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文學歷史知識大全集
擴展閱讀
山東高中數學必備知識 2025-01-17 07:33:25
兒童腺體肥大是什麼症狀 2025-01-17 07:31:54
同學聚會打領帶怎麼系 2025-01-17 07:31:51

文學歷史知識大全集

發布時間: 2022-09-01 07:30:51

㈠ 歷史文學常識有哪些

中國歷史文學常識集錦
(一)
【科舉職官】〖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書法九勢】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成、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二)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三)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五彩】青、黃、赤、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七大藝術】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四)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

㈡ 史記文學常識有哪些

1、《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2、《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3、《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4、《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5、《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㈢ 古代文學常識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文學常識:

1.古代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盤古開天闢地、黃帝戰蚩尤等。

2.先秦文學。

(1)儒家經典。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六經」又稱六藝,在「五經」後增加《樂》。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歷史散文有《左傳》、《戰國策》、《國語》。《穀梁傳》、《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

(3)《詩經》本只稱《詩》,後又以「詩三百」為代稱。著名篇目有《關雎》、《伐檀》、《碩鼠》、《七月》。《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周初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

(4)老子,李耳,字伯陽,又名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傳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書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因此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5)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聖父,魯國人,儒家創始人。主要言論及思想被輯為《論語》,有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而》、《為政》等。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6)左丘明,魯國史官。主要作品有《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曹劌論戰》等選自此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記載春秋時期的史實,富有文學性。

(7)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言論及思想被輯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孟子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8)列子,名禦寇(圉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愚公移山》出於此書。

㈣ 中國文學史必背知識點匯總


詩說:;1、出自於《國語·周語上》;2、一種關於《詩經》收集的說法;;3、「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采詩說:;刪詩說:;1、由司馬遷提
出的《詩經》形成的說法;;2、司馬遷說在孔子時有3000多首詩,孔子選出合;3、這個說法不準確;;吳越春秋:;1、東漢末年的一部雜史;;2、作者
是越曄;;3、寫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的歷史;;古文運動:;1、中唐時期發

