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 七年級數學 下冊主要包括相交線與平行線、平面直角坐標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和數據的收集、整理與表述六章內容。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點擊獲取"七年級知識點"↓↓↓
★ 初中數學圓的知識點歸納
★ 怎樣快速記憶初一數學公式
★ 七年級英語必備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語文知識點梳理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1
第一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是鄰補角。
2.對頂角: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叫的兩邊的反向延長線,像這樣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
3.垂線: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
4.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5.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同位角:∠1與∠5像這樣具有相同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
內錯角:∠2與∠6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
同旁內角:∠2與∠5像這樣的一對角叫做同旁內角。
6.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命題。
7.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8.對應點:平移後得到的新圖形中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樣的兩個點叫做對應點。
9.定理與性質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10垂線的性質: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3.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判定3:同旁內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本章使學生了解在平面內不重合的兩條直線相交與平行的兩種位置關系,研究了兩條直線相交時的形成的角的特徵,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兩條直線平行的長期共存條件和它所有的特徵以及有關圖形平移變換的性質,利用平移設計一些優美的圖案. 重點:垂線和它的性質,平行線的判定 方法 和它的性質,平移和它的性質,以及這些的組織運用. 難點:探索平行線的條件和特徵,平行線條件與特徵的區別,運用平移性質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系,以及進行圖案設計。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2
第一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有序數對: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做(a,b)
2.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3.橫軸、縱軸、原點: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4.坐標:對於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5.象限:兩條坐標軸把平面分成四個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時針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在任何一個象限內。
平面直角坐標系是數軸由一維到二維的過渡,同時它又是學習函數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標系將平面內的點與數結合起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掌握本節內容對以後學習和生活有著積極的意義。教師在講授本章內容時應多從實際情形出發,通過對平面上的點的位置確定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3
第一章 三角形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3.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5.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6.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6.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7.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8.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9.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0.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1.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12.公式與性質
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性質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性質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邊形的內角和等於(n-2)·180°
多邊形的外角和:多邊形的內角和為360°。
多邊形對角線的條數:
(1)從n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可以引(n-3)條對角線,把多邊形分詞(n-2)個三角形。
三角形是初中數學中幾何部分的基礎圖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動腦動手,發現和探索其中的知識奧秘。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情操和幾何思維能力。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0)。
2.二元一次方程組:把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5.消元: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個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7.加減消元法:當兩個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本章通過實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培養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學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種解法.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4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用符號「<」「>」「≤ 」「≥」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像這樣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般地,關於同一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6.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7.定理與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本章內容要求學生經歷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這樣的數學模型並應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不等式(組)的特點和作用,掌握運用它們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5
第十章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全面調查: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方式叫做全面調查。
2.抽樣調查:調查部分數據,根據部分來估計總體的調查方式稱為抽樣調查。
3.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
4.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
5.樣本:被抽取的所有個體組成一個樣本。
6.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7.頻數:一般地,我們稱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據個數為該組的頻數。
8.頻率: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為頻率。
9.組數和組距:在統計數據時,把數據按照一定的范圍分成若干各組,分成組的個數稱為組數,每一組兩個端點的差叫做組距。
本章要求通過實際參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活動,經歷統計的一般過程,感受統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作用,增強學習統計的興趣,初步建立統計的觀念,培養重視調查研究的良好習慣和科學態度。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貳』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目錄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實數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相交線與平行線
一、知識網路結構
二、知識要點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 兩 種: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況。
2、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 平行線 。如果兩條直線只有 一個 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相交;如果兩條直線 沒有 公共點,稱這兩條直線平行。
3、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 公共頂點 且有 一條公共邊 的兩個角是
鄰補角。鄰補角的性質: 鄰補角互補 。如圖1所示, 與 互為鄰補角,
與 互為鄰補角。 + = 180°; + = 180°; + = 180°;
+ = 180°。
4、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邊的 反向延長線 ,這樣的兩個角互為 對頂角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如圖1所示, 與 互為對頂角。 = ;
= 。
5、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個是 直角或90°時,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如圖2所示,當 = 90°時, ⊥ 。
垂線的性質:
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性質3:如圖2所示,當 a ⊥ b 時, = = = = 90°。
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點到直線的距離。
6、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基本特徵:
①在兩條直線(被截線)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 同一側 ,這樣
的兩個角叫 同位角 。圖3中,共有 對同位角: 與 是同位角;
與 是同位角; 與 是同位角; 與 是同位角。
②在兩條直線(被截線) 之間 ,並且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 兩側 ,這樣的兩個角叫 內錯角 。圖3中,共有 對內錯角: 與 是內錯角; 與 是內錯角。
③在兩條直線(被截線)的 之間 ,都在第三條直線(截線)的 同一旁 ,這樣的兩個角叫 同旁內角 。圖3中,共有 對同旁內角: 與 是同旁內角; 與 是同旁內角。
7、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圖4所示,如果a∥b,
則 = ; = ; = ; = 。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如圖4所示,如果a∥b,則 = ; = 。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如圖4所示,如果a∥b,則 + = 180°;
+ = 180°。
性質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a∥b,a∥c,則∥。
8、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 =
或 = 或 = 或 = ,則a∥b。
判定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 = 或 = ,則a∥b 。
判定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如圖5所示,如果 + = 180°;
+ = 180°,則a∥b。
判定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a∥b,a∥c,則∥。
9、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命題。命題由 題設 和 結論 兩部分組成,有 真命題 和 假命題 之分。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 一定 成立,這樣的命題叫 真命題 ;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 不一定 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假命題。真命題的正確性是經過推理證實的,這樣的真命題叫定理,它可以作為繼續推理的依據。
10、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平移後,新圖形與原圖形的 形狀 和 大小 完全相同。平移後得到的新圖形中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樣的兩個點叫做對應點。
平移性質:平移前後兩個圖形中①對應點的連線平行且相等;②對應線段相等;③對應角相等。
【知識點一】實數的分類
1、按定義分類: 2.按性質符號分類:
註: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知識點二】實數的相關概念
1.相反數
(1)代數意義: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我們說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相反數.0的相反數是0.
