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文言文小知識
擴展閱讀
兒童疫苗如何補救 2024-09-23 23:06:01
關於讀書的歌詞是什麼 2024-09-23 22:48:55

文言文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1 15:19:20

❶ 求初中文言文常識

一、字音

(一) 多音字

所謂多音字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的字。一個漢字,讀音不同還意味著詞性不同、意義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對於文言文的學習十分重要。

如:夫 有讀fú 予觀夫巴陵勝狀 若夫霪雨霏霏 夫環而攻之 有讀fū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其夫囈語

間 有讀jiān 奉命於危難之間 有讀jiàn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遂與外人間隔

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應該歸類整理

(二) 異讀字

所謂異讀,是指一個字有兩個以上的讀法。文言文中的異讀有三類:破音異讀、假借異讀、古音異讀。

1、 破音異讀 前人又叫「讀破」「破音」。它是用改變字的通常讀音來表示不同詞性和意義的一種辦法

如:王 原音wáng 破音wàng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語原音yǔ 破音yù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2、 通假異讀 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

如:孰為汝多知zhì乎 知同智 河曲智叟亡wú 以應 亡同無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yòu奇 有同又

3、 古音異讀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發古音。

可汗 kèhán yān燕山 吳廣者,陽夏jiǎ人也,字叔。

二 文言實詞

古漢語實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他們有實在的意義,能單獨回答問題。

(一)古今異義。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時詞,由於演變的結果,詞的含義表現出以下幾種差異:

①詞義擴大。如「江」和「河」古時專指長江與黃河,現在泛指江河。

②詞義縮小。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子,現在專指男子的配偶。

③詞義轉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義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見識淺),而現在是品德惡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詞義交叉。如「憐」,古今意義都有憐憫的意思,但「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中的「憐」解釋為愛憐比較適合文意。

古今異義的單音詞集錄 去 湯 郭 尋(不久)走 裙 致詞(對――說話)但(只是) 贊(傳記結尾處的議論文字)曾(還、尚且)謝(道歉) 借(即使 假設 借第令勿斬) 比(等到 比至陳) 間 控(拉開)

惡(怎麼) 委 池 入 出 發 舉 征(征驗)夫 或(有的人 某人)進 退 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獄 鄙 再 向(過去的 以前的)師(軍隊 取法)

古今異義的雙音詞集錄 絕境 交通 妻子 無論 前途(前面的路程) 所以(――的方法

――的原因)會計(聚會商議) 往往 經綸(籌劃 治理)親戚(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緣關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員 古意:父母兄弟至親骨肉) 南極(從南面到達某地) 排空(沖向天空) 卑鄙(低微而鄙俗) 痛恨(痛心和遺憾) 開張 感激(感慨而激動) 犧牲 於是(介詞於和代詞是的連用)

以為(把――作為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可以 明年 幾何(多少)

( 二) 詞類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某些實詞臨時改變它原來所屬詞類的意義和功能,當成另一類詞使用,這種現象叫「詞類活用」。詞類活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一狼洞其中 打洞 婦撫兒乳

餵奶 名之者誰 取名 公將鼓之 擊鼓 置人所罾魚腹中 用網捕 狼不敢前 上前 願為市鞍馬 買 不能名其一處也 說出

②名詞作狀語。如「箕畚運於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裝土石),表示運輸的工具。

其一犬坐於前 像狗一樣 狐鳴呼曰 孔子東游 乃丹書帛曰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亮躬耕於隴畝 親自

③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誠良的人。 溫故而知新 舊的知識 新的知識 擇其善者而從之 優點 長處 親舊知其如此 親戚朋友 將軍身被堅執銳 堅固的盔甲 銳利的武器 百廢具興 廢棄的事情 行陣和睦 優劣得所 能力強與能力弱的人 作姦犯科

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親賢臣,遠小人」中的「親」「遠」意為親近,疏遠。 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長 善於 恢弘志士志氣 發揚光大

⑤動詞活用為名詞。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中的「出」「入」意為出產的東西,收入的東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馬 屠懼,投以骨 屠戶

⑥意動用法。某些名詞、形容詞帶了賓語,語意含有「以……為……」,「認為……是……

A.名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是什麼 例: 父利其然也 。利:原為名詞,現做意動動詞,可譯為「認為這樣是有利的」

