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中醫艾灸療法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36歲兒童如何採集核酸 2024-11-01 20:21:13
萬疆歌詞創作意思是什麼 2024-11-01 20:04:28

中醫艾灸療法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11-18 06:10:52

1. 中醫經絡養生艾灸

一年四季每個時間段都有著不同的特點,不同時節應該採用不同的養生方式.而冬季艾灸無疑是非常好的養生保健方式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經絡艾灸養生的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艾灸基礎介紹

1、艾灸的熱量有何作用?

艾灸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煙霧,這種煙霧凝聚在一個空間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有治療作用的近紅外線,最多可達10mm,能夠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激活素”。這種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調節的作用,它能夠有效的調節荷爾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夠增強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經、閉經、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夠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陽痿、遺精、早泄等疾病。

2、為什麼長期做艾灸調理呢?

養生不是養一時,是養一生!最好的方法是堅持,最好的療效需要堅持才可以獲得。現代人不可能拒絕現代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冷空調、反季節食品、電腦等讓人與自然規律不在和諧,也讓自然得到破壞,人們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機體就會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機侵入,由於長期缺乏運動、工作壓力、飲食不均衡和熬夜等問題,導致我們體內代謝緩慢,排毒不暢,隨之就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平衡狀態,導致免疫力低下,從而使亞健康轉到疾病。後悔莫及,所以說,我們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最好的醫生是自己,從現在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用心養護,健康長壽不在是一種奢望!

3、近視眼可否艾灸調理?

近視的艾灸治療艾灸治療近視,可以達到調理肝腎治療眼睛的目的。這種中醫治療近視的原理是以滋補肝腎,養血明目為主。中醫治療近視的艾灸治療部位位以眼周圍穴位為主。具體方法是座位或卧位,用艾灸睛明、魚腰、瞳子髎、四白、肝腎腧穴、鳳池和大椎穴每穴艾灸3-5分鍾。感覺微熱或周圍皮膚潮紅,每天艾灸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視力會有明顯提高。注意治療期間,不要過度用眼,免得療效不佳。

艾灸的好處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則,避免傷害身體。

艾灸養生原則

1、艾絨質量

選擇質量好的艾絨。劣質艾絨,生硬不團聚,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熏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2、環境通風

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傷害人體。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特別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頭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4、避免燙傷

施灸時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有些患者局部寒氣大,初灸時,對艾火的忍耐力強,常常不知不覺將艾火靠近皮膚,結果將皮膚灼痛。實際上,以灸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次灸10—15分鍾為宜。

5、注意次數

體質壯、病情輕、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體質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數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時,每日1次;長期灸治者,3次後改為2—3天1次。

中醫經絡養生穴位

六大口訣,遠離疼痛

經之所過,病之所治。中醫發展這么多年,已從各大經絡通過的位置找出十個關鍵大穴,稱為十總穴,而這十總穴不僅簡單易記且療效明顯,常用的程度堪稱中醫的吃飯穴。

本文進一步歸納其中最實用的六大穴位,並提供記誦口訣,只要背起來、記住位置,你就能隨時緩解疼痛。

面口合谷收

合谷絕對是所有穴道的首選,合谷穴不僅是臨床常用穴,更是治痛要穴。

它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道,主要治療頭面五官的痛症:頭痛、眼睛痛、牙痛、喉嚨腫痛,所以口訣叫「面口合谷收」。陳玉升說,頭痛按合谷穴是最常見的,臨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針刺合谷上方效果也非常明顯,所以拔牙時怕痛的話也可以自己一邊按。

有學者進一步統計古書文獻中合谷穴的適應症,發現合谷不僅能緩解頭面部痛症,還能治療身體許多不同部位的疼痛,象是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更有研究發現,針刺合谷穴可以增加人體對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對痛覺的敏感性,所以臨床上遇到怕痛的患者,也可以針合谷穴抑制疼痛。

合谷穴附近有二間、三間、陽溪、偏歷等穴,旁邊的第二掌骨側更被喻為人體縮影,可以倒映全身從頭到腳的問題,是個重要的穴區。所以真的忘記穴位時,只要記得,不管哪裡痛都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頭部的疼痛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側按左手、右側按右手就對了。

合谷穴位置:打開虎口,合谷穴在第一掌骨跟的二掌骨間,兩條筋的中間。

最簡單的找法就是把手指並攏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點壓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若痠麻脹痛的感覺愈明顯,就代表壓的位置愈正確。

肚腹三里留

位於足陽明胃經,是調理腸胃功能的保健要穴,舉凡所有腸胃問題,胃痛、胃痙攣、脹氣、消化不良、十二指腸潰瘍、便秘、肚子痛等症狀都可以按,所以有「肚腹三里留」這樣的口訣。

足三里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按了以後一天可以走三里路。足三里能緩解膝腿疼痛,對於下肢容易疲勞、沒辦法走路的人,按壓後可以讓雙腿變得比較有力。

足三里位置:眼下方三吋(四指幅寬)的位置。

婦科三陰交

一篇發表在《疼痛治療的護理(Pain ManagementNursing)》期刊的 文章 ,回顧了1996~2011年以「指壓」(acupressure)和「疼痛」(pain)做為關鍵字的文獻,其中提到經痛與產痛的文章幾乎都是按壓三陰交,相較作者歸納的其他痛症,都未看見如此明確的交集,可見「婦科三陰交」的口訣確實名不虛傳。

三陰交指的是三條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處,它主要調理下焦,也就是肚臍以下的部位,其中對治療婦科疾病特別有效,所以經痛、產痛、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按壓。

該穴有刺激子宮收縮的效果,懷孕期間最好避免按壓。

三陰交位置:腳踝內側最高點往上三吋(四指幅寬)的地方。

腰背委中求

搬重物、坐姿不良皆易導致腰痠背痛,所以無論勞力工作者或辦公室內的靜態工作者多少都有腰部筋膜、肌肉、韌帶、

椎間小關節、關節囊等部位扭挫損傷。

經過足太陽膀胱經的委中穴,口訣是:「腰背委中求」,它主要治療腰、脊、背痛、坐骨神經痛及背側下肢活動不便等症狀。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後側,膝窩中央兩條筋之間的位置。

內關心胸胃

位於手厥陰心包經的內關穴與心臟關系密切,能夠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緩心絞痛、心律不整……。

