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心血管小知識
擴展閱讀
黃疸同學哪個 2024-11-15 23:00:50
哪個動漫裡面有螃蟹 2024-11-15 23:00:39
日本有哪些優秀的兒童畫 2024-11-15 23:00:31

心血管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7 23:12:54

❶ 怎樣預防心血管病

一、認識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實行自我保健,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二、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地適應社會發展與變革,心有朝霞,胸懷開闊。
三、積極參加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參加健身運動,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以減緩肌肉萎縮,防止肥胖,增強心臟功能。
以心率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經過運動鍛煉可以減到60次/分,表面看也許與以前沒什麼差別,只減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間,就減少了550萬次心跳。健身鍛煉有益心臟健康,最有益的鍛煉項目是大步行走。身體的局部鍛煉(如啞鈴、拉簧)則對心臟無甚益處。
四、戒除不良嗜好與不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規律與方式,有個人的文化興趣愛好。
五、堅持低脂膳食,改變高脂肪飲食習慣。
據某大城市對330萬居民飲食習慣調查,近20年來,糧食、薯類、豆類食物從以往佔三分之二,下降至佔三分之一;而肉類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攝入食物油83克,遠遠超過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
六、飲食多樣化,保持體內酸鹼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鹼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軟。如果飲食中酸性食物過多,鹼性食物太少,會破壞體內酸鹼平衡。
食物的酸鹼性與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體內消化分解後,含鈉、鉀、鈣元素多的食物稱為鹼性食物,如豆類、奶類、蛋清、水果、蔬菜、海帶、茶葉等等;酸性食物,如麵粉、大米、肉類、糖、禽、魚蝦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補鈣。牛奶中所含鈣質最適宜吸收利用。
八、人們對鹽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對鹽敏感,吃得咸,血壓升高;有的人對鹽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壓也不升高。總的來看,還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臟和血管。
九、每年做體格檢查,得到健康指導,也利於早期發現病患。
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從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轉化發生的,難於早期自覺發現。例如高血壓,約70%的人是在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的。
體檢中發現的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臟功能減弱等容易引發冠心病,採取個體化治療,是可以恢復和控制的,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對於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歲以上的人,應提早預防。
十、接種適宜的疫苗,對於體弱者及老年人,還應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國內外在研製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強免疫能力,預防多種感染,保護心臟和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❷ 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

❸ 我想了解心腦血管的疾病預防知識,有哪些預防知識

當代人生活節奏緊張,家庭、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同時,過量飲酒、吸煙,攝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運動,加之生活環境的污染,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急劇下降,攝入體內的負離子也就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血液流速會減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預防、調理,將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在疾病未來臨之前,我們要注意防範,注意平常飲食習慣,不熬夜,保持適當的運動,加強身體健康。 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心腦血管預防包括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指發病前的預防,即無病防病發生;安德雲端心臟健檢,通過最先進的電子設備通過專業醫學、互聯網等技術形成的尖端科技與醫學相結合模式。運用獨有的心脈共振監測技術,無創採集血液和心脈波,實時分析用戶的心血管健康狀況,及時預警心臟血壓風險。

❹ 關於心血管有哪些我們不得不了解的知識

現代的人們生活是越來越好了,早些時候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肉,現如今能夠天天吃到,雖然生活變好了,但是人們的身體狀態卻比早些時候多了很多危險。由於脂肪以及膽固醇攝入量的增高,肥胖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在中年人中,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高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些危險因素對人體的心血管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到最後甚至會導致冠心病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大省,不得不讓人重視。

健康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問題,只有將健康的飲食方式和健康的鍛煉結合起來,讓自己的身體始終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延長自己的生命,能夠活的更加的長久。另外也要定時去醫院進行體檢,看一下身體有沒有出現預警,這樣才能更好的調整生活方式。