B.形容詞的意動,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某種特徵、特點。 例:不恥下問 認為――是恥辱 一覽眾山小 認為――都是渺小的 固以怪之矣 認為這樣很怪異

⑦使動用法 A.動詞的使動用法 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使――惱怒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無案牘之勞形 使――勞累

(三)一詞多義。古漢語絕大多數是一字一詞,因此一詞多義實際上主要是一字多義。所謂「多義」,即既有本義又有引申義,比喻義等。理解一詞多義要了解學習它們在古漢語中的多種意義,並要在具體語境中辨別確定其含義。

初中常見文言實詞集錄

安 (1)形容詞,安定的、安逸的 然後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形容詞,安穩的、穩定的 如:風雨不動安如山 (3)疑問代詞 怎麼如:安得廣廈千萬間 (4)動詞 養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把 (1)動詞 拿、持 如:把酒話桑麻 把酒臨風 (2)形容詞,白色的如:綠楊陰里白沙堤 可憐白發生

比 (1)動詞 挨著 對著 天涯若比鄰 (2)動詞 比作 如: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3)動詞 相比 曹操比於袁紹

兵 (1)士兵 軍隊 如:可汗大點兵 (2)兵器 武器 兵革非不尖利也

池 (1)名詞,古代 護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詞水池 墨池記

出 (1)動詞,出現、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2)動詞出去、出來 如:不復出焉 (3)動詞 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動詞產生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處(chù)(1) 名詞 地方 幾處早鶯爭暖樹 (2)名詞 時候 時間 鄉書何處達

(3) chǔ 動詞 處在 處江湖之遠

次 (1)名詞, 層次 不可計其層次矣 (2)動詞 ,編次、編排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3)動詞,駐扎、停留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次北固山下

從 (1)動詞,跟從,跟隨 擇其善者而從之 (2)動詞,依從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3)形容詞,從前的,以前的 來從楚國游 (4)形容詞,從容

道 (1)動詞 說 不足為外人道也 (2)名詞 道路 古道西風瘦馬 (3)名詞 道德 伐無道,誅暴秦 (4)名詞 規則 正確的方法 以諮諏善道 (5)名詞 學問 即加冠,益幕聖賢之道 (6)名詞,道義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得 (1)動詞,得到 既出,得其船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2)動詞,達到

(3)動詞 ,能夠,可以 余因得遍觀群書 (4)通「德」動詞 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發 (1)名詞,頭發 可憐白發生 (2)動詞 出發 朝發白帝,暮至江陵(3)動詞 發出 野芳發而幽香 (4)動詞 征發、征派 發閭左謫戍魚陽

負 (1)動詞,背負 負者歌於途 (2)動詞 依靠,依附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感 (1)動詞 感動 帝感其誠 (2)動詞 傷感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3)動詞 感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臣不勝受恩感激

觀 (1)名詞 景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2)動詞,觀看,觀賞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3)動詞 閱讀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以上盡是一些例子,復習時,應學會歸類整理

三 文言虛詞

文言虛詞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沒有明確實在意義,而偏重於語法意義的一類詞。它的基本作用是幫助實詞構成句子,表達一定的意思,初中階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於、者、乃、夫、且、然、蓋、則、焉」13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於」應重點掌握。在學習和掌握文言虛詞時,首先根據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當什麼成分,再根據特定的語言環境,詞語間的相互關系,確定它的詞性,辨別它的意義。

之 (1)代詞 指代前面出現的人、事、物。如:漁人甚異之 願陛下親之信之

(2)助詞 a 用在主謂之間 無意 兩狼之並趨如故 無絲竹之亂耳

b 結構助詞「的」忘路之遠近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3)復指代詞 譯為「這樣的,那樣的」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4)動詞 譯為 「到 」輟耕之隴上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5)音節助詞 無實際意義,可不譯 悵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標志 孔子雲「何陋之有?」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於 (1)介紹與動作發生相關的時間地點 a 在 其一犬坐於前b 到 指通豫南

C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介紹行為動作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 「向」「給」「對」 a向 告之於帝

b 給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c 對 萬鍾於我何加焉

(3)介紹比較的對象,可不譯 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以 (1)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借的條件 可譯為「憑借、用」以刀劈狼首

(2)介紹行為動作的對象 可譯為「把」屠懼,投以骨 咨臣以當世之事

介詞(3)介紹行為動作的原因 可譯為 「因為」「由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起點時間 可譯為「從」

(5)介紹行為動作發生的根據 可譯為「根據」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連詞(1)表目的,可譯為「來」「用來」「以便」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河曲智叟無以應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屬予作文以記之

(2)表原因 可譯為「由於」「 因為」扶蘇以數諫故

(3)表結果 可譯為「以致」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傷先帝之明

(4)表連接 可譯為「而」,或不譯 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焉 語氣詞 (1)用在句尾,表直陳的語氣,相當於「呢」「了」,也可不譯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問語氣,相當於「呢」萬鍾於我何加焉? 又何間焉?

