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農業農民知識大全

農業農民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31 17:31:44

① 農業科技小常識有哪些

春大豆栽培技術

1、適時早播。在土溫達到12℃以上時即可播種,而在14℃以上播種較安全。為防止爛種、提高出苗率,可採用地膜覆蓋早播及選用春大豆秋繁的種子。播種期一般閩東南地區掌握在「雨水」至「春分」前後,閩西北地區在「春分」至「清明」。

2、合理密植。採用窄畦雙行種植栽培方式,在中等肥力田地,一般種植密度為畝植1.8-2.1萬株,畦寬頻溝80厘米種2行,穴距20厘米,每穴種3苗。土壤肥力高的種植密度可稀些,瘠薄地的密度可密些。

3、科學施 肥。大豆是需肥較多,大豆一生總施肥量中氮、磷、鉀的比例以1︰0.8︰1.2為宜。在肥力較高田地,防止植株徒長是關鍵,要增施磷鉀肥,限施氮肥。畝施25-30公斤過磷酸鈣、5-6公斤氯化鉀的基礎上,早施氮肥,每一片復葉展開時,輕施一次速效氮肥作起苗肥,畝施硫酸銨3-5公斤,開溝條施;在大豆花莢期,以控為主,一般不施或少施花肥。鼓粒期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施肥,如出現早衰長勢,立即噴施氮、磷結合的保尾肥。

4、中耕排水。大豆是中耕作物,在苗期應進行中耕,既可消滅雜草,還可鬆土,為根系和根瘤的生長創造適宜的土壤環境。福建春季多雨,根系生長受影響,因此還要注意排澇除漬。一般苗期中耕2-3次,結合追肥。開花前再進行一次中耕培土,促進根系生長,防止倒伏。

5、防治病蟲害。主要病蟲害有蚜蟲、豆青蟲、銹病等,應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注意及時防治。

6、適時收獲。在黃熟末期收獲,此時植株全部變成黃褐色,莖和莢全部變黃,呈現品種固有色澤,籽粒與莢壁脫離。

② 你都知道哪些農業知識

農業知識可以說分的特別多,有一些農作物可以說是農作的知識,可是在一些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值得的,我對於一些果樹就特別的熟悉,因為我們家是開果園的,所以我對於什麼蘋果,梨子桃或者是石榴等等,直接說怎麼樣才能讓他們結果子在適當的時候怎麼樣修剪一句,應該怎麼樣給他們施肥料,這些我都是特別熟悉的,這也是對於農作物的一種理解吧,也是一種農業知識。

③ 農業知識

關於種蘋菇:

平菇高產栽培的產量標準是每1公斤原料達到2公斤以上鮮菇產量。所謂大面積達到3公斤、4公斤、甚至5公斤鮮菇產量是不可能的,是一種誤導。
平菇栽培管理技術錯綜復雜,千變萬化,重點應抓住以下四個主要問題。
一、營養元素合理配給
平菇屬木腐菌類中的一個異養生物、體內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養分,但它能依靠菌絲細胞分泌的各種酶的作用,來分解和利用自然界現成的營養物質或人工配製的多種「全營養」培養基。營養物質是平菇生命的能源和形成子實體的物質基礎,就廣義來講,凡能為其提供能量、合成細胞物質及在新陳代謝中起調節作用的物質,都是平菇的營養源。主要分為碳源、氮源、無機鹽類和生長素等。
生產中,首先是主要原料質量要優。所選用的各種物質必須新鮮、於燥、無霉爛變質、無蟲蛀,凡是己被雨淋和霉爛變質的原料均不宜作培養材料,即使成功,也難高產。其次是培養基的碳氮比例要合理。合適的碳氮比為34~40:1 。如果氮素不夠,會明顯影響產量,若氮素過高,輕則會導致菌絲徒長,營養生長周期延長,推遲正常出菇時間。重則若栽培方式不當,導致料內游離氮不能有效揮發,將會嚴重抑制菌絲生長,甚至在料中生長大量鬼傘類雜菌。第三是添加無機鹽類營養(礦質營養)的比例不能失調。鈣能促進菌絲體的生長和子實體的形成;磷不僅是核酸和能量的組成部分,也是碳素代謝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鉀在細胞組成、營養物質的吸收及呼吸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添加比例分別為:鈣1.5%~2%,磷1%~1.5%,鉀0.3%。總而言之,營養是平菇高產的物質基礎,基礎打牢了,奪取高產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菌種基因應考核論證
優良菌種是奪取平菇高產的重要條件,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但優與劣的鑒別標准呢?通常所說的菌絲長滿瓶或袋,菌齡適宜,外觀無雜菌、蟲害,菌絲潔白、濃密、粗壯即為優良菌種。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並不能說明該品種(菌株)就優良。而真正的優良品種除具備上述外觀標准外,還必須具有優良的內在品質和潛在因素,即遺傳基因穩定。要求出菇溫度范圍廣,穩產高產,菇形美觀,柄短蓋厚,色澤亮麗,風味獨特,既要有抗雜性,又要有抗遺性。因此,引種時須嚴格考核,做好出菇試驗。如國平1號、國平2號、慶豐1號、三峽1號等菌株,均具備上述特徵,可稱為平菇中的新秀佳品。
三、環境因子綜合調節
平菇生長發育,對外界環境條件有著特定的要求、只有掌握並滿足其要求時,才能獲得豐收,奪取高產。溫度是平菇生長發育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環境因素之一。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同溫型的菌株出菇溫度差異顯著,不同生產季節的溫度相差明顯,生產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分門別類,採用靈活的管理措施,特別是在發菌期對料溫的有效調控,出菇期將溫度調控到該品種的最適范圍,這更是重中之重。水是萬物生命之源,平菇生產的成功與優質高產,關鍵在於水。料內水多則含氧量少,不利菌絲生長,水少則營養分解困難,不利出菇。發菌期基質含水量為65%,出菇期含水量達到68%~7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時,長出的菇大而肥厚,色澤鮮艷品質好。空氣是控制平菇菌絲長速和菇體質最的「試金石」,發菌期和出菇期料內氧氣充足,室內空氣新鮮,菌絲體和子實體便生長旺盛,長速快,產量高,質量好。同時,空氣也可對原基分化取到調控作用,對料內減少供氧有利於分期定時出菇。適宜的光照既可刺激原基分化,又可調劑菇體的色澤及產品質量。pH值是影響平菇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發菌期pH值在7~7.5時,既可以滿足菌絲生長,又可抑制雜菌發生。出菇期的PH值以5.8~6.2為宜。由此可見,綜合調節各環境因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管理技巧靈活應變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管理是重點。」管理的技巧在於應變靈活。在各個生產環節中,必須抓住管理重點,明確主要矛盾,當嚴則嚴,當活則活。如培養料的營養比例,基質含水量,消毒滅菌,發菌期和出菇期的溫度控制,出菇期的水分管理等工作,一定要嚴而又嚴,不能有絲毫馬虎,稍有疏忽,可能會導致全盤皆輸。
平菇管理萬變不離其中,重點離不開「溫、濕、氣」三要素。在溫度管理中嚴禁一個「高」字,水分管理中切忌一個「多」字,空氣管理中牢記一個「暢」字。只要把溫、濕、氣三者關系靈活應用,把握准確,奪取高產便十拿九穩。
雙孢菇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1、原料及配方