(2)幾何意義:在數軸上原點的兩側,與原點距離相等的兩個點表示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或數軸上,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所對應的點關於原點對稱.
(3)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之和等於0.a、b互為相反數 a+b=0.
2.絕對值 |a|≥0.
3.倒數 (1)0沒有倒數 (2)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a、b互為倒數 .
4.平方根
(1)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於a,這個數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它們互為相反數;0有一個平方根,它是0本身;負數沒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記作.
(2)一個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a≥0)的算術平方根記作 .
5.立方根
如果x3=a,那麼x叫做a的立方根.一個正數有一個正的立方根;一個負數有一個負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識點三】實數與數軸
數軸定義: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數軸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識點四】實數大小的比較
1.對於數軸上的任意兩個點,靠右邊的點所表示的數較大.
2.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兩個正數,絕對值較大的那個正數大;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3.無理數的比較大小:
【知識點五】實數的運算
1.加法
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2.減法: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3.乘法
幾個非零實數相乘,積的符號由負因數的個數決定,當負因數有偶數個時,積為正;當負因數有奇數個時,積為負.幾個數相乘,有一個因數為0,積就為0.
4.除法
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個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5.乘方與開方
(1)an所表示的意義是n個a相乘,正數的任何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
(2)正數和0可以開平方,負數不能開平方;正數、負數和0都可以開立方.
(3)零指數與負指數
【知識點六】有效數字和科學記數法
1.有效數字:
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為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近似數的有效數字.
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數用 (1≤ <10,n為整數)的形式記數的 方法 叫科學記數法.
平面直角坐標系
一、知識網路結構
二、知識要點
1、有序數對: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做(a,b) 。
2、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3、橫軸、縱軸、原點: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4、坐標:對於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記作P(a,b)。
5、象限:兩條坐標軸把平面分成四個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在任何一個象限內。
6、各象限點的坐標特點①第一象限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②第二象限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③第三象限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④第四象限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
7、坐標軸上點的坐標特點①x軸正半軸上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②x軸負半軸上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③y軸正半軸上的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④y軸負半軸上的點:橫坐
標 0,縱坐標 0;⑤坐標原點:橫坐標 0,縱坐標 0。(填「>」、「<」或「=」)
8、點P(a,b)到x軸的距離是 |b| ,到y軸的距離是 |a| 。
9、對稱點的坐標特點①關於x軸對稱的兩個點,橫坐標 相等,縱坐標 互為相反數;②關於y軸對稱的兩個點,縱坐標相等,橫坐標互為相反數;③關於原點對稱的兩個點,橫坐標、縱坐標分別互為相反數。
10、點P(2,3) 到x軸的距離是 ; 到y軸的距離是 ; 點P(2,3) 關於x軸對稱的點坐標為( , );點P(2,3) 關於y軸對稱的點坐標為( , )。
11、如果兩個點的 橫坐標 相同,則過這兩點的直線與y軸平行、與x軸垂直 ;如果兩點的 縱坐標相同,則過這兩點的直線與x軸平行、與y軸垂直 。如果點P(2,3)、Q(2,6),這兩點橫坐標相同,則PQ∥y軸,PQ⊥x軸;如果點P(-1,2)、Q(4,2),這兩點縱坐標相同,則PQ∥x軸,PQ⊥y軸。
12、平行於x軸的直線上的點的縱坐標相同;平行於y軸的直線上的點的橫坐標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如果點P(a,b)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則P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相同,即 a = b ;如果點P(a,b) 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則P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即 a = -b 。
13、表示一個點(或物體)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確恰當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二是正確寫出物體或某地所在的點的坐標。選擇的坐標原點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個點的坐標也不同。
14、圖形的平移可以轉化為點的平移。坐標平移規律:①左右平移時,橫坐標進行加減,縱坐標不變;②上下平移時,橫坐標不變,縱坐標進行加減;③坐標進行加減時,按「左減右加、上加下減」的規律進行。如將點P(2,3)向左平移2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向右平移2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向上平移2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向下平移2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先向左平移3個單位後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先向左平移3個單位後再向下平移5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先向右平移3個單位後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將點P(2,3)先向右平移3個單位後再向下平移5個單位後得到的點的坐標為( , )。
一、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許多同學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也有一部分同學不知怎麼閱讀,這是他們學不好數學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 課前預習 閱讀。預習課文時,要准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復述,推理。重點知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於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我們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註,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後復習閱讀。課後復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課後,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後再做作業;一個單元後,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後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二、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 總結 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三、多做
主要是指做習題,學數學一定要做習題,並且應該適當地多做些。做習題的目的首先是熟練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其次是初步啟發靈活應用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會貫通,把不同內容的數學知識溝通起來。在做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應該用什麼方法做?能否有簡便解法?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多問
