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醫學基礎知識有那些
中醫基礎知識之我見:中醫不僅是一門單純的醫學,其已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智慧,追隨古哲學思維,滲透著天人一統的認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中醫總括有四點: 第一點是醫道,醫德。此各人見解不同,余則緊記一對聯"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解除民間疾苦,不講事不講非只講修身行善積德"。前人曾說醫者父母心,因為病者的疾苦及性命都交給了醫者。的確,醫學乃是一門做人的學問,沒有一顆善心,又怎樣去救人活命呢?, 第二點是"人稟天地之氣而生。"。所以,天地之一切皆會影響及人,而人亦可反映出其所在環境的一切。記得曾治一婦人,年62歲,現住沙灣荷景三區。訴說己咳嗽兩年,多處治療未果。開葯三服,幾天後復診說,葯後稍愈,隔天又咳。詳細詢問後,提出是否家居風水問題,最後決定同往一看。發覺病婦房間居於室之東北方,此乃全室至陰之方,風水上稱之為"鬼門"。婦人本屬陰,年老陽更不足。又居陰地而至陰太重,則病纏綿而難愈,勸其換房居住。。後經其子證實,於換房後7天,病不葯而愈,此天地之氣造化於人。天地一切皆會影響及人,但人也會改變環境,此風水之道,在這不詳談。第三點是"形與神俱,不可分離"。認為人分形體與精神,決一不可。謂"形不勞,神不散,可活百氣。"按現在講法,形即驅體,神即靈魂。我在這不是講迷信,但靈魂確實存在,如你不信,中醫就難懂了。因中醫多處講到這問題,如形神,營衛,氣血等。確定人魂之後,這些問題便易理解了。就按現代科學來說,要製造一個與人體外形一樣,內在所含的化學成份物質也一樣的物體,不是難事。但怎樣做這物體也不能自我生長並生存。為什麼?因當今科學不信靈魂,故造出之物形象而無神存。中國古傳之術也多有應用靈魂之法,中醫"祝由"科也是其一。可惜己被當今政府嚴制了。而西方研究之傕眠術,也正是應用人體靈魂之術。只不過叫法不同罷了。這正是老子所說的"道非道,非恆道。名非名,非恆名。"之理。第四點是"疾病可知,又可防治。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中醫認為病由邪生,生於陽,得之風雨寒暑。生於陰,得之於飲食居住,陰陽喜怒。而萬物既有陰,即有陽,一物二分。所以既有病,即必有解此病之法,此陰陽互生互制也。中醫的辨證觀也正是如此。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運動著,整個世界運動變化的根源在於世界內部的陰陽的矛盾統一。中醫的治療亦根據此理定立標本緩急(所謂本,就是與疾病相對的一面。標即病所表現出的症狀)。認為治病必求其本,但急則先治其標。確定治療先後,就採取正治或反治的手斷。。正治與反治,都是針對疾病本質,應用與證候性質相反的葯物進行治療。而這正是自發地運用了矛盾的對立間既斗爭又統一的辨證觀,總的治療原則是針鋒相對,針對證候所反映的陰陽失調的狀態,釆用糾正這種陰陽失調的冶療方法。臨證時,又同一疾病,由於時令,氣候,地區方域,以及病人的年齡,體質,生活習慣,居住環境,職業等不同而治療方法也不同。其蘊含著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的辨證思想。而有時候,雖不同的疾病,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相同的病機變化,則可採取相同的治療方法。這說明中醫學是從運動的觀點而不是從靜止的觀點,從相互聯系的觀點而不是從孤立的觀點來看待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並注重其統一性,即整體觀念。既重視人體各個局部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同時也非常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和完整性。除陰陽外,應用於中醫缺不了的還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其特性為"木曰曲直作酸,水曰潤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金曰從革作辛,土爰稼穡作甘。"通過其特徵引伸天下萬物。五行學說是以"五"為基數,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的生克制化原則,闡釋人體和五行的相互關系,闡釋五臟疾病好發季節和病機轉變,闡釋臨床現象的機理,指導確定治療方法。並認為人的生命既自身在不斷運動也與外界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系,具體地闡明機體內部及其與外界環境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觀念。陰陽五行皆本於氣,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古人通過陰陽五行之確立,應用於四時,定出了"五運六氣"之法,現稱"運氣"學"。通過其應用,我們便可預測出某時期,某地區,某年齡階斷的人,多會患某類型疾病,對區域性或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據。中醫對於人體臟腑機能的描述稱為藏象,其學說是通過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對於研究人體的生理及病理,指導臨床實踐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除臟腑外,人體還有奇恆之腑,氣,血,津液等組織。其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相互為用的聯系。而經絡則是其相聯系的系統之一,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經筋,皮部,絡脈四部份組成。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其主幹分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兩大類。經脈之氣所"結,聚,散,絡"的為終筋,而皮部即是經脈及所屬絡脈在體表分支的部位。經絡的主要生理機能是溝通表裡上下,聯系臟腑器官。通過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作傳導。調節機能平衡。所以,通過對經絡的調理,剌激,也可達到治病養生的作用。那什麼是生病?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體生病呢?病因泛指能影響和破壞人體陰陽相對平衡協調狀態,導致疾病發生的各種原因,其總括有以下幾點:一,六淫。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二,癘氣,即疫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三,七情內傷,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過則直接傷及內臟,影響臟腑氣機。四,飲食,勞逸所傷。五,外傷,包括金瘡,跌打,燒傷,凍傷,蟲獸傷。六.痰飲,瘀氣。而各種病因又會導致人體出現虛實現象,陰陽失調,氣血失調,津液代謝失常,內生"五邪",經絡偏逆,臟腑失調等病理現狀。對於疾病,而原則上是以預防為主。治療時須緊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臟腑功能,及氣血關系等。並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靈活運用。以救人活
㈡ 中醫葯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學的概念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中醫葯養生知識有哪些呢?下面我為你整理一些相關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醫葯養生知識
1、調理心態:中醫之養生保健首先是調理人之身心狀態。中醫病因學說:七情生病,過喜傷心,暴怒傷肝,憂思傷脾,大悲傷肺,恐驚傷腎。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稱“七情”。在正常范圍內的情志變動是屬生理的:一般不會致病;但過度地情志改變,就可能引起疾病。如:暴怒傷肝,可引起胸肋疼痛,頭痛頭暈,性情急躁等;思慮過度可以傷脾,證見胃脘脹痛、食慾不振、暖氣等。我們要記住古人幾段名言:“為人在世莫呈強,讓人一步有何仿,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就教導人們要以“忍為貴、和為貴、平為福”的和諧作風。“能忍自安、知足常樂”、“豈能盡隨人意,但願不負我心”。天天自念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態平衡,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更要理解,世間人人都要老,三病兩痛都不少,我們要正確面對這一生理現象,保持樂觀情緒,能有效提高身體質量。
2、飲食養生:好多人都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得病的。其實,人是不應該得病的,為什麼?人就和一台機器一樣,保養的好,運轉就會正常,保養的不好就會得病。人不應該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麼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告誡我們,人類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營養不均衡,
包括:過剩、缺乏。過剩指的是脂肪過剩,缺乏指的是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這就是原因,不會吃飯,才會得病。提到吃飯,吃飯的目的是什麼?從養生講,第一,維持生命;第二,預防疾病;第三,治療疾病。古人有一米度三關,中醫五千年養生精華,給後人留下一個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療,就是要我們吃好。根據中醫的五臟配五色,肝喜歡吃綠色,心吃紅的,脾吃藍色的,肺吃白色的,腎吃黑色的。下面說說口味方面問題: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腎喜咸。也就是說應該什麼口味都吃一點,不能偏愛哪個就一輩子不改。比如:酸養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軟化血管的,為什麼?因為它養肝、養血,能軟化血管。西醫指出:“血管是否暢通是百病之源”,中醫學“氣為血帥,氣行血亦行”。為什麼呢?原因是人活著依靠血液循環,血液存在於血管里。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動,會產生垃圾,如果飲食不合理,又沒有及時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會加快,對血管壁的沖擊力會加大,從而引發高血壓病,腦梗,心梗等疾病。血管堵了,怎麼辦?需要疏通。血管堵塞、中醫叫血瘀,西醫叫自由基太多,預防學和營養學叫脂肪代謝的產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縱觀萬物,維生素就能解決這一切,其次是礦物質。先說維生素。維生素來自水果和疏菜。蔬菜要生吃最好,水果連皮一塊吃。從中醫講,生吃可以泄肝火,從西醫講,可以補足維生素。另外有報導生吃長條茄子,茄子是吸油的,如果吃下去,僅有的一點脂肪也會被吸光。常吃可以降血脂。茄子洗干凈後切塊或條,放醋、鹽、麻醬涼拌吃,也可切條沾醬吃。生吃茄子還有一個功能,能治便秘,效果很明顯。總之飲食方面要注意食物多樣化飲食不節。
飲食與缺鈣問題:有報道我國老年人普遍缺鈣。缺鈣以後會出現什麼現象?從中醫角度來說,叫人老骨頭先老。人老了,骨頭慢慢就變細了、塌陷了,骨頭越來越小了?骨頭一小,人的個頭就越來越矮了,所以人上了歲數,個子就變低了,這就是鈣缺乏出的問題,鈣還能預防動脈硬化。那麼鈣從飲食中哪裡來?主要是牛奶、豆類。關於喝牛奶和豆漿問題,醫學指導是如果沒有高血壓、高血脂還是喝鮮牛奶好。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就要改為喝豆漿好。這樣我們應形成一個原則,長期堅持確保鈣元素的及時補充。