此外,內關穴是聯絡三焦經的絡穴,所以它能調節三焦氣機、活血止痛;同時它又與奇經八脈中分布於胸腹的陰維脈交會,因此可治胸中諸疾,如咳嗽、氣喘、嘔吐、胃痛等症狀,是故有「內關心胸胃」的口訣。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陳玉升也提到,疼痛有時候是情緒、壓力所致,且疼痛是很主觀的症狀,如果無法得到及時的緩解,容易焦躁不安,使負面情緒加重疼痛程度,形成惡性循環。

按壓內關穴能夠達到寧心安神的效果。內關能刺激副交感神經,讓心跳趨於穩定,所以緊張的時候可以按,疼痛時揉捏它也能安神止痛。

內關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內側會有兩條筋浮起來,在兩筋之間,手腕橫紋上兩吋(三指幅寬)的位置。

外傷陽陵泉

有關筋骨的東西都可以找足少陽膽經上的陽陵泉。所以象是關節炎、五十肩、運動傷害、扭挫傷、落枕……等症狀都可以按,這就是「外傷陽陵泉」的由來。

臨床上也會搭配旁邊的足三里一起扎,通常一下針,筋立刻就松開,筋拉到的時候可以同時按壓陽陵泉與足三里。

陽陵泉位置:小腿外側,腓骨小頭下方凹陷處。

頭頸部疼痛找合谷,腸胃不適捏足三里,婦科症狀壓三陰交,腰痠背痛按委中穴,心血管問題尋內關,筋骨痠痛找陽陵泉。

牢記「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婦科三陰交,腰背委中求,內關心胸胃,外傷陽陵泉。」六句口訣,讓你無論面臨何種疼痛,都能一次找到相應穴位,緩解不適。

冬季適合艾灸的人群

一、脾腎虧虛,陽氣不足者。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冬季會表現出面色淡白,精神萎靡,懶言懶語,嗜睡喜卧,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腰酸腿軟,小便清長。這些均是脾腎虧虛,陽氣不足的表現。

人之陰陽與生俱來,需要通過後天的水谷精華不斷補充,才能維持長久。有這方面表現的朋友,尤其是現代白領,要好好抓住冬季,做下艾灸,補充陽氣,為來年的好身體打下基礎!

二、陰陽失調,久寒侵體的人群

艾灸療法的產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所謂艾灸,就是通過煙熏火灼把艾草的葯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借其溫熱刺激及葯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調和陰陽、溫經驅寒、溫陽補氣等治病養生功效。諸如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痛症;以及婦科痛經、宮寒;還有哮喘、慢性胃腸炎等因陰陽失調,久寒侵體引起的症狀,在冬季艾灸,可以得到最佳的驅寒補陽之功!冬季補陽灸兩穴,精神抖擻人樂觀,手腳暖和胃口開!兩穴即是命門穴和足三里穴。

命門,又名督脈之穴,位於背後第二腰椎棘突之下與臍相對。命,人之根本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其氣與腎通。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本穴因其位處腰背的正中部位,內連脊骨,故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艾灸命門穴又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系,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足部被稱為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且往往寒由腳生,陽氣不足時足部常明顯地表現為腳部怕冷。足三里穴位改善足部怕冷症狀,另一方面,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而足三里是陽明經的合穴,是人體經氣深入合於臟腑的部位,故調補足三里,是養生保健,保暖護陽的要穴。

2. 艾灸的六大功效和作用_正確的使用方法

艾灸是我國中醫最傳統是針灸療法之一,是以燃燒艾草條或者艾草柱以熏蒸穴位的一種療法。艾灸有怎樣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艾灸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點擊下方閱覽艾灸更多精彩內容】

✎﹏﹏艾灸的功效 和作用

✎﹏﹏艾灸的五大 原則

✎﹏﹏艾灸的正確 方法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

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要注意以下五大原則,避免傷害身體。

艾灸的五大原則

1、艾絨質量

選擇質量好的艾絨。劣質艾絨,生硬不團聚,燃燒時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覺灼痛,甚至熏烤時石粒脫落,灼傷皮膚。

2、環境通風

環境應保持通風,避免艾煙過濃,傷害人體。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特別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顏面五官、陰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頭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

4、避免燙傷

施灸時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有些患者局部寒氣大,初灸時,對艾火的忍耐力強,常常不知不覺將艾火靠近皮膚,結果將皮膚灼痛。實際上,以灸至皮膚發紅為度,每次灸10—15分鍾為宜。

5、注意次數

體質壯、病情輕、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體質差、病情重、病程長者,可灸數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時,每日1次;長期灸治者,3次後改為2—3天1次。

艾灸療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廣泛使用艾灸法。艾灸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時一定要注意上述五大原則,避免傷害身體。 <<<

艾灸的正確方法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3. 艾灸養生知識(2)

19、針與灸有什麼區別?

針只能通經脈,不能補元陽。灸在補元陽的同時也能通經脈。

針刺療法雖有“補瀉、迎隨”的道理,但一般只可以治療“不盛不虛”的症狀;而灸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

20、不知道穴位能灸嗎?

能,那裡不舒服灸那裡。中醫把這種方法叫阿是穴或天應穴。局部疼痛點必定是那裡氣血經脈不通造成的,灸局部可以直接通經脈,調氣血,驅病邪。

21、艾味有害嗎?

艾味無毒。人類用艾的歷史上萬年。現在研究表明,艾煙中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有幾十種。而且,我在臨床中發現,艾煙對戒煙有非常顯著而快速的作用。

22、暖水袋或紅外線理療儀或電針能代替艾嗎?

不能

艾燃燒時能產生特殊的短紅外線,滲透力是普通長紅外線的3到4倍,對人體的滲透力在10mm以上,能夠激活細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體特殊免疫力。艾灸同時具有自動找病位和通經脈的功能。中醫研究機構用其他葯材好其他各種物質各種物理化學方法射線等等與艾做對比研究,結果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人類上萬年唯獨以艾為主做灸的原材料,自有原因。艾灸以打通作為根除慢性病終身病的基礎,唯一選擇只能是艾。

23、艾真能續命嗎?