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和提出疑問,這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是否有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有 經驗 的老師認為:能夠發現和提出疑問的學生才更有希望獲得學習的成功;反之,那種一問三不知,自己又提不出任何問題的學生,是無法學好數學的。那麼,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呢?第一,要深入觀察,逐步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第二,要肯動腦筋,不願意動腦筋,不去思考,當然發現不了什麼問題,也提不出疑問。發現問題後,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應當虛心向別人請教,向老師、同學、家長,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不要有虛榮心,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有善於提出問題、虛心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 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
★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知識點
★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一數學下冊單元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
★ 初一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 新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叄』 初一數學下冊重要知識點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下冊數學《三角形》知識點
一、目標與要求
1.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義,認識三角形的邊、內角、頂點,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經歷度量三角形邊長的實踐活動中,理解三角形三邊不等的關系。
3.懂得判斷三條線段可否構成一個三角形的 方法 ,並能運用它解決有關的問題。
4.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線的性質推出這一定理。
5.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重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對三角形有關概念的了解,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條形。
三、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推理的過程;
在具體的圖形中不重復,且不遺漏地識別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邊不等關系判定三條線段可否組成三角形。
四、知識框架
五、知識點、概念 總結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類
3.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4.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6.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7.高線、中線、角平分線的意義和做法
8.三角形的穩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9.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推論1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推論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推論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的夾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1)頂點是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另一邊是三角形的一邊的延長線;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一內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13.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14.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15.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6.多邊形的分類:分為凸多邊形及凹多邊形,凸多邊形又可稱為平面多邊形,凹多邊形又稱空間多邊形。多邊形還可以分為正多邊形和非正多邊形。正多邊形各邊相等且各內角相等。
17.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8.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代數
1.代數式:用運算符號「+-×÷……」連接數及表示數的字母的式子稱為代數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數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數應保證它所在的式子有意義,其次字母所取得數還應使實際生活或生產有意義;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2.列代數式的幾個注意事項(數學規范):
(1)數與字母相乘,或字母與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寫;
(2)數與數相乘,仍應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號;
(3)數與字母相乘時,一般在結果中把數寫在字母前面,如a×5應寫成5a;
(4)帶分數與字母相乘時,要把帶分數改成假分數形式,如a×應寫成a;
(5)在代數式中出現除法運算時,一般用 分數線 將被除式和除式聯系,如3÷a寫成的形式;
(6)a與b的差寫作a-b,要注意字母順序;若只說兩數的差,當分別設兩數為a、b時,則應分類,寫做a-b和b-a.
3.幾個重要的代數式:(m、n表示整數)
(1)a與b的平方差是:a2-b2;a與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數,則兩位整數是:10a+b,則三位整數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數,則被5除商m余n的數是:5m+n;偶數是:2n,奇數是:2n+1;三個連續整數是:n-1、n、n+1;
(4)若b>0,則正數是:a2+b,負數是:-a2-b,非負數是:a2,非正數是:-a2.
七年級數學 公式大全(下學期)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初一數學下冊重要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一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一下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下學期知識點
★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肆』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想要學好初一下冊的數學,沒有學習方法很難學好,建議同學們學過數學新知識之後,對知識點做一個總結歸納。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第五章:
本章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難點: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組的解集的確定,正確運用
不等式基本性質3。
本章關鍵:徹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區別.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號(“≠”、“<”、“>”)表示的不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論依據.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無限多個數值,把它們表示在數軸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可以由幾個(同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
(8).利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它的解,明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一對未知數的值,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一次方程組的兩種基本解法,能靈活運用代入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3.根據給出的應用問題,列出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從而求出問題的解,並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查結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點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代入法,加減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問題.
