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醫學科普小知識
擴展閱讀
編程基礎講什麼 2024-11-16 02:39:23
現在正蒙教育有多少學生 2024-11-16 02:38:07
十文字是哪個動漫 2024-11-16 02:33:01

醫學科普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6 12:40:33

㈠ 到底什麼是醫學

醫學(Medicine)是處理生命的各種疾病或病變的一種學科,促進病患恢復健康的一種專業。醫學,英文Medicine,是處理人健康定義中人的生理處於良好狀態相關問題的一種科學,是以治療預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體生理機體健康為目的。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和機體有效功能的恢復,廣義的醫學還包括中國養生學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營養學。
世界上醫學主要有西方微觀西醫學和東方宏觀中醫學兩大系統體系。醫學的科學性在於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不斷完善和實踐的驗證,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葯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中醫學及中醫技能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
雖然東西方由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研究人體健康與外界聯系及病理機制的宏觀微觀順序不同,但在不遠的將來中西醫實踐的豐富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的形成必將誕生新的醫學——人類醫學。

㈡ 醫學上有哪些反常識的科學結論,或者反直覺的科學事實

醫學中確實有許多反常識的科學結論,並且反直覺的。這就導致了許多醫生在治病的過程中,小病治成了大病,誤診,漏診,甚至在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推卸責任,亂找理由發泄情緒。反常識的科學結論也從另一方面導致了部分人不會養生,長期使自己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嚴重者影響到自己的工作。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反常識科學結論:
1.多喝開水有害,經研究認為多喝開水對大部分人危害極大,可以間接的觸發許多疾病。所謂的頂級醫學要求適當辟穀,就是不餓的時候不要吃東西,不渴的時候禁止喝水。
2.不吃辣椒有害,現在許多人體內都有寒氣,不吃辣椒的情況下寒氣極難排出,更有許多發達地區用辣椒,胡椒來治療頑症甚至癌症,效果極好。
3.多吃水果蔬菜,吃水果蔬菜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不能認為只要是水果蔬菜就有利於健康,得根據其性狀和自己的體質來確定。

