度, 應根據、植株大小, 靈活掌握。1—3年生的小苗, 前檐立柱地上部分為80—100cm, 後檐立柱為70-80cm; 4—6年生的, 前檐立柱為100—110cm, 後檐立柱為80-90cm, 另50cm埋入土中。前後檐相差30cm左右, 使棚頂形成一定的坡度。參棚要牢固, 風刮不倒。出苗達2/3時, 要蓋好蔭棚, 即在頂棚蓋草簾、蘆葦簾, 使蔭棚達到適益的透光度。
(2)鬆土引藤:每年鬆土除草3—4次。人參向陽性強, 畦邊植株向外生長, 伸出蔭棚, 被日曬雨淋, 易引起病害, 甚至死亡。故應將其推回蔭棚里, 培土壓實。
(3)摘蕾:為減少養分消耗, 促使參根積累更多的有效的成分, 要及時摘去全部花蕾。將花蕾運回加工。
(4)施肥:5月上旬苗出齊後, 結合鬆土開溝施入充分腐熟的糞肥、炕洞土等, 每平方米施2.5—4kg, 覆土蓋平。如遇乾旱要及時澆水, 以防燒須根。也可根外追肥2%的磷肥: 用過磷酸鈣1kg, 加水5kg, 侵泡24小時, 濾去沉渣, 再加水45—50kg配成。也可使用碧卡水溶肥,6—8月的清晨或傍晚用噴霧器將配成的肥液噴在葉面上, 每年噴2—3次。
(5)越冬防寒:上凍前, 畦面要蓋草、壓土; 入春突遇降溫, 而參苗尚未出土, 也應蓋草防寒。參地周圍, 特別是擋風地塊, 還應架設防風障。此外, 要及時排除雪水, 以免侵害參根, 導致爛根死亡。
(6)病蟲害防治:
①立枯病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 勤鬆土, 提高參床土溫; 發病初期, 應及時拔除病株, 集中燒毀; 用立枯靈防治300液噴灑。
②黑斑病
防治方法:及時摘掉病葉, 拔除病株, 集中消毀; 入夏後適時掛簾, 調節陽光, 減輕病害; 選留無病種子; 用50%撲海因800倍液噴灑葉面,或用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每隔7天噴1次。
6、收獲與留種
當植株有半數葉片出現黃葉,參根漿足質實,皮色淡黃或白色時,即可收獲。實驗證明,人參的收獲期應為9月上旬(白露前後)。此時的人參,人參皂甙含量較高,澱粉量較多,人參挺實豐滿,用以加工生曬參,形狀飽滿,皺縮較少,質實而堅。
人參通常三年生開始開花結果,但種子小,數量少,一般在五年生植株採收1次種子;若種子不足,四、五年生植株連采兩次種子也可。采種時間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當果實充分紅熟呈鮮紅色時採摘。若需干籽,則將種子陰干至含水量達15%以下時即可,注意不宜曬干。置乾燥、低溫及通風良好的地方保藏。
『肆』 如何種植人參栽培技術有哪些
人參是眾所周知的珍貴中葯,那麼我們應該怎麼 種植 人參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種植人參的 方法 ,一起來看看。
更多精彩的人參種植內容歡迎點擊↓↓↓
◆❀◆❃◆盆 栽人參種植方法
◆❀◆❃◆人參花盆種植方法
◆❀◆❃◆人參的盆 栽栽培方法
◆❀◆❃◆盆 栽人參的種植方法
種植人參的方法
1、人參對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葯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1) 土壤 :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濕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參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參須根乾枯, 導致產量下降。人參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 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3) 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參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參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人參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參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參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後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2、人參栽培品種
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馬牙、二馬牙、圓臂圓蘆和線蘆, 其特點是:大馬牙 主根粗短, 生長快, 抗病力強, 產量高。二馬牙 主根較細長, 產量比大馬牙稍低。 圓臂圓蘆和線蘆 體形比較豐滿美觀。
3、人參栽培技術
3.1室內盆栽