本章的難點是:
1.會用適當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2.正確地找出應用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次方程組.
第七章
本章重點是:整式的乘除運算,特別是對冪的運算及乘法公式的應用要達到熟練程度.
本章難點是:對乘法公式結構特徵和公式中字母意義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靈活應用
1.冪的運算性質,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並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
2.單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多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以及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熟練地運用它們進行計算.
3.乘法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靈活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4.熟練地運用運算律、運演算法則進行運算,
5.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義.通過式的變形,深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認識事物的幾種方法:觀察與實驗 歸納與類比 猜想與證明 生活中的說理 數學中的說理
2、定義、命題、公理、定理
3、簡單幾何圖形中的推理
4、餘角、補交、對頂角
5、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一個公理兩個定理。
公理: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內錯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同旁內角互補(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平行線的性質: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由圖形的“位置關系”確定“數量關系”
第九章:
重點:因式分解的方法,
難點:分析多項式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分解方法
1. 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運用因式分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圖形習題)
第十章:
重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統計初步的基本知識,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的計算、
2.了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繪畫三種統計圖.
3.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解決與統計相關的綜合問題.
初一數學下冊重點知識點歸納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
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 定理1 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
1.讀的方法。初一同學往往不善於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易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那麼如何有效地讀數學書呢?平時應做到:
(1)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幹,並能粗略掌握本章節知識的概貌,重、難點;
(2)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復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系,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
(3)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並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讀書,先求讀懂,再求讀透,使得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
2.聽的方法。“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初一同學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應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
(1) 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
(2) 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
(3) 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理解的或有疑問的知識點);
(4) 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5) 聽好課後小結。
3.思考的方法。“思”指同學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
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於思考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於思考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七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學習中要做到:
(1) 敢於思考、勤於思考、隨讀隨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要多思考;
(2) 善於思考。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
(3) 反思。要善於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4.問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不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七年級同學往往不善於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同學在平時學習中應掌握問問題的一些方法,主要有:
(1) 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回答後,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發問;
(2) 反問法。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
(3) 類比提問法。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
(4) 聯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
此外,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
5.記筆記的方法。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
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在“聽”,“思”中有選擇地記錄;
(2) 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自己有疑問的疑點,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
(3) 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
(4) 記課堂小結。並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後復習准備的,好的筆記能使復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這兩大基石的形成又離不開平時的數學學習實踐,下面就幾個數學學習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談一談如何學好數學。
猜你喜歡:
1.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整理
2. 初一數學知識點整理
3.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歸納
4. 初一上冊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
5.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6.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伍』 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這篇文章我給大家分享七年級下冊數學課本的內容,一起看一下具體的內容,僅供參考。
平面直角坐標系
1.有序數對: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2.坐標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
3.在同一個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兩條數軸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直角坐標系。
4.兩條數軸分別置於水平位置與垂直位置,取向右與向上的方向分別為兩條數軸的正方向。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垂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x軸y軸統稱為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5.x軸y軸將坐標平面分成了四個象限,右上方的部分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個部分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6.第一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大於0,縱坐標(y)大於0
7.第二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小於0,縱坐標(y)大於0。
8.第三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小於0,縱坐標(y)小於0。
9.第四象限中的點的橫坐標(x)大於0,縱坐標(y)小於0。
10.x軸上的點,縱坐標都為0。
11.y軸上的點,橫坐標都為0。
12.與x軸做軸對稱變換時,x不變,y變為相反數。
13.與y軸做軸對稱變換時,y不變,x變為相反數。
14.與原點做軸對稱變換時,y與x都變為相反數。
相交線與平行線
1.相交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相交和平行兩種。如果兩條直線只有一個公共點時,稱這兩條直線相交。
2.垂線
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即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直線的垂線,交點叫垂足。
3.同位角
兩條直線a,b被第三條直線c所截(或說a,b相交c),在截線c的同旁,被截兩直線a,b的同一側的角,我們把這樣的兩個角稱為同位角。
4.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兩個角分別在截線的兩側,且夾在兩條被截直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
5.同旁內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截線同旁,且在被截線之內的兩角,叫做同旁內角。
6.平行線
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平行線的性質:①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②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③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7.平移
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圖形的平移運動,簡稱平移。
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義: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x2=a,那麼x叫做a的平方根.
2.開平方的定義: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開平方運算的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才有意義。
3.平方與開平方互為逆運算:±3的平方等於9,9的平方根是±3
4.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即正數進行開平方運算有兩個結果;一個負數沒有平方根,即負數不能進行開平方運算;0的平方根是0.
