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力學小知識
擴展閱讀
親子教育中的3T是什麼 2024-09-24 19:09:53
忘了小學同學們了怎麼辦 2024-09-24 19:04:54
還有什麼好看的懷舊動漫 2024-09-24 19:04:54

力學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4 03:05:44

『壹』 力學知識點有哪些

1.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合是N。1牛頓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5.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

6.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彈簧測力計的用法: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認清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貳』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如下: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的方法,叫力的圖示法。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2、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3、幾個力共同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時,它們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稱為力的合成。

4、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所產生的摩擦,叫做滾動摩擦。

5、把滑動摩擦轉變為滾動摩擦可以大大減小摩擦。

『叄』 物理力學知識點,解開萬人迷霧

1.為什麼爬桿時手握桿的力加大,摩擦力不變?辨析:摩擦力和壓力成正比"中的"摩擦力"指的是"滑動摩擦力",而此例中的"摩擦力"是一種"靜摩擦力",這是初學者很容易犯的錯誤,"靜摩擦力"的大小取決於動力的大小(或者是相應的一個分力),而不是取決於壓力的大小,因為既然是"靜",動力和靜摩擦力必然是一對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例中握桿力增大了,壓力自然就隨之增大,但此時的摩擦力的大小不是取決於壓力,而是取決於人的重力(摩擦力方向為豎直向上,重力為豎直向下,二者是一對平衡力),重力有多大,摩擦力就有多大(假定人處於勻速運動狀態,人在豎直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摩擦力,這兩個力只有大小相等才可能是一對平衡力,只有二者是一對平衡力,人才會勻速上升).2.一把刻度准確的桿秤,若將它的秤砣挖去一小塊,則稱物體時的讀數將__
A.比物體的實際質量小
B.與物體的實際質量相等
C.比物體的實際質量大
D.無法確定3.省力杠桿一這定比費力杠桿好嗎?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為什麼人們有時用省力杠桿,而有時用費力杠桿?分析:因為桿秤相當於一個杠桿,根據杠桿原理F1*L1=F2*L2得:
m1*g1*L1=m2*g2*L2
設秤砣質量為m1,物體質量為m2,則由於m1變小,就會導致L1變大,人們從枰桿上所讀出的示數就一定比m2大,所以選C辨析:省力杠桿雖然省力卻增大了力的作用距離,人們希望得到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無法實現的,,因為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這就必造就了以下兩個結局:要想省力就一定要費距離,要想省距離就必須費力,因此不能說省力杠桿就一定比費力杠桿好,它們各有各的用武之地.所以
在實際應用中要看具體情況,不能全部采
用省力杠桿,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
各種機械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用一根竹片作杠桿挑起一塊泥土,如果泥土過重會發生什麼事情?泥土不會被挑起,而是竹片發生嚴重的形變甚至斷裂,這是因為材料的強度不夠導致的,這時我們需要用鐵鍬,它雖然是費力杠桿,但可以使人的手臂在運動較小的距離的情況下就使泥土運動很大的距離,人就不必跑來跑去,這就比使用省力杠桿有優勢,再如起重機,也採用費呼杠桿,它的液壓桿上升較少距離就可使機械臂上升很高,從而把物體送到高處;而在人們力量達一到時,人們往往採用省力杠桿.總之,當人們的作用距離受限制時往往使用費力杠桿,而人們的力量有限時,就使用省力杠桿.4.飛機是如何起飛的?答:(1)螺旋槳式飛機是依靠螺旋槳旋轉時獲得的空氣的反作用力而升空的
(2)噴氣式飛機是靠飛機高速前進時機翼獲得的升力而升空的,由於飛機的機翼上部向上突起,下部相對較平,飛機高速前進時,空氣在上表面形成的氣流速度大,而在下表面形成的氣流速度小,這就造成了氣壓在上表面小,在下表面的氣壓大,這個氣壓差就使飛機獲得了升空的力量.5.吊扇在運動和靜止時吊桿對吊扇記的拉力相同嗎?答:不相同,這是因為吊扇旋轉的時候,會把空氣向下壓(我們都有感覺在風扇下感到氣流往下的),而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些被壓下的氣流對吊扇就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反作用力,它抵消了一部分重力產生的效果,使得吊桿對吊扇的拉力減小.