能,艾灸能補充元陽,補充人體生命能量,最大減少疾病,盡享其自然壽命。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附錄《扁鵲心書》須識扶陽

須識扶陽,以消盡陰翳,煉就純陽,方得轉凡成聖,霞舉飛升。故雲∶“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斃傷。”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動作。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必死。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今人只是愛趨死,動雲∶我有火病,難服熱葯。所延之醫,悉皆趨承,不言上焦有火,即雲中、下積熱,及至委頓,亦不知變遷。或遇明眼之醫,略啟扶陽之論,不覺彼此搖頭,左右顧盼,不待書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負,施姜附尚且難入,而丹葯、灼艾之說,斷乎其不可行也。

24、灸能補腎嗎?

灸關元是最佳補腎法。

附錄《扁鵲心書》住世之法

紹興間軍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後入重湖為盜,曾遇異人,授以黃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潤。辛卯年間,岳陽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後被擒,臨刑,監官問曰∶汝有異術,信乎?曰∶無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飢。至今臍下一塊,如火之暖。豈不聞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後,刑官令剖其腹之暖處,得一塊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故《素問》雲∶年四十,陽氣衰,而起居乏;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六十陽氣大衰,陰痿,九竅不利,上實下虛,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真氣壯則人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餘五十時,常灸關元五百壯,即服保命丹、延壽丹,漸至身體輕健,羨進飲食。六十三時,因憂怒,忽見死脈於左手寸部,十九動而一止,乃灸關元、命門各五百壯。五十日後,死脈不復見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乃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關元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壽算更如何。(先生三法實為保命之要訣,然上策人多而不肯行;中策古今痛掃,視為險途;若下策用之早而得其當,亦可十救其五。予遵行歷年,不無有效、有否。效則人雲偶中,否則讒謗蜂起,此非姜附之過,乃予熱腸之所招也。吾徒不可以此而不前,視人之將死可救而莫之救也。)

25、艾灸的隔衣服灸盒灸法有什特點?

使得滲透力源源不斷的作用於,不但方便,舒服,而且治療效果比直接灸或其他工具更加好。

26、灸時可以配合食療嗎?

可以。艾灸在使用一周之內,大部分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大改善。體質虛弱的可以吃一些高質量的飲食。

火氣大的喝小米米湯。

腫瘤患者每天早上吃薏苡仁粥,能夠有效防止復發。

27、灸後口乾眼澀起疙瘩,是不是灸的上火了?

不是。是灸把你體內本來淤積的燥熱之氣被灸宣洩出來了。再灸,這些燥火就沒有了。

灸火不傷人。喝水既可。晚上小米粥最養人。

28、灸時飲食注意什麼?

宜清淡,忌辛辣。

29、灸是不是傷陰上火?

這種觀點是受溫病學派的影響,想當然得出的結論。我的患者常常灸關元幾個月,沒有上火。親身實踐,自有結論。

30、艾灸的四穴養生有沒有時間講究或先後次序?

隨時可灸,因為人體隨時在消耗。沒有先後次序。怎麼方便怎麼來。

31、陰虛能灸嗎?

認為火證和陰虛不能灸這是個天大的誤區。

許多人把中醫辨證論治的陽虛,陰虛,燥熱和艾灸的純陽混為一談了。灸是用火調動人體的氣機,調體已經出現不平衡的各系統功能,灸是補純陽的。

元氣足,氣血寒熱虛實自會調和。

32、不論寒熱虛實都能灸嗎?

《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33、為什麼針葯無愈的病症灸能治癒?

是因為針刺是通過調動元氣來通經脈的,如果患者元氣足,以針通經脈,療效立竿見影;如果患者元氣虛,無足夠元氣可調,自然療效不佳。而元氣虛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極差,是很難完全消化吸收葯物的,故而稱針葯所不及,只有灸法,可以不經過腸胃而直接將熱力作用於經脈以祛除寒邪,通調經脈。

34、關元穴有什麼作用?

關元穴為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是統攝元氣之所。灸關元能門真火充盛,小腸吸收功能增加,既補氣又補血,主諸虛百損。

腎間動氣稟受於先天,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而此原動力,在人出生後,需要由小腸不斷地吸收營養來充養,才能繼續發揮作用,這就是灸關元以後天補先天的道理。

只有持續灸關元,才能起到暖、壯元陽、補腎精、益骨髓的療效。對於腎虛,結腸炎,便秘,失眠,虛胖,貧血,各種慢性婦科病,前列腺疾病胃炎,糖尿病、高血壓、低血壓,哮喘、氣管炎、肺結核、中風、腦梗,腦血栓,心臟病、慢性腎病、類風濕、脊柱炎等對於西醫來說的不治之症,甚至癌症,通過重灸關元等,都可以治癒。

35、灸關元穴會有什麼反應?

灸法直論說;當對關元穴施灸二三百壯後,會出現“通竄”的感覺,哪裡有病,就“通竄”到哪裡。比如:子宮有病,就會“通竄”到子宮;前列腺有病,就會“通竄”到前列腺;大腸有病,就自然“通竄”到大腸,直至病除為止。就好像電腦的“殺毒軟體”一樣,根本就不需要認為去操控,“殺毒軟體”會從頭到尾、從里到外的將“病毒”全部搜出並殺滅,全憑真陽元氣的自然造化功能,絕對不用“越俎代庖”,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36、關元穴灸到什麼程度?

灸到暖洋洋。

灸法直論說;在對患者施灸時,一般不論出現什麼情況,都應該灸下去,直至被灸的關元穴不覺疼痛或有溫水流動的感覺,直至小腹如熱水袋一樣溫熱舒服為止。而且,在此之前所出現的情況都是病邪被化解出去的情況。比如:喉嚨干痛、口渴、目赤、頭痛等症狀,許多古今醫生都認為是灸過火了,通過灸足三里就可以引火下行。但我認為大可不必,因為灸關元可以祛寒邪、增強臟腑功能,有助於恢復“元陰元陽”。