5.符號: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可用。
表示,也是a的算術平方根;正數a的負的平方根可用-表示。
6.a是x的平方<—>x的平方是a;x是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是x。
代數式
1.代數式:用運算符號「+-×÷……」連接數及表示數的字母的式子稱為代數式(字母所取得數應保證它所在的式子有意義,其次字母所取得數還應使實際生活或生產有意義;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2.列代數式的幾個注意事項:
(1)數與字母相乘,或字母與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寫;
(2)數與數相乘,仍應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號;
(3)數與字母相乘時,一般在結果中把數寫在字母前面,如a×5應寫成5a;
(4)帶分數與字母相乘時,要把帶分數改成假分數形式,如a×應寫成a;
(5)在代數式中出現除法運算時,一般用分數線將被除式和除式聯系,如3÷a寫成的形式;
(6)a與b的差寫作a-b,要注意字母順序;若只說兩數的差,當分別設兩數為a、b時,則應分類,寫做a-b和b-a。
『陸』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眼下先搞好 七年級數學 知識點復習,其他的事情再作打算。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僅供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一)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二)
整式
1、單項式:表示數與字母的積的代數式。另外規定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單項式的系數。注意系數包括前面的符號,系數是1時通常省略, 是系數, 的系數是
單項式的次數是指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幾次幾項式)
每一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注意項包括前面的符號。
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項的次數是幾就叫做幾次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3、整式;單項式與多項式統稱為整式。(最明顯的特徵:分母中不含字母)
整式的加減:①先去括弧; (注意括弧前有數字因數)
②再合並同類項。 (系數相加,字母與字母指數不變)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三)
平行線與相交線
一、互余、互補、對頂角
1、相加等於90°的兩個角稱這兩個角互余。 性質: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2、相加等於180°的兩個角稱這兩個角互補。 性質: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3、兩條直線相交,有公共頂點但沒有公共邊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或者一個角的反相延長線與這個角是對頂角。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4、兩條直線相交,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 (相鄰且互補)
二、三線八角: 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
①在兩直線的相同位置上,在第三條直線的同側(旁)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②在兩直線之間(內部),在第三條直線的兩側(旁)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③在兩直線之間(內部),在第三條直線的同側(旁)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三、平行線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
②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
③同旁內角互補
四、平行線的性質
①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③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五、尺規作圖(用圓規和直尺作圖)
①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 ②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1.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資料
2.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3.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復習知識點
4.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5.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知識點
『柒』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梳理
學習必須與實干相結合。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 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 總結
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平行線及其判定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行線的性質
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平移
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
向上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向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初一下冊數學復習資料
概念知識
1、單項式:數字與字母的積,叫做單項式。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3、整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4、單項式的次數: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5、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中次數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6、餘角:兩個角的和為9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餘角。
7、補角:兩個角的和為180度,這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
8、對頂角: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其中一個角的兩邊是另一個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這兩個角就是對頂角。
9、同位角:在「三線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內錯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位置錯開的角,就是內錯角。
11、同旁內角:在「三線八角」中,夾在兩直線內,在第三條直線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內角。
12、有效數字: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開始,到精確的那位止,所有的數字都是有效數字。
13、概率: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在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角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16、三角形的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
17、三角形的高線:從一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線(簡稱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圖形:兩個能夠重合的圖形稱為全等圖形。
19、變數:變化的數量,就叫變數。
20、自變數:在變化的量中主動發生變化的,變叫自變數。
21、因變數:隨著自變數變化而被動發生變化的量,叫因變數。
22、軸對稱圖形: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
叫做軸對稱圖形。
初一數學主要知識點
代數初步知識
1. 代數式:用運算符號「+ - × ÷ …… 」連接數及表示數的字母的式子稱為代數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數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數應保證它所在的式子有意義,其次字母所取得數還應使實際生活或生產有意義;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2. 幾個重要的代數式:(m、n表示整數)
(1)a與b的平方差是: a2-b2 ; a與b差的平方是:(a-b)2 ;
(2)若a、b、c是正整數,則兩位整數是: 10a+b ,則三位整數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數,則被5除商m余n的數是: 5m+n ;偶數是:2n ,奇數是:2n+1;三個連續整數是: n-1、n、n+1 ;
(4)若b>0,則正數是:a2+b ,負數是: -a2-b ,非負數是: a2 ,非正數是:-a2 .
有理數
凡能寫成q/p(p,q為整數且p≠0)形式的數,都是有理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分數;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a不一定是負數,+a也不一定是正數;p不是有理數;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一個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
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
(1)加法的交換律:a+b=b+a ;(2)加法的結合律:(a+b)+c=a+(b+c).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即a-b=a+(-b).
有理數乘法法則:
(1)兩數相乘,同號為正,異號為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2)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零;
(3)幾個數相乘,有一個因式為零,積為零;各個因式都不為零,積的符號由負因式的個數決定.
