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幼兒園人防知識大全

幼兒園人防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9-03 14:52:50

1. 關於防空防災的知識

1、什麼是人防 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簡稱。是指為防止敵人所有現代化武器的襲擊,由政府和軍事部門共同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與敵人的空中襲擊作斗爭所採取的各種防護措施的總稱。 2、 什麼叫做國防 為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的武裝侵略和顛覆採取的一切措施。人民防空是國防的一個組成部分。 空襲,是指使用航空器、導彈等空襲兵器從空中對地面(下)、水面(下)目標進行的襲擊。其目的是摧毀、破壞對方的重要目標,削弱其軍事實力於當今世界局部戰爭舞台的最前沿。與過去相比,現代空襲除了飛機與導彈並用、全天候出動、破壞力增大外 一、人防的任務 (一)平時的主要任務 1、開展人民防空教育。開展人防教育目的是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掌握人防知識和技能,並熟悉人防法規,依法履行人防義務。我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明確規定:「在校學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等有關部門應當協助開展人民防空教育。 2、建設和維護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是指戰時保障人員與物資掩蔽、情報信息傳遞、人防組織指揮、醫療救護等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和指揮通信設施,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人防建設的重點,通常包括各種掩蔽工程、警報和通信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等。建設和維護人防工程的目的是提高防災抗災能力,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3、建立指揮通信系統。在戰時,完善順暢的指揮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對城市人防工作迅速、及時准確而又高效的指揮。通信和警報系統能否迅速准確地傳遞和發放防空襲警報信號,及時有效地組織人民群眾開展防空襲斗爭,直接關繫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利益安全。要通過國家和各級政府統一組織郵電部門、軍隊通信部門,建立功能齊全、覆蓋面廣的人民防空通信、警報網。 4、制訂抗災救災預

2. 人防知識的介紹

人防知識就是關於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即對核,化,生武器的防護的相關知識。人防的作用是與敵人的空襲和自然、人為災害作斗爭,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避免和減少國家的損失。人防的作用是與人防的任務密不可分的,人防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人防完成平時和戰時的任務上。

3. 什麼是人防關於人防知識有哪些

防空,是指對來自航空空間或外層空間的敵方飛行器進行斗爭的措施和行動。現代防空,主要是抗擊敵方各型來襲飛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軍用航天器等。人民防空是指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防備敵方空中襲擊消除空襲後果所採取的措施和行動,簡稱人防。人民防空同國土防空、野戰防空共同組成國家防空體系,是現代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國民經濟損失,保存戰爭潛力。有些國家把戰時保護居民安全與平時搶險救災的行動稱為「民防」。
此圖為中國人民防空標志。中國人民防空標志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沿用。此標志由圖片和文字組成,基本含義是中國人民防空。文字「CCAD」是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中國人民防空)的英文縮寫。長城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寓意人民防空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地下長城。藍色三角圖形和橙色背景為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確定的民防國際通用標志的主體,象徵中國人民防空與國際民防接軌。圖案的金黃色框為人民防空工程圖形,象徵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務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過採用工程掩蔽等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及災害的危害,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綠色橄欖枝象徵和平與安寧。

4. 人防知識的有關知識

1).開展人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掌握人防知識和技能,並熟悉人防法規,依法履行人防義務。
2).建設和維護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是人防建設的重點,通常包括各種掩蔽工程、警報和通信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等。建設和維護人防工程的目的是提高防災抗災能力,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3).建立指揮通信系統。通過國家和各級政府統一組織電信部門、軍隊通信部門統一、覆蓋面廣的人民防空指揮通信和警報網。
4).制訂抗災救災預案。其內容通常包括:(1)對災害的設想;(2)抗災救災的任務和決心;(3)人防專業隊伍的組成、配置和任務;(4)對情況的處置方法;(5)組織指揮和保障等。
5).組建和訓練人防專業隊伍。人防專業隊伍是根據城市人民防空搶險搶救的需要而組建的抗災救災的技術骨幹力量。
6).應付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對洪水、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災、旱災、海嘯,颶風、滑坡、泥石流、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救援,以及對災害性化學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交通事故、建築物與構築物等倒塌等事故的預防和救援。 1).適時發放預警信號和接觸警報信號。適時發放預警信號是組織防空襲斗爭的關鍵環節。解除警報信號是恢復城市功能的重要環節。
2).組織人員、物資疏散掩蔽。有計劃、有組織地搞好人員、物資疏散掩蔽,對於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城市負擔,有效地保存城市戰爭潛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組織城市管制。即根據戰時防空襲斗爭的需要,適時的組織交通、治安、燈火、信息管制等工作。它是強化戰時人防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組織管制是指對人員行動特別是車輛實施規范化管理,保證交通網路正常運轉。
4).消除空襲後果。當遭到敵空襲後,各級人防專業隊應迅速查明受損情況。及時調集我人力、物力,消除空襲後果,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時協助有關部門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5).配合軍隊作戰,通過保護與軍事行動相關的人力、各種設備和物資及交通等,支持戰爭行動的目的。