㈢ 科普作品都有什麼

醫學科普作品獲獎對創作的作用
[2008-11-09 00:11:37] 2006年1月12日全國科技大會閉幕後,《中國青年報》報道了2005年度國家科技獎勵項目中,有7項科普著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普作協理事長楊秉輝教授的科普書籍《楊秉輝談健康方式》作為叢書之一,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從此結束了科普著作無緣國家科技獎的歷史,《中國青年報》在這一新聞的醒目大標題上用了「破天荒」(科普著作獲國家科技獎)這三個字,由此可見科普在國家科技工作中的地位與日俱增。
24年來,本人三次榮獲科普作品獎:1. 1983年,筆者榮獲廣州《新醫學》雜志「癌症」科普譯文一等獎;2. 1991年「戰勝癌症的新策略」一文,榮獲《祝您健康》雜志頒發的十家科普期刊一等獎;3. 2006年「《科技英語學習》指導,翻譯競賽得頭獎」一文,榮獲科普雜志——上海交大的《科技英語學習》徵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本文結合以上科普作品獲獎淺談科普作品獲獎對創作的作用。
一、科普作品獲獎對創作初試心理的作用
醫務工作者初次寫科普文章,往往出於一時興趣,進行試探性創作。初試作品能夠一舉成功,無疑能進一步激發創作的熱情,會對今後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 筆者初次投科普文章是在1982年,1982年6月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出版的《新醫學》雜志舉辦了英語科普譯文有獎競賽,題目是「Cancer Is Only Skin-deep」,即「皮膚癌」。這次翻譯文章是科普文,文中普通詞彙多,專業詞彙少,翻譯難度大。筆者試譯好了上文,又經過幾次修改,及時寄出,在1983年第1期《新醫學》上,該譯文竟出乎意外地榮獲一等獎,且名列榜首。
2. 23年後的2006年「《科技英語學習》雜志舉行徵文競賽,這是進行科普譯文再創作的機遇。筆者總結了《科技英語學習》雜志1980年創刊初期的學習經驗,寫了 「《科技英語學習》指導,翻譯競賽得頭獎」一文,該文榮獲上海交大的《科技英語學習》雜志徵文二等獎。由此可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1983年,筆者的初試科普譯文一舉成功,榮獲了一等獎,這進一步激發了以後再創作的熱情。
二、科普作品獲獎對創作動力的作用
引發科普創作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創作動機是創作的心理潛能,要使潛能得到發揮、升華,還需要一種啟動力量,稱為創作動力。創作動力可來自外部,也可來自內部。
1. 外部的動力來自社會的需要和具有社會意義的動機。如學術團體、《新民晚報》、《祝您健康》雜志等的組稿、約稿,以及強化外部動力的科普作品獎勵等,皆屬於創作的外部動力。1991筆者榮獲十家科普期刊一等獎後,把獲獎證書和《祝您健康》雜志編緝沈志先生給筆者的賀信,拿給《新民晚報》康健園版的編輯何公心先生看了後,他二話沒說,就決定在他主編的版面上,登一篇類似的文章,1992年初我的「新法治癌使她喜獲新生」在《新民晚報》上發表了。當時《新民晚報》發行量160多萬份,具有第一影響力,筆者的「新法治癌使她喜獲新生」一文發表後,病人來診者絡繹不絕,一天要接診幾十個病人,持續多年,這促使筆者對技術精益求精,並用中葯和食療等方法治好了一例肺癌,這種臨床實踐又成為科普創作的外部動力。
醫學知識的領域非常廣闊,正如蘇聯著名科普作家伊林所說:「每一門科學彷彿都在向我們召喚,邀請我們去專門寫它,到處都閃耀著文學還沒有接觸過的一堆堆最寶貴的新材料。到處標明著文學家們的筆尖還沒有走過的道路。」社會需要醫學,醫學在向醫學科普工作者召喚。
2. 科普創作的內部動力則屬於作者的自身需要。如自身所開展的工作性質,別人不了解,需要自我介紹或宣傳,以及自我的社會義務感與責任感等皆屬於自身需要。
自身需要的創作動力,尚需創作知識和醫學實踐經驗及豐富的臨床知識。有了這種動力,就會隨時留意創作內容,構思創作技巧、創作方法等。由創作動力的推動,醫學科普作者就有可能克服創作過程中的某些困難,獲得創作成果。而科普作品獲獎,正是科普作品再創作動力的源泉。筆者的科普作品獲獎後,由於及時得到多家報刊、出版社好編輯的指導、幫助,對在心靈中創作之火的持續點燃,創作心理願望的持久執著起著積極的作用,此後,本人日以繼夜地寫了許多科普作品發表,並在上述獲獎作品的基礎上,8年後的1999年,寫就出版了《抗癌新法》一書(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三、科普作品獲獎對創作的責任、義務的作用
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是治病救人,醫學科普創作的責任同樣是治病救人。一篇好的醫學論文,僅在小范圍交流,如果把它改寫成科普作品,那麼就可使更多的人接受醫學新知識,對「人人享受衛生保健」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科普創作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積極投入科普創作,是時代的要求。近一時期以來,我國食療研究風起雲涌,食療書籍猶如汗牛充棟。科技圖書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和內在質量,在科普作品獲獎後,筆者感到有責任編寫《食療治百病》一書,如何使《食療治百病》一書能夠有所創新呢?經過研究,筆者發現:大多食療書的食療方沒有應用實例,對食療的療效缺乏觀察和證明,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病例介紹是該書的一大特色,該書自始(前言)至終均介紹了實例。這些病例中不少屬於診療新經驗,令人耳目一新。如一例因喜吃生牛肉,而導致病毒性海綿狀腦病(新病種)。另一例老鼠奶頭(尋常疣)單用米仁食療8個月治癒,迄今十多年未復發。食療理論之樹,需要澆灌,從治療實踐中吸取新的營養,才能長出新枝。《食療治百病》從形式、內容和概念等幾個方面均有所創新,從而使它成為食療理論之樹的新枝。該書2005年由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出版後短期內該書重印幾次,供不應求。
綜上所述,科普工作和科技研究開發是國家科技工作必不可少的兩翼,科普是科學技術發現、發明和創造的「延伸」和「延深」。科普作品獲獎對創作初試心理、創作動力、創作的責任、義務均有很大的作用。繼楊秉輝理事長的科普著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後,潘重光先生的《基因寶庫叢書》榮獲了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他們是大家學習的楷模。筆者深信,在醫學科普這個芳草園中,一定會百花齊放,更加絢麗多彩。

㈣ 你在醫學科普書中學到過最令人震驚的知識是怎樣的

1.老咬舌頭可能是中風
老咬舌頭不是「饞肉」。一旦發現最近常咬舌頭,或伴有頭暈、頭痛、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就要趕緊就醫。

