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火鍋知識
一、什麼是火鍋?
火鍋通常是指用來燙煮食物的容器,最早是泥罐、瓦罐,再後來是銅鼎、鐵鍋及至現在的不銹鋼等。不過,現代人們只是指一種燙涮的飲食方式。
火鍋古稱「骨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火鍋是我國古人獨創的美食,其歷史源遠流長,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了。「火鍋」在全國盛興起來是18世紀末的事情了。乾隆年間,乾隆曾幾次到江南,因為乾隆皇帝喜歡飲酒做詩吃火鍋,所到之處,人們都為他的隨行官員們准備了火鍋。自此以後,南北各地火鍋都極盛行。清朝嘉慶皇帝登基大典時,曾舉辦過盛大的火鍋宴會,名為「千叟宴」,所用的火鍋多達1500餘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嘆!不過,更令人嘆為觀止的則是公元2004年10月在重慶舉辦的首屆國際火鍋節,據說那次在重慶南濱路主會場擺下2000餘張桌子,有多達幾萬人同時享用火鍋,其陣勢、其規模、其熱鬧恐怕當今世界再沒有可比的了。
二、火鍋發源在什麼地方?
有故事說,火鍋的出現源於一個粗心的原始人偶然將生吃的肉塊掉進滾開的水裡,當他正在為吃到嘴邊的肉突然掉了而遺憾的時候,鍋中濃濃的肉香直竄入鼻孔,從此以後,他凡是有肉便把它們投入「火鍋」中涮而食之。於是,這個人便成了火鍋的發明者。據說,這個人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中的一員。當然,傳說歸傳說,但是火鍋發源於中國的北方是毫無疑義的。首先,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古時那裡非常寒冷,人們禦寒必須用火;其次,當時的原始人(古人)主要是以漁獵為主,煮熟了吃,比茹毛飲血更能增加體力、能量,能增長智慧。大約在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是非常大的鍋子。在當時,只要是能吃的東西(主要是肉類),都通通丟入鼎中,然後底部生火,讓食物煮熟,成為一大鍋食物,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火鍋了
⑵ 吃火鍋必備知識
這些日子,全國多地進入「速凍模式」,你是不是迫不及待要來頓火鍋了吧?
可是,一些人吃完胃疼、腹瀉。咋回事?吃火鍋原來有這么多講究,你都了解嗎?
鍋底
先來說說鍋底,年輕人多愛吃辣,甚至無辣不歡
吃了辣以後,口腔黏膜受到的刺激傳遞給大腦,大腦會產生一種類似嗎啡的多肽物質讓人產生快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賈凱說,對於潮濕的西南地區來講,人們多吃辣椒可幫助他們祛濕禦寒,而北方本身就較為乾燥,還是建議多選擇清湯類的火鍋。
那麼,如何解辣呢?
賈主任建議大家,吃完火鍋後補充適量的水或水果,但是也不能太多,喝水過多可能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吸收。除此之外,年輕人常吃完火鍋後靠喝酸奶來助消化,其實也沒有科學依據。
開涮
鍋里水開後,就可以開涮了。不過,涮的時候可急不得
賈主任解釋,很多人涮火鍋,肉剛從水面浮起來就開始吃,認為這樣的肉口感更嫩,殊不知沒有被充分加熱的食材可能會帶來寄生蟲或細菌的污染。
另外尤其易被忽視的是,不少人用夾完生肉的筷子再去夾碗里已經煮熟的食物,這樣同樣可能造成細菌污染,最好選擇一雙專門用來涮肉的公用筷,安全又衛生。
開吃
說完煮,吃也是有學問的
不能貪圖一時爽快而吃太燙的食物,尤其不要喝火鍋湯(不僅燙,而且湯里的嘌呤以及亞硝酸鹽含量也較高),雖然當時沒覺得有不適,但之後胃會跟著遭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損傷,就會出現胃疼情況。
最好先撈到盤子里晾涼一點再入口,有時當時吃的時候覺得不燙,但吃完後就會發現舌頭以及口腔里都會有點麻麻的感覺,這就是因為吃得太燙了。
其實,火鍋有健康的吃法哦
健康吃火鍋,最主要的是要注意食材的多樣化,不要生熟混搭,不要冷熱交加,不要吃得太急,也不要吃太多,這樣就完全可以放心吃火鍋了。
中國火鍋無論底料或蘸料,大多都含不少鹽。另外,油也不少,吃火鍋不僅僅是肉類含有脂肪,而且肉里的脂肪會溶到湯里,再涮蔬菜時,蔬菜上會吸不少油。因此,火鍋中的蔬菜稍稍在火鍋湯里燙一下就應該夾出來,這樣不僅營養損失少,而且蔬菜吸入的油脂也少。
吃火鍋盡量選擇吸油少的蔬菜,如木耳、海帶、土豆、地瓜、蘿卜、冬瓜等。香菇雖降脂好,但它的「疏鬆」結構容易吸附更多油脂,也應少吃。火鍋中除了油多,還有一種會導致痛風的嘌呤。
所以,對於有高血脂、痛風的人,吃火鍋先吃菜再吃肉,這樣,火鍋湯里就少了很多油脂和嘌呤。也可以先少下點肉,讓湯稍稍沾點油星,借借味兒,再下菜也可以。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已經忍不住要來一頓火鍋盛宴,小編再獻上一些貼心提醒!