❺ 請問關於心血管疾病保健方面的知識有些什麼呢

心血管疾病保健

一、保持血壓正常;如有高血壓嚴格控制

1、成人每年測血壓一次。正常值: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 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
2、高血壓診斷標准:收縮壓達140毫米汞柱及以上或舒張壓達90毫米汞柱及以上。
3、早期高血壓加強預防保健,有的可以恢復正常,還要長期注意觀察及加強保健。
4、高血壓患者採用預防保健措施血壓仍不恢復正常則需服降壓葯。用葯要按醫囑,按時服葯,不可遺忘;每月找有關醫生復查,找出最佳降壓葯及服法,長期堅持,保證血壓正常,不可自行停葯。
5、老年高血壓收縮壓不可降得過低,要由醫生指導用葯。
6、年輕、血壓特高且常波動,應進行詳細檢查,除外有特定原因得繼發性高血壓。
7、高血壓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重要發病因素,必須早發現、早治療、長期控制,千萬不要等閑視之。
二、保持體重正常,預防肥胖超重
1、肥胖是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的重要發病因素,必須控制。
2、控制方法:食不過飽,不吃肥肉,少吃糖果零食。增加體育鍛煉。逐漸減肥,保持不復發。
三、保持血脂正常,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降血脂方法:不吃肥肉,不吃內臟,少吃糖,增強體育鍛煉。無效時按醫囑服降脂葯。
四、一定要戒煙
煙中的尼古丁收縮小動脈,促發高血壓,煙中的一氧化碳損傷動脈內膜細胞,加重血小板凝集,促發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和腦血栓的發病因素。吸煙者更易患心臟驟停。
戒煙方法:⑴本人認識了吸煙之害,才能決心戒煙;⑵親友勸導監督;⑶到戒煙門診領用戒煙葯或貼膏。
五、飲食講科學
按需進食(依年齡和體力活動強度而定),食不過飽。主食米面加雜糧。豆製品常吃。不吃肥肉,少用動物油,瘦肉魚禽一日2—4兩,少吃內臟,雞旦可一天一枚,牛奶或豆漿一杯。青菜水果多吃有益。
食鹽日攝入6克以下為好,北京人現日均食鹽12克,減半為好,醬油、鹹菜都要少吃,用低鈉高鉀保健鹽有益。
含糖多的飲料不可多用,糖多能增加甘油三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之一。
酒可少飲,多飲有害,不飲為好,茶水是最佳飲料。
六、體育鍛煉經常化
生命在於運動,多動有助心血管病預防保健。運動方式及時間安排,個人自定,最好天天有運動,忙人周末補課。中青年打球、跑步、游泳、爬山;老年人散步、體操、打拳;病人、老人還可在床上卧位做體操及自我按摩。
家務勞動、工作中體力勞動、騎車上班都不能代替體育鍛煉。以坐位為主的職業人特別需要安排體育鍛煉。病人要量力而為,不可超限。
七、加強精神心理衛生,有適當的文化消遣活動
長期精神緊張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因素,必須學會自我調節和鬆弛或搞些適合的消遣,琴棋書畫音樂歌舞打球游泳都有益。偶有愁煩要自我排解,盡快消除心理損傷。保持心胸開朗,想得開,放得下。已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要注意避免突然的過度興奮、悲傷、緊張或疲勞,避免發生腦出血或心臟驟停。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種類繁多,病因復雜。其中有些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與營養因素關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為防治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更好地討論這些問題,首先簡略地介紹有關心血管營養學的一些基本概況。

28.1.1 歷史和現狀

許多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同人類歷史的發展相聯系的。遠古時代,人們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群居生活,他們所攝取的都是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營養成分相對平衡。隨著生產的發展、階級的分化、環境(包括飲食)的改變,營養不平衡的現象逐漸發生。少數人可能出現營養過剩,而更多的人則處於營養缺乏的狀態。這兩種極端,加上其他因素,均可導致各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歷史資料,古羅馬的貴族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其膳食成分與現今西方國家十分接近,已記錄這些人中有心絞痛和突然死亡發生。在埃及貴族的干屍中也發現有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我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宮室女屍,經現代病理學證實有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梗塞的病理變化。盡管如此,本病在古代究竟仍屬少數。

到了近代,尤其是西方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了越來越大的變化。根據晚近資料,美國平均每人每日攝入的脂肪在100g以上,而且主要為動物脂肪,食物膽固醇為400~700mg,平均560mg,粗糧的攝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卻很高(100g以上)。此外,酒精和食鹽的消耗量也很大。總熱量攝入過多以及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失調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廣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Bajusz在指出西方人飲食變化及其帶來的危害時,曾引用一句俗語「人們正在用自己的牙齒挖掘自己的墳墓。」這種情況已引起心臟病學家、營養學家、公眾及社會有關部門的重視。目前,世界上有十六個關於「飲食脂肪與冠心病」的專家委員會紛紛提出一系列的膳食改革措施。美國國會於1977年提出「飲食脂肪方針」(dietary goal),倡導人們進食更多的穀物,以使復雜的糖攝入量,由原來僅占總熱量的28%增加到48%,脂肪的攝入由總熱量的40%降至30%,並適當控制動物脂肪與植物漬的比例,增加蔬菜和瓜果,限制膽固醇、蔗糖和鹽的攝入。

