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佛教知識大全500條
擴展閱讀
基礎差如何快速備考雅思 2025-01-18 12:37:27
如何正確讓同學在家留宿 2025-01-18 12:35:57

佛教知識大全500條

發布時間: 2022-09-02 14:47:55

『壹』 幫忙介紹佛教的一般知識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後分化為大乘、小乘兩派。小乘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稱
「巴利語經典系佛教」。約在公元3至6世紀,佛教由印度或斯里蘭卡傳入緬甸,再從緬甸傳入西雙版納。
佛教傳入之初稱「擺壩派」,沒有被傣族群眾 接受。後傳入的一派稱「擺孫派」,即被群眾所接受,
成為普及派。由於佛教宣揚的消極、忍耐、調和、輪回、因果報應等有利於維護傣族封建領主的統治,
受到統治者的贊揚、擁護並極力推廣,所以成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義有四締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輪回、業報。其經典總稱三藏:
一、《經藏》,傣語「蘇點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語「維乃壓比打嘎」;
三、《論藏》,傣語「阿皮坦瑪比打嘎」。另外還有許多藏外典籍。南傳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侶、信徒嚴格遵守十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說謊(不記前仇)、不酗酒、過午不食、不觀聽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處、不積蓄金銀財寶。
西雙版納的佛教建築主要是佛寺、布薩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築,特別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國內外有名的精品,成為西雙版納的一大景觀。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動和佛教節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項:
1、傣歷6月份的浴佛節,就是傣歷新年,外地人稱「潑水節」。
2、「毫瓦薩」(傣歷9月15日)和「卧瓦薩」(傣歷12月15日),
即「關門節」和「開門節」。整整3個月為凈居齋戒期。
3、賧,即布施。是信眾對寺僧的捐獻活動。節日繁多,一年內至少賧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時間在傣歷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窪」,即祭佛山。
7、「松桑卡」,時間傣歷 5月15日,為比丘集結日。
8、「播董」,即豎旗桿。
9、「機光羅」,即燒白柴堆,祝賀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個男子到七八歲左右,都要到佛寺當一段時間和尚,才有結婚、
成家立業的權利和義務,否則,被人瞧不起。當和尚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則終身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天竺),相傳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長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立,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悉達多傳說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485年,活了大約八十歲,大致與我國的孔子同時。因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後來他的弟子又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的聖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隸制度下,社會極為動盪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的印度社會生產力已發展到普遍使用鐵器,農業生產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發達起來,一批城鎮小邦興起(迦毗羅衛國就是當時的一個小邦),經常互相侵並,發生沖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亞細亞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後,創立了野蠻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稱為婆羅門)為最高的社會階層,奴隸(稱為首陀羅)是最下賤的階層。首陀羅是非雅利安人,受著極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被婆婆羅門隨意驅逐甚至殘害。這種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不僅被訂在法律中,還神聖不可動搖地規定在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婆羅門教義中。當時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種姓制度問題上,形成了尖銳復雜的斗爭,導致社會動盪,生產下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得不到溫飽和安定。痛苦、失意、無望、頹廢是當時一般的社會情緒。
這種社會情緒也使作為一個小邦王子的悉達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悶,產生了消極厭世的念頭,不願繼承五位,便外出尋道。開初他也想從婆羅門教中皖出解除苦難的方法,但終於不合心意,便舍棄了婆羅門教,閉居山林靜坐。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畢缽羅樹(後被稱為菩提樹。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下終於悟出了解脫苦難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後來他便到中天竺各地進行傳教活動,組成僧侶集團,逐漸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時候,佛教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
佛教的教義是一個相當龐大、精細的唯心主義體系,後來由於不斷的傳播,發展成為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教義就顯得更為雜亂了。
「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據稱是釋迦牟尼最初說教的內容。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謂「苦諦」,就是說人世間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會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說八苦),沒有絲毫樂處,引導人們去厭惡人世。所謂「集諦」,指造成世間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來找去佛教徒找到了兩條原因:一條叫「業」(幹事情),這是致苦的正因;一條是「惑(煩惱)」,這是致苦的助因。業和惑產生出無數苦果,如果斷絕業和惑,苦果自然隨之斷絕,就可以達到「寂滅為樂」的境界,這就叫「滅諦」。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就必須修道,這就是「道諦」。佛教所說的「道」就是涅盤之道。所謂「涅盤」譯義為滅、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實際就是死的化名(這種化名多至六七十個)。佛教修行,以涅盤為極目的,其實就是引導人們去求死。四諦之中,苦、滅二諦尤為重要。人生最苦,涅盤最樂,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一點也不敢觸動,僅以消極厭世和追求死亡的說教來麻痹人民的斗爭意志。苦諦以生老病死等作為人生中最大的苦難,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脫這些苦難,窮人是這樣,富人也是這樣,這就很巧妙地掩蓋了階級矛盾,抹煞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是造成被壓迫人民痛苦的根源。這種說教當然是對剝削階級有利的。誠然,剝削階級也會遇到生老病死等問題,但他們是從剝削階級的貪欲本性來考慮這類問題的,即如何才能長壽,如何在來生來世也能保住榮華富貴的地位等等。而這種說教,不僅迎合了剝削階級的貪欲心理,還為他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剝削階級在縱情享受的同時,分出一部分財物施給寺廟,就可以得到極大的福報。「施佛塔廟,得千倍報;布施沙門,得百倍報。」佛教正是這樣向剝削階級廉價地出售進入天國的門票。