小貼士
食材:雪花肥牛太油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劉贇:雪花肥牛比一般牛肉鮮美香嫩,不過,它的脂肪比普通的牛肉脂肪含量要高。肥牛中的脂肪本來就多,而雪花肥牛更是其升級版,那夾雜著的「雪花」就是滿滿的脂肪,如果考慮到脂肪攝入的話,最好適可而止。
搭配:兩份素一份葷
國家高級公共營養師徐偉龍:吃火鍋容易能量過剩怎麼辦?那麼,點菜時按照兩盤蔬菜一盤肉的比例來點,綠葉蔬菜中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葉綠素、類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等,既可解膩,又能幫助清理腸道。當然,還要注意肉類、蔬菜、菌類、豆製品、澱粉類食物等均衡搭配。
鍋底:警惕異常香味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於娜:又香又辣的火鍋吃著過癮,不過這其中可能暗藏一些問題。有一種飄香劑,只要在火鍋中放一點,就會香味四溢。想要辣味也很容易,加點辣椒精和火鍋紅,這樣鍋底就會又紅又辣。而正常的火鍋並不是一端上來就有濃郁的火鍋香味,一般煮一陣子才會出現香味,而且也並不會特別強烈的刺激性辣味。
蘸料:麻醬加點醋好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李東燁:一般火鍋的湯底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油和鹽,那我們在調蘸料的時候,只需要在芝麻醬當中加入一點醋,再根據喜好酌量放一些香菜和小蔥之類的小調味菜就可以了。
時間:別超一小時
國家高級公共營養師芙蓉: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涮鍋鍋,邊吃邊聊,少則一個小時,多則兩個小時,於是不知不覺中就攝入了過多熱量。另外,火鍋湯煮得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所以,建議大家吃火鍋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感覺吃飽了就停下筷子,邊喝點淡茶水邊聊天也不錯。
⑶ 開火鍋店有哪些必備的知識
你好,朝天門火鍋為您解答(以下回答,手打原創)
開火鍋店前景不錯,但同時要注意經營火鍋店經營是一個技術活兒,需要成熟的管理經營知識,沒有經驗的人很難做好一家火鍋店,但朝天門火鍋認為,開好一家火鍋店,並讓它能持續盈利,主要有兩個核心要點。
一個是口味,一個是經營技巧知識。
如果你仔細分析觀察,生意火,人氣旺的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一個會經營的老闆,所以經營是一個技術活兒,那如果自己欠缺相關經營經驗怎麼辦呢?可以參考:
一、嚴格執行品牌方的經營方案
加盟品牌有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品牌方成熟的經驗(大品牌)可直接拿來運營,一個老字型大小品牌,多年的運營經驗不是小品牌可以比擬的,所以這也顯得自己在選擇品牌的時候相當關鍵。
二、在執行的過程之中不斷學習
火鍋市場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身為管理者或者老闆,需要有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在日常經營之中學習技巧,比如進貨,到客,鎖客,維系顧客,老顧客的打造等,逐步積累自己的火鍋店運營經驗。
以上,原創回答,同行請勿復制粘貼(否則舉報),如滿意望採納。
⑷ 我想問一下有關火鍋方面的知識.