盆栽一般可選擇用高約30cm的圓形泥盆,每盆載2~4株一般需要養殖3~6年。盆土最好選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6份,園土2份,河沙2份混合調劑。這樣的培養土質地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柞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林或長有闊葉樹的混交林、灌木林種植人參,老參地或撩荒地也可開墾利用。土壤應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質和磷、鉀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黃土及花崗岩風化土為佳, 而灰泡土、鹼性土不宜種參。山地宜向陽,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場地: 立秋 前後砍倒小雜樹, 刨出樹根, 割凈雜草, 挑出蔭棚用材。樹枝、柴草、干後 用火燒掉, 可燒死部分病菌和蟲卵, 增施鉀、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層翻起扣放。隨後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干凈。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閑置1年; 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 臨下種再進行細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敵菌靈7g進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據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後作畦。 高度15—33cm, 寬度1.2—1.8m, 長度隨地勢而定, 一般為20—50m。畦間留1—2.7m作業道, 以便作業和通風透光。畦面中間略高, 兩邊稍低。同時要挖排水溝和出水口。溝深與畦底平, 寬度視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長寬視種子的多少而定, 坑內放一個無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溝後, 將干種子用室溫水浸泡24—48小時, 取出, 適量澆水, 與2—3倍的河沙混拌均勻, 倒入坑內覆蓋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蓋一層葦簾, 或搭遮蔭棚, 防止曝曬和 雨水 沖淋。溫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並適當加水。2—3月後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室內催芽法:處理方法與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將種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動。經2月左右, 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3.1.2播種時間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種經催芽的種子。
夏播:7—8月播種當年採收或貯藏的種子。干種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時。
秋播:9月至上凍前播種催芽的種子。
3.2.3播種方法
撒播:開溝4cm深左右, 將種子均勻撒入, 上覆細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條播:在畦面橫向開溝, 播幅6cm, 播距10—14cm, 覆土3—4cm,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點播:按株行距3cm×3cm或5cm×5cm挖穴, 每穴下1—2粒種子, 覆土4cm, 每平方米用種15—20g。 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夏秋點播應覆蓋玉米秸或稻草, 再壓10—15cm的土。
3.2.4移栽
多採用2年生移栽或3年生移栽, 5—6年生收獲。
移栽 時間:10月上旬至上凍前。具體時間, 根據各地區氣候條件, 靈活掌握。也可在春季解凍後, 芽苞尚未萌凍時移栽。
起苗方法:起苗後選無病蟲害的健壯參苗, 分為大、中、小移栽。移栽方法可採用平栽或斜栽,斜栽 即將參苗傾斜30—45度栽於土中。株行距及覆土深度, 根據移栽年限、參苗大小及土壤肥力而定。
3.3田間管理
(1) 撤出防寒土:解凍後, 越冬芽萌動時, 摟去防寒草和上面的蓋土, 再用耙或二齒摟松表土, 平推平拖, 不要碰傷根部和芽苞。
(2) 架設蔭棚:出苗前要搭好蔭棚。蔭棚高度, 應根據、植株大小, 靈活掌握。1—3年生的小苗, 前檐立柱地上部分為80—100cm, 後檐立柱為70-80cm; 4—6年生的, 前檐立柱為100—110cm, 後檐立柱為80-90cm, 另50cm埋入土中。前後檐相差30cm左右, 使棚頂形成一定的坡度。參棚要牢固, 風刮不倒。出苗達2/3時, 要蓋好蔭棚, 即在頂棚蓋草簾、蘆葦簾, 使蔭棚達到適益的透光度。
(3) 摘蕾:為減少養分消耗, 促使參根積累更多的有效的成分, 要及時摘去全部花蕾。將花蕾運回加工。
(4)鬆土除草:每年鬆土除草3—4次。首次與撤除防寒草同時進行。
(5) 培土:人參向陽性強, 畦邊植株向外生長, 伸出蔭棚, 被日曬雨淋, 易引起病害, 甚至死亡。故應將其推回蔭棚里, 培土壓實。
