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遼闊的國土知識點
我們偉大的祖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我國疆域遼闊,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與整個歐洲面積差不多。在世界各國中,陸地面積僅小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國既有遼闊的陸地國土,又有廣袤的海洋國土。我國瀕臨的海洋人,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和南海。我國領水面積為37萬平方公里,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海洋大國。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沿海國不僅對12海里領海,而且對24海里毗連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專屬經濟區:也稱排他性經濟海域,是指領海基線起算,不應超過200海里<370.4公里>的海域,除去離另一個國家更近的點。專屬經濟區所屬國傢具有勘探、開發、使用、養護、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資源的權利,對人工設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環保等的權利。其它國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以及與這些自由有關的其它符合國際法的用途<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等>)及大陸架享有「主權權利」。按照此公約,中國管轄下的海域面積應為3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陸地總面積1/3的這300萬,與陸地一樣,是中華民族神聖的國土。所以,隸屬於中國主權管轄之下的國土總面積的正確數據應該是約1260萬平方公里。
我國疆域遼闊,國土面積約1260萬平方公里
❷ 國土知識小報的內容,快點!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這遼闊富饒的國土上,居住者56個民族,其中55個少數民族,人口約為9120多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04%,而分布地區卻佔全國總面積的63.8%。從黑龍江畔到海南島,從阿里山到帕米爾高原,都能見到少數民族的炊煙。由於不同的歷史傳統,居住地區的地理環境等差異,各個民族大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及特殊的生產勞動技能。這些差異必然反映到地域分布上。
河流和湖泊
(一)流域和水系
我國是一個河流眾多,徑流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據統計,我國大小河流總長度約42萬公里,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達50000多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多條,超過10000 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9條。以徑流資源來說,全國徑流總量約26000億立方米, 佔世界河川徑流總量的6.8%,為亞洲全部徑流量的20.1%。僅次於巴西和前蘇聯, 居世界第三位。如此眾多的河流,豐富的徑流資源,為灌溉、航運、發電、城市供水等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雖然河流眾多,徑流量十分豐富,但空間分布卻呈現出東多西少,南豐北欠的不平衡性。我國東部濕潤地區的河流,其徑流量佔全國總徑流量的95.55%。在秦嶺——桐柏山——大別山以南,武陵山——雪峰山以東地區,河網密度一般都在0.5公里/平方公里以下,但在滇西南局部地區達到1.0公里/平方公里,這在民族地區是河網密度較大的。在秦嶺——桐柏山——大別山以北,大部分地區的河網密度在0.3公里/平方公里;地勢低平的松嫩平原、西遼河平原一般都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下,甚至個別地段出現無流區。
我國西部廣闊的乾燥和半乾燥地區的河流,徑流量僅佔全國總徑流量的4.55%,河網密度幾乎都在0.1公里/平方公里以下。在塔里木盆地、 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存在著大面積的無流區。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一帶降水比較豐富,河網密度甚至超過 0.5公里/平方公里。
我國的河流按其徑流的循環形式,可分為注入海洋的外流河和不與海洋溝通的內流河兩大區域。外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3.76%,內流區域約佔36.24%,其中民族地區的外流區域的分界線,大致北起大興安嶺西麓,經內蒙古高原南緣、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日月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到岡底斯山,這一線的西部除新疆的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外,都屬內流區域。該線的東部,除嫩江平原、鄂爾多斯高原及雅魯藏布江南的羊卓雍錯等地有小面積的區域外,均屬外流區域。
外流區域的河流,絕大多部分注入太平洋,其流域面積達544.59萬平方公里,其中民族地區的太平洋流域共217.58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22.66%,相當於我國外流流域總面積的35.53%。
我國的印度洋流域和北冰洋流域都在民族地區。印度洋流域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流域面積有62.4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6.5%,主要有努江、雅魯藏布江、獅泉河、象泉河等;其下游都流出國境,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孟加拉灣或阿拉伯海。北冰洋流域分布在新疆西北角,面積只有5.0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53%,僅有一條額爾齊斯河, 它是鄂畢河的上源,流出我國後經前蘇聯的哈薩克、西西伯利亞,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我國內流區域面積較廣,包括松嫩、內蒙古、西藏內流流域,以及甘新、柴達木內流區域。除松嫩的大部分和甘肅河西走廊的一部分地區外,其餘均在民族地區,其面積共有328.8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 34.26%,占我國內流流域總面積的94.50%。