紅湯火鍋底料湯料製作方法
川味火鍋雖然品種繁多,但歸結起來無非只有兩大類:一類是白湯火鍋,一類是紅湯火鍋。當然,最具川味特色的還要數紅湯火鍋。
紅湯火鍋的典型代表當推重慶的「毛肚火鍋」。正宗的重慶「毛肚火鍋」調制時重用牛油,它主要還是依靠牛油來提香,而且其傳統做法幾乎就不加別的香料,花椒除外。這種火鍋的特點是,味道厚重,麻辣味特別突出,湯汁紅亮略顯濃稠。
但是,自這種「毛肚火鍋」被引入成都地區以後,為了適應當地消費者的口味,成都地區的同行便陸續對它做了一些改進,最終形成了一種成都風味的紅湯火鍋。成都地區的紅湯火鍋調制時主要用菜油,同時輔以適量的牛油,並加入了各種香料。可以說成都地區的火鍋依靠的是牛油和香料混合產生的復合味來提香。此外,成都火鍋還適當減低了傳統毛肚火鍋中的麻辣刺激味,使之麻辣適度而不燥烈,味道鮮香而不油膩,湯汁紅亮而不濃稠。下面介紹的就是成都地區的紅湯火鍋。
製作紅湯火鍋的關鍵在於火鍋底料的炒制。炒制火鍋底料時,不僅要掌握好各種原料的用量和比例,而且要掌握好正確的炒制方法。雖然各個火鍋店炒制火鍋底料時所選用的原料和採用的方法有一定差異,但基本原料和基本方法還是一致的。
一、火鍋底料的炒制(以5份鍋底料計)
原料:菜油2500克 牛油1500克 郫縣豆瓣1500克 干辣椒250克 生薑100克 大蒜200克 大蔥300克 冰糖150克 醪糟汁500克 八角100克 三奈50克 桂皮50克 小茴50克 草果25克 紫草25克 香葉10克 香草10克 公丁香5克
製法:
1、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鍾後,撈出絞成茸,即成糍粑辣椒;生薑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後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蒜瓣、蔥結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轉用小火慢慢炒約1~1 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揀出鍋中蔥結不用。
3、隨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鍾,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即成火鍋底料。
二、火鍋湯料的調制
原料:豬棒子骨1500克 牛棒子骨1500克 雞爪骨500克 生薑50克 大蔥150克 料酒100克 雞精150克 味精75克 炒好的火鍋底料 全部 干辣椒750克 花椒75克 菜油適量
製法:
1、豬棒子骨、牛棒子骨洗凈後敲破;雞爪骨洗凈;生薑拍破;大蔥挽結。
2、先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雞爪骨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薑、大蔥、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打去料渣不用,即得鮮湯。
3、將火鍋底料平均分為5份,分別裝入5口火鍋中,再往鍋中分別摻入鮮湯 每口火鍋摻湯約2500克 ,接著調入雞精、味精,另將干辣椒、花椒投入炒鍋內加菜油炒香,隨後分別撒入5口火鍋中 每口火鍋撒干辣椒150克、花椒25克 ,這時就可將火鍋端上桌,待燒沸數分鍾後,即可動手涮燙各種原料了。
三、操作時的一些相關問題
1、在火鍋底料的炒制過程中一定要用小火,這樣一是可避免將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內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滲出。
2、炒制過程中還要用手勺或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並避免粘鍋。
3、火鍋底料中加入的郫縣豆瓣主要用於提味,而糍粑辣椒則主要用於提色,不過兩者均要慢慢炒干水氣,這樣才能使其味道和色素充分地溶於油中。