3、運動養生:中醫的養生體育,是動靜結合,意念思想相隨,它不只是要求有形體動作,更重要的是思想集中,思想意念一致,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使人經絡暢通,不得病,還可以治病,這是中醫養生之道。中醫的運動養生方法很多,不可能盡述。常按摩經絡穴位,如百會、太陽、風池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湧泉穴、合谷穴、列缺穴等等也能促進機體的調節功能。養生運動注意勿躁勿懈,貴在堅持,每日應以室外活動為主、室內活動為輔,以便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場地等自然條件,從事各種有益活動。活動的項目和運動量,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但重要的一點是要持之以恆。
4、起居養生:根據自己的性格習慣、愛好和身體的具體情況來選擇自己的生活起居。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是古人的健康長壽經驗。按現代醫學、生物學觀點來看,它是符合科學道理的。突出老年人怎樣安排生活起居為好呢?消除疲勞保大腦,養足精神防衰老,夜晚睡眠保質量,白天也要睡一覺。提倡早睡早起,每晚保證6-8小時的睡眠時間睡好外,在早餐及午餐後都要一次小睡,每次不超過l小時,由於早晨起得早,經過幾小時的活動,早餐後小睡一會兒,可使體力得到恢復,比較符合老年人的生理要求,午餐後常使人感到乏力,昏昏欲睡,小睡一會兒正好適應這一生理情況。
㈢ 中醫基礎知識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葯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葯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
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葯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葯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葯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注意:中葯需在專業醫生或葯師指導下使用。
㈣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由於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富裕,很多人都開始關注養生的話題了,而中醫養生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養生方法。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的相關內容。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1
1、大蒜中含有豐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換季時多吃些大蒜會幫你應付感冒。
2、飲酒時不宜吃煙熏食品,飲酒易使人體血鉛含量增高,這時煙熏食品中的有機胺會誘發消化道疾病。
3、用餐節奏不宜太快,細嚼慢咽,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讓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
4、將飲泡過的茶葉曬干後裝在紗布袋內,放在冰箱里,可吸收魚、肉散發出來的腥味。
5、想美白肌膚,應多吃蔬菜和水果,隨時補充維C、牛奶等,長期堅持清淡飲食可淡化斑點。
6、洗頭時,在溫水中加些鹽,用鹽水來洗頭,這樣可以防止掉頭發,同時也會使頭發洗得更干凈。
7、風油精治燙傷,對於小范圍輕度燙傷,可將風油精直接滴敷在燙傷部位上,每隔四小時滴敷一次。
8、夏天「吹空調」以成為習慣,但長時間吹空調反而特別容易中暑,在辦公室、家中要多喝鹽開水防中暑。
9、女性每晚睡前喝點紅酒,可以養血。每天敷一張浸過紅酒的面膜紙,可改善肌膚狀況。
10、醋水沐浴可護膚抗疲勞,戶外活動後,往洗澡水中放點醋,有抗疲勞、抗過敏、止癢的效果
11、白色衣服被其他衣物染了色,可將被染色處用水打濕,再塗滿食鹽反復輕搓,去掉染的色後用水清洗
12、在海帶中存在著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可以消除口臭
13、被蚊蟲叮咬後,可立即塗1至2滴氯黴素
14、擦傷傷口不宜用創可貼,而應用紫葯水消炎,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癒合。
15、芹菜富含纖維,可加快腸內食糜的排空速度,縮短有毒物質在腸內滯留時間,可預防腸癌。
16、赤豆粥補腎消水腫,荷葉粥解暑熱、止渴解毒;冬瓜粥止渴生津降血壓;銀耳粥生津潤肺
17、牙齒美白偏方,用木瓜切片,每天擦拭牙齒2次,每次兩分鍾,堅持一個月,必然有效
18、木質傢具應用干布擦和上臘保養,若沾上難擦的污垢,可先用布蘸牙膏擦拭,後用濕布擦
19、烹制菜餚時不可用白酒代替料酒,料酒加熱能與融解脂肪產生醋化作用,增鮮提味,白酒無此作用
20、挑遮陽傘,不妨撐開傘看地面上的影子,影子顏色深的好,傘面面料選滌綸的,顏色越深越好
21、桃子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可緩解便秘,含鐵量居水果之冠,是缺鐵性貧血者的理想食物
22、小快步姿勢行走最佳,可增加肌肉活動次數,使腿部肌肉強健,增加血液循環
23、教你煮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後微火煮2分鍾,停火後泡5分鍾
24、筷子用久了會殘留細菌和清潔劑,平時除了要對筷子勤消毒外,最好半年更換一次
25、流血時捏一小撮茉莉花茶放進嘴裡嚼成糊狀,貼在傷口處不要鬆手,片刻即可將血止住
26、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經常喝姜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27、燒豆芽之類素菜時,適當加點醋,味道好,營養也好,醋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
28、啤酒中的酒精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用啤酒敷臉,可預防面皰,膿皰,而且可以收縮毛孔
29、生薑紅糖水可預防感冒,將生薑、紅糖各適量煮水代茶飲,每兩三天喝一次,能有效防治感冒。
30、菠菜營養豐富但含草酸多,有礙鈣吸收,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31、輕松去除襯衫衣領、腋下汗斑的秘訣:在汗斑處塗上系法靜候靜置五分鍾再洗。
32、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並不科學,飯後輕微運動也會增加胃腸負擔,休息30分鍾再活動較適宜。
33、將桔子皮洗凈,切塊,浸入白酒內,可製成桔皮酒,其味道清香醇厚,每日飲少量,可清肺化痰。
34、大蒜具有敗毒止癢等功效,取一瓣大蒜,瓣斷,用斷面在蚊蟲叮咬過的皮膚上反復塗擦,可有效止癢。
35、坐椅子的高度要適宜,腳不能懸空,腳懸空會使大腿根部的血管受壓迫,導致血流不暢通。
36、皮蛋蝦仁拌豆腐,豆腐是很好的夏季冷盤,富含蛋白質和鈣,豆腐、皮蛋和蝦仁都可清熱。
37、洗頭前半小時在頭發上塗一層由蜂蜜和橄欖油製成的護發劑,頭發會變得光潔發亮。
38、每天喝1杯西紅柿汁或常吃西紅柿,可有效減少黑色素形成,對防治雀斑有較好的作用。
39、長期蹺腳坐會對體型有不良影響,易導致盆骨彎曲,肌肉附著位置不正確,身材變形。
40、吃全麥麵包、饅頭、蘇打餅干能提高情緒,抗憂郁,因為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41、不吃早餐危害健康,腸胃脆弱,可能會患上膽囊結石,誘發慢性膽囊炎
42、每天早晚或長時間用腦後,可用雙手手指梳頭,既有利於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促進頭發生長。
43、就坐電腦前的人應常吃蘋果,它能與體內的放射性元素結合並排出體外,具有防癌及養生的功效。
44、葡萄含豐富的鐵,貧血者吃了可增血,產婦喝葡萄酒有助血液循環,但葡萄含糖量較高常吃易發胖。
45、如輕度燒傷,燒傷面積不大,僅局部起泡,發熱腫痛,可將受傷部位浸泡在鹽水中,有止痛消腫作用
46、吸煙會阻礙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尼古丁對維生素C有破壞作用,因此吸煙的'人容易缺乏維生素C
47、將適量綠豆煮爛,加白糖,每天當水喝,可防中暑;適量加入金銀花,效果更佳
48、做拌冷盤時,將菜在煮沸的啤酒中燙浸一下,可大增冷盤風味。
49、取獼猴桃果100克,紅棗12枚,水煎當茶飲,對有效治療急性肝炎有促進作用。
50、用鈍的菜刀放在鹽水中泡20分鍾,然後再磨,邊磨邊澆鹽水,可延長菜刀的使用壽命。
51、新鮮橘皮洗凈後和茶葉一起沖泡飲用,不但能清熱止咳,還能潤喉生津幫助消化。
52、凡金屬餐具,帶金邊的瓷器,竹、塑料等不耐熱容器,凹凸狀玻璃製品均不宜在微波爐中使用。
53、苦瓜中的草酸會妨礙食物中鈣的吸收,炒苦瓜前,應將其放沸水中浸一下,去除草酸後再炒。
54、將大雪梨一個連皮切碎,加適量水和冰糖燉煮後食用,可治療咳嗽音啞,咽喉干痛。
55、咀嚼芝麻可止反酸,反酸時,可取適量芝麻細細咀嚼後咽下,片刻之後就可止住反酸,療效顯著。
56、炒黃瓜想炒脆一些的辦法是,黃瓜切成片後,放鹽腌一下在炒,炒出來就會非常脆了。
57、牛奶不宜與含鞣酸的食物同吃,如濃茶、柿子等,這些食物容易與牛奶產生反應結塊成團,影響消化。
58、韭菜最好現做現吃,不能久放。如存放過久,韭菜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易引起食物中毒。
59、快超過使用期限的鮮奶,不適合生飲,可用小火加熱煮沸,放涼後加入菜餚或點心中烹調用。
60、牙膏制腳氣,擠小量牙膏塗擦在腳氣部位,每日多用幾次,注意勤換襪子,半月腳氣就可痊癒。
61、把雞蛋打在一個金屬湯勺內,放在水裡煮,等雞蛋凝結之後會脫出來,做出的荷包蛋形狀很漂亮。
62、在肥皂底放一塊海綿,可防止肥皂遇水變軟,吸滿肥皂水的海綿,可洗手,一舉兩得。
63、高血壓患者忌吃麵包,麵包中的小麥麵粉可增加體內的胰島素,而胰島素能快速致使血壓升高。
64、煮飯時不宜用生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氯氣,在燒飯的過程中會破壞糧食中所含的維生素B1。
65、馬鈴薯的芽,含有毒的生物鹼,食用會造成腹痛、頭昏,若在馬鈴薯中放個蘋果,可延遲發芽的時間。
66、餅乾的防潮法,餅干裝罐時,同時放進一塊方糖,方糖會吸收 罐中的濕氣,是餅干保持香脆。
67、蒸魚時應先把水燒開,後蒸,與在突然遇到溫度較高的蒸氣時,外部組織凝縮,內部鮮汁不易外流。
68、秋季雨水較多,為了不使家用電器受潮,電視機、電腦、音響最好每天開機一次。
69、沒有炎症時濫用潤喉片,抗菌成分會殺滅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失調或是其他不良反應。
70、豆腐保鮮妙招,先燒點水,水中放少許食鹽,帶鹽水冷卻後,把豆腐放在裡面,豆腐可保存兩三天。
71、緊張的`人際關系,心理上長期受壓抑,可致使體內環境失調、人體免疫力降低,從而更易患癌症。
72、薑汁滴耳可驅耳內小蟲,白蟲入耳,可取薑汁少取滴制,蟲即刻就會自行飛出。
73、頻繁開關電視機,對顯像管及其他電子元件很不利,每次開機瞬間會產生浪勇脈沖電壓,加速顯像管老化。
74、取食鹽150克,菊花100克,浸泡在開水中,放溫後洗擦腋窩,每天兩次,可除狐臭。
75、經常下蹲能有效促進靜脈迴流,緩解腹部淤血,緩解視力疲勞,防止近視及視力衰退。
76、飯後忌工作,馬上伏案工作可能會影響人體對消化器官的供血量,不利於充分吸收營養。
77、西紅柿可治療牙齦出血,將西紅柿洗凈當水果吃,連吃半個月,即可治癒牙齦出血。
78、引水吉勇救了,裡面有一層白色的渣,把檸檬去籽,放進飲水機內煮二三個小時,可去除白渣。
79、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後,機身上每平方厘米就會滋生數萬個細菌,專家提醒使用手機是一定要注意衛生。
80、羊毛衫不掉毛竅門,用涼水溶解一匙澱粉把羊毛衫浸透拿出來,水滴完用洗衣粉水浸5分鍾漂凈。