旅遊資源的特點
我國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不僅是民族地區的重要社會財富,也是我國旅遊資源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民族地區偏遠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環境、復雜的民族成分、曲折的發展歷史,其旅遊資源自成一體,形成了與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特點。
(一)內容豐富多彩,有的旅遊價值很高
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品種多樣,類型齊全。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和綜合旅遊資源三個大類、十多個亞類中的全部、近百種細類中的絕大部分,民族地區都有。其中:有的是民族地區所特有,其他地區所沒有或很少有的,如登山旅遊、岩溶地貌旅遊資源、風沙地貌旅遊資源、草原風光旅遊資源、天然湖泊旅遊資源、珍奇稀有的動植物旅遊資源、少數民族的民風習俗旅遊資源等;有的雖然不是民族地區所獨有,但民族地區的品種質量和旅遊價值都遠高於其他地區,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如以黃果樹為代表的瀑布旅遊資源、以桂林灕江為代表的江河風景旅遊資源、以四川卧龍為代表的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少數民族的特種工藝旅遊商品等。
(二)民族特色鮮明
我國現有55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都形成有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和社會風俗習慣,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如繪畫雕塑、建築形式、民族工藝、集市貿易、服飾飲食、神話傳說、音樂舞蹈、戲曲藝術、節日慶典、婚喪嫁娶、文娛體育、宗教信仰、待客禮儀等等,無不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這些富有民族情趣、異地情調的景物或活動,都是其他地區不曾有的,形成了民族地區人文旅遊資源的一大特色,對旅遊者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三)地區之間差異顯著
不同地區自然風光的基調完全不同,如西北民族地區以沙漠、戈壁風光和雅丹地貌風光為特色;內蒙古地區以高原、草原牧區風光為特色;地處長白山地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冬季以林海雪原和銀色樹掛風光、夏季以火山地貌和高山湖泊風光為特色;雲貴和廣西地區以岩溶地貌風光為特色;海南以熱帶風光和海濱旅遊為特色。
不同民族地區的人文旅遊資源也有很大區別。如民俗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節日活動方式和生活習慣。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內容、宗教藝術,與信奉佛教的民族不同;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與傣族的「潑水節」和壯族的「三月三」時間、形式、內容不同。拉薩的大昭寺、傣族的竹樓、苗族的寨樓、藏族的碉房、蒙古族的蒙古包、維吾爾族的窖洞式住房和布滿葡萄的庭院等,都鮮明地體現出了本民族的建築格調。各民族地區,由於自然資源的不同,形成了各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遊商品。如新疆的葡萄乾和細羊毛,內蒙古的麥飯石和草原蘑,廣西合浦的珍珠和花竹帽,雲南的大理石和卷煙,貴州的茅台酒和蠟染布,西藏的氆氌和藏羚角等。
不同民族地區,旅遊資源的季節變化特點不同。如地處熱帶、亞熱帶的西雙版納、天涯海角、桂林、昆明等地,季節變化不很明顯,冬夏基本都可供遊人觀光;而地處高緯度、高原地區的青藏、內蒙古草原與新疆、長白山的天池等地只能在短暫的夏季開展。人文旅遊資源一般不具有季節性,但各民族的重大節日卻具有很強的時間性。
(四)構成不理想,組合不協調
整個民族地區,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之間、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內部各亞類之間,其構成組合都不夠均衡,影響旅遊資源的價值。
總的來看,民族地區的自然旅遊資源不僅種類全、品種多、內容豐富,而且在全國自然旅遊資源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領先於國內其他地區的同種類型。如全國已建立的300多個自然保護區中,絕大多數都在民族地區,各種類型中最有代表性的、條件最理想的、也都是民族地區。
相比之下,民族地區的人文旅遊資源在全國的地位就顯得相形見絀。一是年代不夠久遠,缺乏「古」字;二是內容不夠奇特,缺乏「稀」字;三是與歷史上的名人名事聯系不夠緊密,缺乏「名」字;四是規模一般較小,缺乏「宏」字。總之歷史文化價值不太高,與自然旅遊資源的地位不協調。如國務院兩次公布的62座歷史文化城中,民族地區僅有 7座,佔11.7%;兩次公布的全國 242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民族地區僅有40處,佔16.5%。
在自然旅遊資源各亞類和細類的構成中,民族地區的登山活動資源、沙漠戈壁資源、草原風光資源等在全國的地位十分突出,但象地貌資源方面的「五嶽」名山,佛教、道教聖地名山,風景名山;水體方面的名泉,園林湖泊,海濱海島;生物資源方面的名貴觀賞植物,人工動物園等,數量較少,質量也不很高,不如國內其他地區。而這些,又是最能吸引遊客的資源。如全國的十大觀賞名花中,民族地區只有一種,即雲南的山茶花。
在人文旅遊資源各亞類和細類的構成中也有類似情況。民族風格、節日慶典、特種工藝品等方面在全國有著不可代替的地位,但象大型古代工程建築、古都、大型宗教聖地、園林建築、古代陵墓、旅遊文學、風味佳餚等方面,都缺乏價值很高的資源,不如國內其他地區。
(五)開發難度較大、開發深度不夠
