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春季傳染病預防小知識
擴展閱讀
海豚教育一對一怎麼收費 2025-01-17 21:49:52
在西安怎麼買兒童保險 2025-01-17 21:49:10
基礎款包包怎麼搭配 2025-01-17 21:49:03

春季傳染病預防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2 06:32:31

『壹』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初春的氣候乍暖還寒,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加強個人衛生和防護十分關鍵。

1、科學穿衣:遵循傳統的"春捂秋凍"的規律,初春不要急著脫去冬裝,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適時增減衣服。

2、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讓室內的空氣流動起來,驅散病毒,以減少患病的機會;減少到空氣流通不良的公共場所。

3、勤洗手: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生。

4、多喝開水: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境。

5、適當鍛煉:鍛煉身體可增加血液循環,提高皮膚調節溫度的能力,維護淋巴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平衡營養: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發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營養非常重要。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含鈣量豐富的魚蝦、豆製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取,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證睡眠:晚間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過度疲勞,因為失衡的生活會帶來失衡的免疫反應。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貳』 春季預防傳染病知識 (短一些的今天就要)

盡量少,縮至四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上呼吸道感染
不少疾病與病毒活躍且感染機會多。一年四季都會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發時節。上呼吸道感染,俗稱「傷風」,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
季節原因:
風和日麗的季節,群體活動會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機會也就增多了,以及生活環境對身體的不利,如室內裝修不合格等。
自我預防:
①多吃水果:食梨、甘蔗、蘿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可以對抗造成免疫細胞破壞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
②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它們有抗感染功效,並可減輕呼吸道充血和水腫。
③體育鍛煉:適度運動可以使血液中白細胞介素增多,進而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消滅病原體,達到提高人體免疫力的目的。
④充足睡眠:人在睡眠時,機體其他臟器處於休眠狀態,而免疫系統處於活躍狀態,白血球增多、肝臟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消滅。

過敏性皮炎
春季對於敏感體質的人來說是個難熬的季節,麻煩可能出現在皮膚上,尤以臉部較常見。春天風大,空氣中浮塵很多,飛揚著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膚過敏。很多人還會感覺皮膚發干,而且用完護膚品後,皮膚會呈現乾燥紅腫現象。
季節原因:
因為春天人體新陳代謝能力逐漸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膚在自我改變。這個時期,皮膚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護和保養,就會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膚更易過敏。造成過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有食物、動物皮毛、蟎、昆蟲、空氣中大量飄散的花粉、灰塵、空氣污染、農葯、化肥、洗滌劑、橡塑鞋、化纖原料以及鮮為人知的真菌過敏等。而且,季節的變化使機體中與過敏相關的細胞出現不穩定,過敏症狀隨之出現。
自我預防:
①蒸臉:將沸水倒入大口碗,把臉置於其上約15分鍾,或更簡單,僅需將熱毛巾蓋在面部或長點時間的熱水浴,都有助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②用酸奶做面膜: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它們可以發揮剝離性面膜的功效,作用溫和,不會刺激皮膚,每日使用,會使肌膚柔嫩、細膩。
③減少搔癢:喝冰糖銀耳湯,對皮膚有良好的滋養效用。
④加強皮膚的養護,遠離過敏原,尤其是本身是過敏體質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⑤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飲酒,多食蔬菜和水果。

皮膚病
春季,患有各種皮膚病患者明顯增多。像病毒性皮膚病,主要是水痘、風疹等;顏面再發性皮炎俗稱春季皮炎,多見於18~40歲的女性,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乾燥等症狀,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經一周而減退。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此外,由蚊蟲叮咬等原因所致的丘疹性蕁麻疹以及接觸性或吸入性過敏所致的皮炎也比較常見。
季節原因:
南方地區春季氣溫比北方高,且比較潮濕,故容易真菌感染,如體癬、股癬等多發的皮膚病就開始「光顧」。
自我預防:
①通風設備:要保證居室和辦公環境的通風,少去或不去人多群聚的地方,多喝水,多休息。
②保持身體乾燥:預防體癬、股癬等真菌性皮膚病須保持皮膚乾燥、衛生,如洗澡、洗腳後一定要把水分擦乾,遠離濕熱環境。
③飲食:少量或禁食魚、蝦、蟹、羊等腥發之物,雞、鴨、鵝等禽類食物以及蔥、姜、蒜、辣椒、芫荽、酒類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難以消化的食物。
④皮膚的清潔:避免蚊蟲叮咬,盡量少到不潔的水域或草叢中遊玩。

關節炎等舊病
氣溫、氣壓、氣流、氣濕等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是春季。與氣溫變化有關的舊病,如關節炎、哮喘病等,在季節變化無常的時節自然會復發。
季節原因:
受氣候影響的疾病,因為平時溫度調節機制就比健康人差很多,更何況像早春這樣氣溫時高時低,時風時雨的季節,病人在此期間對氣象要素的變化適應性差,抵抗力弱,極易引起復發或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自我預防:
①腳步保暖:應重視關節及腳部保暖。如果受寒,應及時用熱水泡腳,以增加關節血液循環。
②攜帶葯物:為了避免舊病的突然發作,要把日常服用葯物備好。
③食補:適當的食一些進補食品增強身體抵抗力,如豬蹄燉海風藤、木瓜雞蛋酒,可祛風通絡、化濕止痛。

『叄』 春季疾病預防知識介紹 春季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1. 上呼吸道感染 不少疾病與病毒活躍且感染機會多。一年四季都會遭遇呼吸道感染,但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發時節。上呼吸道感染,俗稱「傷風」,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 季節原因: 風和日麗的季節,群體活動會增多,大家交叉感染的機會也就增多了,以及生活環境對身體的不利,如室內裝修不合格等。