當前世界飲食改革的內容,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已充分得到體現。它指出,人們的合理膳食應該是「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這種觀點為僅正確地闡明人類膳食中必需具備的各種營養素,而且辯證地指出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即養、益、助、充)。它奠定我們民族優良的膳食特點,對保障人民健康、預防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這種正確的觀點,在歷代許多食療專著中不斷地得到補充和發展。如明代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一書中對控制膳食的重要性有相當精闢的論述:「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便一般流行中和,百病不作,養外者恣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酪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令太和,以臻遐齡……人之可畏者,飪席飲食之間,而不知之為戒,過也。「這段論述,對今日防治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和冠心病,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壽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我國古代醫學對營養與健康和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的認識和貢獻,來源於人民豐富的實踐,同時也指導著人民的實踐。正因為這樣,它才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可比擬的、廣泛而深刻的群眾基礎。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早就利用各種食物來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其中不少由於世代相傳,已成為風俗習慣。然而,另一些國家情況卻大不相同。例如,Dock在《營養與心血管疾病》一書中寫道:「在2千多年前,古希臘名醫Hippocrates時代,盡管醫師勸導人們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來預防和控制疾病,但絕大多數病人寧可吃葯或忍受疼痛,而不願意採取飲食措施。」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知道素食可延年。近代科學證明,素食中的許多成分,例如素油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香菇、木耳則既能降脂,又能改善血液凝固狀態,它們對預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均有好處。

綜觀歷史和現狀,不難看出營養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28.1.2 營養與心血管重量和病量的關系

(1)營養對心血管系統的重要性 在維持心血管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①營養是重要的能量來源:任何機械功都需要能量,心臟擔負著極其繁重而復雜的任務,因此,它必須將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正常心肌細胞自血液中攝取的營養物質,最主要的是游離脂肪酸(FFA)(約佔67%),其次是葡萄糖和乳酸(各佔17%左右),此外還有氨基酸、酮體和丙酮酸等。若按體重計,則正常人心臟每天約需18g脂肪酸、11g葡萄糖、10g乳酸和0.6g丙酮酸。可見其攝取的營養物質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心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調節。其中最主要的是營養物質在血中的絕對濃度。濃度越高,則攝取的數量越大。例如,空腹時,血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低下,脂肪組織釋放大量的FFA,造成其在血中的濃度增高。因此,空腹時心肌細胞對FFA的攝取和利用也顯著增高。相反地,餐後血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增高,而FFA的含量則降低,故心肌主要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另方面,當劇烈運動時,血中乳酸含量顯著增高,此時它便成為主要的供能物質。可見,正常心肌細胞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然而,在病理情況下,例如,急性心肌梗塞時,缺血心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適應能力則顯著減弱。此時,FFA對它是有害的物質,而葡萄糖則成為它良好的底物。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滴注葡萄糖和極化液(葡萄糖加胰島素和鉀)是有好處的。

和心肌組織一樣,動脈壁也需要不斷地從血液中獲得各種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脂肪和膽固醇等。其中膽固醇(包括部分甘油三酯和磷脂)以脂蛋白形式(主要是LDL)進入動脈壁後,便通過細胞表面受體途徑進入細胞內,作為細胞的結構成分加以利用。這可能也是食物膽固醇被清除的途徑之一。

②營養素參予心血管系統中若乾重要的生理生化過程:心肌的舒縮除了需要一定的能量外,還需要某些金屬離子,如鉀、鈉、鈣等的參予。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還是心肌組織和動脈壁代謝中若乾重要酶系統的輔基。

(2)營養缺乏或過剩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 營養缺乏或過剩均可使心血管系統正常的結構和功能遭受破壞,從而導致心血管疾患。

