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蜻蜓的小知識
擴展閱讀
酷我音樂怎麼弄車載歌詞 2024-09-24 05:16:04

蜻蜓的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2 06:44:34

㈠ 關於蜻蜓的知識

蜻蜓,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分蜻科和蜓科。

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

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等對人有害的昆蟲,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實為益蟲。蜻蜓的已知種類超過5,000種。

(1)蜻蜓的小知識擴展閱讀:

蜻蜓的分布地位:

分類地位昆蟲綱Insecta蜻蜓目Odonata 間翅亞目 Anisozygoptera該亞目是蜻蜓目下最小的一個亞目現已有三屬三種昆蟲。間翅亞目昆蟲的特徵介於均翅亞目與差翅亞目之間。特點,中型昆蟲,頭大且轉動靈活, 兩對翅膜質透明,翅多橫脈,翅前緣近翅頂處常有翅痣。

僅有的3種,一種產於喜馬拉雅山南側,一種產於日本,一種為產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Epiophlebia sinensis(2011年發表的新種) 。是古老類γτ群的孑遺後代,有活化石之稱。

2011年到2012年1月通過德國,中國,寮國,尼泊爾和日本學者的聯合協作研究,通過對世界Epiophlebia屬已知3種的DNA的系統學分析,結論是中國黑龍江省發現的新種比已知分布喜馬拉雅南部和日本的種古老,早期已知的2個種屬於後期分化出來的種。經過多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昔蜓在進化樹上比日本昔蜓和印度昔蜓更為古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蜻蜓

㈡ 關於蜻蜓的哪些知識

蜻蜓的習性: 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稚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後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稚蟲為陸生。初孵化的稚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鍾後,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稚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後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㈢ 你知道關於蜻蜓的其他知識嗎

1、生活習性:

蜻蜓喜歡潮濕的環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其幼蟲(稚蟲)也需要在水中發育。

蜻蜓除了捕食其他各種昆蟲外,在種與種之間還具有成蟲相互殘食的習性。捕食的時候它們會猛抓住獵物,其腳上長有的大量粗毛,可以幫助它抓緊獵物,令其無法逃脫。口器也相當發達,可以撕咬獵物,方便進食,並能夠在30分鍾內吃光與自己體重相等的食物。

2、蜻蜓翅膀:

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於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

3、分布:

主要包括農田附近的河流、水井等,其特點是水的流速相對平緩,流域面積較大,具有豐富的水生植物及浮游動物,可供蜻蜓的取食的食物也較多,其種類、數量也相對來說比較多。

(3)蜻蜓的小知識擴展閱讀:

蜻蜓的價值:

1、首先其幼蟲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一類水生生物,可以對水環境污染進行監測;

2、有些種類體內含有一些活性物質可作為葯用材料;

3、又由於其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等,因此在食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開發前景;

