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知識點是什麼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知識點包括,
第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堅定他們的信心去創點兒,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堅定他們的信心,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第三,幫助學生認識青春期經常遇見的心理問題。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有效幫助大學生解決性格和形容以上的特點。正確的改正自己的思想。
『貳』 心理學知識點
心理學知識點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下面是我整理的心理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布魯納的認知心理學的基本思想:人們通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信息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系起來,積極的構成它的知識框架,這種框架是一種「表象系統」或稱為「內在模式」。人類具有三種表象模式,即動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徵性模式。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體系組成。
2.把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標志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做了許多實驗研究,積累了大量關於動物和人的學習材料,提出了一些學習心理的定律.
3.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實驗法
4.心理發展的概念:心理發展主要是個體從出生到成年期間所發生的積極的心理變化,是個體在成長期間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活動不斷擴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過程。
5.心理發展的動力:①心理發展的動力是已有的心理狀態與外界環境和教育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解決推動了個體的心理發展②在這一矛盾中,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
6.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發展速度、各種心理機能的優勢表現、情緒的穩定性、個性特徵及其傾向性等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個別差異。
7.皮亞傑:是當代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
8.皮亞傑把智力的本質看作是一種適應:即在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產生並通過主體不斷自我調節而建構,或再建心理結構的機制。適應是通過兩種形式來實現的—同化和適應。
9.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①感覺運動階段0~2歲(客體永久性記憶)②前運算階段2~7歲(自我中心性)③具體運算階段7~12歲(運算思維的基本特點就是守恆)④形式運算階段(能進行假設、演繹推理)
10.道德觀:道德觀是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道德活動、道德關系的看法和態度。它是在道德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觀念體系,發展較晚。
11.皮亞傑把兒童道德認知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①第一階段(五六歲)是前道德判斷時期②第二階段(七八歲)是他律道德發展時期③第三階段(九歲以後)是自律道德發展時期。
12.美國柯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展階段理論:把道德觀念的發展分為前習俗、習俗、後習俗三種水平。
13.准備狀態:是指兒童身心發展達到適宜於學習某種事物的狀態。
14.學習的概念:①廣義,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實踐或訓練而獲得由經驗引起的相對持久的適應性的心理變化,即有機體以經驗方式引起的對環境相對持久的適應性的心理變化。②狹義,學生的學習屬於狹義的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其本身的特點。
15.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其本身的特點:①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即間接的知識,它和科學家探索尚未發現的客觀真理的認識活動是不同的。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統的科學知識為任務的。③學生的學習是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前人的知識經驗,用前人的知識經驗武裝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從頭實踐,重復原有的研究路線去掌握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學生的實踐活動是服從於學習目的的。④學生的學習不僅同人類發展中歷史經驗的形成過程和科學家探索客觀真理過程有區別,而且和一般條件下人們進行學習也是不同的。
16.桑代克的學習的聯結理論:他的觀點被稱為「嘗試錯誤說」,簡稱「試誤說」。他認為學習就是在情境與反應之間形成了一定的聯結。
17.桑代克的情境與反應相聯結的三大定律:准備律、練習律、效果律。其中練習律和效果律是「學習的主律」。
18.准備律的含義:當某一情境與某一反應准備聯結時,給予聯結就引起學習者的滿意;反之,當某情境與某反應不準備聯結時,要求聯結就引起煩惱。
19.如何看待和評價桑代克的學習理論:桑代克是西方第一位從事動物學習實驗研究的心理學家,並提出一系列學習定律,成為西方最早的、最系統的學習理論。這對後來學習聯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學術上的歷史功績是應當給予充分肯定的。
20.學習的條件反射學說(經典性條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應的實驗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
21.學習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了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理論體系。
22.經典性條件反射:由條件刺激引起反應的過程,寫成公式是S→R
23.操作性條件反射:先作某種操作反應,再得到強化的過程。寫成公式是R→S
24.斯金納提出:人和動物有機體有兩種習得性行為①應答性行為,通過建立經典式條件反射的方式習得②操作性行為,通過操作式條件反射獲得。
25.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格式塔心理學是1912年創立於德國柏林大學的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形狀」和「形式」的同義詞,可以理解為一種心理的模式。當客觀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現在我們的感官面前時,內心就有一個格式塔與之對應。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所謂學習過程就是面對當前問題情境,在內心經過積極的組織,從而形成一個格式塔過程。