『肆』 大學力學基礎知識要點

大學力學中涉及的數學知識如下。
高等數學(整個大學課程的基礎)
線性代數(振動力學、結構力學、分析力學的數學基礎)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個……我也不知道有什麼用,反正保研、考研都需要)
矢量分析與場論(好像很多課都需要其中一些知識)
張量分析(流體中用的最多,彈、塑性力學中也用到很多)
數學物理方程(各種偏微分方程,各大力學都用得到)
復變函數(用得也挺多的,像斷裂力學、損傷力學…)

大學材料力學怎麼復習? 我來回答
材力的題都有套路的,求過的話不難復習。功
一。拉壓,彎曲,扭轉圖是基本的3個圖中就彎矩圖稍微難點,掌握2種方法就會了,具體的步驟你問你同學,這個會畫10分就到手了(要理解其中的原理的話讓你同學叫你怎麼列平衡方程,挺簡的。)書上例題對應的拉壓來一道,扭轉來一道,彎曲來三道就OK。平面剛架內力圖就是它們幾個的組合,你分開一個一個畫就好。
二。下面就進入應力狀態了,應力的概念首先你得搞懂(問同學),然後就是拉壓,彎曲,扭轉的應力狀態分析,你把概念搞懂後看例題就能明白,跟著例題的套路記幾個公式,三種情況的題就會了,這個10分怎麼也會考。(強度校核就是你算出來的數跟題里的數比一比就知道了,帶彎曲的題強度校核細心一點,易錯點你讓同學給你點一下。)
三。應力圓,主平面,主應力,主方向,最大切應力,這個就是記公式,把題里的數據帶進去算就可以了。應變跟應力差不多。這個也是10分。
四。組合變形,這個你沒時間就別搞了,不知道你們題怎麼考,如果不加應變就跟二一樣,只不過夾雜起來考,你拆開一個一個做就可以。加應變或斜彎曲你就放棄吧,有時間再看。按15分算,你之前的二練好了,10分穩拿。
五。能量法, 單位載荷法,莫爾積分, 互等定理,虛位移原理,你讓你同學給你講2道例題,一下你就會了,速成的時候,還是抱別人大腿的好使。
六。壓桿穩定,靜不定結構。壓桿穩定的概念你得知道,然後你把歐拉公式等幾個公式記一記,看著例題來2道就行啦,那些典型的例題你找不出來,就讓有責任心的同學給你畫一畫,別沒目的的亂看,掌握基本的就行。靜不定結構首先判斷幾次,最多考你2次的,然後取消約束,用未知力代替。然後選方法出這個未知力,2次就2個力,一次就一個未知力。方法有2種,力法和位移法。讓同學交你具體怎麼解。大致的也就這些。
你把這些主線知識搞會了,過應該沒問題。3天的時間差不多能考個80分。你要一點概念都不清楚,第一天補概念,第二天按我給你梳理的走一遍例題,第三天把往年的卷子過一遍。
不可能每個題都綜合起來考,前幾個題一般都不會綜合,你覺得都牽扯估計是你概念不清晰。你拿著卷子問你同學,每個題都考什麼不就知道了,然後回去按上面步驟對應復習。

『伍』 靜力學基本知識有哪些

靜力學基本知識如下:

1、力的概念是靜力學的基本概念之一。經驗證明,力對已知物體的作用效果決定於:力的大小(即力的強度);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通常稱它們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可以用一個有向的線段即矢量表示。

2、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線不在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稱為力偶,它對任用平面內任一點之矩與矩心位置無關,其大小為力乘以二力作用線間的距離,即力臂,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則確定並垂直於二力所構成的平面。

3、力作用於物體的效應分為外效應和內效應。外效應是指力使整個物體對外界參照系的運動變化;內效應是指力使物體內各部分相互之間的變化。對剛體則不必考慮內效應。



4、靜力學只研究最簡單的運動狀態即平衡。如果兩個力系分別作用於剛體時所產生的外效應相同,則稱這兩個力系是等效力系。若一力同另一力系等效,則這個力稱為這一力系的合力。

