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病害知識大全圖解
擴展閱讀
基礎護理掛科了怎麼辦 2024-11-21 01:40:29
佛山九龍教育集團是什麼 2024-11-21 01:12:20

病害知識大全圖解

發布時間: 2022-09-07 16:35:46

㈠ 玉米病蟲害圖解以及防治方法

頂腐病
防治措施:對玉米心葉已扭曲腐爛的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葉片,以利於雄穗的正常吐穗,並將剪下的病葉帶出田外深埋處理。在玉米頂腐病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葯劑防治,可選用8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選用10%苯醚甲環唑800倍液施葯,用葯2次,間隔10-15天。

玉米小斑病
防治措施:①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徑。②農業措施。輪作倒茬深翻可減少菌量;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發病初期,打掉下部病葉。③葯劑防治。用40%克瘟散乳劑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噴霧。時隔7d左右,再次噴葯防治。

㈡ 給養花的老鐵們一些養花的知識,花卉病害後有哪些症狀

小編今天帶老鐵們更細致地走進花的世界,今天說說花卉病害後有哪些症狀,給養花的老鐵們一些養花的基本知識。1.粉狀物在受害部位出現白色粉層或黑色粉堆,前者叫做白粉病,如月季和大麗花的白粉病;後者叫做黑粉病,如棕櫚植物的黑粉病。2.霉狀物在花卉的發病部位產生各種顏色的霉層,如灰色霉層、黑色霉層和綠色霉層等。灰霉病是仙客來和牡丹等多種花卉上的重要病害。有一類重要的葉部病害,通常在葉斑的背面長出白色或灰白色霜霉狀物,如菊花和月季等花卉的霜霉病.

㈢ 常見花卉病蟲害識別圖解

生長旺盛的強健植株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很強,種植在室內的植株一旦觀察到病蟲害侵襲的現象,首先是和其他植物隔離,以避免其他健康的植株受到傳染;

在病蟲感染初期,可以試著動手去除病葉、害蟲,甚至是對整顆植株消毒,重新換盆換土;但是如果植株遭遇特別嚴重的病蟲害侵襲,已經明顯沒救了(爛根爛心、發臭等),則建議直接丟棄。

1、粉虱科

看起來像極小的白蛾,植株搖動的時後會跟著飛起來,粉虱(尤其是幼蟲)通常會藏身在葉背,其成蟲也會選擇產卵在葉背。

摘除已發生病害的部分,以啶蟲脒稀釋過後,全株噴灑。在環境的改善方面,避免密植,保持通風環境,注意不要在葉片上造成傷口,以及過度噴灌給水,以免造成植株濕度過高,導致發病。

2、粉介殼蟲

是體形極微小、白色和有絨毛的寄生蟲,會直接侵入植物的維管束系統來吸取植物的汁液,通常藏身於在葉腋或葉腋周圍,也常常可以在葉片下方被發現,而且,有些粉介殼蟲甚至會藏身在植物根部。

此外,粉介殼蟲通常產卵在其藏身處(看起來一團像是白色棉花的區域)。

初期可用醋或酒精擦除,嚴重可直接剪除患病處,讓其長出新枝葉。環境方面注意通風,發現蟲害立刻刷除,再以清水沖凈。

3、蚜蟲

通常會攻擊植株的新長出來的嫩葉、新芽或花苞;成年蚜蟲喜歡黃色,可使用黃色黏板或水盤誘殺。

發現之後馬上剪除有蟲的部位並燒毀,可直接噴護花神,改善環境,保持通風良好,注意光照。

4、紅蜘蛛(葉蟎)

就是在葉子下面、莖和葉之間的帶狀范圍容易發現的小斑點。初期用肥皂水刷除蟎蟲,剪除蟲害部分並燒毀,用葯劑防治,要有兩三種葯劑輪替。

紅蜘蛛怕潮濕,連續7天澆濕植株可有效預防,適合的葯劑推薦苯丁噠蟎靈乳油可有效殺死紅蜘蛛的幼蟲和成蟲。

也可以用柑橘皮將其切成細條或小碎塊,加入約10倍量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噴灑全株,可以有效防治。

5、介殼蟲

是外型扁平、棕色、硬殼的昆蟲,喜歡緊貼藏身在葉子下面的莖。

初期可用醋或酒精擦除,嚴重可直接剪除患病處,讓其長出新枝葉。環境方面注意通風,發現蟲害立刻刷除,再以清水沖凈

6、薊馬

體形微小細長,肉眼檢視有呈白色、淡黃色、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喜歡棲息在隱匿的場所,如葉背絨毛下、花器內或果萼內。

