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中考必考的知識點2021年
中考歷史的復習大家都學得怎麼樣了呢?中考考試是國內大型的考試之一,歷史作為主要的考查科目,有哪些必背的知識點呢?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中考考試歷史必背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2021中考考試歷史必背知識點
1.文藝復興運動最先興起的國家是:義大利。
2.文藝復興的實質是:一場反封建、反神學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3.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寓義)
4.被稱為由舊時代走向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達·芬奇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6.1492年,到達古巴、海地,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哥倫布。
7.1498年,到達印度,第一個找到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達·伽馬。
8.1519~1522年,實現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科學真理的是:麥哲倫船隊。
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力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克倫威爾。
10.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標志:1640年議會的重新召開。
1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處死的國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的標志是:1688年6的光榮革命。
13.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文件是《權利法案》。
14.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權建立的是:《權利法案》的頒布。
15.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爆發的事件是:列剋星頓的槍聲。
16.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是:華盛頓。
17.標志北美13個殖民地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宣告獨立的事件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18.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薩拉托加大捷。
19.被稱為「美國國父」的人物是:華盛頓。
20.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爆發)的標志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義攻佔巴士底獄。
中考歷史易考知識點
1.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
2.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
3.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法等列強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4.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鴉片戰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
5.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日本為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6.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
7.五四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北洋軍閥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結果。
8.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
9.黃埔軍校的辦學宗旨——要培養有理想、不怕犧牲,以救國救民為已任的新一代軍人。
10.黃埔軍校的辦學目的——創建革命軍,以挽救中國的危亡。
11.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全民族抗戰。
12.蔣介石進行重慶談判的目的——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
13.中國共產黨進行重慶談判的目的——為了盡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14.我國進行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安全;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
15.新中國進行土地改革的目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考必考知識點,祝願大家金榜題名。
❷ 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梳理
隋朝
1.貢獻:①隋朝在前一時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重新實現了國家統一。②隋朝在借鑒前代的制度的基礎上,開創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對唐朝及以後的歷代王朝產生了重要影響。③隋朝開鑿的大運河,促進了運河沿岸城市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南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④隋朝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強盛,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
2.教訓:①由於隋煬帝的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隋朝在農民起義的大風暴中覆亡,其教訓為唐初統治者所接受,促進了唐朝前期的繁榮。②統治者應認識到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只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富裕,國家的政權才能鞏固。
天下和同為一家
1.天可汗
(1)民族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贏得少數民族的尊敬,被尊稱為"天可汗"。
(2)管理西域:自唐太宗到武則天時,唐朝先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分別管理天山以南和天山以北地區。
2.唐蕃和親
(1)背景: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希望學習唐朝的統治經驗,幾次派使者到長安,請求與唐朝和親。
(2)概況:641年,文成公主奉命前往吐蕃,與松贊干布成親。
(3)影響:密切了唐朝與吐蕃的關系,促進了吐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
3.南詔與渤海
(1)與南詔關系:唐玄宗時,唐朝封今雲南地區的南詔政權首領為"雲南王"。
(2)與渤海關系:唐玄宗封生活在東北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的靺鞨族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大運河的開鑿
1.目的:為了加強對南方地區的統治
2.開通:605-610年,隋煬帝征發數百萬勞力,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人工運河的基礎上,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運河。
3.概況: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達餘杭
4.地位:全長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5.作用:①積極: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南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②消極:致使勞役征發過急過重,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元朝的大一統
1.元朝的建立和統一
①1270年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②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國號為"大元"
③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④1276年元軍佔領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
⑤1279年元軍攻滅南宋流亡政權,統一了全國。
2.文天祥抗元:①抗元的正義性:反對蒙古的掠奪和虐殺,是正義的。
②元朝統一的進步性:結束了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有利於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③文天祥的精神: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和高風亮節等,值得繼承和發揚。
3.元朝的民族政策
(1)政策: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國各族人分為不同的等級。