兼詞 相當於「於之」其中於為介詞 之為代詞 可譯為「在這里」「從這里」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夫大國,難測焉,懼有伏焉

代詞 (1)用在動詞後做賓語,相當於「之」,可譯為與之相當的詞語

(2)疑問代詞「哪裡」「怎麼」且焉置土石

為 (1)介紹與行為動作發生相關聯的對象,可譯為「替」「給」等 尚思為國戍輪台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為天下唱 不足為外人道也

介詞(2)介紹行為動作發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譯為「為了」「因為」等

願為市鞍馬 為宮室之美 為報傾城隨太守

(3)介紹動作的主動者,譯為「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士卒多為用者

連詞 wèi 表因果關系 因為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語尾助詞 夫子何命焉為

所 (1)特殊代詞,它不能單獨做句子成分,必須和別的片語成所字短語,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經常位於動詞前和動片語成「所」字短語,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後面的動詞支配的人、事、物。這種短語是名詞性的,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語、賓語、謂語、定語。

問女何所思-……-所思 所憶都是所字短語 ,即想的人、事、物,做賓語

問所從來,具答之 所從來,即來的地方,做賓語

(2)「所以」,這是「所」字短語後來慢慢發展成的,「以 」是介詞,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 親賢臣 ,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 (1)知識代詞,常用來指代上文所說的情況,含有「這樣」的意思,常常充當謂語,也可單獨成句,偶爾還做狀語。雖然,受地於先王

(2)由代詞演化來做詞尾,常常附在動詞、副詞、象聲詞、形容詞等後面,一起充當謂語或狀語,以模擬聲響或描繪事物、動作、狀態、可譯為「……的樣子」,或不譯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整齊的樣子 雜然相許

(3)連詞 表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

(4)連詞 相當於現代漢語「然後」「然後才」,表示承接 人恆過,然後能改

然則 相當於現代漢語「既然這樣,那麼」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然而 相當於現代漢語「雖然這樣,可是」表轉折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

其 (1)代詞 a 通常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時在句子里做定語。代人,可譯為「他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譯為「它的」 屠大窘,恐前後

受其敵 既出,得其船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b 如果「其」後面跟的是代詞,那麼「其」就譯為「其中的」,做定語。 其一犬坐於前

c 特殊:第一人稱代詞 蹲其身,使與台齊

(2)加強語氣 其如土石何?

乃 (1)連詞a 表前後兩件事在情理上順承,時間上一前一後,可譯為「於是就 於是才 終於」 陳勝、吳廣乃謀曰 乃行卜 乃悟前狼假寐

b 表條件關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條件,後一分句說明了這種條件的結果

弗勝,守臣死,乃入據陳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2)副詞 a表示對事物或事情的確認。可譯為「是」「實在是」「本來是」等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譯為「竟然」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夫 (1)指示代詞 念fú 表遠指,相當於「彼」,可譯為「那」「那個」予觀夫巴陵勝狀

(2)語氣詞 a用於句尾 表感嘆,相當於「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b用於句首,表示將要發表議論,用來引出議論。 夫戰,勇氣也 夫環而攻之

而 (1)表順接 可譯為「然後」「就」 溫故而知新 聚室而謀曰

(2)表轉折 可譯為「卻」「可是」人不知而不慍 環而攻之而不勝

(3)表並列 可譯為「並且」,或不譯 黑質而白章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4)表修飾,可譯為「地」,或不譯 默而識之 恂恂而起

四 文言句式

1.判斷句。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

(2)「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 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

(4)「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5)「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 非天質之卑 兵革非不堅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0)「……,……也」 例: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戰,勇氣也

(11)「……也」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2.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於」「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上下文語意去推斷。