下載:70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知識點整理.Doc
123

獻詩說:
1、出自於《國語·周語上》
2、一種關於《詩經》收集的說法;
3、「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采詩說:
刪詩說:
1、由司馬遷提出的《詩經》形成的說法;
2、司馬遷說在孔子時有3000多首詩,孔子選出合乎禮儀的305首組成《詩經》;
3、這個說法不準確;
吳越春秋:
1、東漢末年的一部雜史;
2、作者是越曄;
3、寫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的歷史;
古文運動:
1、中唐時期發起的一起由駢體一以散體的文體與文風的革新運動;
2、主張「主以明道」
3、主要作家有韓愈和柳宗元;
九歌的藝術特色:
1、寄託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規諷之意;
2、神靈的價格化;
3、具有奇特瑰麗,色彩斑瀾的藝術境界;
陳子昂對唐詩的發展所起的推進作用:
1、復歸風雅成為盛唐歌行即將到來的序曲;
2、陳詩壯偉之情和豪俠之氣有盛唐詩歌的風貌;
3、其提倡風骨和寄興,對詩歌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談論杜甫詩歌「詩史」的性質;
1、寫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現實;
2、借記事以抒情,表達愛國憂民的精神;
3、以時事入詩,具有寫實性;
簡述李斯創作的基本情況及其特點
1、其創作主要包括奏議文和刻石文;
2、以《諫逐客書》為代表的奏議文,鋪陳排比,有縱橫之氣;
3、其刻石文四言為句,三句為韻,形式獨特,鋪敘歌頌,氣度宏大;
天問:
1、屈原創作的奇特的詩歌;
2、針對自然現象、神話傳說、遠古歷史、社會現象提出了107個問題;
3、表現了詩人見識廣博、勇於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駢文:
1、一種具有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
2、駢文的特徵是:對偶、用典、聲律和詞藻;
盛唐邊塞詩派:
1、以高適、岺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群體;
2、他們的詩主要以邊塞生活為主要題材;
3、他們的邊塞詩寫得雄壯美,有一種慷慨悲涼之美;
唐傳奇:
1、唐代流行的一種文言短篇小說;
2、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民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
神話的性質:
1、都是產生於史前遠古時代;
2、是原始初民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的解釋;
3、表達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願望;
4、都幻想和想像的產物;
簡述先秦諸子散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特點
1、春秋到戰國初期:語錄體、篇幅簡短、辭約義豐;
2、戰國中期:論辯體,長篇大論、說理暢達;
3、戰國末期:專題論文,論題集中,說理透闢;
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
1、內容充實豐滿,多慷慨悲憤之氣;
2、藝術表現形象生動、音韻流暢、辭藻華美、對付工整;
3、藝術風格華麗綺煥,雄健渾
厚;
簡述陶淵明詩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
1、心境的平和散淡;委運任化,順乎自然,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心境自然平和;
2、語言的平易質朴,語言質朴無華、不加雕飾,極盡自然純凈之美;
試論《史記》刻畫人物的特點。
1、人物之間的對比襯托;
2、特定環境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色
3、出色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
4、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戰國策》
1、記東周、西周和諸侯國之事,起於戰國初年、終於秦滅六國;
2、主要記錄戰國時期縱橫策士的事跡和言行;
3、由西漢劉向整理編訂為三十三篇,並定為現名
《過秦論》
1、西漢賈誼的政論散文的代表作;
2、文章的核心是指出秦滅的原因是「仁義不施」;
3、文章體現了賈誼散文鋪排渲染,氣盛情濃的特點;
永明體:
1、由南朝齊永明時期由詩人沈約、謝脁提倡的一種詩體;
2、它是五言詩由格律比較自由的古體詩向格律比較嚴謹的近體詩的過渡階段;
3、永明體對詩歌的格律有嚴格要求,講究四聲的配合;
武功體:
1、晚唐詩人姚合的詩歌被稱為武功體
2、其代表作是五律組詩《武功縣中作三十首》,寫山縣的荒蕪,官況的調敝,以個人生活的窮困,
3、詩風清切峭拔;
簡述《古詩十九首》的情思內涵
1、寫遊子、思婦的離情別緒,具體表現為思鄉懷人,閨思愁怨;
2、寫遊子對生存態度的感覺,和對人生某些態度的思考;
簡述漢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
1、生活艱難
2、諷刺達官顯貴
3、厭倦戰爭;
4、抒寫愛情婚姻;
簡述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繁榮的原因
1、受到漢末到六朝品評人物的影響;
2、士族子弟有意學習名士的言談舉止;
3、文人文士以熟悉故事為學問;
1、《詩經》詩的分類:
社會政治詩、情愛詩、史詩及其它;
《詩經》的藝術成就:
《離騷》的藝術成就:
神話的性質:
1、神話是幻想和想像的;
2、神話是遠古人類對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解釋,是「神化」了的現實生活;
3、神話表達了遠古人類對自然或社會現象徵服的願望;
4、神話只能產生在遠古社會;
中國神話的特徵:
1、中國神話始終圍著的人的生存這一主題;
2、神話中的人物都充滿的昂揚的鬥志、神異的力量和英雄氣概;
3、神話中都熔鑄著濃烈的感情,表達鮮明的形象,表現豐富的想像力;
4、神話是一種集體創作,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的變化、完善;
神話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1、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方向:一方面,神話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後世文學發展的主流,另一方面,神話富於想像、富
於形象、富於情感的的特徵,敢影響著後世文學的發展;
2、豐富多彩的神話,也為後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這不竭的的源泉;
《詩經》的來源:
「采詩說」:
1、出處於《漢書·食貨志》
2、「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林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韻律,以聞於天子」
3、《詩經》來源的說法;
「獻詩說」:
1、《詩經》來源的一種說法;
2、出自於《國語·周語上》
3、「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刪詩說」
1、司馬遷提出的《詩經》來源的一種說法;
2、此說法說在孔子時期有3000多首詩,孔子提出合乎禮儀的305首組成《詩經》;
3、此說法不正確;
詩經的分類:
1、風、雅、頌;
2、分類方法是根據音樂的不同,風土之音曰風(各地不同的音樂),朝廷之音曰雅(王朝京畿地區的音樂,分為大雅、小雅,分類的依據也是音樂的不同),頌是宗教祭祀用的舞曲;
詩經的分類:
1、社會政治詩
2、情愛詩:
3、史詩及其它;
詩經的文學成就:
1、抒情與定實的統一;
2、賦、比、興手法的運用;
賦:一般可以直接刻畫描寫,也可以直抒胸臆或直言其志,在《詩經》的就去最多;
比:一般指比喻;
興:一般在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端,它與詩歌情思的關系可以分為相關和不相關;
3、語言和結構方面的特點:
重章復沓的形式、四言為句
節奏鮮明、音韻諧洽,有天然的音樂美感;
詞彙豐富,大量使用聯綿詞和疊詞;
尚書:
1、我國第一部歷史散文集;
2、以記言為主的古史;
3、分為古文學和今文學;
春秋:
1、孔子修訂的魯國編年史,記國魯、周和其它諸侯國的歷史;
2、是新聞標題的形式;
左傳:
《春秋內傳》
其文學色彩:
1、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事件的故事化;
2、描繪人物神形畢現,有立體感;
3、生動的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4、關於寫外交辭令,理富文美;
國語:
1、我國第一部國別史;
2、主要記錄齊、魯、晉、鄭、楚、吳、越的歷史;
3、起於周穆王,止於魯悼公。
戰國策:
1、由西漢劉向修編成冊;
2、主要記敘戰國諸侯國的縱橫策士的言行、事跡;
3、在不少誇張的言辭,但自有其特色;
特徵:
1、鋪張辯麗、誇飾恣肆的風格;
2、能抓住人物的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
3、摹繪人物,形神畢肖;
4、引譬設喻,善用寓言;
老子:
1、形象化的說理;
2、語言上的韻散結合;
孟子:
1、有雄辯色彩;
2、善於使用典型的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莊子:
1、奇幻譎詭的想像;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
3、細膩逼真的描寫;
4、諧趣和譏諷橫生;
楚辭的產生:
1、與楚地的楚聲、楚歌有直接的關系;
2、與楚地民間的巫歌有緊密的關系;
3、有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4、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文化的影響;
離騷的題意:
1、司馬遷:猶離憂
2、班固:離,猶遭也,騒,憂也;
3、王逸:離,別也,騷,憂也
4、近人游國恩:認為其是楚地古樂曲名,也可能有牢騷的意思;
離騷的藝術特色:
1、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像;
2、竣潔純美,獨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比、興手法的拓展;
4、結構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秦漢文學
李斯的創作情況:
1、李斯的創作主要是奏議文和刻石文;
2、《諫逐客書》為代表的奏議文,鋪排渲染,有縱橫之氣;
3、其刻石文四言為句,三句為韻,氣度宏偉、韻律諧合;
賈誼的政論文的特點:
1、氣勢犀利、情感激揚,切直曉暢;
2、鋪排渲染,有戰國縱橫家遺風;
晁錯政論文的特點:
1、切實中肯、論精識深、擅長分析、言之鑿鑿;
2、有戰國縱橫家風氣;
《史記》描寫人物的表現手法:
1、精巧的裁剪和安排;
2、人物之間的對比襯托;
3、在特定的環境下展現人物性格;
4、出色的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
5、以個性化的語言展現人物性格;
曹操詩歌的藝術成就:
1、開創了文人「擬樂府」創作的全盛局面;
2、其作品中有一種沉雄悲涼的風格;
其是改造文章的祖師、寫了第一首山水詩《觀滄海》;
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
1、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2、其語言的華美具體體現在濃烈的感情色彩和鮮明的聲色;
3、其詩歌的藝術成就還體現在注重語言對稱回環之美、注意語言的錘煉方面;
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徐幹、劉楨、應瑒、陳琳、阮瑀;
蔡琰:
《悲憤詩》的特點:
1、在詩人親身經歷的基礎之上,其對感情的描寫、心理的刻畫,真實、細膩;
2、能夠注意對細節的描繪、氣氛的渲染,對烘托主題有起到記好的作用;
3、全詩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有史詩的效果;
正始之音:玄風
阮籍詩歌的成就:
1、其中的有一種意蘊深沉之美;
2、有一種清逸玄遠之美;
3、將哲理、情景、情思與意象融為一爐,意蘊深沉、清逸玄遠。
嵇康特色:
1、其詩中創造了詩化了
的人生境界;
2、部分詩句有一種峻切之語;
3、能脫開《詩經》,在四言詩中另闢蹊徑。
太康詩風:
左思:
1、有一種建功立業、功成身退的闊大胸懷;
2、有一種悲憤不平之氣;
3、有一種遺世歸隱的超脫思想;
遊仙詩:
1、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在《離騷》中,屈原就曾因為對現實不滿而幻想神遊天界,在《遠游》中就有直接的表述;
2、其內家有兩種傾向:一各是純寫求仙長生之意;另一種是有所寄託、表達人生戚戚的抒情之作;
玄言詩:
1、始於魏晉,在東晉中期是其成熟和高潮期,在東晉末期式微;
2、代表詩人有許詢、孫綽;
3、內容上以談論老莊玄理為主,表達上抽象玄虛、淡乎寡味;
陶淵明:
形成平淡之美的原因:
1、心境的平和散淡,其委運任化、順乎自然、不汲不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2、詩文的平易質朴,語言質朴無華、不加雕飾、極盡語言純凈之美;
南北朝詩歌:
南北朝詩歌的發展方向:
1、南朝詩歌承魏晉之風,重視詩歌的藝術特質,重抒情甚至重娛樂的方向發展,尤其重視詩歌藝術技巧的追求;
2、北朝詩歌則直承漢詩之風、朝著重政教、尚寫實、崇樸野,
3、南北朝詩歌分別朝著清新活潑和剛健激越的方向發展。
謝靈運:
成就:
1、創造了一種山水詩的詩歌模式;
2、對局部景物的描寫,則表現出了情思韻味,朝著晴景交融的方向發展;
3、對景物的聲、光、色都有生動描繪;
鮑照詩的成就:
1、抒情濃烈、氣勢流暢之美;
2、注意字句的錘煉,辭采瑰麗,有震撼人心的作用;
3、對七言詩的發展也有巨大貢獻;
永明體:
1、又稱新體詩,是從詩歌聲律角度提出來的一個概念;
2、它是五言詩由格律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過江階段;
駢文:
1、一種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
2、其特徵是:對偶、辭藻、用典,聲律;
魏晉南北朝:
志怪小說
1、即雜談神仙鬼怪的小說 ,始於魏晉南北朝;
2、曲折的反映社會現實、表達鮮明的愛憎、浪漫的情懷,以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
志人小說產生的原因:
1、受漢末到六朝品評人物的影響;
2、士族子弟為取得名聲向學習名士言談舉止;
3、文人以熟悉故事為學問;
貞觀詩壇:
1、掌管貞觀詩壇的是唐太宗及其周邊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上官體:
1、指貞觀詩壇後起之秀上官儀及其效仿者的詩作;
2、上官體以綺錯婉媚為本,重視詩歌的形式技巧,追求詩歌的聲律辭采這