5. 如何給幼兒園小朋友普及人防知識

為深入人防知識的普及教育,10月13日上午,廣州路社區在豆菜橋幼兒園舉辦了「人防安全記心中」特色宣傳教育活動。
此次活動共安排人防知識問答、地震火災演習、情景劇表演三個環節。人防安全知識問答;是由老師們通過展示消防設施、禁止踩踏、禁止觸摸、安全通道等人防小知識圖片,讓孩子們進行搶答,小朋友們踴躍答題,在熱烈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地震及火災逃生演練;隨著「地震」信號孩子們立刻鑽到課桌底下,通過演練增強了孩子們的自救及逃生能力。最後進行的是日常安全情景劇表演。以上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從小就逐步樹立起安全意識,了解一些防空防災知識。
廣州路社區自從開展人防進社區工作以來,把人防進幼兒園作為社區人防教育的特色,努力打造學習人防知識、掌握防空防災技能的社會氛圍,與豆菜橋幼兒園聯合舉辦人防特色活動,已經連續4年,形成了常態化的合作共建,讓幼兒園小朋友的心裡也留下了人民防空的印記。

6. 幼兒園三防是指哪三防

幼兒園三防是指人防,物防,技防。

1、人防:要求市各學校必須配備保衛甚至是專業的保衛人員和內保,要求男保衛人員的年齡不能超過50歲、女保衛人員不能超過48歲,老弱病殘、有精神病史和犯罪前科的人員,一律不準從事校園保衛工作。

2、物防: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學校(包括民辦幼兒園)必須增設圍牆、大門,並督促各學校購買警用叉、狼牙棒等基本的防範設備,在購買前也要准備木棒等最基本的防範工具。

3、技防:從2005年開始,教育局就把安裝視頻監控和紅外線報警,燈防控措施納入了校園保衛工作中。

簡介:

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可以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

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7. 關於國防,名防,人防的知識

國防又叫社會國防、大國防、全民國防,包括武裝建設、國防體制、軍事科技和工業、國防工程、軍事交通通信、人力動員、國防教育、國防法規諸多方面,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從最高元首到每個公民,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識形態都與之密切相關。 現代國防以軍事力量為核心,還包括有關的非軍事力量;它重視國家的戰爭潛力,特別是戰時的動員效率;它還是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現代軍隊是知識和科技密集的武裝集團,強調質量建軍勝過「人海戰術」。和平時期國防的作用是威懾,要求不戰而勝;戰時國防的責任是實戰,目標是勝利
民防是國際通用詞,英文CIVIL DEFENCE,是政府動員和組織群眾,採取防空襲,抗災救災措施,實施救援行動,防範和減輕災害危害的活動。
民防任務:
民防任務是指旨在保護平民居民不受危害,和幫助平民居民克服敵對行動或災害的直接影響,並提供平民居民生存所需的條件的某些或全部下列人道主義的任務

人民防空概念
人民防空(civil air defense)泛指三防,即對核,化,生武器的防護,是指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群眾採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災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一章第二條),簡稱「人防」。國外把保護平民不受戰爭災害或自然災害危害的救助行為,稱為「民防」。

樓主去網路看看便知

8. 有哪些人防知識

教師要在每周一課時有限的時間,就人防知識教學中的自身規律和特點,在教學中立足於高技術空襲環境下人防知識和防護技能的傳授,同時還著眼於學生思想水平、防空心理素質、平時防災自救應變能力的提高。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提高學生防護技能,又培養了學生綜合素質。即:培養學生良好的防空心理素質,著力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注意培養學生的軍事素質,注重培養學生的防護素質。一、培養學生的良好防空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戰時防備敵人心理戰的基礎,防空心理素質培養有意識、有目的地鍛煉學生在緊張、激烈、危險、困境和勞累的防空襲條件下,順利完成戰時體制下緊張的學習、生活及防空斗爭任務。它的實質是:擴大心理容量,增強心理適應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建立起適應防空襲斗爭需要的心理素質,即勇敢、頑強、沉著、果斷、堅韌,具有能經受長時間敵空襲條件下的體力消耗的強大的心理負荷而不喪失奪取防空襲斗爭勝利的信心和意志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防空心理素質,主要包括:一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社會責任感,有防空襲斗爭的心理准備。二是培養學生適應城市防空襲作戰環境下的智力品質。三是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和不拔之志的毅力,培養如何面對各種困境的不同事件,鍛煉其大膽、沉著、獨力、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抗疲勞的生理能力。四是培養學生控制緊張情緒和恐懼情緒的能力,學會從容應付危急,穩定自己的情緒,五是強調學生個體素質培養和相互認同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協助觀念、互助觀念,創造積極向上的集體心理氛圍。從而在人防知識教育和各項訓練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防空心理素質,如:通過居安思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認識戰爭和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通過參觀人防工程、軍事演習、現代戰場條件下的模擬訓練,培養學生的在戰爭環境中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二、著力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當今的學生他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培養他們具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思想覺悟,接受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在人防知識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人防的基礎知識,懂得核、化、生的性能與殺傷破壞作用,以及對高技術局部戰爭和平時災害的特點。結合典型戰例或空襲戰爭實例,如:「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分析核、化、生戰爭中造成的破壞作用,配合多媒體教學,播放教學光碟,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學生進一步懂得現代戰爭的殘酷性。以「空襲戰爭實例」再一次證明,世界並不安寧,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總結歷史教訓,沒有強大的民防任何國家不可能在未來戰爭中生存下來。從而培養他們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的思想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將來能夠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的使命,通過,人防的任務與作用的學習,使學生克服和平麻痺思想,樹立「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的觀念,增強識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嚴格遵守中學生的各項制度,在市、區組織的人防知識競賽活動中出成績、爭榮譽。關心集體,助人為樂、有團結合作精神。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關心他人,培養學生的自身的思想素質。三、注意提高學生的軍事素質。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在國民中開展國防教育,中學人防教育是國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對學生進行軍事訓練,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培養學生的軍事素質。如:在學習和掌握各種防護器材的使用方法,戰時的防護的各項原則和措施,接受防護動作的訓練及集中一周的軍事訓練。這樣既增強了國防觀念,又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軍事素質。也為防備敵人突然襲擊作長期建設准備。同時配合教學,讓學生看有關軍事高科技光碟。參觀國防園,軍事博物館,觀摩部隊和防化表演,關心電視「軍事報道」節目,在軍事網站了解軍事高科技知識。辦「軍事知識小報」。積極開展防護訓練及競賽活動。使學生在平時從思想上行動上有一定準備。一旦敵人發動侵略戰爭,就能利用各種自己掌握防護的基本知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傷亡。達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教育學生進入二十一世紀,如果說世界大戰可能避免的話,大大小小的武裝沖突或戰爭將繼續伴隨著我們。這一點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戰爭仍然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最後手段。同時,對每國家來說,軍事手段也仍然是維護國家的利益,國家主權的一個保障。在人防教學中教師不僅注意培養學生的軍事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總體防禦」的能力。