81、羽絨服一定不能乾洗,只能用冷水濕洗,只要能冷水適當清洗,就能保證三年內羽絨服填充物的質量。
82、剛買的水果不宜立即放入冰箱,因為低溫會抑制果酵素活動,無法分解殘毒,應放一兩天後再放入冰箱。
83、在洗碗水中放幾片檸檬皮、橘子皮、或幾滴醋,能消除洗碗碟上的異味且增加瓷器光澤感。
84、礦泉水中含有益物質和游離的二氧化碳,但飲用過多會影響胃液和膽汁分泌,導致體內酸鹼失調。
85、用完的香水瓶、化妝水瓶不要立即扔掉,把他們的蓋打開,放在衣箱或衣櫃里會使衣物變得香氣襲人。
86、液態奶包裝的主要成分聚乙烯在高溫時會分解,有毒物質滲到牛奶里會危害健康,所以牛奶不要連袋熱。
87、胃寒疼痛,可用生薑少許,加水煮沸,趁熱服用。對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患者,此方法也有效。
88、柚子中含有柚皮,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89、咀嚼可提高孩子注意力,在學習、備考或運動時讓孩子咀嚼口香糖有助於提高注意力和警覺性。
90、秋燥易傷肺應多吃潤肺生津的食物,鼻出血可飲用茅根茶;咳痰帶血,可用藕節泡茶或燒耦節湯。
91、淺色的皮靴容易弄臟,擦鞋時先用檸檬汁塗在鞋面上,再擦鞋油,或者用牙膏刷,都會光亮如心。
92、衣襪上如有汗臭味,可把洗凈的衣服和襪子放入加有少量食醋的水中漂洗一遍,就能除衣、襪的異味。
93、脊椎患者一側睡,脊椎壓力最輕,但易壓迫血液循環,不防在雙腿間夾個枕頭。
94、冬季室內濕度不夠易誘發疾病,加重應配備加濕器,或在室內養幾盆水仙花也能增加濕度。
95、剛剛油漆過的牆壁或傢具常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只需在室內放兩盆冷鹽水,幾天氣味便可出去。
96、秋季皮膚比夏天更易曬黑,秋天離子層濃度比夏天稀,紫外線更強,更須防曬。
97、做魚時應多放姜,姜可緩和魚的寒性,解腥,幫助消化;燒肉時宜多放花椒,花椒有助暖作用。
98、做豆腐時不可放蔥,蔥中的草酸容易和豆腐里的鈣質結合成草酸鈣,會破壞豆腐的營養成分。
79、火腿放入冰箱地穩貯存,其水分會結冰,脂肪析出,腿肉結塊或鬆散,肉質變味,極易**。
100、讓人快樂的十種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中醫養生小知識100條2
中醫養生粥有哪些
1、草芪龍苓粥
材料:炙甘草、黃芪、龍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許。
製作方法:將炙甘草、黃芪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龍眼肉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補氣安神,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後加劇、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脈結代等。
2、生脈粥
材料:黨參、麥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諸葯擇凈,水煎取汁,與大米加清水嬲旖亍茫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將生脈口服液1支,調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補氣養陰,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無力、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面色淡白無華、舌紅苔薄、脈結代而細等。
3、參粉歸芪粥
材料:高麗參粉5克,當歸、黃芪、大棗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諸葯擇凈,放入靳陂偃蟛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高麗參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益氣養血,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無華、頭暈目眩、食慾不振、浮腫尿少、腹脹惡心、舌淡苔薄白、脈結代或細而無力等。
4、三七三子粥
材料:三七5克,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諸葯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除痰化瘀,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悶心痛、頭暈氣短、唇甲青紫、苔白膩或有瘀點、脈弦結等。
5、參附桂枝粥
材料:紅參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諸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待熟時調入紅參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2~3療程。
療效:可溫腎通陽,適用於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悶、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胖、脈沉遲等。
中醫養生的方法
1、補氣
我們常常會聽說過人參是大補。電影上,碰到快斷氣的病人,中醫大夫會用人參湯進行補氣。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們吃的紅棗,也具有和人參一樣的補氣的作用,所以,在平時可以用紅棗泡茶、熬粥等,不僅美味,同時達到保健的作用。
在平時可以用紅棗泡茶、熬粥等,不僅美味,同時達到保健的作用
2、補血
補血的食物有很多,其中枸杞子更是其中之最,鮮紅的枸杞子,似乎在人們的印象里,是滋陰壯陽的補品,其實,在中醫里,是用來補血的良葯,在過節,很多人會送枸杞子當做禮品,可見枸杞子的重要性。
3、補津液
補津液,很多人會對此有些陌生,其實如果每日飲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潤嗓,對於那些學播音等相關專業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經常要說話,聲帶很容易受損,所以,生活處處有知識,要在平時多加註意。
中醫養生治療失眠方法有什麼
1、歸脾湯
對於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後不能再次入睡,以及伴有心悸健忘、面色萎黃、神疲食少、頭暈、肢體睏乏、腹脹、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等症狀的失眠患者,可以服用「歸脾湯」進行治療。
其基本方為
太子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2克、當歸12克、遠志12克、茯苓15克、酸棗仁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枳殼9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2、交泰丸
由於經常飲酒、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現心煩焦慮、難於入眠、心悸多夢、煩渴欲飲、大便不爽或干結、舌紅苔少或黃膩等症狀的失眠患者,可以用「交泰丸」治療。
其基本方為
黃連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知母12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15克、柏子仁30克、生地15克、當歸12克、陳皮12克、生大黃3克、甘草6克。
3、丹梔逍遙散
因各種瑣事煩勞而引起的情志不遂、易怒、口乾口苦、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情緒不穩則失眠加重等症狀者,可用「丹梔逍遙散」治療。
其基本方為
丹皮12克、梔子12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茯苓和茯神各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2克、鬱金12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㈤ 中醫基礎知識
五體,含義有二:
一是指肢體的筋、脈、肉、皮、骨等。五體與五臟相合。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
二是指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質,如《靈樞·根結篇》說:「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是說五種形體不同的人,即骨節有大有小,肌肉有堅有脆,皮膚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濁,氣的運行有滑有澀,經脈有長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經絡的數目各異等等。本題所談五體,是指前者而言。
心與脈管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皮膚的顏色上。肺與皮膚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毫毛上。肝與筋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甲上。脾與肉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口唇上。腎與骨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頭發上。
心合脈,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腎合骨。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脈中,而血管與心相聯;肺主宗氣,散精以滋養皮膚;肝主藏血,血養筋;脾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肌肉;腎主藏精,精生髓,髓養骨。
九竅,頭部七竅(目、鼻、口、舌、耳)及前陰、後陰為九竅。九竅分別由五臟所主。「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及二陰」等。另外,中醫還有「五官」之稱,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個器官,也分屬於五臟,為五臟之「外候」,又稱為五臟之「苗竅」。《靈樞·五閱五使篇》說:「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又說「五官者,五臟之閱也。」
五華,即面、毛、發、爪、唇;《素問·六節臟象論》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朧者,倉稟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舌體紅潤有神,若心氣不足,心血不充則脈弱而細,面色蒼白無華,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體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見面紅,舌尖紅或舌體糜爛等。
肺氣宣發,皮毛得以溫煦滋養而潤澤,若肺氣壅實閉郁,或肺氣虛而不能宣發衛氣、津液於皮毛,不僅衛外功能減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澤。肺開竅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於肌表,肺氣不宣,則氣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內熱邪壅盛,則肺氣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動。