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就是說,等寒邪被驅除以後,“上火”的症狀就自然會消失,根本就用不著灸足三里來“引火下行”。因為人的身體內部常“聰明”的,艾火通過的作用,激發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藉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驅凈,真元就會恢復“藏而不泄”的功能,將散在外面的熱量收回來,根本就不會出現繼續上火或或發燒的情況(對物體越加熱,物體的溫度就會越高,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而人體則不然,如果寒邪已去,發熱的狀況就會自動消除。但如果小腹溫熱以後,依然繼續施灸,此時才會出現傷陰過火的現象,會出現超高血壓,但也不會發燒)。那些刻意地使用“引火下行”方法的老醫學教授們,都是對“陰陽”不甚明了的人。因為,“陰陽”是人體的神靈,是不可思議的,只會比大腦更神奇,絕不會比大腦更愚蠢。若灸至不疼、腹中溫暖後繼續施灸,才會出現“過火”的現象,才有可能會導致“陰虛陽盛”的“厥陰”證候。若施灸時仍感疼痛,並仍有“通竄”感,此時不論有無“過火”的情況,放膽施灸,一般不會有任何。而且,在灸關元的時候,會有熱流從“氣街”通向腿部,腳上會出汗,腳尖會向外出涼氣,這就是陰邪下行外出的表現(這就是治療風濕、類風濕的原理),用不著灸足三里。只是重灸後,上有強烈的燒灼感,這是熱氣一時沒有散開,睡一夜,燒灼感和“過火”的症狀就會全部消失。第二天繼續重灸,症狀可能又會出現,再睡一夜,又會消失,幾天後就不會再出現,就證明在體內造成這種現象的邪氣已經被祛除了。如果太陽穴疼痛,是陽氣開始生發、寒邪將要祛除的表現,一般睡一覺就能消除。至於其他症狀會出現幾天,就要看病邪深淺的程度。

4. 艾灸基礎知識

【題外話:您的耐心就是您進步的基石】

一、艾江山的由來

艾江山的故事,艾江山的起源,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叫艾江山,大家都知道艾江山的老闆叫玄奘,玄奘最初不是做微商的,是開淘寶店的,最早他不是做艾條,也不是做這個中醫養生行業,有一天他在開車的路途中聽到了一首歌,歌名就是林志炫的煙花易冷,他越聽心裏面感觸就越深,然後就去找這個煙花易冷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非常的感人,我們老闆就開創了淘寶店的品牌叫艾江山更愛美人,然後對產品提出了理念,執著於產品猶如執著於愛情,對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專一專注專致,所以我們公司每一款產品,產品的質量都嚴格把關要求都非常嚴格,而且對外面也不誇大事實不吹噓,不去說本來沒有的效果,不去擴大誇大它,很多都是用戶實實在在的體驗分享出來。

二、艾灸的起源與發展史

古人有火的時候就發現火能產生熱,熱能緩解疼痛。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太陽照到的石頭,人用背部靠在上面,會非常的舒服可以緩解疼痛,那個時候灸就已經有了。古人發現用火烤著身體疼痛或者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鎮痛、緩解症狀,那個時候大家就對艾灸有了全新的認識。《黃帝內經》是世界上第一本對艾灸進行總結和論述的書籍,葯王孫思邈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艾灸器具的人。2010年中國針灸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艾灸的典故

1、孫思邈說「艾火遍身燒」可以活百歲。

唐代著名醫學家,被人譽為「葯王」的孫思邈,幼時體弱多病,中年以後開始喜歡上了艾灸,據其自己述說經常是「艾火遍身燒」,他尤其愛灸足三里穴。到了90多歲高齡,仍能「視聽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過百歲之時,還能精力充沛地著書立說。

2、《扁鵲心書》中記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3、「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醫學入門》

4、一碗湯,一根針,一柱灸。

《孟子.離婁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指的是大病、難治之病;三年之艾,指的是三年以上的陳艾。總結來說就是對於大病、重病,要用三年以上純正的陳艾來進行艾灸治療才會起到好的效果。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李時珍提出「艾葉可以治百病」。現在糾正:艾灸可以灸百病,不是治百病。古人可以用艾灸治百病,因為古時候人的疾病比較簡單。現代人的疾病是比較復雜的,不是單一的一種病症,是多元化的。現代人的病很難用艾灸全部調理。艾灸可以作為保健養生的項目。針對骨骼、關節肌肉酸痛等問題,艾灸可以有很明顯的作用,但針對胃調理、肝膽調理、睡眠調理等等,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四、艾葉的功效

傳統上來講,艾草是艾灸的主要原料,也是《黃帝內經》中提到的為數不多的葯物之一。

艾草被稱為「百草之王」,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自然生長於山野之中,以湖北蘄州(蘄春)產艾草為最佳。為什麼蘄春的艾草最佳呢?因為這個地方有先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中間有雨湖,雨湖每天早上晨起的露水,照耀在雨湖當中,然後它的濕度溫度是剛剛好的,所以艾葉產生出來艾草的葉子非常的厚重,它的出絨也非常的多,而療效也非常的佳,那我們的小黃條,就是湖北蘄春生產的純手工的三年蘄艾。艾葉性味苦、辛、溫,歸肝、脾、腎經,具有通經活絡、活經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陽救逆、養生保健之功效。

艾草內服可以治療宮寒、行經、腹痛、女性崩漏帶下;外用可以灸治百病。

用現代醫葯學角度理解艾草,艾葉里含有一種揮發油,又名艾草油,主要成分是苦艾醇、苦艾酮,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這兩種成分中含有鉀類、鞣酸、氯化鉀等,具有解熱、止血、鎮痛的作用。

我們在艾灸的時候,艾燃燒生成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且比未燃燒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可使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顯著減少。艾燃燒生成物當中的抗氧化物質,附著在皮膚穴位上,通過灸熱滲透進入體內,起到行經走絡的作用。

艾在燃燒時揮發的艾葉油對體外的白色葡萄球菌、加林球菌、肺炎球菌等具有很好的抑製作用,所以,艾有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抗凝血、增強免疫、護肝利膽、抑制心臟收縮、降壓等廣泛的葯理作用。

而且,經常去艾灸我們的皮膚身體都會達到一個平衡,會顯得比同齡人年輕很多,而我們也鼓勵大家做這種安全溫馨無創有效深受大家喜歡的灸法。

五、艾灸的適用范圍

為什麼這幾年艾灸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被越來越多的人推崇,因為艾灸適合於男女老少,當然也是有一些局限性,在沒有器官性病變的亞健康人群是適合艾灸的。

比如男性的頸椎調理、腰椎調理、疏肝利膽、增強體質、預防各種慢性病、等等的一些調理。女性的調理包括美白,美容祛斑,祛黃,祛痘,瘦身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乳房的保養,失眠氣血的調理脾胃的調理等適用范圍。