佛教在進一步分析苦難和造成苦難的原因時,提出了「十二因緣」說。認為世界上各種現象的存在都是依賴於某種條件的,離開了條件,也就無所謂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過程也是依賴於條件的,這就是十二因緣。即無知(「無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統一體的「識」,由識引起身體的精神和肉體(「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覺器官的「六處」,六處引起和外界接觸(「觸」),由觸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貪愛(「愛」),由愛引起對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環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說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無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無明,才能獲得解脫。佛教經典又把十二因緣說解釋為「三世因果報應」說。即:無明、行是過去因,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現在果;愛、取、有是現在因,感未來果;生、老死是未來果。宣揚人們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各種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業」或「惡業」的結果,是早就註定了的,無法改變的。這就為剝削階級殘酷剝削勞動人民,荒淫無恥地進行享受提供了根據,把勞動人民由於剝削制度造成的苦難亦解釋為合情合理的事情。這種說教起著掩蓋剝削階級的罪惡和讓勞動人民服服帖帖當牛作馬的反動作用。根據「因果報應」,佛教又提出「輪回」的說教。「輪回」的原意是「流轉」的意思。佛教沿襲婆羅門教的說法而加以發揚,宣稱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會永遠在所謂「六道」中生死相續,有如車輪的旋轉不停一樣。根據佛教經典所謂「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羅(一種鬼怪惡神)、地獄、餓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後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壞事(指不信佛,不安於自己的命運,觸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後就會變成畜生,變成餓鬼,或墮入地獄。這種說教,實際上成為反動統治階級用來恫嚇勞動人民群眾,對他們進行精神奴役的一種手段。
釋迦牟尼死後百餘年間,佛教發生分裂:一派稱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長老組成;另一派稱為「大眾部」,擁有廣大的僧侶,公元前一世紀前後又由大眾部的一些支派組成「大乘佛教」,並且稱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為「小乘」。大乘宣稱自己這個教派是「普渡眾生」的,說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當「羅漢」,不管別人,所以很不可取。他們把羅漢稱之為「自了漢」,是帶有一點輕蔑的意思的。大乘打著普渡眾生的招牌,宣稱自己寧願入地獄渡人,也不願自己先解脫。這是很能換得人們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騙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別。空宗(又稱「中觀宗」)是公元三世紀,由龍樹、提婆創立的一個派別。空宗宣揚「一切皆空」的教義,很有導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對。後來世親、無著才創立了「有宗」。有宗又稱「瑜珈宗」是針對空宗來的,認為不能象空宗那樣講,不是一切皆空,佛還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揚「萬法唯識」的教義,認為一切客觀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現,最終也都要歸到佛性一來,主張的是唯心主義的主觀意識論。
傳說龍樹是大乘佛教的祖師,他不僅創立了大乘空宗,而且還把佛教某些教義和婆羅門教的某些教義、儀式相結合,創立了「密宗」,(或稱「密教」)。後稱密宗以外的教派為「顯宗」(或稱「顯教」)。所謂密宗,一是主張秘密傳教;由一人直接傳授給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眾的巫術和煩瑣的宗教儀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穢濁的污水。佛教出現了密宗以後,就走入絕境了。
孔雀王朝時期(約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為印度的國教。當時印度海上交通發達,對外關系活躍,國家甚至發動佛教傳教士遠赴國外以擴大政治影響,佛教由此便逐漸向亞洲其它各國傳播。南從印度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北經帕米爾高原,在公元前後傳入我國,再由我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南傳教以小乘佛教為主,北傳教以大乘佛教為主,以後佛教便一步步地發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傳入各國各地區後,又與當地的思想意識、宗教相結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顯得相當活躍。但在印度,中世紀後佛教便逐漸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紀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紀,同時由我國內地和印度、尼泊爾傳入的。由我國內地傳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爾傳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傳入西藏後,曾經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進行了長期的斗爭,後來終於戰勝了苯教,同時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義、神祗和儀式,並形成了自己濃厚的地方特色。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後來被外地人俗稱為「喇嘛教」。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後分化為大乘、小乘兩派。小乘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稱
「巴利語經典系佛教」。約在公元3至6世紀,佛教由印度或斯里蘭卡傳入緬甸,再從緬甸傳入西雙版納。
佛教傳入之初稱「擺壩派」,沒有被傣族群眾 接受。後傳入的一派稱「擺孫派」,即被群眾所接受,
成為普及派。由於佛教宣揚的消極、忍耐、調和、輪回、因果報應等有利於維護傣族封建領主的統治,
受到統治者的贊揚、擁護並極力推廣,所以成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義有四締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輪回、業報。其經典總稱三藏:
一、《經藏》,傣語「蘇點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語「維乃壓比打嘎」;
三、《論藏》,傣語「阿皮坦瑪比打嘎」。另外還有許多藏外典籍。南傳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侶、信徒嚴格遵守十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說謊(不記前仇)、不酗酒、過午不食、不觀聽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處、不積蓄金銀財寶。
西雙版納的佛教建築主要是佛寺、布薩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築,特別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國內外有名的精品,成為西雙版納的一大景觀。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動和佛教節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項:
1、傣歷6月份的浴佛節,就是傣歷新年,外地人稱「潑水節」。
2、「毫瓦薩」(傣歷9月15日)和「卧瓦薩」(傣歷12月15日),
即「關門節」和「開門節」。整整3個月為凈居齋戒期。
3、賧,即布施。是信眾對寺僧的捐獻活動。節日繁多,一年內至少賧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時間在傣歷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窪」,即祭佛山。
7、「松桑卡」,時間傣歷 5月15日,為比丘集結日。
8、「播董」,即豎旗桿。
9、「機光羅」,即燒白柴堆,祝賀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個男子到七八歲左右,都要到佛寺當一段時間和尚,才有結婚、
成家立業的權利和義務,否則,被人瞧不起。當和尚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則終身為僧。