(2)目的:為了維護蒙古族的特權,強化統治。
(3)後果:加深了民族矛盾,激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斷反抗和起義,促使元朝統治走向崩潰。
4.元朝的制度
(1)經濟:改革蒙古舊制,重視農業和手工業生產。
(2)政治:①中央:設立中書省,同時管理大都及周圍地區②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③西藏是特別行政區,由宣政院管理,從此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行政區④元朝後期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5.元朝的對外交往
①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同時是世界性的商業大都市②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
③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商鞅變法
1.背景: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
2.目的: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以求富國強兵,在兼並戰爭中獲勝。
3.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4.內容:
(1)政治:
①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③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④嚴明法度,禁止私鬥。
(2)經濟:
①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②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統一度量衡。
(3)軍事:獎勵軍工,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並賞賜土地。
5.意義:①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②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新航路的開辟
1.目的:去東方尋找財富。
新航路開辟背景(或原因):
(1)根本原因:西歐各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2)具體原因:①西歐國家對財富的渴望。②《馬可波羅行紀》的在歐洲廣為流傳,激起西歐對東方的嚮往。③阿拉伯、義大利商人壟斷了東西方貿易。④奧斯曼土耳其控制東西方之間的商路。(發展、尋找、壟斷、控制)
(3)條件:①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探尋新航路。②人們開始相信地球是圓的。③航海技術的進步。(指南針、大型海船)
2.最早開辟新航路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3.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1492年哥倫布的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古巴和海地。
經過:四個航海家的航行情況:1487年,迪亞士率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航行,並繞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進入印度洋;1492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大陸,但他自以為到達了印度,因此稱當地的居民為印第安人;1497-1498年,達·伽馬沿迪亞士開辟的航路,航行到印度,第一個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最短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麥哲倫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從而在實踐上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4.意義:
(1)它是繼鄭和遠洋航行之後人類航行史上的又一壯舉。
(2)它密切了世界各大國之間的聯系,把世界逐漸結為一體,對歐洲以至世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最早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加速了歐洲的早期資本積累,促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和發展。也給亞非拉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4)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的航運中心、商業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西歐大西洋沿岸。義大利逐漸衰落,荷、英等國的資本主義發展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
1.時間: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上半期。開始國:英國。開始部門:棉紡織部門。
2.背景(條件)
①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為率先進行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②海外殖民地擴張為英國提供了資本、原料,同時也擴大了市場③18世紀中期,手工工場的生產供不應求④手工工場積累了技術與經驗⑤圈地運動提供了勞動力⑥倫敦成為歐洲的科學研究中心⑦英國政府重視科學研究並倡導科學研究與經濟活動相結合。
3.原因:
(1)根本原因:英國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
(2)直接原因:18世紀,英國的海外市場迅速擴大,手工工場生產的產品供不應求,推動了生產技術的改進。
4.過程:
(1)開始的標志:(考試不作要求)
(2)發展:瓦特改良蒸汽機(最主要標志)。①時間:1785年。作為動力帶動機器,首先在紡織部門使用。
②意義: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5.歷史意義:
(1)最大的後果: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
(2)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①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的影響: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②對世界格局變化的影響: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
2.背景:政治上,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對商品需求擴大;科技上,出現一系列科技發明。
3.主要發明
(1)電力的廣泛應用(它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①德國人西門子發明發電機②美國人愛迪生發明耐用碳絲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他還發明了很多電器產品,正式注冊的就有一千三百種之多,被譽為「發明大王」)
(2)內燃機: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卡爾·本茨被稱為「汽車之父」)
(3)新交通工具:汽車、飛機(以內燃機為動力,本茨在1885年試制汽車成功。意義:汽車的大量使用,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成飛機,並試飛成功。意義:飛機已成為人們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加強了人們在物質文化上的交流,縮短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距離)
(4)新通訊手段:無線電報、有線電報、有線電話等。 (一).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整理匯總 (二).中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 (三).2020上海中考歷史科目報名工作的通知 (四).2019濟南市中考政治歷史試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解析 (五).2019德州市中考政治歷史試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解析 (六).2019濟寧市中考政治歷史試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解析 (七).2019年中考思想品德歷史試卷答案及word文字版下載及難度點評 (八).住煙省人大代表支招傳統文化傳承煙台歷史納入中考 (九).2020年南京中考歷史試題難度難不難點評和答案解析 (十).2020年蘭州中考歷史試題難度難不難點評和答案解析 ;
❸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
知識是聰明的火花,能使奮斗者升起才華的炎火;知識是春耕的犁鏵,一旦手進生活的荒徑,就能夠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碩果累累。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錄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高考歷史必背重點知識
高考歷史必背難點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1.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演變
神農氏時代:創制了原始農具耒耜;春秋戰國時期:採用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漢朝: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逐漸普及,曲柄鋤、大鐮、耦犁、一牛挽犁、鐵鏵犁等得到推廣.
