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常識性知識有哪些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
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Ⅱ 關於冬至的常識
節氣定義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為何冷在「三九」
「三九」是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大約在1月12日到1月20日之間,這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冬至過後,到了「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所積儲的熱量已經慢慢消耗殆盡,盡管地表獲得太陽的光和熱有所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此時冷空氣活動最為頻繁,所以「冷在三九」。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實質上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歷。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已經長了一歲。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辟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同時,閏月的設置也以冬至為標准(因為冬至總在冬月,冬月建子,為周正農歷的第一個月)。
地理意義晝夜極值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
保健養身 針灸通穴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
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 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熏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鍾。
神闕穴 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冬至節氣好兆頭,熱熱鬧鬧吃餃子,快快樂樂暖肚子,吉祥如意美日子,祝你健康好身子,平平安安
Ⅲ 關於冬至節日的相關知識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Ⅳ 冬至是24節氣中最特別的一個節日,關於冬至的知識你都知道多少
我國的各項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在我國一共有24個節氣,而有一些節氣是非常重要的節氣,人們在節氣當天通常會營造出一種過節的氣氛,那麼二十四節氣當中最特別的一個節氣就是冬至,關於冬至很多人並不是非常了解其背後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的了解一下關於冬至的知識吧。
關於冬至方面的小知識就是以上這么多,希望各位家長可以將這些知識都傳授給自己的孩子,畢竟冬至也算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的節氣了。不能夠光記著在冬至吃什麼,更要了解一下冬至這一天究竟是怎麼回事。
Ⅳ 冬至的知識點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Ⅵ 關於冬至的知識有哪些
冬至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
民間俗稱「進九」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Ⅶ 關於冬至的知識20條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在中國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Ⅷ 冬至的小知識有哪些
冬至應該是一年當中最冷的季節開始了!進入九了,冬至開始是一九!所以要注意保暖了,需要穿冬衣了,冬至這天按照我國傳統應該吃餃子的!
Ⅸ 冬至節氣有哪些知識要知道
節氣地位: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漢代前未見冬至過節日風俗的文字記載。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冬節盛於唐宋。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故而冬至才被稱為「小年」。
在古代,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後的天氣。「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的意思則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陰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陰天,甚至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