9. 人民防空的知識

防空知識

一、防空
防空是指對來自航空空間和外層空間的敵方突襲力量進行的防護、抗擊和反擊的措施與行動。包括建立各種防空體系,進行反空中偵察、防空作戰,實施對空隱蔽、偽裝、防護和消除空襲後果等。現代防空主要是防備和抵禦敵方來襲飛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其他軍用航空器等。
防空的任務是平時保衛國家領空不受侵犯,戰時掩護國家進入戰時體制,抗擊和反擊敵之空襲,保衛重要目標,保障軍隊行動自由,保護人民群眾安全。
二、防空組織
防空組織是根據防空任務而組成的防空組織系統及其工作機構。我國的防空組織包括國土防空、野戰防空和人民防空三大部分。
國土防空是為保衛國家領土安全而統一組織的全國性防空。其主體是要地防空。要地防空是為保衛國家重要地區或目標安全而組織的區域性防空,包括政治經濟中心、首腦機關、軍事要地、重要工程、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的防空等。
野戰防空是指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為保障其空中安全而組織實施的防空。
人民防空是指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採取防護措施,以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的活動。我國的人民防空,實行長期准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三、城市防空
城市防空是針對敵人對城市的空襲而採取的抗擊、反擊和防護行動。是要地防空的一種。從近期局部戰爭看,空襲的重點幾乎都是城市,或者是城市內的重要目標,使城市防空格外引人注目,上升為國家、軍隊和城市政府都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
城市防空的力量,是以軍隊航空兵和防空兵為主體,輔助以地方預備役部隊和民兵的防空力量和必要的遠程反擊力量如戰役戰術導彈等,以及武警、公安等力量。其目的是保衛大中城市安全,積極打擊各種空襲兵器,削弱敵人空中力量,徹底粉碎敵人空襲企圖。
四、城市是現代防空的重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以後的戰爭史表明,以空襲為開端並貫穿戰爭始終,已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模式之一。空襲的首選目標是城市,通過空襲城市直接或間接影響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倫敦防空作戰的勝利,大量消耗德空中力量,為德國的最後失敗奠定了基礎,而前蘇聯莫斯科防空的勝利,加速了德國失敗的進程。相反,日本廣島和長崎防空的失敗,成為日本宣布投降的催化劑;利比亞首都的防空失利,使美國輕而易舉地「打下了」世界上掀起的反美浪潮;海灣戰爭中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防空戰果不佳,直接導致伊軍的全面被動,以失敗告終;南聯盟的貝爾格萊德防空作戰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但由於防空力度不夠,最終不得不作出妥協讓步。由此可見,城市防空的成敗,決定著局部戰爭全局的主動與否。
將城市作為現代防空的重點,也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城市成為經濟增長的中心、商品流通的樞紐、人力資源的集散地,許多建立在邊遠山區的軍工企業,已經遷到交通、電力、資源較為豐富的城市,及其附近地區,具備一定規模的國防工業區乾脆建市。城市在國家中的地位作用越來越重要,戰時受敵空襲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城市防空已經攸關著人民生存、社會穩定和國家的發展。
此外,對城市進行防空還可極大的提高民心士氣。現代空襲中,城市一旦遭到空襲不但會造成建築物的毀壞,還會斷水、斷電、斷油、斷氣、交通堵塞等,使生產、生活環境急劇惡化。還有可能使通信、新聞等目標遭受損失,造成整個城市癱瘓失控。尤其是造成倉儲目標、重要工業設施的嚴重毀壞,造成直接和次生災害。如化工廠遭空襲有毒物質外泄,造成嚴重污染,危及市民生命;易燃易爆物質的燃燒、爆炸會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水庫的泄漏會造成大面積的水災等等,其毀傷後果往往超過空襲直接造成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還會引起人們心理恐慌,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唯有保持城市的穩定,才能提高市民的士氣,才能增強戰勝敵人的勇氣。
1、防空作戰的先例(氣球炮的出現)
隨著氣球、飛艇的研製成功並用於空中偵察和轟炸行動以後,對空防禦問題也就被提出來了,從而出現對空射擊活動。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普魯士軍隊包圍了法國首都巴黎後,巴黎人為了保持與外界的聯系,頻繁使用氣球與外部進行通信聯絡。普魯士軍隊為了擊落從巴黎放出的軍用氣球,切斷法國人的聯系,專門製造了口徑為37毫米的「防氣球炮」,裝在四輪馬車上拉著,採用直接瞄準的方法追趕氣球射擊。普法戰爭中的這次對空射擊行動,可稱得上是防空作戰的先例了。
空防斗爭的開始(高射炮的出現)