脾主運化,脾氣健運,氣血化生有源,肌肉豐滿壯實,口唇紅潤。若脾氣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充養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廢,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若脾不健運,水濕不化泛溢肌膚,則發為水腫。脾開竅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肝藏血,'淫氣於筋」,筋骨運動正常,若肝血虛,血不養筋,筋失所養則愈瘡肢麻,手足震顫,屈伸不利;若高熱劫傷津血,則四肢抽搐,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證。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充盈,筋強力壯,爪甲堅韌,若肝血虛,筋弱無力,爪甲多軟而薄,或枯脆色不澤,甚至變形。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若肝血虛,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肝經風熱,則目赤紅腫癢痛,肝風內動多見目斜上吊等。
腎開竅於耳和二陰,臨床多以腎虛證表現子耳與二陰的功能失常。關於「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肝主藏血為血海,但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發由血滋養,但其生機則根源於腎氣,所以「發為腎之外候」。若腎精氣充盈,則毛發豐茂而光澤,若腎精氣虛衰,則發枯不榮甚至變白或脫落。
五液,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
①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素問·寒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參見五臟化液條。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淚、髓等五種。見《靈樞·五癃津液別》。
五志,喜、怒、思、憂、恐五種主要情志活動的合稱。
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
「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是劉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熱而提出的,他認為「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過度則勞,勞則傷本臟,凡五志所傷皆熱也。」情志活動過度,躁擾陽氣,化生火熱,而致中風偏枯、驚惑、悲笑、諺妄、癲狂等。反之,火熱亢極,又可擾亂神明,出現神志異常。但劉氏又認為五志化火生熱的關鍵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風偏枯、諺語、狂、癲、悲痛苦惱,其因是由腎水虛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腎水。
五志分別歸屬於肝、心、脾、肺、腎等五臟,五臟又分別主筋、脈、肉、皮毛和骨等五體,五志與五體均為五臟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正常的五志對五臟功能無不良影響,但五志太過均可傷及五臟相關功能,使各臟的氣血運行出現異常,進而影響五臟主五體功能,表現於五體之上則出現筋脈失養、面色無華、肌肉枯萎、齒搖發脫等虛損之象,影響人的容貌。
五聲,「五聲」是我國古漢語語音學(傳統稱為「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即五類聲母類型。古代音韻學上對聲母按發音部位進行的分類,五聲(或作「五音」)指「唇、舌、齒、牙、喉」(七音再加上「半舌、半齒」)。這就是音韻學中的「五音」,由於此五音指聲母的物種類型,所以又稱「五聲」。
宮、商、角、徵、羽。
五聲,又叫「五音」。古代指宮、商、角、徵(zhǐ)、羽五個音比近似現代音樂簡譜少的1、2、3、5、6後來又加上二變,即變宮、變徵,變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7」,變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4」。我國傳統的音樂中沒有和「4」相當音。五音加二變,合起來叫做「七音」或「七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七聲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大的分類方向為三:清樂調式,雅樂調式,燕樂調式。
五聲與我國古代的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
指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與五臟相關。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什麼是五行五色五聲養生呢?
付科學說:「我們在調理中採用五行配五聲的養生法。五行來自於《黃帝內經》,它是講世間萬物都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狀態,有相生和相剋。而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律,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
傳統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靈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古代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通過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會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對人的心情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那到底什麼是五聲呢?
角調為春音,角音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對於脾胃不好者、鬱郁寡歡者,常聽角調樂曲,可疏肝理氣,消除憂郁,傾瀉肝火,保肝降脂。此時如揉按太沖穴、期門穴效果更佳。
徵調為夏音,徵音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對於心慌、胸悶、失眠、多夢等人群,常聽徵調樂曲,可以心情愉悅、精力充沛、益氣安神、提高睡眠質量。此時如揉按心俞穴、內關穴效果更佳。
宮調為長夏音,宮音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對於肥胖、便秘、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聽宮調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積、消除思慮,輕身降脂。此時如揉按天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調為秋音,商音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對於面色黃白、咳嗽氣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聽商調可養陰保肺、潤肺化痰、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此時如揉按曲池穴、合谷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調為冬音,羽音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對於腰酸腿軟、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人群,常聽羽調可以補腎強身、滋陰壯陽、提高活力、增強記憶力。此時如揉按命門穴、腎俞穴、關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學說:「比如'羽』就非常悲壯凄婉,你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彷彿冬天的寒冷,一聽身體的燥熱就降下來了。我們知道怒傷肝,如果患者發怒,我們會讓他聽一些悲傷的歌,讓他的怒隨之發泄。不同的聲音可以活躍不同的經絡。再比如徵調是夏,偏熱的,如'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我們有不同的欣賞音樂,有催眠音樂,有疏肝理氣的音樂,也有抑鬱的音樂。音樂能改善人的健康狀況。在國外,奶牛聽音樂可以多產奶,雞聽音樂可以多產蛋,人聽音樂身體就容易放鬆、血液循環就會更好。」
「中葯分主熱、主寒;音樂也一樣,我們給音樂不同的節奏,使用不同的樂器,達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中葯需要配伍,音樂也需要配伍。音樂與歌曲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同樣的歌曲和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通過不同聲波頻率振動,以此打通受阻經絡,調節氣血,平和心情,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當問到五行五聲如何運用到中醫調理中時,付科學說,古代記載的「生於氣而止於音」,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達到愉悅和放鬆的效果。古代皇帝經常歌舞昇平,我們認為是奢華,其實他們也是通過音樂來放鬆養生。毛主席在晚年做白內障手術時就讓人給他放《滿江紅》音樂,只用了六分鍾,手術非常成功。後來有人問他是怎麼熬過來的?主席說他感受著《滿江紅》的壯烈,完全感覺不到疼痛。
道家有吐納法,氣入丹田。比如發出一個「啊——」字,平時可以多練練,讓自己的氣先通,血才通;因為氣是推著血走的,氣不通血液循環也不會通暢。比如丹田的氣我們可以找一下,發一個「啊——」音,讓它滾動起來流暢起來。這個方法很簡單,白領坐在辦公室自己就可以練,讓這個聲音從丹田起,從印堂打出來。肺主皮毛,氣通暢的人肺就比較好,呼吸和聲音也會好,皮膚會發亮。音在丹田最低,在印堂最高,這樣由低到高,循環一圈,就可以把你身體里的濁氣、穢氣和廢氣都趕出來。
付科學說到這里做了演示。只見他先氣入丹田,然後「啊——」音伴著一股氣彷彿火箭噴發一般,瞬間就由低音躥入高音,然後帶著十足的中氣在高音上空盤旋了四五秒鍾,又徐徐旋落,聲音裊裊的,彷彿氣又回到了身體,韻味十足。
付科學笑著說,如果多練習,越練時間會越長,讓氣連上。過去老人常說找對象要找聲音洪亮的、氣足的;氣足說明他血液循環好;血液通暢,經絡就通暢,思維也會活躍,做事就比較有方法,容易成功。比如肺和大腸相表裡,一個腸道蠕動不好的人,宿便堆積比較多,他的呼吸道也不會好。所以一個長期便秘的人,容易口臭。肺主皮毛,皮膚缺少光澤,氣色不佳,讓人感覺運勢也不佳!所以我們給患者調理的時候,要先讓他發出聲音,然後用音樂入他不同的經,在他不同的經絡上去扣拔。
付科學說中醫里不同的聲音可以表現出五臟六腑不同的問題——
「肝音為呼」。發「噓」音。如果肝血虧虛,人容易發脾氣,會發出喊叫聲。有的人生氣後會發出嘆氣、嘆息聲,像吹氣的噓噓聲,這是肝氣被郁的表象。其實,發出類似聲音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可以卸除或舒緩肝經的壓力。
「心音為笑」。呵呵、哈哈聲的震動可以讓心血循環起來。但這種笑聲又分為正常和非正常兩種:如果一個人心氣足,他的笑聲就代表他的心氣運行沒有阻礙;但如果平時總是無意識地坐在那呵呵樂或夢里笑醒,《黃帝內經》講「心氣動泄也為笑」,那是一種心氣將散的症狀,比如心慌、氣短、胸悶,甚至出現心肌缺血。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判斷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都對健康無益,有句成語叫「樂極生悲」!
