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三年級科學小知識
擴展閱讀
經典貴煙多少錢 2025-01-16 14:46:39

三年級科學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1 00:34:56

⑴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內容是什麼

教學內容:本冊由「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水和空氣」四個單元組成。

(一)第一單元《植物》

1、以小組參與或個人參與形式,獲得觀察大樹、葉子需按一定的觀察內容和觀察順序的經歷。

2、有在課外觀察大樹的經歷,能在小組或班級交流自己的發現。

3、能說出常見的樹葉形狀,搜集到處種以上的樹葉,製成標本、括印葉畫。

4、歸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5、 在活動中學生有愛護樹木的表現和意識。

(二)第二單元《動物》

1、 通過飼養觀察,了解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等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對動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認識。

2、有在觀察中提出問題。發現更多觀察內容的經歷。

3、有嘗試改進觀察方法的活動經歷。

4、課外能寫一篇小動物的觀察記錄或閱讀有關資料寫出匯編小報。

(三)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

1、觀察常見六種材料,並總結特點。

2、認識金屬,了解硬度概念,學習飲料罐的故事,了解金屬製品的製作流程。

3、通過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實驗,初步了解材料密度概念。

4、學會給材料分類。

(四)第四單元《水和空氣》

1、調查自己一天的用水情況。

2、調查裝水和其它日常生活液體的容器和容量。

3、用飲料瓶作裝水研究實驗。

4、通過針管實驗了解空氣也要佔體積。

5、做氣球和筆帽的實驗了解,空氣具有質量。

(1)三年級科學小知識擴展閱讀:

科學,指的就是分科而學,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科學的專業從業者習慣上被稱為科學家。

自古典時代,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已緊密聯系在一起。科學的方法奠定了基礎,強調實驗數據及其結果的重現性。在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話:「科學」和「自然哲學「有時可以互換使用。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後變成自然科學)被認為是哲學的一個獨立的科學分支,與唯物同源。

參考資料:科學-網路

⑵ 小學生必知的趣味科學小知識

鏈接: https://pan..com/s/1RSgXkDmK-Pu7aqSE5od-zQ

提取碼: i6zb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stem科學

⑶ 三年級科學上冊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第一單元《認識空氣》

1、像粉筆、水一樣,空氣也需要(占據一定的空間)。將紙巾揉成團放到杯底,然後將杯子豎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紙巾(沒有)被浸濕,是因為(空氣占據空間),所以水接觸不到紙巾。將氣球放在塑料瓶中,並將氣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氣球無法吹得很大,這也是因為瓶子中的(空氣占據空間)。

2、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具有(彈性)。壓縮空氣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氣城堡、射釘槍、足球、噴水壺噴水、充氣床墊)等。

3、電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將電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開電源;(2)按一下"歸零"按鈕,確保在稱量之前顯示數字為"0"。(3)將要稱的物體放在電子天平上,讀取顯示數字即可。

4、通過用電子天平測皮球(充氣前)和(充氣後)質量的變化,可以驗證空氣是否有質量。

5、科學家用精確的實驗測得:在接近地面處,1升空氣的質量約為(1.29克),相當於(3)枚回形針的質量。

6、熱空氣要比相同體積的冷空氣質量(輕),所以熱空氣會(向上升),冷空氣會(下降)。

7、將冷集氣瓶放在有煙的熱集氣瓶的上方,抽掉中間的玻璃板,熱集氣瓶里的煙隨著熱空氣上升到冷集氣瓶中,冷集氣瓶中的冷空氣向下流動,這樣循環流動,煙便充滿兩個瓶子;將熱集氣瓶放在冷集氣瓶的上方,抽掉中間的玻璃板,由於熱空氣不能向下流動,冷空氣不能向上流動,煙在一段時間內無法進入下方的冷集氣瓶。

8、暖氣片都安裝在房間的(低處),可以讓熱空氣(自然上升),提高室內氣溫。

9、陽光使地表溫度升高,溫暖的地面加熱它上方的空氣,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補充到熱空氣上升後留下的空間里,熱空氣越升越高,然後又開始冷卻下降。空氣總是循環運動的,(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

第二單元《研究土壤》

1、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鬆物質)。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塊、枯樹枝、小蟲等豐富的生物及生物遺體,還有(水分、空氣、腐殖質)等物質。

2、驗證土壤成分的實驗:(1)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紙巾上出現水跡:證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土塊放入水中,土塊中冒出了氣泡:證明土壤中有空氣。(3)把土壤放入水中,攪拌後,靜置一段時間,土壤出現分層現象:大顆粒的在下,細小顆粒的在上,水面漂浮一層黑色物質:證明土壤中有沙粒、黏粒和腐殖質。

3、土壤可分為三種類型:(沙質土、黏質土、壤土)。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質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質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4、不同的植物對土壤的要求不同。如沙質土滲水性、透氣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適宜生長(仙人掌、芝麻、花生、西瓜)等,黏質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滲水性、透氣性最差,適宜生長的植物有(荷花、蘆葦、水稻、蓮花)等。