26.怎樣解釋頓悟學習:所謂頓悟就是對問題情境的突然理解。
27.學習頓悟說與學習聯結說相比有兩個優點:①注意學習的認知特性,強調學習內部認識過程的重要性,即觀察、理解、頓悟等認識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這無疑是正確的。②強調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積極主動和有目的的過程。
28.怎樣科學對待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研究,並重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目的性,反對機械的、盲目的學習觀點。
29.學習頓悟說與啟發式教學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
30.布魯納:布魯納是美國研究認知學習和認知發展的著名心理學家。
;『叄』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知識點整理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知識點整理
一、心理發展的含義
心理發展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個生命歷程中心理發生的有次序的變化過程,即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
二、中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
1.連續性與階段性
人的心理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連續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在持續一生的心理發展中,具體的心理功能會表現出處於具有質的差異的不同階段特徵。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在某些代表性特徵的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取代舊特徵而處於優勢的主導地位,表現為階段性的間斷現象。連續性是指後一階段既包含前一階段的因素,又萌發著下一階段的新質。但作為本階段特徵的那些占優勢地位的主要因素,它體現著本階段的本質特徵。
2.定向性與順序性
心理發展在正常條件下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後順序。這種發展順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和不同的個體身上表現出較高的一致性。盡管發展的速度可以有個別差異,會加速或延緩,但發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如情緒的發展是從原始的愉快、不愉快分化出多種一般情緒,進而發展了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級的社會性情感。
3.不平衡性
在個體心理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各種心理機能的發展進程是不同步的,也不總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線式發展的。它可因進行的速度不同、起步發展和到達成熟的時間不同及最終達到的高度不同而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模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個體不同系統在發展的速度上、發展的起訖時間與到達成熟時期上的不同進程;另一方面,同一機能特性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速率。
4.差異性
個體心理發展既遵循共同規律,也存在個別差異。一般來說,同齡學生的發展總要遵循~定的'順序、經歷一些共同的發展階段,但不同個體的同一種心理機能在發展的速度、最終達到的高度是各不相同的,發展的優勢領域也是千差萬別的。各種心理成分在某一個體身上的結合模式也有所不同。
三、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一)少年期
1.定義
少年期是指11、12歲到l4、15歲的階段,是個體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大致相當於初中階段。
2.心理發展特點
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整個少年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的矛盾。在這一時期,抽象邏輯思維已佔主導地位。
(二)青年初期1.定義
青年初期是指14、15歲至l7、18歲時期,相當於高中時期。2.心理發展特點
這是個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時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向「理論型」轉化,開始出現辯證思維,與人生觀相聯系的情感佔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發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識,但理想與現實自我仍面臨分裂危機。意志上有時也會出現與生活相脫節的幻想。
四、中學生性心理的發展
中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從11、12歲到17、18歲,這一時期男生和女生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顯現出各自鮮明的性別特徵。在這一時期,個體的性器官明顯發育並出現第二性徵,性意識迅猛覺醒,從而進入性的活躍期。中學生性心理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對異性的疏離與排斥
這是一段短暫的、引發日後對異性興趣與愛戀的前奏曲。這一階段大約出現在小學高年級及中學低年級。青春初期,由於對性別、性角色的心理認同的增強,以及對第二性徵發育的不安和煩惱,使得一些學生此時對異性有意疏遠。
(二)對異性的關注與接近
短暫的疏遠與排斥之後,是漸漸加深的關注與接近。大約在初二或初三年級逐漸明顯,表現為刻意修飾打扮自己,並以各種理由接近異性。少數大膽者會從眉目傳情發展到寫紙條、寫信示愛。此階段的少男少女對異性的關注具有明顯的好奇性、試驗性、模仿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多是泛泛的,大多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
(三)對異性的追求與愛戀
隨著對異性關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頻繁,高年級的學生已經能感受到異性吸引的情感撞擊和性慾的沖動。當這種心理較為專一地指向某一異性時,便有了純潔而幼稚的初戀,並產生相應的追求行為。
五、中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含義
(一)學習准備
1.定義
學習准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
2.兩個維度
學習准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縱向的方面是指從出生到成熟的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習准備。橫向的學習准備是指每個年齡階段出現的各種內部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個動力結構。
3.學習准備與學習的關系
學習准備不僅影響新學習的成功,而且也影響學習的效率。同時,學習也會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新的發展又為進一步的新學習做好准備。