栽培雙孢菇的原料主要是稻草、大麥草、小麥草和家畜糞,最近報道也有用玉米稈和玉米芯栽培的。按100平方米投料計算,常用的幾種配方是:

(1)、麥(稻)草1500公斤、牛糞1500公斤,尿素20公斤,石膏粉50公斤、石灰3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

(2)、玉米稈1600公斤(鍘成3cm長的段 )、干糞(牛、馬、雞、羊糞)1600公斤,石膏粉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石灰30公斤,尿素15公斤、添加劑15公斤,發酵劑10公斤。

2、堆制發酵

提前將草和糞分別預濕,堆放2-3天。

底層先等距離橫放幾根木棒,然後鋪寬1.5m,厚0.3m,長度不限預濕的麥草,其上鋪一層厚3—5cm的糞層,再按上法依次鋪草、鋪糞。從第4層開始,每鋪完一層澆一次水,澆水量隨層次的加高而加大,當料堆到80—90cm高時,再均勻橫放幾根木棒,上面繼續鋪料加水。一般料堆高度以1.5m為宜,上下垂直,堆頂應為魚脊背形。料堆結束後,上面蓋棚膜,防雨增溫。待料堆蹋實後,抽出所有木棒,洞孔做為通氣孔。

3、翻堆

建堆4—5天後,堆內溫度可升至65—75℃ 。當堆溫開始下降時,進行第一次翻堆。翻時應內翻外、外翻內、上倒下、下倒上、打碎糞塊,抖松草料,料乾的地方,適當補水並分層加入總量一半的其它輔料。在首次翻堆時必須把培養料的濕度調節合適,使含水量達到65%(抓料指縫見水為宜),以後盡量不再加水。復堆後寬高不變,仍照前述留通氣孔。翻堆共要進行4次,每次間隔時間為6、5、4、3天。在第二次翻堆時加入剩餘的輔料。結合最後一次翻堆,噴灑敵敵畏、敵殺死、菇哈哈、多菌靈、甲基托布津、克霉靈等殺蟲殺菌劑。

4、二次發酵

第4次翻堆後把培養料趁熱運入菇棚內,分成數堆,拉掉草簾,關閉棚口,進行高溫發酵,如氣溫低,要在棚內生火加溫,使棚溫達到60℃ 後保持10小時即停止加熱,再過2—3天結束發酵。然後打開通風口,降溫排氣。發酵好的培養料為棕色,既有光澤,手感蓬鬆,易折斷,有酒香味。

5、接種發菌

將發酵好的料鋪成寬1-1.2m,厚18-20cm,長度不限的畦床,待料溫下降到30℃ 以下時即可播種。每平方米用種1.5瓶,先穴播,留少量菌種再撒於表面。種接完後蓋地膜或報紙,拉上草簾,關閉棚口。5天後,可打開通風口,每天掀膜通風1次,以促進菌絲生長定植。棚溫保持在25 ℃左右,當菌絲拉滿料面時,應揭掉地膜,降低料表面濕度,促進菌絲向下生長。

6、覆土

當菌絲快長透料底時便可覆土,覆土選擇,葯劑處理及方法同雞腿菇。二次覆土後3-4天內,床面每天噴輕水2次,使土壤濕度達到土粒壓扁但邊緣不裂縫的程度,以促進菌絲向上生長。

7、出菇管理

當菌絲長透土層時,要加強通風,抑制菌絲生長,促進菇蕾形成。當床面開始出菇時,每天噴2—3次出菇水,注意噴水量不能太多,不能過猛,且噴水後要及時通風。棚內溫度控制在13—20℃, 溫差不能過大。特別是春季氣溫不穩定,菇棚常出現15℃ 以上的溫差,會導致大批幼菇死亡。要採取如搭小拱棚、加草簾、生火等措施保溫。

菌蓋長到直徑4-5cm時開始採收。溫度高時每天採收兩次,采完一茬菇應清理菇床,摘除死菇、爛菇。夏季生產一般採收三茬,每平方米可採收7公斤左右。秋季生產,當年能收1-2茬,11月下旬以後,菇棚進入越冬管理階段。管理要點是減少噴水(每周噴一次),降低溫度(保持在4 ℃左右)。待春季氣溫回升後,並給床面噴營養水,促使春季出菇加大棚內濕度,將土壤濕度調節到出菇階段。

關於養鱔魚:

從養殖方式來看,靜水無土養殖法不僅新,而且具有節水、建池成本低、馴食配合飼料容易等諸多優點。而要想學到靜水無土生態養的真諦,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人。周文宗是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始研究黃鱔的養殖技術,在既缺水,又沒土的實驗室里,他提出了黃鱔的靜水無土生態養殖法,經過十幾年的潛心研究,反復實踐,終於讓靜水無土生態養殖黃鱔成為可能。
靜水無土生態養殖黃鱔的核心技術就是利用了生物多樣性和共生互利的原理,從而達到提高黃鱔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防治病蟲害的目的。而要想實現黃鱔的靜水無土養殖,首先要為黃鱔營造一個恬靜、舒適的家園,據我了解在建魚塘的時候有方向性的問題這個鱔魚池有沒有這樣的問題。
魚池面積一般在18平方米左右,池高40 -50cm,這樣便於管理,進水口設置在南牆,排水口則在靠近北牆的池底,以便排污徹底;為了防止下雨池水暴漲,所以還要在北牆設置溢水口,高度在距池底30cm左右地方,。黃鱔的攀爬能力很強,建池時,一定要砌一個10厘米左右的牆沿,以防止黃鱔演繹勝利大逃亡的故事。黃鱔住慣了PH偏酸的泥窩里,一下子把它放進鹼性濃度很高的水泥池,難免會水土不服。所以,建好魚池,一定先要用千分之一濃度的過磷酸鈣進行脫鹼,浸泡一個星期後,換上清水後,還要檢查池水的PH是否達到了6.5左右,最保險的方法是放上幾條泥鰍,半個小時以後,如果泥鰍翻肚,說明還是偏鹼性,需要重新脫鹼,如果泥鰍完好如初遊走自如,這時,就可以給黃鱔添置家當了黃鱔生性膽小,喜歡鑽洞,所以靜水無土生態養殖中,給它模擬一個黑暗的魚巢非常重要,用廢舊的自行車輪胎壓上一個黑色塑料袋是個不錯的主意,既能給黃鱔一個舒適的安樂窩,又能降低成本,一舉兩得。
黃鱔喜歡群聚,但又個性,所以,輪胎要採用大、中、小不同規格的,讓它們自由選擇,脾氣相投的住在一起。根據我們觀察黃鱔大部分都鑽到輪胎裡面,大概到60%-70%,另外有10%-20%鑽到塑料袋裡面還有10%-20%在水草下面,這是因為黃鱔的個體差異比較大各有所好以,輪胎的多少要根據觀察後增減,像這樣顧頭不顧尾的搶地盤,顯然是輪胎少了,要及時增加,以免引起黃鱔的爭斗,造成傷亡。設置魚巢時還要注意,輪胎的開口一定朝外,這樣可以讓黃鱔有足夠的活動場所。食台要放在中間,方便黃鱔攝食,也便於管理人員觀察。俗話說「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草」,所以投放水草也是黃鱔靜水無土生態養殖的關鍵技術之一。在黃鱔池裡養水草,不但可以調節和凈化水質,還可以給黃鱔提供小憩的地方,遮蔭避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我們的實驗證實特別水花生的含黃酮類物質 對黃鱔病蟲害的作用可以跟慶大黴素的作用相似投放水草時,水草的面積不宜過大,至少四周要留出1/4的空間,讓黃鱔充分享受自由。還有一點值得注意。
不同的季節要合理的搭配水草比例。一般夏天以水葫蘆、水花生為主,春天和秋天以水花生浮萍為主,冬天最好不要放水。因為鱔魚喜歡鑽水草。水草一般浮在水面上,冬天降溫的時候很容易凍傷鱔魚給黃鱔池搭涼棚,是黃鱔靜水無土生態養殖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是因為黃鱔靜水無土養殖的池面較小,水位較淺,在夏天水溫極易超過300C,使黃鱔有應激反應,引來殺身之禍。所以,一定採取遮蔭措施。在池邊種植葡萄、絲瓜、等攀援植物。也是不錯的主意,不但能享受著收獲的喜悅,還能給黃鱔池遮陽避暑。建魚池、搭魚巢,架遮陽網,鋪的、蓋的都有了,這時,您還不能急著把黃鱔寶寶請回家,因為水草、輪胎上,難免有寄生蟲、細菌。所以一般在魚種放養前15天,用10PPM的硫酸銅和100PPM的高錳酸鉀混合液,進行全池潑灑,殺蟲的、滅菌的就都有了,浸泡1個星期後,換上清水,就可以放養小雜魚、泥鰍、蟾蜍、田螺了,您要是以為這些小傢伙會跟黃鱔的爭權奪利,那可是冤枉它們了,其實泥鰍是增加氧氣的強將,但每平方米不能超過0.3公斤,而且要在黃鱔馴食成功後放養,否則,貪吃的泥鰍會吃掉黃鱔所有的口糧。
蟾蜍則是給黃鱔治病的良醫,每個池中放1-2兩只就可以了,否則上竄下鑽蟾蜍,會攪得黃鱔不得安寧。田螺是清除黃鱔糞便的勤雜工,但也不能超過每平方米0.25公斤,多了也會跟黃鱔爭奪氧氣。有了這么舒適的環境,配備齊全的護工。就可以把黃鱔寶寶請回家了。這幾年黃鱔養殖的發展速度很快,而種苗就明顯顯現出供應不足的尷尬局面。這也就給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機,他們精心編造了一些美麗謊言來誘騙養殖者上當,謊稱可以面向全國提供「特大黃鱔」種苗,並稱這種黃鱔具有「生長快、易飼養。」「從孵化到長到1公斤,只要7個月。其實所謂的「特大黃鱔」種苗,是騙子們在騙得客戶交了引種款後,再派人從市場上購買本地價格低廉商品小黃鱔。養殖戶往往運回後,養殖不到一個月便全軍覆沒,永遠也看不到快速增長的盛況。所以,想養黃鱔的農民朋友,在引種時,一定要到有孵化能力的場家引種,當地有野生資源的,最好進行野生囤養。那麼野生囤養要注意那些問題呢?捉回來的野生黃鱔,不要馬上放入池內,野生環境下生活的黃鱔,難免身上有細菌、寄生蟲,所以,要先按大小分出不同規格,然後用3PPM的鱔寶1號進行消毒,以免放養時,把病菌帶入清潔的魚池。魚種的篩選工作需要3到4天時間才能完成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質量不好的魚 挑到這里來 質量不好包括什麼呢用四個字來說查形觀色顧名思義,首先要檢查鱔魚的身體,不入魚巢的尾巴捲曲的,斷尾的,這些病態的鱔魚,都是淘汰的對象,其次觀察鱔魚的顏色,有傷斑的嘴巴和肛門紅腫的,一定要挑出,千萬不要讓他們濫竽充數,攪混一鍋湯。
在這3到4天暫養期中,每天清晨的換水工作避不可少,否則就會因為缺氧,給黃鱔帶滅頂之災。為了殺滅黃鱔體的寄生蟲和細菌,還要給黃鱔吃些中草葯,給吃慣了小魚、小蝦的黃鱔吃中草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把中草葯喂給貪吃的黃粉蟲吃,然後,再把服過葯的黃粉蟲,喂黃鱔,這樣它就不忌口了。餵食的時間要在傍晚,一個是陽光不那麼刺眼,第二溫度適宜,餵食量掌握在黃鱔體重的1%,就可以了經過3到4天的挑選,身體健壯的就可以放養了。放養前,還要用10PPM的硫酸銅,浸泡8分鍾左右後,就可以讓它們住進新房了,黃鱔戀舊,你要是在食台的上方放養,以後它就會經常回食台上來玩耍,這樣非常利於馴食。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5公斤左右,不同的規格放入不同池內,以免以大欺小。放養兩個小時內,要細心觀察,剛到新家,難免有些爭斗,所以有不入巢的,受傷就要及時淘汰。到了傍晚就要開始人工馴食了。人工養殖黃鱔為什麼要馴食呢?
黃鱔的馴食,也就是馴化黃鱔吃配合飼料黃鱔吃配合飼料。可以使黃鱔的營養更加全面均衡為黃鱔的規模養殖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可以說黃鱔人工馴食,是衡量黃鱔人工養殖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常常說這樣一句話,如果說黃鱔馴食成功了,那麼黃鱔的人工養殖基本成功了一半要想讓吃慣了野食的黃鱔吃配合飼料,就像小孩吃慣了母乳,改吃牛奶一樣難,黃粉蟲是黃鱔的最愛,所以,以黃粉蟲為誘餌,訓練黃鱔吃配合飼料是個好辦法。一般第一天黃粉蟲佔80%,其他配合飼料佔20%。以後黃粉蟲以每天10%的量遞減,配合飼料以10%的量遞增,葷素搭配。但是黃粉蟲不能低於40%,否則無法滿足黃鱔口味。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所以黃鱔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許多未雨綢繆的措施,都是來自亡羊補牢的經驗,所以病蟲害的防治馬虎不得。
靜水無土生態養殖黃鱔,最常見的有三種細菌性爛尾病、神經紊亂症,還有列印病。用葯物防治一般用高錳酸鉀比較好用1%的高錳酸鉀濃水,塗抹在上面嚴重的直接把高錳酸鉀粉塗抹在上面,一般一個星期以後就可以看到傷口開始癒合細菌性爛尾病是細菌引起的,雖然不會置黃鱔於死地,但它可以誘發很多細菌性病害,所以得了,就要盡快治療。一般常用的金黴素 1噸水用7-8克 浸泡7-8個小時 3-4天就可以了 每天一次 另外一個用氟哌酸
水質的好壞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判斷水質好壞呢?一個是根據它的水色 水的顏色 一般來說 像這個水就比較好 黃綠色比較好 如果黑色的 褐色的灰白色的 一般人工養殖效果不好 我們也可以用肉眼判斷 一般見底比較好 但不能清澈水清則無魚田螺是對氧氣非常敏感的傢伙,如果缺氧,它就會扎堆,這時就要及時換水了。為了保證良好的水質,要經常檢查池水的PH值,如果是偏鹼,就用1PPM的漂白粉,進行調節,如果偏酸PH值6.5以下,則用10PPM生石灰調節,通常水位保持在3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另外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要做好越冬防護。雖然上面已經結冰很冷,只要有充足的氧氣黃鱔也能安全越冬據我們的記者調查,規格在100克以上的黃鱔批發價為每公斤60~70元,50克以上的40~50元,50克以下的20~30元。目前國內市場年需求量近300萬噸,港澳地區的需求也呈增長趨勢。而現在供應黃鱔市場的主要貨源來自野生捕撈和一定數量的野生鱔反季節囤養。需求的增長和資源的減少,使黃鱔的市場供應日趨緊張,價格也穩步提高。所以,養殖黃鱔正當時,而黃鱔靜水無土養殖,不但節水,而且建池成本低,既可室內養殖,也可室外養殖;既可庭院養殖,也可工廠化養殖,所以,感興趣的農民朋友,不妨試一試。