㈤ 古代文學常識大全

一、建安文學基礎:
1、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傑出的詩人曹操。他詩歌創作 代表作品有描寫漢末戰亂和人民苦難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現統一天下雄心壯志、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現了他博大的胸懷;《觀滄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描寫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氣派。《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現了作者對賢才的渴慕,《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了曹操積極進取精神。
2、曹操是建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開用樂府舊題寫時事的先河。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詩也不少優秀之作,他學習漢樂府,但又有自己的風格。
3、現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現存最早了文學專論,他提倡文學,對建安文學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
4、曹植的生活和創作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線,
5、曹植詩歌創作的代表作有描寫游俠少年的高超武藝和愛國精神的《白馬篇》,其中「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集中表現了少年的愛國精神;鼓勵朋友建功立業的《贈徐幹》;在思婦身上寄託自己的失意和苦悶的《七哀》;描寫一個少年斬斷羅網,拯救一隻黃雀的故事的《野田黃雀行》;描寫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泰山樑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惱寄託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鍾嶸稱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6、建安時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稱見於曹丕的《典論·論文》,指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瑒、劉楨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7、「七子」的詩歌創作中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詩》其一,其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表現了戰亂給人民帶不的苦難。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阮瑀的《駕出北郭門行》等;抒寫個人的抱負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劉楨的《贈從弟》三首等。
8、現存題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憤詩》,騷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憤詩》。
第二、正始西晉文學基礎
1、正始文學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學,此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2、嵇康的散文代表是《與山巨源絕交書》,詩歌的代表作是《贈秀才入軍》十八首;阮籍主要的詩歌創作是八十二首《詠懷詩》,最著名的散文是《大人先生傳》。
3、阮籍的《詠懷傳》在運用王言詩抒情和諷諭方面有較高的成就,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表現了自己的孤獨苦悶,給處於黑暗統治下的進步作家開拓了一條寫作政治抒情詩的道路,《詩品》的「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概括的就是阮籍的詩風。陶淵明的《飲酒》,庾信的《擬詠懷》。
4、晉武帝太康前後的「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指導的是張華、張協、陸機、潘尼、潘岳、左思,他們是太康時期著名的詩人。
5、太康文學創作有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模擬古人的風氣大盛;二是追求詞藻華美和對偶工整。劉勰所說「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指的就是太康文學。
6、太康時代最著名的作家是陸機,與之齊名的作家是潘岳,還有張華張協等。
7、陸機的代表作有模仿《古詩十九首》的《擬古詩》十二首,描寫行旅生活的《赴洛道中作》;潘岳的名作是《悼亡詩》三首。
8、左思是西晉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直接繼承了建安風骨有「左思風力」之稱。
9、左思的代表作有《詠史》八首,作品採用了典故,運用了對比等手法,如「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對比,「澗底松」和「山上苗」即是比喻寒門知識分子和士族子弟,又是用對比反映寒門知識分子與世族門閥的矛盾。此外,《招隱》《嬌女詩》《三都賦》都是他的名作。
10、劉琨的代表作是《扶風歌》,他是著我的愛國詩人。郭璞的代表作是《洲仙詩》十四首,他是一位玄言詩人,《詩品序》中「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即是對玄言詩的批評。
第三、陶淵明基礎:
1、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謚號「靖節徵士」,因其曾作過彭澤令,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陶彭澤,他辭去彭澤令後,過著「晨興埋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躬耕生活。
2、陶淵明的詩可以分成兩類:田園詩和詠懷、詠史詩。他的散文辭的名篇是《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等。
3、陶淵明的田園詩歌按其內容可以分為三方面:一部分表現農村的恬美靜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代表作有《歸田園居》其一(「少無適俗韻」),《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等;另一部分以極大的熱情歌詠了農業勞動,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建立的友誼,如《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人生歸有道)等;還有一小部分反映了農村凋蔽和自己的窮困生活,如《歸田園居》其四(久去山澤游)、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詩並記》是他田園詩的一個新發展。
4、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繼承了正始詩人阮籍和西晉詩人左思的伎,發揚了建安的精神。代表作有《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讀山海經》其十(精衛銜微木)等。
5、魯迅稱一些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如《讀山海經》其十為「金剛怒目式」的作品。
6、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1、平淡與醇美的統一。陶詩很少用奇特的形象、誇張的手法和華麗的詞藻,甚至連形容詞都少用。2、情、景、理的統一。
7、陶淵明是魏晉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出現打破了了玄言詩的統治,詠懷、詠史詩繼承了阮籍、左思的傳統,發揚了建安的精神,田園詩是他的獨創。「田園詩」成為一個流派在詩歌史上獨樹一幟,
8、陶詩的藝術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唐代學習田園詩的有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詩人。
第四章南北朝樂府民歌基礎:
1、南朝樂府民歌約五百首,大部分屬於《樂府詩集》的「清商曲辭」,其中「吳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一百四十二首,「神弦歌」十八首。
5、南朝樂府民歌,除吳歌、西曲外,還有一首較長的抒情詩《西洲曲》,屬《雜曲歌辭》。
8、北朝民歌主要收集在《樂集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在《雜曲歌辭》、《雜歌謠辭》中也有一小部分,共約六十多首。
10、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創作,我們所接觸到的,除漢人的作品外,還有氐人、羌人、鮮卑人,以鮮卑民歌居多。
12、北朝民歌中最傑出的長篇敘事詩是《木蘭詩》,它產生的時代不會晚於陳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第五南北朝詩文基礎:
1、晉宋之際代替玄言詩的是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