「氣球炮」雖然是今天高射炮的雛形,但真正意義上的高射炮是在飛機出現以後,才得以誕生的。1906年,德國國防部長就問:「現有的火炮,在多大程度上能對付飛艇和飛機?」同年,德國的愛哈爾特公司製造出一門能打飛艇和飛機的高射火炮。這樣,世界上第一門高射炮誕生了。繼該公司之後,1908年,德國的克虜伯公司也製造出了一門對空射擊的專用火炮。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當時工業技術比較先進的其他國家也相繼製造了高射炮,當時性能較好的首推德國在1914年製造的77毫米高射炮,這是一種結構已經比較完整的牽引式高射炮。同年,俄國製造出了車載式76毫米高射炮。1914年4月4日,德國1架飛機在向地面攻擊時,被摩洛哥軍隊的地面高射炮火擊落,這是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用火炮擊落的有人駕駛飛機,標志著空防斗爭的開始。隨後,高炮射的射擊效能有了很大提高。據統計,1914年,擊落一架飛機的平均彈葯消耗量為11585發,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18年,僅需要5040發就可擊落一架飛機。
2、防空技術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雷達的出現)
防空技術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當首推雷達的研製與應用。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雷達一般由天線、收發轉換開關、發射機、脈沖調制器、接收機、顯示器、定時器及電源等部分組成。雷達的基本概念形成於本世紀之初,1922年,義大利的馬可尼提出用無線電波可以探測物體、同年,美國海軍開始研製能測距的脈沖調制雷達,隨後,歐美一些國家開始研製探測飛機的軍用雷達。到1936年和1938年,美國和英國先後研製成功了能探測到數公里之外飛機的脈沖雷達。
英國是最先把雷達用於防空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德國還在進攻法國的時候,英國當局就已預料到德國將進攻英國,並可能首先實施空襲。為此,英國展開了一系列的戰前研究和准備工作,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計劃就是將雷達這種「秘密武器」部署在全國各個重要方向。在「不列顛之戰」開始之前,英國經過努力已經構成了兩道雷達探測網,共51座雷達站。第一道為本土防禦雷達網,能有效監視飛行高度4500米以下的飛機;第二道為本土低空搜索雷達網,用於搜索760米以下飛機。由於雷達警戒網能測知德國飛機的來襲時間和大致的方向,大大彌補了殲擊機的不足。雷達的使用,對於當時處於劣勢的英國空軍保存實力和地面防空作戰的勝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現代防空中的偵察預警
偵察預警是現代條件下防空作戰的首要前提。只有盡早發現來襲兵器的種類、方向、批次和臨空時間,才能為對空打擊和隱蔽防護贏得主動。偵察預警是通過偵察,預先及時地提供敵空襲情報。防空偵察預警主要包括衛星偵察預警、飛機偵察預警、地面雷達偵察預警和群眾性的偵察預警。
衛星偵察預警 衛星偵察預警是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偵察預警手段。通常有偵察衛星、預警衛星和地面信息接收站、指揮通信系統等聯結成為偵察預警網,具有偵察面積大、飛行速度快、偵察效果好、偵察「合法」化、情報傳遞快的特點。在海灣戰爭中,預警衛星協助「愛國者」地空導彈高效地攔截「飛毛腿」導彈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當前由於世界各國的綜合實力不一,除美國、俄羅斯等少數國家外,大多數國家還沒有實力裝備偵察或預警衛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衛星必將成為世界各國用於防空偵察預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面雷達偵察預警 地面雷達偵察預警是利用物體對無線電波的反射特性來發現目標和預警的一種技術。目前先進的雷達有AN/FPS,S—115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4800公里,可探測高、低空彈道導彈和近地軌道衛星AN/FPS—118超視距雷達,作用距離926—3333公里,探測距離60—350公里,預警時間30分鍾以上,有一定的反隱形能力。
飛機偵察預警 飛機偵察預警主要由空中偵察、預警飛機完成。利用空中飛機偵察預警,機動性強,使用范圍廣,預警需要的時間短,對低空目標探測性能好,能及時發現空襲兵器,特別是低空突防或超低空突防的空襲兵器。
群眾性的偵察預警 群眾性的偵察預警,就是利用民間情報網進行偵察等預先報知情報的話動。人民群眾分布面廣、人數眾多,是一支重要的偵察預警力量。通過抵近空襲兵器基地偵察,對空觀察空襲兵器的航向、批次、種類,運用無線電竊聽敵空襲信息等,都有可能獲取敵空襲的重要情報。人民群眾的偵察預警活動,可以彌補高技術偵察預警手段的某些不足。在敵人強大的電子干擾,或通信、偵察等技術裝備嚴重受損的情況下,群眾性的偵察預警就顯得更為重要。在這一點上,我國民兵大有可為。
4、隱形飛機也有對手
隱形飛機並不是神話中說的完全看不見的「隱形人」,它只是在現代軍用飛機上採取了各種設計和技術措施來降低雷達、紅外等可探測特性,它不可能實現絕對隱形。隱形飛機無論在反探測技術上,還是戰術運用方面都存在弱點,並非無懈可擊。一是隱形飛機很難在所在雷達頻率上實現隱形。二是隱形飛機很難在所有方向上實現隱形。三是反雷達探測的隱形塗料具有局部性。四是機動性能較弱。五是自衛能力弱。