關於養鴿子:

鴿子有肉鴿、觀賞鴿與信鴿之分。其中肉鴿以供食為目的,不僅肉質細嫩鮮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居多種肉食品之首,既是名貴佳餚又是高級補品。肉鴿以體型大,性溫順,繁殖率高,雛鴿增重快為主要特徵。

肉鴿的抗病能力強,能適應各種氣候條件,因此肉鴿養殖場的規模可大可小,可土可洋,在我國南方北方均可飼養。但是鴿廠的選擇應盡量遠離居民區,保持鴿舍安靜,避免人畜頻繁往來,不利於防疫。鴿舍要求寬敞,明亮,光線好,乾燥清潔。盡可能選擇地勢高,雨後不易積水,並無廢氣廢水污染,水質良好,供水方便的地方,有利於清掃消毒。

肉鴿的飼料簡單,採用原粒雜糧。通常採用的種類有玉米、豌豆、高粱、小麥、麻籽等。一對生產中的種鴿日飼料量150克左右。

肉鴿一般可存活10--15年,但繁殖年齡5-6年,最佳繁殖年齡2-4歲。通常一對肉鴿一年可繁殖6—8對,除8—10月間換羽期產蛋較疏以外,一年四季均可產蛋育雛。

肉鴿根據其生長發育情況可分為:乳鴿:指出殼後25——30日齡的幼鴿(又稱雛鴿或仔鴿)。因為3O日齡前的幼鴿是依靠父母鴿消化系統中的嗉囊所產生的鴿乳喂大的,所以叫乳鴿。由於乳鴿肉質細嫩,口味鮮美,營養豐富因而把它當一道名菜。乳鴿生長快,飼養時間短,四周齡體重可達600克以上,即可食用。乳鴿出殼後,父母自然會精心的哺育其後代。但也有一些問題是父母鴿顧及不到的,需要管理人員精心護理才能使乳鴿正常生長。剛出殼的乳鴿身體抗病能力差,但食量大,排糞多,如不及時清理容易發病。乳鴿長至3O天既可離開父母獨立生活,這時供給其較細顆粒及質量好的飼料,經過一兩天之後鴿子就能自行採食了。

青年鴿:鴿子自孵出後長到個6個月,這個時期的鴿子稱為青年鴿。青年鴿適合群養,有利於鴿子的運動和生長發育,為日後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打下基礎。

成年鴿:在經過4-6個月的生長發育期後,進入性成熟階段,開始配偶繁殖,撫育幼仔,這個時期的鴿子稱為成年鴿。三四個月齡後的鴿子開始有第二性特徵出現,稱為鴿子的發情期。達到性成熟年齡的鴿子會表現出各種求偶的行為,並會自行交配繁育後代,這就是鴿子的自然繁殖法。但為了防止近親交配,鴿種退化,防止。「早婚」,「同性戀」或配對不當等現象,必須採用人工配對的方法,繁育優良後代。

鴿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鳥類,一經交配終身不渝,人為拆散後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重新配對認可。為了防止因拆對帶來的各種不良後果,配對工作必須早計劃早安排。比較好的方法是:在鴿子養至四個月齡後,將雌鴿和雄鴿分別養在不同的欄里。但要注意飼養在同一欄里的同性鴿的品種和月齡也應相同或相近,防止大鴿子欺負小鴿子,造成弱小鴿傷殘。已經成熟的鴿子按照飼養者的目的對其包辦婚姻,將般配的公母鴿放在籠子中,使他們產生感情,以至交配產蛋,這需要10--12天的時間。大多數鴿子能在這段時間內培養出感情,成為恩愛夫妻,開始生兒育女的和睦生活。