;『肆』 小學生心理健康小知識
日常生活中,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其心理健康往往被人群所忽視。其實,小學生心理健康對於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識如下:
(1).智力發展水平
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並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毫無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其智力發展應屬於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松;對於學習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於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3).自我認知的客觀化程度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主要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識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4).行為習慣
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了解到小學生心理健康對小學生日常成長的重要性後。家長和老師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伍』 教育學心理學常考知識點重點匯總
教育學心理學常考知識點重點匯總: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的社會化發展、學習理論、學習心理。
1、學生的認知發展:重點在於皮亞傑的認知階段發展理論以及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發展理論。對於考生而言,可能皮亞傑的理論相對較容易理解,因為皮亞傑的理論觀點很多都和我們的生活實際相關聯,比如孩子的「自我中心性」、「客體永恆性」和「守恆性」等。
比如,嬰兒期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這就需要父母要充分滿足嬰兒的一切需求,這樣嬰兒才會建立起對外界環境的信任。
『陸』 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點
心理就是人們在活動的時候,通常各種感官認識外部世界事物,通過頭腦的活動思考著事物的因果關系,並伴隨著怒,哀,樂等情感體驗等。為了讓您在寫的過程中更加簡單方便,一起來參考是怎麼寫的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大學生 心理 健康知識 點,歡迎閱讀!
目錄
心理健康知識點 方法
大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知識點技巧
心理健康知識
心理健康知識點方法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個整體,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身體的健康是指人的身體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現象,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沒有疾病的發生;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動機;能力和人格的內在關系協調,心理的內容與客觀現實保持統一,並能促使人體內、外環境平衡和促使個體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的狀態,並由此不斷地發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質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緒。
二、心理健康從心理學的角度介定心理健康,其基本標准有: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並能恰當地估價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於從 經驗 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宣洩情緒和控制情緒;
9、在符合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能適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1、自覺學習心理知識,尋求心理健康的良葯
2、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
3、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避免過度緊張
5、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
6、加強意志鍛煉,保持樂觀的「正性情緒」
三、擺脫憂郁情緒的方法:
1、不要為自己尋找借口
2、再給自己一點愛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變你的行為
5、走出憂郁,創建「三人空間」
6、了解自己的極限
7、尋找心靈的`綠洲----讓身心安寧的放鬆術和冥想術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計劃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應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訴說自己的煩惱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寬容、自嘲及「愉快療法」
12、把復雜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問題
13、傾盡全力完成一件事
14、運動是自救的基礎
四、大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覺學習心理知識,尋求心理健康的良葯
2、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
3、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避免過度緊張
5、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
6、加強意志鍛煉,保持樂觀的「正性情緒」
五、測試一下,每題有三種選擇答案。
1、與人初次會面,經過一番交談,你能對他(她)的舉止談吐、知識能力等方面作出積極、准確的評價嗎?
A、不能。 B、很難說。 C、我想可以。
2、你和別人告別時,下次相會的時間地點是――
A、對方提出的。 B、誰也沒有提這事。 C、我提議的。
3、當你第一次見到某個人,你的表情是――
A、熱情誠懇,自然大方。 B、大大咧咧,漫不經心。
C、緊張局促,羞怯不安。
4、你是否在寒暄之後,很快就找到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A、是的,對此我很敏銳。 B、我覺得這很難。
C、必須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找到。
5、你與人談話時的坐姿通常是――
A、兩膝靠攏。 B、兩腿叉開。 C、蹺起「二郎腿」。
6、同他(她)談話時,眼睛望著何處?
A、直視對方的眼睛。 B、看著其他的東西或人。
C、盯著自己的鈕扣,不停玩弄。
7、你選擇的交談話題是――
A、兩人都喜歡的。 B、對方所感興趣的。 C、自己所熱衷的。
8、通過第一次交談,你們分別所佔用的時間是――
A、差不多。 B、他多我少。 C、我多於他。
9、會面時你說話的音量總是――
A、很低,以致別人聽得較困難。 B、柔和而低沉。 C、聲音高亢熱情。
10、話時姿態是否豐富?