  2. 過敏性皮炎 春季對於敏感體質的人來說是個難熬的季節,麻煩可能出現在皮膚上,尤以臉部較常見。春天風大,空氣中浮塵很多,飛揚著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因子,很容易使皮膚過敏。很多人還會感覺皮膚發干,而且用完護膚品後,皮膚會呈現乾燥紅腫現象。 季節原因: 因為春天人體新陳代謝能力逐漸提高,皮脂腺分泌日益增多,皮膚在自我改變。這個時期,皮膚非常敏感,如果不注重防護和保養,就會患上皮炎,女性的皮膚更易過敏。造成過敏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有食物、動物皮毛、蟎、昆蟲、空氣中大量飄散的花粉、灰塵、空氣污染、農葯、化肥、洗滌劑、橡塑鞋、化纖原料以及鮮為人知的真菌過敏等。而且,季節的變化使機體中與過敏相關的細胞出現不穩定,過敏症狀隨之出現。

  3. 皮膚病 春季,患有各種皮膚病患者明顯增多。像病毒性皮膚病,主要是水痘、風疹等;顏面再發性皮炎俗稱春季皮炎,多見於18~40歲的女性,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乾燥等症狀,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經一周而減退。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此外,由蚊蟲叮咬等原因所致的丘疹性蕁麻疹以及接觸性或吸入性過敏所致的皮炎也比較常見。 季節原因: 南方地區春季氣溫比北方高,且比較潮濕,故容易真菌感染,如體癬、股癬等多發的皮膚病就開始「光顧」。

  4. 關節炎等舊病 氣溫、氣壓、氣流、氣濕等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是春季。與氣溫變化有關的舊病,如關節炎、哮喘病等,在季節變化無常的時節自然會復發。 季節原因: 受氣候影響的疾病,因為平時溫度調節機制就比健康人差很多,更何況像早春這樣氣溫時高時低,時風時雨的季節,病人在此期間對氣象要素的變化適應性差,抵抗力弱,極易引起復發或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5. 春天應防「流腦」 「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不但小年齡段的兒童易得此病,就是大年齡段孩子的得病人數也高於往年,這是一個值得家長注意的問題。「流腦」是一種經呼吸道感染和傳播,由一種叫腦膜炎雙球菌的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它可使患兒出現高熱、頭疼、精神減退,甚至出現噴射狀嘔吐、嗜睡、昏迷、抽風等症狀,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險情況。 如何預防「流腦」?首先,由於春天是傳染病多發的季節,氣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減衣服;盡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風效果差的場所去;其次,要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潔和流通;還要堅持鍛煉身體,合理飲食,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按時預防接種流腦疫苗。

  6.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相當於中醫學所稱的「痄腮」,俗稱「蛤蟆瘟」,中醫學認為,它是由風熱時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發熱、耳下疼痛為特徵。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季易於流行。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5-9歲小兒發病率最高。一般預後良好,少數兒童由於病情嚴重,可見昏迷、抽搐變證。青春期後,患本病雖不多見,但感染後,往往出現兼證,男性易並發睾丸腫痛,女性易並發少腹疼痛。 現代醫學認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徵為腮腺非化膿性腫脹及疼痛,並有波及全身各種組織的傾向,大多有發熱及輕度不適,常見並發症為不同程度的腦膜腦炎。

  7. 小兒流腦的應急方法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這是春季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得這種病,但是,以15歲以下的兒童最為多見。 得了流腦以後,有哪些表現呢?輕的發燒、頭痛、全身不舒服、咽紅、咽痛,經過幾小時或1—2天後,皮膚和口腔粘膜、眼結膜有出血點等敗血症的表現;出血點小的如針尖大,粉紅色,大的成片狀出血斑,這是由於細菌栓塞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破裂後血流外溢皮下引起的。嚴重的流腦還會有頸項強直、噴射狀嘔吐、甚至昏迷抽筋。暴發性流腦病情發展很快,常在24小時內發生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發花,血壓下降,危及生命。幼小嬰兒常表現為睡眠不安,突然尖叫,兩眼凝視不動,甚至抽筋。這時應及早送醫院搶救。一般來說,流腦的診斷並不困難。 流腦是怎樣傳染的呢?引起流腦的腦膜炎雙球菌,常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這種人沒有疾病症狀,我們稱他為帶菌者。當病人或帶菌者咳嗽、打噴嚏的時候,病菌就隨著飛沫散布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呼吸帶菌的飛沫,受到傳染,如果被感染的人抵抗力弱,就會發病,發病前常有潛伏期,一般1—5天。因此,切斷傳染源是預防「流腦」的關鍵。 腦膜炎雙球菌在一般環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熱、乾燥、陽光和普通毒劑的作用都可以將其殺滅。冬春季節應勤換衣被,經常開窗通風,在「流腦」流行期,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玩耍,更不要帶孩子到發病的小孩家去串門,外出要帶口罩,這些都是切實可行的措施。此外,每年進行一次預防接種,注射吸附流腦菌苗。幼兒園、學校等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可以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黃鏈素溶液滴鼻、噴喉,每天2次,連用3天。中草葯用藿香、佩蘭、板藍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一旦發現流腦病人要立即隔離治療。

  8. 初春時節防肺炎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美國的法朗克博士建議,高齡老人一定要注意防止細菌侵入肺部而導致肺炎的發生。預防的途徑有三個方面: 一是飯後和睡前要刷牙,這樣做可以減少口腔中存在的細菌量,以防細菌以此為基地興風作浪。 其次,老人應盡量採取側位卧,這樣可以防止張口呼吸,堵住口腔細菌長驅進入肺部的通道。 此外,還可以服用一些免疫刺激劑,以增強老人肌體的抗病能力。 另外,人到老年,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功能都會下降,雖患肺炎而沒有高燒。這是親屬特別要關注的,防止「大意失荊州」,而錯過治療的機會。