母鴿經過交配三天產下兩枚蛋後,即開始孵蛋。夫妻配合默契,共同參與抱窩孵蛋的工作,且工作時間安排上比較明確固定,執行得非常認真。鴿子所產的蛋其孵化期相當一致,均為17-19天,絕大多數為18天。幼雛孵出後,夫妻共同產生鴿乳,用嘴對嘴的方法哺育幼仔,直至小鴿子能獨立生活。育雛期一般為25一30天。

應當注意,在孵化期飼養人員應按時和及時處理壞死蛋,通過照蛋發現無精蛋或死胚蛋,取出這些無用的蛋,從而可以進行個窩孵化。讓那些無蛋可孵的生產鴿可以重新產蛋,孵化,使生產鴿的群體繁殖量大大增加。

鴿子是一種比較容易飼養的鳥類,但是在飼養過程中,應該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定期消毒,細心觀察,防病治病,科學管理,科學喂養。飼養肉鴿一定會給人們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④ 高中地理農業知識點

基於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且人口數量龐大,這為我國農業發展奠定了龐大市場基礎。 我在此整理了高中地理農業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中地理農業知識點

⑴ 北方冬季農田為什麼可以用煙幕來防霜凍?

答:煙幕主要是CO2,它具有吸收地面輻射的作用,以增強大氣逆輻射,起到

了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⑵ 季風氣候對農業發展的影響:

利: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生長.

弊:旱澇災害頻繁.

變式一:溫帶季風氣候(黃淮海平原)發展棉花種植的影響:

有利條件:①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於棉花生長;

② 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利於棉花的後期生長和收摘;

③ 地形平坦,利於大規模生產;

④ 土質疏鬆,適於棉株根系向深處伸展。

不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變式二:孟加拉國人口稠密,在地形、氣候條件下,大部分地區形成的農業地域類型為水稻種植業,說明該國氣候、地形對發展該類型農業的不利影響。

① 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暢,形成洪澇災害;

②(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變率大,在水稻生長需水量大時)如果雨季來得遲、去得

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災。

⑶ 我國部分地區農業區位分析:

A. 青藏高原地區農業生產:

有利條件是:

①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強;

②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物質的轉化;

③高寒低溫,生命活動弱,生長周期長,有利於降低消耗,增加營養物質積累;

④夜雨較多,有利於減少蒸發,讓植物充分吸收利用;

⑤ 河谷地帶積溫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約因素:

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

②地形復雜,溫度過低,生長期短;

③經濟、技術落後,資金缺乏,交通不便;

④ 地勢起伏大,生態脆弱,耕地面積小。

例:青藏高原地勢高、氣溫低,但農作物單產較高,請分析其主要原因:

① 光照條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強;

② 晝夜溫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於有機質積累

B.南疆(印度河、尼羅河三角洲)盛產長絨棉的原因:

① 夏季晴朗天氣多,降水稀少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

② 夏季太陽輻射強,氣溫高;

③ 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條件便利;

④ 土質疏鬆,多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羅河三角洲:光熱資源豐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平坦。)

C.商品穀物農業:東北地區、美國

基本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農產品商品率高;

區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② 地形平坦開闊;③ 耕地面積廣大;

④ 土壤肥沃; ⑤ 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因素:

① 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②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③ 交通便利; ④ 市場廣闊;

⑤ 工業比較發達; ⑥ 國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 熱量不足; 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

③ 土壤肥力下降; ④ 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與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比較異同:

相同點;① 農業地域類型相同; ② 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

③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 ④ 交通便利;

⑤ 市場廣闊; ⑥ 工業比較發達;

⑦ 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① 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

② 科技水平存在差異;

③ 專業化水平不同;

④ 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

例:東北地區土地資源的優勢是什麼?

① 耕地面積大、人均耕地多;

② 耕地集中連片,適於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③ 土壤肥沃,多黑土與黑鈣土

表解:東北地區農業發展中的問題及措施:

問題

措施

黑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

① 加強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機肥,提高黑土肥力;

② 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保護黑土

森林資源減少、覆蓋率降低、質量下降、破壞嚴重

① 以營林為主;

② 合理採伐;

③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

濕地系統破壞、濕地面積減少

① 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現有濕地;

② 「退田還濕」;

③ 採取工程措施,恢復已退化的濕地

D. 城市郊區農業問題:上海市郊區農業(蔬菜、肉、蛋、奶及園藝業)

區位分析:

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因素:① 市場消費量大;

② 交通方便;

③ 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

的經濟利益;

④ 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E.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區農業:

a、區位因素分析:

區位優勢:

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熱帶亞熱帶濕潤地區,光熱水充足;生物物種豐富;土地類型多樣;農業發展潛力最大,開發難度較小;地少人多,開發較早。

農業制約因素:

①受季風活動不穩定性的影響,旱澇災害頻繁,多寒潮、伏旱等氣象災害;

②地形復雜,開發利用難度大,生態脆弱,且暴雨集中,水土流失嚴重;

③紅、黃壤為主,有機質含量低,酸性強,土質黏重;

④農業利用的生物品種單一,經營方式極為粗放。

b、綜合開發整治和發展方向:

①走立體農業道路,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培育優勢產業;

②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和灌溉技術,充分利用山地資源,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③封山育林、育草,控制水土流失,加強生態建設;

④促進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根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變化,

有側重地發展山區特色農業。

F.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區位優勢分析:

① 自然因素:

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② 社會經濟因素:

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G.畜牧業:典型地區: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區位因素分析:

① 自然因素:

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於牧草生長。② 社會經濟因素:

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氣候乾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

鼠災、蝗災嚴重。

H.雲貴高原壩子農業和彩色農業:

優勢是緯度低,水熱充足;

劣勢是地表崎嶇,地表缺水,土壤貧瘠。

⑷ 世界部分地區農業:

A.西歐(美國東北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

① 緯度高,氣溫低,雲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貧瘠,不適宜發展種植業,

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自然條件)

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場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社會經濟條件)

B.熱帶經濟作物經營方式: 企業化種植園 .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

主要分布:南亞、東南亞、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國經濟結構特點:以熱帶企業化種植園為主的單一經濟

所在國如何發展經濟:

① 繼續發揮優勢,抓好熱帶經濟作物生產;

② 狠抓糧食生產,努力增產糧食;

③ 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 加強「南南合作」;

⑤ 加強「南北對話」,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C.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 有大面積乾旱半乾旱區域,草原優良;

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飲水;

③ 無大型野生肉食動物.