A、偶爾做些手勢。 B、從不指手劃腳。 C、我常用姿勢補充言語表達。
11、你講話的速度怎麼樣?
A、頻率相當高。 B、十分緩慢。 C、節律適中。
12、假若別人談到了你興趣索然的話題,你將――
A、打斷別人,另起一題。 B、顯得沉悶、忍耐。
C、仍然認真聽,從中尋找樂趣。
說明 選A----1分B---3分 C---5分
分數為0--22:首次效應差。也許你感到吃驚,因為很可能你只是依著自己的習慣行事而已。你本心是很願意給別人一個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經心或缺乏體貼或言語無趣,無形中卻為來人做出關於你的錯誤的勾勒。必須記住交往是種藝術,而藝術是不能不修邊幅的。
分數為23--46:首次效應一般。你的表現中存在著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時又偶有不夠精彩之處;這使得別人不會對你印象惡劣,卻也不會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須心理上重視努力在「交鋒」的第一回合顯示出最佳形象。
分數為47--60:首次效應好。你的適度、溫和、合作給第一次見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對方是你工作范圍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觸者,無疑他們都有與你進一步接觸的願望。你的問題只在於注意那些單向的對你「一見鍾情」者。
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大學生心理健康小知識介紹
★ 心理健康知識問答題大全
★ 大學心理健康知識及心理危機預防方法
★ 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總結
★ 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
★ 心理健康知識問答
★ 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題及答案(2)
★ 大學生心理健康心得體會5篇
★ 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教育課程論文
★ 心理健康知識題庫(4)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柒』 小學兒童心理學知識點
小學兒童心理學知識點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里,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兒童心理學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小學一年級
心理特徵:
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方法:
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2、小學二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自控力不強。
溝通方法:
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要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3、小學三年級
心理特徵:
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溝通方法:
由於交往范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4、小學四年級
心理特徵:
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撓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溝通方法:
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5、小學五年級
心理特徵:
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方法:
鼓勵做事情的堅持性,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信息。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能力,很難准確理解其中內涵,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6、小學六年級
心理特徵:
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穩定。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
溝通方法:
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關注學習的同時,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逐步為升出做准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范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擴展閱讀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識記:
1、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學。
2、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建立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的誕生。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3、心理現象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大類。心理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性、自我意識、個性心理特徵。
第二節 對心理的基本認識
識記:
1、人腦的結構:延腦、橋腦、中腦、間腦、小腦、大腦。
2、神經系統基本活動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機體的神經系統對刺激作出規律性的應答活動。
3、反射可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變的反射;條件反射:是後天形成、易變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
4、客觀現實是心理產生的源泉。
5、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興奮和抑制。
領會:
如何正確的認識人的心理?(科學的心理觀或辯證唯物主義的心理觀)
1、 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
2、 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1)客觀現實是心理產生的源泉。
(2)心理是對客觀現實主觀能動的反映。
(3)心理是在實踐中發生發展的。
第三節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識記: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產品分析法)、實驗法等。
;『捌』 學生心理輔導知識點總結
第六章 中學生心理輔導