(2)古代中國著名的水利工程
戰國: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鄭國主持的鄭國渠工程,關中農民創造「井渠」,現流行於新疆地區;東漢:王景治理黃河.
(3)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基本特點: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
2.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1)漢唐絲織業的主要成就
漢代:在考古出土中發現很多技巧高超、品種繁多的絲綢實物,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絲織品素紗禪衣和起絨錦等.絲織品遠銷到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後,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
(2)商周青銅器的鑄造和漢代冶鐵技術的進步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商代青銅器的出土地點分布廣泛,生產規模相當大.
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風形式由自然通風演進到人力皮囊通風,然後又到畜力馬排鼓風,東漢初,南陽太守杜詩創造出以水力為動力的鼓風裝置.
(3)唐宋陶瓷業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江西景德鎮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長沙銅官窯首創釉下 彩繪 ,並把繪畫和詩文用於瓷器裝飾.唐宋以來,河北定窯、河南鈞窯、江西景德鎮窯、浙江龍泉窯、陝西耀州窯等聞名天下.
3.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1)「市」在歷代的發展
①秦代規定,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②漢代進行集中貿易的「市」有專門的管理機構.③六朝時期,形成了民間集市——「草市」,政府設「草市尉」進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漸演進為相對集中的地方商業中心.「夜市」比較繁榮.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相當繁華.
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1)「重農抑商」政策及其影響
重農抑商政策: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開始於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後歷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這種政策.
影響:積極方面,有利於農業人口的穩定,農業經濟發展,有利於加強對農民的控制,維護政治的穩定,鞏固君主的地位;有利於打擊富商,發展官營商業,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消極方面,這一政策使社會經濟受到了壓抑,阻礙了新的生產方式的萌芽,不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響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影響:阻礙了中外經濟 文化 交流和資本主義萌芽.
>>>
高考歷史必背重點知識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1、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
(1)鴉片戰爭後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標志及影響
標志: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志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影響: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①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②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2)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時間、途徑與著名企業
時間:19世紀70年代前後.
途徑:①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
②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
著名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3)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1、發展不均衡①集中於沿海地區②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2、發展艱難 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
3、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很小
(4)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歷史條件、時間和著名實業家張謇、榮氏兄弟
初步發展的條件:①甲午戰爭後,列強侵略的加劇,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②為挽救民族危機,許多愛國人士「設廠自救」「實業救國」③清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暫時放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著名實業家及企業:①張謇的江蘇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②榮宗敬、榮德生的江蘇無錫創辦的保興麵粉廠③周學熙 河北唐山創辦的新洋灰公司④劉懋賞、馮濟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晉礦務公司
2、民國年間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現
原因:內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動②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③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外因①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松侵略
主要表現:①實業團體不斷涌現②海外投資增加③新建廠礦多④新增資本多⑤紡織、麵粉等輕工業發展快⑥重工業有一定發展
(2)國民黨統治後期民族工業發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①惡性通貨膨脹政策②官僚資本的壓迫③繁重的捐稅負擔④美國的經濟侵略⑤內戰的破壞
>>>
高考歷史必背難點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1、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1)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基本標志
1956年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黨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對於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把中國盡快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原因:由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剛剛起步,人們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在理論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認識,從而導致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開始出現曲折和失誤.