(6) 防旱排澇:人參怕旱, 又怕澇。因此, 應根據雨量和土壤濕度, 適時排澇。天旱時, 早晚用噴壺向畦面灑水, 或開溝灌水, 澆至土壤攥成團, 撒開即散。春季缺水影響全年生長發育, 而秋旱又影響參根積累養分。所以, 要及時進行春灌秋灌, 並進行保墒。雨季要及時排水, 防止雨水沖積參畦, 造成土壤過濕, 通氣不良。
(7) 施肥:5月上旬苗出齊後, 結合鬆土開溝施入充分腐熟的糞肥、炕洞土等, 每平方米施2.5—4kg, 覆土蓋平。如遇乾旱要及時澆水, 以防燒須根。也可根外追肥2%的磷肥: 用過磷酸鈣1kg, 加水5kg, 侵泡24小時, 濾去沉渣, 再加水45—50kg配成。6—8月的清晨或傍晚用噴霧器將配成的肥液噴在葉面上, 每年噴2—3次。
(8) 越冬防寒:上凍前, 畦面要蓋草、壓土; 入春突遇降溫, 而參苗尚未出土, 也應蓋草防寒。參地周圍, 特別是擋風地塊, 還應架設防風障。此外, 要及時排除雪水, 以免侵害參根, 導致爛根死亡。
4病蟲害防治
4.1 主要病害與防治
4.1.1 立枯病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 勤鬆土, 提高參床土溫; 發病初期, 應及時拔除病株, 集中燒毀; 用立枯靈防治300液噴灑。
4.1.2 黑斑病
防治方法:及時摘掉病葉, 拔除病株, 集中消毀; 入夏後適時掛簾, 調節陽光, 減輕病害; 選留無病種子; 用50%撲海因800倍液噴灑葉面,或用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每隔7天噴1次。
上述葯物要交替使用, 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葯性。陰雨天縮短噴葯時間間隔。噴葯後如遇雨, 則雨停後再噴。高溫乾旱不宜噴波爾多液。
4.1.3 疫病 防治方法
用代森銨800—1000倍液防治。陰雨天適當增加噴葯次數。
4.1.4 紅皮病
(1) 又稱水銹病, 主要危害人參根皮。
(2) 病症: 感病的人參, 根皮變成黃褐色, 表皮變厚變硬, 輕者可逐漸恢復, 重者表皮有裂紋, 須根枯死, 莖葉萎蔫, 根隨之腐爛。
(3) 防治方法
將黑土層下的活黃土翻上混勻, 或在黑腐殖土中摻入1/4或1/3活黃土; 低窪地做高床, 注意排水; 勤鬆土,採用葯劑防治,在移栽時用紅皮靈浸栽,防治效果達98%以上。
種植人參的要點特性 人參植株高33~66厘米,莖單一,直立,圓柱形,光滑無毛。葉掌狀復葉,有長柄,基部葉最小,小葉橢圓形,邊緣細鋸齒,表面綠色,沿葉綠有稀疏毛。傘形花序單獨項生,小花有4~40餘朵,淡黃綠色。莖的下端常分又,頂端有根莖,俗稱蘆頭。
生長特性 人參喜冷涼、半陰半陽之處生長,耐寒,忌強光直射。栽培時需搭設蔭棚。參畦以上午8時前和下午6時後進陽光適宜,中午強光直射則會造成參葉焦枯。適宜在25℃以下氣溫中生長。森林腐殖土最適宜裁參,農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豬糞、堆肥等涼性肥料也可種植。要求柞、椴、棒等闊葉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農田栽參,前茬以種過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穀子、大豆、小麥等地為好。根莖類作物為前茬不佳。栽種過人參的土地短期內不宜再栽參。怕積水,忌乾旱。
人參種子採下來就播種,要經過20~21個月才能發芽,經過8~9個月催芽處理才能發芽。因人參種子有胚後熟、生理後熟兩個過程,完成此過程需要一定的溫、濕度條件。在田間條件下,將種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濕度35%左右,從播種到種子裂口,土壤的溫度約為17~18℃左右為宜。此時土壤溫度由高到低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播種到種胚目視可見圓點為第一階段,此時平均溫度21℃左右;從目視種胚可見圓點到點到占乳的1/2為第二階段,平均地溫在17.4℃左右;第三個階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時胚乳仍繼續生長一個階段,再通過3個多月的低溫(5℃左右),至春季氣溫上升至11.8~15.2℃時,20天左右萌發率可達90%以上。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栽種人參的環境要求無水災、旱災、風災和凍害的地方。在平原地區地農田栽培人參,須選地勢高、土質疏鬆肥沃、保水力強、排水良好的土地。人參喜森林腐區質土,若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低,須在整地時添加有機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狀接近森林腐殖質土。若以一般農田為栽培用地時,前茬以玉米、穀子、豆類、小麥較好;也可在春季播種玉米、豆類,夏季翻壓作綠肥,均施入1/3腐熟豬糞、腐熟落葉、綠肥(大豆稈節)、餅肥,1/3草炭,若土質嚴緊再加入適量細砂,與1/3畔面上反復翻拌3次,使之均勻,然後做成高畦。在拌土時應於每平方米施入過磷酸鈣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豬糞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餅、過磷酸鈣各0.5千克,與畦土拌勻。