5、靜力學的全部內容是以幾條公理為基礎推理出來的。這些公理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關於力的知識的總結,它反映了作用在剛體上的力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屬性,這些公理的正確性是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的,但不能用更基本的原理來證明。

『陸』 力學知識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民諺、俗語,這些民諺、俗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平時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諺、俗語,就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深化知識、活化知識,這對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1)「小小秤砣壓千斤」——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分之一,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麼「一兩撥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3)「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4)「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水沸騰之前,由於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後,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5)「如坐針氈」——由壓強公式可知,當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人坐在這樣的氈子上就會感覺極不舒服。

(6)「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7)「力大如牛」——比喻力氣特別大。

(8)「一個巴掌拍不響」——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巴掌要麼拍另一個巴掌,要麼拍在其他物體上才能產生力的作用,才能拍響。

(9)「四兩撥千斤」——杠桿的平衡條件,增大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較小的動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體。

(10)「泥鰍黃鱔交朋友——滑頭對滑頭」——泥鰍黃鱔的表面都光滑且潤滑,摩擦力小。

(11)「大船漏水——有進無出」——液體內部存在壓強,船破後,船外的水被壓進船內,直到船內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內的水也不會向外流。

(12)「水上的葫蘆——沉不下去」——葫蘆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13)「磨刀不誤砍柴工」——減小受壓面積增大壓強。

(14)「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往低處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條客觀規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響由高處流向低處。

(15)「牆內開花牆外香」——這是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的結果。

(16)「坐地日行八萬里」——因為地球的半徑為6 370千米,地球每轉一圈,其表面上的物體「走」了約為40 003千米,約為八萬里,這是毛澤東同志吟出的詩詞,它科學地揭示了運動與靜止的關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柒』 生活中的力學知識

1.用拳頭打人,自己會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將物體舉高鬆手會下落(物體有重力或地球對無力有吸引力)3.用力拉橡皮筋會將它拉長(力能使物體產生形變)4.用力推桌子,桌子會動(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5.汽車突然剎車,人的身體會向前(因為物體間存在慣性)

『捌』 誰能告訴我有關力學的知識。。盡量要詳細

力學是研究物質機械運動規律的科學。自然界物質有多種層次,從宇觀的宇宙體系,宏觀的天體和常規物體,細觀的顆粒、纖維、晶體,到微觀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通常理解的力學以研究天然的或人工的宏觀對象為主。但由於學科的互相滲透,有時也涉及宇觀或細觀甚至微觀各層次中的對象以及有關的規律。
力學又稱經典力學,是研究通常尺寸的物體在受力下的形變,以及速度遠低於光速的運動過程的一門自然科學。力學是物理學、天文學和許多工程學的基礎,機械、建築、航天器和船艦等的合理設計都必須以經典力學為基本依據。
機械運動是物質運動的最基本的形式。機械運動亦即力學運動,是物質在時間、空間中的位置變化,包括移動、轉動、流動、變形、振動、波動、擴散等。而平衡或靜止,則是其中的特殊情況。物質運動的其他形式還有熱運動、電磁運動、原子及其內部的運動和化學運動等。
力是物質間的一種相互作用,機械運動狀態的變化是由這種相互作用引起的。靜止和運動狀態不變,則意味著各作用力在某種意義上的平衡。因此,力學可以說是力和(機械)運動的科學。
力學在漢語中的意思是力的科學。漢語「力」字最初表示的是手臂使勁,後來雖又含有他義,但都同機械或運動沒有直接聯系。「力學」一詞譯自英語mechanics(源於希臘語μηχανη——機械)。在英語中,mechanics是一個多義詞,既可釋作「力學」,也可釋作「機械學」、「結構」等。在歐洲其他語種中,此詞的語源和語義都與英語相同。漢語中沒有同它對等的多義詞。mechanics在19世紀50年代作為研究力的作用的學科名詞傳入中國時,譯作「重學」,後來改譯作「力學」,一直使用至今。「力學的」和「機械的」 在英語中同為mechanical,而現代漢語中「機械的」又可理解為「刻板的」。這種不同語種中詞義包容範圍的差異,有時引起國際學術交流中的周折。例如機械的(mechanical)自然觀,其實指用力學解釋自然的觀點,而英語mechanist是指機械師,不是指力學家。