開展:1958年,在急於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展速度的錯誤思想指導, 「大躍進」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接著全國農村大辦人民公社.
危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社會生產力受極大破壞.
(4)「-----」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破壞
① 「-----」給中國的經濟建設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使正常生產和社會秩序出現嚴重混亂.
②從20世紀70年代起,正是國際局勢趨向緩和、許多國家經濟起飛或開始持續發展時期,受「-----」的影響,中國不僅沒有縮小與發達國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
2、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及其作用
主要內容:「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把土地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民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作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村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
(2)國營企業改革的原則
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
(3)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點
形成:①1980年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立經濟特區.
②1984年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起,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經濟開放區;海南島為經濟特區.
④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地區.
到20世紀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特點: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3、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1)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提出
1992年12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1993年11月,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和基本原則具體化.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匯總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
★ 2020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整理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要點歸納
★ 高三歷史考試必背知識點歸納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
★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❹ 歷史中考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如下: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❺ 中考歷史必備知識點有哪些
在中考歷史中,有很多知識都比較容易產生混淆,下面是中考歷史重點知識點的總結,供大家參考。
一.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並使統治穩定下來。
3、商朝製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製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 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二.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後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飢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於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鍾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並戰爭。
10、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
1、曹操以少勝多為其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赤壁決戰,大敗而歸,史稱赤壁之戰,而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在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熟記三國鼎立形勢圖中魏、蜀、吳三國的位置和都城)
3、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夷洲和大陸的聯系。
6、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80年,西晉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領劉淵率兵攻入洛陽,西晉滅亡。
7、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下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軍隊。
8、南朝的四個政權依次是宋、齊、梁、陳,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時,揚州、荊州是江南生產絲織品最多的地方,涌現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業城市,番禺(今廣州)成為海外貿易中心,
10、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吳國境內絕大多數山越人從山區遷到平原,和漢族人民一道開發江南。農業有所發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
四.五代、遼、宋、夏、金等政權
1、唐朝滅亡後的50多年裡,中原地區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總稱五代。
2、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定都開封。
3、916年,契丹國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在上京稱帝,建立契丹國後,契丹改國號為遼;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國西北地區由黨項族建立並定都興慶的政權);
4、1115,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會寧。1127年,金滅亡北宋;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
5、訂立「澶淵之盟」的雙方是遼與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將有岳飛和韓世忠等,岳飛於1140年在郾城之戰中大敗金兵。
7、北宋時發明了插秧農具「秧馬」;還出現了牛轉翻車;政府把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廣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時,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太湖流域一帶的水稻產量很高,當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8、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都有夜市、曉市,還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五.赤壁之戰
1、形勢: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想要統一全國;南方劉備、孫權勢力有所發展。
2、時間:公元208年
3、作戰雙方:曹操VS孫劉聯軍
4、結果: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六.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成就