D.混合農業(澳大利亞)生產特點

① 農場內的土地交替種植小麥、牧草或休耕,可充分保持土壤的肥力,形成良性的

農業生態系統;

② 小麥的耕作活動和牧羊活動在一年內交替進行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

③ 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決定多種小麥還是多牧羊,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

對市場的適應性.

例:小麥種植的農忙和農閑分別在什麼季節?綿羊飼養呢?

小麥種植的農忙季節是秋季和春季,農閑季節是冬季;

綿羊飼養的農忙季節是冬季,農閑季節是秋季和春季。

E.中亞地區農業以荒漠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為主,原因:

① 中亞深居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

適宜發展荒漠畜牧業;

② 境內有額爾齊斯河、阿姆河、錫爾河等河流,宜發展灌溉農業.

F.大牧場放牧業: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a.區位因素:

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

社會經濟因素:

① 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 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b.我國牧區存在的問題:靠天養畜,生態破壞,載畜量低,效益低。

c.我國牧區借鑒:人工草場建設;放牧方式;牧區交通條件及加工體系的發展。

⑸ 中國主要的商品農業基地

① 九大商品糧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區;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② 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漢平原;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濱海、沿江平

原;黃淮平原;南疆地區

③ 三大出口商品基地:太湖平原、閩南三角洲地帶、珠江三角洲

⑹ 復種指數問題:

① 俄羅斯復種指數和產量低的原因:緯度較高,農業生產熱量不足

② 澳大利亞復種指數問題:

緯度較低,但復種指數較低的原因是:

與農業經濟結構有關,其混合農業區是小麥和牧羊交替進行,

小麥復種指數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復種指數低對土地的有利影響是: 有利於土壤肥力的恢復

③ 中國復種指數高的原因:緯度低,人均耕地少

⑺ 糧食問題:

A.世界糧食問題及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

a.世界糧食問題產生的原因:

①糧食地區生產不平衡;

②發展中國家糧食生產落後,經濟結構單一,人口增長快,貧困問題突出;

③受舊經濟秩序的束縛。

b.糧食問題解決的主要途徑:

①發展農業技術、調整農業結構,努力提高糧食產量;

②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積極發展民族經濟;

③加強國際合作和對話,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B.中國的糧食問題及對策

a. 中國糧食壓力產生的原因:

①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糧食需求量大;

②地形復雜,以高原和山地為主,耕地面積比重小;

③土地的生產力參差不齊,農業科技水平整體實力低,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少;

④農業自然災害頻繁,糧食生產不穩定;

⑤工業和城市用地規模擴大,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導致傳統糧食種植業的地位下降。

b.糧食壓力解決主要途徑: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積極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

③在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

高產、高效農業」;

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滿足人民豐富多樣的生活需求,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改善人們的食品結構。

C.非洲糧食問題:

a. 突出的原因:

① 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② 自然條件惡劣;

③ 亂墾濫伐,過度放牧,加劇了乾旱和土地沙漠化;

b. 採取措施:

① 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

② 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

③ 加強民族團結。

D.新加坡缺水、缺糧的原因:

① 國土面積狹小,雖地處熱帶雨林區,但無大河,徑流量小;

② 國土面積狹小,耕地面積小,糧食產量低.

⑻ 美國、印度的國土面積小於中國,但耕地面積遠遠大於中國,其原因是:

(從氣候和地形兩方面分析)

① 美國、印度平原占國土面積大,乾旱區面積相對較小;

② 中國平原占國土面積小,乾旱區所佔面積大。

⑼ 農業生態問題

①坡面開墾→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坡度、植被覆蓋率、降水強度、坡面岩性);

②乾旱、半乾旱地區過墾、過牧、樵採→荒漠化(降水較少,生態脆弱);

③沼澤地開發→破壞濕地→氣候惡化(乾旱)

④圍湖造田→湖泊面積縮小→調節河流功能減弱→氣候乾旱、洪澇多發;

⑤蒸發量大的地區不合理灌溉→次生鹽鹼化(地下水位上升);

⑥過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態問題

(河流水量減少,河流下游斷流、河口三角洲萎縮,海岸線後退);

⑦內陸河湖水文生態問題

(河流流量減少,湖泊萎縮甚至消失,河湖鹽度升高,河湖區生態環境惡化);

⑧ 農葯化肥→土壤板結、酸化、污染水源

⑽ 生態農業的優點:

① 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生產結構,使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的彼此結合,相互促進。

② 能夠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生產出高產、優質、無污染的

農產品,並確保良好的生態效益。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相關知識:我國的農業現狀

我國農業面臨著很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著我們國家的發展,對我們的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很不利的影響。這就是我們的三農問題,三農是指農村、農業和農民。

我們已經過完了大半個人生,相信在這人生中的苦也吃過福也享過。也為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忙碌過。但是呢,我們不管在什麼地方,也不管在什麼時候,我都會和一個「農」子的緣分越結越深。對農業也越來越離不開了,看著那些在田間工作的農民們,他們在那裡工作的時候在我看來是最美麗的。農民們在田間工作的時候,看著他們那臉上的汗一滴一滴的往下流,我就感覺到非常的自豪。

我自己也在田間工作過真的是非常的累,尤其是在中午的時候我們頂著天上大大的太陽.那些不是在田間工作的人們,就連他們的身上的汗都出特別多。那就更不要說在田裡工作的人了,這些人應該可以算是最辛苦的人,他們是完全憑借自己的力氣和頭腦,來進行工作,就像是田間的農作物需要澆水時,他們就需要用自己的機器來把水引到田裡來。

這種機器一般情況下都是很重的,所以說就需到兩到三個人把這個機器搬到田裡。用機器接上那種送水帶,他們必須利用這種送水帶來把河裡的水運送到田間。他們需要把那些送水袋放在一定的地方,把這些送水帶全部都卷開然後再將這些帶子接起來。把機器打開之後,就會在河裡面抽水,然後這些水就從這些袋子裡面來到我們的田裡。田間的農作物吸收了這些水分之後,就會長得更加的茁壯。在澆水之前,在我們的田裡撒上一些肥料。這些肥料可以幫助田裡的農作物生長得更加茁壯。等到水流進去之後,在田裡的農作物就會吸收這些肥料中的養分還有土地中的養分,還有水中的養分。這樣這些農作物在那些有災害天氣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傷害了,他們可以更加頑強的和這些天氣對抗。