5、巡航導彈的弱點
一是發射平台易暴露。巡航導彈發射平台種類多、發射能力強,但容易暴露。二是任務規劃時間較長,應變能力弱。三是速度慢、高度低,易遭地面火力攔截。四是結構復雜,抗毀能力低。五是地形匹配製導不適宜平坦地區。
機動規避在保存戰力中的作用
防空中的機動規避就是利用敵人從偵察到打擊,從前次打擊到後次打擊之間的時間差,靈活變換目標的空間位置和機動方式,使敵對目標難以發現和確定,以避開敵人的火力。現代條件下,以機動求生存有著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戰場透明日益增大,隱蔽目標已越來越困難,特別是固定目標更易被偵察、識別、定位和摧毀。因此,只有適時進行巧妙的機動,靈活變換目標的位置,才能提高其生存率。
6、偽裝在現代戰爭中仍很重要
現代條件下的防空作戰,偽裝的難度大大增加,但其地位和作用卻也相應提高。特別是對處於劣勢的防空一方,由於打擊能力和手段有限,加強偽裝可以彌補其不足。1991年10月,美國防部針對地面目標面臨現代偵察和精確制導武器威脅不斷增大的情況,實施了提高目標生存力的聯合試驗。試驗結果顯示:沒有偽裝措施的目標,其倖存率在9%~38%之間,而採取了偽裝措施的目標,倖存概率上升到42%~90%之間。美軍由此得出結論,偽裝措施在現代條件下仍是提高地面目標生存力的有效技術手段。
偽裝的措施
一是施放煙幕進行偽裝。煙幕能快速遮蔽自己,迷盲敵人的觀察,降低其武器的命中率,對可見光、紅外線有較大的衰減作用。試驗表明,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對被煙幕籠罩的目標進行射擊,效果會降低70%~80%。
二是利用偽裝器材進行偽裝。制式偽裝器材主要有偽裝網、紅外輻射器、熱反射遮障和熱模擬器。這些器材可有效地對付敵紅外偵察、衛星偵察、雷達和各種電子、光學偵察器材。
三是利用自然條件進行偽裝。通常可採用植被、深山密林、山洞和地形地物等降低敵精確制導武器的作戰效能。
四是利用或製造不良天候、氣象條件。其目的是干擾精確制導武器的制導系統,縮短其作用距離和降低打擊精度,甚至使其無法跟蹤和制導。
煙幕對激光制導武器特別有效
煙幕作為一種防護措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身手。但是隨著現代精確制導武器的大量使用,煙幕仍然是對付精確制導武器的一種有效措施,特別是在對激光制導武器特別有效。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防空作戰中,在美軍對安富發電廠實施空襲時,部隊施放煙幕,工人施放渦輪蒸氣,使發電廠上空籠罩在一片煙幕之中,美空軍發射的數十枚激光制導炸彈,無一命中目標。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空軍突出伊拉克奧西拉克核設施時,由於伊軍除了在其周圍部署了大量的防空兵器之外,還使用煙幕釋放器釋放煙幕,在伊拉克防空火力威脅和煙幕的掩護下,美軍開始投入了75架作戰飛機,實施常規空襲,沒有奏效。後來使用F-117A隱形戰斗轟炸機,在夜間使用激光制導炸彈攻擊,仍然沒有命中目標。此後美軍連續幾個晚上出動了幾十架次的隱形戰斗轟炸機,投擲了幾十枚激光制導炸彈,才將該目標摧毀。伊拉克還點燃了600多口油井和很多油庫造成海灣上空煙霧彌漫,多國部隊的空中偵察和轟炸受到極大限制,空襲計劃不得不改變或放棄,誤傷事件頻頻發生,在28起誤傷事件中,有11起由於煙霧所致,死亡35人,占誤傷事件總數的40%。
防空出現「危機」的原因
防空與空襲的對抗連續了9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從雙方的對抗態勢來看,前70年大體上是一個均衡對抗的局面,攻防雙方各有勝負。
到了20世紀70年代防空可以說達到了極盛期,埃及敘利亞防空部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前期取得的輝煌戰果令人驚呼「以地制空時代已經到來」。然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空地對抗舞台上卻接連上演了空襲取得絕對勝利的「一邊倒」戰爭,防空突然變得不堪一擊。從1985年美軍奔襲利比亞的「黃金峽谷」行動,1985年10月以色列空軍瞬間摧毀巴解總部,1986年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貝卡谷地,1991年1月海灣戰爭「沙漠風景」作戰,1995年9月北約在波黑的「精選力量」作戰,以及1998年的美英伊拉克「沙漠之狐」空襲行動等一系列高技術空襲,使防者一方即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到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的「聯盟力量」作戰,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的信息化空襲,進攻者早已對戰場全維控制、使戰場單項透明,致使防者一方陷入萬劫不復的絕境。可以說,防空已經陷入危機之中。