營養不良,例如,由於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腳氣性心臟疾病,早為人們所熟知。近年來一些動物實驗表明,膳食中鉀、鎂、氯缺乏,可增加心肌細胞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從而誘發原發性壞死性心肌病。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克山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心肌病,可能與膳食中某些微量元素,例如硒、鎂、鉬等缺乏有關。鎂缺乏可引起心電圖異常,促進心肌選擇性發生鈣化,誘發致死性心肌痙攣和快速心率失常。維生素B6和C缺乏可影響動脈壁結構的完整性。食物纖維缺少與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腫瘤發病率的增高密切相關。

營養過剩對心血管系統所造成的危害較之營養缺乏更為嚴重和普遍。總熱量、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和精煉蔗糖等攝入過剩易於誘發肥胖、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已如上述。鈉鹽攝入過多與高血壓病的發病有關。除此之外,近年來還發現某些特殊的食物成分,例如,過量的芥酸(22碳-烯酸)可引起動物心肌損害。個別植物油中尚含有某些毒性物質可抑制動脈壁中膽固醇酯水解酶的活力,因而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所有這些進展,為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心血管病的發病原理以及開展防治提

❻ 關於心臟疾病的一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1.心臟病不是隨便診斷的,不是曾經胸痛過或心悸過就是心臟病,它需要有明確的診斷標准進行判定。心臟病有很多種,可以表現為血管問題、心肌問題、心臟電路問題以及心臟瓣膜問題,對應的代表疾病分別是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和心臟瓣膜病。而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屬於冠心病,危險程度依次增加。
2.心電圖的ST-T段改變不一定是冠心病,一閃而過的胸痛一定不是冠心病。冠心病的診斷還需要結合症狀、心電圖、心臟超聲等結果,最終的金標準是冠脈造影。
3.典型的心絞痛由運動誘發,持續數分鍾,位於胸骨後,可有上肢、牙齒等部位的放射痛,超過30分鍾的持續胸痛需要懷疑心肌梗死,應立即就醫。持續疼了幾周或幾個月的胸痛不是心絞痛,持續只有1秒鍾的更不是心絞痛。
4.懷疑心肌梗死時,不要硬撐,按壓穴位、吃丹參滴丸也用處不大,必須趕緊去醫院,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如果明確了急性心肌梗死,評估好了風險,必須早做決定,不能在等待中讓心肌徹底缺血壞死。與其找七大姑、八大姨詢問意見,不如認真聽取接診醫生的建議。
5.對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植入支架是為了挽救生命,而不是為了賺你的錢。進口支架和國產支架主要差別在價格上,從臨床上使用的效果看,在血管再通和並發症方面並沒有差異。
6.如果放了支架,就要乖乖吃抗血小板葯物,雖然它們會增加出血風險,但這與支架內血栓形成相比,都是小事。此外,支架不是保險,放了支架也不是萬無一失,該控制的血壓、血糖、血脂還是要控制,該戒的煙還是要戒。記住,放支架不是為了讓你為所欲為。
7.喝酒有益心血管健康?恐怕只有賣酒的才會這么認為。適量飲酒也不行,做到滴酒不沾最好!
8.每個人都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這從我們十幾歲就開始了,年紀越大越嚴重。葯物治療能夠穩定或延緩粥樣斑塊的進展,但不能逆轉和消除,就像臉上的皺紋,到了年紀,總會有的。
9.竇性心律就是竇房結主導的心律,是正常心律而不是病,每個健康人的心電圖都是竇性心律,心率為60~100次/分。
10.原發性高血壓不能治癒,偏方不行,中葯也不行,與其苦苦追尋並不存在的除根方法,不如乖乖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
11.不是只有年紀大的人才會得心臟病,年紀大的人得冠心病的機會多一些,但30~40歲的心肌梗死也並不少見。年輕人可能患有心肌病、心律失常,這些都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千萬不要認為死神不會對年輕人下手。
12.遇到身邊的人發生了意識喪失,呼之不應,脈搏和呼吸消失,確認環境安全後,趕緊打電話求救,而後開始心肺復甦。掐人中、針灸沒什麼用處。