『貳』 佛教主要的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有: 1、緣起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互存關系和條件,離開關系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系和條件。緣起的定義是: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四句話就是表示同時的或者異時的互存關系。 2、十二因緣 亦稱「十二緣起」。包括:(1)無明,即愚痴無知;(2)行,為由無明而產生的善不善行為;(3)識,即托胎之時的心識;(4)名色,為胎中的精神和物質狀態;(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生長完備等;(6)觸,為出胎後開始接觸事物;(7)受,即感受苦樂等;(8)愛,為貪等慾望;(9)取,即追求取著;(10)有,由貪等慾望引起有善不善等行為;(11)生,即來世之生;(12)老死。其中(1)(2)是過去因,感現在果;(3)至(7)是現在果;(8)至(10)是現在因,感未來果;(11)(12)為未來果。 3、三法印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是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4、三學 即佛教修行方法的總稱,包括戒學、定學和慧學。用戒止惡修善,用定息慮澄心,用慧破惑證道,三者有相互不離的關系。 ①戒學:戒是調整身心,使身心養成好的習慣。不只要避開宗教上、道德上的不善與惡德,在經濟、法律及肉體健康方面,也不做與理想相違的事,即防非止惡。戒本來的意思,也即是防非止惡。 ②定學:如果依戒調整身心,接著就會產生統一的定。為了得到定,而要調身、調息、調心,也就是調整身體,呼吸與精神,這可說是廣義的戒。 ③慧學:佛教最後的目的在於獲得悟的智慧,不論三學或十無學法、六波羅蜜,均將智慧置於最後。但智慧有多種:世俗欲界的有漏智慧,初步證悟的智慧,聲聞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像覺)的智慧,菩薩種種階段的智慧,佛最高的智慧等。 5、四諦 釋迦牟尼用緣起論來觀察人生,得出「四諦」、「八正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指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被稱為佛教教義的總綱,又稱為佛學的「四個真理」。 (1)苦諦:是對社會人生以及外部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認為世俗世界本性是苦。 (2)集諦;解釋人生充滿痛苦的原因。 (3)滅諦:指解除痛苦,也就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終歸宿。佛教認為最高的理想境界就是涅盤。 (4)道諦:指超脫「苦」、「集」的世間因果關系而達到出世間之涅盤寂靜的一切理論說教和修習方法。 6、八正道 佛教8種通向涅盤解脫的正確方法或途徑。包括(1)正見:對佛教教義的正確理解;(2)正思維:對佛教教義的正確思考;(3)正語;說話要符合教義,不說一切非佛理之語;(4)正業:從事清靜之身業,按佛教教義採取正確的行動;(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規定的正當合法的生活;(6)正精進:按照佛教教義努力學習和修行;(7)正念:銘記四諦等佛教真理;(8)正定:集中精力,專心致志修行。 (二)佛教的主要經典 佛經,就是佛教經典。指釋迦牟尼的弟子們所傳述的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說教,並包括以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也有把其他佛教著述(包括律、論)都稱為佛經的。佛經主要有《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大般涅盤經》、《圓覺經》、《金剛經》等。 (三)佛教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比較嚴格。它把遵守戒律做為一個佛教信徒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對僧尼而言尤其如此。 戒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佛教的戒律因對象不同而不同,不出家的男女信徒稱居士,要遵守五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這五條戒律也是佛教最基本戒律。未正式受戒的出家人稱沙彌、沙彌尼,要遵守十戒,除以上五戒外還有(6)不塗飾香鬢;(7)不歌舞觀聽;(8)不卧高廣大床;(9)不非時食;(10)不蓄金銀財寶。 僧人正式受戒稱「具足戒」,又稱「大戒」,意思是所受戒條已經完備。具足戒男僧二百五十條,女尼三百四十八條。

『叄』 佛教必須知道的常識

常識性的東西很多,也比較分散,有佛法概論類、佛教歷史類、判教和各派宗義類、佛學名相類、重要經律論典類、民間神話傳說民俗類等等,初學者需要了解佛學概貌和佛教歷史,有以下這些書籍可以選擇,適合於不同的人的不同需求。