山坡地栽培人參,應選擇坡度為5~25度高燥的緩坡,台地、山地一般20~30度為宜。坡度過大作業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宜選腐殖質較厚(13厘米左右)的土壤,有條件也應施入一定量基肥。 山地選好之後,進行場地處理。把喬木和石塊清除場地之外,然後把灌木、草貼地皮割下,均勻鋪在地面上曬干,四周圍打火道,選無風天,太空晴朗,點火燒,全部變成紅炭,滅火。用土埋或用水澆均可,這樣增加了磷鉀肥,也殺死了地下害蟲。增高了地溫和加快腐熟。
人參的人工種植方法1、人參種植環境的選擇
人參這種中葯材喜歡生長在半陰半陽的環境中,它耐寒性強,不能有強光直射,在種植時需要准備蔭棚,只能在上午八點以前和下行六點以後把蔭棚去掉,中午如果不用蔭棚會讓人參的葉子出現焦枯。另外人參種植時選擇土質應該是中性或者弱酸性,絕對不能是鹼性土質。
2、人參種植時播種技巧
人參的種子收取以後就可以用來播種,但是人參的種子需要經過二十到二十一個月左右才能發芽,其中有八到九個月是催芽期,如果催芽不當,人參的種子也不會發芽。催芽時可以把人參的種子播入五厘米厚的土質中,土壤的濕度應該保持於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另外外界環境的溫度也不能有太大變化,應該在十七到十八度之間,只有符合這些條件,人參種子才能正常發芽。
3、人參種植的田間管理
人參種好以後,在春天土地解凍以後,就要把防寒草去掉,然後把土壤深翻一次,但是在翻地時不能傷害到人參的根本,再以後為人參鬆土時就不宜過深了。另外在撤掉防寒草以後還要使用葯物對畦面進行消毒,這樣可以保證人參幼菌的健康生長,也能減少多種病害的發生。夏天人參生長期間,要嚴格控制光照,在秋天採收時,不要一次采完,要分兩次進行,而且要把帶病的果梗全部去掉,以免其他健康的人參受到影響。
>>>下一頁更多精彩“人參栽培技術”『伍』 家庭盆栽人參怎麼養殖
1、土壤
要栽培人參,首先我們需要准備一些腐殖土,建議最好准備森林腐殖土,把大部分的腐殖土倒入花盆,為人參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2、栽種
把人參平放在土上,將芽孢放在一起鋪上約三厘米的土,濕度為微濕。在人參沒有直立前,都需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避免接觸到陽光。如果是採用種子栽種的話,只需平撒在土上後,蓋上約1.5厘米的腐殖土,第一次澆水需要澆透。
3、澆水
栽種完成後,需要將人參放在一個陰涼但能折射到陽光的地方,在自然溫度下生長。要注意人參喜愛冷的地方。在首次澆水時,要順著花盆的邊緣澆水,澆水時要避開芽孢。最好不要用自來水澆,因為大多說自來水中都含有漂白粉,澆水的量要合適,避免出現爛根和乾枯的情況。
(5)人參養殖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人參的價值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
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將人參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後甘油搓臉,或將人參煎成濃汁,每日往洗臉水倒一點,用含人參的甘油搓臉或人參水洗臉,能讓皮膚相當滋潤。
『陸』 人參樹盆栽養殖方法 怎樣養好盆栽人參盆景
1、初春和晚秋放在向陽處,夏季必須遮蔭,給以散射光照,冬季休眠避光。澆水合適與否,是盆養人參成敗的關鍵。
2、出土後如盆土過干可澆少量水。生育期間一般也不能用大水澆苗,因為長期盆土濕潤或積水,容易引起爛根,以保持土層微見干,土中含水量相對穩定為好。天氣乾旱和夏季常向枝葉上噴水給人參洗澡,對其生育有益。因為葉面上的毛孔如蒙上大量灰塵,就會影響吸收紫外線,因而不利其生長。
3、人參在移栽時要在培養土內施入經過發酵腐熟的豆餅和草木灰以及少量過磷酸鈣作基肥。開花至坐果期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2~3次。9~10月葉片自然脫落,開始進入冬眠。此時剪去莖,移入室內陰涼處(室溫保持在0~5℃之間),蓋上一層樹葉,整個冬季一般不要澆水。待早春最低氣溫穩定在1℃以上進行換盆換土(宜每2~3年換一次)並逐漸出室,放置在向陽通風處,恢復正常管理。
4、3~6年生的植株,青果形成初期進行疏果,一般留20~30個大果,其餘的摘除,以利果實豐滿、粒大、美觀。若以增加根重為目的,應將整個花序剪除,不予留果。
『柒』 人參盆栽種植條件和方法是什麼
一、選擇盆土
盆栽人參的時候要提前准備好盆土,花盆要選稍微大些的,用通透性好的材質,例如陶盆或瓦盆比較好。土壤要求要松軟,透氣,排水能力好且富含腐殖質,調制的時候可用六份腐葉土,兩份河沙和兩份園土進行混合配製,這樣基本就可滿足生長需求。
二、准備參苗
人參苗要選健壯的,大小最好均勻的,這樣後期的發芽生長一致,方便管理。還要注意種植的時間,最好選在春季的四月中下旬或者秋季是十月中下旬進行,氣候溫度更加適宜,能提高成活率。
三、上盆栽種
盆土准備好,參苗處理好後就可上盆栽種。栽種的時候先在盆土一邊培呈60度的角坡,然後參苗芽胞朝上,根須理順,最後在參苗周圍和上下撒上一層薄薄的土壤,覆蓋到參苗的膀頭,膀頭以上到芽胞都蓋上土壤最好。
四、後期養護
養護的時候要將人參苗放置到陰涼且有散光的地方,春秋季光照不強烈,可將盆栽放在陽台上養護。等夏季光照強的時候要及時移開或者遮擋住,避免葉片會灼傷。
人參養殖技巧:
1、繁殖:
可用播種法,這是生產上一種最主要的方式的。在春季的三月或者四月比較合適,在溫室內進行最好。一般來說,採用「直播」的方式比較多。它的種子比較小,在播種前,必須對土進行精耕的處理,並且加入足量的基肥。一般來說,大概十天之後,就可出苗了。
2、除草:
除掉周圍的雜草在對人參的養護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一般來說,每年都得除草三次至五次。另外,除草的過程中,可順便松鬆土。