2.體檢別放棄直腸指檢
8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直腸指檢被發現,因此即使毫無症狀,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直腸指檢。

3.初診不必掛專家號
專家也是普通人,不會看一眼就知道病情,也需要走正常的檢查流程。所以如果是普通疾病,可先在普通門診做完基本的化驗檢查。

4.低頭玩手機頸椎增壓45斤
當頭部彎曲60度時,頸椎承受的壓力會達約45斤重,這相當於一個7歲兒童的體重。

5.一個吻傳遞8000萬個細菌
荷蘭國家應用科學院的生物學家研究發現,接吻10秒鍾傳播的細菌多達8000萬,而這些細菌可以促進免疫系統健康。

6.一起打哈欠的人更親密
如果兩人關系密切,打呵欠時會很快地從第一個人傳給第二個人。

7.抖腿,可能是一一種自我保護
抖腿在放鬆肢體肌肉的同時,還可以緩解緊張、焦慮。但不可抑制地抖腿,可能是「不寧腿綜合征」

8.生香蕉吃多反加重便秘
生香蕉含較多的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效果,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其蠕動,攝入過多會引起或加重便秘。熟透的香蕉才有緩解便秘的作用。

9.橘子吃多了皮膚變黃

㈤ 科普小知識

大氣污染主要是指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種類很多,對人體危害嚴重的多達幾十種。我國的大氣污染屬於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不經過肝臟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運輸到全身。所以,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

慢性中毒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濃度一般比較低,對人體主要產生慢性毒害作用。科學研究表明,城市大氣的化學性污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誘因。急性中毒 在工廠大量排放有害氣體並且無風、多霧時,大氣中的化學污染物不易散開,就會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業,因為不斷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學性污染物,再加上無風的天氣,致使當地居民哮喘病大發生。後來,當地的這種大氣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發病率也隨著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環芳烴類(如3,4-苯並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並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強烈。燃燒的煤炭、行駛的汽車和香煙的煙霧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並芘。大氣中的化學性污染物,還可以降落到水體和土壤中以及農作物上,被農作物吸收和富集後,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還包括大氣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氣的放射性污染。大氣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黴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結核等傳染病,黴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產生過敏反應。大氣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自原子能工業的放射性廢棄物和醫用X射線源等,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膚癌和白血病等。

每天六個一提高免疫力

睡一個好覺: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有關。體內的T細胞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細胞的數目會減少,生病幾率隨之增加。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做一番運動:每天運動30到45分鍾,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會相對增加。不過,運動如果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身體反而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做一次按摩:按摩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每天接受45分鍾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功能會有明顯改善。

做一回白日夢:每天做5分鍾的白日夢,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動能力。

參加一次藝術活動:笑能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免疫細胞變得更活躍。如果自認缺乏幽默感,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漫畫。音樂可以增加對抗感染及癌症的抗體,不管喜歡哪一種音樂,聆聽時都能刺激健康的生理反應。

與知己交流一次: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性格孤僻的人好。有研究顯示,良好的社交關系有助於對抗壓力,減少壓力,影響免疫細胞功能。

冬天取暖也要注意方法

寒流一來,有些人就瑟瑟發抖,想方設法取暖,可其中十之八九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如:

活動取暖幅度過強。冬天多活動,一來能鍛煉身體,二來可驅走寒冷,但對老年人來說,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別選擇那些活動幅度過強、活動量太大的運動項目,而應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運動量小的項目。如果在運動後出現了頭暈、頭疼、四肢乏力、胸悶氣短、失眠多夢等症狀,說明這項運動量過大,就應該注意減少運動量,要及時停止不良反應特別大的運動項目。

驅寒取暖方法失度。由於大多數老年人怕冷,在睡覺時都喜歡用熱水袋貼身而卧,或讓電熱毯把被窩搞得熱熱的以驅寒取暖,這樣常常會引起皮膚紅斑或燙傷,一般室溫達到18——25攝氏度時,也是人體適宜溫度,就無需用其他方式來加溫取暖。

日曬取暖時間過長。一些老年人,冬天一來,有事沒事就喜歡帶著孫輩搬只椅子到能曬到太陽的壩壩里取暖,這本是好事,適當曬曬太陽有利於對鈣質的吸收,但醫生提醒說,曬太陽也有個度,如時間太長對身體就有害無益了,因為日曬過長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特別嬰幼兒皮膚嬌嫩,更不能直接暴露在直射光下久曬。