  • 趙朴初《佛教常識答問》

  • 明暘法師《佛法概要》

  • 聖嚴法師的三本佛教入門書籍---《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和《佛學入門》

  • 陳兵《佛陀的智慧》

  •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

  • 太虛大師《佛學概論》

  • 正果法師佛學三書:《佛教基本知識》《禪宗大意》《止觀講義》

  • 印順法師《印度之佛教》《印度佛教思想史》

  •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

  • 呂澄的《印度佛學源流略講》和《中國佛dacheng學源流略講》

『肆』 佛教經典語句

佛教經典語句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句子吧,從表達的角度說,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單位。你知道什麼樣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佛教經典語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佛教經典語句1

1、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法華經》

2、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楞嚴經》

3、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楞嚴經》

4、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是大妄語。《愣嚴經》

5、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愣嚴經》

6、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大佛頂首愣嚴經》

7、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楞嚴經》

8、使汝流轉,心目為咎。《楞嚴經》

9、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愣嚴經》

10、狂性頓歇,歇即菩提。《愣嚴經》

11、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愣嚴經》

12、「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心經》

13、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釋迦牟尼《心經》

14、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心經》

15、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釋迦牟尼《心經》

16、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經》

17、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釋迦牟尼《心經》

18、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釋迦牟尼《心經》

佛教經典語句2

1、若於出家一切人邊起惡心者,則同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等前為惡無異。——源自:《大方廣十輪經》

2、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3、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4、須具隻眼,莫依他人作眼。——源自:《黃櫱傳心法要》

5、若有諸眾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源自:《華嚴經》

6、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源自:《楞嚴經》

7、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源自:《金剛經》

8、一切諸佛身,皆有無盡相,出現雖無量,色相終不盡。——源自:《華嚴經》

9、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0、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及涅盤寂靜,是三是法印。——源自:《蓮花面經》

11、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源自:《增一阿含經》

12、若人壽百歲,邪偽無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惟佛法要。——源自:《法句經》

13、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14、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源自:《金剛經》

15、諸利根本,信為大力。——源自:《大智度論》

16、以己為洲,以己為依處,不以他人為依處;以法為洲,以法為依處,不以他為依處。——源自:《南本大般涅盤經》

17、又如大海同一鹹味,佛法亦爾,同趣涅盤,一味解脫。——源自:《佛說華手經》

18、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源自:《楞嚴經》

19、為除三毒刺,專求利智犁。——源自:《華嚴經》

20、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於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論》

21、佛曰: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22、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23、一切諸法皆從自業因緣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緣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源自:《無字法門經》

24、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25、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源自:《佛遺教經》

26、一切法各各為因,各各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論》

27、信為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源自:《大智度論》

28、我如良醫,知病說葯,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正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源自:《佛遺教經》

29、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畢竟無有般涅盤者,唯除為欲調伏眾生而示現耳。——源自:《華嚴經》

30、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葯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源自:《佛遺教經》

31、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所應禮敬,所應合掌。清凈功德,凈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源自:《隨念僧經》

32、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源自:《大日經》

33、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源自:《大般泥洹經》

34、佛曰: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3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源自:《華嚴經》

36、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我歸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源自:《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37、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源自:《摩訶般若經》

38、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源自:《付法藏經》

39、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源自:《地藏經》

40、若悟實相,即藉一法,或藉一字,均可證果。——源自:《中有聞教得度密法》

41、誦持佛名故,超億千萬劫,一切諸煩惱,疾得成菩提。——源自:《八佛名號經》

42、三乘所有三寶實義,唯取聖位名僧寶。——源自:《涅盤經》

43、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44、一切眾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盤經》

45、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源自:《靈峰宗論》

46、吾觀地藏威神力,恆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源自:《地藏菩薩本願經》

47、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源自:《佛本行集經》

48、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源自:《雜阿含》

49、聞所說而信者,不名為信;智慧知己,名為信。——源自:《大智度論》

50、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如此為善巧。——源自:《四百論》

51、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52、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源自:《事佛經》

53、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台,周幣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源自:《梵網經》

54、如實知已,以理為依,不由耆長眾所知識補特伽羅、佛若僧所說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師地論》

55、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源自:《無量壽佛經》

56、自歸三尊,最吉最上,唯獨有是,度一切苦。——源自:《法句經》

57、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七佛通戒偈)——源自:《法句經》

58、於佛起惡心,毀謗生輕慢,入大地獄中,受苦無窮盡。——源自:《分別善惡報應經》

59、若值無道,俎醢之酷,湯火之厄,終不釋正從彼妖蠱也!——源自:《六度集經》

60、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贊仰心歸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設滿大千世界火,亦應直過聞佛名,聞阿彌陀不復返,是故至心稽首禮。——源自:《無量壽經》

61、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佛教經典語句3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3、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4、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5、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6、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8、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9、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10、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1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12、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13、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14、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15、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16、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17、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18、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1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20、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最殊勝,能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解脫。

21、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2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23、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24、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25、應作如是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26、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27、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8、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_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29、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30、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31、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3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3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34、誇獎我們,贊嘆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35、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佛教經典語句4

1、一切皆為虛幻。

2、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3、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4、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5、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6、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7、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