「脾胃為歌」。「呼」即像唱歌一樣。正常的脾胃之象應該是歌聲廣大嘹亮,可以傳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輸布之象一樣無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會有表現。
「肺音為哭」。發「嘶」音,可令肺氣足。小孩子如果肺氣足哭的聲音就特別響亮。孩子的哭聲通常升中有降,哀而不傷,並不動情,只是告訴家長我需要你了。《黃帝內經》曾經專門探討過哭的問題,認為從一個人的哭聲裡面,能聽出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人要是流眼淚了,就說明他動了肝氣,因為肝主木;如果哭得滿頭大汗,說明他動了心氣,因為汗為心液;如果哭的時候流鼻涕,說明這個人動了肺氣等等。
「腎音為呻」。發「吹」音可以補腎,我們都知道元氣藏於腎,如果一個人發出呻吟之聲,那就說明動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傷、興奮、過度虛弱的時候有可能發出這種呻吟的聲音。所以如果平時配合不同的聲音來調整自己,我們的身心靈將會得到一個更高層次上的和諧統一!
「在治療時,我們一般讓患者試唱,讓他練發不同的聲音;之後根據他的身體狀況給他選不同色彩的房間;對應他不同的經絡,配合刮痧和推拿、罐療。這樣在不同色彩的房間播放適合他身體狀況的對應不同經絡的音樂,加上罐診治療效果就是加倍的,而且還能修身養性,靜心安神。患者在調理中不僅身體能得到改善,身心靈也會獲得和諧和寧靜,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未來我們還將著重用五行五色五聲調理人的身心,根據每個人出生的時間:如春、夏、長夏、秋、冬,以及身體的不同症狀:風、寒、暑、熱、躁、濕、邪,來選擇和定期調換五行養生靜心環境,讓人身心平衡與和諧。」
五色
五色跟五行還有五臟是相對應的,具體如下:
金——肺——白
木——肝——青(蒼)
水——腎——黑
火——心——紅(赤)
土——脾——黃
中醫指五臟反映在面部的五種氣色。據以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公乘陽慶﹞更悉以禁方予之(倉公),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張守節正義引《八十一難》:「五藏有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也。」《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察色》「欲識小兒百病原,先從面部色詳觀,五部五色應五臟,誠中形外理昭然。」註:「五色者:青為肝色,赤為心色,黃為脾色,白為肺色,黑為腎色也。」
五行學說術語。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照五行學說,青屬木屬肝,赤屬火屬心,黃屬土屬脾,白屬金屬肺,黑屬水屬腎。但以此來診斷疾病時,必須結合實際,與病史和脈證合參,不能機械地硬套。參見五色主病條。
以豆為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為木性;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為火性;黃豆益氣補脾,入脾經為土性;白豆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屬金性;黑豆治消脹,下氣,性寒,入腎經屬水性。再如:一個五行缺木的人,應多吃綠色的食物,多穿戴綠色的衣服飾品,甚至多些接近綠色的東西。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其實甜就是甘。
中醫認為,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覺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別表示肝膽脾肺腎有病起。
即指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葯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葯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葯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繼而人們發現葯物的滋味與葯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對應性。如:
多甘味能補虛緩急;
多酸味能斂肺澀腸;
多苦味能降泄燥濕;
多鹹味能軟堅散結;
多辛味能發錶行散;
(一)、辛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葯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不良反應: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腎欲咸,此五欲合五臟之氣也。
五宜,青色宜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黃色宜甘,黑色宜咸。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綠、紅、黃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臟:肺、腎、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據《呂氏春秋通詮》載:「五行配五味」,謂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
五味與五臟(注):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食物的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
但是,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剋制肺氣(火克金);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剋制腎氣(土克水);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剋制肝氣(金克木);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制心氣(水克火)。
各類食物與五臟滋補關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烏梅、山萸肉、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葯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治療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擇。
4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腎:咸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物。
五行,五臟,五穀對應表
五穀 黍 麥 粟 稻 豆
六腑(小腸三焦) 膽 胃 大腸膀胱
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其他 血 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 目 口 鼻 耳
五液 汗 淚 涎 涕 唾
五志 喜 怒 思 悲 恐
五聲 笑 呼 歌 泣 呻
五色 赤 青 黃 白 黑
五方 南 東 中 西 北
五季 夏 春 長夏 秋 冬
五氣 暑 風 濕 燥 寒
五化 長 生 化 收 藏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五音 徵 角 宮 商 羽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色 紅 青 黃 白 黑
五菜 紅菜 青菜 黃菜 白菜 黑菜
五果 紅果 青果 黃果 白果 黑果
喜傷心 怒傷肝 思傷脾 悲傷肺 恐傷腎
五勞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腎
㈥ 潘德孚中醫《治病的常識》精華77條
《治病常識》77條,預祝您及親友們受益!1、知道病名不是目的,治好病才是目的。2、病灶是病果,不是病因,去因才能去果。手術切除,是掩耳盜鈴之舉。3、根據病名治病的醫生,不是好醫生。因為生命是動態的,病情也是動態的。以靜態衡量動態,如同刻舟求劍一樣愚蠢。4、病情在變化,固定用葯是錯的。5、許多病有自然自愈力。統計顯示,癌症治療者比不治療者死亡率高。6、發燒,因人不同,病症不同,治療也不同。同一個人,發燒時間不同,治療也不同。生命既有個體特異性,又有動態性。生命的特性,決定了無絕對治療的標准。7、生命科學不同於物質科學。8、庸醫越來越多,所以一旦醫生罷工,醫院的死亡率就會降低。9、人的身體內,也是有層層空間。怕風發燒是表症,不怕風發燒是里症,表症不能攻里。10、所有被治好的病,都是因為病人自身的自愈力在起決定性作用,醫生只是幫忙,不要貪天之功。11、沒有醫德的醫生,比恐怖組織還可怕。高尚的醫德,指導醫生們以救病心救人命為榮,以乘人之危、發病難財為恥。12、皰疹的病因:過勞、過慮。《聖德規養生篇》告訴我們健康美麗的秘密是:「不貪欲,不妄勞,心怡爽,身康俏。」13、醫學是要命不要錢的;市場是要錢不要命的,市場醫學是個怪物,吞錢又吞命。14、一旦病人康復,制葯公司憑什麼生存?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制葯公司是生命的敵人,是病人的敵人。可是為什麼病人抱著化學葯劑不放,頭腦如此簡單?因為錯誤的知識與常識,被科普到頭腦里,塞滿了。15、《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所以蓄養浩然正氣,能防禦病魔。正氣不足,就會遭到病魔干擾。16、讀聖賢書,養浩然正氣。正氣存內,病邪就無從侵擾。《聖德規·正信篇》:「懷正念,祛百邪。心有漏,禍必劫。」17、西醫的對抗療法,是一種線性思維,其針對性強,統領性弱;只看局部,忽略整體。事實上,人體內外,萬物相應,牽一發而動全身。中醫正是這種立體思維、全局思維。中醫認為,有形生於無形,無形才是根本。平衡無形、調節無形是中醫的長項,卻是西醫的短項。西醫剖析屍體,中醫研究活人。那麼對於我們活人來說,誰更科學可靠呢?18、許多人關注疾病,而不關注健康。其實,求醫不如求己,養生勝於治病。日常養生,能防病於未發之時。《聖德規·養生篇》:「不貪欲,不妄勞,心怡爽,身康俏。」19、扶正人心、傳遞正善的人,是上醫。修正價值觀,蓄養浩然正氣,對於生病來說,就是防未染。所以上醫救心,上醫治未病。20、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可以治病。而且,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葯齊全。21、任何生態系統,都有自我調節能力與自我組織能力,使其有序運行。被壓彎的材料,在其屈服極限內,能自我恢復原狀。土壤生病了,她的自凈作用會促使她自我修復。水體生病了,她的自凈作用會促使她自我修復。大自然中一切都有自康復能力,包括人體,也有自康復能力。生態修復,都以生態系統本身的自組織和自調控能力為主,而以外界人工作用為輔。中醫治療的任何手段,都是一種輔助,都是為了激發、調動患者本身的自愈力。潘德孚老先生認為,所有看似被醫生治好了的病,實際上是因為病人自身的自愈力在起決定性作用。醫生只是幫忙,不要貪天之功。《聖德訓·養生篇》告誡世人「慎求醫,莫貪葯」。22、醫道同源。23、傷害生命自愈力的一切葯物和診療方法,都是不科學的。24、一切外科手術,是最後考慮的治療方法。非萬不得已不能用。25、生命的整體性決定,任何疾病都是整體的疾病,都是對生命的威脅。26、健康人體內,也含有無數種細菌,這些細菌與他和諧共存。27、抗菌素製造了體內微生物的不平衡。28、健康就是體內平衡:心理情感平衡,臟腑功能平衡,營養平衡,微生態平衡。