❼ 秋季生活小常識大全心腦血管不好吃什麼

關於心腦血管飲食:
1. 常喝蘋果汁會降低心臟病的患病率。這是因為蘋果汁中的抗氧化劑有利於心臟的健康運轉。
2. 少食 就是限制進食的數量和種類,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少鹽 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水瀦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擔。
3. 多補充膳食纖維素,纖維素主要存在於蔬菜中,以竹筍、梅乾菜、芹菜、韭菜為代表,糧食作物中以黃豆、燕麥含量較多,如每天攝入26克纖維素,就可降低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同時心肌梗塞的危險也相對降低。多補充維生素,葉蔬菜中富含維生素C;肉類、穀物、花生、酵母中富含維生素PP;油脂、豆類、蔬菜中富含維生素E。多補充微量元素,硒能保護心臟,防止病毒感染,是心臟的守護神。
4. 在對心臟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
對心臟有益的食物有:全麥、燕麥、糙米、扁豆、洋蔥、蒜頭、菇、茄子 。水果類: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臟病發病率,還可以減肥。 香蕉,鉀元素的含量很高,這對人的心臟和肌肉功能很有好處。櫻桃,能幫助人保護心臟健康 。黑莓,同等重量黑莓中纖維物質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3倍多,對心臟健康有幫助。鵝肉和鴨肉的化學結構很接近橄欖油,對心臟有好處,尤其是老人不妨適當多吃點。雞肉是公認的「蛋白質的最佳來源」,老人、孩子更要及時補充。吃過肉記得喝鮮湯,最優質的湯非雞湯莫屬,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尤其是冬春季,也就是現在喝效果更好。
5. 心臟病患者,不宜吃含水量較多的西瓜等,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宜吃柿子、芒果、木瓜、桃子、香蕉、哈密瓜、草莓、奇異果、檸檬、石榴、桔子。這些水果都含有豐富的鉀,而鉀能防止體內鈉的積蓄,從而可以預防高血壓等疾病。
6.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7.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含鐵過量對心臟不利
高脂早餐易誘發心臟病,應吃酸奶、水果和麥片等低脂肪的食物
心臟病患者不宜過量補鈣

一、堅果類: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二、薏苡仁:
屬於水溶性纖維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
三、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維持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
四、黃豆:
黃豆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體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
五、玉米:
玉米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高達六成的亞麻油酸,是良好的膽固醇吸收劑;玉米放在中葯里則有利尿作用,並有幫助穩定血壓的效果。
六、馬鈴薯:
該食品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鈉、鉀、鐵等,尤其鉀含量最為豐富,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蔬菜。心臟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鉀傾向。常吃馬鈴薯,既可補鉀,又可補糖、蛋白質及礦物質、維生素等。
七、菠菜:
本品豐富的葉酸,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鐵以及微量元素,還可起到補血之作用。
八、芹菜:
芹菜所含的芹菜鹼,可以保護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葉子,因為葉子才是營養精華所在。葉子的維生素C比莖高,且富含植物性營養素、營養價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能夠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性。
九、木耳:
食用木耳能刺激腸胃蠕動,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結物質,對於動脈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風有較好的保健效果。
十、海帶:
海帶屬於可溶性纖維,比一般蔬菜纖維更容易被大腸分解吸收運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質如膽固醇排出體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預防動脈硬化。