8、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9、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10、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11、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12、若有人有法,則是邪魔外道見解也。

13、羅衣偏罩膿血囊,錦被悉遮屎尿桶。

14、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15、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16、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

17、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物名為行道。

18、前生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19、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0、邪正煩惱,同一性空,分別假相,妙心現影。

21、太過於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點。

22、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2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24、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25、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26、相信自己,一路風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於此。

27、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語者。

28、念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

29、胸襟寬大,條條都是大路;心意清凈,處處都是凈土。

30、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1、真如妙體,於空無相體中,具足恆沙之用,無事不應。

32、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世間過,即非真修者。

33、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34、要做行為正直坦盪的君子,不做沒有是非觀念的小人。

35、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36、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37、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堅定;不如水不能曲達。

38、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39、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4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41、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42、將生命結束在愛人面前,瞬間的痛苦,永恆的幸福,無法抵擋的誘惑。

43、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44、多年行腳覓歸途,入室知為道路愚。檢點舊時新衣缽,了無一物可提扶。

45、為學當重聞思修,將來必須說寫做,若能具備戒定慧,必可清凈樂融融。

46、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47、為了體驗人生,應以道德嚴律人格;為了追求學問,應以智慧擴充心光。

48、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啊!

49、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0、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

『伍』 中國佛教基礎知識的內容簡介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傳入中國已經歷了整整二千年。佛教在傳入中國後經過漫長的歲月,在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宗教習俗的會通融合中,演變為中華民族的宗教之一,並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對於佛教傳入中國這一重大事件確實值得隆重紀念,並有必要結合佛教中國化的成功事例認真總結立足於民族文化吸收外來異域文化的寶貴經驗,以作為今天我們汲取世界一切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繁榮民族文化的借鑒。
本文僅就佛教的傳入及佛教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概述筆者的一些想法,並以此作為本書的代前言。

『陸』 關於佛教的一些知識100字

佛教是這么多教派中發展比較早的,而且起源在唐朝時期,一直發展到今天,在中國佛教還是挺多的,各個地方都有教館,我個人是一個隊信仰不反對也不推崇的人,就從我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的感覺而言,信仰佛其實是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佛祖保佑著人們,給人民謀求幸福和平安。心中有一種信仰是好事,最起碼讓自己可以理解這個社會,自己不會走錯路。

『柒』 求佛教知識越多越好

佛教的起源及發展?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後分化為大乘、小乘兩派。小乘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稱
「巴利語經典系佛教」。約在公元3至6世紀,佛教由印度或斯里蘭卡傳入緬甸,再從緬甸傳入西雙版納。
佛教傳入之初稱「擺壩派」,沒有被傣族群眾 接受。後傳入的一派稱「擺孫派」,即被群眾所接受,
成為普及派。由於佛教宣揚的消極、忍耐、調和、輪回、因果報應等有利於維護傣族封建領主的統治,
受到統治者的贊揚、擁護並極力推廣,所以成為傣族、布朗族信奉的宗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思想和教義有四締五蘊、十二因緣、三法印、輪回、業報。其經典總稱三藏:
一、《經藏》,傣語「蘇點大比打嘎」;
二、《律藏》,傣語「維乃壓比打嘎」;
三、《論藏》,傣語「阿皮坦瑪比打嘎」。另外還有許多藏外典籍。南傳上座部佛教要求僧侶、信徒嚴格遵守十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說謊(不記前仇)、不酗酒、過午不食、不觀聽歌舞、不戴花不抹香水、
不坐高處、不積蓄金銀財寶。
西雙版納的佛教建築主要是佛寺、布薩堂(戒堂)、佛塔三大建築,特別是佛寺和佛塔遍
布傣族、布朗族居住的村村寨寨,其中不乏國內外有名的精品,成為西雙版納的一大景觀。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佛事活動和佛教節日名目繁多,主要有如下9項:
1、傣歷6月份的浴佛節,就是傣歷新年,外地人稱「潑水節」。
2、「毫瓦薩」(傣歷9月15日)和「卧瓦薩」(傣歷12月15日),
即「關門節」和「開門節」。整整3個月為凈居齋戒期。
3、賧,即布施。是信眾對寺僧的捐獻活動。節日繁多,一年內至少賧7次以上。
4、「毫干」,即禁忌日,時間在傣歷2月份。
5、「播帕」,即升和尚。
6、「痕帕窪」,即祭佛山。
7、「松桑卡」,時間傣歷 5月15日,為比丘集結日。
8、「播董」,即豎旗桿。
9、「機光羅」,即燒白柴堆,祝賀帕召
升天。傣族、布朗族的每個男子到七八歲左右,都要到佛寺當一段時間和尚,才有結婚、
成家立業的權利和義務,否則,被人瞧不起。當和尚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則終身為僧。