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
(1)乘法的交換律:ab=ba;(2)乘法的結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注意:零不能做除數。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課本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 初一數學知識點梳理歸納
★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與學習方法
★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與學習方法總結
★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 初一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大全
★ 初一數學知識點小歸納
『捌』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每一個人比別人成功,只不過是多學了一點知識,多用了一點心而已。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關於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1
相交線與平行線
一、相交線 兩條直線相交,形成4個角。
1、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相鄰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特點是兩個角共用一條邊,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鄰補角互補;相對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特點是它們的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對頂角相等。
①鄰補角:兩個角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系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如:∠1、∠2。
②對頂角: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並且一個角的兩條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條邊的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系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如:∠1、∠3。
③對頂角相等。
二、垂線
1.垂直: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垂線: 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形,兩條直線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3.垂足:兩條垂線的交點叫垂足。
4.垂線特點: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5.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點到直線的距離。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圖片 圖片
三、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8個角。
1.同位角:(在兩條直線的同一旁,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在兩條直線的上方,又在直線EF的同側,具有這種位置關系的兩個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內錯角:(在兩條直線內部,位於第三條直線兩側)在兩條直線之間,又在直線EF的兩側,具有這種位置關系的兩個角叫內錯角。如:∠3和∠5。
3.同旁內角:(在兩條直線內部,位於第三條直線同側)在兩條直線之間,又在直線EF的同側,具有這種位置關系的兩個角叫同旁內角。如:∠3和∠6。
四、平行線及其判定
平行線
1.平行:兩條直線不相交。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互為平行線。a∥b(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2.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3.平行公理推論: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麼b//c
平行線的判定:
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推論: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於同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平行線的性質
(一)平行線的性質
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相等)
(二)命題、定理、證明
1.命題的概念: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2.命題的組成:每個命題都是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
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麼」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3.真命題:正確的命題,題設成立,結論一定成立。
4.假命題:錯誤的命題,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一定成立。
5.定理:經過推理證實得到的真命題。(定理可以做為繼續推理的依據)
6.證明:推理的過程叫做證明。
平移
1.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平移變換 (簡稱平移),平移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2.平移的性質
①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2
平面直角坐標系
一、平面直角坐標系
有序數對
1.有序數對:用兩個數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意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2.坐標:數軸(或平面)上的點可以用一個數(或數對)來表示,這個數(或數對)叫做這個點的坐標。
平面直角坐標系
1.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並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這樣我們就說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直角坐標系。
2.X軸:水平的數軸叫X軸或橫軸。向右方向為正方向。
3.Y軸:豎直的數軸叫Y軸或縱軸。向上方向為正方向。
4.原點:兩個數軸的交點叫做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對應關系: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
坐標:對於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象限
1.象限:X軸和Y軸把坐標平面分成四個部分,也叫四個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個部分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數軸為界,橫軸、縱軸上的點及原點不屬於任何象限。一般,在x軸和y軸取相同的單位長度。
2.象限的特點:
1、特殊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1)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零;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3)在任意的兩點中,如果兩點的橫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縱軸;如果兩點的縱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橫軸。
2、點到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到x軸的距離為|y|;
點到y軸的距離為|x|;
點到原點的距離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開根號;
3、三大規律
(1)平移規律:
點的平移規律
左右平移→縱坐標不變,橫坐標左減右加;
上下平移→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上加下減。
圖形的平移規律 找特殊點
(2)對稱規律
關於x軸對稱→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關於y軸對稱→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不變;
關於原點對稱→橫縱坐標都互為相反數。
(3)位置規律
各象限點的坐標符號:(注意: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一個象限)
圖片
二、坐標 方法 的簡單應用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過程:
1.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合適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和Y軸的正方向。
2.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3.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右(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 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上(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過程:
1.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合適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和Y軸的正方向。
2.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3.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右(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 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上(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3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一、不等式
不等式及其解集
1.不等式:用不等號(包括:>、圖片、圖片、<、≠)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性質:
性質1:如果a>b,b>c,那麼a>c(不等式的傳遞性).
性質2:不等式的兩邊同加(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如果a>b,那麼a+c>b+c(不等式的可加性).