(一)兩彈一星
1、1964.6.4,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1964年6月,中近程導彈飛行試驗成功。
3、1966年10月,中近程核彈頭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5、1999年,我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升上太空。
(二)其它成就
1、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世界上最大水利上工程——三峽大壩
(三)重大高新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
1、出台的背景:(國際形勢)
2、出台的時間:1986年3月
3、發起人:王淦昌、王大珩、場嘉墀、陳芳允
4、涉及領域:生、航、信、激、自動化、能、新材料、海洋高技術
七.馬克思和恩格斯
1、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理論;親自參加工人運動,不斷總結經驗。
2、馬克思主義誕生
時間:1848年, 標志: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共產黨宣言》
3、《共產黨宣言》:
內容: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提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美好理想;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
❻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一、文藝復興
開始時間:14世紀義大利
發源地:義大利
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實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成就:
1、詩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達·芬奇代表作是《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3、英國的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和《哈姆雷特》。
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新航路的開辟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麥哲倫最終完成環球航行。
意義: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三、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
1、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2、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3、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四、英國《權利法案》
頒布時間:1689年
制定機構:英國議會
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利
作用: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
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六、美國獨立戰爭重要事件時間表
1、開始:1775、4,來剋星頓的槍聲
2、美國誕生於1776、7、4(國慶節),標志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3、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4、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
七、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八、獨立戰爭的意義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九、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十、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人權宣言》,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十一、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十二、工業革命的啟示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
2、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於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
十三、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
1、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十四、為人所佔有而做奴隸的人都應有那時(指1863年元旦)以後永獲自由
1、這一文件名稱、頒布時間、頒布者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林肯
2、該文件頒布的作用
扭轉了戰局,有利於美國的統一。
十五、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階級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將是整個世界
1、這個名言出自於什麼文件、發表於何時。
《共產黨宣言》、1848年
2、這個文件是誰起草的,為哪個組織起草的。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主義者同盟
3、文件的發表有何意義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十六、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和評價
內容:
1、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2、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3、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須出錢購買。
評價: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雖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十七、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意義、啟示
內容:
1、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上,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評價:
1、使日本由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2、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3、但強大後,很快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啟示:
1、引進外資,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堅持改革開放。
2、提倡科教興國,發展教育。
❼ 2021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2021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該口號說明了農民的哪三個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國的關系;帝國主義入侵和其先進文明的關系;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關系。)
4、如何理解中國民族資本「先天不足」和「後天畸形」?(民族資本企業的特點:資金,技術,分布,行業;與帝封的關系。)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早於資產階級產生;分布集中,組織性強;與農民階級天然聯盟;革命性強。)
6、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結果如何
7、《馬關條約》的內容、特點和危害。甲午戰爭對中,朝,日,遠東局勢的影響。
8、歸納維新派為戊戌變法所做的思想准備,政治准備,組織准備。百日維新的內容和意義。
9、維新變法的歷史背景。維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維新思想的特點和成因。維新派與光緒帝的關系。戊戌變法的三重意義。(思想意義;政治意義;愛國意義。)
10、義和團運動中農民階級革命性和落後性的體現。義和團運動的功績。