第一節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考情分析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兩層含義單選題和辨析題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中學生的障礙性問題單選題、辨析題、材料分析題
一、 心理健康的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有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二)心理健康的特性首先我們要知道心理健康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心理活動。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可能在某時某事上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甚至表現出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我們只有通過掌握知識或尋求外界幫助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形成一個積極的健康心理。心理的健康水平需要不斷地調整和維護。此外,我們還必須知道,心理健康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個人心理是否健康與一個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 和行為並非完全是一回事。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能簡單地根據時一事下結論。心理健康是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的心理狀態,一個人偶爾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並非意味著這個人就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交態)只能視具體情況而定。
二、心理健康的標准①智力正常:②情緒適中:③意志品質健全:④人格穩定協調:⑤自我意識正確;⑥人際關系和諧: TH會適應良好⑧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徵。
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1.抑鬱症概念:抑鬱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表現:是情儲消極、 悲傷、頹度、濃漠,失去滿足感和生活的樂願: 二是消極的識傾問,低自尊、無能感,從消極方面看事物,喜歡責備自己,對未來不抱太大希三是動機缺失、被動、缺少熱情:四是身體疲勞、失時、食慾不振等。治療:對於有種鬱症狀的學生,應讓他們做一此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行動起從活動中體驗到成功及與人交柱的樂趣:也可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改變學生已習慣的貶性的思維方式和不恰當的成敗歸因模式,發展對自己、對未來更為積極的看法。
2.恐懼症概念:恐懼症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表現:恐懼症可分為單純恐懼症、廣場恐懼症和社交恐懼症。中學生中社交恐懼較多見、包括與異性交往的恐懼。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場合講話,擔心自會因雙手發抖、臉紅、聲音發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不敢拾頭,不敢正視對方的眼睛。治療:①情景油療。讓學生在一個假想的空間里,不斷地模擬發生社交忍懼症的量,不斷練習、重復發生症狀的情節,不斷地鼓勵學生面對這種場景,讓學生從假想適應這種產生焦慮緊張的環境。②認知療法。這是種不斷灌輸觀念的治療方法,要斷告訴學生這種恐懼是非正常的,讓學生正確認識與人交往的程序和方法。
3.焦慮症概念:焦慮在是個體不能達成目標或不能克展困難的威脅、致使自尊心、 自信心挫,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形成種緊張不安、 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表現:中學生最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慌亂、無法發揮正營水平考試後又持久地不能鬆弛下來。治療:採用肌肉放鬆、系統脫敏的方法,運用自助型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如「我能應付這個考試」「成績並不重要,學會才局重要的"「無論考試的結果如何,都將不會是最後一次"、這些對於緩解學生的專試焦慮、有較好的效果。
4.強迫症概念:強迫症包括強泊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反復檢查(例如門是否鎖好)強迫性儀式動作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強迫症狀。大多數人都有過強迫觀念,但只有當它干擾了我們的正常生活時,才是神經症的表現。治療:①森田療法。日本的森田強調, 當事人力圖控制強迫症狀的努力以及這種努力所導致的對症狀出現的專注和預期,只會對強迫症狀起維持和增強作用。因此,為了矯正強迫症狀,應放棄對強迫觀念做無用控制的意圖,而採取「忍受痛苦,順其自然」的態度治療強迫行為。②暴露與阻止反應。5.網路成癮概念:中學生網路成癮是指中學生由於過度地和不當地使用網路而導致的種難以抗拒再度使用網路,並影響到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著迷狀態。表現:網路成癮者自身有一些軀體症狀,如頭暈、心煩、胸悶氣憋、緊張性興奮、懶散等,並且與家長、朋友打電話或與朋友聚會次數減少,下網後變得空虛、失落、不願與人交流。可見,網路成癮影響了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和人際責任感。治療:心理干預法。網路成癮心理干預法的適用對象是確已上網成癮的學生。
常用的心理干預法有以下幾種。①強化干預法:在網路成癮的干預中,獎勵的適用條件是一旦發現成癮學生有了減少上網的行為時,就給子獎勵、表揚或肯定性評價。②厭惡干預法:厭惡干預法指採用懲罰性的厭惡刺激來減少或消除些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常用的做法有橡皮圈拉彈法、不贊成干預法、內隱致敏法等。③轉移注意力法:學校或班級通過組織各類有意義的文體活動,讓成癮學生參與其中,從而轉移他的注意力和減輕他對網路的迷戀程度的一種干預方法。④替代、延遲滿足法:一方面,學校和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替代活動以吸引其注意力,並弄清他的上網習慣,然後使其反其道而行之,在原來上網的時間里做其他事情:另方面,了解問題學生的上網時間,將其上網總時間列表納人周計劃,在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實現戒除網路成癮的目標。⑤團體輞導法:將患有網路成癮症的學生組合成一個團體,由富有經驗的教師作為指導者,以團體動力理論做理論基礎,綜合運用團體咨詢的原則和各種方法、達到使參加團隊的成員整體戒除網路成癮的目標。