西藏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天竺),相傳於公元前六世紀由北天竺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長子悉達多·喬答摩所創立,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悉達多傳說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485年,活了大約八十歲,大致與我國的孔子同時。因他是釋迦族人,所以後來他的弟子又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的聖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隸制度下,社會極為動盪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時的印度社會生產力已發展到普遍使用鐵器,農業生產的水平有了提高,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發達起來,一批城鎮小邦興起(迦毗羅衛國就是當時的一個小邦),經常互相侵並,發生沖突。在政治上,雅利安人自中亞細亞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土著民族後,創立了野蠻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等,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稱為婆羅門)為最高的社會階層,奴隸(稱為首陀羅)是最下賤的階層。首陀羅是非雅利安人,受著極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被婆婆羅門隨意驅逐甚至殘害。這種不平等的種姓制度,不僅被訂在法律中,還神聖不可動搖地規定在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婆羅門教義中。當時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種姓制度問題上,形成了尖銳復雜的斗爭,導致社會動盪,生產下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得不到溫飽和安定。痛苦、失意、無望、頹廢是當時一般的社會情緒。
這種社會情緒也使作為一個小邦王子的悉達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悶,產生了消極厭世的念頭,不願繼承五位,便外出尋道。開初他也想從婆羅門教中皖出解除苦難的方法,但終於不合心意,便舍棄了婆羅門教,閉居山林靜坐。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畢缽羅樹(後被稱為菩提樹。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下終於悟出了解脫苦難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後來他便到中天竺各地進行傳教活動,組成僧侶集團,逐漸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時候,佛教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
佛教的教義是一個相當龐大、精細的唯心主義體系,後來由於不斷的傳播,發展成為許許多多不同的流派,教義就顯得更為雜亂了。
「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據稱是釋迦牟尼最初說教的內容。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謂「苦諦」,就是說人世間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會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說八苦),沒有絲毫樂處,引導人們去厭惡人世。所謂「集諦」,指造成世間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來找去佛教徒找到了兩條原因:一條叫「業」(幹事情),這是致苦的正因;一條是「惑(煩惱)」,這是致苦的助因。業和惑產生出無數苦果,如果斷絕業和惑,苦果自然隨之斷絕,就可以達到「寂滅為樂」的境界,這就叫「滅諦」。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就必須修道,這就是「道諦」。佛教所說的「道」就是涅盤之道。所謂「涅盤」譯義為滅、滅度、寂滅、圓寂、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等,實際就是死的化名(這種化名多至六七十個)。佛教修行,以涅盤為極目的,其實就是引導人們去求死。四諦之中,苦、滅二諦尤為重要。人生最苦,涅盤最樂,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最脆弱、最怯懦的思想。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一點也不敢觸動,僅以消極厭世和追求死亡的說教來麻痹人民的斗爭意志。苦諦以生老病死等作為人生中最大的苦難,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脫這些苦難,窮人是這樣,富人也是這樣,這就很巧妙地掩蓋了階級矛盾,抹煞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是造成被壓迫人民痛苦的根源。這種說教當然是對剝削階級有利的。誠然,剝削階級也會遇到生老病死等問題,但他們是從剝削階級的貪欲本性來考慮這類問題的,即如何才能長壽,如何在來生來世也能保住榮華富貴的地位等等。而這種說教,不僅迎合了剝削階級的貪欲心理,還為他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剝削階級在縱情享受的同時,分出一部分財物施給寺廟,就可以得到極大的福報。「施佛塔廟,得千倍報;布施沙門,得百倍報。」佛教正是這樣向剝削階級廉價地出售進入天國的門票。
佛教在進一步分析苦難和造成苦難的原因時,提出了「十二因緣」說。認為世界上各種現象的存在都是依賴於某種條件的,離開了條件,也就無所謂存在。人生命的起源和過程也是依賴於條件的,這就是十二因緣。即無知(「無明」)引起意志(「行」),由意志引起了精神統一體的「識」,由識引起身體的精神和肉體(「名色」),有了名和色,就形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心)等感覺器官的「六處」,六處引起和外界接觸(「觸」),由觸引起感受(「受」),由受引起貪愛(「愛」),由愛引起對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取」),由取引起生存的環境(「有」),由有引起「生」,再由生引起了「老死」。所以說到底,人生的痛苦是由無明引起的,只有消除了無明,才能獲得解脫。佛教經典又把十二因緣說解釋為「三世因果報應」說。即:無明、行是過去因,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現在果;愛、取、有是現在因,感未來果;生、老死是未來果。宣揚人們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各種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業」或「惡業」的結果,是早就註定了的,無法改變的。這就為剝削階級殘酷剝削勞動人民,荒淫無恥地進行享受提供了根據,把勞動人民由於剝削制度造成的苦難亦解釋為合情合理的事情。這種說教起著掩蓋剝削階級的罪惡和讓勞動人民服服帖帖當牛作馬的反動作用。根據「因果報應」,佛教又提出「輪回」的說教。「輪回」的原意是「流轉」的意思。佛教沿襲婆羅門教的說法而加以發揚,宣稱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會永遠在所謂「六道」中生死相續,有如車輪的旋轉不停一樣。根據佛教經典所謂「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羅(一種鬼怪惡神)、地獄、餓鬼、畜生。人若做了善事(指信佛等),死後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壞事(指不信佛,不安於自己的命運,觸犯了他人的利益等)死後就會變成畜生,變成餓鬼,或墮入地獄。這種說教,實際上成為反動統治階級用來恫嚇勞動人民群眾,對他們進行精神奴役的一種手段。
釋迦牟尼死後百餘年間,佛教發生分裂:一派稱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長老組成;另一派稱為「大眾部」,擁有廣大的僧侶,公元前一世紀前後又由大眾部的一些支派組成「大乘佛教」,並且稱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為「小乘」。大乘宣稱自己這個教派是「普渡眾生」的,說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當「羅漢」,不管別人,所以很不可取。他們把羅漢稱之為「自了漢」,是帶有一點輕蔑的意思的。大乘打著普渡眾生的招牌,宣稱自己寧願入地獄渡人,也不願自己先解脫。這是很能換得人們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騙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別。空宗(又稱「中觀宗」)是公元三世紀,由龍樹、提婆創立的一個派別。空宗宣揚「一切皆空」的教義,很有導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對。後來世親、無著才創立了「有宗」。有宗又稱「瑜珈宗」是針對空宗來的,認為不能象空宗那樣講,不是一切皆空,佛還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揚「萬法唯識」的教義,認為一切客觀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現,最終也都要歸到佛性一來,主張的是唯心主義的主觀意識論。
傳說龍樹是大乘佛教的祖師,他不僅創立了大乘空宗,而且還把佛教某些教義和婆羅門教的某些教義、儀式相結合,創立了「密宗」,(或稱「密教」)。後稱密宗以外的教派為「顯宗」(或稱「顯教」)。所謂密宗,一是主張秘密傳教;由一人直接傳授給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眾的巫術和煩瑣的宗教儀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穢濁的污水。佛教出現了密宗以後,就走入絕境了。
孔雀王朝時期(約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為印度的國教。當時印度海上交通發達,對外關系活躍,國家甚至發動佛教傳教士遠赴國外以擴大政治影響,佛教由此便逐漸向亞洲其它各國傳播。南從印度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北經帕米爾高原,在公元前後傳入我國,再由我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南傳教以小乘佛教為主,北傳教以大乘佛教為主,以後佛教便一步步地發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傳入各國各地區後,又與當地的思想意識、宗教相結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顯得相當活躍。但在印度,中世紀後佛教便逐漸為印度教所融化,到十三世紀就衰落了。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紀,同時由我國內地和印度、尼泊爾傳入的。由我國內地傳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爾傳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傳入西藏後,曾經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進行了長期的斗爭,後來終於戰勝了苯教,同時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義、神祗和儀式,並形成了自己濃厚的地方特色。這種帶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後來被外地人俗稱為「喇嘛教」。