那麼,防空為什麼會出現「危機」呢?當我們真正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視防空與空襲時,就會發現,「一邊倒」現象的深層根源和實質,就是由技術差、觀念差固化為「時代差」和「戰爭代差」的必然結果。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空襲作戰和局部戰爭,防空對抗已經是兩代作戰模式的對抗。空襲的模式明顯已經超越了工業化空襲的范疇,運用的是新型作戰和指揮控制手段,這種空襲具有許多全新特徵:飛機-導彈一體化突擊;精確打擊與強摧毀;高強度壓制防空系統;主導性信息支援與對抗;集成化聯合作戰;全方向、全空間、全距離作戰;全天候、全時域作戰等等。這種空襲模式可以稱之為「高技術空襲」(或稱之為「准信息化空襲」)。而防禦所運用的防空模式仍然是20世紀70年代所定型的工業化防空模式,正是對抗模式的「代差」,造成空襲方與防空方的預警、指揮控制、抗擊和防護等諸項領域的對抗中形成全面的反差,將防空推入絕對劣勢,從而陷入「危機」!
五、信息化條件下防空作戰的新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局部戰爭,日益向空中化方向發展,空襲與防空已成為戰爭中重要的對抗方式之一。從近20年來發生的十幾次不同規模的空襲與防空作戰可以看出,勝負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交戰雙方兵力兵器存在「技術差」;二是雙方奉行的作戰思想存在「觀念差」。因此,贏得未來防空作戰的勝利,必須在大力發展防空武器裝備的同時,進一步解放思想,從根本上更新防空作戰觀念。
信息主導的防空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的防空作戰,火力的運用仍然十分重要,但科學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資源,是決定防空作戰勝負的關鍵,也是衡量防空作戰水平的重要標志。應摒棄單純以火力戰為主體的防空模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奪取和保持信息優勢。要積極謀求信息與火力、機動力與保護力的緊密結合,以信息制約能量的釋放,以信息配置物資,以信息溝通指揮,以信息網路化籌建防空戰場。當然,將制信息權放在防空作戰的首位,還應進一步完善防空信息作戰體制,合理規劃建設防空信息作戰體系,大力發展防空信息作戰武器裝備,培養防空信息作戰人才。
聯合制勝的防空觀念 信息化條件下的空襲作戰越來越一體化,主要表現為以電子干擾機實施電磁軟殺傷為先導,以實施全程指揮控制和信息交換為保障,戰斗機、攻擊機、轟炸機等混合編隊並與巡航導彈相配合,實施強有力的硬摧毀。空襲力量的信息化、多樣化和一體化,要求防空力量必須由分散型變成集中型,由單一軍(兵)種變成多軍(兵)種力量的聯合作戰,以系統整體的對抗贏得防空作戰的勝利。實施一體化聯合防空作戰,必須以靈敏高效的指揮控制系統為中樞,科學調配和編組陸、海、空軍防空兵力及人民防空力量,使各種偵察預警力量、空中突擊力量、對空打擊力量和信息對抗力量有機結合,形成全方位、大縱深、多層次的防空體系。
先制反制的防空觀念 在空襲與防空作戰中,防空並非只能被動地「防」,也可以積極主動地「攻」,變消極防空為積極防空,在被動情況下爭得先機。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義大利著名軍事理論家杜黑就提出了攻勢防空思想。他認為,「與打下空中飛行的鳥相比,用摧毀地面上的巢和蛋的方法摧毀敵方空中力量更容易奏效」。信息化條件下,空襲兵器發生了三個方面的重大變化:一是打擊距離大幅度增加,可以在對方地面防空火力圈之外實施攻擊;二是打擊精度空前提高,空襲效能不斷增強;三是空襲兵器性能日益改善,可以從任意方向和高度對預定目標實施攻擊。在這種情況下,要贏得防空作戰的勝利,必須實施積極主動的攻勢防空,發揮防空力量的最大效能,盡可能地在較遠的距離上打擊敵空襲兵器,努力將空襲威脅消除在己方領土(海)或目標之外。
空天一體的防空觀念 隨著戰場空間的不斷拓展,空襲與防空雙方武器裝備的日新月異,近地空域已不能滿足作戰需要,各國軍事家正把目光投向區域更加廣闊的外層空間。衛星偵察、探測、定位技術,外層空間激光攻擊技術,航天對地攻擊技術,必將應用於未來戰爭,空天一體化防空已是信息化條件下防空作戰的客觀要求。打贏未來防空戰爭,要使防空向防空、防天一體化過渡,在繼續提高空中防禦能力的同時,加強防天體系的建設。同時。要根據當前防空、防天面臨的防衛星、防彈道導彈、防巡航導彈、防隱形飛機等急需解決的「四防」問題,在力量建設和運用上尋求有效辦法。
大區域的防空觀念 隨著空襲作戰平台的高速機動、遠程奔襲和新型空地導彈、遠距離投射彈葯的大量使用,防空作戰空間大幅擴展,以全程、全域防禦為主的大區域防空,將最終取代以末端防禦為主的目標防空和區域防空。防空區域不只局限於本土陸地上空,有時還會伸展到海洋上空甚至太空領域。因此,僅限於從掩護本地區目標出發組織防空是不夠的,應從更大的范圍,綜合運用全國的防空力量,統一布局,合理部署,建立屏護整個國家的防空體系。堅持「大區域」的防空觀,要建設適應空天一體化的防空力量,具備奪取防空作戰主動權的能力;要建立天基、空中、地面(海上)相結合的預警體系,提高預警能力,形成大區域、多層次的防空布勢。防空作戰力量必須能夠盡遠前出攔截,以贏得大區域防空的主動和勝利。