等到了這些農作物需要收獲的時候那些農民也忙碌起來,就在那幾天哪些農民全部都用自己家的車把農作物都拉回家裡晾曬。有的就直接賣給了小販,當然在價格方面可能會低一些。有些人就把農作物放在家裡曬上那麼幾天,然後這些農作物都裝袋子放起來等到這些農作物的價格上漲的時候再拿出來賣掉。這就是這些農民經常都會有的想法,他們就是想著能賺一點錢就賺一點錢。因為這些農民一年的花銷太大,所以就只能指望這些農作物賣出的錢來過日子了。

因為我的家就在農村,所以對這件事情知道的比較詳細。因為這都是我親身體驗過的,在田間勞作的時候真的是很累,有一次田間的農作物在鬧蟲災所以就需要葯物來把這個蟲災給壓住,所以我的家裡人就能背著葯桶去田裡面打葯,我自己也體驗了一下這個葯桶背起來好像是三十斤重,如果加上水的話就到了五六十斤,這五六十斤對平常人看起來確實不怎麼很重,可是把這個葯桶背在身上慢慢的走著,在我走了很長時間之後,我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肩膀被勒得特別疼。打完這一桶子我想著千萬不要再打了,可是我們的地還有很多我不希望我看見我的家裡人背著這么重的葯桶,所以我就一直背著葯桶在打葯。

知道我把我們家裡的地全部都打完,我把葯桶放下之後自己就直接坐在地下,因為背著葯桶走路真的是太累了,我現在根本站不住只有坐在一個地方休息一下我才可能站得起來,不只是這樣我的肩膀又酸又痛。就連拿手機都感到非常的費勁,我的手一抬起來就感覺哆嗦。身上還沾有那些除蟲葯,這些葯在我的身上粘粘的。連我的衣服都粘在了身上,我和家裡人回家了之後我就趕緊到浴室洗了澡。在洗澡的時候,我用了很多的沐浴露,可是感覺這個葯的味道還是很長時間都散不了,因為這個葯的味道實在是太大了聞起來特別的嗆鼻子。就是因為這樣,我才不想讓我的家裡人干這活我來替他們乾的,等到洗了很多次之後我終於把身上的味給洗掉了,現在聞起來沒有那個葯味了只有沐浴露的味道。

等到這些農作物收獲的時候,我的家裡人開著三輪車到地里去拉糧食。因為我們這里還是有聯合收割機的,所以說這些農作物收獲起來還是比較的容易,我們只需要開著自家的車把這些農作物給你拿回來就可以了,因為我現在還沒有學會開車所以我就在家裡開著門,等著家裡人把農作物給拉回來,我在家裡等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第一輛車把農作物被拉了回來。我就拿著工具把這些作物給分散開來。等到我的家裡人把所有的糧食給拿回來之後,我們就一起把這些作物給散開,准備晾曬。因為善良是要在天比較熱的時候來曬是最好的。這樣就可以快點把糧食曬干之後拿出去賣了,我們必須在比較熱的時候把作物,分成一格一格的晾曬開來,因為這樣曬的會比較均勻,也不至於曬的一邊濕一邊乾的,我會每隔半個小時把這些東西翻上一遍。因為這樣曬得會更均勻。等到下午快要天黑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拿個東西把這些作物給蓋一下。因為在比較熱的時候雨說不上什麼時候就會下下來,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拿個東西蓋一下比較好。等到了明天之後就把這些東西揭開來,繼續把這些作物曬一下,大約曬個兩三天之後就可以把這些作物賣掉了,我們會選一個價格比較高的時候,把這些作物賣掉。

⑤ 請問農業方面的知識

玉米祖先在美洲,1492哥倫布從古巴帶回玉米,這種當時這種很稀奇的植物。中國本不產此物,某些電視劇讓唐代,宋代人家院子里掛上玉米棒子,那是胡扯。玉米據說是1512年傳入中國。(我在後面會專門講述)。有一種推斷說是,中國最早發現了美洲,證據就古代史書中記載扶桑國。扶桑就是玉米。現在我把記述扶桑國紀錄附上
梁書卷54

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說雲:「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余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扶桑葉似桐,而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為布以為衣,亦以為綿。作板屋,無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為紙。無兵甲,不攻戰。其國法,有南北獄。若犯輕者入南獄,重罪者入北獄。有赦則赦南獄,不赦北獄。在北獄者,男女相配,生男八歲為奴,生女九歲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

我不知道專家是怎麼推斷的,」扶桑葉似桐」,玉米葉和桐葉有什麼相同之處,我不得而知。說它初生如筍倒有一定道理。但以次認為扶桑就是玉米,有些專家未免有些武斷。有人認為扶桑國就是日本,(後來很多時候以扶桑指代日本)但是日本也沒有兩萬余里,唐代日本派遣遣唐使,坐船走南線,快著三日可達中國。兩萬余里,這么遠就有人認為是美洲。還有的人鄭和下西洋到達美洲,這更叫人匪夷所思。我自我認為這不大可能是美洲,首先扶桑這種植物不可能是玉米,再個當時美洲沒有成熟文字體系,印第安人沒有文字,瑪雅人的文字是天書沒幾個人懂。

哥倫布把玉米帶回西班牙,西班牙把玉米帶到全世界。西班牙占據呂宋(菲律賓),很可能玉米從呂宋(伴隨而來的還有梅毒,圍城裡方鴻漸曾經為此做報告)。資料里說中國最早對玉米記述是嘉靖39年(1552年)《平涼縣志》里,當時叫它番麥(和番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有玉蜀黍種出西土,種者甚罕,說明當時種植人很少。因為是新引進品種,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推廣就有一個新名字,除了番麥、玉蜀黍、西天麥(好笑,象是唐僧帶過來一樣),還有包穀、苞谷、六穀、腰蘆等名字,(至於其它叫發大家可以貢獻幾個)。當時引進來是多用來做副食品。後來由於它適應性強,且容易栽培,春玉米又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早,易於填補青黃不接時候空白,因此很快成為山區地區農民的口糧,後來逐漸擴散到平原地區。20世紀50年代後玉米栽培大為發展,超過栗成為第三大糧食作物,(前兩位稻、麥)。

玉米現在多作為飼料使用,當然也開發甜玉米等新品種食用玉米。請問世界上玉米吃法對多地方是在那裡,是在墨西哥(不愧為玉米的故鄉)。玉米還有重要一條做爆米花,三十年代的美國就是爆米花加電影的時代,看電影吃爆米花是當時一種時尚。