『捌』 佛教知識

入門:

《給新進的同修 - 初學導引》http://hi..com/veeko/blog/item/4925df1662e49e5bf3de3203.html

初接觸佛教可能會用到的一些資料http://hi..com/veeko/blog/item/8b0dc544333fae44500ffe6b.html

出家:

要出家求佛菩薩(凈空老法師講述)

我年輕的時候沒有福報,既貧又賤,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而且還短命。我二十六歲遇到佛法,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之後,將從前的那些老毛病徹底改過自新。我學佛第一本看的書是《了凡四訓》,我看了幾十遍,非常受感動!袁了凡先生早年的毛病,我全都有,而且我的福報還沒有他大,這怎麼得了!這是給我很大的一個警惕,所以,讀了《了凡四訓》之後,深深反省,認真學習佛法,這才真正得救了。

出家弘法利生這條路,是章嘉大師替我決定的。

我說:『到哪裡去出家?』

大師說:『不要去找法師,不要去找道場。』

我說:『那我到哪裡剃度?』

大師說:『你要是找法師,這個法師不答應,你不就生煩惱了。』

我說:『是!那怎麼辦?』

大師說:『求佛菩薩,求感應。』這個方法妙不可言!

大師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真誠心去求,就有感應。』

於是我就在佛菩薩面前祝願,果然過了幾年,感應現前了。法師來請我出家,大概一個半月當中,他派人來請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誠,於是就答應他了。老師教我的方法應驗了。我受戒也是在佛菩薩面前求的,到有時節因緣時,有人來勸請,所以,我的一生是被動而不做主動。誠心誠意去求,確實『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一定要真誠心求,決定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正法久住世間,為弘法利生幫助別人,肯定有感應。(節錄自『六和六度』21-99)

+++++++++++++++++++++++++++++++++++++++++++++++++++++++++++++++++++++++++++++++++++++++

凈空法師談出家的含義(選摘)

佛就說這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所以你要想成就,尤其是出家,你必須心理上要准備,第一個要持戒,第二個要吃苦。你要守不了戒又吃不了苦,在家學佛很好,一樣有成就,又何必出家?