艾灸針對於老人的頸椎腰椎,四肢關節,脾胃腸道的調理,可以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老年痴呆症,抗衰老延年益壽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小兒厭食、視力疲勞、多動症、晚上盜汗、生長發育綜合調理等等,但一定要經過老師的專業指導才可以艾灸

六、灸療法

那我們說艾灸艾灸,灸法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又稱灸療或灸療法。灸療法的產生早於葯方。就針灸而言,灸法可能更早於針法。

灸法中從古老的化膿灸、隔物灸(鹽、姜、蒜等),倒後來的盒灸、儀器灸,再到後來的迴旋灸、雀啄灸,包括懸灸等等,這些都是灸療法。現代人可能對隔姜灸和吧房灸皮膚的感覺比較排斥,因為會對皮膚造成創傷。

推薦給大家的艾灸方法—懸灸

其實在古法艾灸裡面,最好的效果是懸灸,現在各大美容院很多養生館,都弄了各種各樣的儀器艾灸床艾灸儀,但是很多效果往往都不如懸灸,懸灸是20世紀90年代在艾灸的基礎上開發的,是被勞動部門核準的一項新的適合男女老少以及各種體質的中醫外調的應用技術。它與傳統的艾灸相比有以下特點:表面不潮紅、不灼熱,體內沒有燥熱感,能夠使被灸的人根據不同的症狀清晰地感覺到體內有酸麻脹痛的灸感,同時能夠讓人體會有比較舒適的感覺,不容易產生像暈灸、上頭、串氣等等好的現象。大家在平時艾灸的時候,不論是哪種灸法,都會有一定的注意事項,比如說盒灸時不要讓點燃的艾條離皮膚太近,這樣很容易燙傷,要考量下艾條點燃的火頭距離皮膚的距離適當調節,所以我們在買到艾條的時候,一定要咨詢,賣給你艾條的那一個人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何去用灸哪些穴位,辨證論治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懸灸時控制垂直距離在6厘米,皮膚不能有燙感和紅暈,不能灼傷皮膚

七、懸灸的作用原理

1、溫經散寒

艾灸可以用於因寒運行不暢的症狀。比如說腿腳的麻木,手臂的彎曲不利,可以通過艾灸溫補經絡,驅散經絡裡面的寒氣。達到緩解舒經活絡的作用

2、行氣通絡

我們人體的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部聯系五臟,外部聯系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艾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治療緩解各種痛症。

3、扶陽固脫

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以陽氣為根本,手腳冰涼,四肢不暖,艾灸可以做到扶陽固脫,溫補身體,以得到正常、和諧的身體。

4、驅寒祛濕、解痙止痛

現代人常年生活在空調房間里,身體變得很寒。俗話說百病從寒而起,如果寒濕逼入臟腑,就會阻礙經絡,造成很多病症。如:胃痛、經期痛經、四肢涼、腰酸背痛,頸椎病。艾灸可以直接將這些留存於臟腑的寒氣排出體外。如果體內寒氣嚴重的人,通過艾灸也可以通過手心、手指尖、足心等,也就是十二經絡的井穴部位排出體外。

5、現代文明病的保健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惡性腫瘤等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這些疾病的早期,可以通過艾灸得到緩解,晚期也可以明顯改善病人的痛苦。

八、艾灸的效果

1、使全身由內而外感到輕松,消除疲勞。

2、淡化皮膚各種斑點,如:雀斑、黃褐斑、老年斑。氣血紅潤有光澤,皮膚質地細膩。

3、祛濕驅寒,緩解頑固的風濕疼痛、月經疼痛、頸腰椎疼痛、胃痛、四肢關節痛等。

4、調節人體的氣機,達到通血、通氣、通便的作用。

5、提升肌體免疫力,遠離感冒等各種亞健康症狀;改善體形,有助於減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提升男女性機能,延緩衰老;補陽扶正,延年益壽;也有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

總體來說灸可以扶陽固本,艾灸是非常好的

5. 艾灸養生話術

艾灸,就是用艾以火熏灸,是中醫中常用的一種療法,不僅可祛病防病,還能強體養生。下面我給大家介紹艾灸養生話術,希望對你有用!

8條艾灸養生話術

1、百草之王,溫經散寒,去風散濕,散結消腫,活血 止痛。

2、針者快也,對急性病有效,灸者慢也,對慢性病有很好的療效。如: 風濕,疼痛,結腸炎,盆腔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陳年胃痛。

3、艾灸抗癌:對腸癌、子宮癌、結腸癌、肝癌、預防功效。

4、純陽之物,可以增加夫妻感情。所以叫“愛”草。

5、艾草的氣味凈化空氣可以去蚊,防止病毒細菌入侵,可以防非典,甲流。

6、艾溫陽的效果相當於人參鹿茸,活血相當於當歸,穿芎,散結相當於血竭,蜈蚣。

7、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

8、艾燃燒產生的葯氣和近紅外線可以激發人體的“免疫激活素”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力抵抗力。

艾灸養生秘方

一、五臟倶補艾灸養生方

1 施灸方穴 :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2 方穴功用: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血。

3 方穴主治:可用於強身健體、防治亞健康、體質衰弱、還可以治療心悸氣短、腰酸乏力、中風後遺症及一切虛勞損傷。

二、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1施灸方穴 :百會、中脘 、氣海 、足三里 、三陰交 、太淵

2 方穴功用: 益氣行血 、 通經活絡 、補中益氣 、升陽舉陷 、健脾和胃 、溫中散寒 、脾腎雙補 、化水利濕 、調和營衛。

3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痛、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

三、

1 施灸方穴 :關元

2 方穴功用:補元益氣、溫腎健脾、補腎固脫、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補腎納氣、溫陽利水、補血調經、溫暖下元、補虛泄實、延年保健。

3 方穴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疾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關元還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古有春灸氣海、秋灸關元,口生津液。若傷寒後,或中年久咳不止,恐成虛勞,當灸關元三百壯。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關節痛,乃腎氣虛憊,風邪所乘之症,灸關元三百壯。老人氣喘,乃腎虛氣不歸海,灸關元二百壯。

四、呼吸系統艾灸養生方:風門、身柱、肺俞、足三里。

五、心血管系統艾灸養生方:

1、高血壓:風門、曲池、足三里、陽陵泉

2、冠心病:身柱、三陰交、膻中

六、消化系統艾灸養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

七、神經系統艾灸養生方:大椎、身柱、腎俞、足三里。

八、泌尿系統艾灸養生方:腎俞、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6. 艾灸養生的知識

艾灸是中國古老傳統的中醫療法之一。世界上恐怕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將一種草發展成千年的文化,也沒有哪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那樣用熾熱的情懷來對待一種草。世界上更沒有哪種植物能夠造福於眾生,數度救民於疾苦。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草能稱為「百草之王」,那它就只能是——艾草!我國至今還留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民間諺語。

艾灸是中醫治疑難病中的寶中之寶,在傳統醫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一千多年前,艾灸療法已傳入日本,其後陸續傳入東南亞、印度次大陸、歐洲等地。如今針灸療法已在世界各地普及,而艾灸療法已成為世界醫學的組成部分。

當國外開始重視外用葯時,中國在外用葯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已經遠遠走在世界的前面。在我國,1700年前,已開始用透皮給葯的方法——隔物灸。艾灸療法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治病方法之一。它是用葯物灼燒穴位,將熱能轉換成生物內能,激活人體經絡,調節肌體生理平衡,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內病外治的方法。

《漢書·藝文志》綜合古代治病方法為灸熨、針刺、湯葯三法,而艾灸療法可廣泛治療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對各種急性病、慢性病、常見病、疑難病均可施治,臨床上常有「一炷著膚,疼痛立止;一次施灸,沉痾即除」的案例. 現代人工作勞累,熬夜,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造成大量的亞健康人群,艾灸療法通過經常灸保健穴來養生可以很好的調理亞健康,預防疾病。艾灸操作方法簡便,成本低,是適合大眾消費養生保健的良方。

7. 艾灸養生知識

艾灸是一種傳統的保健 方法 ,艾灸養生的知識有很多,問題也很多,不妨和我一起來了解下艾灸養生 知識大全 ,歡迎大家的閱讀!

艾灸養生知識大全

1、病從何來?

古人雲,“寧事溫補、勿事寒涼”.現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從小生活在空調、冰箱、冷飲無處不在的里,女性們更是為了美麗穿露臍裝,露背裝。大量使用寒涼葯物,激素。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騎電動車,損耗了身體的陽氣,造成免疫力低下,身體各系統功能失調,被寒涼所傷,而引發了各種疼痛,亞健康,終身病,慢性病。

2、病從何去?

最好的辦法是灸關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補充身體的元陽。這是治本。同時配合灸局部疼痛點。這是治標。

3、足三里有什麼作用?

經過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夠防治二十多種疾病,又無一絲的毒副作用,確實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強壯身體、提高人體免疫、增強抗病能力、有益壽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對於延年益壽大有裨益。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幫助消化;在神經系統方面,可促進腦細胞機能的恢復,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環系統、血液系統方面,可以改功能,調節心律,增加紅細胞、白細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內分泌系統方面,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提高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能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顯,對於、呃逆、噯氣、腸炎、痢疾、便秘、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4、灸能美容嗎?

能。

灸中脘穴,關元穴,足三里,調內而養外,標本兼治,通過調節內分泌等系統調動先天後天之元氣,使人體的氣血充足而上達頭面,具有醒腦提神、五官發膚的功效,能夠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澱,消除面部水腫、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愛美的廣大女性,五官、肌膚色澤紅潤,富有彈性、無皺紋、無斑點、飽滿,神采奕奕。

而且,在美容的同時,可以通過內分泌等系統起到減肥,根除婦科疾病的作用。

5、高血壓能灸嗎?

灸足三里,關元穴,中脘穴,湧泉穴。灸時原來服用的降壓葯不能隨便停,否則會引起血壓反彈。

足三里穴是強壯人體的養生要穴,對人體具有非常大的強健作用,經常艾灸這個穴能夠預防和調理二十多種疾病,對高血壓、眩暈有非常好的調理作用。

6、感冒怎麼灸?

灸大椎,效果非常快,大部分患者灸一次就可以治好。患者低頭在頸椎部最高點的第七椎處找“大椎穴”,再將不銹鋼灸盒用毛巾包好,賽在衣服領子里或用松緊帶固定,大椎穴要灸到皮膚發紅發潮為佳;每次操作做到有汗微出效果最好。

7、體質熱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灸具有雙向調節功能,經過的傳導,來調整身體的寒熱虛實。熱症施灸,《類經》說“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起窗,如揭起被,皆謂之發”,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腠理宣通,從而達到“火郁發之”的散熱退熱祛邪外出的目的,所以稱“火有拔山之力,開門驅邪之功”。所以,大家不必害怕,我們身體的功能很神奇,正氣內生,寒熱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熱性之人可灸!

比如,我對於扁桃體發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會感覺咽喉有濕潤感,症狀減輕。

8、遺精怎麼灸?

灸關元為主。配合中脘,足三里。睡覺前也可以灸湧泉穴。

9、艾灸有沒有季節的?

沒有。任何季節都可以灸。網友問,中里巴人說夏天不能灸夏天是往外發的灸是往裡的說是會沖類似這樣的觀點純屬無稽之談。四時皆可扶陽。雖然春天樹木發芽時人體的病容易復發,此時人體陽氣生發,灸時效果比較好,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時效果比較好,等等,都是相對而言。

如果有什麼毛病,早灸早好,根本沒有必要等到特定的節氣再灸。

10、夏天熱老虎又來了,灸法能不能將夏天的郁悶之氣宣洩出去呢?

可以,我用的方法是灸大椎。范氏是先灸百會,再灸大椎。

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涼、以灸瀉熱。用艾灸的方法,選則陽穴灸之(先灸百會,再灸大椎),便達到以火瀉熱的效果。在施灸的過程中,會適量或大量的出汗,這樣悶熱之氣會隨汗液得以宣洩,而且積蓄一冬的毒氣也得以散發,灸完之後,再喝一些溫薄荷葉水,頓時人就會感覺到清爽無比,悶熱之氣一掃而光。所以夏天艾灸,瀉熱清涼是養生避暑的最佳方法。據說日本人也都是在用我們老祖的這種方法來過夏的.

11、艾灸的純陽是什麼?