真題回顧1. (2019上)郭陽同學近來總是不由自主地重復洗手,即便是洗了幾遍仍然認為洗干凈,明知沒有必要,卻不能控制自己。這說明他可能患了( )A.抑鬱症B.焦慮症C.強迫症D.恐怖症2. (2018下)張博近期經常失眠,食慾不振,不願與同學和老師交往,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消極悲觀:認為自己無是處, 未來沒有希望。他存在的心理問題是( )A.強迫症B.焦慮症C.抑鬱症D.恐怖症3. (2018上)在對學生李剛網路成癮的干預中,老師要求其在手腕上套根橡皮筋,-且感覺自己想上網就用力拉橡皮筋彈自己。這位老師所要求的方法稱為( )A.強化干預法B.厭惡干預法C.轉移注意法D.延遲滿足法4. (2016下)[材料分析題]-位高中 女生接受心理輔導時的自述:進入高三以來,我就覺得自己被籠罩在一種緊張學習、迎接高考的氛圍中,時常感到心煩意亂,學習成績也時好時壞,為此整天惱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問題,感覺也與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刷烈程度比以前強很多,身體有種不舒服的娛熱,思維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難集中。我怕老師提問,老師一叫我回答問題,不論是能答上來還是答不上來,回答時總是語無倫次,而且聲音發顫。雖然經常被老師提問、卻還是消除不了這種膽怯心理。考試之前,我會非常緊張,幾天前就會睡不著覺,連續失眠,考試時經常因太緊張而不能認真審題,並且考試時,感到心跳加速、頭腦發脹,保訴沉沉、結果考試成績越來越差。老師,您說我能改變這種情況嗎?請結合材料,說明中學生考試焦慮的主要表現、產生的原因和調適方法。1. [答案]C[解析]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強迫洗手、強迫計數、反復檢查(例如門是否鎖好)強追儀式動作是生活中常見的強迫症狀。題干中的措述是強迫行為的典盟表現,故正確答案為C。2.1答案C[解析]抑鬱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表現為是情緒消極 您傷、頹度、淡漠,失去滿足感和生活的樂趣:二是清極的認識傾向,低自尊、無能感,從消極方面看事物,喜歡責備自己,對未來不抱太大希望:三是動機缺失,被動,缺少熱情:四是身體疲勞、失眠、食慾不振等。題干描述的就是抑鬱症的典型表現。故正確答案為C。3.[答案]B[解析]厭惡干預法指採用懲罰性的天惡刺激來減少或消除一些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常用的做法有橡皮圈拉彈法、不贊成干預法、內隱致敏法等。題干中,老師所要求的做法便是厭惡干預法的體現。故正確答案為B。4.[參考答案]中學生最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其表現是隨著考試臨近,心情極度緊張;考試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覺范圍變窄,思維刻板,出現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後又持久地不能鬆弛下來。材料中女同學整天憂心神仲,心跳加速,思維不受控制,上課害怕老師提問,是典型焦慮症的表現。產生的原因:(1)學校的統考,升學持久的、過度的壓力,使學生缺乏內在的自尊心和價值感。(2)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學生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學業上多次失敗的體驗等。(3)個人具有容易誘發焦慮反應的人格基礎:遇事易緊張、膽怯,對困難情境做過高程度的估計,對身體的輕微不適過分關注,在發生挫折與失敗時過分自責。調適的方法:採用肌肉放鬆、系統脫敏的方法,運用自住型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如「我能應付這個考試」「成績並不重要,學會才是重要的」「無論考試的結果如何,都將不會是最後一次」,這些對於緩解學生的考試焦慮,都有較好的效果。
『玖』 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知識點整理資料
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知識點整理資料
雖然國內外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們對青少年的年齡階段的劃分范圍不盡相同,但是大家一致認為,青少年期是從童年期向成人期過渡的時期。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知識點整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知識點整理資料
整個青年期(包括少年期)年齡的區分大體規定為11、12歲到25-28歲。少年期,即為初中階段,年齡范圍為11、12歲到14、15歲;青年初期即為高中階段,年齡為14、15歲至17、18歲;而青年晚期的年齡范圍為17、18歲到22、23歲,大致屬於大學階段,而有些學者把青年晚期延長到28歲,這也並不影響青年晚期的特徵的概括。
青少年期是個體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處於這個時期的個體,生理成熟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其心理發展的特點特別是在智力發展、情感和意志表現、個性及言語表現上,都有其獨特的發展特徵。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認知能力發展
由於青少年時期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活動向學習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質的變化,加上活動范圍的擴大,使得個體的認知能力和言語都有了新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高度發展的概括化觀察力。
概括化是觀察力向成熟發展的重要標志。兒童由於抽象思維能力差,所以其觀察能力雖然是敏銳的,但缺乏概括性,觀察得不夠深刻、不夠全面。青少年則不同,他們可以利用日益發達的抽象思維能力組織、調節和指導觀察活動,以提高觀察的概括性。
2、獲得成熟的記憶力
與兒童期相比,青少年的記憶力達到一個空前成熟階段。意義識記代替機械識記而成為識記的主要手段;識記的目的性增強,有意識記超過無意識記而居於支配地位;進入了記憶最佳時期。
3、形成理論型的抽象思維能力
從思維類型上看,少年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經驗型的,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具體形象的支持,理論思維發展得不是很好。到了17、18歲之後,其抽象邏輯思維由經驗型水平急劇向理論型水平轉化,理論型的抽象邏輯思維成為一種成熟的思維形式,並導致辯證思維的發展。使青少年有可能形成極其活躍的創造性思維。
二、個性的成熟
從少年到青年,個性逐步形成。少年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穩定性低。
進入青年期,青年的個性雖然還有受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展變化的可能,但已相對穩定。主要標志是:
1、自我意識趨於成熟
隨著知識的積累、智力的發展以及獨立安排生活道路這一客觀要求的逼近,青年的自我意識日漸成熟。他們傾心於認識自己的身心發展及其社會價值;獨立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並逐漸克服評價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徵;能較好地進行自我教育。
2、世界觀初步形成