『肆』 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常識

春天是美麗的,但春季氣候多變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春季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風疹、水痘、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1---3天,主要症狀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疼痛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10---14天,兒童多見,俗稱「乍腮」,主要證狀發熱、耳下腮部腫痛。
麻診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7---10天,主要證狀發熱、怕光、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出現口腔粘膜斑、全身斑丘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10---15天,主要證狀發熱、流涕、咽痛、眼結膜充血、面部身上出現斑丘診,但手掌足底無疹子。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泡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7---10天,主要證狀發熱、咽痛、頭痛等,身上出現丘疹—水痘—結痂的過程約8小時。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7天,主要證狀發熱、咽痛、草莓舌、全身彌漫性皮疹,疹退後皮膚脫屑。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潛伏期3天,主要證狀高熱、畏寒、頭痛、咽痛、皮膚粘膜出現瘀點、瘀斑,白細胞總數2萬/mm3左右。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2—14天,主要證狀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胸片見斑片陰影或大片陰影,多為雙側改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人而引起的,一年四季發病冬春多見,潛伏期1—7天,主要證狀發熱、流涕、咽痛、咳嗽、類似感冒.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症狀,但預防措施基本是相同的。只要我們注意做好以下幾點,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1、 穿好衣服。春季乍暖還寒,若驟減衣服,極易降低呼吸道免疫力,病原體極易侵入。當根據天氣預報和一天的溫差變化穿衣服,不可一下減的太多。
2、 勤洗手。用肥皂流動的水認真沖洗雙手,不用臟毛巾擦手。不用臟手在臉上揉擦,更不能用臟手進食。
3、 吃好飯。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食。進食牛奶、瘦肉、魚肉、雞蛋、大棗、蜂蜜、水果、新鮮蔬菜等,多飲開水。以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4、 睡好覺。不熬夜,不過度疲勞,生活有規律,准時睡覺。
5、 每天開窗,保持室內通風,空氣清新,
6、 衣服、被褥,勤換、勤洗、勤曬。
7、 搞好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與人說話保持適當距離。
8、 不探視患傳染病的病人。
9、 發熱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上醫院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
10、 不到人口密集,空氣不流通,衛生差的場所,如電腦室,游戲機室,影院、舞廳等地方。
只要我們提高了預防傳染病的意識,以預防為主,做好個人衛生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這些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

『伍』 幼兒園冬春季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內容有哪些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加快,加上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加之幼兒由於年齡較小,很容易被傳染。為了進一步做好我園幼兒春夏季的傳染病預防工作,我們通過網路向家長做一些傳染病防控知識交流。請各位家長,配合幼兒園做好傳染病的管理工作,確保幼兒身心健康。

一、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潛伏期短,在起病3日內傳染性最強,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是患者,以飛沫直接傳染為主,也可通過飛沫污染手、用具、衣服、玩具等發生間接傳染。

流感的發病特點:起病急劇,多伴有高熱和明顯的全身症狀,如畏寒、頭痛、背痛、肢痛、全身乏力等。以後呼吸道症狀逐漸明顯,兒童還有腹痛、腹瀉、腹脹、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嚴重病例可並發肺炎、中毒性腦病、心肌炎等。

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簡稱流腦,俗稱腦膜炎,是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好發於冬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兒童為多。在流腦好發的季節里,要注意積極預防。一旦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驚厥和皮膚粘膜有出血點的病人,應加以注意盡早就醫。早期發熱,隨後頭疼,繼而嘔吐,這三大症狀被醫學界稱為「流腦信號」。如不及時治療,危險性很大。因此,要注意保護易感兒童,早期發現,及時隔離治療。 「流腦」是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化膿型腦膜炎。「流腦」一般表現為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精神不振、頸項強直等症狀,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春季由於天氣冷暖不定,發病率佔全年的60%左右,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為高發人群。 根據病情,「流腦」分為普通型和暴發型,後者尤其值得重視。暴發型流腦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往往在24個小時甚至6個小時內就可出現嚴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病死率極高。因此,在「流腦」高發季節,若病人出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或有突發高熱、身上發現出血點、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煩躁不安等情況,要立即到正規醫院搶救治療,不得延誤病情。

通過對傳染源的隔離來預防「流腦」比較困難,最有效的辦法是接種疫苗,我國已對兒童預防接種多年,保護率可達90%以上。專家提醒人們特別是家長們,不要忘記給自己和孩子接種「流腦」疫苗。家裡應開窗通風,病人使用的被褥應在太陽光下曝曬消毒。

三、麻疹俗稱「疹子」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與麻疹病人的直接接觸也容易感染。麻疹多發於六個月至五歲的兒童。麻疹病毒經呼吸道侵入人體發生狀況,潛伏期為6—18天。主要症狀為發熱、怕光、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出現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防治對策 按免疫系統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的主要措施。患兒從發病至出疹5天左右。但家長要警惕麻疹並發喉炎,肺炎,腦炎,營養障礙等並發症,一旦發現,立即聯系醫生。

四、水痘 水痘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容易感染年齡的是3~5歲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與直接接觸傳播,隔離期是21天。水痘起病急,幼兒前驅期症狀常不明顯,開始即見皮疹。大齡兒童兒常有發熱,可達39-40℃,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在起病當日或第2日出現,初起為紅色斑丘疹,數小時後很快變為水皰疹,直徑0.3-0.8mm水滴狀小水皰,其周圍有紅暈。24小時內水皰液體變混濁,易於破損,皰疹持續3-4日而後結痂,痂蓋於5-10日脫落,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內分批出現,每批皮疹的發展均有以上的過程,因此,同時可見到斑丘疹,水皰疹與結痂。皮疹有瘙癢感。皮疹主要見於驅干與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為水痘發疹的特徵之一。皮疹數量不一,少為數十個,多可達數百個。

並發症:較常見的是皮疹繼發細菌性感染。

家庭護理方法:

1、發熱時應讓患兒卧床休息、多喝水、加強營養,給予患兒易消化的食物。

2、幫患兒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癢而抓破皰疹,否則很容易引起繼發細菌性感染。

3、如果發現患兒感覺瘙癢難耐,而皰疹又沒有被抓破,可用爐甘石擦拭傷口並口服撲爾敏。

4、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內衣要常換洗。

五、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為發病高峰,3-15歲的兒童易發此病。在流行季節可進行葯物預防,如板蘭根煎水口服。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種腺體的炎症性疾病,病毒通過空氣飛沫侵入健康人體的口腔、鼻腔黏膜後大量繁殖,然後進入血液,經血液循環到達腮腺使腮腺產生病變;吸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氣飛沫或接觸了患者近期使用過的食物、餐具、玩具等均可染病。腮腺炎患者的突出表現就是發熱和耳下腫痛。該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多見,但對腮腺炎病毒缺乏抵抗力的成人也可染病。由於腮腺炎病毒能夠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如防護不當可造成局部流行,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幼兒園、學校等。此病發病時除發熱外,還伴有局部腺體的腫脹與疼痛,小兒還可合並腦膜炎,

六、細菌性痢疾(又稱菌痢) 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症狀特徵有全身中毒症狀、發熱、腹痛、腹瀉、排膿血樣便、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腹痛、腹瀉、排膿血便等症狀。中毒型患者可有高熱、昏厥、等症,且常在腹痛腹瀉之前出現。在急性期患者血白細胞總數增加。

預防措施:

1. 在急性發作時要及時隔離和治療。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

2. 急性發作期,禁食多渣、油膩、油炸的食物及辛辣刺激等食物,忌食生冷食物。高熱期間,宜清淡素凈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腹瀉較甚,宜大量補充水分,腹瀉止後,可給予清淡而易於消化的少渣軟食。

七、EV71腸道傳染病 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為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為肺水腫、腦炎等,這些疾病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該病常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少數患者可出現腦炎及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該病常見於4~9月份。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口杯、玩具、食具、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所以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感染後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樣表現。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出現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現在臀部。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發現孩子發燒、有皮疹等症狀,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孩子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

家庭應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進行消毒,對、餐具煮沸消毒。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劑或84消毒液消毒;將衣被在陽光下曝曬,室內保持通風。春夏要講究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盡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讓幼兒養成「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的衛生習慣,家裡也要有「勤通風、曬衣被」的衛生習慣。

八、幼兒家庭衛生保健措施與建議:

1、定時開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用食醋噴灑或熏蒸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個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應定期消毒或更換。

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家庭衛生;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用肥皂、流動水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要給幼兒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要和孩子分開,不能混用。

4、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春天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起來,正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經常帶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經常鍛煉,增強抵抗力。

5、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保證孩子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季氣候多變,冷暖不定,適時增減衣服;合理膳食重要。

6、多吃清淡、高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新鮮蔬菜、水果等。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的食物,要多飲水。

7、盡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不帶孩子到病人家串門。

8、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孩子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皮疹症狀,應盡早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我們幼兒園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各班老師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如:打噴嚏、咳嗽時應使用紙巾、手帕並掩著口鼻,不要直接面對他人打噴嚏、咳嗽;不要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等;減少和避免到人群集中、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活動;有病要及時就醫並居家休息;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的休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總之,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藍天下綻放出更多天真可愛的花朵,為了明天的陽光更加燦爛,讓我們老師和家長共同攜手努力吧

保健室

『陸』 春季傳染病的種類,傳染途徑和預防

春天的腳步就一天天臨近了,此時,各大醫院的門診部內往往人滿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心臟病、精神疾病……一時之間眾症齊發,有人因此把春季戲稱為「多病之春」。醫學專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氣頻繁交匯的時期,天氣多變忽冷忽熱,若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因此春季養生應以預防為主。

據專家介紹,春季容易流行的疾病主要有八種,需要特別加以防護。

潰瘍病:春季機體代謝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種種,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引起或誘發潰瘍病。潰瘍病人應合理膳食、勞逸結合、保證睡眠、防寒保暖、穩定情緒。

過敏性疾病:春暖花開,楊柳吐絮萬物復甦,微生物、花粉、楊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過敏性體質者產生變態反應,由此罹患哮喘、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

心血管病:春季,人的情緒處於旺盛期,加之春寒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體內脫水而血液黏稠,易引起心血管病。應注意保暖、補水,穩定情緒。

甲型肝炎:凡出現發熱,吃不下飯,感到惡心、嘔吐、乏力、面黃、小便像濃茶等症狀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檢查是不是甲肝。

結核病:隨著陽氣上升,體內陰、陽失衡,機體免疫力下降,結核菌可能乘虛而入。

流行性出血熱:突然畏寒,繼之高熱、面紅、胸肩部紅,伴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膚出血點的病人,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痛失搶救良機。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現突然高熱、頭痛、噴射擊狀嘔吐、驚厥和皮膚黏膜有出血點征狀,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風疹:此病多發熱,體溫不太高,1-2天後面部、頸部皮膚出現淡紅色疹子,在24小時內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無疹子。確診的病人應隔離治療。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呼吸道傳染病在我校的發生和蔓延,現將有關呼吸道傳染病基本知識及預防措施介紹給大家:
1、什麼叫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
2、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結核、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等。
3、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有哪些?
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腦膜炎球菌、結核桿菌等。
4、什麼情況下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受各種病原體侵襲的機會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天氣驟變的情況下也易發病。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營養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過度勞累者、精神高度緊張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5、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一般起病急,有發熱症狀。
流感: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輕。
麻疹: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膚出現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狀輕微,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泡疹與痂皮。
風疹: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症狀輕。
流腦: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粘膜瘀斑、煩躁不安,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並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徵。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盜汗、全身不適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6、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傳染源:主要為病人或隱性感染者。
傳播途徑: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對多數呼吸道傳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後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過接種疫苗獲得一定的免疫力。
7、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應採用綜合性預防措施,主要包括: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搞好教室、宿舍、辦公室、家庭以及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
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可適當口服板蘭根沖劑。
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某些葯品,不要濫用抗生素。
青少年和兒童應按時完成預防接種,一般人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接種。
水痘的預防措施
水痘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發病,其中以冬春季為多。水痘傳染性極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染,亦可因接觸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嬰幼兒多見,集體兒童亦為易感人群,托兒所、幼兒園、小學校等容易發生局部暴發流行。
水痘的平均潛伏期14-21天,多為15-17天。易感者接觸病人後約90%會傳染發病,病初症狀較輕,可出現微熱,全身不適。發熱的同時或1-2日後,軀干皮膚、粘膜分批出現和迅速發展為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臟器,還可並發皮膚感染、肺炎、腦炎等。本病一般預後良好,極少數人出現嚴重並發症。部分病人恢復後體內可潛伏病毒,成年後某些誘因可引起復發成為帶狀皰疹。
主要預防措施:
1.加強水痘防病宣傳,教育和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以免傳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節學校的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空氣流通。
3.學校每天晨檢,發現水痘患者應及時報告,隔離傳染源,患病學生必須在家隔離治療,待結痂乾燥後方能復學(自發病起21天左右)。
4.對易感兒童接種水痘疫苗,接種疫苗後15天產生抗體,30天時抗體水平達到高峰,抗體陽轉率9 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柒』 有哪些關於預防傳染病資料