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滲水性、透氣性都較好,適宜生長的植物有(蠶豆、蘋果樹、月季)等。

5、(動植物遺體)在土壤中腐爛分解後,形成了腐殖質。腐殖質是(供植物生長)的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顏色越深,越肥沃。人們常用(種植綠肥、施農家肥和收集落葉漚肥)等方法改良貧瘠的土壤。

6、土壤沙化是表示失去細粒(粉粒、黏粒)而逐漸沙質化的現象。引起土壤沙化的原因可能是乾旱或流沙入侵等自然因素,也可能是過度放牧、亂砍濫伐森林、開荒、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人類活動。

7、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影響:保護土壤的活動:修築梯田、輪作或休耕、植樹造林。破壞土壤的活動:開窯燒磚、開山毀林、拋撒垃圾、過度開墾、過度放牧。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

1、我們將有確定的(形狀、體積和質量)的物體稱為固體。

2、(會流動,沒有確定的形狀)的物質稱為液體。不同液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3、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由規范的玻璃筒或塑料筒製成,刻度精確,刻度通常以(毫升或升)為單位。使用量筒時的注意事項:①略傾斜量筒,燒杯口緊挨著量筒口,將液體緩慢倒入量筒。②量筒必須放平穩後才能讀數。③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然後讀出液體的體積數。

4、靜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們稱之為(水平面)。人們利用(水平面)的原理製作了水平儀(尺)。使用時,將水平儀(緊貼)在被測物體表面,待氣泡穩定後,再作判斷。在實際檢測中,氣泡在哪邊,說明哪處(高)。

5、固體混合前後的(質量)不變,(占據的空間)可能改變。混合後的固體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分離混合物的方法:①選擇大孔眼的篩子分離玉米粉和綠豆的混合物。②選擇磁鐵分離木屑和鐵屑的混合物。③用過濾裝置分離沙子和紅糖的混合物。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糖等物質。在20℃時,100毫升水大約能溶解(36)克食鹽。在20℃時,100毫升水大約能溶解(204)克白糖。

7、分離水中的物質。(1)過濾法:通過過濾法可以將水中的不溶物分離出來,泥沙能用過濾法從水中分離出來。比如自來水廠的水在出廠前就要經過多次過濾和其他操作。(2)蒸發法:通過蒸發法可以將水中的溶解物分離出來,鹽能用蒸發法從鹽水中分離出來比如我們吃的鹽大多數是通過曬海水得到的。

第四單元《地球上的水資源》

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澗。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還有人工水域,如水庫。

2、地下水的現狀:中國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由於過度開采,地下水越來越少。地下水的補充:(1)鋪設透水路面;(2)雨水回灌地下;(3)堤岸過濾。

3、裝海水的勺子加熱後,勺中留下一些白色顆粒。這些白色的顆粒是一些含鹽類比較多的化學物質,導致海水喝起來又苦又咸。

4、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和鹹水湖裡的鹹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在這(3%)的淡水中,(三分之二)是冰川和難以利用的深層地下水,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

第五單元《人的呼吸和消化》

1、呼吸系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鼻腔:有纖毛和黏液,對吸入的空氣有過濾、加溫、加濕作用。咽喉:對吸入的空氣有溫濕度調節和清潔作用。氣管和支氣管:連接著喉與肺,有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濕度和防禦等功能。肺:在胸腔內,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場所。

2、將(澄清石灰水)倒入呼出的氣體中,搖晃一下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3、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氣體量就是(肺活量)。小學生的肺活量不應低於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運動員的肺活量可達6000毫升以上。

4、消化系統: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口腔:將食物磨碎,與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傳送食物至胃。

肝臟:產生膽汁;膽囊:儲存膽汁(注意:食物不經過肝臟)。胃:儲存和攪拌食物,吸收一些營養。小腸: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腸:儲存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生成糞便。肛門:將糞便排出體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成人腸道長6.5~8.5米,約為身長的4.5倍。

5、消化道是通過(蠕動)的方式使食物前進的。

6、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和膳食纖維)。

7、營養素的來源:

(1)米飯、面條、麵包等澱粉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糖類,可供給我們能量,支持我們的活動。

(2)油脂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脂肪,可供給我們能量,保持我們的體溫,但不能多吃。

(3)魚、肉、蛋、奶、豆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我們長身體必需的營養素。

(4)蔬菜、水果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是我們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5)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吸收營養、排出廢物都需要它的幫助。

(6)粗糧、蔬菜、豆類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我們排除體內的有害物質和廢物。

8、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碘酒)是"澱粉探測器",碘酒滴到含澱粉的食物上會變(藍)。土豆、饅頭、米飯中含有大量澱粉。

(2)將食物放在白紙上用石塊去擠壓,觀察白紙上留下的痕跡,可以檢測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花生和肥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

