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哪些數學知識用類推
擴展閱讀
兒童漏題是什麼原因 2024-11-17 11:24:03
兒童房需要什麼條件 2024-11-17 11:23:51
檀香木的歌詞有哪些 2024-11-17 11:23:50

哪些數學知識用類推

發布時間: 2022-08-31 04:22:43

㈠ 我們在學習哪些數學知識時也用到了類推的方法

緊跟老師的思路學習。如果你的老師正在教室前進行解題,那麼你可以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跟著做。
確保你的筆記寫得清楚且易於閱讀。不要只是簡單地記下問題。也把老師所講到的有助於你理解相關概念的內容記下來。
嘗試解決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思考題,仔細想一想。當老師在教室中巡視學生的解題情況時,可以就你的問題向老師請教。
當老師在解題時應參與其中。不要等待老師提問。當你知道結果時應主動回答,當你對教學內容感到困惑時應舉手提問。
以Learn Math Step 3為標題的圖片
3
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的話,能夠加強對有關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有時,你可能無法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但是你應該保證在下一次上課前完成你的作業。
以Learn Math Step 4為標題的圖片
4
如果你需要幫助的話,也可以在課堂外尋求幫助。在你的老師的空餘時間或者工作時間,向他或她尋求幫助。
如果你的學校有數學中心的話,你也可以了解它的開放時間並前去尋求幫助。
加入一個學習小組。好的學習小組通常由4到5名不同水平的學生組成。如果你的數學屬於"C"級水平,那麼你應該加入有2或3名"A"級或"B"級學生組成的小組以便提升自己的水平。不要加入只有比你的成績還差的學生組成的小組中

㈡ 用到類推方法的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之間具有密切的邏輯聯系,後續知識往往是前面所學數學知識的遷移、組合與發展,前面所學知識往往是後面數學學習的基礎。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就有利於知識的遷移類推,我們常說,數學教材就像樓梯,層層上升,但每層上升都以原來的知識「樓梯間」,站在「樓梯間」短暫的停留,才能繼續前行。做好新知識的形成,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下面跟著滬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把。。
一、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學生根據舊知識採取遷移類推學習新知識,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准備 ,這個准備就是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例如:教學長方形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舊知識的聯系點,就是面積單位,教師可以拿出單位面積的小正方形,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一個圖形能擺滿幾個小正方形,就是幾平方(平方厘米)。這樣就成功的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了橋梁,將新問題與舊知識聯系在一起。
二、合理組織教學活動
課堂上所有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著解決新問題來設置,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幫助學生更快的進行遷移類推。例如:長方形面積,為了更好的推導出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安排這樣幾個遞進的環節:
1.數一數,已知長方形能擺滿幾個小正方形,這樣學生就能初步感知到,有幾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多大;
2.計算面積,在數出面積後,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面積,不論孩子們用什麼方法計算,都在腦海里鞏固了第一環節得出的結論;
3.優化演算法,將孩子們的各種方法展示出來後,讓學生觀察,找出自己最便捷的方法,並對算式中的每個數字、步驟進行解釋說明,加深印象;4.合理運用,得出方法後,給學生提供幾個便於計算的數據,計算出面積,方便學生觀察,找出計算的相同點,並加以總結,形成建模。
三、歸納總結多練習
數學學習的根本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嚴密的思維,嚴密思維的體現就是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的形成不是朝夕片刻可形成的,這就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學生提供概括、總結、歸納的平台,教師不要包辦學生的話語權,盡管學生有的時候回笨嘴拙舌,只有不斷的總結、歸納才能日有進步,能力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不是教師不說話,要說在點子上,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捅破窗戶紙。例如:進行多位數乘以位數筆算教學中,詢問學生每個數字的含義時,學生的總結總不會十分精準,教師就可以提示每個數在什麼數位上,表示什麼。

㈢ 小學數學教學中哪些知識的教學可以應用到知識的遷移

【摘要】遷移就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現代認知理論關於遷移的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正遷移量越大,他們通過學習所產生的適應新的學習情境或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就越強,這種正遷移量的實質,就是認知主體原有的認知結構,就是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概括化程度。所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就成為學生順利遷移的最關鍵因素。本文將主要論述如何將知識遷移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中。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遷移 新知 舊知