2、謝靈運因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他的山水詩的代表作有《登池上樓》(潛虯媚幽姿)和《入彭蠡湖口》(客游倦水宿)等。《登池上樓》中「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寫景名句。
3、鮑照對詩歌形式的主要貢獻是為七言詩拓寬道路,其詩歌代表作有《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其中「自古聖賢皆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的詩句,表現了對門閥制度的不滿,《擬古》其三(幽並重騎射)、其六(束薪幽篁里)《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等也是其代表作。
4、鮑照的詩歌直接繼承著建安文學的傳統,大力寫作樂府詩,他是繼曹丕之後,對七言詩貢獻最大的詩人。
5、教材中提到繼承建安風骨或發揚其精神的詩人有:阮籍、左思、陶淵明、鮑照。
6、所謂新體詩是指自齊至隋百餘年中講究聲律、對偶的作品,名曰新體詩。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所謂新體,是就其形式而言。齊永明年間著名詩人沈約根據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句中聲、韻、調的配合,指出八種應避免的聲律上的毛病,叫做「八病」。齊永明年間沈約等人開創的,由聲律與對偶互助配合而形成具有格律的新體詩,稱永明體。
7、新體詩作家除沈約外,成就較高的還有齊詩人謝朓、梁詩人何遜、陳詩人陰鏗等。
8、文學史上把謝靈運和謝朓分別稱為「大謝」和「小謝」。謝朓因為做過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謝宣城」之稱。
9、謝朓山水詩有一首寫春江日暮景色的名篇,題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灞矣望長安)其中的「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描寫春江日暮景色,「喧鳥覆春州,雜英滿芳甸」寫建康(南京)周圍的景色,是寫景名句。
10、謝朓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詩,帶有南朝民歌氣息,語言精練,情味雋永,如《玉階怨》(夕殿下珠簾)和《王孫游》(綠草蔓如絲)等。
11、繼玄言詩、山水詩後南朝一度盛行的詩歌是宮體詩。
12、杜甫在《解悶十二首》中說:「頗學陰何苦用心」反映的是陰鏗、何逮兩位詩人。他們的名篇分別是陰鏗的《江津送劉光祿不及》(依然臨江渚)何遜的《相送》(客心已百念)等
13、集南朝詩歌成就之大成的詩人是庾信,他早年是梁朝有名的宮體詩人,後出使西魏,遂終身羈留在北方,他初步融合了南北詩風。
14、庾信詩歌的代表作是《擬詠懷》二十七首。他是南北朝時期駢賦,駢文成就最高作家,賦的代表作是敘述梁代興亡和自己身世的《哀江南賦》,五言小詩的名作有《寄王琳》(玉關道路遠)和《重別周尚書》(陽光萬里道)。
15、駢文是與散相對而言的,它有三個特點:第一是講究對偶,又多用四六句,因為兩句兩句的對偶,好象是並駕的兩匹馬,所以叫駢文。第二是語音方面講究平仄。第三是多用典故和華麗的詞藻。可以說駢文是一種詩化的散文。
16、南北朝駢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鮑照憑吊廣陵的《蕪城賦》,孔稚圭諷刺假隱士周顒的《北山移文》,梁江淹的《恨賦》《別賦》,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和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17、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
第六魏晉南北朝小說:
1、南北朝小說,按其內容可分為兩類,即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
2、南北朝小說中現存比較完整的,並能代表這個時期志怪小說面貌的是東晉干寶的《搜神記》
3、南北朝志人小說的集大成的代表作是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4、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共分三十六篇,為之作注的是梁代的劉孝標。
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
1、我國現存第一篇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專論是曹丕的《典論論文》
2、《典論論文》之後,文學批評史上另一篇重要的作品是西晉陸機的《文賦》
3、我國文學批評史上最重要、最系統的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是劉勰的《文心雕龍》
4、成書於梁代的一部專門評論五言詩的菱是鍾嶸的《詩品》
隋唐五代文學基礎:
1、據清代康熙年間所編的《全唐詩》所錄,唐代有詩人兩千餘人,作品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共九百卷。
2、唐詩的發展一般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
3、初唐前五十年,宮體詩充斥詩壇。以「綺錯婉媚為本」的「上官體」是這個時期的代表。
4、唐代文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詩歌、散文、小說都得到很大發展,同時還興起了詞和變文這兩種文學形式。
5、初唐的中心問題是:(1)沖破六朝詩歌的狹窄題材,使詩歌表現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重大的政治問題;(2)擯棄輕浮綺靡的詩風,建立剛健有力的新詩風;(3)確立律體,發展七言歌行。
6、初唐後五十年,先有「四傑」開始突破「宮體」的內容,繼有沈宋確立了律詩的形式,最後陳子昂痛斥齊梁詩風,高倡建安風骨,才為唐詩開辟了發展的道路。
7、以李白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是盛唐詩歌的主流,政治詩和邊塞詩集中體現了盛唐詩歌的特色。
8、以白居易為代表的新樂府運動象一條大河貫穿了整個中唐。
9、愛情主題在晚唐十分流行,這是受了市民文學的影響。
隋及初唐詩壇
1、唐代初年,舊陳、隋入唐的宮庭詩人仍「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用詩歌為統治者歌功頌德,點綴昇平。這些詩人中最有名的是宮庭詩人上官儀,他的詩「以綺錯婉媚為本」,時人謂之「上官體」,上官儀把六朝以來的對仗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對」、「八對」等名目,這些法式成為後人寫作律詩的規范。
2、在初唐詩壇上,詩人王績是位較突出的詩人,他的《野望》不僅風格澹遠,而且已是成熟的五律了。他的主要貢獻在於他上承梁陳,下啟沈宋,開一代新詩風。
3、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他們都是七世紀下半期「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詩風,突破了宮體詩的狹小范圍,擴大了詩歌題材,他們憑自己的創作登上初唐詩壇,上承梁陳,下啟沈宋,在詩壇上佔有重要地位,「四傑」中,盧駱可能比王楊時代稍早些,盧駱發展了七言歌行,王楊擅長五律。
4、「四傑」的創作有共同之處,又有所不同,他們上承梁陳,下啟沈宋,在詩壇上佔有重要地位,「四傑」中盧洛由陳隋入唐,其詩仍有「宮體詩」的韻味,其歌行體是「宮體詩」的新發展和新改造;五律到王楊手中才開始定型,是五律的奠基人。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算是當時最好的五律了,其中「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兩句歷來為人稱道。
6、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充分肯定了四傑的地位。
7、劉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頭翁》是其代表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其中的名句。
8、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
9、沈佺期、宋之問的主要成就是總結了六朝以來聲律方面的創作經驗,確立了律詩的形式。
10、和沈、宋同時,工於律詩的人還有不少,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被稱為「文章四友」。
11、陳子昂的詩歌主張見於他的《修竹篇序》中,他以復古為革新,主張繼承建安風骨、正始之音。
12、陳子昂今存詩一百二十餘首,《感遇》三十八首是其代表作。其《登幽州台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全詩只有四句,前二句寫自己的孤獨,後二句寫人生之有限,感情深沉蘊藉。
盛唐詩壇:
1、前人常以張九齡與陳子昂並稱,他的《感遇詩》十二首和陳子昂的《感遇》很近似,都是興托諷諫之作。
2、開元初年,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被稱為「吳中四士」。
3、賀知章的《詠柳》是一首著名的詠物詩,它借柳樹歌詠了春風,贊美了欣欣向榮的春天。
4、張說的代表作是《鄴都引》,王翰的代表作是《涼州詞》,王灣的代表作是《次北固山下》。
5、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園詩人,但他詩歌的主要題材卻多是山水行旅。其詩歌的風格是恬淡孤清。
6、《過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園詩中寫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它在八句五言詩中,寫了田園景物的清新秀麗,故人情誼的真摯深厚,田家生活的簡朴可愛。
7、盛唐時期真正大量寫田園詩的是儲光羲,他偏重寫農家的快樂,如《釣魚灣》、《田家雜興》等。