⑷ 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新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
1、 綠色開花植物一般是用(種子)繁殖後代的。
2、 播種前,挑選那些(飽滿的)、(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的過程叫選種。
3、 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葉),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根的生長速度(很快)。
4、 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綠葉可以製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是由植物綠色的葉依靠太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製成的。
6、 綠色開花植物如鳳仙花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
7、 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陽光、溫度、土壤和適宜的水分等條件。
8、 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和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能從下到上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從上到下將植物製造的養料運輸到植物的各個部分。
第二單元 動物的生命周期
1、 雞、青蛙、魚、烏龜等動物都產卵,卵是動物生命的開始。
2、 蠶卵的孵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在放蠶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為蠶卵需要呼吸。
3、 蠶寶寶最愛吃的食物是桑葉,蠶能吐絲結繭,蠶寶寶的生長過程中,要經過四次蛻皮,蠶和蝴蝶等昆蟲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蠶蛹經過10-15天,會變成蠶蛾,蠶蛾是蠶的成蟲,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後,雌蛾產卵繁殖後代。
4、 養蠶、抽取蠶絲,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之一。遠在4000多年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開始養蠶,利用蠶絲織成華麗的絲綢和各種絲織品,並遠銷國外。
5、 蠶的一生是不斷生長變化的,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不同形態的變化階段。
6、 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蠶長到一定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
7、 蠶的一生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具有生命周期。
8、 影響蠶生命和變化的因素有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
第三單元 溫度與水的變化
1、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稱為溫度,通常用攝氏度(℃)表示,物體的溫度可以用溫度計進行測量,溫度計正確的讀數方法是平視。
2、測量水溫的方法是:①手應拿溫度計的上端;②要將溫度計的下端浸入水中,並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④當溫度計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⑤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水燒開時的溫度大約是100℃;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
3、零下6攝氏度寫作:-6℃;九十四攝氏度寫作:94℃;100℃讀作:一百攝氏度;-20℃讀作:零下二十攝氏度。
4、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溫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5、液態水降到0℃時開始凝固成冰,從液體狀態變成了固體狀態。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當環境溫度高於0℃,冰的溫度升至0℃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水和冰的共同點是:無色、無味、透明等。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把冰放在溫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陽光下曬;用手捂等。
6、裝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現小水珠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杯內的冰形成的。
7、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變成了水滴的現象叫凝結。
8、水在自然界有液態、固態、氣態三種狀態存在,水的狀態變化與熱量有關。水的三種狀態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這使水在自然界中產生了循環運動。
第四單元 磁鐵
1、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鐵。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
2、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一個磁鐵摔斷了也有兩個磁極。
3、磁鐵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
4、磁鐵的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兩個磁極的作用是相互的。磁懸浮列車就是根據同極相互排斥的原理製造的。
5、兩個或多個磁鐵吸在一直,磁力大小會發生改變。
6、指南針是利用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製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鋼針經過磁鐵沿一個方向磨擦可以變成磁鐵。
7、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
8、磁鐵的用途和它的性質是相聯系的。
9、檢驗沒有標明南北極的磁鐵可以採用懸掛法、指南針驗測法、磁鐵檢測等。

⑸ 科學小知識精彩兩分鍾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笑能使人健康,這是因為笑能使人肺部擴張呼吸量,加大血液循環:加速促進內分泌活動,快樂的情緒提高了食慾是消化液增多。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8、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9、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10、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⑹ 50個科學小知識

鏈接: https://pan..com/s/1RSgXkDmK-Pu7aqSE5od-zQ

提取碼: i6zb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stem科學

⑺ 科學知識大全

1、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這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2、別看輕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同時,它的尾巴正發揮很大的功用。它能夠令松鼠在樹上跳躍時得到平衡,避免掉下來受傷。此外,這條大大的尾巴更能於冬天發揮保護的功用,緊緊圍著松鼠的身軀,既方便,又實用。

3、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可是,當你把海水撈起時,你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原來,海水本身與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水沒有大分別,也是透明的。

我們所看到的綠色,其實是海水對光吸收能力而產生出來的現象。只有綠光能被海水吸收,從而反射出來;當海水更深時,綠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藍色。

(7)三年級科學小知識擴展閱讀:

科學小知識還有以下:

1、樹葉變色的原因與其蘊含的化學物質—葉綠素有關。當秋天來臨時,白天的時間比夏天較短,而氣溫更亦較低,樹葉因此停止製造葉綠素,剩餘的養分輸送到樹乾和樹根中儲存。樹葉中缺少了綠色的葉綠素,與此同時,其它化學色素因而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多看到黃和褐等顏色的樹葉。

2、秋天來臨的是時候,樹葉上蒸發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樹根吸水卻比夏天少了。為了減少樹木的水分流失,莖部的細胞開始形成一個分離層,待養分完全離開樹葉後,分離層會令樹葉和樹干隔離,樹葉從而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