可以先以人工捉除,減少危害;再以葯物殺滅,可用8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噴灑殺滅(要注意噴灑到葉片背面)。

㈣ 植物銹病的病害症狀、病原生物、病害發生條件、銹病的防治方法是什麼

體細胞是相對於生殖細胞的概念,除生殖細胞及它們的母細胞外,其他種類細胞都屬於體細胞,如肝細胞、肌肉細胞等,體細胞是無法發生減數分裂的

㈤ 桔子樹病蟲害圖解桔樹葉里長蟲了,請這是什麼病,用什麼葯好

這是柑橘潛葉蛾,新梢上一年可發生多次。可以使用溴氰菊酯、殺蟲雙、西維因、吡蟲啉等葯劑,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3次左右。
冬季注意剪除被害枝葉並集中燒毀,以消滅葉片中的越冬蟲蛹。

㈥ 怎麼分辨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三大病害症狀類型區分方法
通常我們把生病植物變化分成5大類型,就是腐爛、壞死、變色、萎蔫、畸形。
由於真菌的種類很多,不同真菌能夠造成以上5類病狀,其中最常見的是壞死和腐爛,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麥葉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種形狀的葉斑病,壞死發生在根部或莖桿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細菌通常破壞細胞壁,讓細胞內的物質外滲或阻塞水和營養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所以主要造成腐爛、萎蔫症狀;而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會立刻殺死植物,主要是改變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引起植株顏色或形狀的改變,我們叫它變色和畸形。
真菌和細菌都可以造成腐爛病,但細菌造成的腐爛往往出水很多,爛成一灘泥,而真菌造成的腐爛有的較干有的濕潤,上面常常長出各種顏色的霉層或小黑點、小黑粒。另一個區別是細菌造成的腐爛發出臭味,真菌病害沒有臭味,有衣物發霉甚或發酵的香味。
同樣是葉斑病,由於細菌破壞植物的細胞壁、細胞膜,使細胞內物質滲到細胞間,這樣就變得透明,所以細菌病害的病斑很像水浸或油浸狀,邊緣有點透明。濕潤條件下,能夠在發病部位看到亮黃色小珠子,是細菌的菌膿。真菌病害會長一些霉層或小黑粒,病毒病斑的表面什麼東西都不長。
由於傳播方式的差異,他們在田間的分布也會不同。細菌和水關系密切,細菌病害的分布常與流水、淹水、雨滴飛濺有關;病毒病害常和傳毒昆蟲的活動有關。觀察病害田間分布情況,也可以間接推測植物病毒對寄主的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稱,防治上十分困難。
病毒在侵染寄主後,不僅與寄主爭奪生長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而且破壞植物的養分輸導,改變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謝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長困難,產生畸形、黃化等症狀,嚴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
為了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人們採用了各種措施,包括輪作、種子脫毒、病毒間的弱毒株系交叉保護、抗病品種的選用、傳毒介體的控制及化學農葯的使用等,近年來轉基因植物抗病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但這些措施還不能有效克服病毒的危害,且化學農葯的使用對環境造成了很大危害,在當前大力提倡綠色食品和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加強植物病害的綜合防治和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已成為植保工作者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為了能開發出有效控制病毒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抗病毒葯劑,研究人員不斷尋找和篩選天然的生物源抗病毒物質。目前,國內外已報道的天然抗病毒活性物質種類很多,有的已形成產品,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真菌、細菌、病毒病病害各自特點
細菌性病害
①斑點型和葉枯型細菌性病害發病部位,先出現局部壞死的水漬狀半透明病斑,在氣候潮濕時,從葉片的氣孔、水孔、皮孔及傷口上有大量的細菌溢出粘狀物——細菌膿。
②青枯型和葉枯型細菌病害的確診依據,用刀切斷病莖,觀察莖部斷面維管束有否變化,並用手擠壓,即在導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細菌膿。利用細菌膿有無可與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區別。鑒別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區別。
③腐爛型細菌病害的共同特點是,病部軟腐、粘滑,無殘留纖維,並有硫化氫的臭氣。而真菌引起的腐爛則有纖維殘體,無臭氣。鑒別白菜軟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④鏡檢:細菌病害,除少數(如蘋果根癌病)外,絕大多數能在受害部位的維管束或薄壁細胞組織中產生大量的細菌,並且吸水後形成菌溢,因此,鏡檢病組織中有無細菌的大量存在(菌溢的出現)是診斷細菌病害簡單易行的方法。遇到細菌病害發生初期,還未出現典型的症狀時,需要在低倍顯微鏡下進行檢查,其方法是,切取小塊新鮮病組織於載玻片上,滴點水,蓋上玻片,輕壓,即能看到大量的細菌從植物組織中湧出雲霧狀菌泉湧出。
早期確診水稻白葉枯病常採用此法。由細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點、條斑、潰瘍、萎蔫及腐爛等類型。病斑多表現為急性型的壞死斑。病斑初期呈半透明的水浸狀邊緣常有油浸頭及褪綠的黃色渾環,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溢出菌膿,形成顯著的病症。化學防治該病,一般選擇72%的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和銅制劑。