出家的身分,人天師范,不但是人間一切人的老師(老師就是表率),你的思想言行,別人向你學習,你是代表釋迦牟尼佛的,續佛慧命,遠紹如來,想想看自己能不能做到?真能做到,好,太難得!不但釋迦牟尼佛歡喜,一切諸佛都歡喜,龍天善神哪個不保佑你!可是做不到,做不到,佛不會護念你,善神也不會保佑你,會有一些鬼神來找你,妖魔鬼怪他來找你,幫你作惡,接引你到三惡道。三惡道多半都是地獄道,這些惡鬼邪神他來護持你,讓你造業,最後把你送到阿鼻地獄。這些惡鬼邪神,我相信都是自己過去生中所結的冤孽,全是冤家債主。這就是你雖然出家,你有障礙,你沒有辦法好好的學習,無法斷惡修善,反過來遠離善法,無惡不作,那個麻煩就大。

古德常講,出有四種,家也有四種,都要清楚。你要明白之後,我如果做不到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那就在家學佛。在家出家,這個好,維摩居士給我們做了好榜樣,在家出家。家有四種,第一個叫田宅家,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的家,你有財產,你有土地,你有房舍,你有事業,你有妻子兒女,這是家,世俗之家。一般人講出家,離這個家,這個家並不重要,更重要的,佛給我們講的煩惱家,我們剛才講的十善,十善的反面十惡,十惡是家。你把十惡斷掉,從此以後,起心動念、言行都跟十善相應,十惡的家你超越、你出了,這個好,出煩惱家。

出也有四種,第一個是身出心沒出。身出,真的你離開你家庭,父母妻子兒女你跟他離開,你到寺院裡面去住,現出家相,可是心裏面念念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沒有放下,還是搞的這些,那你就是心沒出。身出心沒出,你的障礙就大,不但沒有解脫,你造的罪業也就重。這是古大德所說的口誦不能行。念經念佛,會念做不到,表面上裝一個善人的樣子,不是真善,說得不好聽一點,自欺欺人。人可以欺騙,欺騙不了佛菩薩,欺騙不了鬼神,有沒有想到?身出心不出,你要真正了解,搞清楚、搞明白,不敢出家,誰願意造這麽重的罪業?

今天在這個環境裡面,縱然發心,發心純正出家,到哪裡去學法?哪個地方有真正的道場?這個道場是真是假?為什麽?現在這個社會偽善不少,假善,不是真的。表面上做得很好看,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過去在洛杉磯有個朋友是出家人,法師,他比我小幾歲,在洛杉磯遇到西藏的仁波切,非常尊敬,跟他學佛。仁波切回到西藏去,他就跟著去,大概去了三個多月,回到美國告訴我,假的。我說怎麽是假的?他說他不是仁波切,他是西藏人,住在尼泊爾。因為聽說外面對於出家人供養很多,所以他是冒充仁波切到美國,收了一大批供養回去之後,才曉得他不是的。他是個在家居士,他對佛法懂得,儀規也知道很多,冒充仁波切到美國。凡是到美國都會得一些供養回去,他可以過幾年好日子。現在這個社會無奇不有,佛門里有,其他宗教也不例外也有。這是說什麽?修道難,你到哪裡去找一個真善知識?找一個好道場?不容易。

也正因為是這個關系,所以我們老師,這老師是真的善知識,也知道現前的環境。我的老師,一個是章嘉大師,一個是李炳南老居士,兩個人都有特殊環境,我們無法跟他們一輩子。又何況章嘉大師教我三年,他就走了,我二十六歲跟他,他老人家那一年六十五歲,他六十八歲走的,我跟他三年。李老師是個特殊環境,都不能長久親近。所以李老師教導我學孟子、學蕅益大師,這是什麽意思?孟子跟蕅益大師都是古人的私淑弟子,是今人以古人為老師。孟子是以孔夫子做老師,孔子過世,不在,念孔子的書,跟孔子學,不懂的地方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他真的學得像孔子。你看夫子在中國稱為至聖,孟子是亞聖。夫子之道,真的是傳給孟子,不是傳給別人,孟子真的完全得到,給後人留下一個好榜樣。蕅益大師明朝末年人,他是依蓮池大師為老師。蓮池大師往生,蓮池大師的著作在,他是依蓮池大師的著作來學習,學得非常像。蓮池大師是我們凈土宗第八代祖師,蕅益是第九代祖師,依古人。

『玖』 佛教的知識

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佛是神嗎?�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喬達摩Gau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問:為什麼稱他為佛呢?佛的意義是什麼?
答: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問:除釋迦牟尼外,有沒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覺悟的可能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問: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還是另一人?�
答:「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Yathābhūtam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彌陀如來。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當時印度許多教派都是有最後解脫的理想的。佛教教義的基本內容簡單地說來,就是說世間的苦苦諦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諦或稱集諦Samudayasacca,說苦的消滅滅諦Nirodha」sacca和滅苦的方法道諦Magga」sacca。佛教經籍非常繁多,其實不超出這四聖諦Cattāriariya」saccāni,諦的意義就是真理,而四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Paticcasamuppāda。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問:什麼是「因果相續」?�
答: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滅無常的,而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是就豎的方面來說的。從橫的方面看,因果的品類有種種無量的差別。種種品類差別的因果關系固然錯綜復雜,但其間又有井然的法則,一絲不亂。一類的因產生一類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一類的因不能生另一類的果,如種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認為因果的法則是決定的,雖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不能加以改變的。這就是「因果相續無間斷義」、「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因果更互相符順義」和「因果決定無雜亂義」的簡單解釋。佛教把主張「現象滅了就不再生起」的見解叫做「斷見」,也是反對的。關於因、緣、果的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緣、五果等說法,這里不一一介紹了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凈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凈、律、密 八大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