1定時打開門窗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毒方法。2、接種疫苗。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進行計劃性人工自動免疫是預防各類傳染病發生的主要環節,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春季傳染病的關鍵。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不要堆放垃圾。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仍,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2衣、食細節要注意。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若驟減衣服,極易降低人體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體極易侵入。必須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切不可一下子減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飲食,飲食上不宜太過辛辣,太過則助火氣,也不宜過食油膩。要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3 生活有規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規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對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當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無論學習或其他活動使身體勞累過度,必然導致抵禦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現在,在全世界肆虐的甲型流感漫步開來 首先我們要做到 預防 流感的 措施 以下方案:
1.勤洗手 ,把手朝下方搓洗
2.強身健體
3.感冒 發燒 不適者 盡快就診 ,並告訴 醫生游歷
4.盡快接種疫苗
5.禁止去流感區域
6.打噴嚏 咳嗽 禁止對人
做以上幾點 防止 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於冬、春季流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該病潛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數小時,最長4日,傳染性強,傳播迅速。臨床症狀為急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呼吸道症狀較輕。顯著頭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慾減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乾咳等。查體可見急性熱病容,面頰潮紅,眼結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聞及干羅音。發熱多於1~2日內達高峰,3~4日內退熱,其他症狀隨之緩解,但上呼吸道症狀常持續1~2周後才逐漸消失,體力恢復亦較慢。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脅最大。由於流感病毒致病力強,易發生變異,若人群對變異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發流行,迄今世界已發生過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數十億人發病,數千萬人死亡,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生產建設。
如何預防流感呢?
1、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個小時,所以你應經常洗手。
2、小心封閉的空間。空氣不好的辦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傳染上感冒的地方。因此我們應該做到每天讓辦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間多通風。也可以用淡鹽水使你的鼻子經常保持濕潤。
3、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你身上沖走,並防止脫水症的發生,而脫水症則是感冒的並發症之一。
4、不要總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這個最易被傳染上的地方。
5、別老坐著不活動。每天進行30—45分鍾的有氧鍛煉。如散步、騎車、跳舞,都可以極大地增強你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6、多吃維生素E和C。維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於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當中,所以那些不愛吃肉、吃油的人攝入得少。他們需要補充一些維生素E類的食品。維生素C有減輕感冒症狀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口服一些,但別過量。
7、流感流行期間暫停集會,暫不探親訪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出門戴口罩。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可用紫外線燈消毒,物理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辦法預防流感,也可用中葯預防,如口服板蘭根等,據認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點大蒜、喝點姜湯,也可能有預防作用。
8、流感病毒侵入機體以後是否引起發病,主要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關。營養不良和過度勞累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特別容易遭受各種病原體(包括流感病毒)的侵襲,因此平時要保持營養均衡和避免過度勞累,要有充足的睡眠,這是預防流感的基礎措施。
評論 | 28 15
2013-05-01 10:29klchnm | 四級
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 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學校這種人員比較密集、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現更是比較容易傳播,會對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春季常見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春季常見傳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潛伏期1—3日,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傳染期為1周。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 2、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強。流腦發病初期類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病菌進入腦脊液後,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狀。傳染源主要病人或帶菌者,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潛伏期一般為2—3天,最長的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發於小年齡段兒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癒。典型的臨床症狀可概括為「三、三、三」,即前驅期3天:出疹前3天出現38度左右的中等度發熱,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口腔頰粘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體溫升高達40度左右,紅色斑丘疹從頭而始漸及軀干、上肢、下肢;恢復期3天:出疹3-4天後,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皮疹開始消退,皮膚留有糖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患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少見。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病率最高(佔90%)。 4、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病原體傳播的主要途徑有:空氣傳播,水傳播,飲食傳播,接觸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例如,未出過麻疹的一些兒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為例,來說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當流感患者講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從鼻咽部噴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懸浮於空氣中,周圍的人吸入了這種帶有病毒的空氣以後,病毒進入呼吸道,就有可 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見,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傳播途徑是飛沫、空氣傳播,易感人群則可以包括大多數人。那麼,怎樣預防傳染病呢?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三個基本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我們預防傳染病的各種措施,都是分別針對三個基本環節中的某個環節的。因此,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控制傳染源 不少傳染病在開始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病症狀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也要及時地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2.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如下圖),等等,可以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健康人的機會。 3.保護易感者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並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對易感者本人來說,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搞好環境和個人的衛生,消滅蒼蠅、墳子、老鼠、臭蟲等傳播疾病或病的動物,對於控制傳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三、人類的傳染病 人類的傳染病,種類很多,按照傳播途徑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大類: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病。 1. 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後所引起的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這些病大多發生在冬、春季節,病人和帶菌者是主要的傳染源。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過飛沫、空氣傳播(下圖)。不隨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場所的空氣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2.消化道傳染病 消化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後所引起的傳染病,包括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傷寒、脊髓灰質炎、蛔蟲病和蟯蟲病等。這些病大多發生在夏、秋季節,病人和帶菌的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屬器官,主要是通過飲水和食物傳播的(下圖)。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經洗凈的蔬菜、瓜、果,大力消滅蒼蠅,飯前便後洗手等,可以預防消化道傳染病的發生。 3.血液傳染病 血液傳染病是指以節肢動物(如蚊、虱、蚤、蜱等)為媒介所引起的傳染病,因而又叫蟲媒傳染病,包括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和出血熱等。病人和帶菌的動物是主要的傳染源。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過吸血的節肢動物傳播的(下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蚊、虱等吸血的節肢動物,可以預防血液傳染病的發生。 4.體表傳染病 體表傳染病是指由於直接或間接與患病的人、動物接觸,或者與含有病原體的土壤、水接觸,病原體經過皮膚進入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因而又叫接觸傳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傷風、血吸蟲病、沙眼、疥瘡和癬等。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膚和體表粘膜,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播的(下圖)。隔離病人,搞好個人衛生,不與帶有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等接觸,可以預防體表傳染病的發生。 四、預防措施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2.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游藝活動室等 ; 3.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干凈,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4.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毀。 7. 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吐痰,打噴嚏; 8.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10.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評論 | 18 19
2013-05-05 18:311134335966a | 二級
國家對傳染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各級政府應當組織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進行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有計劃地建設和該造公共衛生設施,改善飲用水衛生條件,對污水、污物、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置;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進行隔離管理等。具體的措施是:

(1)管理和控制

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寄生繁殖,且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消滅傳染源或使傳染源無害化的工作稱為管理傳染源。

對傳染病病人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許多傳染病,如痢疾、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在發病的早期傳染性最強,早期發現傳染病病人,就能及時防止傳染病的蔓延。早報告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發現可疑傳染病病人或確診傳染病病人後,應迅速向當地衛生院或防疫站報告。早隔離能夠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做到病人不出門,他人不串門。早期合理的治療,有利於早期治癒,降低病死率。

對帶菌者和與傳染病病人接觸者也應加強管理,應在防疫人員指導下對他們進行觀察和定期檢查。

許多動物傳染病也能傳染給人。因此,對有經濟價值的有病動物,如患布魯氏菌病的家畜可給予隔離治療。對無經濟價值或危害性大的有病動物,如患狂犬病的狗,患炭疽的動物,應殺滅、焚毀。人與家禽、家畜分居,也是預防人獸共患病的重要措施。

(2)切斷傳播途徑

傳染病從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再傳染給健康人,中間需要特定的傳播途徑。常見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傳播、腸道傳播、接觸傳播、蟲媒傳播。有些傳染病如乙型肝炎還可通過輸血、性交、分娩等途徑傳播,也可以由母親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

預防接種:就是注射或服用有預防疾病作用的疫苗、菌苗,使人獲得對相應疾病的抵抗力,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如人體注射麻疹疫苗後,就能產生對麻疹的免疫力,避免麻疹的發生。

葯物預防:有些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來預防,但有些葯物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瘧疾,可口服乙胺嘧啶預防。對接觸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人的人,口服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或磺胺嘧啶可以預防。

開窗通風是為了置換室外新鮮空氣,辟如公共場所(影劇院、OK廳、多人居住宿舍)人多密閉,空氣混濁,二氧化碳高,空氣含菌量多,因此需要將外界空氣換入。而有些菌,如流行性腦膜炎菌則在含10%的二氧化碳中存活時間長。
如果是如你說,可以視情況來定,通風時間放在清晨等外環境污染少時,開門通風也一樣起作用。如果外環境衛生尚不如室內,就不要實時通風,以免適得其反。

『捌』 如何預防春季流行性傳染病

春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有:
1、學習、了解衛生防病知識,樹立傳染病的防病意識。
2、接種相應的疫苗,預防性疫苗是抵抗傳染病發生的最佳手段。
3、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
4、合理安排好休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5、合理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疾病能力。
6、開窗通氣,盡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人多擁擠的場所。
7、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潔凈的食物,把好「病從口入關」。
8、衣物、被褥要勤洗勤曬,遇到氣候變化,注意增減衣服。
9、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不隨便吐痰、打噴嚏。
10、出現發熱或其他不適症狀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玖』 春季預防傳染病小常識有哪些

1、定時開窗自然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用食醋噴灑或熏蒸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個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應定期消毒、更換和專用。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工作、生活場所衛生;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應該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

3、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對提高自身抵抗力很重要。著裝適度、飲食合理,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適度「春捂」不過早脫衣,適時增減衣服;合理膳食,注意衛生,戒煙限酒,多飲水。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阻止病情蔓延。

春季常見傳染病

1、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亦可通過空氣飛沫和呼吸道傳播。

2、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易感,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無力、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發病1-2日後出現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唾液腺腫大。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方蔓延,可並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大多預後良好,病後有持久的免疫力。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春季都有哪些常見的傳染病?如何防控更科學

『拾』 春季傳染病預防及基本療法

呼吸道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知識

一 幾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特點:

1、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高。

傳染源是流感患者。流感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短,通常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我國北方地區的流行一般均發生在冬春季節,南方四季都有病例發生,發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主要臨床表現: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還可出現腸胃不適。

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攜帶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或飛沫傳播。患者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後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

易感人群為1歲以上的兒童和青少年。潛伏期為12~25日,通常為18日。感染後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發病,但以冬春季為主。

主要臨床表現:前驅症狀可出現發熱、頭痛、無力、食慾不振等,發病1至2日後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後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除腮腺腫脹外,還可引起腦膜炎、腦膜腦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3、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皰疹病毒的一種)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水痘患者。水痘通過患者咳嗽產生的飛沫或散布在空氣中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也可經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或接觸到水痘痘漿污染的物品而間接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主要是兒童。潛伏期為10~24日,通常為14~16日。病後可獲終身免疫。

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後6日具有傳染性。患病初期出現輕微發燒、疲倦和軟弱無力;斑疹出現後數小時即轉化為丘疹、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一般典型水皰皮疹約歷時1—6天,由於皮疹先後,分批出現,因此在出疹第2—3天內,在病人身上同一部位可見到各階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皰疹及結痂)同時存在。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症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4、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是麻疹患者。麻疹主要是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沒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種普遍發生的兒童傳染病;相關疫苗發明後,麻疹的發病率已經大大降低。麻疹的潛伏期為7至18日,通常為14日。病癒後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發病季節以冬春季為多,但全年均可發生。