29、治病的根本道理是調節平衡。30、最好的醫生是病人的自愈力。31、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不用葯物。32、長期服葯,是在製造長期病人。33、醫學按市場運作不是治療疾病,而是製造病人。34、市場醫學決定了富人比窮人看病更危險。35、醫院應該是病人的救命道場,而不應該是制葯公司的發財機構。36、醫學進步標志,應該是治療效果,與科技儀器無關。37、解剖學誤導以身體為生命;細菌學誤導外因是生病的依據。38、外來細菌,是在尋找它們天然的棲息場所--病組織,而不是作為病組織的起因。就如同蚊子只是尋找靜止的水面,卻沒有讓水靜止一樣。細菌何罪?細菌之所以侵入,是因為我們自身失衡了。俗話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聖人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所以,出現任何問題,首先要反思自我,而不是責怪外界。《聖德序》告誡我們「內求則日益,外求則日損」。39、關於治病,我們不要總寄希望於外來的神力,其實,一切奇跡都是自己創造的。40、四診八綱,像搜集情報;處方用葯,像排兵布陣。41、癌症就是腫毒,沒有什麼了不起;癌症是慢性病,並非必死。42、外科醫生應該稱技工或技師,而不能為醫師,更不能稱為醫學專家。43、人體內每個細胞、分子、誇克都具有個體特異性。44、中西醫,治病的根本區別,不在於具體的處理手段,而在於抽象的思維判斷。45、有些醫生,把疾病看做生命的求救信號;有些醫生,把疾病當成誓不兩立的敵人。46、中醫現代化,指的是在語言表述上,用現代詞彙來詮釋中醫。天不變,道亦不變。中醫的醫德、醫道,永恆不變。47、所謂亞健康,更像一種恐嚇,製造出更多的「病人」,就能搜颳走更多的血汗。48、現代醫學的檢查,是結果,而不是原因。49、過敏是人體對病毒的敏感反應。50、感冒說明生命正在進行自我防衛。51、對待身體要想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應該關心她,幫助她,引導她,鍛煉她。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該睡覺的時間泡吧,不按季節增減衣服,這種糟蹋虐待自己身體的人,不生病才怪。一間房子,堆滿垃圾,招來蒼蠅無數。甲醫生說,我有特效殺蟲劑,只要一噴,蒼蠅馬上被消滅。果不其然,他拿出噴槍,一會兒功夫,蒼蠅全部被殲。但沒過多久,又一批蒼蠅聞著垃圾的味來了,而且比第一次更多,因為屋裡更臟了。甲醫生再來噴葯,噴著噴著,殺蟲劑不管用了,最後只能向蒼蠅們投降了。換來乙醫生,他說,為什麼會招來蒼蠅?那是因為屋裡垃圾太多。只要把垃圾清除,蒼蠅自然不會再來。果然,乙醫生打掃房間,一會兒功夫,屋內潔凈清透,蒼蠅沒有了繁衍環境,也就銷聲匿跡了。點評:任何組織、事物,都有生命,都會「生病」,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生命是動態的,協助這個「動態」運行和諧平衡,是治療的目的。愚醫,治得病狀;慧醫,治得病體。《聖德規養生篇》:「葯扶正,德免疫。」《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54、中醫葯學是:根據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五運六氣學說,按照陰陽五行所揭示的生命運動的規律,以經絡學說、臟腑學說為基礎,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診斷,借用簡便易行的方法和自然界萬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偏性,使之恢復到和諧平衡狀態,從而保障人們健康的醫學。55、中醫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日月運行、四時變化、環境差異,皆影響人,而且人的五臟六腑亦是一個整體,相互密切聯系而不能分割,故中醫講究「因時、因地、因人」辨證論治;越是高明的中醫,考慮的因素越多、越全面。56、中醫學也是一門宏觀的管理科學,與管理國家道理相通。十個秀才九個醫,熟讀經典,「不為良相,則為良醫」。57、朱熹寫過一首詩,論人體自愈力的奧妙:「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58、中華文化提倡人與人和諧相處,民族與民族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尤其是對於人體,非常講究「陰氣平和,陽氣密固」, 保養正氣以滋潤性命,順應四時而養生。59、中華文化是皮,中醫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60、若沒有中華文化底蘊,學中醫只能當醫匠,而非醫師。 61、離開了中華文化、離開了陰陽五行,不僅學不好中醫,解釋不了中醫,也永遠理解不了中醫。62、西醫採用邏輯分析思維;中醫用形象演繹思維。二者在思維上沒有共同語言。百年來,總有人要用西醫思想解釋中醫,如同用芭蕾舞改造京劇,解釋不通就說中醫不科學。63、中葯講葯性,不講成分。64、中醫用葯的偏性,糾正人體偏性,就是治病。65、肝不可直接補,一補就上火,所以減少肝臟的負擔就是補。這就是中醫的辯證思維。66、價值觀得病的人,遲早會生病。67、食物雖能養身,但不要貪嘴,不要暴飲暴食。68、地菜鄉米,少葷多素。69、人可以講衛生,但是不能形成潔癖怪癮。70、心中怡然恬淡的人,由內而外散發著健康之美。71、保持心情平靜淡定。喜怒哀樂一旦過度,就會傷害身體。古人說,思傷脾、憂傷肺、喜傷心、恐傷腎、怒傷肝。72、心靜如水,能夠蓄養精氣。73、行善積德,能夠滋養心靈。74、熱了開冷氣,冷了開暖氣;白天不起,晚上不睡,導致我們的感官不再敏銳而有彈性。75、鳥因遷徙而羽豐,獸恃蟄伏而體壯。人是宇宙的細胞,需順應天時而動。76、四季更替,植物生長,花開花落,生老病死,這些都是自然的神力。77、治心病是正本清源。」
㈦ 中醫葯學重要知識點總結
中醫葯學重要知識點總結
中醫葯學中涉及的葯物有很多,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區分這些葯物。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中醫葯學重要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
一、相同功效葯物的區別
1.透疹——荊芥、薄荷、牛蒡子、蟬蛻、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葯物是 荊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葯物是 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腫的葯物是 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葯物是 蟬蛻
既能透疹又能升舉陽氣的葯物是 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葯物是 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涼血解毒的葯物是 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2.通竅——白芷、細辛、辛夷、蒼耳子
既能通鼻竅又能消腫排膿的葯物是 白芷
既能通鼻竅又能溫肺化飲的葯物是 細辛
既能通鼻竅又能解表的葯物是 白芷 、 細辛 、 辛夷 、 蒼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膽、桑葉、菊花、秦皮、決明子、車前子、石決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風熱的葯物是 桑葉 、 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潤燥的葯物是 桑葉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熱解毒的葯物是 菊花 、 羚羊角 、 熊膽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熱燥濕止痢止帶的葯物是 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葯物是 羚羊角 、 熊膽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陽、息風止痙的葯物是 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潤腸通便的葯物是 決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葯物是 車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潛陽的葯物是 石決明 、 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潛陽、鎮驚安神的葯物是 珍珠母
4.清虛熱——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黃連、鱉甲、銀柴胡
專清虛熱的葯物是 銀柴胡
既能清虛熱又能滋陰潤燥的葯物是 知母
既能清虛熱又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葯物是 牡丹皮
既能清虛熱又能解暑截瘧的葯物是 青蒿
既能清虛熱又能清肺降火、涼血止血的葯物是 地骨皮
既能清虛熱又能除疳熱、清濕熱的葯物是 胡黃連
既能清虛熱又能祛風濕、清濕熱的葯物是 秦艽
既能清虛熱又能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葯物是 鱉甲
5.下乳——關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葯物是 關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症、消腫排膿的葯物是
6.截瘧——青蒿、生何首烏、檳榔、常山
既能截瘧又能清熱解暑的葯物是 青蒿
既能截瘧又能潤腸通便、解毒的葯物是 生何首烏
既能截瘧又能吐痰涎的葯物是 常山
既能截瘧又能驅蟲消積、行氣利水的葯物是 檳榔
7.安胎——紫蘇、黃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斷續、菟絲子、白術、薴麻根、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氣寬中的葯物是 紫蘇
既能安胎又能清熱燥濕的葯物是 黃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濕行氣的葯物是 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強筋骨的葯物是 桑寄生 、 杜仲 、 斷續
既能安胎又能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的葯物是 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涼血止血、解毒的葯物是 黃芩 、 薴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溫經止血的葯物是 艾葉
既能安胎又能補氣、健脾、止汗的葯物是 白術
既能安胎又能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的葯物是 菟絲子
8.開竅——鬱金、皂莢、麝香、冰片、蟾蜍、蘇合香、石菖蒲、牛黃、遠志
既能開竅又能活血通經的葯物是 麝香
既能開竅又能外用清熱解毒的葯物是 冰片
既能開竅又能寧神化濕和胃的葯物是 石菖蒲
既能開竅又能解毒止痛的葯物是 蟾蜍
既能開竅又能熄風止痙、清熱解毒的葯物是 牛黃
既能開竅又能寧心安神、祛痰、消散癰腫的葯物是 遠志
9.殺蟲——苦參、貫眾、蘆薈、牽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檳榔、百部(皂莢、雷公藤、仙鶴草、使君子、南瓜子、鶴草芽、雷丸)