❽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歷史是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在最後的沖刺階段裡面很多學生都希望得到一定的提高。這次我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了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總結 ,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高考歷史大題必背模板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一、商鞅變法的背景
(一)春秋戰國變法的時代背景(必然性)
1、經濟:社會經濟發展 封建生產關系產生 (生產力發展--土地私有制確立--階級關系變動)
2、政治:上層建築的變化:分封制 宗法制破壞
3、軍事(戰爭的需要):富國強兵成為改革的內在動力
4、思想 文化 :百家爭鳴 (法家學說成為變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國的改革和變法為商鞅變法提供了 經驗 教訓(春秋、戰國)
1春秋:管仲改革 魯國「初稅畝」
2戰國:李悝變法 吳起變法
(三)秦國需要改革並具備條件(具體背景)改革可能性
(1)內部有利條件:
1國君權力集中,奴隸主貴族勢力較弱; ○
2法家學說容易得到認同 ○
3民風質朴,充斥尚武精神 ○
(2)外部機遇
1三家分晉,遏止秦國發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
2中原士人游說各國,為秦國招攬賢能提供了可能性 ○
(3)直接原因:秦孝公發奮圖強、任用商鞅變法
二、商鞅變法的內容
1、經濟--"以農求富"(富國)
(1)廢井田,開阡陌--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對封建社會影響深遠)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3)統一度量衡
2、軍事---強兵
(1)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2)廢除「世卿世祿制」(以上 措施 最直接打擊貴族特權)
3、政治
(1)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
(2)普遍推行縣制—對後世影響深遠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詩書而明法令
實質:文化高壓政策
影響:壓制人民思想,摧殘了文化。
5、風俗習慣--改革社會風尚習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變法的結果:"商鞅雖死,秦法猶存"
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1)順應了封建製取代奴隸制的歷史潮流,,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徹底,執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貴)
(3)充分的輿論宣傳,取信於民("南門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四、評價商鞅變法(性質、積極影響、局限性)
1、性質:是一次較為徹底的地主階級改革運動
2、積極影響:推動了社會進步;促進了經濟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3、局限性:
(1)輕視教化,輕罪重罰
(2)加重剝削與壓迫
(3)改革不完全徹底
<<<
如何提高歷史成績
第一點:死記硬背。目前距離高考已經不到一個月啦,要想在段時間內提高歷史成績,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死記硬背,歷史的知識點都是比較固定的,如五四運動發生的時間、意義等這些都是無法篡改的。
第二點:挖掘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歷史不是死的,是人類活動軌跡的記錄,因此我們要將歷史的知識內容進行歸納整理,找到異同點,找到事件之間的聯系等,然後通過自己理解、消化,最後用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第三點:多做測試題。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多做習題都是沒有錯的,尤其是歷史這種靠死記硬背知識點比較多的門科,通過做習題可以鞏固自己知道的知識,也可以更好的查漏,以便更好的進行補缺。
<<<
高考歷史大題必背模板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歷史事件在什麼歷史情況下發生的,實質上包括原因和條件兩個方面的內容。如新航路開辟的背景就包括四個原因和三個條件。
原因和條件其含義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於「為什麼」,即必要性,條件偏重於「有什麼」,即可能性;
其二,條件的使用范圍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歷史事件或運動的成功或失敗,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條件去表達。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敗原因。在這一題中,「原因」就不能用「條件」去代替。
歷史背景=(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 教育 +……
如:鴉片戰爭背景:
(一)國內:
1、經濟:
自然經濟+資本主義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
①腐敗:官場+軍隊+財政
②階級矛盾。
3、思想:
愚昧自大。
(二)國際:
1、經濟:
工業革命→市場原料。
2、政治:
資本主義擴張。
2、歷史條件=(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側重於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歷史條件:
(一)國內:
①經濟: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相對落後、生活貧困。
②政治:沙皇____、無產階級壯大、革命政黨成熟、力量對比變化等。
③思想:列寧主義指導。
(二)國際:帝國主義忙於一戰等。
3、歷史原因
(一) 從原因廣度上分析: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內因或主觀原因,一般是指與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階級、階層、團體、個人的主觀意識密切相關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觀原因則指與前者有緊密關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觀意識影響的那一方面原因。這和原因分析法的優點是抽象而又深刻,易於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需要指出的是,內外因屬於社會、國家等人的意識很難起決定作用的大范圍歷史概念時,那麼它們是專指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這就區別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前者是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原因;後者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屬於自我意識方面的原因,即人為的原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原因。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 方法 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如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廣度分析:
內因:
①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統一的市場等。
②政治:美利堅民族形成、資產階級、 種植 園主階級形成等。
③文化:統一的文化、民族意識覺醒等。
外因:
①英國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
②啟蒙思想的影響等。
(二)從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是指影響歷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帶有歷史發展必然性,在歷史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們可以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階級本質、歷史發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討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
所謂根本原因,是指促使歷史事物產生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性因素,是歷史事物能夠產生的土壤,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缺少了這種因素,與之相應的歷史事物便不會產生。