8、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他的思想和創作以天寶初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熱衷政治,奮發有為。後期則是吃齋奉佛。
9、王維詩歌的題材相當廣闊,主要有三方面:政治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
10、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山水詩畫的評價。
11、王維的邊塞詩《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把邊塞沙漠景色描繪得歷歷在目,歷來為人稱道。
12、王維的詩在抒情方面以構思精巧和語言新鮮見長。《送元二使安西》被《詩藪》評為唐絕句之冠。
13、王之渙僅存六首絕句,其《登鸛雀樓》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本非說理,卻包含了生活的哲理。
14、李頎是著名的邊塞詩人,又以贈答最多,而且善於用古詩描寫音樂。
15、崔顥最著名的詩是《黃鶴樓》其中第二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兩貫穿了古今,神思邈遠。
16、王昌齡曾做過江寧丞,所以有「詩家天子王江家」之稱,他的七言絕句,只有李白能與之媲美。
18、高適詩歌今存二百餘首,從體裁看,絕大部分是古詩,尤以七言歌行見長。
19、高適邊塞詩的特色是「尚質主理」,即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邊防問題。其代表性作品《燕歌行》即是有感於張守珪軍中之事而作。
20、岑參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岑參的詩「尚巧主景」,他善於用濃重的色調描繪邊塞的奇異景色;用奇特想像造成鮮明的詩句;音調悲壯 宏亮,用韻靈活,有的三名一換韻,如《走馬川行》;有的兩句一換韻,如《輪台歌》等。
2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岑參《白雪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名句;「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是其《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的名句。
解詞與簡答
1、山水田園詩派: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的一個重要詩派,以描寫山水田園生活而得名,以王維孟浩然為主要代表,另外還有儲光羲等,這一派詩人注意反映山水田園的自然風光,體物精細而風格淡遠,對後世文學有較大影響。
2、邊塞詩派:盛唐時期著名的詩歌流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故雙稱「高岑詩派」。此派作家有王昌齡、王之煥、李頎等。他們多用七言歌行和七絕,多方面表現邊塞生活和景色,往往筆力雄健,色彩濃烈,風格雄渾奔放。
3、王維詩歌的主要內容:王維詩歌的題材相當廣闊,主要有政治詩、邊塞詩和山水田園詩。他的邊塞詩具有豪壯的英雄氣概,如《少年行四首》,善於描繪邊塞的景物,如《使至塞上》、《隴頭吟》、《老將行》。王維早年,曾經寫過一些抨擊權貴、不滿現實的政治感遇詩,如《寓言》,後期的詩往往滲透著佛家虛無冷寂的情調,有些田園詩表現了大自然的幽靜恬適之美,審美趣味比較高。
李白:1、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雖然有復雜的思想傾向,擔仍有一個中心主題,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2、李白是繼屈原之後,積極浪漫主義的又一高峰。
3、杜甫稱贊李白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4、李白的詩歌的語言清新、豪放,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恰好說明了他詩歌的語言特色。
李白在汲取了民歌語言清新明快特點的同時,又注意繼承建安以來優秀詩人的藝術傳統,因而又具有精美的特點。
6、《獨坐敬亭山》中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表現了李白的豐富想像力,在他的筆下,大自然都具有了生命。
7、《子夜吳歌》、《早發白帝城》都是用極單純的語言表達了深厚的感情。
二、解詞與簡答
1、簡要說明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1)形象往往是個性化的,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如《蜀道難》。(2)李白詩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現實的,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梁甫吟》等。(3)李白的誇張是最大膽的,又是最易為人接受的。如《秋浦歌》「白發三千丈」(4)李白的語言清新、豪放,不拘於格律,不雕琢字句,一切統一於自然。
杜甫:1、杜甫的家庭有兩特色,一是「奉儒守官」,二是「立功立言」。從杜甫的一生來看,他一直在實踐著他的家訓,無論窮達,他都要兼濟天下,可見他的思想屬於儒家,這一點從他敘事詩都統一在憂國憂民的政治熱情中即可證明。
2、天寶十四年,杜甫往奉先縣控望家小,回家後即寫了《自就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兩句詩成為千古名句。
3、公元七五年春,杜甫自東都歸華州,將沿途所見寫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4、杜甫《春夜喜雨》中最後一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寫春雨的可愛,它給人們送來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5、《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等詩句,表現了杜甫對國事的感慨,悵恨與家人離別。
6、杜甫喜歡歌詠鳳凰,這幾乎成了詩人的化身和寫照。因此,他筆下的鳳凰如他一樣仁愛善良。
7、在杜甫的七律抒情詩中,藝術性最高的是《秋興八首》組詩。
8、杜甫詩歌在寫法上顯著的特點之一是用身邊瑣事表現重大主題,如《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呈吳郎》等。通過人物對話表現重大主題是杜詩的又一特色,如《兵車行》《石壕吏》等。
9、秋天和大江是杜詩中最富想像力的兩個形象,在《登高》、《白帝》、《秋興八首》等詩中,都集中了這兩個形象。
10、杜甫詩歌的語言是蒼勁凝煉的,用他的說法是「詩成毫發無遺憾」。
11、杜甫是一個眾體兼長的詩人,五言、古體、律詩、絕句,他都無不運用自如,其中尤以古體和律體為佳,他是唐代寫作七律的第一大家。同時,他「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直接開啟了中唐的新樂府運動。所以我們說,杜甫是一位承前啟後的作家。
12、杜甫所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在他的詩中都得到了深刻反映,所以他又被稱為「詩史」。
簡答題:1、舉詩例簡要說明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答:杜甫詩歌的主要思想內容是:(1)面對現實,諷諭時事,如《兵車行》、《麗人行》《三吏》《三別》等。(2)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如《水會渡》、《負薪行》、《遭田父泥飲美來中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3)熱愛生活,描寫日常生活,如《舟前小鵝》《春夜喜雨》《月夜》《北征》《羌村》等。
2、簡述杜甫詩歌的藝術特點:答:第一,善於對現實生活作多方面的藝術概括,第二、雄渾壯闊的藝術境界和細致入微的表現手法,第三,杜詩在語言藝術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他的語言主經過千錘百煉的。第四,杜甫是眾體兼長的詩人。五言七言古體律詩絕句,他無不運用自如,尤以古體和律體為佳。
新樂府運動和白居易:1、新樂府指的是新題寫時事的樂府,中唐新樂府運動是由張籍、王建、李紳的創作開始的,李紳寫《新題樂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元稹的基礎上擴充為五十首,名曰「新樂府」,並在序里明確提出其詩歌創作的主張,於是新樂府創作從杜甫開始,經過元結、顧況,到白居易就形成了一個現實主義詩歌運動。重要作家除白居易外,還有元稹、張籍、王建、李紳等。
2、用新題寫時事的新樂府,始創於杜甫,從杜甫到白居易過渡的作家 是元結、顧況、戎昱、戴叔倫等。
3、寫新樂府取首二字為題為白居易總結新樂府「首章標其目,卒章顯其志」的特點開了先河的詩人是顧況,而除了白居易外,在新樂府運動中創作成就最高的是張籍和王建。
4、「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李紳《憫農》中著名詩句。
5、白居易一生以四十四歲貶為江州司馬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
6、白居易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諷諭詩,大都寫於前期。
7、在白居易感傷詩中有兩首著名長詩,它們是《長恨歌》和《琵琶行》,其中《琵琶行》在描寫音樂形象方面歷來為人所稱道。
8、「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一文中提出的文學創作主張。
簡答題:1、簡要舉例說明白居易詩歌的藝術特點?答:(1)突出地表現在詩歌語言上。淺顯平易,有意到筆隨之妙。(2)善於運用一、二警句統攝全篇,達到言淺意深,平淡中見警奇的效果。(3)還突出地表現在敘事詩上,以敘事為主,結合抒情,脈絡分明,曲折生動,人物個性突出。