(1)沒有標志詞語,意念上的被動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被……所感動

(2)有標志詞語

a 「為」表被動 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b 「為……所……」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所吞」即「被……吞掉」 c 「於」表被動 管夷吾舉於士 「舉於……」即「在……被舉薦」。

3.倒裝句。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3)定語後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4)介賓結構後置

(1)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a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麼」 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通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於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可譯為「有哪一樣」。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B 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

C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於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D 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E 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3)定語後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A 「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後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臨於泉上」是「翼然臨於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後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B 「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C 數量詞做定語後置 例:嘗貽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後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後置

A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 例:何有於我哉? 全句為「於我有何」的倒裝句,介賓結構「於我」後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 告之於帝」是「於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帝」後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 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 全句為「於南陽躬耕,於亂世苟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南陽、於亂世」後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 例:屠懼,投以骨。 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後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後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後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後置。

4.省略句。常見的是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和介詞省略,有時也省略數量詞和定語等。

(1)省略主語 a承前省 漁人甚異之……(漁人)便舍船,從口入 b 蒙後省 c對話省 例《曹劌論戰》

(2)省略謂語 禽獸之變詐(有)幾何哉 賓語「幾何」前面省略謂語「有」,譯時要補上

會天(下)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賓語「大雨」前面省略了謂語「下」,譯時要補上

(3)省略賓語 a省略介詞賓語,承上省略賓語「之」,代前面已經提到的「人、事、物。

溫故而知新,可以(之)為師矣 吳廣以(之)為然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士卒都為(之)用者 念無與(之)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君與(之)具來 b省略動詞賓語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之) 上使(之)外將兵

(4)省略量詞(文言文中數詞後常省略量詞)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 孔子東游,見兩(個)小兒斗 二(個)男新戰死

(5)省略介詞 a省略「於」屠乃奔倚(於)其下 則題名(於)其上 得之(於)心而寓之酒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之)分(於)人 b省略 (自)可譯為 從 (自)潭西南而望

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課文中固定結構有:「不亦……乎」「有……者」「得無……乎」「如……何」「奈……何」「然則……」等。

(1)「不亦……乎」相當於「不是……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當於「對……該怎麼辦」「把……怎麼樣」 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 其如土石何 即「能把土石怎麼樣呢」

(3)「以……為……」相當於「把……當作……」例: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即「把叢草當作樹林,把蟲蟻當作禽獸……」

(4)「何……為」相當於「為什麼要……呢」「為什麼會……呢」例:此何遽不為福也

即「為什麼不會變成福呢」

(5)何以 例:何以戰

❷ 文言文基礎知識

http://ke..com/view/1728727.htm
去買一本看看吧

❸ 文言文常識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學習文言文需要有很好的語言、語法和文學功底。

❹ 初中文言文常識【絕對高分】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各種賓語前置例子:
1)、疑問句賓語前置——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2)、否定句賓語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
3)、敘述句賓語前置——敘述句賓語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詞作標記。
宋何罪之有?(《公輸》)
4)、介詞賓語前置——把介詞賓語移到介詞之前,起強調作用。(註:一般出現在疑問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戰》)
5)、方位詞賓語前置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鴻門宴》)

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狀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例如:
①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魯迅《傷逝》)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於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等。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里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賓客之禮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利:是名詞活用作意動詞。「利其然」即「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視為有利可圖)。
例3: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
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 以…為友
[編輯本段]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為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
例1: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異之」,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奇: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奇之」,即「以之為奇」(認為他才能非凡)
上述這些詞類活用現象,還不能概括所有情況。比如數詞或者數量詞優勢也可活用為動詞甚至是使動詞。
[編輯本段]四.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別
使動: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使令式的內容。
意動:認為……怎麼樣:余頗易之(我認為甚是簡單 )
使動用法指動詞謂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怎麼樣"的用法。有些名詞和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種:1.動詞的使動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中的"勞",意思是"使....勞累"。 2.名詞的使動用法。是"使......成為......."的意思。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特點是使賓語表示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麼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麼。有兩種:1.名詞的意動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為王"。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例如"而恥學於師"中的"恥",意思是"以為恥"。