《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所以說陽氣是生命的根本。陽氣的是否充足與人體的衰老和疾病甚至死亡的發生,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如果我們把陽氣算作一百,那麼人從生到死,就是陽氣從一百到零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從生到死,從健康到疾病,就是陽氣的消耗過程。故而養生貴在於保養陽氣、強壯陽氣。陽氣強壯固密,營衛調和,就可以防禦外邪之;脾陽健壯,就可運化精微,營養;腎陽充足,能夠推動整個機體氣血的循環運行,五臟,強壯身體,使人之壽命延長。這正是中所講的“陽精若壯千年壽”“陽精若在必能生”養生境界。

12、為什麼艾火能壯陽氣呢?

古代燧人氏以艾絨鑽木取火,見艾可以產生火,古人就把太陽稱為天之陽,把艾稱為地之陽。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具有走三陰通十二經之功,灸火連續燃燒,可使艾火的純陽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又因和臟腑相互聯系,能使陽氣通達。特別是關元穴,是足三陰與任脈之會,又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稱之為,故灸此溫熱之氣,能直達精宮以助元陽。元陽,為之真陽,是陽氣活動的動力。也可以說關元,是陽氣之源,不懈的灸關元,可以打通,大補元陽。再加上艾灸的特殊配方,使得艾燃燒時產生特殊頻率的輻射,使其補陽之力更加顯著,從而達到養生壯陽之功。

13、你的艾灸為什麼不化膿灸,只用隔衣灸?

毋庸置疑,化膿灸治大病效果極佳但是實際操作時如果沒有專業醫師監護,很難。因為化膿灸要持續在傷口施灸,需要患者有極大的毅力。一些患者不能持之以恆的,會出現傷口遷延不愈等麻煩。艾灸主要是患者自己在家操作,所以用持續的溫和灸。只要堅持,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14、什麼是灸感?

灸之要,氣至而有效。

灸感是在做艾灸時患者所的一種氣的變化。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奇妙無比。不是親身感受,很難體會其中奧妙。

第一種是灸火循經:多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活推動循環起來了;比如灸足三里時熱氣會向下感測到小腿。第二種是相搏:多表現為酸、麻、脹、痛、癢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自動與病灶的相搏鬥。最常見的是風氣大的患者發癢,濕氣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氣。第三種為開門驅邪:多表現為風、寒、涼、冷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顯感覺有一股氣從腳尖跑出去。第四種是氣足,奇經八脈暢通。比如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等等。灸感個體差異非常大,不是每個人或者每次都有。

15、為什麼有些人艾灸後會暫時有疾病加重的反應?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交戰的正常現象,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趕出,那麼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16、灸後出現口乾舌燥怎麼辦?

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或者小米米湯。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17、什麼情況下不能灸?

a、孕婦不灸

b、嚴重心臟病慎灸

c、局部紅腫熱痛慎灸

d、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e、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f、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病患者等忌灸。

18、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怎麼調節施灸溫度?

用拾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也可以隔一會用自己的小指肚測試局部溫度。小孩可以觀察面部表情。

8. 艾灸的基本常識

在古代中國,艾草就已是重要的民生植物。通常用於針灸術的「灸」。所謂針灸其實分成兩個部分。「針」就是拿針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薰、燙穴道,穴道受熱固然有刺激,但並不是任何紙或草點燃了都能作為「灸」使用。艾草的氣味肯定也同時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中國民間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療風濕病時,以艾草作為燃料效果更佳。

從業者使用艾條來溫暖地區和經絡穴,目的是刺激通過穴位的循環,並引起更平穩的血液和氣流。有些人認為它可以治療與中醫「冷」或「陽虛」相關的病症。據稱,艾灸減輕了身體的寒冷和潮濕,並且可以起到轉動臀位的作用。

關於艾灸的第一本現代科學出版物是由日本醫生HaraShimetarō撰寫的,他在1927年對艾灸的血液學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兩年後,他對該問題的博士論文被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院接受。哈拉的最新出版物出現於1981年。

Cochrane 評價發現使用艾灸矯正嬰兒臀位的證據有限,並要求進行更多的實驗性試驗。艾灸還被用於治療疼痛,癌症,中風,潰瘍性結腸炎,便秘,和高血壓。系統評價發現,這些研究質量較低,陽性結果可能是由於發表偏倚。

艾蒿的平行使用

其他草葯中的艾蒿常常被塗成塗抹棒。來自南加州的Chumash人有類似的儀式。歐洲人在枕頭下放置艾蒿,以激發夢想;這種草葯與盎格魯 - 撒克遜時代的魔法實踐有關。

9. 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艾灸最適合女性養生,是因為在中醫 文化 里,男性屬陽,女性屬陰,女性多有寒證,以及氣血不足、經絡不暢等症狀,如手腳冰涼、痛經、月經不調、胃痛,這些都是由於寒涼引起的亞健康問題。而艾草是純陽植物,點燃艾草在人體特定的部位上施以灸治,是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 方法 。

1、溫經通絡,行氣活血

傳統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氣血有“遇溫則行,遇寒則凝”的特點,艾灸療法可以使高溫透徹身體肌骨經脈,使寒冷的氣血溫暖起來,流動更加暢快。

2、驅寒逐濕,消淤散結

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葯力,能夠迅速打開氣結,消散淤血。正陽氣進入體內,能夠清除濕濁之氣,散寒回陽。推薦閱讀:中醫艾灸的作用 艾灸注意事項有哪些

3、溫中補氣,保健強身

艾灸療法歷來就被醫家公認為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更多的人體正氣,能提高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補益強身的養生功效。

4、艾灸的好處還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

5、艾灸為身體補充陽氣,尤其適用於陽虛體質。艾灸有補瀉的作用,對於陰虛火旺熱症體質的人,要先從瀉法開始,滋陰的同時再調理陰陽的平衡。

6、艾葉能宣理氣血,溫中逐冷,除濕開郁,生肌安胎,利陰氣,暖子宮,殺蛔蟲,灸百病,能通十二經氣血,能回垂絕之元陽。用於內服治宮寒不孕,行經腹痛,崩漏帶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強壯元陽,溫通經脈,驅風散寒,舒筋活絡,回陽救逆。

二、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推薦閱讀:中醫養生 中醫艾灸有哪些好處?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0. 艾灸的作用與功效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現在,就來看看以下兩篇範文來了解一下艾灸的作用和功效吧!