❽ 關於心臟病的知識,你知道多少

【早期症狀】 察顏觀色早發現 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於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 那麼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呢?那就是察顏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症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徵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症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些體表徵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重視胸悶與心慌 我發現,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一些症狀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出現胸悶、心慌等症狀也不是很重視,往往認為沒什麼關系,忍一忍就過去了。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有一位40歲左右的高校領導,平時自覺心臟不適,卻不加重視,結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說,只要積極治療,心臟病的治癒和緩解還是很樂觀的。 【高發人群】 1.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 2.吸煙者。 3.高血壓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遺傳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 【生活方式】 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餘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某些心臟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臟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 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並堅持鍛煉等。雖然政務繁忙,艾森豪威爾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並堅持不懈。不久後,居然恢復了全日制工作,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由此可見,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會預防疾病,還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 建議大家注意事項可包括: 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煙 煙草中的煙鹼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並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避免擁擠 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於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飲食 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適量運動 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規律生活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 【特別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是食肉動物,因為我們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類進化和人類歷史研究卻證明,人類的身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動物。大家一定覺得奇怪,那麼不妨看一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比較。 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身體結構的主要差異(表格) 食肉動物 食草動物 肢體有爪 無爪的手或蹄 牙齒銳利 平鈍 腸短 長 飲水方式舔 飲 降體溫方式喘氣(無汗腺)出汗(有汗腺) 獲取維生素方式 自身製造 從食物中得到 一比較就一目瞭然了——人類不像食肉動物而更像食草動物。雖然在長期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成為雜食動物,但食草動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沒有明顯變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來,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的食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開始遠離素食和谷類食品,攝入過多的肉類。與人類進化歷史相比,這種變化太快了,以至與「食草」為特徵的人類基因和生理功能無法適應以肉類食品為主的環境。這種不適應最終導致產生包括現代心臟病在內的許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經濟發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顯因果關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諾魯。諾魯原來是一個貧窮的小島,60年代末發現了稀有礦產,這個國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沒想到幾年以後,諾魯出現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歲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經濟發展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質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心血管病流行雖然不能說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卻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如被西方國家視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現在卻在我國廣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健康。我們應該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類澱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遠離麥當勞、肯德基類「不健康」食品。 健康飲食標准表 (健康飲食應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 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 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等。 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製品,飲茶。 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飢或過飽。 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谷類澱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 提醒二:適宜運動 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 運動對心臟有什麼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 體育鍛煉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鍾後,心跳次數每分鍾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此外,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 提醒三:心態平和 情緒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對什麼年紀的人來說,不良的情緒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結果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諱的。中醫學認為,暴喜傷心,心氣渙散,會出現一系列心氣不足的症狀,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脈結代等症狀。嚴重者則會出現冷汗不止,四肢不溫,脈微欲絕及心悸、胸悶、胸痛等心陽欲脫的症狀。此種變化類似於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則氣逆,氣的運行受阻。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的結局是不通,不通則痛。大怒導致的一系列反應,類似於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說是保養心臟的一個座右銘。要經常與人交往,通過交談、來往,了解社會,了解環境,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老年朋友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種花、養魚,下棋、書畫,以此陶冶性情。 提醒四:堅持服葯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臟有病不能等到發作時才去醫院,平時就要堅持服葯。只有常服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許多冠心病人身邊都備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還捨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絞痛發作了才吃,有的自認為自己還沒到需服葯的程度。這其實是一個用葯的誤區。麝香保心丸是一種常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的葯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機能,逆轉心臟肥厚,保護心臟功能,降低心絞痛的發生率

❾ 關於心血管科

不知道你說的心臟外科還是心臟內科,心臟外科包括心臟及大血管的外科手術治療,心臟內科是分的比較細,有心電生理,高血壓,冠心病,內科介入等方向,不管你學什麼專業,所有的科目你都要涉及,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你可能把任何一個部分割裂出來,就算你學的是心血管專業,其他專業也是一樣要學的比如說內分泌,腎病等等,要不醫院也不會要求大夫轉科學習,一般醫院住院醫培訓都要3~5年,這段時間都要把最相關的科室輪轉一圈
你問的第二個問題不知道你什麼意思,你是要考哪裡啊,有目標嗎,如果好的學校當然要求你有一定的知識及技能基礎,一般學校混文憑的要求不怎麼高
心血管最好的在北京,協和的阜外是國內最好的心血管專科醫院,現在北京的安貞也可以,上海的復旦、上交大也都是好學校,都比較強~~
心血管專業風險比較大,心臟畢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稍微有閃失都是事關人命的大事,所以你要學的話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備,醫生辛苦,醫療糾紛多~~
不知道我這么回答你滿意嗎?

❿ 心臟,血液循環的知識點

血液在由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封閉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稱為血液循環。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環過程中要流經心臟兩次,可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體循環過程: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肺

循環過程: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講述:由於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將血液輸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較心房壁厚,同時由於體循環路線較肺循環長 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較右心室的壁厚。

心臟位於人體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縮和舒張將血液輸 向全身。心臟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兩部分。左右兩部分又被能夠控制血液定向流動的、只能向一個方向開的瓣膜(房室瓣)分別隔成上下兩個腔,整個心臟可分為4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與動脈間的瓣膜(動脈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圍繞在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為心臟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 

(10)心血管小知識擴展閱讀

成年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7%~8%。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他體內的 血量約為3.5~4.0升。構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態的血漿,以及各種血細胞。這 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環,為人體細胞輸送各種營養物質。

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輸送氧、二氧化碳、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的功能,還能起預防保護作用,血液對調節體溫也有重要作用。(常溫下,以皮膚的直接散熱為主;皮膚直接散熱的多少,取決於皮膚與外界環境的溫差,並且可以通過調節皮膚血管口徑改變血流量來調節體表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