4、火鍋底料中加入冰糖可以起到「亮」湯汁的作用。而加入醪糟汁,則為的是促使豆瓣和辣椒中的辣味、香料中的香味充分滲出並溶入油中。此外,加入醪糟汁還可起到調和諸味並除去某些香料中苦澀味的作用。
5、火鍋底料中加入香料無疑是為了增香 其中加入的紫草是為了增加紅色 ,但香料的用量不可過大,否則會產生苦澀味。同時,所加香料的種類也不宜過多,以加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等常用香料為主,再加入少量其它香料輔助即可。注意,通常火鍋底料中所加入的香料要比調制鹵水時所加入的香料為少。
6、在調制火鍋湯料時,如果口味要求不是太辣,那麼其中的干辣椒便不用直接入炒鍋用油炒香,而是先入沸水鍋中焯一水後 以減其辣味 ,再撈出撒入火鍋中。
7、火鍋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異。小批量的炒制一般要將其中的香料打成粉末,並減少其用量,同時還要適當地縮短香料的炒制時間。
8、火鍋底料炒制好以後,面上都浮有一層油。我們可將這層油打出一部分作為老油,以備下次炒制時作「母油」使用,因為這樣做可使火鍋底料的香味更加濃郁醇厚。
⑸ 火鍋的知識
果果原本來源於四川四川火鍋火鍋是比麻辣為主,因為四川人天氣為熱麻辣,可以祛除暑身體的濕氣。
⑹ 你知道哪些關於火鍋的知識
蛋奶素喜歡吃:紫菜就著辣湯沖到碗里和麻醬一起吃最後全都吃掉,玉米煮久了進了辣湯來喝湯一起啃必不可少的,火鍋里加了菠菜的湯吃著面都會有特殊的清香味,切的挺薄的千頁豆腐咕嘟到四個角都捲起來筋道的口感就著辣湯吃,娃娃菜心咕嘟軟了不用蘸麻醬就著湯那麼喝下去很嫩很鮮,你喜歡還可以煮餃子,泡煎餅和油條在湯里煮軟在勺子里泡著不是太軟盛碗里的用筷子夾著辣湯喝下去,硬的海帶根煮到軟然後撈出來蘸辣椒油韭菜花麻醬和醬調的料吃,很粗很筋道的粉條肥羊粉,炸的素胡蘿卜丸子也可以下進去煮的燙燙面面的然後咸鹹的辣湯咬下去喝湯,凍豆腐吸飽了湯汁咬進嘴裡喝湯,煮的老很多的豆腐泡裡面似乎都有辣椒油,還有在鍋底下一開始下進去的地瓜夾上來煮熟了咸辣的拌湯在碗里可以喝下去,拌麻醬倒辣椒油也特別好吃。
最後吃開心了喝湯喝掉碗里的一個個小蘑菇,快吃完了湯快沒了再加湯料豆瓣醬和辣椒油下面條,面條基本下進去熟了整個湯就粘的像炒麵,吃完了以後你還可以填湯再加湯料辣椒油果汁or牛奶進去大火開始水開了咕嘟伸幾個麵皮下進去吃,再然後就是喝湯玩。有一種紫薯丸子也不錯,她們煮魚豆腐什麼的蝦丸饞人,就吃辣湯鹹的吃裡面發甜的紫薯丸子。就著湯感覺不到甜味但是特別好吃,裡面是紫薯和一些液體的心和外面滾的粘著的糯米。
⑺ 吃四川火鍋講究多,都有哪些講究
四川火鍋也是四川菜中的絕品。無論是哪個地方的人,吃一次便會迷上一輩子。那麼,火鍋店在吃的情況下有什麼注重呢?
吃四川火鍋的注重材質較為密切的原料如牛肚、雞片、黃喉、杏鮑菇、海白菜等則要入鍋的時間稍長一會兒。四川民俗涮毛肚、黃喉有「七上八下」之說,也有「毛肚打皺,牛肚出泡」就可以服用的經驗分享。
而像鳳爪、鴨鵝掌、肉丸子、牛腱肉等不容易熟的原料,也有一些海產品、高纖維食物、平菇、涼拌雞等就合適烹煮,即涮的時間相對性更長一些。
除開涮食時間的長度,吃麻辣燙在涮制原料的順序和蘸料上也是有眾多注重。
細嫩的葷腥宜先涮,例如魚肉、肉絲、雞片、腰片、毛肚、牛肉、活蝦等;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和本身有獨特味兒的鹹肉、臘腸、蘿卜等則應當後涮。
海鮮產品的原料最好是下到老母雞湯中涮食,以維持其原有鮮香,涮四川火鍋則最好是配芝麻油油碟,由於芝麻油能夠 減辣、潤腸通便、去火……
中餐館飲食搭配小貼士夾菜一道菜上菜後,一般須等主人家或年長者動手能力後再去攝食。如要應用分餐制或公共湯勺的菜,先要用分餐制將菜式夾到自身的碟盤里,隨後再用自身的木筷漸漸地服用。
夾菜時,要直到菜轉至自身眼前時再動筷,不能搶在鄰桌前邊。夾菜一次不適合太多,不必剛夾一樣菜放在盤里,緊跟又夾另一道菜;也不必把夾起來的菜放入菜盤里,又伸筷夾另一道菜。
夾菜有時候掉下一些在桌子,切勿將其放入菜盤里。遇鄰桌夾菜要避讓,嚴防木筷打架斗毆。若同學有外賓來訪,對他不必不斷勸菜,也不必為其夾菜,由於外賓來訪一般沒有這一習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