二、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 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詞等類;虛詞可此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精華藏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並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里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願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弦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鄰之厚,軍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量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復復」)變化。
4、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里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4.1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
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游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4.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4.3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5、意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5.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
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5.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文言文實詞:
1愛:①愛,親愛,友愛。《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故以其愛不若燕後。」《韓非子•五蠹》:「非疏骨肉愛過客也。」②親愛的,心愛的。李朝威《柳毅傳》:「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③愛護,愛戴。《史記•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④憐惜,愛惜。《左傳•子魚論戰》:「若受重傷,則如勿傷。」蘇洵《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⑤捨不得,吝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又:「吾何愛一牛?」⑥喜愛,愛好。陶淵明《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壓。《夢溪筆談•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②撫,握。《五人墓碑記》:「緹騎按劍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高啟《書博雞者事》:「部使者臧,新貴,將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驗。張溥《五人墓碑記》:「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按語」即本此義。
3白: bái ①白色。《史記•鴻門宴》:「我持白璧一雙,欲獻大王。」[白丁]無功名的人。劉禹錫《陋室銘》:「往來無白丁。」②光亮,明亮。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③純潔,皎潔。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④明白;洗雪。高啟《書博雞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⑤稟告,告訴。柳宗元《童區寄傳》:「虛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禮節,跪地,兩手合抱於胸前。《史記•鴻門宴》:「噲拜謝,起,立而飲之。」②拜訪,拜見。《孔雀東南飛》:「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③拜謝。《左傳•之戰》:「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④授予官職。《後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⑤接受官職。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於是辭相印不拜。」⑥敬詞(有時含上奏、上進之意)。《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鄉世教弟勛襲東郡王穆蒔拜手書』。」
5謗: bang ①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②毀謗,誹謗。《史記•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6暴:一pù ①曬。《荀子•勸學》:「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②暴露。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③顯露。張溥《五人墓碑記》:「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美顯,榮於身後。」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齡《促織》:「屢撩之,蟲暴怒。」②突然,猛然。《呂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荊人弗知。」③暴躁,急躁。《孔雀東南飛》:「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兇殘,殘暴。《史記•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⑤欺凌,侵害。《世說新語•周處》:「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⑥禍患,禍害。紀昀《唐翁獵虎》:「近城有虎暴。」
7卑: bēi ①低,低下。《資治通鑒•淝水之戰》:「且東南卑濕。」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賤。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③貶低,降低。《韓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顯其身。」④低劣,差。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⑤以……為卑,輕視。晃錯《論貴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⑥衰微,衰落。《左傳•昭公三年》:「公室將卑,其宗族枝葉先落。」⑦謙詞。如「卑職」等。
8備: bèi ①具備,完備。《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②齊全,周詳,周到。李漁《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③副詞,盡,皆。《左傳•城濮之戰》:「險阻艱難,備嘗之矣。」④充數,充備。《史記•毛遂自薦》:「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⑤防備,准備,預備。《左傳• 之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⑥設施,措施。《韓非子•五蠹》:「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
9倍: bèi ①反背,背叛。賈誼《治安策》:「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畔:通叛)②違背,背棄。《史記•鴻門宴》:「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背對,背後。《史記•淮陰侯列傳》:「右倍山陵,前左水澤。」(大意為:右面背後是山陵,前方左邊是水澤。)④在原數上增加的相等的數,一倍。《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倍日]一日作兩日用,一日走兩日的路程。《史記•孫臏減灶》:「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說明]「倍」和「背」,本義不同,但某些引申義相同。這是不同源的同義詞,並非通假字。
10悖: bèi ①違背,抵觸。《左傳• 之戰》:「勤而無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史記•秦始皇本紀》:「殄媳暴悖。」(殄:消滅)③謬誤,荒謬。《呂氏春秋•察今》:「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④昏惑,糊塗。《戰國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被:一bè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爛:光亮的樣子。齊光:指翡翠與明珠的光彩相輝映。些:語氣詞。)②覆蓋。蒲松齡《促織》:「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③加在……之上,加於,給予。李朝威《柳毅傳》:「幸被齒發,何敢負德?」④遭
受,蒙受。《戰國策•荊軻剌秦王》:「秦王復擊軻,被八創。」⑤介詞,被。表示被動。《史記•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二pí通「披」。①穿,披。《史記•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②分散,散開。《史記•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12比: bǐ ①並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記》:「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成語有「櫛比鱗次」。[比鄰]近鄰。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②齊等,同等。《戰國策•荊軻剌秦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③認為和……一樣,比擬,比作。《三國志•隆中對》:「每自比於管仲、樂毅。」④勾結。《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團結,和很多人接近。)⑤接連,連續。《史記•呂太後本紀》:「又比殺三趙王。」[比比]屢屢,處處。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風雨霜露飢寒顛踣而死者之比比乎?」⑥比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說》:「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⑦較量。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⑧等到。《論語•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3鄙: bì ①邊遠的村邑,邊疆地區。彭端淑《為學》:「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鄙俗,鄙瑣。《左傳•曹劌論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③輕賤。《孔雀東南飛》:「人賤物亦鄙,不足留後人。」④鄙薄,輕視。司馬光《訓儉示康》:「孔子鄙其小器。」⑤自謙之詞。王勃《滕王閣序》:「敢竭鄙誠,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寫了這篇短序。)[鄙人]、[鄙夫]1、村野百姓,鄉下人。《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2、自我謙稱。表示鄙陋。馬中錫《中山狼傳》:「鄙人不慧,將有志於世。」
14幣: bì①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又泛指禮物,包括帛、玉、皮、馬等。《戰國策•荊軻刺秦王》:「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②貸幣,錢幣。王安石《傷仲永》:「或以錢幣乞之。」
15畢: bì ①打獵用的有長柄的網。又為用長柄網捕捉。《詩經•鴛鴦》:「鴛鴦於飛,畢之羅之。」②完畢,結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③竭盡,終盡。《列子•愚公移山》:「吾與汝畢力平險。」 ④副詞,全,都。林嗣環《口技》:「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16蔽: bì ①遮蔽,遮擋。《夢溪筆談•雁盪山》:「既非挺出地上,則為深谷林莽所蔽。」②蔽護,掩護。《史記•鴻門宴》:「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③隱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驢》:「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④蒙蔽,受蒙蔽。《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⑤總括,概括。《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話概括它。思無邪:思想純正。)
17弊: bì ①破敗,敗壞。蘇軾《教戰守策》:「數十年間,甲兵頓弊。」②弊病,害處。蘇洵《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③睏乏,疲憊。賈誼《過秦論》:「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18辨: biàn ①分別,辨別。《孟子•魚多所欲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②辯論,申辯。通「辯」。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