㈥ 初中文學常識必考知識歸納有哪些

初中文學常識必考知識歸納如下:

1、《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古人也稱詩三百。根據曲調分風、雅、頌三大類,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形式以四言為主。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源頭。我們讀過的篇目有《關雎》《蒹葭》等。《詩經》與《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合稱五經,為我國儒家經典作品。

2、《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散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論語》與《大學》、《孟子》、《中庸》合稱四書是我國儒家經典。

3、《曹劌論戰》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本文緊扣論戰,記敘了戰爭的全過程,重點寫戰前曹劌對備戰條件的評論和戰後對取勝原因的分析,表現取信於民的思想。(九下)。

4、《晏子使楚》選自《晏子春秋》,這是後人搜集齊國大夫晏嬰的言行編輯而成的。晏子:春秋後期著名的政治家。(八上)。

5、《陳涉世家》司馬遷,字子長,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全書130篇。《陳涉世家》選於此。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節選部分記敘了我國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後的浩大聲勢。貫穿文章的主線是陳勝吳廣的活動。詳寫的是起義的籌劃過程和起義場面。起義的導火線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九上)。

6、《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齊策》《戰國策》是戰國時期的一部國別史,歷史散文集,西漢劉向編訂。本文從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設喻,勸說國君要廣開言路,才可以興國。(九下)。

7、《出師表》,作者諸葛老師,字孔明,三國政治家、軍事家,時人稱卧龍。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在《表》中,諸葛老師向劉禪提出了三條建議:廣開言路(前提),嚴明賞罰(關鍵),親賢遠佞(核心)。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和抒情。

8、《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是南北朝時北方民歌的傑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9、《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這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朝代)文學家、史學家(稱謂)。

10、《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11、《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清代人。《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選編的一部筆記體小說,以敘寫故事為中心。

㈦ 文學常識的中國文學常識

㈧ 古代文學常識

一、文化常識

1、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後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5、《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5、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為國子監。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②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員。

③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④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中國文學之最

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4、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5、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6、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12、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13、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14、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15、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17、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18、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19、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20、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21、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22、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23、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三、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老人

16、桑麻:農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趙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台、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五、詩句與人

1、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

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

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師。諸葛亮

5、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6、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李白

7、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歐陽修

9、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10、世上蒼痍,詩中聖哲;人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

11、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汩羅江上萬古悲風。屈原

13、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范仲淹

14、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魯迅

15、列寧贊高爾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烏蘭諾娃。

17、關漢卿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六、一句話評書

①《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語)

③《夢溪筆談》: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英李約瑟)

④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⑤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鑒》

⑥雋永的說辭:《戰國策》

⑦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

⑧舊時代的葬歌:《駱駝祥子》

七、人的稱謂

(一)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

(二)稱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三)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

(四)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東。

(五)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

(六)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岑嘉州柳宗元稱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謙稱

1、自稱: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稱: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謙詞:

尊長者自稱:在上;

晚輩自稱:在下;

老人自稱:老朽、老夫;

女子自謙:妾。

九、敬稱

1、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對將軍:麾下

3、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十、特殊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八九歲。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十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遷:調職、調動,一般指陞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

2、謫:降職並遠調。

3、拜:授給官職。

4、授:授予官職。

5、擢:選拔,提拔。

6、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罷:罷免、停職。

8、免:免除官職。

9、黜:廢黜,貶退,也用於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

十二、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右:西為右。

3、河:黃河。江:長江。

4、五嶽: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恆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

7、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

8、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重要城鎮名,古今對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

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

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顆亮星,北極星,北方天空的標志。

2、閏年,以陰歷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

3、二十四節氣:(見字典節氣歌)

4、傳統節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陽,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紀年法

(1)公元紀年法。

(2)皇帝、年號紀年法,慶歷四年春。

(3)天乾地支紀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計算方法:用公歷年代除以10,余數為天干順序。

用公歷年代除以12,余數為地支順序。

例如:1919年,農歷年號,天干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0,余數為1,對表1為辛;地支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2,余數為3,對表3為亥,那麼1919年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發生在1919年。

6、紀月法(不常見,略)。

7、紀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紀時法

日出5-7;食時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時15-17;日入17-19;黃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雞鳴1-3;平旦3-5。

㈨ 文學常識大全

文學常識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
.. 17.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18.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濛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 杜牧
20.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24. 三王:夏禹 商湯 周公
25. 三山:蓬萊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釋 道
27. 三公: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 中國畫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39. 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文學常識大全(2)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5.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6.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7.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龍須溝
9.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 墨
10.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 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 我國的魯迅
15.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
16. 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 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17. 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群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23.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 南嶽衡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恆山 中嶽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六部:吏 戶 禮 兵 刑 工
29.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 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30.三吳:吳郡 吳興 會稽(丹陽) 三國:魏 蜀 吳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東) 瞿王(陝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吳-東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紅 綠 藍
34.三墳五典:三墳:伏羲 神農 黃帝
五典:少昊 顓頊 高辛 唐堯 虞 舜
35.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 左傳/古文 小篆 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3.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4.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5.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7.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8.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9.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18.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19.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2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21.歲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23.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2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2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馮夢龍)
2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2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30.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3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32.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35.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36.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愛情\'三部曲:雷電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2.三體石經:尚書春秋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43.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49.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51.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54.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55.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5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57.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三國:魏蜀吳
58.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60.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國古代建安文學的代表
62.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63.三教:儒釋道
文學常識大全(3)
1.經典四書: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 全語文
3.戰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 趙國的平原君 楚國的春申君 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傑: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 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漢卿 馬致遠 白樸 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 柳公權 歐陽洵 元-趙孟?
10.書法四體:真(楷) 草 隸 篆
11.文房四寶:湖筆 微墨 宣紙 端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 沈陽文溯閣 承德文津閣 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 棋 書 畫
14.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15.書四庫:經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賣花女 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雜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門:巾-算命占卦的 皮-賣草葯的 彩-變戲法的 掛-江湖賣藝的 平-說書評彈的 團-街頭賣唱的 洞-搭蓬扎紙的 聊-高台唱戲的
20.竹林七賢: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阮咸 王戎 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應瑒 劉楨
22.七政(七緯):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戰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陽 開封 南京 杭州 安陽
26.神話八仙:鐵拐李 漢鍾離 張果老 何仙姑 藍采和 呂洞賓 韓湘子 曹國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 魏 宋 晉 齊 梁 陳 隋
29.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分別象徵天 地 雷 風 水 火 山 澤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題 承題 起講 入手 起股 中股 後股 束股
32.揚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鱔 金農 黃慎 高翔 鄭燮 羅聘
33.九州指:冀 兗 青 荊 揚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孫 曾孫 玄孫
35.九章指: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36.九歌指: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國殤 禮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說家
38.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蘇惠謝道韞 鮑令暉(鮑照之妹) 薛濤 李清照 朱淑貞 秋瑾
39.中國十大古典悲劇:《竇娥冤》 《趙氏孤兒》 《精忠旗》 《清忠譜》 《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40.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牆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國十部著名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犬 豬
45.十二時: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鍾 大呂 太簇 夾鍾 姑洗 仲呂 蕤賓 林鍾 夷則 南呂 無射 應鍾
47.十三經:《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㈩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第一編 先秦文學(36學時)