【發展簡史】

力學知識最早起源於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在生產勞動中的經驗。人們在建築、灌溉等勞動中使用杠桿、斜面、汲水等器具,逐漸積累起對平衡物體受力情況的認識。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對杠桿平衡、物體重心位置、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統研究,確定它們的基本規律,初步奠定了靜力學即平衡理論的基礎。
古代人還從對日、月運行的觀察和弓箭、車輪等的使用中,了解一些簡單的運動規律,如勻速的移動和轉動。但是對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只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後才逐漸有了正確的認識。
伽利略在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最早闡明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牛頓繼承和發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提出物體運動三定律。伽利略、牛頓奠定了動力學的基礎。牛頓運動定律的建立標志著力學開始成為一門科學。
此後,力學的研究對象由單個的自由質點,轉向受約束的質點和受約束的質點系。這方面的標志是達朗貝爾提出的達朗貝爾原理,和拉格朗日建立的分析力學。其後,歐拉又進一步把牛頓運動定律用於剛體和理想流體的運動方程,這看作是連續介質力學的開端。
運動定律和物性定律這兩者的結合,促使彈性固體力學基本理論和粘性流體力學基本理論孿生於世,在這方面作出貢獻的是納維、柯西、泊松、斯托克斯等人。彈性力學和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的建立,使得力學逐漸脫離物理學而成為獨立學科。
從牛頓到漢密爾頓的理論體系組成了物理學中的經典力學。在彈性和流體基本方程建立後,所給出的方程一時難於求解,工程技術中許多應用力學問題還須依靠經驗或半經驗的方法解決。這使得19世紀後半葉,在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同彈性力學之間,水力學和水動力學之間一直存在著風格上的顯著差別。
20世紀初,隨著新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出現,力學研究又蓬勃發展起來,創立了許多新的理論,同時也解決了工程技術中大量的關鍵性問題,如航空工程中的聲障問題和航天工程中的熱障問題等。
這時的先導者是普朗特和卡門,他們在力學研究工作中善於從復雜的現象中洞察事物本質,又能尋找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數學途徑,逐漸形成一套特有的方法。從20世紀60年代起,計算機的應用日益廣泛,力學無論在應用上或理論上都有了新的進展。
力學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特殊的過程。與古希臘幾乎同時,中國古代對平衡和簡單的運動形式就已具備相當水平的力學知識,所不同的是未建立起像阿基米德那樣的理論系統。到明末清初,中國科學技術已顯著落後於歐洲。

【學科性質】
物理科學的建立是從力學開始的。在物理科學中,人們曾用純粹力學理論解釋機械運動以外的各種形式的運動,如熱、電磁、光、分子和原子內的運動等。當物理學擺脫了這種機械(力學)的自然觀而獲得健康發展時,力學則在工程技術的推動下按自身邏輯進一步演化,逐漸從物理學中獨立出來。
20世紀初,相對論指出牛頓力學不適用於高速或宇宙尺度內的物體運動;20年代,量子論指出牛頓力學不適用於微觀世界。這反映人們對力學認識的深化,即認識到物質在不同層次上的機械運動規律是不同的。所以通常理解的力學,是指以宏觀的機械運動為研究內容的物理學分支學科。許多帶「力學」名稱的學科,如熱力學、統計力學、相對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等,在習慣上被認為是物理學的其它分支,不屬於力學的范圍。
力學與數學在發展中始終相互推動,相互促進。一種力學理論往往和相應的一個數學分支相伴產生,如運動基本定律和微積分,運動方程的求解和常微分方程,彈性力學及流體力學和數學分析理論,天體力學中運動穩定性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論等,因此有人甚至認為力學應該也是一門應用數學。但是力學和其它物理學分支一樣,還有需要實驗基礎的一面,而數學尋求的是比力學更帶普遍性的數學關系,兩者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對象。
力學不僅是一門基礎科學,同時也是一門技術科學,它是許多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又在廣泛的應用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當工程學還只分民用工程學(即土木工程學)和軍事工程學兩大分支時,力學在這兩個分支中就已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工程學越分越細,各個分支中許多關鍵性的進展,都有賴於力學中有關運動規律、強度、剛度等問題的解決。
力學和工程學的結合,促使了工程力學各個分支的形成和發展。現在,無論是歷史較久的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水利工程、機械工程、船舶工程等,還是後起的航空工程、航天工程、核技術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都或多或少有工程力學的活動場地。
力學既是基礎科學又是技術科學這種二重性,有時難免會引起分別側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力學家之間的不同看法。但這種二重性也使力學家感到自豪,它們為溝通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兩個方面作出了貢獻。