性質3: 不等式的兩邊同乘(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不等式的兩邊同乘(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如果a>b,c>0,那麼ac>bc;如果a>b,c<0,ac<bc.(不等式的乘法法則)< span=""></bc.(不等式的乘法法則)<>
性質4:如果a>b,c>d,那麼a+c>b+d. (不等式的加法法則)
性質5:如果a>b>0,c>d>0,那麼ac>bd. (可乘性)
性質6:如果a>b>0,n∈N,n>1,那麼an>bn,且.當0<n<1時也成立. (乘方法則) < span=""></n<1時也成立. (乘方法則) <>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法:
步驟: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系數化為一;
注意:去分母與系數化為一要特別小心,因為要在不等式兩端同時乘或除以某一個數,要考慮不等號的方向是否發生改變的問題。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般地,關於同一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不等式組的解: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組成的不等式組的解集。解不等式組就是求它的解集。
3.解不等式組: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一般方法:
以兩條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為例,
①若兩個未知數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同向左,就取在左邊的未知數的解集為不等式組的解集,此乃「同小取小」
②若兩個未知數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同向右,就取在右邊的未知數的解集為不等式組的解集,此乃「同大取大」
③若兩個未知數的解集在數軸上相交,就取它們之間的值為不等式組的解集。若x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此時一般表示為a<x<b,或a≤x≤b。此乃「相交取中
④若兩個未知數的解集在數軸上向背,那麼不等式組的解集就是空集,不等式組無解。此乃「向背取空」不等式組的解集的確定方法(a>b)
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 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知識點提綱
★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匯總
★ 初一下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玖』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
此書名為「知識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揚知識無用論,而是希望藉此名重新思考學習的本質。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1
相交線與平行線
一、相交線 兩條直線相交,形成4個角。
1、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相鄰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特點是兩個角共用一條邊,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鄰補角互補;相對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特點是它們的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對頂角相等。
①鄰補角:兩個角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系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如:∠1、∠2。
②對頂角: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並且一個角的兩條邊,分別是另一個角的兩條邊的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系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如:∠1、∠3。
③對頂角相等。
二、垂線
1.垂直: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2.垂線: 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形,兩條直線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3.垂足:兩條垂線的交點叫垂足。
4.垂線特點: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5.點到直線的距離: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點到直線的距離。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三、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8個角。
1.同位角:(在兩條直線的同一旁,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在兩條直線的上方,又在直線EF的同側,具有這種位置關系的兩個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內錯角:(在兩條直線內部,位於第三條直線兩側)在兩條直線之間,又在直線EF的兩側,具有這種位置關系的兩個角叫內錯角。如:∠3和∠5。
3.同旁內角:(在兩條直線內部,位於第三條直線同側)在兩條直線之間,又在直線EF的同側,具有這種位置關系的兩個角叫同旁內角。如:∠3和∠6。
四、平行線及其判定
平行線
1.平行:兩條直線不相交。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互為平行線。a∥b(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2.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3.平行公理推論: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麼b//c
平行線的判定:
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推論: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於同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平行線的性質
(一)平行線的性質
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相等)
(二)命題、定理、證明
1.命題的概念: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2.命題的組成:每個命題都是題設、結論兩部分組成。
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命題常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具有這種形式的命題中,用「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用「那麼」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3.真命題:正確的命題,題設成立,結論一定成立。
4.假命題:錯誤的命題,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一定成立。
5.定理:經過推理證實得到的真命題。(定理可以做為繼續推理的依據)
6.證明:推理的過程叫做證明。
平移
1.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平移變換 (簡稱平移),平移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2.平移的性質
①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直線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2
實數
一、平方根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義: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如果x2=a,那麼x叫做a的平方根.
(2)開平方的定義: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開平方運算的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才有意義。
(3)平方與開平方互為逆運算:±3的平方等於9,9的平方根是±3
(4)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即正數進行開平方運算有兩個結果;一個負數沒有平方根,即負數不能進行開平方運算;0的平方根是0.
(7)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區別在於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而它的算術平方根只有一個;
聯系在於正數的正平方根就是它的算術平方根,而正數的負平方根是它的算術平方根的相反數。
三、實數
一、實數的概念及分類
無理數:像前面的很多數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無限不循環小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無理數。
實數: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
1、實數的分類
二、實數的倒數、相反數和絕對值
1、相反數
實數與它的相反數是一對數(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零的相反數是零),從數軸上看,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所對應的點關於原點對稱,如果a與b互為相反數,則有a+b=0,a=—b,反之亦成立。
數a的相反數是—a,這里a表示任意一個實數。
2、絕對值
一個數的絕對值就是表示這個數的點與原點的距離,|a|≥0。零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數,若|a|=a,則a≥0;若|a|=-a,則a≤0。
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實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0。
正數大於零,負數小於零,正數大於一切負數,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數
如果a與b互為倒數,則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數等於本身的數是1和-1。零沒有倒數。
4. 實數與數軸上點的關系:
每一個無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表示出來,
數軸上的點有些表示有理數,有些表示無理數,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就是一一對應的,即每一個實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反過來,數軸上的每一個點都是表示一個實數。
三、科學記數法和近似數
1、有效數字
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它精確到哪一位,這時,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字起到右邊精確的數位止的所有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數寫做±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數,這種記數法叫做科學記數法。
四、實數大小的比較
1、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畫數軸時,要注意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題時要真正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理解實數與數軸的點是一一對應的,並能靈活運用。
2、實數大小比較的幾種常用 方法
(1)數軸比較: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2)求差比較:設a、b是實數,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3
平面直角坐標系
一、平面直角坐標系
有序數對
1.有序數對:用兩個數來表示一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意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2.坐標:數軸(或平面)上的點可以用一個數(或數對)來表示,這個數(或數對)叫做這個點的坐標。
平面直角坐標系