10. 「人民防空」手抄報資料!!!!

防空,是指對來自航空空間或外層空間的敵方飛行器進行斗爭的措施和行動。現代防空,主要是抗擊敵方各型來襲飛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軍用航天器等。人民防空是指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防備敵方空中襲擊消除空襲後果所採取的措施和行動,簡稱人防。人民防空同國土防空、野戰防空共同組成國家防空體系,是現代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減少國民經濟損失,保存戰爭潛力。有些國家把戰時保護居民安全與平時搶險救災的行動稱為「民防」。 人民防空
此隨著空襲兵器,特別是高技術空襲兵器的發展,空襲的破壞效能迅速提高,空襲已成為高技術強敵制勝的主要手段,從而使防空不僅越來越困難,而且越來越重要,防空作戰的成敗已成為高技術局部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戰爭潛力雖然平時並不表現為直接的戰鬥力,但戰時卻能根據需要迅速轉化為實際戰爭能力。因此,戰爭潛力是戰爭勝負的最終決定因素。尤其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作為綜合國力的較量,對戰爭潛力的依賴性更強,只有確保潛力,才能最終打贏。因此,人民防空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首先,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國家經濟潛力。我國人民防空的重點是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的大、中城市,這些城市中的重要交通、通信、電力、水利、倉庫等設施,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加強人民防空建設,嚴密組織防護,對於提高這些目標的生存能力無疑將發揮重要作用。高技術空襲雖然難以徹底防範,但通過合理的分散布局,盡可能的地下化,嚴格的偽裝保護,積極組織搶救、搶修等,將空襲損失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能的。 其次,人民防空能有效保存人力資源、穩定民心士氣。人力資源是戰爭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戰爭能力的源泉,在歷次戰爭中,受害極大,傷亡慘重。我國人民防空以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重要任務,強調通過人民防空教育和訓練,提高全民的防空意識和防護技能,注重修建規模合適的人員防護工程和人口疏散地域,力求戰時快速救治,這必將在未來保存人力資源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人民防空能穩定民心士氣。高技術空襲一旦發生,大量建築物被毀,居民生活環境惡化,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極易引起心理恐慌和行動失措,動搖民心士氣。對此,只有通過平時的人民防空教育,戰時廣泛深入的人民防空動員以及切實有效的人民防空措施,才能使廣大群眾做好心理准備,增強防護信心,從而處亂不驚,始終保持旺盛鬥志。 再次,人民防空在城市建設中有多重作用。城市是人防建設的載體。加強人防建設,能夠在滿足戰時需要的同時,增強抗震抗損毀的能力,減輕各種災害事故的破壞程度,是建設安全型城市的需要。反思汶川地震因房屋倒塌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的慘劇,也從建築安全形度說明了在城市建設中落實人防要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人防建設對於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緩解城市中心密度、促進人車立體分流、擴大基礎設置容量、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態、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
基本原則
人民防空建設的基本原則是:「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建設之路,堅持人民防空建設與經濟建設相協調,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堅持人民防空與要地防空、野戰防空相 結合;堅持戰時防空與平時防災減災救災相結合;堅持長遠建設與應急建設相結合;堅持國家建設與社會、集體、個體建設相結合。做到著眼全局、統籌規劃,同步 建設、協調發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科技強業、注重效益,依法建設,依法管理。」
基本措施
一是規定人民防空接受軍地雙重領導,保證居民能盡快獲得敵空襲信息,並參加聯合防空襲斗爭;二是建立人防警報通信系統,及時指導居民開展防護;三是建立 人防工程 人民防空
或疏散基地,保證居民的安全隱蔽;四是組織和訓練人防專業隊伍,及時消除空襲後果;五是普及人防知識和防護技能,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六是人 防機構協助社區、企業等制訂防空襲、防災害預案,保證一旦遭受敵空襲或災害,能夠立即組織居民進入防護狀態。
編輯本段領導機構設置
人民防空辦公室是政府和國防動員委員會負責人民防空事務的專門辦事機構。人防辦的職責是利用各種方式教育、訓練居民,使居民學會在平時事故、災害、恐怖事 件和敵人空襲中保護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知識與防護技能;建設人防設施並進行防空准備;有指導居民在戰時能從掩蔽、疏散和其他途徑獲得安全保護的職責。