4、其外形優美也可作為收藏或者觀賞。


㈣ 有關蜻蜓的知識

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鍾可達10米,既可突然回轉,又可直入雲霄,有時還能後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於背上。前翅和後翅不相似,後翅常大於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並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頭部能靈活轉動,復眼1對,較大,約占頭部的1/2,約由28000多隻小眼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動物。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進行。多數雌蟲在水面飛行時,分多次將卵「點」在水中,也有的將腹部插入淺水中將卵產於水底。稚蟲水蠆,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常見的蜻蜓如藍面蜓多分布於浙江、四川等省;長痣綠蜓分布在華北一帶;黃蜻全國多省有分布;玉帶蜻僅產於我國,主要分布於北京、江蘇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飛得很快,有些飛行時速可達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暫停身不動。它飛行前進時不能靈活改變方向,要定住身體然後轉向。在休息時翅膀仍舊外伸,即不能折疊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當的空間,多半在枝頭或葉頂。 蜻蜓的交配也在飛行中進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鉤狀物抓緊雌蜻蜓的頸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彎,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節下面的貯存精子器官,而後雄蜻蜓進行授精。蜻蜓為什麼用尾巴點水?蜻蜓和其他許多昆蟲都不一樣,它的卵是在水裡孵化的,幼蟲也在水裡生活,所以們它點水實際上是在產卵。雌蜻蜓產卵到水裡面,多數是在飛翔時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們常見的所謂「蜻蜓點水」,就是它產卵時的表演。
蜻蜓的習性: 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稚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後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稚蟲為陸生。初孵化的稚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鍾後,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稚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後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回答者: zlllqf | 二級 | 2011-4-26 13:08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蜻蜓都屬於蜻蜓目,蜻蜓目[Odonata]昆蟲綱的一目。常見的主要有三個類群:蜻、蜓和豆娘。豆娘相對於蜻、蜓來說體型要纖細一些,休息是翅不是像蜻蜓那樣與腹部垂直,而是翅與腹部平行。蜻和蜓的區分可以看翅面三角室的形態。蜻的前後翅三角室所朝方向不同,前翅三角室與翅的長軸垂直,而蜓的前後翅三角室形狀相似。蜻蜓目下分3亞目。①均翅亞目(Zygoptera),本亞目的昆蟲色常艷麗,俗稱豆娘。前後翅的形狀和脈 序相似。翅基狹窄形成翅柄。休息時一般四翅豎立體背。稚蟲體細長,腹末有3個尾鰓,尾鰓是呼吸器官,常呈葉片狀,也有呈囊狀或其他形狀。本亞目下分2總科8科;②間翅亞目(Anisozygoptera),因本亞目昆蟲的特徵介於均翅亞目與差翅亞目之間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狀,後翅大於前翅。只有2種,一種產於喜馬拉雅山南側,一種產於日本,是古老類群的孑遺後代,有活化石之稱;③差翅亞目(Anisoptera),本亞目昆蟲俗稱蜻蜓。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於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本亞目包括2總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見。廣布中國各地。
回答者: 浮沉逆旅 | 四級 | 2011-4-26 17:18
蜻蜓的習性: 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稚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後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稚蟲為陸生。初孵化的稚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鍾後,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稚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後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回答者: yzhzs1 | 二級 | 2011-4-30 19:15
kljlk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5-8 09:27
蜻蜓飛得很快,有些飛行時速可達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暫停身不動。它飛行前進時不能靈活改變方向,要定住身體然後轉向。在休息時翅膀仍舊外伸,即不能折疊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當的空間,多半在枝頭或葉頂。 蜻蜓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鍾可達10米,既可突然回轉,又可直入雲霄,有時還能後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於背上。前翅和後翅不相似,後翅常大於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並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頭部能靈活轉動,復眼1對,較大,約占頭部的1/2,約由28000多隻小眼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動物。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進行。多數雌蟲在水面飛行時,分多次將卵「點」在水中,也有的將腹部插入淺水中將卵產於水底。稚蟲水蠆,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常見的蜻蜓如藍面蜓多分布於浙江、四川等省;長痣綠蜓分布在華北一帶;黃蜻全國多省有分布;玉帶蜻僅產於我國,主要分布於北京、江蘇和福建等省市。蜻蜓的交配也在飛行中進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鉤狀物抓緊雌蜻蜓的頸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彎,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節下面的貯存精子器官,而後雄蜻蜓進行授精。蜻蜓為什麼用尾巴點水?蜻蜓和其他許多昆蟲都不一樣,它的卵是在水裡孵化的,幼蟲也在水裡生活,所以們它點水實際上是在產卵。雌蜻蜓產卵到水裡面,多數是在飛翔時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們常見的所謂「蜻蜓點水」,就是它產卵時的表演。
蜻蜓的習性: 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稚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後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稚蟲為陸生。初孵化的稚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鍾後,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稚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後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5-8 10:35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蜻蜓都屬於蜻蜓目,蜻蜓目[Odonata]昆蟲綱的一目。常見的主要有三個類群:蜻、蜓和豆娘。豆娘相對於蜻、蜓來說體型要纖細一些,休息是翅不是像蜻蜓那樣與腹部垂直,而是翅與腹部平行。蜻和蜓的區分可以看翅面三角室的形態。蜻的前後翅三角室所朝方向不同,前翅三角室與翅的長軸垂直,而蜓的前後翅三角室形狀相似。蜻蜓目下分3亞目。①均翅亞目(Zygoptera),本亞目的昆蟲色常艷麗,俗稱豆娘。前後翅的形狀和脈 序相似。翅基狹窄形成翅柄。休息時一般四翅豎立體背。稚蟲體細長,腹末有3個尾鰓,尾鰓是呼吸器官,常呈葉片狀,也有呈囊狀或其他形狀。本亞目下分2總科8科;②間翅亞目(Anisozygoptera),因本亞目昆蟲的特徵介於均翅亞目與差翅亞目之間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狀,後翅大於前翅。只有2種,一種產於喜馬拉雅山南側,一種產於日本,是古老類群的孑遺後代,有活化石之稱;③差翅亞目(Anisoptera),本亞目昆蟲俗稱蜻蜓。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於兩側。稚蟲短粗,具直腸鰓,無尾鰓。本亞目包括2總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見。廣布中國各地。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5-9 20:56
分享到:

用戶名:

密碼:

記住我的登錄狀態
登 錄 忘記密碼
注冊網路賬號,遨遊知識海洋
使用網路Hi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提問有新回答」「回答被採納」「網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詳情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
請到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㈤ 關於蜻蜓,你還了解那些知識

蜻蜓 (Dragonfly)多彩昆蟲的一種,四個大翅膀是其最明顯的特徵。出現在泥盆紀時期。到了石炭記時期,出現翅距超過七十公分長的種類。它們至今仍可見,而在交配時,通常一前一後地飛行。它們將卵產在水中,而幼蟲有鰓狀構造用以輔助呼吸。

蜻蜓(拼音:qingting,英文名:Dragonfly)可分為蜻蜓類的差翅亞目和豆娘類的束翅亞目,另有將日本大綠和在印度發現的一種蜻蜓等僅二種劃為間翅亞目的。大型昆蟲,也是有翅亞綱里的最原始的昆蟲。翅發達,前後翅等長而狹;頭部可靈活轉動,觸角短,復眼發達,有三個單眼,咀嚼式口器強大有力。雄蟲交配器位於腹部二、三節腹板上。不完全變態,幼蟲「水蠆」生活在水中,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多食害蟲。約有5000餘種,在我國約300種,最常見的蜻蜓有3種:碧偉蜓、黃蜓和豆娘,這3種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個科,即代表了大型、中型和小型蜻蜓。。

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鍾可達10米,既可突然回轉,又可直入雲霄,有時還能後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於背上。前翅和後翅不相似,後翅常大於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並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頭部能靈活轉動,復眼1對,較大,約占頭部的1/2,約由28000多隻小眼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動物。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進行。多數雌蟲在水面飛行時,分多次將卵「點」在水中,也有的將腹部插入淺水中將卵產於水底。稚蟲水蠆,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常見的蜻蜓如藍面蜓多分布於浙江、四川等省;長痣綠蜓分布在華北一帶;黃蜻全國多省有分布;玉帶蜻僅產於我國,主要分布於北京、江蘇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飛得很快,有些飛行時速可達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暫停身不動。它飛行前進時不能靈活改變方向,要定住身體然後轉向。在休息時翅膀仍舊外伸,即不能折疊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當的空間,多半在枝頭或葉頂。

蜻蜓的交配也在飛行中進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鉤狀物抓緊雌蜻蜓的頸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彎,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節下面的貯存精子器官,而後雄蜻蜓進行授精。蜻蜓為什麼用尾巴點水?蜻蜓和其他許多昆蟲都不一樣,它的卵是在水裡孵化的,幼蟲也在水裡生活,所以們它點水實際上是在產卵。雌蜻蜓產卵到水裡面,多數是在飛翔時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們常見的所謂「蜻蜓點水」,就是它產卵時的表演。

㈥ 蜻蜓的知識有哪些

蜻蜓
昆蟲,身體細長,胸部的背面有兩對膜狀的翅,生活在水邊,捕食蚊子等小飛蟲,能高飛。雌的用尾點水而產卵於水中。幼蟲叫水蠆,生活在水中。是益蟲。

㈦ 關於蜻蜓的20字知識

蜻蜓,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

㈧ 蜻蜓知識大全(簡短)

蜻蜓的頭可以轉180度,小時候我無意間捕捉到一隻蜻蜓,然後觀察到它的頭居然可以最大幅度地扭轉。

㈨ 蜻蜓的知識,並寫下來

蜻蜓,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捕食飛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等對人有害的昆蟲,實為益蟲,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 蜻蜓的已知種類超過5,000種。

㈩ 關於蜻蜒的知識

關於蜻蜒的知識

蜻蜓,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據著頭的絕大部分,且每隻眼睛又有數不清的「小眼」構成,這些「小眼」都與感光細胞和神經連著,可以辨別物體的形狀大小,它們的視力極好,而且還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看而不必轉頭。

蜻蜓的習性:在中國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時可以見到蜻蜓的稚蟲脫殼,這一類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蟲老熟時,爬出水面,固著在石頭或植物上,而後羽化為成蟲.少數種類的蜻蜓稚蟲為陸生.初孵化的稚蟲體外包著一層薄膜,這是第1齡稚蟲,歷時很短,有些種類幾秒或幾分鍾後,薄膜即脫落,變成第2齡稚蟲.稚蟲靠吃水中小動物長大.它們有的棲在水底,有的附著在水體上層的水草上,後者能以蚊蟲的孑孓為食.成蟲在飛行中捕捉大小適宜的昆蟲為食.蜻科昆蟲多在開闊地的上空飛翔.蜓科的昆蟲常在黃昏時出來捕食蚊類、小型蛾類、葉蟬等,是重要的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