真菌性病害
①根腫菌屬和粉痂菌屬。多發細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腫或癭瘤。
②霜霉屬和盤梗霉屬真菌。多引發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實、塊根、塊莖等儲藏器官的組織壞死。
③子囊菌亞門真菌中的白粉菌。在寄主的葉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層,布滿整個葉片,後期散生黑色小點。
④擔子菌亞門中的黑粉菌和銹菌。可誘發黑粉病和銹病。
⑤半知菌亞門的真菌。引發寄主發生性的組織壞死,其中無孢子目病
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莖基部,造成根腐和莖基腐。
⑥芽孢綱病原真菌。以侵害作物的疏導組織為主,造成全株系統發病,如枯萎病,黃萎病等。
⑦腔孢菌綱的黑盤孢菌。其表現症狀為常見的炭疽病,病斑為同心輪紋排列的小黑點,有的還分泌粉紅色或白色的黏液。
⑧球殼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狀類型較多:斑點型的,主要危害葉片;潰瘍型的,主要危害莖、枝條;腐爛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濕腐。
由於真菌性病害的類型、種類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狀也千變萬化。但是,凡屬真菌性病害,無論發生在什麼部位,症狀表現如何,在潮濕的條件下都有菌絲、孢子產生。這是判斷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據。

病毒病病害
植物病毒病在多數情況下以系統浸染的方式浸害農作物,並使受害植株發生系統症狀,產生矮化、叢枝、畸形、潰瘍等特殊症狀。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狀類型有花葉、變色、條紋、枯斑或環斑、壞死、畸形。
病毒病害的傳播、浸染和致害過程與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現有很大的區別。病毒病多為系統性侵染,沒有病徵,易與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過一定方式的傳染試驗證實其傳染性。
植物病毒病的傳染方式有:機械(摩擦)接觸傳染、嫁接傳染、介體(包括昆蟲、線蟲、真菌、蟎類和菟絲子)傳染、花粉及種子傳染等。由於病毒是專性寄生物,它的侵染來源都與活體(活的動物、植物體或介體)有關,傳染要使病毒接觸活體。
如汁液摩擦接種,要用新鮮的病毒汁液,摩擦的目的是造成寄主植物體表面的微傷,使病毒有可能進入活的細胞,過重的損傷造成組織壞死並不利於病毒的傳染。
蚜蟲、飛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蟲取食植物汁液的方式更容易滿足植物病毒傳播的兩方面要求。通過植物組織汁液的摩擦接種和蚜蟲傳播試驗了解病毒病的主要傳染方式。在防治上對病毒病僅僅依靠單一的技術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實行綜合措施為主進行防治。

㈦ 黃瓜病青蟲害識別及用葯配方

在黃瓜生長期間,會出現各種病蟲害。因此,了解、掌握黃瓜病蟲害知識對於農民朋友們來說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關於黃瓜病蟲害的識別與葯物防治的詳細介紹,歡迎大家參考使用。

黃瓜病蟲害葯物防治

黃瓜常見病蟲害有: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炭疽病、美洲斑 潛蠅、枯萎病和蔓枯病、病毒病。

一、霜霉病和疫病:預防霜霉病可以每15公斤水中加入25克乙磷鋁錳鋅、鏈黴素300萬單 位、白糖150克、尿素50克、米醋150克 配成混合溶液,噴施防治,5~7天一次。

使用煙霧劑:用5%百菌清煙霧劑,每畝100-180克,分放5~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7 天熏一次,連熏三次。

霜霉病和疫病還可用60%滅克1000倍液、72%霜脲錳鋅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 4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 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增效劑防治。或72%霜霸可濕性粉劑700倍液、10%科佳懸浮劑 2500倍液、52.5%抑快凈2000倍液、66.8%霉多克500~700倍液噴霧防治。