概況(1學時)
1、先秦文學的范圍。
2、我國文學的開端;原始歌謠和上古神話;神話是中華民族童年的網路全書,我國文學遺產的最早珍品。
3、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作為古代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無論在文學表現的對象和手法上均有開創的意義。
4、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了散文的興盛。歷史散文和
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輩出,為我國散文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以《離騷》為代表的優秀詩篇,充滿崇高的思想情操,愛國主義的激情和浪漫主義的神奇色彩,開辟了我國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
思考題:先秦文學的概況如何?

第一章 上古神話(2學時)
1、神話與神話的產生。神話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神話的產生與原始人的生產力水平及思維能力有密切關系;神話產生的途徑通常包括勞動生產和宗教活動兩個方面。
2、神話的內容。我國古代神話是非常豐富的,種類也十分齊全,諸如宇宙生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英雄神話、洪水神話,以及各種有關神格種類、習性、形態等描繪性神話,一應俱全。
3、神話的藝術及其民族特色。上古神話是原始人浪漫主義精神的體現,它用誇張幻想的手段表達原始人對自然、社會的理解和想像。我國神話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內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表現不屈不撓、頑強執著的追求,贊頌一往無前的獻身行為,具有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在藝術上色彩濃郁,富於幻想。
4、神話的意義和影響。
思考題:1、上古神話的內容及特徵如何?
2、上古神話與原始宗教的關系如何?

第二章 周代詩歌與《詩經》(13學時)
1、古謠諺、咒語與周詩的形成。在《詩經》之前,我國古代詩歌已有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古謠諺及古咒語是早期詩歌的兩種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詩歌的前驅。周代是我國古代詩歌大繁榮的時期,除《詩經》外,保留在《周易》、《左傳》等書中的詩歌也為數不少,可與《詩經》相比勘。
2、《詩經》的體制與編纂。《詩經》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首。分風、雅、頌三個部分。詩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東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一部分為貴族、士大夫的創作,絕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詩經》的收集整理,過去有種種說法,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獻詩之說、采詩之詩及孔子刪詩之說三種。今人多以為《詩經》的匯集成編,大約是由朝廷及地方諸侯及樂師共同完成。《詩經》在先秦只稱為《詩》或「詩三百」,漢以後被儒家奉為經典,才稱為《詩經》。
3、《詩經》分類概述。①周部族史詩;②政治諷刺詩;③賦役詩;④農事詩;⑤情詩;⑥雜事詩。《詩經》是周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反映,周代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情感均在《詩經》中有所印證。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長的歷史;有的表現貴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隸對社會政治的憂慮或不滿;有的表現貴族禮制生活及燕享酬酢、節日慶典;有的表現小國與小吏不堪驅使、抨擊勞逸不均的社會現實;有的展現周人農業生產的情況;有的表現愛情與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寫了周代婦女遭棄的社會問題;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關系與友情。總之,《詩經》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內容,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力作。
4、《詩經》的藝術成就。①《詩經》的現實主義藝術特徵及手法;②敘事、說理、抒情、寫景、議論諸體兼備的藝術手段;③《詩經》的句式與章法;④《詩經》的語言藝術;⑤《詩經》的賦比興手法。
思考題:1、何為六義、四始、毛詩、四家詩、變風變雅?
2、《詩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詩經》的主要藝術特色是什麼?
4、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在《詩經》中有何具體體現?

第三章 先秦歷史散文(5學時)
1、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基礎。社會大變革;思想文化領域的新空氣;社會發展對史書體例的新要求。
2、殷商至春秋時期的歷史散文。甲骨文、金文為古代散文體制的起源;《周易》為占卜之書,其中也表現了一定的歷史內容;《尚書》為最早的記言體的史書;《春秋》是最早的編年體歷史大事記。
3、《左傳》。《左傳》的作者;《左傳》的體例與內容;《左傳》的藝術:《左傳》雖然是一部歷史著作,但具有豐富的文學性,它敘事注重故事性、戲劇性,有緊張動人的情節,長於寫戰爭,特別是城濮之戰、鞌之戰、餚之戰、長勺之戰,都記述得脈胳連貫,首尾完整而又變化多端,有聲有色。《左傳》尤其善於寫行人辭令。
4、《國語》。《國語》的體例及內容;《國語》的藝術:《國語》的成就遠不如《左傳》,不過其中也有寫得對話風趣、故事生動、人物性格刻劃得較為細致的出色篇章。
5、《戰國策》。《戰國策》的體例;《戰國策》的成書過程;《戰國策》的內容與藝術:《戰國策》所反映的是戰國縱橫家的思想,所刻劃的策士形象活躍生動,書中對政客及策士的權謀、譎詐進行了客觀的描寫,也記載和歌頌了某些有政治遠見、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的人物和他們的生動事跡。《戰國策》在藝術上喜用誇張、比喻、寓言的手段,人物形象及故事均饒有風趣;語言風格縱橫恣肆,善用排比句,造成語言強勢,再加上辭采絢麗,生動傳神,語言能力比起以前的歷史散文,有了新的提高和發展。
思考題:1、試分析《左傳》在描寫戰爭方面的成就。
2、試分析《戰國策》的語言風格。