主要原因:是指對歷史事物的產生起主導性、決定作用的因素。有了這種因素,歷史事物才會以當時的特徵出現。如果缺少了這種因素,歷史事物則不會以當時的特徵出現,甚至不會產生。
直接原因: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近期的誘導性因素。「直接」的含義是指不經過中間事物和中介環節,要注意分析出時間關系或邏輯關繫上最為接近的因素。
事件發生的導火線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歷史事物產生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是一種偶然性因素。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
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4、矛盾分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如尼德蘭革命爆發的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舊制度矛盾。
②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矛盾。
③尼德蘭人民與西班牙統治者的民族矛盾。
④加爾文教與天主教矛盾等等。
5、目的、動機:目的是想要達到的地點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結果。它常常用「為了……」的介詞結構表示。實質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語氣上表現得較為直接,較為主觀些,並且一般都屬於直接原因。
目的、動機:→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動機:解決當前面臨的種種危機或問題
⑵主要目的:實現某一方面目標,求得穩定和發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鞏固統治,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動機屬於主觀方面的原因,是事件發動者的主觀意願。
如王安石變法:直接動機是解決面臨的社會危機;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緩和階級矛盾,實現富國強兵等;根本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
2特點與特徵;性質與實質含義與區別
特點與特徵:特點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的地方,通俗地講就是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如果問一個歷史事件或一次革命運動的特點,就應該把同類事件或革命運動進行比較、鑒別,從而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
例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其一是在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結成聯盟掌握革命的領導權(這是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其二是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這也是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所沒有的)。
再如:黃巢起義的特點就是流動作戰,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性質、實質:性質,就是一種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屬性。即拋開表面現象,看它的特點,看它的特徵,看它的實質。
分析一個歷史事件的性質,往往從它產生的原因和目的就可抓住一點苗頭來,性質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體含義也不一樣。
倘若是指一本書的性質,這就是具體說明它是屬於哪一方面(或哪一類),以什麼體例寫出來的著作。是戰爭的性質,則需要著重談這次戰爭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是侵略性的,還是反侵略性的等等。
如果問的是革命的性質,就必須以當時的社會形態為出發點,看它革命的動力是以哪個階段為主體,在其斗爭綱領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為哪個階級謀利益,代表哪個階級說話等等,最終要確定它的階級屬性和社會屬性。
實質,也就是本質。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事物的本質是隱蔽的,是通過現象來表現的,不能用簡單的直觀去認識,必須透過現象來掌握本質。
如:俄國1861年改革,就其性質而言,是由農奴主實行的資產階級改革;就其實質而言,實際是對農民進行的一場厚顏無恥的掠奪。
有時候性質和實質會合二為一,如「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集團,無論其性質還是其實質,都是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集團。不過,性質偏重於軍事侵略,實質偏重於帝國主義。
3經過;內容含義與區別
經過所謂經過,就是指經歷、過程。一個歷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後果之外,經過一般至少包括發生、發展和結局三個部分。如:「五四」運動的經過怎樣?就要答出「五四」運動的爆發、發展和結局(取得初步勝利)三部分內容。
歷史內容=經濟+政治+文化+……
歷史內容即客觀歷史,是人類重大歷史活動的客觀記載。活動的主體包括重要歷史人物、群體、組織、機構等。
活動內容包括經濟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態、制度、政策、綱領、路線、計劃、條約;文化方面的理論、技術、文物器具、工程建築、書籍文獻等。一般歷史內容,可從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分析。
經濟內容: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布局+……
⑴古代經濟=經濟制度+經濟政策+(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結構、布局+……
①經濟政策=總政策+土地+租稅+賦役+人身+……
②農業經濟=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業經濟=(紡織+礦冶+陶瓷+……)(技術+布局+……)
④商品經濟=城市+交通+商品+市場+貨幣+邊貿+外貿+……
⑤經濟結構、布局=經濟成份比例變化+經濟重心變化+經濟方式擴展+……
古代經濟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時期經濟政策的調整,再從農業、手工業、商業各方面分析經濟發展情況。
如唐朝經濟:先分析總體的重農政策,唐初恢復經濟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調制等;再分析農業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布帛、人口增長等;手工業的絲織、陶瓷、造紙技術及布局;城市商業的繁榮、民族、對外貿易的發展等。
從總體發展情況分析,商品經濟仍然微弱,南北經濟趨於平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擴展等。
⑵近現代經濟=經濟發展要素+經濟成份+國際經濟+……
① 經濟發展要素=技術+資金+市場+原料+勞力+經濟結構+經營方式+政策+……
如19世紀後半期美國經濟發展要素:包括移民帶來勞力、技術;西部開發提供市場、原料;廢除種植園奴隸制、大規模農業經營、壟斷模式等。
② 經濟成份=自然經濟+外資+合資+民資+官資+國營+集體+個體+……
如新中國初期:地主經濟被消滅、富農經濟保存、農民個體經濟發展;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官僚資本被沒收,民族資本主義恢復發展;國營企業確立領導地位、集體協作經濟興起等。
③國際經濟=總格局+(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協作+競爭)
如當代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區域集團化、全球現代化趨勢;具體表現為各國、各集團之間在生產、管理、資本、技術、市場、關稅貿易等方面的協作與競爭等。
4效果、結果、後果、意義、影響、作用、教訓、啟示含義及區別
效果、結果、後果
效果:是指由某種力量、做法或因素產生的結果(多指好的)。
結果:是在一定階段,事物發展所達到的最後狀態。
後果:是指最後的結果(多用在壞的方面)。
從詞性上看,效果是褒義詞,後果是貶義詞。在歷史問答題目中,使用效果的不多。最常用的是結果,有時用後果。
例如,簡述德國十一月革命的經過和結果。在這一道題中就不能用後果。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的表現如何?後果怎樣?在這一題中用「後果」好。
一般情況下,結果可以代替後果。
作用、影響、意義
作用:就是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或效用。
影響:是指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
意義:指的是價值和作用。