【學科分類】
力學可粗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分,靜力學研究力的平衡或物體的靜止問題;運動學只考慮物體怎樣運動,不討論它與所受力的關系;動力學討論物體運動和所受力的關系。
力學也可按所研究對象區分為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和一般力學三個分支,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可統稱為連續介質力學,它們通常都採用連續介質的模型。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從力學分出後,餘下的部分組成一般力學。
一般力學通常是指以質點、質點系、剛體、剛體系為研究對象的力學,有時還把抽象的動力學系統也作為研究對象。一般力學除了研究離散系統的基本力學規律外,還研究某些與現代工程技術有關的新興學科的理論。
一般力學、固體力學和流體力學這三個主要分支在發展過程中,又因對象或模型的不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和研究領域。屬於一般力學的有理論力學(狹義的)、分析力學、外彈道學、振動理論、剛體動力學、陀螺力學、運動穩定性等;屬於固體力學的有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斷裂力學等;流體力學是由早期的水力學和水動力學這兩個風格迥異的分支匯合而成,現在則有空氣動力學、氣體動力學、多相流體力學、滲流力學、非牛頓流體力學等分支。各分支學科間的交叉結果又產生粘彈性理論、流變學、氣動彈性力學等。
力學也可按研究時所採用的主要手段區分為三個方面: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和數值計算。實驗力學包括實驗應力分析、水動力學實驗和空氣動力實驗等。著重用數值計算手段的計算力學,是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後才出現的,其中有計算結構力學、計算流體力學等。對一個具體的力學課題或研究項目,往往需要理論、實驗和計算這三方面的相互配合。
力學在工程技術方面的應用結果形成工程力學或應用力學的各種分支,諸如土力學、岩石力學、爆炸力學復合材料力學、工業空氣動力學、環境空氣動力學等。
力學和其他基礎科學的結合也產生一些交又性的分支,最早的是和天文學結合產生的天體力學。在20世紀特別是60年代以來,出現更多的這類交叉分支,其中有物理力學、化學流體動力學、等離子體動力學、電流體動力學、磁流體力學、熱彈性力學、理性力學、生物力學、生物流變學、地質力學、地球動力學、地球構造動力學、地球流體力學等。

【主要理論】
1.物體運動三定律。
2.達朗貝爾原理
3.分析力學理論
4連續介質力學理論
5.彈性固體力學基本理論
6.粘性流體力學基本理論

【研究方法】

力學研究方法遵循認識論的基本法則:實踐——理論——實踐。
力學家們根據對自然現象的觀察,特別是定量觀測的結果,根據生產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數據,或者根據為特定目的而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結果,提煉出量與量之間的定性的或數量的關系。為了使這種關系反映事物的本質,力學家要善於抓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屏棄或暫時屏棄一些次要因素。
力學中把這種過程稱為建立模型。質點、質點系、剛體、彈性固體、粘性流體、連續介質等是各種不同的模型。在模型的基礎上可以運用已知的力學或物理學的規律,以及合適的數學工具,進行理論上的演繹工作,導出新的結論。
依據所得理論建立的模型是否合理,有待於新的觀測、工程實踐或者科學實驗等加以驗證。在理論演繹中,為了使理論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更廣泛的適用性,往往採用一些無量綱參數如雷諾數、馬赫數、泊松比等。這些參數既反映物理本質,又是單純的數字,不受尺寸、單位制、工程性質、實驗裝置類型的牽制。
力學研究工作方式是多樣的:有些只是純數學的推理,甚至著眼於理論體系在邏輯上的完善化;有些著重數值方法和近似計算;有些著重實驗技術等等。而更大量的則是著重在運用現有力學知識,解決工程技術中或探索自然界奧秘中提出的具體問題。
現代的力學實驗設備,諸如大型的風洞、水洞,它們的建立和使用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科學技術項目,需要多工種、多學科的協作。應用研究更需要對應用對象的工藝過程、材料性質、技術關鍵等有清楚的了解。在力學研究中既有細致的、獨立的分工,又有綜合的、全面的協作。