第四章 先秦諸子散文(5學時)
1、士的興起與諸子百家。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與士這一階層的興起有密切關系,由社會各個階層轉化而來的士,成為此期活躍於政壇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風雲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諸子百家的代表。
2、兵家與早期道家的格言體散文。《孫子兵法》謀篇布局的特點;《孫子兵法》的語言特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格言式散文。
3、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孔子的思想;《論語》精粹的語言藝術;《論語》對人物性格及語態的描寫。
4、對話式論辯體散文《孟子》和《莊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論辯特點;《孟子》的語言藝術;《孟子》的寓言藝術;《莊子》的思想;《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特點;《莊子》的寓言藝術。
5、論說體散文《荀子》與《韓非子》。《荀子》說理文的藝術;《韓非子》的寓言藝術。
思考題:1、試析《孟子》散文的論辯技巧。
2、試析《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風格。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辭(10學時)
1、楚文化與楚辭的產生。楚國社會政治背景;楚辭的產生與楚地民歌俗樂的關系;楚辭的產生與楚地巫系文化的關系;楚辭的產生與中原文化的關系。
2、屈原的生平與作品的真偽。早年得志,任楚懷王左徒,與楚國貴族舊勢力的矛盾,奪稿、被讒、流落漢北,再放江南,自沉汩羅。屈原的作品《漢書�6�1藝文志》著錄有25篇,其中某些恐為偽作。
3、心靈的迴旋曲——《離騷》。《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一首彪炳千古的長篇自傳體政治抒情詩。全詩深刻表現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及其與楚國舊勢力之間的矛盾,傾吐了他的心理痛苦與傍徨,他對故土的熱戀與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成為氣壯山河的人間正氣。《離騷》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情緒激昂、格調高亢,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他還善於嫻熟地利用神話傳說的材料,馳騁想像,其中天界的巡遊,成為中國古代文學此類描寫的經典篇章。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對後世的詠懷詩、詠史詩、懷古詩產生巨大的影響。
4、流亡漂泊組曲——《九章》。《九章》的編輯與得名;《九章》的內容;《九章》分篇解析;《九章》的藝術。
5、祭神組曲——《九歌》。《九歌》的內容;《九歌》的藝術。
6、屈原的其他作品及其影響。《天問》、《招魂》及其他。
7、楚辭的流變及其他作家。宋玉及其《九辯》、《風賦》等;楚辭對漢賦的影響。
思考題:1、楚辭這一新詩體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2、楚辭有何獨特的風格?如何表現?
3、《離騷》與《九歌》藝術風格之異同。

第二編 秦漢文學(24學時)

概況(1學時)
1、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了長期分裂的中國,但不到十五年就覆滅。秦在文學上幾無建樹,只有統一前的《呂氏春秋》、李斯的《諫逐客書》稍可稱道。
2、漢是中國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之一。漢武帝時代的中國,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物產最豐富、國力最強盛的國家。但統治者的奢侈,對外的擴張,使人民付出了「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代價。兩漢王朝後期的社會矛盾均異常激烈,各地起義暴亂不斷。這個時代背景對漢文學的發展有極大影響。兩漢時期的主要成就有兩漢散文、漢賦、樂府詩和古詩十九首。
3、 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是兩漢史傳文的代表作。特別《史記》是紀傳體通史的鼻祖,是中國文學最傑出的散文作品之一。兩漢的政論文也相當發達,漢初的賈誼、晁錯,宣帝時桓寬,東漢時的王充、仲長統都寫出的政論文。
4、漢賦是一種新的文體。它主要從楚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文體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形式以主客問答為特點,韻散間用,善於鋪敘。漢賦雖在內容上多為漢帝國歌功頌德,但也不乏諷諫意義。在文體上漢賦對六朝文學影響頗大。
5、兩漢的樂府詩主要是底層人民的作品,多為「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風格質朴,長於敘事,其五言的形式對文人五言詩產生巨大影響。
6、東漢以後五言詩漸趨成熟,在詩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古詩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
思考題:1、兩漢文學的概況如何?

第一章 秦及西漢前期散文和辭賦(3學時)
1、秦代文學。秦在文學上幾無建樹,只有統一前的《呂氏春秋》、李斯的《諫逐客書》稍可稱道。《呂氏春秋》的體例;《呂氏春秋》的寓言藝術;《諫逐客書》在文體學上的意義。
賈誼和漢初散文。賈誼的生平;賈誼散文的三種類型;晁錯的散文。
2、西漢的賦作家。賦體源流;騷體賦——以賈誼賦為對象;散體大賦的奠基者——枚乘及其《七發》;散體大賦的代表作家司馬相如及其《子虛賦》、《上林賦》;西漢的其他賦家——東方朔、楊雄。
思考題:1、簡述漢賦發展的三個階段。
2、如何評價散體大賦?

第二章 司馬遷和他的《史記》(6學時)

1、司馬遷的生平。他出生在一個歷史學家的家庭,少年有家學淵源,誦古文及《尚書》、《春秋》等;青、中年時期的三次漫遊增廣了他的見聞,他也借機搜集了不少有關的遺事傳聞,對他寫作《史記》有直接幫助;開始寫作《史記》「草創未就」之時遭李陵之禍,進而發憤著書,並最終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2、關於《史記》其書。《史記》的體例;《史記》寫作的目的;《史記》的歷史觀。
3、《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內容。《史記》如何選擇傳主;《史記》如何寫傳主;《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傾向性。
4、《史記》人物傳記的歷史真實性與文學的藝術性。
5、《史記》人物傳記的文學成就。《史記》敘事生動傳神,描寫富於形象性。在史實的基礎上,常能通過取捨剪裁材料,突出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文章氣勢磅礴,又富於抒情色彩。並往往在書中借史事以舒寫憤懣,傾注入自己的感慨。魯迅先生曾盛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6、《史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思考題:1、司馬遷的生平與《史記》寫作的關系如何?
2、簡論司馬遷歷史散文的思想內容及藝術成就。
3、《史記》的論贊法和互見法如何表現

第三章 東漢的散文和辭賦(2學時)
1、班固和《漢書》。《漢書》的體例;《漢書》的思想及藝術成就;《史》、《漢》比較。
2、東漢的散文。
3、東漢的辭賦。
思考題:1、如何評價《漢書》的思想及藝術成就?
2、東漢時期有何著名的散文作家及作品?
3、東漢辭賦的概況如何?

第三章 漢樂府民歌(8學時)
1、關於樂府。樂府的機構及任務;樂府涵義的變遷。
2、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①表現富有階層生活的作品;②反戰作品;③表現農民與市民生活的作品;④表現愛情與家庭生活的作品。樂府民歌乃「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其作者大多身份地位不高,所以頗具有「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特徵。詩中無論是寫上層人的奢華,還是寫下層人的窘況,均能以歌者本身的眼光去看,所以體現出鮮明的平民色彩和現實主義精神。
3、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題材多取資典型事件或某些場景;敘事詩的體制,富於戲劇性的獨白和對話,具有一定性格特徵的人物形象;詩體形式自由,整散不拘,五言為主,夾以雜言;語言風格樸素自然。
思考題:1、樂府民歌的思想價值有何體現?
2、簡論樂府民歌的藝術特徵。
3、樂府民歌在詩體發展史上的意義如何?

第三章 五言詩的起源和發展(4學時)
1、五言詩的起源。首先在漢代民歌中出現,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史》,張衡、秦嘉、趙壹等都有五言詩作。五言詩比四言詩在言志狀物方面更有優勢,也更易於再現詩體韻律的抑揚頓挫之美。
2、《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它反映了東漢末年士人的離別相思之苦與仕途失意的苦悶感傷。它的藝術特色是長於抒情,善於用平淡而優雅的語言表達深摯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