作用和影響基本相同。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歷史問答題中,一說作用和影響都應該從正、反兩個方面去考慮:作用包括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影響從性質看,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從范圍看,有對內(如國內)影響,有對外(如國際)影響;從時間看,有直接影響和長遠影響;如此等等...
意義和作用、影響相比較,它的范圍就要大得多。一般地講,性質、特點、作用、影響、後果、評價、經驗、教訓等都屬於「意義」的范疇。所以,如果題目問某件事的意義怎樣,上面提到的這幾點都應該加以考慮。
<<<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總結
★ 歷史高考知識點總結大全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大全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匯總
★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
★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歸納總結
★ 高考歷史重點必備知識點
★ 高考歷史復習必備重要知識點
★ 高三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❾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初三學生趕緊記下
在初中階段,想要學好歷史,就要記好歷史知識點。那麼,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歷史有哪些必背知識點
1、文藝復興:
開始時間:14世紀義大利
發源地:義大利
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實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成就:
(1)詩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達·芬奇代表作是《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3)英國的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和《哈姆雷特》。
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的開辟: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麥哲倫最終完成環球航行。
意義: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3、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②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③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4、英國《權利法案》
頒布時間:1689年
制定機構:英國議會
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利
作用: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
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6、美國獨立戰爭重要事件時間表
①開始:1775、4,來剋星頓的槍聲
②美國誕生於1776、7、4(國慶節),標志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③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④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8、獨立戰爭的意義?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9、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10、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人權宣言》,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11、工業革命的影響:
①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12、工業革命的啟示?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
(2)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於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
13、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
(1)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4、「為人所佔有而做奴隸的人都應有那時(指1863年元旦)以後永獲自由---」
(1)這一文件名稱? 頒布時間? 頒布者?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 、林肯
(2)該文件頒布的作用?
扭轉了戰局,有利於美國的統一。
15、「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階級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將是整個世界」
(1)這個名言出自於什麼文件? 發表於何時?
《共產黨宣言》、1848年
(2)這個文件是誰起草的?為哪個組織起草的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主義者同盟
(3)文件的發表有何意義?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6、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和評價?
內容:
①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②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③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須出錢購買
評價: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雖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17、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意義、啟示?
內容:
①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②經濟上,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③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評價:
①使日本由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②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③但強大後,很快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啟示:
①引進外資,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堅持改革開放
②提倡科教興國,發展教育
18、一戰的起始時間:
1914年7月-----1918年的11月
一戰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一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依據:主要參戰國家的目的是為了瓜分世界
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
19、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啟示?
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規模空前的戰爭,它給交戰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造成了重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員傷亡。
啟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如果覺得以上內容不夠詳細,可以點擊查看 初中歷史知識點 相關文章,了解更多!
如何提升初中歷史成績
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
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
經過=准備+發生+結果
意義=作用+特點+影響
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
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
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