【應用領域】
力學是物理學、天文學和許多工程學的基礎,機械、建築、航天器和船艦等的合理設計都必須以經典力學為基本據。機械運動是物質運動的最基本的形式。機械運動亦即力學運動。
在力學理論的指導或支持下取得的工程技術成就不勝枚舉。最突出的有:以人類登月、建立空間站、太空梭等為代表的航天技術;以速度超過5倍聲速的軍用飛機、起飛重量超過300t、尺寸達大半個足球場的民航機為代表的航空技術;以單機功率達百萬千瓦的汽輪機組為代表的機械工業,可以在大風浪下安全作業的單台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海上採油平台;以排水量達5×105t的超大型運輸船和航速可達30多節、深潛達幾百米的潛艇為代表的船舶工業;可以安全運行的原子能反應堆;在地震多發區建造高層建築;正在陸上運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的高速列車,等等,甚至如兩彈引爆的核心技術,也都是典型的力學問題。

【重要著作】
1687年7月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拉丁文: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牛頓介紹了力學的基本運動三定律與基本的力學量。

【著名人物】
1.阿基米德
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對杠桿平衡、物體重心位置、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作了系統研究,確定它們的基本規律,初步奠定了靜力學即平衡理論的基礎。
2.伽利略
伽利略在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最早闡明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3.牛頓
牛頓繼承和發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別是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提出物體運動三定律。

【發展趨勢】
(1)固體力學
經典的連續介質力學將可能會被突破。新的力學模型和體系,將會概括某些對宏觀力學行為起敏感作用的細觀和微觀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的演化,從而使復合材料(包括陶瓷、聚合物和金屬)的強化、韌化和功能化立足於科學的認識之上。
固體力學將融匯力-熱-電-磁等效應。機械力與熱、電、磁等效應的相互轉化和控制,目前大都還限於測量和控制元件上,但這些效應的結合孕育著極有前途的新機會。近來出現的數百層疊合膜「摩天大廈」式的微電子元器件,已迫切要求對這類力-熱-電耦合效應做深入的研究。以「Mechronics」為代表的微機械、微工藝、微控制等方面的發展,將會極大地推動對力-熱-電-磁耦合效應的研究。
(2)流體力學
今後,空天飛機和新一代的超聲速民航機的成功研製將首先取決於流體力學的進展。在有關的高溫空氣動力學中必須放棄原先的熱力學平衡的假定。吸氣式發動機中H2,O2在超聲速流動狀態下的混合、點火等,都是過去的理論和實踐未能解決的難題。超聲速流邊界層的控制、減阻以及降噪控制等也帶來一系列新問題。
(3)一般力學
一般力學近來已開始進入生物體運動問題的研究,研究了人和動物行走、奔跑及跳躍中的力學問題。這種在宏觀范圍內對生物體進行的研究,已經帶來了一些新的結果。億萬年生物進化的結果,的確把優化的運動機能賦與了生存下來的物種。對其進一步研究,可以提供生物進化方向的理性認識,也可為人類進一步提高某些機構或機械的性能提供方向性的指導。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應當給予充分重視:(1)固體的非平衡/不可逆熱力學理論;(2)塑性與強度的統計理論;(3)原子乃至電子層次上子系統(原子鍵,位錯,空位等缺陷)的動力學理論。為深入進行這些研究,應當充分利用與開發計算機模擬(如分子動力學)和現代宏、細、微觀實驗與觀測技術。