世界觀萌芽於少年期,初步成型於青年初期(此時尚不太穩定),到青年中後期進一步成熟。青年對世界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政治活動以及青年中後期生活道路給青年的錘煉是青年期世界觀形成的基礎。青年世界觀的成型表現在他們對自然、社會、人生和戀愛都有了比較穩定而系統的看法。
3、興趣、性格趨於穩定,能力提高
興趣是個性傾向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青少年的興趣是廣泛而多樣,逐步穩定,持久性提高,日益深刻。性格和能力都是最能表現個性差異的心理特徵。性格在青年初期基本定型,此後的改變十分細小。能力有各種類型,不同類型能力發展的速度不盡相同,但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都要到青少年期才能趨於成熟,並在青年後期都先後達到高峰。
4、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水平提高
青少年開始進入自覺的道德水平階段,形成信念,知道自己行動的原則。這一方面表現在道德意識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日益加強,所掌握的道德准則范圍廣、質量高。另一方面表現在道德情感中的直覺式情感逐漸減少,倫理道德式的情感體驗開始占優勢。此外,道德理想更為現實,知行脫節的現象也日趨減少。
三、情緒、情感特徵
青少年的情緒和情感已趨向成熟和穩定,但與成人相比,又顯得動盪不穩。其主要特徵有:
1、熱情、容易激動
青少年辦事積極、富於熱情,傷感易被激發,行動迅速,表現為奔放、果斷。但由於生理和自我意識上的急劇變化,有時青年的情緒、情感容易過於激動。
2、情感的內容越發豐富、深刻
青少年的幾種基本情緒如憤怒、恐懼、歡樂、悲傷和愛的起因以及表現特點與兒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緒情感已經從不成熟發展到成熟。由於智力和社會需要的不斷增長,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許多具有明確道德意識的社會性情感,如集體榮譽感、社會責任感、義務感、正義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顯提高。
3、對情感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漸穩定
這一方面表現在青少年情感持續的時間延長,情感不再像兒童那樣容易轉換,受外部情境的影響減少。另一方面表現在青年的情感類型正從外傾型向內隱型過渡,他們能根據條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現出外部表情與內心體驗的不一致。
四、意志特徵
青年的意志發展迅速,其特徵是:
1、完成意志過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
青少年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樂於獨自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不像兒童那樣輕易求助於他人,表現出良好的主動性;同時青少年能不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自覺性日益增強。
2、行動的果斷性增強
由於認識能力的發展和逐漸成熟,青年面對充滿矛盾的問題時,能夠按照一定的觀點、原則、經驗比較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決定並執行決定。與少年相比,青年的輕率和優柔寡斷都相對減少,動機斗爭過程也逐漸內隱、快捷。
3、自製力增強
青少年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漸增強。此時,他們努力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於原定的目的和計劃,能較好地調節自己的激情。行動的理智性比較強,當然有時也表現出沖動。
4、富於堅持精神
由於神經系統功能尤其是內抑制功能的發達,以及動機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堅持性,不過在這方面,青年人比少年強得多。他們勇於求成,凡事不肯輕易服輸,即便受挫,亦不灰心。
五、言行特徵
言語和行為特徵是表達青少年心理發展狀況的重要標志。它像一面可以折射的透鏡,將青少年的內心活動反射出來。
1、成熟的言語表達能力
其主要表現是:青年人的詞彙已很豐富,且內容日漸深刻;口語表達中的獨白言語趨於完善;書面言語表達基本成熟;內部言語已達到完全「簡約化」的水平。
2、行為動機、表現上的成年型,行為控制上的童年型
他們要求完全擺脫成人干預,獨立行事;要求社會承認他們行為的社會價值;要求兩性交往、戀愛等。他們要求像成人一樣地參與社會生活,但是又往往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特別是在情感受到觸動的時候,容易沖動。在這方面,少年尤其突出。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一)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願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
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
(二)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
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三)青春期心理問題
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於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並存於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
2.情緒情感激盪、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盪。這種動盪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
3.早戀。中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
(四)挫折適應問題
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系方面的、興趣和願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
心理健康是指各類心理活動正常、關系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處在相對穩定狀態。說得通俗點,心理健康的標志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人際關系良好,能適應環境,有幸福感,在學習、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水平的標准,有以下十項:心理活動強度、心理活動耐受力、周期節律性、意識水平、暗示性、康復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會交往、環境適應能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准
熱愛生活——心理健康者熱愛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憧憬美好的未來。