①並列,並 如: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核舟記》
②等到。 如:比去,以手闔門。
③齊等,同等。 如: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①邊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②庸俗,淺陋: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輕視:孔子鄙其小氣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過秦論》
②兵士:得選兵八萬人(信) 五萬兵難卒合
③軍隊:而秦兵又至矣《六國論》 吳起……制其兵《過秦論》

69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


明顯;精明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東方朔《答客難》
察察 cháchá 潔凈的樣子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察納 chánà 審查採納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出師表》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
3自京師乘風雪(趁,冒著
4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5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e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四)


①跟隨: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祭)
②使跟隨: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③由,自: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④合縱: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⑤堂房親屬:謝安, 字安石,尚從弟也(《晉書》)
⑥順從,聽從: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燭)
⑦依傍,挨著: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⑧特指「跟(向)……學習」: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1木蘭當戶織(對著,面對)——《木蘭說》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當中流(阻擋,抵擋)
4北邀當國者相見(執掌,主持)
5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承擔)
6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應當,應該)
h7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恰當,適合,合宜)
8犯法當死(判處,判罪)
9有狼當道,人立而啼(當道 )
10一夫當關,萬人莫開(占據、把守)
11當是時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懷其璧,從徑道之(路,道路)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規律)——《師說》
4於是廢先王之道(主張,思想,學說)
5伐無道,誅暴秦(道義)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談論)—《念奴嬌•赤壁懷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規律) 『
8道不同,不相為謀(意向)
9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走路、趕路)
10故園誰道有書來(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導、引導)
12道義:道德和正義
13行程:道理


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得到,獲得,與「失」相對)
2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3未得與項羽相見(能夠)
4吾得兄事之(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通「德」感恩)
6得無教我蟲所耶(得無: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得意)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具備)
9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對、合適)


①攻打:大興師伐秦(屈)其後,秦伐璨(廉頗藺相如)
②砍伐:後因伐木,始見此山(夢)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業: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誇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1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背東西,以背載物)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擔負,承擔)
3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4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對不起,辜負)
5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違背,背棄)
6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失敗)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覆蓋)
8通家尚負責。(虧欠,拖受)