捂頭睡覺有損健康。有些老人冬季喜歡捂頭睡覺,以為這樣可以暖和些,而這樣的睡眠方法對健康是有害無益的。一則會因被窩內的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廢氣逐漸增加,影響了正常的呼吸運動,甚至造成窒息。二則是因被窩內缺氧,易誘發心腦血管病。

1天氣是指短時間(幾分鍾到幾天)發生的氣象現象,如雷雨、冰雹、台風、寒潮、大風等。
2.什麼是氣候 氣候是指某一地區長時期內(月、季、年、數年、甚至數百年等)各氣象要素長年的平均值。是一個地區的冷、暖、干、濕等天氣狀況基本特徵的綜合反映。
3.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是指廣泛存在於大氣圈中的光能、熱能、降水、風能等可以為人們直接或間接利用,能夠形成財富,具有使用價值的自然物質和能量,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資源,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已被廣泛用於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氣候 小氣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氣候背景的范圍內,在局部地區,由於地形方位、土壤條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該地區具有獨特的氣候狀況。小氣候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個別氣象要素變化劇烈,以及個別天氣現象上的差異。
.城市氣候 在大氣候或區域氣候的背景條件下,由於城市化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局地氣候或小氣候。城市氣候呈現出所謂「五島」的特徵,即「熱島」、「濕島」、「干島」、「雨島」、「混濁島」。
6.熱島效應 熱島是由於人們改變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氣候變化的綜合現象,是城市氣候最明顯的特徵之一。由於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築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區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熱容量和吸熱率,使得城區儲存了較多的熱量,並向四周和大氣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時間城區氣溫普遍高於周圍的郊區氣溫,高溫的城區處於低溫的郊區包圍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島嶼,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城市熱島效應。
7.為什麼冬天的氣壓比夏天高 氣壓是指地球上空氣柱在單位面積上產生的壓力。一個地方的氣壓是經常發生變化的,當氣壓降低時,天氣陰雨,氣象升高時,天氣轉晴。氣壓發生變化有許多原因。其中空氣溫度的變化是引起氣壓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空氣冷卻時,空氣收縮,密度增大,單位面積上承受的空氣柱重量增加,氣壓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氣一到,總是伴隨著氣壓的升高;而在暖空氣來臨的同時,氣壓常常降壓。冬天是冷空氣的世界,夏季則是暖空氣的天地,氣壓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㈥ 什麼是醫學

人類醫學發展到今天——二十一世紀,主要形成了東方醫學(主要指中國醫學即中醫,其它有藏醫、蒙醫等世界傳統醫學)和西方醫學(即西醫)兩大分支,二者在形式上的融合又形成了第三種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而從中西醫學比較研究與匯通走向了現代系統醫學領域。
中醫即中國醫葯學,是形成於數千年前的中國,是建立在人們與疾病長期斗爭的經驗總結及陰陽五行、八綱臟腑辨證基礎上,運用樸素辯證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認識機體、自然、疾病三者關系,發展起來的一門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臟器為概念的獨特的醫學哲學理論體系。在治療上,除了葯物外,還有針灸、推拿氣功、耳針等特殊療法,它是世界傳統醫學中最完善的一種醫學理論體系。它為人類尤其為中國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
西醫學是最近三四百年來建立在解剖學、生物學及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以「解剖人、肉體人」為概念的、新興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體系。主要採用科學實驗方法,從宏觀到微觀,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層次水平,發展極為迅速,超過其它任何一門醫學科學,成為世界醫學史上的主流。
可見中西醫學,一個是以「功能人」為概念的獨特的哲學醫學理論體系,一個是以「解剖人、肉體人」為概念的新興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體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理論講二者都不是科學的,勢必影響各自發展。事實也證明這一切,中醫長期停滯不前、療效也不確實。西醫盡管發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層次,但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對絕大部分疾病發病原因認識不清、發病機理弄不明白,治療受到制約,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無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當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藉助中醫治療。一個是療效不確實,一個是有些甚至相當多疾病無法治療,這就是中西醫學結合的緣由。然而,由於二者是兩套理論、兩股道上跑的車,風馬牛不相及,從理論上講就沒有結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罷了。故出現西醫對治療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醫,而中醫則往往採用西醫診斷中醫治療,以及中西治療法一塊用的局面。
至於循症醫學、比較醫學、後現代醫學、行為醫學等所謂「醫學」,都稱不上一門獨立的醫學科學,關於這一點在靈魂醫學有關章節中將有相關點評。
總之,目前以中西醫學為主的世界各種醫學科學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為研究對象的醫學科學,故不能解決目前存在於中西醫學甚至人文社會科學史上一切疑難模糊問題,成為阻礙醫學科學前進的羈絆。的確,要解決目前存在於中西醫學甚至人文社會科學上一切疑難模糊問題,顯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醫學所涉及的范疇,我們必須跳出中西醫學的理論框架,建立起一個新的醫學理論體系。該體系所涉及的一切問題不管從廣度上,還是從深度上,都應該遠遠超過現有的中西醫學理論,並將現有中西醫學理論納入自己的理論框架范圍之內。為了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原創人生、醫學理論體系——靈魂醫學 soul medicine應運而生,她不但從宏觀上或戰略上圓滿解釋並解決了存在於人類醫學及人文社會科學史上的一切疑難模糊問題,而且還能夠使人們得以啟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認識人類自身、不得不重新認識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多維世界。