小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在很多情況下是循著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進行的。但並非所有的知識都必須事必躬親的經歷才能獲得,兒童在數學學習中也常常經過從已知到未知,從舊知中生發新知的認識過程,這種心理現象就是遷移。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遷移就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凡是先前學習對以後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起促進作用的,就稱為正遷移。例如一個人學會騎自行車,再學習駕駛摩托車就不難;學會一種外文,有助於掌握另一種外文;兒童在做數學練習的時候養成愛整潔的書寫習慣,有助於他們在完成作業時保持整潔。
反之,已有的知識技能對新學習的知識技能產生干擾,起消極的影響,就稱為負遷移。如學生在初學乘法時常常與加法混淆;學習a2老是與2a混淆;整數的學習時知道了「黑土比白兔多5隻」與「白兔比黑兔少5隻」說法不同,意思一樣,到分數的學習中「黑兔比白兔多 」,那麼「白兔比黑兔少幾分之幾」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干擾作用,錯誤地認為:「白兔比黑兔少 」。當然,負遷移是暫時的,並且大多數情況下是受表面現象干擾,所以,經過適當的練習和知道可以消除。
對於小學生來說,能有效地進行遷移學習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現代認知理論關於遷移的研究表明,學生學習的正遷移量越大,他們通過學習所產生的適應新的學習情境或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就越強,這種正遷移量的實質,就是認知主體原有的認知結構,就是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概括化程度。所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就成為學生順利遷移的最關鍵因素。
一般來說,學生遷移學習過程中,主要會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即:他們原有認知結構中能否有釋放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可以利用?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穩定性和清晰性如何?新的有潛在意義的學習任務與同化它的原有概念系統的可辨別程度如何?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新舊只是之間有無一種內在的聯系,以及這種聯系的清晰程度如何和能否被充分有效的建立和應用。
一、確定相關舊知
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確定可以固定新知的先關舊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據教材呈現只是的編排順序。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每個「知識塊」都是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分成各循環段、各單元、各章節來編排的。如計算教學整數是從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到百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由萬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到萬以上數的認識和計算;小數和分數則是由包括初步認識的兩個循環段組成。從章節上看,整數的加減法由不進位到進位,由不退位到退位;分數則是由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等等。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知識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和發展。這樣,循環段與循環段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章節與章節之間,既存在縱向的聯系,又存在橫向的關系,既是知識系統性的標志,也是研究遷移教學時確定相關舊知的著眼點和切入口。下面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1. 抓住縱向聯系,深尋知識的生長點
如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整、小數加減法、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等計算,在這些計算學習中建立的「只有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這一概括性很強的觀念,就是遷移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相關舊知基礎。再如:比的基本性質的學習,可以從分運用學生學習「商不變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所建立的「相除的兩個數同時乘或除以」兩個相同的數(0除外),結果不變這一核心原理,來延伸遷移。
2. 加強橫向比較,突出知識的連接點
如學生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掌握了個級數的讀寫法,理解了數位順序和計數知識,到學習多位數的順序和讀寫法就可以以此類推。一個數乘整數、一個數乘小數的意義掌握,又可以類推學習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中,在「9加幾」的計算教學時,弄懂了「湊十法」的算理,那後繼學習「8加幾」 「7加幾」 「6加幾」就可以直接遷移運用了。
二、激活認知固定點
在遷移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已經具有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但他們不能充分的利用。這就學要我們教師設法讓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前喚醒這些舊知,使它們在學生認知的過程中再現,並且要善於組織新知和相關舊知之間充分的相互作用。
在教學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時,先組織學生在下列算式中歐冠填最大的數:3×( )<20,6×( )<43, 8×( )<59……之後讓學生思考:在23÷5、47÷9...... 中,填上幾與出書的乘積最接近被除數?這樣,開始不等式填空的思考過程遷移到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
再如,教學被減數中間有兩個0的連續退位減法,先出示兩道豎式計算題:93-27,903-27.集體聯系以後,讓學生比較:這兩道算式有什麼共同點,又有什麼不同點?通過相同點的比較,突出「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一」這一貫穿退位減法全程教學的算理;通過不同點的比較,突出了第二題因「個位不夠減,而十位上又是0」這一導致連續退位兩次減的和要素。在此基礎上,再變題引入新知「9003-27」的教學。這樣就順應了原有的認知結構。
三、新舊銜接,實現遷移
認真確定並激活原有認知結構中可以固定新知的相關舊知,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新舊知之間的過渡,促進新知的學習,提高新知的學習效果。而新舊知要想實現順利「接軌」,遷移活動的高效完成,還需要選擇恰當的遷移方法,並要有效防止負遷移。
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遷移方法:
1.類比性遷移
所謂的類比性遷移,就是在利用相關舊知時,要認真尋找它與新知的共同因素,通過類化作用去同化和順應新知。如:因數是一位數、兩位數的乘法與因數三位數的乘法的共同點在於用一個因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所得的數就是哪一位上計數單位的個數。又如學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積的推導方法,再學習梯形面積時,可利用「拼合圖形推導」這一共同渠道,誘導學生自行遷移到梯形面積的推導中來。
2.對比性遷移
有比較才有鑒別。有些新知往往與有關舊知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學時,可先復習已經學過的舊知,然後對比著學習新知,並著重弄清它們的異同點,對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合理的分解、調整、重組,達到「以舊探新」之目的。例如通過復習體積的意義、計算、單位、作用來學習溶劑的有關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它們計算方法、單位名稱都是相通的,它們的主要去背在於意義不同。體積是「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容積是「物體所能容納的其它物體的體積」。
3. 逆反性遷移
當新舊知識是完全相反的兩個問題時,講它們聯系起來學習,就能達到深刻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對立統一觀念等目的。教學時,一般先復習原有正方面的問題,從而引出新知,深入研究。例如,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若能進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用寫關系式的方法教學生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那麼,在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可以這樣的組織遷移:

㈣ 小學哪些數學知識用到了類推的方法

小學有很多的數學知識都用到了類推的方法,比如說比如說嗯放成功了方程的。只是

㈤ 我們在學習哪些數學知識用到了類推的方法

比如求等差數列和等積數列的時候

㈥ 小學數學中哪些內容是通過類比推理學習的,哪些內容是通過統計推理學習的,哪些內容是通過演繹推理學習的

這個最好自己總結,因為這樣自己的印象更深刻!

上360學習網學習吧,我是360學習網的於箱老師!我們的網站上有小學初中高中的所有課程的視頻講解免費看!並且還有試卷可以免費下載!每份試卷的每道題都有視頻講解可以免費看!
做好以下的內容就會進步的!
1 上課用心聽,聽懂多少就多少
2 作業獨立完成, 堅決不抄襲別人的,哪怕做不玩也不要抄襲
3.每天訂正好當天不會的和錯的題目 問老師問同學都可以
4考前復習平時不會的和錯的題目!
如果採納我的答案為正確答案,網路知道就會顯示我們的網址!我們是網路知道開放平台合作夥伴!

㈦ 在小學里有哪些數學公式是靠類推出來的

摘要 1.數一數,已知長方形能擺滿幾個小正方形,這樣學生就能初步感知到,有幾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多大;

㈧ 哪些數學知識運用了類推的方法

數學知識之間具有密切的邏輯聯系,後續知識往往是前面所學數學知識的遷移、組合與發展,前面所學知識往往是後面數學學習的基礎。小學數學教材的編排,就有利於知識的遷移類推,我們常說,數學教材就像樓梯,層層上升,但每層上升都以原來的知識「樓梯間」,站在「樓梯間」短暫的停留,才能繼續前行。做好新知識的形成,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下面跟著滬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把。。
一、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學生根據舊知識採取遷移類推學習新知識,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准備 ,這個准備就是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例如:教學長方形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舊知識的聯系點,就是面積單位,教師可以拿出單位面積的小正方形,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一個圖形能擺滿幾個小正方形,就是幾平方(平方厘米)。這樣就成功的在新舊知識之間搭建了橋梁,將新問題與舊知識聯系在一起。
二、合理組織教學活動
課堂上所有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著解決新問題來設置,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幫助學生更快的進行遷移類推。例如:長方形面積,為了更好的推導出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安排這樣幾個遞進的環節:
1.數一數,已知長方形能擺滿幾個小正方形,這樣學生就能初步感知到,有幾個小正方形面積就是多大;
2.計算面積,在數出面積後,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面積,不論孩子們用什麼方法計算,都在腦海里鞏固了第一環節得出的結論;
3.優化演算法,將孩子們的各種方法展示出來後,讓學生觀察,找出自己最便捷的方法,並對算式中的每個數字、步驟進行解釋說明,加深印象;4.合理運用,得出方法後,給學生提供幾個便於計算的數據,計算出面積,方便學生觀察,找出計算的相同點,並加以總結,形成建模。
三、歸納總結多練習
數學學習的根本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嚴密的思維,嚴密思維的體現就是高度的概括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的形成不是朝夕片刻可形成的,這就需要在平時的課堂中,多給學生提供概括、總結、歸納的平台,教師不要包辦學生的話語權,盡管學生有的時候回笨嘴拙舌,只有不斷的總結、歸納才能日有進步,能力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不是教師不說話,要說在點子上,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捅破窗戶紙。例如:進行多位數乘以位數筆算教學中,詢問學生每個數字的含義時,學生的總結總不會十分精準,教師就可以提示每個數在什麼數位上,表示什麼。
上述就是滬江小編分析的遷移類推的數學學習方法。關於遷移類推的學習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是一種常見的方法,教師除了做到上述三方面,還要在平時多啟發學生,讓學生有心理准備,從內心自主聯系舊知識,比如平時多做舊知識歸納總結(做知識樹、思維導圖),遇到新知識的時候就能快速找到只是聯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