1.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並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這樣我們就說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直角坐標系。
2.X軸:水平的數軸叫X軸或橫軸。向右方向為正方向。
3.Y軸:豎直的數軸叫Y軸或縱軸。向上方向為正方向。
4.原點:兩個數軸的交點叫做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對應關系: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
坐標:對於平面內任一點P,過P分別向x軸,y軸作垂線,垂足分別在x軸,y軸上,對應的數a,b分別叫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
象限
1.象限:X軸和Y軸把坐標平面分成四個部分,也叫四個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個部分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數軸為界,橫軸、縱軸上的點及原點不屬於任何象限。一般,在x軸和y軸取相同的單位長度。
2.象限的特點:
1、特殊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1)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零;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3)在任意的兩點中,如果兩點的橫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縱軸;如果兩點的縱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橫軸。
2、點到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到x軸的距離為|y|;
點到y軸的距離為|x|;
點到原點的距離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開根號;
3、三大規律
(1)平移規律:
點的平移規律
左右平移→縱坐標不變,橫坐標左減右加;
上下平移→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上加下減。
圖形的平移規律 找特殊點
(2)對稱規律
關於x軸對稱→橫坐標不變,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關於y軸對稱→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不變;
關於原點對稱→橫縱坐標都互為相反數。
(3)位置規律
二、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過程:
1.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合適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和Y軸的正方向。
2.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3.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右(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 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上(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過程:
1.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合適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和Y軸的正方向。
2.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3.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右(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 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把原圖形向上(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七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備戰中考
★ 初一下期數學知識點總結
★ 2017年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
★ 初一下冊數學重要知識點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 初一數學下冊基本知識點總結
『拾』 關於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學習是每個一個學生的職責,而學習的動力是靠自己的夢想,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己的夢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責任的表現,也就和人失走肉沒啥兩樣,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面直角坐標系
1、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一個確定個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意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記作(a,b)
2、數軸上的點可以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個數叫做這個點的坐標。
3、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並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這樣我們就說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簡稱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有兩個坐標軸,其中橫軸為X軸,取向右方向為正方向;縱軸為Y軸,取向上為正方向。坐標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標平面,兩坐標軸的公共原點叫做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X軸和Y軸把坐標平面分成四個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個部分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數軸為界,橫軸、縱軸上的點及原點不屬於任何象限。一般情況下,x軸和y軸取相同的單位長度。
4、特殊位置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1)x軸上的點的縱坐標為零;y軸上的點的橫坐標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線上的點橫、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3)在任意的兩點中,如果兩點的橫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縱軸;如果兩點的縱坐標相同,則兩點的連線平行於橫軸。
5、點到軸及原點的距離
點到x軸的距離為|y|;點到y軸的距離為|x|;點到原點的距離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開根號;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稱點的特點:
1、關於x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相同,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2、關於y成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縱坐標相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
3、關於原點成中心對稱的點的坐標,橫坐標與橫坐標互為相反數,縱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
各象限內和坐標軸上的點和坐標的規律: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軸正方向:(+,0)x軸負方向:(-,0)y軸正方向:(0,+)y軸負方向:(0,-)
x軸上的點縱坐標為0,y軸橫坐標為0。
二元一次方程組
(1)定義
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兩個未知數(例如x和y),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兩個結合在一起的共含有兩個未知數的一次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組。
(2)解二元一次方程的 方法
①代入消元法
②加減消元法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1)不等式
用不等號(<,>,≥,≤,≠)連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質
①對稱性;
②傳遞性;
③加法單調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單調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開方;
(3)一元一次不等式
用不等號連接的,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未知數的系數不為0,左右兩邊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是由幾個含有同一個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
相交線與平行線
1、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相鄰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特點是兩個角共用一條邊,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鄰補角互補;相對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特點是它們的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對頂角相等。
2、三線八角:對頂角(相等),鄰補角(互補),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3、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
同位角F(在兩條直線的同一旁,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
內錯角Z(在兩條直線內部,位於第三條直線兩側)
同旁內角U(在兩條直線內部,位於第三條直線同側)
4、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如果有一個角為90度,則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外一條直線的垂線,他們的交點稱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關系,垂直記號,垂足
6、垂直公理: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7、垂線段最短。
8、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
9、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麼b//c
10、平行線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②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1、推論: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都垂直於同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關於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初一數學下冊單元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下冊重要知識點
★ 初一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梳理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
★ 七年級數學下冊復習知識點
★ 七年級下數學知識點總結
★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 七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提綱
★ 蘇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