『捌』 人叄的養植方法與驟
現在主要是栽培的人參, 稱為「園參」。主要產地是黑龍江、吉林和 遼寧省, 而河北、山西省也有少量栽培, 其中長白山人參歷史悠久,而黑龍江鐵力人參以無公害、純綠色而最為馳名。
1、人參對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葯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1) 土壤 :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濕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參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參須根乾枯, 導致產量下降。人參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 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3) 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參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參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人參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參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參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後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2、人參栽培品種
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馬牙、二馬牙、圓臂圓蘆和線蘆, 其特點是:大馬牙 主根粗短, 生長快, 抗病力強, 產量高。二馬牙 主根較細長, 產量比大馬牙稍低。 圓臂圓蘆和線蘆 體形比較豐滿美觀。
3、人參栽培技術
3.1室內盆栽
盆栽一般可選擇用高約30cm的圓形泥盆,每盆載2~4株一般需要養殖3~6年。盆土最好選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葉土6份,園土2份,河沙2份混合調劑。這樣的培養土質地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柞樹、椴樹、樺樹等闊葉林或長有闊葉樹的混交林、灌木林種植人參,老參地或撩荒地也可開墾利用。土壤應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質和磷、鉀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黃土及花崗岩風化土為佳, 而灰泡土、鹼性土不宜種參。山地宜向陽,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場地:立秋前後砍倒小雜樹, 刨出樹根, 割凈雜草, 挑出蔭棚用材。樹枝、柴草、干後 用火燒掉, 可燒死部分病菌和蟲卵, 增施鉀、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實樹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質層翻起扣放。隨後打細土塊、揀出石塊、樹根及金針蟲等害蟲, 再進行第2次翻地。樹根一定要清理干凈。當年翻地整地, 當年便可種參。但最好在種參前1年翻地, 讓土壤閑置1年; 或當年春末夏初翻地, 臨下種再進行細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敵菌靈7g進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據地勢選擇適宜的畦向,然後作畦。 高度15—33cm, 寬度1.2—1.8m, 長度隨地勢而定, 一般為20—50m。畦間留1—2.7m作業道, 以便作業和通風透光。畦面中間略高, 兩邊稍低。同時要挖排水溝和出水口。溝深與畦底平, 寬度視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長寬視種子的多少而定, 坑內放一個無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溝後, 將干種子用室溫水浸泡24—48小時, 取出, 適量澆水, 與2—3倍的河沙混拌均勻, 倒入坑內覆蓋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蓋一層葦簾, 或搭遮蔭棚, 防止曝曬和雨水沖淋。溫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並適當加水。2—3月後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室內催芽法: 處理方法與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將種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動。經2月左右, 種子裂口, 便可播種。 3.1.2播種時間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種經催芽的種子。