旅遊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必須經過開發才能發揮效益。開發利用是旅遊資源實現多功能的前提和條件。這些條件對民族地區來說很多都是不夠成熟和不具備的。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一般分布在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客源較少、區域經濟不發達、資金財力有限的地區。加上景點稀少、組合分散、地形復雜、施工條件差等,更增加了開發的難度。因此,少數接近內地、交通便利或位於大城市附近的旅遊地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如桂林、南寧、昆明、張家界、烏魯木齊、銀川、呼和浩特、吉林延邊等,其餘的基本上還都沒有達到旅遊的效益和旅遊地建設的要求,可進入性太差。旅遊資源開發難度大是民族地區發展旅遊的很大障礙,是今後發展旅遊規劃中必須認真對待的。
滿族
1.滿族的起源與形成。滿族的名稱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現的。但滿族發展的歷史卻很久遠。歷史上活動在白山黑水之間的肅慎人、挹婁人、勿吉人、(革末)吉人和女真人,都是滿族不同時期的先人(其中十三世紀初,被蒙古族滅亡的金國的女真人是滿族的直接族源),到明朝初期,原來就以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為中心,散布在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東達海濱的女真人,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明朝和朝鮮掠奪的慾望和交換的要求,逐漸結成新的聯盟,開始了頻繁的南遷。重新分布於長白山周圍和遼寧省的東部.北部地區,大部分定居,並以農耕業為主。以後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建立了「大金國」,完成了滿族統一的大業。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的舊稱,定族名為「滿洲」,簡稱滿族。
2.滿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滿族形成後不久就建立了大清王朝。大批滿族人隨著入關。由於政治統治的需要,滿族人分布范圍擴大到北京和全國其他許多大中城市,後因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普遍改用漢語;同時又由於大量漢人移居關外,使留在東北的滿族也逐漸改用漢語。清朝滅亡後,滿族人就散居在全國各地。有些零星分散的,被迫隱瞞了民族成分而改稱他族,或被漢族同化。較為聚居的地區仍保留有滿族的稱號。這就是目前分布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及河北省青龍、豐寧兩個滿族自治縣內的滿族的歷史來源。原來就留在東北境內的滿族,在清朝滅亡之後基本沒有大的變動。一部分逐漸聚居在目前遼寧省的岫岩、鳳城和新賓等三個自治縣內,其餘的分散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以遼寧省為最多。
❸ 國土資源 知識問答
國土資源類
根據自然資源本身固有的特徵,將國土資源劃分為耗竭性資源和非耗竭性資源(圖1-2).
耗竭性資源又可劃分為再生性資源和不可再生性資源兩大類.再生性資源主要是指由各種生物及生
物與非生物因素組成的生態系
❹ 土地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涉及到土地及房產開發的知識太多了,取得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使用權的一點基礎如下: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
1、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2、辦理建設用地委託釘樁 ;3、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申請 ;4、主管部門實地勘察 ;5、土地估價報告的預審 ;6、委託地價評估 ;7、辦理核定地價手續 ;8、辦理土地出讓審批 ;9、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10、領取臨時國有土地使用證 ;11、領取正式國有土地使用證 ;1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返還
取得房地產開發項目土地使用權的相關稅費
1、地價款(土地出讓金) ;2、資金佔用費 ;3、滯納金 ;4、土地使用費 ;5、外商投資企業土地使用費;6、防洪工程建設維護管理費 ;7、土地閑置費 ;8、土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費 ;9、城鎮土地使用稅 ;10、地價評估費 ;11、出讓土地預訂金 ;12、征地管理費 ;13、土地補償費 ;14、青苗及樹木補償費 ;15、地上物補償費 ;16、勞動力安置費 ;17、超轉人員安置費 ;18、新菜田開發建設基金 ;19、耕地佔用稅
❺ 中國常識性知識(如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國球是什麼)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2、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即東五區到東九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撫遠縣的黑瞎子島(48°27′N,135°0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台灣省是中國地震最頻繁的省份。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和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2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2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2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0、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
復制太痛苦!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裡面有專門的常識一欄!!!!