工科離不開力學,
在工科基礎課中,開設了不同的力學課程:
理論力學,假設物體不發生變形,用傳統數學物理方法研究一切質點,物體的運動,靜力學和動力學原理,機械原理的理論基礎。
材料力學,傳統方法研究物體在各種載荷下,包括靜力,靜扭矩,靜彎矩,振動,碰撞等,機械零部件和裝配設計,機械加工的理論基礎。
流體力學,研究一切流體在容器、管道中運動規律和力學特性,液壓、氣動、熱分析的理論基礎。
分析力學,使用計算數學方法分析力學
有限元素法,把受力對象拆解成有限個元素,對每個元素進行受力分析,通過聯立偏微分方程組,用泛函求解,計算出每個元素,每個節點的應力應變。聯立方程組可化為剛度矩陣和自由度組成的矩陣方程。

『玖』 物理力學知識點有哪些

(1)「小小秤砣壓千斤」——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分之一,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倍。如果秤砣的力臂很大,那麼「一兩撥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3)「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4)「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水沸騰之前,由於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後,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5)「如坐針氈」——由壓強公式可知,當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人坐在這樣的氈子上就會感覺極不舒服。


(6)「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7)「力大如牛」——比喻力氣特別大。


(8)「一個巴掌拍不響」——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巴掌要麼拍另一個巴掌,要麼拍在其他物體上才能產生力的作用,才能拍響。


(9)「四兩撥千斤」——杠桿的平衡條件,增大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較小的動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體。



(10)「泥鰍黃鱔交朋友——滑頭對滑頭」——泥鰍黃鱔的表面都光滑且潤滑,摩擦力小。


(11)「大船漏水——有進無出」——液體內部存在壓強,船破後,船外的水被壓進船內,直到船內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內的水也不會向外流。


(12)「水上的葫蘆——沉不下去」——葫蘆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13)「磨刀不誤砍柴工」——減小受壓面積增大壓強。

『拾』 人身上有哪些力學知識

人身上的力學知識主要涉及壓強、摩擦、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等方面的知識。
1.壓強的知識
(1)人的牙齒用到了壓強的知識。人的切齒和犬齒比較尖,雙尖齒、磨齒的牙冠有尖狀突起,這些都是減少受理面積,增大壓強的辦法使人便於咬斷食物或把食物嚼碎。
(2)人的腳有大小,一般規律是,體型高大的人的腳也較大,這樣保證體重不同的人走路時對地的壓強基本相同。
(3)人吸氣時,胸肌使胸腔體積增大,肺內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減小,小於外界的大氣壓,大氣壓把空氣壓入呼吸道,進入人體的肺泡內;當人呼氣時,胸肌使胸腔收縮壓迫肺使它的體積減小,肺內一定質量的氣體的體積減小壓強增大,大於大氣壓,從而呼出二氧化碳。
(4)人體血液的流動,是靠心臟收縮產生的壓強。
2.摩擦的知識
(1)在人的口腔中,舌頭表面是粗糙的,還有上顎上也有紋路,這些構造增大了與食物的摩擦,便於攪動食物或者把事物送入食道。
(2)人的手掌和腳掌上都有特殊的掌紋。在握力一定時,手掌上的指紋和掌紋可以增大與接觸物的摩擦,便於人抓緊要拿的東西。腳掌上的花紋,可以增大摩擦,使人走起路來腳不和襪子、鞋子打滑,更省勁。
(3)人走路時,腳和地面之間產生摩擦,腳用力向後蹬地,相對於地有向後運動的趨勢,地面對鞋底就產生了阻礙腳相對於地向後運動的摩擦阻力,這個力向前,正是這個力使人前進。
3.簡單機械
人的前臂是一個費力杠桿。肘關節是它的支點,托起東西時,物體的重力是作用於它的阻力,肱二頭肌施加的力是它的動力。
4.能量的知識
(1)人吃進食物,經過消化,把不能被人直接吸收的大分子變成能被人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經消化道進入細胞,在細胞中發生化學變化,把生物質能轉化為化學能被人利用。
(2)人的生理彎曲(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還有人的腳弓、股骨和脛骨的彎曲,就像自行車車座下的彈簧一樣,能把人行走或跳躍過程中上下運動的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能有效減小行走過程中的振動對大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