夏播:7—8月播種當年採收或貯藏的種子。干種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時。
秋播:9月至上凍前播種催芽的種子。
3.2.3播種方法
撒播:開溝4cm深左右, 將種子均勻撒入, 上覆細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種20—25g。
『玖』 人參種植技術
種植人參時,需要採集抗逆性強、無病蟲害且生長健壯的五年生人參種子,再將其放置在混合了赤黴素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使人參發芽率提高,然後即可將人參種子播種至肥沃的土壤中,並使用地膜覆蓋在土壤上。
人參怎麼種植
1、採集種子
人參多採用種子繁殖的方法,種植人參時,需要採收五年生以上、抗病性強且長勢良好的人參種子,並且要用赤黴素和溫熱水以1:18的比例進行混合,再將人參種子放入其中,打破植株的休眠期,使人參發芽率提高。
2、種植方法
種植人參時,需要為其提供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再往土壤中施加氮磷鉀復合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然後即可把人參種子均勻的播撒至土壤表面,並且要向人參噴灑一次除蟲葯劑,避免植株被病害感染。
3、保持溫度
養殖人參時,需要往土壤上覆蓋一層地膜,為其保溫保濕,促進人參快速出苗,並且在人參長出幼苗後,要將地膜揭開,以免植株苗變得細弱,而且最好要在人參地上搭建遮陽棚,為人參遮擋陽光,以免其生長不良。
4、養護管理
養護人參時,需要及時為其除草,最好採用人工除草的方法,以免除草葯劑對植株生長造成影響,而且在拔出大草後,需要用手將土壤按壓緊實,並且在雨季時期,需要做好排水準備,以免雨水淹沒人參田地。
『拾』 怎樣養殖人參
1、習性
喜寒冷、濕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干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2、播種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寬126-133厘米,畦間作業道為2-2.66厘米。採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後,覆土3-4厘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採下立即播種。秋播在11月播種。
3、催芽
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隨即裝入催芽箱中,置於室內或室外適當場所催芽,注意經常檢查翻倒,控制好溫度和溫度播種,吉林撫松常於6月下旬播干籽(上年採收干藏種子)。
4、移栽
春栽4月中、下旬、宜於越冬芽萌發前栽完。秋栽10月中、下旬,宜於土壤封凍前栽完。
5、氣候間距
出苗前,應搭前檐高100-133厘米、後檐高66-100厘米棚遮蔭。隨起,隨栽,一般按行株距(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搭棚分全蔭棚、又透棚、單透棚或雙透大棚等蔭棚種類,可根據氣候、土質及地勢條件選擇。
6、田間管理
畦面覆蓋,出苗後,蓋碎稻草或半腐熟落葉。鬆土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5次,防止土壤板結,消除雜草病株,培土扶苗。追肥,開溝根側施有機肥。疏花摘蕾,留種田,開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產田,開花前全部摘蕾。
越冬防寒,封凍前畦面培土或覆蓋落葉,厚5-15厘米。參畦四財或風口處搭設防風障,以防凍害。
(10)人參養殖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人參、三七和西洋參中的主要有效化學成分是達馬烷型(dammarane type)四環三萜皂苷,另一類如假人參、竹節參及其變種、姜狀三七和屏邊三七等主含齊墩果烷型(oleanane type)五環三萜皂苷,與葫蘆科、唇形科、木犀科等數十個科的成分相似。
人參原生長在針葉和闊葉林中,喜傾斜的山坡地,耐陰濕,喜有機質豐富而松軟、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斜射光照下生長特好,過於陰暗或光照強烈則生長不良。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pH4.95~5.95)為宜,人參在中國、朝鮮以及蘇聯遠東地區均有栽培。三七在中國雲南、廣西廣泛栽培。
人參屬植物是起源於地史第三紀古熱帶山區的「東亞-北美」分布的植物區系成分,屬的現代分布中心在中國西南部,計5種,而著名中葯人參則分布於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和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北美洲的人參屬植物由於第四紀冰川的覆蓋,而僅有西洋參和三葉參以北美東海岸山區作為避難所而殘存,與人參同樣已成為洲際間斷分布的古老的孑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