記住這些應該夠了,加油~~~~~

❺ 小學文言文知識點的匯總

小學文言文復習

通假字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愉快,高興。《論語十則》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稱代詞,你(你知道怎樣教導別人嗎?)。《論語十則》
3、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兩小兒辯日》
4、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裡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鄭人買履》
6、出門看火伴 「火」通「伙」,夥伴。《木蘭詩》
7、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出現。《馬說》
8、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劌論戰》
10、一切烏有。 烏通「無」,沒有。《山市》

古今異義

1、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無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2、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主要用於稱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例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桃花源記》)
3、窮 古義:窮盡。 今義:經濟貧困。例句: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4、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5、布衣 古義:平民。 今義: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
6、感激 古義:感動振奮。 今義:感謝。例句:由是感激。(《出師表》)
7、可以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對某事表贊同。例句: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
8、開張 古義:擴大。 今義:開業(多指商業部門)。例句:誠宜開張聖聽(《出師表》)
9、涕 古義:淚。 今義:鼻涕。例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10、兵 古義:兵器。 今義: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師表》)
11、獄 古義:案件。 今義:監禁犯人的地方(監獄)例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12、池 古義:護城河。 今義: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3、居 古義:停留、過了。 今義:居住、住所。例句:居十日,扁鵲復見(《扁鵲見蔡桓公》)
14、走 古義:「跑」的意思。 今義:行走。例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15、湯 古義:熱水。 今義: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
16、去 古義:離開。 今義: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17、再 古義:第二次。 今義: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之的用法

1、「之」作代詞的用法最多
而一牧童見之,之代指書畫
處士笑而然之,之:代詞,指牧童說的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過的知識
2、「之」作動詞
送孟浩然之廣陵
是動詞「到」
3、「之」作結構助詞「的」
聖人之道
4、、「之」起調節音節作用,不譯
久之,目似瞑

其的用法

1、代詞,指「他、她、它(們)的」
欲知其輕重,指「它的」,大象
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問等語氣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第一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第二個「其」,表推測語氣,可譯作「恐怕」。

而的用法
用作連詞,連結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後兩部分的並列、承接、轉折、等關系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轉接)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表並列)
3、溫故而知新。(然後,表承接)

常見的語氣詞

一般放在句尾,表陳述、疑問、感嘆等,常見的有「也,矣、乎、耶、邪」。
1、此畫鬥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語氣詞,譯作「呀」
2、謬矣,矣:語氣詞,了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乎,語氣詞,嗎

文言語句的翻譯

翻譯時既要字句對應,又要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使譯文完整、准確、得體。文言文翻譯的方法一般有:
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詞語。
②補。即補充單音詞為雙音詞,或補出省略成分等。
③刪。即刪除不需要譯出的虛詞等。
④換。即用意思相同的現代漢語詞替換古漢語詞。
⑤調。即調整詞序或語序,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習慣。

歡迎採納 祝你學習進步

❻ 初中學生中考必須掌握的文言常識

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學常識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宮調】音樂術語。古代稱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以任何一聲為音階的起點,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聲為音階的起點的調式稱「宮」,即宮調式,而以其他各聲為主者則稱「調」,如商調、角調等,統稱為「宮調」。

【十二律】古代樂律學名詞,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鍾、大呂、太簇、夾種、姑洗、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律」,偶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

【俗樂】古代各種民間音樂的泛稱。宮廷中宴會時所用的俗樂,稱為「燕樂」。「雅樂」是統治階級制定的典禮樂舞,尋根究底,幾乎都來自民間音樂,只不過改變了它的內容和情調而已。有著名琴曲《廣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陽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絲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廣東音樂《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樂、各地各種樂曲,其中不少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珍寶。

【雅樂】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等大典時所用的樂舞。周代雅樂是指「六舞」(雲門、咸池、大磬、大夏、大鑊、大武,前四種屬文舞,後兩種屬武舞)。以後歷代統治者都把這奉為樂舞的最高典範,認為它的音樂「中正和平」,歌詞「典雅純正」,故稱之為「雅樂」。各個朝代均循禮作樂,歌功頌德,此類樂舞統稱為「雅樂」。

【春江花月夜】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陳後主(陳叔寶)所創,原詞已佚。隋煬帝、溫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張若虛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為出名。

【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簡稱《霓裳》。唐代宮廷樂舞。其由來傳說不一:有的說,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歸而作之;有的說,此曲是《婆羅門曲》之別名;有的說,唐玄宗憑幻想寫成前半曲,又將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改編成後半曲合而制之。白居易有首詩,對此曲的演唱作了詳盡的描述。