其主要臨床表現:感染初期出現咳嗽、流涕、發熱、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柯氏白斑);3至7日後皮膚會出現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日,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腦部會受影響,導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二、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重點

1、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4、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5、學校教室、宿舍等人員集中的場所每天應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也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流感症狀。

8、防控呼吸道傳染病,關鍵要做到 「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建立學校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對早期發現傳染病很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因此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或托幼機構應當建立並落實建立學校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老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告知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傳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

(2)學校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及時向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報告,並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作好相應的防控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接到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後,應及時報告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同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預防與控制知識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經呼吸道傳播所致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人感染腦膜炎奈瑟菌後大多數表現為鼻咽部帶菌狀態(帶菌者),只有少數成為流腦患者。流腦患者和帶菌者為傳染源。病菌通過咳嗽、噴嚏等經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10-20歲的青少年為主。本病全年均可發病,但多發生在冬春季(11月~次年5月,3月-4月為高峰)。流腦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性高熱、頭痛、嘔吐、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少數病例病情嚴重,病程進展快,救治不當易導致死亡。
防控「流腦」,關鍵要做到「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措施採用以加強個人防護、預防接種、加強監測、早發現病人、積極隔離治療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關於疫情發現與報告。建立健全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控與報告制度,對早期發現和控制「流腦」在學校流行非常關鍵。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盡快明確學校傳染病疫情的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一)疫情發現。中小學應建立並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的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應在學校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追查病因),應及時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另外,學校應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教師,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
(二)疫情報告。當在同一班級、同一樓層或同一宿舍里短期內出現多個學生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症狀時,應高度注意是否為傳染病流行的前驅症狀。班主任或教師、宿舍管理員等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學校的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所在地、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症狀、密切接觸者、已採取的措施等。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接到疫情報告後,應及時報告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重大疫情要向當地政府報告。
關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情的處理。發生「流腦」疫情的學校應當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工作,提供所需資料,落實有關措施,安撫患者家屬情緒、合理調整工作及教學計劃,控制疫情,做好穩定工作。學校要積極配合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採取下列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一)隔離病人。發現有傳染病早期症狀者,應及時採取隔離、督促患病學生或通知家長立即到醫院就診。(1)發熱(體溫≥38℃),或≥37.5℃伴畏寒、咳嗽、頭痛、嘔吐、肌肉酸痛者應勸其及時就醫並回家休息或安排在單獨宿舍區居住,休息期間不參加集體活動,不進入公共場所。同時指派人員負責追蹤記錄轉歸情況並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2)熱退48小時後,患者可恢復正常上課。
(二)實行每天晨檢制度。發現學生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流腦」早期症狀等,應督促其及時就醫並回家休息。
(三)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按照《中小學校教室換氣衛生標准》(GB/T17226/1998)規定,每小時需要置換空氣。(1)教室、圖書館(閱覽室)等學習場所的通風與換氣。學校應根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確定換氣方式與次數,如溫暖天氣宜實行全日開窗的方式換氣,寒冷天氣在課前和課間休息期間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戶開窗換氣。(2)宿舍等生活場所的通風與換氣:宿舍管理員每天應督促學生在起床後,將宿舍窗戶打開通風,確保宿舍空氣新鮮。應每天對各班教室、宿舍等學生學習、生活場所開窗通風換氣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納入對年級、班級評比的內容。
(四)學校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或停止集體活動,盡可能減少與發病班級學生的接觸,盡量避免全校或較多人員集會。必要時可依法(經縣區政府批准)採取停課等緊急措施,控制疫情的進一步擴散蔓延。
(五)消毒處理。學校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對部分重點場所、公用物品進行濕式清潔,必要時用1%漂自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劑噴霧消毒,對物體表面可用適當濃度含氫制劑(含氯消毒液如1:49漂白水、二氧化氯液)擦拭或抹洗。
(六)加強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工作,增強學生防範意識和防範能力。學校應根據傳染病流行特點,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學生進行冬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特別要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如:打噴嚏、咳嗽時應使用紙巾、手帕並掩著口鼻,不要直接面對他人打噴嚏、咳嗽,用過的紙巾、手帕勿亂扔;打噴嚏、咳嗽和擦鼻子後要洗手。接觸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後要立即洗手,看護患者要帶口罩。要加強體育鍛煉和營養、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禦疾病的的能力。要保持家居教室空氣流通。鼓勵有病及時就醫並居家休息等。
(七)預防服葯和應急接種。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要求,經學校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備案後,可對學校人群進行預防服葯和應急接種。(1)預防服葯:在醫生指導下可對密切接觸者採取應急預防性服葯。葯物可選擇磺胺葯物或其他抗菌葯物(如利福平)。(2)應急接種:根據流腦病例實驗室診斷、人群免疫監測和菌群監測等結果,由衛生專業機構決定使用疫苗的種類。

春暖花開時又該老話新提,五種當季傳染病你要小心:
猩紅熱、流腦、麻疹、水痘、腮腺炎。

立春已過,預防春季傳染病的話題又該老話新提了。傳染病學專家譚教授特別提醒大家:早春季節氣溫乾燥,呼吸道的抵抗力差,如果常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容易引發傳染病。

草莓舌辨猩紅熱

猩紅熱是細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表現為發熱,咽炎與皮疹,其皮疹的特點是:在發熱的第二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膚彌漫充血(壓之褪色)潮紅的基礎上可見到針尖大小的點疹。同時舌面有白苔,而舌質發紅,很像草莓,故稱為「草莓舌」。

流腦巧識別

流腦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嚴重的可發生敗血性的休克,甚至高熱、抽搐和昏迷(暴發型),大多數流腦病人發病時身上(皮膚或黏膜)可見許多小紅點(出血點)。