人民防空工程包括為保障戰時人員與物資掩蔽、人民防空指揮、醫療救護等而獨修建的地下防護建築,以及結合地面建築修建的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 1、人防工程建設的原則。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應當遵循統一規劃,量力而行,平戰結合,質量第一的原則。 2、蓋樓房要建防空地下室。《人民防空法》規定:「城市新建民用建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修建戰時可用於防空的地下室。」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航空兵在對戰場軍事目標襲擊的同時,也對對方後方居民集中區和經濟目標進行轟炸。因此,許多參戰國家開始對居民和國民經濟目標採取防護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空襲兵器的迅速發展,空襲的規模和破壞程度增大,交戰雙方都把轟炸對方城市和其他重要軍事、經濟目標,破壞戰爭潛力,動搖民心士氣,作為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手段。許多國家對民防極為重視,構築防護工程,發布防空警報,組織人員疏散隱蔽和消除空襲後果,從而減少了空中襲擊所造成的損失。例如,英國在加強防空作戰的同時,採取較為完備的民防措施,雖遭受德國轟炸達5年之久,本土落彈彈重7萬余噸,但傷亡僅14萬人。戰後,許多國家接受這次戰爭的經驗教訓,把加強民防建設作為戰爭准備的重要內容之一。蘇聯把民防視為保衛國家安全最重要的戰略措施,在國防部設立民防司令部,並在各加盟共和國、邊疆區,州、市和區,以及工廠、農庄、機關、院校設置民防司令部或指揮部。美國認為民防是其整個威懾力量態勢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國防部設立民防准備局,州、市、鎮都有民防機構。西歐一些國家把民防作為總體防禦的重要支柱,納入國家總體防禦體系。很多國家的防空工程已具有相當規模,在城市修建地下鐵道、地下街、地下車場,甚至把一部分重要的工廠(生產車間)、醫療設施和物資轉入地下。建設完備的防空警報系統,建立專業民防部隊和義務民防隊。對居民進行防空知識教育和疏散准備。不少國家頒布民防法,用法律保證民防的實施。 中國組織人民群眾防空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國民黨政府為防備日本侵華軍隊的轟炸破壞,於1934年在部分省、市設立防空司令部,在一些市、 縣、 鎮設立民防組織。1937年頒布了防空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蘇維埃政府為對付國民黨軍隊的轟炸,於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部分城鄉建立過防空防毒委員會,指導群眾防空。抗日戰爭期間,在陝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都採取了人民防空措施,減少了敵人轟炸所造成的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務院於1950年頒布了《開展人民防空工作的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建立人民防空體制,逐步開展人民防空工作。毛澤東把人民防空提到戰略的高度,號召全國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周恩來親自組織領導全國人民防空工作的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規定了人民防空的任務、方針和政策,使這項工作不斷發展。全國人民防空的領導機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委員會,在大軍區、省(市、自治區)和重點城市也設立人民防空委員會,其成員由政府、軍隊及其有關部門的領導人組成。各級人民防空委員會下設工作機構,承辦日常工作。政府的有關部門、重點城市的街道和大型廠礦、企事業單位也都建立有相應的機構或編配專職人員,對本單位的人防工作實施領導、規劃和督促檢查。 人民防空貫徹人民戰爭思想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從戰時最困難、最復雜的情況出發,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充分准備,嚴密防護。國家根據整個戰備工作的需要和可能,確定開展人民防空工作的城市和地區,把人防建設納入國民經濟計劃和城市發展規劃,使人防建設與基本建設、城市防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有重點有步驟地組織實施。
編輯本段主要任務
主要任務
1、對人民群眾進行戰備思想教育和防空知識教育,修建各種類型的防護工程,使居民和主要物資得到可靠的防護; 2、建立通信警報系統,准確快速傳遞、發放防空警報和保證指揮暢通; 3、組織和訓練防空專業隊伍,戰時消除空襲後果; 4、制定人員、物資的疏散計劃和有組織有秩序的疏散、轉移; 5、協助有關部門控制城市規模和調整工業布局以及對國民經濟的重要目標進行防護。人民防空的任務涉及范圍比較廣泛,組織實施極為復雜,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按照各自的職能范圍完成所規定的任務。
展望
未來戰爭,由於核武器和遠程空襲兵器的迅速發展,縮小了前後方的界限,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急劇增大。因此,從保證戰爭潛力來說,人民防空將具有更重要的戰略作用,人民防空建設將更加緊密地與國家經濟建設相結合,逐步發展為整個國土的全民防護,不斷改進和完善防護措施,實現警報和指揮系統的自動化及器材裝備的現代化,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
編輯本段公民的人民防空權利和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第八條規定:一切組織和個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護的權利,都必須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義務。 一切組織和個人應得到的人名防空保護的權利是:防空襲疏散、掩蔽、醫療救護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給,接受人民防空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等。 一切組織和個人都要依法履行的人民防空的義務是:參加人民防空建設,負擔人民防空費用,執行人民防空勤務,保護人民防空設施,參加群眾防空組織,接受人民防空教育、訓練,開展相互救助等。
編輯本段人防警報
國家按人防音響警報發放的時機規定為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三種。識別方法如下: 預先警報信號:鳴36秒、停24秒,反復三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鍾。預先警報鳴響時,准備個人防護器材,配齊個人防空應急包內的一切急需物品,明確人防工程位置及疏散轉移路線。居室人員要關閉門窗,切斷電源,熄滅爐火,關閉煤氣、液化氣等。 空襲警報信號:鳴6秒、停6秒,反復十五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鍾。空襲警報鳴響時,攜帶好個人防護器材和應急包,迅速進入人防工程內或按事先選定的地方疏散或隱蔽。 解除警報信號:連續長鳴3分鍾。解除警報鳴響後,有秩序地離開人防工程,清掃衛生、檢查設施、關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