既能殺蟲又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葯物是 貫眾
既能殺蟲又能瀉下清肝的葯物是 蘆薈
既能殺蟲又能逐水去積的葯物是 牽牛子
既能殺蟲又能溫中止痛的葯物是 花椒
既能殺蟲又能療癬的葯物是 川楝子 、 苦楝皮
既能殺蟲又能行氣止痛的葯物是 川楝子
既能殺蟲又能消積行氣的葯物是 檳榔
既能殺蟲又能潤肺止咳的葯物是 百部
10.潤腸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當歸、瓜蔞(仁)、決明子、(苦)杏仁、蘇子、肉豆蔻、生首烏、硫黃、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利水消腫的葯物是 郁李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葯物是 決明子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葯物是 當歸 、 桃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的葯物是 瓜蔞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葯物是 杏仁 、 蘇子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腎陽、益精血的葯物是 肉蓯蓉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調經的葯物是 當歸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解毒截瘧的葯物是 生首烏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陽的葯物是 肉蓯蓉 、 硫黃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的葯物是 當歸 、 桃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養心安神的葯物是 柏子仁
既能潤腸通便又能養陰的葯物是 麥冬
11.利咽開音——蟬蛻、訶子、桔梗
既能利咽、開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膿的葯物是 桔梗
既能利咽、開音,又能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的葯物是 訶子
既能利咽、開音,又能疏散風熱、止痙的葯物是 蟬蛻
12.溫中止嘔——生薑、沉香、砂仁、白豆蔻、吳茱萸、丁香、高良姜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魚蟹毒的葯物是 生薑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行氣止痛、納氣平喘的葯物是 沉香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化濕行氣的葯物是 砂仁 、 白豆蔻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化濕行氣安胎的葯物是 砂仁
既能溫中止嘔又能散寒止痛、助陽止瀉的葯物是 吳茱萸
13.納氣平喘——沉香、補骨脂、磁石
既能納氣平喘又能溫中止嘔、行氣止痛的葯物是 沉香
既能納氣平喘又能補腎助陽、固精縮尿的葯物是 補骨脂
既能納氣平喘又能鎮驚安神、聰耳明目的'葯物是 磁石
14.續筋接骨——庶蟲、自然銅、骨碎補、斷續
既能續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葯物是 庶蟲
既能續筋接骨又能活血補腎的葯物是 骨碎補
既能續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葯物是 自然銅
既能續筋接骨又能補肝腎、止血安胎的葯物是 斷續
二、特殊療效
1.目珠疼痛——夏枯草
諸骨鯁喉——威靈仙
吐瀉轉筋——木瓜
黃疸——茵陳蒿
油膩肉積——山楂
攝唾——益智仁(脾虛多涎)
回乳——麥芽(消脹)
通乳——、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烏梅
脾癉——佩蘭
夜盲症——蒼術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歸源——肉桂
上行頭目,下行血海——川芎
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香附
「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延胡索
膏淋——萆薢
石淋——金錢草
氣虛欲脫,脈微欲絕——人參
亡陽證(回陽救逆)——附
2.安胎
行氣安胎——紫蘇、砂仁
清熱安胎——黃芩、薴麻根
補肝腎安胎——桑寄生、杜仲、斷續、菟絲子
涼血止血安胎——薴麻根
溫經安胎——艾葉
固經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斷續
養血安胎——桑寄生
益氣安胎——白術(健脾)
3.開竅
祛痰開竅——皂莢
清熱息風、解毒止痙、化痰開竅——牛黃
解郁清心——鬱金
寧心、祛痰開竅——遠志
開竅葯——麝香、冰片、蘇合香、石菖蒲、蟾蜍
4.明目
清肝明目——菊花、桑葉、秦皮、羚羊角、車前子、決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膽
補肝腎明目——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
平肝明目——桑葉、菊花
5.利咽
利咽開音——蟬蛻、桔梗、訶子
清熱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陽(適應症不同)
中氣下陷(脫肛、子宮下垂)——柴胡、升麻
中氣下陷——黃芩
升陽止瀉——葛根
7.頭痛
太陽(巔頂)——羌活、藁本、蔓荊子
陽明(前額)——白芷
少陽——柴胡
太陰——蒼術
少陰——細辛
厥陰——吳茱萸
8.胸痹
通陽散結——薤白、枳實
寬胸散結(結胸)——瓜蔞
9.癰
肺癰——魚腥草、蘆根、穿心蓮、敗醬草、桃仁、桔梗、貝母、巴豆、瓜蔞、薏苡仁
腸癰——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蔞、大黃、芒硝
乳癰——蒲公英、川貝母、瓜蔞
10.清虛熱又清實熱——知母、黃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區別於秦皮)、胡黃連
11.通鼻竅——蒼耳子、細辛、辛夷、白芷
12.截瘧——青蒿、生首烏、常山
13.平補陰陽——菟絲子、沙苑子、山茱萸
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15.肺癆咳嗽——百部
16.寒熱往來——柴胡
17.平肝疏肝——刺蒺藜
18.補肺脾腎——山葯
19.安神——丹參、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棗、茯苓
20.瘰癧痰核——夏枯草、玄參、黃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貝母、浙貝母、白附子、連翹
21.癭瘤——昆布、海藻、黃葯子、半夏、浙貝母
三、葯物不同品種功效的偏向
1.防己——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木防己——祛風止痛
漢防己——利水退腫
2.牛膝——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
川牛膝——活血祛瘀
3.鬱金——活血行氣止痛、解郁清心、利膽退黃、涼血
廣鬱金(黃鬱金)——行氣解郁
川鬱金(黑鬱金)——活血化瘀
PS:
片姜黃——主產於浙江的鬱金的根莖
莪術——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莪術、溫鬱金的根莖)
4.大戟
京大戟——瀉下逐水力強(大戟科)(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紅大戟——消腫散結力勝(茜草科)
5.五加皮
南五加——無毒,補肝腎,強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補肝腎、強筋骨、利尿)
北五加——有毒,能強心,利尿,止痛(蘿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葯典」定為香加皮)
6.萆薢——利濕去濁、祛風除濕
綿萆薢(川萆薢)——祛風濕
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濕濁
7.菊花——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黃菊花(杭菊花)——疏散風熱(苦)
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
野菊花——清熱解毒
四、葯名相近
1.吳茱萸——散寒止痛、溫中止嘔、助陽止瀉
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澀
2.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肉豆蔻——澀腸止瀉、溫中行氣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風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4.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胡黃連——退虛熱、除疳熱、清濕熱
5.柴胡——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
銀柴胡——清虛熱、除疳熱
6.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7.秦皮——清熱燥濕、解毒、止痢、止帶、明目
秦艽——祛風濕、止痹痛、退虛熱、清濕熱
8.防風——發表散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
防己——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9.生薑——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姜的根莖)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姜的乾燥根莖)
高良姜——散寒止痛、溫中止嘔 (高良姜的根莖)
炮姜——溫經止血、溫中止痛 (姜的乾燥老根炮製品)
生薑皮——和脾行水消腫 (生薑根莖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氣止痛、殺蟲療癬(川楝的成熟果實)
苦楝皮——殺蟲療癬(川楝樹的根皮或樹皮)
11.鶴草芽——殺蟲(龍芽草即仙鶴草的冬芽)
仙鶴草——收斂止血、補虛、消積、止痢、殺蟲(龍芽草的全草)
12.蘇木——活血療傷、祛瘀通經(蘇木的心材)
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紫蘇的成熟果實)
紫蘇——發汗解表、行氣寬中(紫蘇的莖葉)
13.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石決明——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14.苦參——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丹參——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
人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黨參——益氣、生津、養血
太子參——補氣養陰
北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參——養陰清肺、化痰、益氣