成人麻疹要警惕

成人麻疹:在發熱同時伴有呼吸道的卡它症狀(表現為咳嗽、流涕、打噴嚏、眼睛發紅、分泌物多等),在發熱的第四天左右,從耳後、發根處出疹,隨後波及全身。

水痘不留痕

水痘是小兒常見傳染病,在發熱的當天就出皮疹:表現為斑疹、丘疹、水皰疹,結痂、痂皮脫落後不留痕。水痘也可並發肺炎、腦炎以及皮疹(水皰疹時)的繼發感染。

痄腮就是腮腺炎

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種腺體的疾病,此外還可侵犯生殖腺等。發病時除發熱外,伴有局部腺體的腫脹與疼痛,小兒還可合並腦膜炎,成人多發生胰腺炎和睾丸炎(男性)。

傳染病重在預防,應該抓住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好易感人群,做好預防接種、預防服葯並加強戶外鍛煉,努力提高肌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關注小兒春季常見傳染病
春天不僅給我們帶來溫暖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也同時帶來了病毒和細菌。

專家提示: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腦等。由於兒童各個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對疾病往往防不勝防。

這里我們介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腦的識別和家庭護理方法,供父母們參考:

一、水痘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易感年齡:3~5歲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與直接接觸傳播
隔離期限:至少6天
潛伏期:7-17天

前驅期:起病急,幼兒前驅期症狀常不明顯,開始即見皮疹。年長兒常有發熱,可達39-40℃,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可見前驅疹如猩紅熱或麻疹樣皮疹,24小時消失。

發疹期:在起病當日或第2日出現,初起為紅色斑丘疹,數小時後很快變為水皰疹,直徑0.3-0.8mm水滴狀小水皰,其周圍有紅暈。24小時內水皰液體變混濁,易於破損,皰疹持續3-4日而後結痂,痂蓋於5-10日脫落,短期內留有橢賀形淺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內分批出現,每批皮疹的發展均有以上的過程,因此,同時可見到斑丘疹,水皰疹與結痂。皮疹有瘙癢感。皮疹主要見於驅干與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為水痘發疹的特徵之一。皮疹數量不一,多為數十個,多可達數百個。粘膜水痘疹可發生於口腔、眼結合膜、外陰部等,破潰後可成淺潰瘍,迅速癒合。若皰疹發生在角膜,則對視力有潛在危險。

並發症:較常見的是皮疹繼發細菌性感染。

家庭護理方法:

1、發熱時應讓患兒卧床休息、多喝水、加強營養,給予患兒易消化的食物。

2、幫患兒剪短指甲,以避免孩子忍不住癢而抓破皰疹,否則很容易引起繼發感染。如水皰破潰有黃色痂皮,則表示已繼發感染,須加用有效抗生素。

3、如果發現患兒感覺瘙癢難耐,而皰疹又沒有被抓破,可用爐甘石擦拭傷口,並口服撲爾敏。

4、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內衣要常換洗。

二、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易感年齡:多見於3~15歲
傳播途徑: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隔離期限:一般40天左右
潛伏期:14-24日,但以17-18日最為多見
前驅期:1-2日,常有發熱、倦怠、肌肉酸痛、食慾減退,嘔吐,頭痛、結合膜炎、咽炎等,偶可首先出現腦膜刺激征,多數患者可無前驅期,以耳下部腫、痛為最早症狀。
腮腫期:腮腫一般多為兩側性,可先見於一側,1~2日後另一側亦腫大,腫脹的腮腺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蔓延,2~3日達高峰,局部疼痛,張口或咀嚼時更明顯,表面灼熱,頰內腮腺管口可見紅腫,頜下腺及舌下腺亦先後受累。腮腺腫脹4~5日後減退,全病程約1~2周。
並發症:腦膜腦炎與睾丸炎較多見。

家庭護理方法:

1、患病的孩子需隔離至腫大的腮腺完全消退為止。
2、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以減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避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時要多飲水。
3、注意口腔衛生,可用淡鹽水漱口,一日3~4次。
4、家庭居室經常打開門窗充分換氣。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板蘭根沖劑等葯,腮腫局部可敷葯物,用如意塗黃散+醋或茶水調後外敷,每日1~2次;或用仙人掌搗碎取汁+白糖塗於紗布上外敷於腫脹處,每12小時更換一次。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熱、頭痛、嘔吐、腹痛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傳染科或傳染病院就診,以明確有無合並腦膜腦炎、胰腺炎的可能。

三、流腦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化膿性腦膜炎。經呼吸道傳播,具有較強的傳染性,6歲以下的兒童患病率最高。

易感年齡:多見6歲以下的兒童
傳播途徑: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
隔離期限:從起病直至症狀消失
潛伏期:2-10天,一般2-3天
普通型腦炎:冬春季節,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起病,驟起高熱,頭痛,頸項痛,嘔吐,部分病人於第3-4日,出現口角周圍皰疹。頸項強直、克氏及布氏等腦膜刺激征陽性。多數於起病數小時即見皮膚、粘膜出現瘀點、瘀斑,或伴斑丘疹樣皮疹,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多數壓之不褪色。
暴發型流腦:
1、休克型:急起高熱頭痛,精神極度萎靡,意識障礙,驚厥。全身瘀點瘀斑迅速擴大,甚至皮下出血或壞死。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四肢發涼,呼吸急促,脈搏細數,血壓下降等。
2、腦膜腦炎型:急起高熱,劇烈頭痛嘔吐,躁動不安,頻繁抽搐驚厥,迅速昏迷。心率,呼吸可緩慢,血壓升高,瞳孔忽大忽小,邊緣不整齊,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呼吸不規則等。
家庭護理方法:
1、盡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
2、定時打開門窗通風;勤曬被褥,勤洗衣服,鹽水洗口鼻,均可有效地預防流腦的發生和流行。
3、要注意保護皮膚的清潔,勤洗勤換衣褲,能進食者,給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流質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注意體溫的變化,高熱時,每2小時測體溫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