❻ 中國的國土面積及相關知識!!!
在人們的腦海中,多少年來,從小學教材、啟蒙讀物到各類愛國主義教材,告訴我們這樣一條常識: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這里只講到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而忽略了除此之外,我國還擁有近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
《人民日報》1999年1月16日在其《視點》專欄中這樣表述我國新的國土疆界:
根據1994年《聯合國海洋公約》的規定,1.09億平方公里的海洋區域(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3)為沿海國家的管轄海域。據此,我國領海和內水面積約37萬至38萬平方公里,加上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面積,管轄海域約300萬平方公里。另外,作為先驅投資者,我國在太平洋上獲得15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核礦區(註:今年3月5日,中國正式圈定的「藍色礦區」為15萬平方公里的一半,其餘一半按國際法必須放棄)。這樣,我國國土面積應為1260萬平方公里。這是在新的國際海洋法律制度下,賦予國土的新含義。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大多數中國人不知中國的國土面積應為1260萬平方公里這一事實呢?專家們分析,我國傳統上是一個大陸國家,近代由於實行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使我國海洋事業走上了曲折之路。再加上近年來我國海洋法制建設緩慢,海洋開發技術研究長期落後,對已經擁有和應該擁有的海洋權益缺乏宣傳教育導致我國很多人海洋意識比較淡漠。
參考資料:http://bbs.ynceo.cn/simple/index.php?t19029.html
❼ 國土相關的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都有哪些
一、什麼是國土資源?
答:國土資源廣義上說是一個國家領土主權范圍內所有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狹義上說是一個國家主權管理地域內—切自然資源,包括土地、礦藏、水、氣候、生物、海洋等自然資源。我們這里講的國土資源是國土資源部管理的土地、礦產、海洋及測繪地理信息資源。 我國國土資源絕對數量大,種類齊全,其中有不少在世界上居優勢地位。但因人口眾多,人均佔有量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總量大、人均少、相對緊缺是我國國土資源的主要特點。 二、對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當事人怎樣處罰?
答: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
三、對侵佔、挪用被征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的怎樣追究法律責任? 答: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四、我國土地所有權的歸屬和類型有哪些?
答: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1950年實施土地改革時,所有權沒有分配給農民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1962年《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條》)實施時,未劃入農民集體范圍內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已經被國家依法徵收的集體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於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徵收後屬於國家所有;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集體遷移後不再使用的,原屬於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和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五、非法轉讓土地或者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❽ 地理題:有關領土的知識
領土是一個國家的陸地、海洋、河流、海域以及其上空的面積。(以國界劃分)
❾ 關於土地知識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7、對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應當如何處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處罰款的,罰款額為耕地開墾費的2倍以下。
8、耕地保護違法行為主要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耕地保護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⑴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的違法行為;
⑵違反法律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 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毀壞種植條件的違法行為;
⑶非法侵佔、挪用征地費、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的違法行為;
⑷應將耕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而不劃入的違法行為;
⑸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違法行為;
⑹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違法行為;
⑺非法佔用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
⑻非法轉讓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
⑼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耕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違法行為。
9、我國法定的土地犯罪罪名有哪些?
根據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51次會議通過,1997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自1997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法釋[1997]9號)的規定,我國土地犯罪的法定罪名有以下4種:
⑴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
⑵非法佔用耕地罪;
⑶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罪;
⑷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
10、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在哪些原則?
⑴實行統一管理的原則。
⑵實行規劃控制的原則。
⑶節約和合理用地的原則。
⑷依法補償、合理安置的原則。
11、改變國有土地建設用途由誰批准?
建設用地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按照原依法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如果確實需要改變土地的建設用途,必須按照法定程序辦理審批手續,即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用途,在報批前,應先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12、信訪人可以向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哪些信訪事項?
信訪人可以向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的信訪事項是:
⑴反映國土資源管理的有關問題;
⑵舉報國土資源管理違法行為;
⑶檢舉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執行公務中的違法行為;
⑷控告侵害自己的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等合法權益的行為;
⑸對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及其工作要員提出建議、批評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