艾灸肺俞穴的功效與作用

秋季溫差大,天氣也隨之變得愈發乾燥。在這個季節里,不少人都會出現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等秋燥症狀。這時,大家可以通過艾灸肺俞穴來溫肺潤燥、止咳平喘。

在上一篇文章里,為大家介紹了關於肺俞穴的知識。在對肺俞穴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今天繼續為大家講解艾灸療法對於肺俞穴的功效與作用,我們一起來學習:

首先燥為秋季之主氣,燥邪為干澀之病邪,是最易耗傷人體的津液而出現口乾舌燥、皮膚干澀等症。而肺為嬌臟,喜潤而惡燥,易受燥邪所傷,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司,出現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甚至喘息胸痛等症

深秋時節的秋燥與初秋的秋燥是有不同之處的。夏秋之交的燥為“溫燥”,大都偏熱;秋冬之交的燥為“涼燥”,大都偏寒。故而艾灸肺俞穴可以起到溫肺潤燥、止咳平喘之功效,可有效預防和改善涼燥的各種症狀。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開竅於鼻。因此,艾灸肺俞穴,還可溫肺潤燥、強壯皮毛、開通鼻竅,防治過敏性鼻炎、皮膚乾燥瘙癢等病症。

同時艾灸肺俞穴也可調理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調理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症。

1、肺俞穴的取穴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頸項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頸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個觸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就是肺俞穴。

2、艾灸肺俞穴的操作方法:

(1)懸灸法: 取穴時俯卧位或低頭正坐。艾條點燃後放於穴位上方,距離皮膚2~3厘米左右進行熏灸,使局部有舒適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鍾,以局部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按摩法:患者取舒適俯卧位,操作者兩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肺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而揉之,使患處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再用大魚際緊貼於穴位,稍用力下壓,來回摩擦穴位,以局部有熱感、皮膚微紅為度,再輕揉按摩放鬆。如此反復操作5~10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

3、艾灸肺俞穴的注意事項

(1)深秋季節,早晚應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症狀。

(2)秋季乾燥,平時多喝水,食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

4、艾灸肺俞穴功能主治

(1)止痰,緩解治療咳嗽氣喘、吐血、盜汗等。

(2)緩解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等。

(3)緩解治療皮膚瘙癢等。

艾灸肺俞穴主治肺臟病變,對改善肺臟功能、消除肺臟功能失常所產生的理證候,具有一定功效,故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

艾灸同時可以調理咳嗽、哮喘、咳血、肺癆及過敏性鼻炎等症。

湧泉穴的功效與艾灸知識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據統計,推搓湧泉穴療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餘種疾病。而且每晚睡前用艾條在湧泉穴灸治20分鍾,可治療失眠。

艾灸施灸時,對准湧泉穴,距離1寸左右高度,讓患者局部有溫熱感,使皮膚出現紅潤為止(防止被燒傷)。在治療期間停用安眠葯。患者可自己施術或由家人幫著施術。10天為1療程,一般1個療程即可見效,中間休息2-3天,再進行第2療程。若治療過程中患者配合熱水泡足10分鍾後再灸,效果更佳。

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具有寧神蘇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陰腎經經氣所出之處,可交通陰陽,啟閉開竅。《名醫別錄》載:“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綜上所述,下取湧泉,以艾溫通,使任、督協調,髓生腦健,心神內守,陰陽平衡,寐寤有序。所以使用本法,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1、湧泉穴功效

湧泉穴的功效有:補腎強體、備孕暖宮、引火下行、養生安眠、調節血壓、解頭痛等。

首先湧泉穴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也就是腎經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頭的意思,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固本扶正、強身健體!

腎中之元氣,是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對五臟六腑起著至關重要的溫煦、滋潤、濡養、激發等作用,女性各種疾病往往都是跟腎虛有關,其中就包括不孕。

而湧泉是腎氣的源頭,故而我們在此建議想要備孕的灸友:晚上睡覺之前都用熱水泡腳(艾草煎水更佳,家裡沒有點擊此處購買),然後通過艾灸或按摩刺激足心處的湧泉穴,可達到補腎養身、保養卵巢之目的,為懷孕打下好基礎。

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腎經向上聯系著腎、膀胱、以及喉嚨和舌,所以他是人體火氣的源頭,具有很好的納火、引火下行的 作用,且中醫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所以湧泉雖然在腳上,卻能調理膀胱、咽炎等問題。

為了達到最好的引火歸源效果,可以先用熱水泡足10分鍾,然後再開始艾灸湧泉。同樣的道理,灸湧泉還可緩解艾灸後上火的症狀,如果你艾灸容易上火,不妨多灸灸湧泉。

腎水虧了,心火就相對地旺盛起來。火一旦蒸騰起來,水就不能夠遏制它,這時就會出現虛火上炎的情況,表現為心煩失眠,上面這位的失眠就是這種情況引起的。更嚴重的會出現五心煩熱,夜晚加重是典型的腎陰虛的表現。

此時,就需要交通心腎,艾灸湧泉和神門、內關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經常按摩、艾灸湧泉穴,可以起到防病、治病、保健的功效,長期堅持按摩湧泉穴可以活血通絡,對於中老年防治高血壓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現代臨床研究表明按摩湧泉穴的降壓機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而按摩湧泉具有雙向調節機制,使血管彈性增大,血管舒張功能加強,血流加速,從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壓,對於低血壓、高血壓都適合。

患心血管疾病時,血壓往往升高,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狀。根據中醫“病在上取治於下”的理論,按摩湧泉穴可引血下行,使頭部輕松,對頭痛、眩暈有很好的療效。

也有人說湧泉穴能開竅故不宜調理高血壓,但我們認為是可以的,事實也是這樣證明,也有灸友反饋好轉。灸湧泉除了可以調理頭痛,還可調理腳跟疼痛、腿腳無力。在《扁鵲心書》中有記載:“治腳氣腫痛,或腿沉重少力,灸湧泉穴五十壯。”

2、艾灸湧泉穴

由於湧泉在人體的最下部,居於腳心的位置,所以在刺激的方式上,所以艾灸最為常用。當然,湧泉也可以進行針刺,但是由於足底的角質層比較厚,針刺的時候非常疼痛,所以更多的時候用於急救昏迷等神志不清醒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