[編輯本段]醫學的分類
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等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宗旨和目的不盡相同。印度傳統醫學系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等。
基礎醫學包括:醫學生物數學 醫學生物化學 醫學生物物理學 人體解剖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 人體生理學 人體組織學 人體胚胎學 醫學遺傳學 人體免疫學 醫學寄生蟲學 醫學微生物學 醫學病毒學 人體病理學 病理生理學 葯理學 醫學實驗動物學 醫學心理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 醫學信息學 急救學 護病學 新中心法則。
臨床醫學包括: 臨床診斷學 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 超聲診斷學+ 核醫診斷學* 臨床治療學 職能治療學 化學治療學 生物治療學 血液治療學 組織器官治療學 飲食治療學 物理治療學 語言治療學 心理治療學 內科學 外科學 泌尿科學 婦產科學 兒科學 老年醫學 眼科學 耳鼻喉科學 口腔醫學 傳染病學 皮膚醫學 神經醫學 精神病學 腫瘤醫學 急診醫學 麻醉學 護理學 家庭醫學 性醫學 臨終關懷學 康復醫學 保健醫學 聽力學。
[編輯本段]醫學的起源
中、西醫學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①救護、求食的本能行為。如動物受傷會舐其傷口、遇熱會避入水中,人與動物一樣有著本能救護。人類的求食本能在尋找食物時,逐漸發現了蔥、姜、蒜、粳米、薏米等雖為食物或調味品,卻具有治病作用;②生活經驗創造了醫學。先古人類通過勞動製造出利器,從而產生了砭石、骨針等醫療器具,逐漸掌握了運用工具治療疾病的經驗。與此同時,人們發現活動肢體可以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導引術」、「五禽戲」的形成,也是古代人們積累生活經驗後產生的保健養生觀;③醫、巫的合與分。由於原始人受制於智力尚未開化,對自然界的變化以及宇宙間的一切反常現象,心存恐懼,難以做科學、合理的解釋,因而誤以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醫合流曾是中、西醫學共有的一段歷史。在中醫學的歷史進程中,「祝由」術沿襲數千年,屬於元明臨床「十三」科之一,但以醫學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漢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國古老的實證醫學萌芽。由於儒、釋、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國文化格局,「重道輕器」衍生出的務虛傾向,重體悟而疏實證,必然缺少邏輯推理,致使中國的實證醫學成就在日後難以與西方醫學同日而語。古埃及醫師運用念咒、畫符和草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醫。西醫在古希臘時期就開始醫巫分家,亞里士多德曾詳細描述了動物的內臟和器官,古希臘醫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將唯物主義哲學運用於醫學之中,在《論聖病》中說:「被人們稱為『神聖的』疾病(指癲癇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來一點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聖,與其他任何疾病一樣起源於自然的原因。只因這些病症狀奇異,而人們對它們又一無所知,充滿疑惑,故而將其原因和性質歸之於神靈。」亞里士多德所創立的唯物主義醫學體系,加快了醫學科學化的進程;④軸心時代中、西醫學的峰巔之作。雅斯貝而斯曾說:「如果歷史有一個軸心,那麼我們就必須將這軸心作為一系列對全部人類都有意義的事件,……發生於公元前800至200年間的這種精神歷程似乎構成了這樣一個軸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發生在這個時期。……並且是獨立地發生在中國、印度和西方」。這一階段,是東、西方哲學、科學、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學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絕後的學術繁榮局面,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了奠基作用;處在古典希臘文明的開創時期,出現了德謨克利特、費底亞斯、阿基米德、蘇格拉底等哲人和智者。在東、西方科學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著中、西兩座醫學的峰巔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誕生了。《內經》的問世,標志著中醫學已從簡單的臨床經驗積累,升華到系統的理論總結。關於《希波克拉底全集》,義大利著名醫史學家卡斯蒂格略尼認為:「是自然科學幾乎沒有萌芽的時代,在醫術上具有先進性的最寶貴的代表文獻。希波克拉底學派的醫學雖然在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的知識上有缺陷,雖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過動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臨床實驗和哲學推理的基礎上,終能使醫學提高到難以超過的高度。這是歷史上最有意義的現象之一,並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說明通過經驗,實際觀察和正確的推理,可以得到極有價值的寶貴材料,……他的確解決了醫學歷史上具有決定性傾向的開端。」比較《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論建構有諸多相似之處:廢巫存醫、整體觀念、調節平衡、哲學思辯、臨床實踐。其中《黃帝內經》強調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從外測內,可以不依賴解剖形態學而照樣診治疾病。其理論體系是自洽的,難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雖然沒有系統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等基礎知識,但卻強調具體的解剖結構,為醫學的實證開了先河。這些差異為中、西醫學的日後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筆。