穩定的情緒——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樂觀、滿意等積極情緒體驗方面占優勢。盡管也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消極情緒出現,但不會持續長久。
智力發育正常——正常發育的智力指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實際年齡相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
正確認識自己——青少年自尊、自愛、自重,他們既能客觀評價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把握自己。
良好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有積極、良好的人際關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補己之短,並能用友善、寬容的態度與別人相處。
穩定、協調的個性——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對穩定的、協調一致的個性系統。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徵是: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堅韌的毅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自製力。
心理活動與心理發展年齡特徵相適應——一定的年齡應有相應的心理活動特點,如兒童、青少年應是朝氣蓬勃,而老年人應穩重老練。
中學生應該學習一點心理健康小知識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學習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學生學習了心理學的知識以後,能按心理學規律去學習,學習成績就會有較大的提高。比如:學習了記憶的規律,就可以解決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問題;學習了思維規律,就可以解決記不住,記不牢以及死記硬背的問題;學習了有意注意的規律就可以使思維開闊、更敏銳、更富有創造性,還可以調節考前情緒,消除緊張,輕松上考場。
2、心理學知識還可以解答中學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比如,學習了有關性格的知識,就可以使自己對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從而矯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鍛煉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學習了情感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學會調節情緒、升華情感的方法;學習了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斯的心理變化規律,從而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順利地度過青春發育期。
3、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有所幫助。因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時,也學會了了解同學的心理,這樣便可以對不同氣質、性格的同學採取相應的態度,從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強與同學的友誼。心理學的應用非常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當中,不論學生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現在學一些心理學的基礎知識都是有益的,將來的祖國建設需要心理素質較高的一代青年。為了學生的現在也為了將來,中學生應學習一點心理學。
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如果你問一位中學生「你健康嗎」他也許會說:「我當然健康,瞧,我壯得象頭小牛犢,從沒生過病。」可是健康不應只指體格健壯與否,還應包括心理在內的健康。嚴格地說,只有體格健康還算不上是健康,因為健康不只是體格健壯與否,還包括心理健康與否,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一個響亮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並解釋: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也就是說,健康與否從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現在不少中學生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如膽小、憂郁、孤僻、依賴、神經質、人際關系不良等。那麼,怎樣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生理健康的指標較明確,判定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較為困難,因為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和模糊性。
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麼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和心理,並不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
心理健康的標准,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① 正確的人生態度。
正確的人生態度來源於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② 滿意的心境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
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於正確的認識,由於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自驕自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於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准,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③ 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於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於健康狀態中。
④良好的個性,統一的人格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保持統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⑤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人與動物區別在於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復無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