在防治黃瓜霜霉病時慎用普力克,防止產生葯害。

二、細菌性角斑病:可用50%DT500倍液、60%琥乙磷鋁(DTM)500倍液、77%可殺得400倍 液防治。3~5天一次,連噴2~3次。

三、黑星病:可用福星80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7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用45%百菌 清煙霧劑熏煙,每畝200~250克,連防3~4次。

四、白粉病:可採用15%粉銹寧1500倍液、50%硫懸浮劑300倍液、 43%好立克4000倍液。7天一次,葯劑交替使用,不宜連用粉銹寧,因其會抑制黃瓜生長。

五、炭疽病:採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代森錳鋅、炭疽福美均有一定防 效,另外用平腐靈600倍液防治黃瓜炭疽病效果也很好。

六、美洲斑潛蠅:採用1.8%齊蟎素3000倍液防治,在配葯時加入500倍消抗液 和適量白酒可提高療效。用葯前將下部受害嚴重的老葉摘除深埋處理。

七、枯萎病和蔓枯病:發病前用抗菌劑進行噴霧: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2.5%增效 多菌靈300倍液。也可採用60%DTM可濕性粉劑35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10%雙 效靈300倍液灌根,每株灌葯液500克,3~4天一次,連灌三次。

八、病毒病:發病初期及時噴施20%病毒A1000倍液或1.5%z植病靈1000倍液,7~10天一 次,連噴2~3次。加入20ppm赤黴素、「沃葉離子」磷酸二氫鉀可增葯效。

㈧ 石榴樹病害圖解

石榴樹常見病害主要是干腐病、褐斑病。發病後危害果實及枝幹,造成果實腐爛,枝幹勢弱甚至死樹。降低商品價值和食用價值,給農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


2 石榴褐斑病

石榴褐斑病主要危害石榴的葉片。發病初期葉面產生米粒大小的斑點,呈紫紅色,邊緣有綠圈,而後逐漸擴展為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顏色呈深紅褐色、黑褐色或灰褐色.有時邊緣呈黑褐色,病斑的兩面著生細小的黑色霉點。果實著色後病斑外緣呈淡黃白色。病斑常連接成片.使葉片乾枯。受害嚴重的植株,葉片發黃,手觸即落。

防治措施:①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增強樹勢;生長期要常清潔田園,澆肥水,以促進植株生長旺盛,提高其抗病性。②落葉後將果園中的所有葉片及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次年病害侵染源。③葯劑防治。用14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80%超微多菌靈600—800倍液、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O%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於晴天下午噴霧防治。每7~10 d噴霧1次,連續噴2~3次。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㈨ 植物病害的病狀有哪些要詳細的。

作物病害的常見病狀歸納起來有五大類,即變色、壞死、萎蔫、腐爛和畸形。

(1)變色作物患病後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綠色。如葉綠素受抑制或破壞,出現褪綠和黃化;花青素形成過盛,葉片變紅或紫紅,呈現紅葉;有的葉片黃綠相間,呈現花葉等。

(2)壞死作物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受到破壞而死亡。作物發病後最常見的壞死是病斑。病斑可以發生在作物的根、莖、果實等多個部位。有褐斑、黑斑、灰斑、白斑、紫斑等,以褐斑較多。形狀有圓形、橢圓形、梭形、多角形及不規則形等。

(3)腐爛作物病組織細胞受到破壞和消解,水分流出而腐爛。如根腐、莖腐、果腐和穗腐等。

(4)萎蔫作物全部枝葉或部分枝葉出現失水狀態而凋萎下垂。可分為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生理性萎蔫是由於土壤中缺水或高溫時過分的蒸騰作用,而使植物葉片、頂部嫩莖失去膨壓而表現萎垂,若及時供水,植株可以恢復正常;病理性萎蔫是指植物的根或莖的維管束組織受病原物侵害,大量菌體堵塞導管或產生毒素,阻礙和影響水分輸送,引起葉片凋萎、枯黃,造成黃萎、枯萎,或植物迅速萎蔫而葉片仍呈綠色的稱為青枯,這種萎蔫大多不能恢復,甚至導致植物死亡。

(5)畸形作物病組織或細胞生長受阻或過度增生而造成形態異常。常見的有:全株節間縮短、分櫱增多,病株比健株矮小,稱矮縮,如水稻普通矮縮病等;作物病株比健株生長得特別細長,稱徒長,如水稻惡苗病等;局部病組織細胞發育不平衡,常見於葉面上高低不平的,稱皺縮;作物根、莖或葉片上形成突起的增生組織,稱疣腫,如玉米疣黑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