㈦ 你知道哪些可以保護自己的醫學小常識

一說起醫學,我們的腦子便馬上浮現出身穿白大褂的醫生形象,事實上醫學離我們並不遙遠,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緊張的工作中過得更加健康,還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情況。廢話不多說,到底有哪些醫學小常識可以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呢?

1、健身包里常備一點高糖的食物,比如牛軋糖、巧克力、蜜棗……萬一運動時低血糖兩眼一黑,可以救急。或者遇到他人低血糖可以幫忙,萬一對方是個單身帥哥/萌妹子呢~

2、失眠的話,上床前洗個熱水澡,盡量熱一點點。洗完出來,體溫的微微降低會帶來困意。然後及時睡覺,別玩手機。

3、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晚起,都可以(沒必要強求夜貓子早起)。重在作息規律。

4、不要偏嚼,也就是不要只用一側牙齒咀嚼。不然會造成兩側臉不對稱,更重要的是,牙齒咬食物也是食物磨牙齒的過程,單側牙齒長期不用更不利於牙齒的清潔和健康。即使因為牙疼或拔牙沒來得及補而一側牙齒不好用,也要有意識地用這一側牙齒時不時嚼一嚼東西。

5、飛機升空和降落時耳朵疼,是因為耳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導致,抬高上顎後部接近小舌頭的地方,讓口腔和鼻腔氣壓對外打通就好了,類似於打哈欠。吃口香糖,咽口水,咀嚼食物等方法,原理一樣,但疼得不行時,打哈欠最有效。

6、遵守醫院的相關規定,不要心存僥幸。比如抽血要空腹,不然會血液混濁。做手術全麻或半麻的話,當天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不然有呼吸驟停休克的風險。拔牙不要放在生理期期間,不然凝血較慢,疼痛也更敏感。

男性精子檢查前三天不要縱欲,因為精子質量與製造頻率有關系,如果做得頻繁身體會調整為量少稀薄。你總不想測出精子數量低下或是活力不足吧……

備孕前看牙醫,如果醫生讓把智齒全拔了就乖乖全拔了。不是醫生要坑你錢,是懷孕後孕激素會改變牙周細胞的敏感性,極大概率會智齒出問題,而且懷孕後不方便消炎和拔牙治療。

以上小知識知道了,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精緻美好~但是作為一個姑娘,有一些錯誤的觀點萬一信了的話,可是要出事的!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㈧ 科普知識大全

可以從生物、地理、環保等多個方面舉例:

1、人的一生大約要喝多少噸水?(80噸)。

2、一個水龍頭滴水,15分鍾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會浪費多少噸水?(7噸)

3、舉例說出發電的幾種方法?(火力發電、風力發電)

4、環境保護法的原則是什麼?(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污染者負擔原則;環境權利原則;協調發展原則;公眾參與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

5、白頭葉猴屬於我國哪一級保護動物?(一級)

6、請說出造成1998年長江流域洪澇災害的原因。(是「天災」和「人禍」結果。天災直接原因是氣候異常,雨量過大;人禍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破壞地表植被,水土流失嚴重。第二,江河湖泊的不斷減少,進一步降低了蓄洪泄洪能力。)

7、1980至1995年間,全世界森林面積減少了多少?(1.8億公頃)

8、水資源短缺成為我國城市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300多個城市缺水,每年我國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有多少?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有多少?(100多億元,4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