當然玉米也可以釀酒,山區很多地方就以玉米釀酒。湖北西部有些地方玉米酒就很不錯。

上面有的人提到吃玉米面的時代,那個時代誰沒吃過玉米面,那時是有的地方是60%粗糧,40%雜糧。玉米在那個時代人已留下深刻影響。

窩窩頭也稱窩頭,是過去勞動人民的主食品種 ,用玉米面 加少量「起子」(即小蘇打)或食鹼蒸成,因底部有凹窩得名。加棗兒蒸制叫棗窩頭,調入紅糖的稱糖窩頭,加入蔥和鹽的稱咸窩頭。過去一般百姓只有年節待客或收獲小麥季節才能吃上幾頓白面饅頭,平常都得吃窩頭。當然有些人為了調換口味,偶爾也吃些窩頭,現在超市也賣玉米窩頭,嚴格來說不叫窩頭,因為它沒有窩,它加入麥面吃起來就沒有那麼粗糙。過去窩頭可是比較粗糙,是越嚼越多讓人難以下咽。老舍先生就是吃窩頭長大,所以他的作品就貼近民眾,相比而下徐志摩、林語堂、胡適等就了好多庸俗氣。

61,62年糧食困難的時候,我們老家人用麩子(麥子磨面後剩下皮,現在一般用來喂豬)和蘿卜在一起蒸窩頭,由於沒有黏性只得捏成一團一團的。就是這都是好東西,那時我們那裡人什麼吃了,樹皮,草根,玉米葉...就差沒吃人了。

⑥ 農村工作常識有哪些

首先了解三農指什麼,農業、農村、農民。其次,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增加農民收入。
重點掌握以下知識;

一 中央農村工作的基本思想1.2008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基本內容是什麼?2.2009年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是什麼?3.為什麼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4.2009年國家惠農政策的具體措施有哪些?5.農村改革面臨的深層矛盾和突出問題有哪些?6.如何加大對「三農」的投入?7.如何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8.如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9.農業農村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有哪些?10.《關於做好2009年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二 農村土地制度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對耕地的保護是如何規定的?2.農村土地徵用制度改革的原則是什麼?3.如何解決農村出嫁婦女的土地承包問題?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必須遵循哪些原則?5.家庭承包農村土地應遵循的原則和程序是什麼?6.農村土地的承包期限是怎樣規定的?7.耕地被徵用後,該如何補償?8.農村土地的流轉方式有哪些?9.村民違規建房應受到怎樣的處罰?10.農村村民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建房應遵循的辦理程序是什麼?11.農村土地糾紛的種類有哪些?12.土地權屬爭議的解決途徑是什麼?13.農民土地承包責任制缺乏有效、合理的轉移承包機制怎麼辦?14.一些地方出現土地撂荒怎麼辦?15.如何處理農村宅基地亂批亂建、管理混亂的現象?16.《土地管理法》對鄉(鎮)村建設用地有何規定?17.非法佔用土地的法律責任是什麼?18.五保戶老人去世後,其承包田可否由代耕者繼承?19.是否允許農民在承包田上建房、葬墳、挖土、燒磚瓦等?20.住宅地震保險方案的基本問題有哪些?三 農村稅費改革體制四 農村金融與財政體制五 扶貧開發政策六 計劃生育政策七 醫療衛生制度八 農村基層組織管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⑦ 關於農業的諺語俗語

1、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2、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

3、麥要澆芽,菜要澆花。

4、處暑根頭白,農夫吃一赫。

5、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6、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7、麻雀囤食要落雪。

8、棗芽發,種棉花。

9、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10、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

(7)農業農民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幾種:氣象、農業、衛生、社會、學習。

農業諺語它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農事經驗。

俗語是一種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語,如「紙老虎」、「翹尾巴」、「亂彈琴」、「硬骨頭」等。

⑧ 農業種植技術知識,農作物種植包括哪些


2、經濟作物
(1)蔬菜作物:主要包括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絲瓜、豆角、蘿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蔥、胡蘿卜、蓮花菜、冬瓜、南瓜、苦瓜、萵苣、菠菜等。
(2)纖維作物:主要包括棉花、薴麻、黃麻、紅麻、大麻、苘麻、亞麻、劍麻、蠶桑等。
(3)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橄欖、蔓青、油茶、油棕等。
(4)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甜菜、甘蔗、甜葉菊等。
(5)飲料作物:主要包括茶葉、咖啡、可可等。
(6)葯用作物:主要包括人參、靈芝、貝母、當歸、金銀花、薄荷、艾蒿等。
(7)水果:主要包括梨子、李子、桃子、蘋果、草莓、櫻桃、核桃、西瓜、龍眼、荔枝等。

⑨ 農業知識科普:穀雨農事活動有哪些

穀雨 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和煦春陽不溫不火,綿綿春雨大小正宜,正所謂是「雨生百穀」,是多種農作物生長的好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中下種催苗的好時機,是農人們最繁忙的時光,那麼就來了解,穀雨農事活動有哪些。

穀雨前後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谷類作物的生長發育作用明顯,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

穀雨前後是農業生產最為繁忙的時節。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正值農作物播種、出苗的重要季節。華北平原霜期結束,穀子、水稻開始播種。黃河流域的冬小麥處在拔節或抽穗階段,要抓緊施好孕穗肥,袂苗要於二葉期追施「斷奶肥」。種棉區這時將播種棉花。

而在華北、西北地區,此時仍是「春雨貴如油」的少雨季節,加強春旱的防禦依舊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長江流域的水稻、煙葉、紅薯正在播種;氣溫上升較早的閩南、廣西地區的小麥則已成熟收獲。此時春茶的採制已進入旺季,宜抓緊進行。長江以南地區降水明顯豐沛,此時農田防漬防澇決不可放鬆。

穀雨時節,長江以南的地區,人們都在忙著耕田,施肥、插秧育苗,准備種水稻。茶農都在忙著採收春茶、制茶,可謂是萬里碧綠、千里飄香;養蠶人家開始加強春蠶的飼養管理;此外,穀雨期間也是牲畜配種、魚類繁殖的季節,以捕魚為生的漁家也在早出晚歸,忙著撒網打魚。推薦: 穀雨吃什麼蔬菜?

北方地區的小麥此時正處在生長期,要注意防旱防濕,預防銹病、白粉病、麥蚜蟲等病蟲害,要拔除黑穗病株,同時要做好預防「倒春寒」和冰雹的工作。種植玉米的農家也開始耕地、施肥、播種,防止土蠶的侵害。

有些地方則開始種植棉花,甚至有「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的說法。有些地方開始種黃豆、雜豆、土豆、花生、地瓜、茄子等。經濟作物烤煙長出了早苗,農民也開始抓緊時間做移植的工作。在管理田地的同時,農民也在加強馬、牛、豬、羊的飼養,希望六畜興旺。

⑩ 「三農」基本常識有哪些

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繫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繫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