【十面埋伏】琵琶大麴。明代後期已在民間流傳。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後決戰之情景,運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現技巧,表現古代戰爭中干軍萬馬沖鋒陷陣之勢,十分生動。此曲是傳統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五射】古代的五種射技。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准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文房四寶】舊時對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總稱。文房,即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有《文房四譜》一書,敘述了四種文具的品類及故實等。這些文具,製作歷史悠久,名手輩出,且品類豐富,風格獨特。著名的有:安徽涇縣的宣紙、安徽歙縣的歙墨、廣東端州的端硯、浙江吳興的湖筆。

【書法】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漢字經歷了篆、隸、楷等發展階段,技法日精,在文字書寫的點畫篇章之間,表達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養、氣質等精神因素,遂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用筆、結構、章法為書法之大要。從商周甲骨文、兩周金文、秦篆、漢隸,以及魏晉到唐宋楷、行、草,書體繁復,流派眾多,涌現了王羲之、顏真卿、懷素等偉大的書法家,留下了《蘭亭序》《自敘帖》等珍貴書法遺產。

【六書】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今人一般認為後兩種與造字無關。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狀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馬」等,象形字全是獨體字。指事是以象徵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獨體字。會意是由兩個或多個字合起來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❼ 文言文常識有些什麼

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古代職官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span>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安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譚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御史】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寧」,王翱當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當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認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閶大夫歟?」屈原擔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的長官。《〈指南錄〉後序》:「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者,則群聚而笑之。」《石鍾山記》:「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訓儉示康》:「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記》:「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文起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稱太史。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於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出師表》:「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長史」指張裔。《赤壁之戰》:「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詳見「三省六部」條)。韓愈曾先後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袁世凱為兵部侍郎。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禕即是侍中。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軍參軍,《後漢書》著者范曄曾任劉裕第四子劉義康的參軍。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如杜甫曾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如《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明清時指縣長,如《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
【尹】參見「令尹」條。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於右尹。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范曄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孔雀東南飛》:「直說太守家,有此令
【都督】參見「經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嶺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劉肇基是駐地方衛所的軍事長官。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吳,即擔任吳地的巡撫。
【撫軍】參見「巡撫」條。《促織》:「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又稱作「撫臣」,如「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唐以後地位漸低。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登泰山記》:「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孔雀東南飛》:「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如《促織》:「令以責之里正。」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促織》:「里胥狡黠,假此科斂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❽ 關於文言文知識

而:順承,動作時間上有先後關系。例: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
並列,調換連接的成分不影響句意即並列,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轉折,由語境自然推斷。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看前一成分是否狀語特別是伴隨狀態狀語。例:提刀而立
遞進,意義上更進一步,如由易到難,由小到大。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賓語前置一般有四種形式:
1、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例:忌不自信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例: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3、用"之"將賓語提前。例:宋何罪之有?
4、 用"是"將賓語提前。例:惟兄嫂是依

❾ 關於文言文的知識點

常見文言文詞彙知識點梳理

一、文言虛詞

在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有「之、其、而、以、於」。為便於同學們復習,現就初中常見的文言虛詞中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結合具體實例對其用法作簡要分析。

常見文言文詞彙知識點梳理,讓我們及孩子學習、閱讀文言文不再難

(一)之

1、代詞,代人,譯為:他,他們。例: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2、代詞,代事,譯為:這,它。例:肉食在者謀之。(《曹劌論戰》

3、代詞,代物,譯為: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指示代詞,譯為: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5、助詞,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譯為:的。

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馬說》)

6、助詞,用於主謂結構之間,無實在意義,不譯。例: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詞,作賓語倒裝標志,無實在意義,不譯。例:何陋之有。(《陋室銘》)

8、助詞,用於湊足音節,無實意,不譯。例: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9、動詞,作謂語,譯為:去,往。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註:此處作實詞)

(二)以

1、介詞,與後面的詞或短語一起構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或補語,其譯意較多。

①譯為:把,拿。例: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譯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

③譯為:憑,靠。例:何以戰。(《曹劌論戰》)

④譯為:根據,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⑤譯為:因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

2、作連詞,表示順承、目的、結果等。

①可譯為:來,而。例: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②也可譯為:以致。例: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作副詞,表示時間,譯為:已,已經。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