15.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五倍子——斂肺降火、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斂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縮尿、補腎助陽
海螵蛸——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17.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麻黃根——斂肺止汗
18.牛黃——息風止痙、化痰開竅、清熱解毒
雄黃——解毒、殺蟲
硫黃——解毒殺蟲止癢、補火助陽通便
19.菊花——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野菊花——清熱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濕、通利關節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豬苓——利水滲濕
五、用量
牛黃——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黃——入丸散,1-3g
雄黃——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硃砂——入丸散或研末沖服,每次0.3-1g
細辛——煎服2-5g;入丸散劑0.5-1g
馬錢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參——挽救虛脫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內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檳榔——單用殺蟲60-120g
六、用法
1.後下(芳香類)
薄荷、生大黃、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瀉葉、鉤藤、魚腥草、青蒿
2.先煎(貝殼、礦石類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龍骨、石決明、龜板、鱉甲、牡蠣、代赭石、附子、
川烏、生自然銅
3.沖服
芒硝、竹瀝、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瀉葉
5.不入煎劑
雷丸(蛋白酶)、琥珀、蘆薈、硃砂、牛黃、開竅葯(麝香、冰片、蘇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內服
升葯、爐甘石、土荊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蘇合香、蟾蜍、硃砂、牛黃、琥珀、蘆薈、巴豆、馬錢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黃、硫黃、砒石、鶴草芽
8.包煎
車前子(成熟種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黃(花粉)、五靈脂(糞便)、(枇杷葉)、
(飛)滑石、旋覆花、葶藶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鉤藤
10.另煎兌服——羚羊角、人參、西洋參
11.烊化兌服——阿膠
12.制霜內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七、使用注意
1.硃砂
有毒,不可過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暈、嘔吐、腹瀉等反應;
與熱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瀉,故服用時當忌飲茶
3.關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八、別名
辛夷——木筆花、春花
金銀花——雙花、二寶花、忍冬花
茜草——茹慮、慮茹
骨碎補——毛薑、申姜、猴姜
僵蠶——天蟲、姜蟲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惡實
射干——烏扇(原名)
淫羊霍——仙靈脾
補骨脂——破故紙
山茱萸——棗皮、山萸肉
海螵蛸——烏賊骨
蒲公英——黃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黃——丑寶、西黃、犀黃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當門子
檳榔——大腹子、花檳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訶子——訶黎勒、煨訶子
庶蟲——地鱉蟲、土鱉蟲
川楝子——金鈴子
仙鶴草——龍芽草、脫力草
黃葯子——黃葯脂
牽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蓮——欖核蓮、一見喜、苦膽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黃——川軍、錦紋、大黃炭
古稱 今稱
通草 木通
通脫木 通草
九、葯用部位
五倍子——蟲癭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烏賊內殼
五靈脂——糞便
海金沙——孢子
鶴草芽——冬芽
蒲黃——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膽——乾燥膽汁
桑寄生——帶葉莖枝
茯苓、豬苓——菌核(雷丸)
——鱗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貝母——鱗莖
竹茹——莖的中間層
琥珀——化石樣物質
乳香、沒葯、血竭——樹脂
龍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體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
蟾蜍——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加工乾燥而成
牛黃——膽結石
禹白附、黃葯子——塊莖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決明、牡蠣——貝殼
紫河車——胎盤
天花粉——栝蔞的塊根
瓜蔞——栝蔞的果實
;㈧ 中醫養生小知識有哪些
整體觀念是中醫的一種思想方法,它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法、辯證、養生和治療等所有的領域中。它認為: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系,人體和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所以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人體也會發生與之相適應的變化,中醫歷來重視人和自然環境的聯系。中醫認為,養生即保養生命,主要用於未病之時,包括強身、防病、延壽等三項內容。養生的原則有:適應自然規律、重視精神調養、房事有節、加強形體鍛煉、謹和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 而治療主要用於已病之後,是盡可能快地使疾病痊癒和減輕病人痛苦的手段。治療的原則主要包括:早治防變、治病求本、扶正去邪、調整陰陽、調理氣血、調理臟腑和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七項。
㈨ 中醫基本知識有哪些內容
望、聞、問、切是中醫傳統診法。望診就是醫生運用視覺觀察患者的情況,主要望神色、形態、頭面部、皮膚、舌等;聞診就是聽診和嗅診,即聽聲音、嗅氣味;問診就是詢問患者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經過,現在的症狀及其他與疾病有關的情況;切診就是切按病人脈搏和觸按病人肌膚、腹部、四肢等以診察病情的方法。通過望聞問切來診察疾病顯現在各個方面的特徵,就可以比較准確的診斷病人所患疾病,從而為辨證論治提供依據。
㈩ 中醫養生小知識
中醫養生小知識
中醫養生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關注養生了,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那麼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是一個最基本的事情了,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中醫養生小知識,快來看看吧。
中醫養生小知識1
1、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中醫養生小知識2
首先,要說冬季如何養生,我們肯定要從《黃帝內經》這部養生寶典中找指引,我從《黃帝內經》中悟得一首小詩用來釋義養生: 養氣養血養形神, 生長收藏和陰陽 , 順其自然天人合, 養生之道順四時。
《黃帝內經》提出了先進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們認真學習《黃帝內經》,有正確的生活觀、生命觀,就能遠離疾病,遠離醫院。
養生是一個系統工程,根源於中國傳統文化,儒、道、佛、醫這四家都強調養生就是要養人的「三寶」:精、氣、神。儒重氣,道重精,佛重神,醫家重保養和治療,只有精氣神三者合養「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養生。
養生的方法有很多,如中醫養生、經絡養生、食療養生、體質養生、四季養生、節氣養生、時辰養生、瑜伽養生、泡腳養生等等,其道都在《黃帝內經》這部養生寶典里有詳細介紹。
內經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篇告訴我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最後,冬季三個月,是萬物生命潛伏閉藏的季節,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自然界陽氣深藏而陰寒之氣較盛,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寒風凜冽,天寒地凍,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會出現水結冰,地凍裂的景象。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因此,我們應冬氣之養藏之道,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不要擾動體內的陽氣。
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在五臟之中,腎屬陰中之陰,冬季天氣寒冷,陰氣最盛,因此腎與冬氣相通應,此時寒邪最易侵襲的就是腎,所以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養氣養陰」。冬應腎而養藏,腎是人體生命之源,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腎的府第位於腰部,左右各一個,故有「腰為腎之府」之說。腎主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為全身陰陽之根本。此外,腎主水液,主納氣。
如果一個人的腎氣虧損,就會表現為腰膝酸軟,易生疾病、易衰老。《醫方集解》說:「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也。」請大家記住這句話「腎經決定你的壽命長短」,因為腎臟是五臟中最後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體健康,腎氣要充足,腎氣旺,機能強健,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