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因為有知識,我們上了太空,我們延長了人均壽命。更因為有知識,我們超出生死,不再疑惑。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 總結 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二元一次方程組
1、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
①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②共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兩個一次方程所組成的一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③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①將其中一個方程中的某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出來,並代入另個方程中,從而消去一個未知數,化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一元一次方程,這種解方程組的 方法 稱為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②通過兩式子加減,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這種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3、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
①雞兔同籠
4、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
①增減收支
5、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
①里程碑上的數
6、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次函數
①一般地,以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組成的圖像與相應的一次函數的圖像相同,是一條直線
②一般地,從圖形的角度看,確定兩條直線相交點的坐標,相當於求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解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相當於確定相應兩條直線交點的坐標
7、用二元一次方程組確定一次函數表達式
①先設出函數表達式,再根據所給條件確定表達式中未知的系數,從而得到函數表達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數法。
8、三元一次方程組
①在一個方程組中,各個式子都含有三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
②像這樣,共含有三個未知數的三個一次方程所組成的一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組
③三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數據的分析
1、平均數
①一般地,對於n個數x1x2...xn,我們把(x1+x2+···+xn)叫做這n個數的算數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為。
②在實際問題中,一組數據里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給每個數據一個權,叫做加權平均數
2、中位數與眾數
①中位數: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②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③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
④計算平均數時,所有數據都參加運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數據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較為常用,但他容易受極端值影響。
⑤中位數的優點是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影響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數據的信息
⑥各個數據重復次數大致相等時,眾數往往沒有特別意義
3、從統計圖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
4、數據的離散程度
①實際生活中,除了關心數據的集中趨勢外,人們還關注數據的離散程度,即它們相對於集中趨勢的偏離情況。一組數據中最大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稱為極差),就是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一個統計量
②數學上,數據的離散程度還可以用方差或標准差刻畫
③方差是各個數據與平均數差的平方的平均數
④其中是x1 ,x2.....xn平均數,s2是方差,而標准差就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組數據的極差、方差或標准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平行線的證明
1、為什麼要證明
①實驗、觀察、歸納得到的結論可能正確,也可能不正確,因此,要判斷一個數學結論是否正確,僅僅依靠實驗、觀察、歸納是不夠的,必須進行有根有據的證明
2、定義與命題
①證明時,為了交流方便,必須對某些名稱和術語形成共同的認識,為此,就要對名稱和術語的含義加以描述,做出明確的規定,也就是給它們的定義
②判斷一件事情的 句子 ,叫做命題
③一般地,每個命題都由條件和結論兩部分組成。條件是已知的選項,結論是已知選項推出的事項。命題通常可以寫成「如果....那麼.....」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條件,「那麼」引出的部分是結論
④正確的命題稱為真命題,不正確的命題稱為假命題
⑤要說明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常常可以舉出一個例子,使它具備命題的條件,而不具有命題的結論,這種例子稱為反例
⑥歐幾里得在編寫《原本》時,挑選了一部分數學名詞和一部分公認的真命題作為證實其他命題的出發點和依據。其中數學名詞稱為原名,公認的真命題稱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命題的真假都需要通過演繹推理的方法進行判斷
⑦演繹推理的過程稱為證明,經過證明的真命題稱為定理,每個定理都只能用公理、定義和已經證明為真的命題來證明
a. 本套教科書選用九條基本事實作為證明的出發點和依據,其中八條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b.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c. 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d.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述為: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e. 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f. 兩邊及其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g. 兩角及其夾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h. 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⑧此外,數與式的運算律和運演算法則、等式的有關性質,以及反映大小關系的有關性質都可以作為證明的依據
⑨定理:同角(等角)的補角相等
同角(等角)的餘角相等
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對頂角相等
3、平行線的判定
①定理: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述為: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②定理: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述為: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4、平行線的性質
①定理: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述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定理: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述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③定理:兩條平行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述為: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④定理: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5、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①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②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③我們通過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直接推導出兩個新定理。像這樣,由一個基本事實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叫做這個基本事實或定理的推論,推論可以當定理使用。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 文章 :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上冊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 初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
★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與八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的測試題匯總
★ 初二數學上冊三角形及四邊形重點知識歸納
B. 初二數學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任何科目 學習 方法 其實都是一樣的,不斷的記憶與練習,使知識刻在腦海里。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 數學知識點
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全面調查: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方式叫做全面調查.
2.抽樣調查:調查部分數據,根據部分來估計總體的調查方式稱為抽樣調查.
3.總體:要考察的全體對象稱為總體.
4.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
5.樣本:被抽取的所有個體組成一個樣本.
6.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7.頻數:一般地,我們稱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據個數為該組的頻數.
8.頻率: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為頻率.
9.組數和組距:在統計數據時,把數據按照一定的范圍分成若干各組,分成組的個數稱為組數,每一組兩個端點的差叫做組距.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總結
1.等式與等量:用"="號連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注意:"等量就能代入"!
2.等式的性質:
等式性質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質2: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項:改變符號後,把方程的項從一邊移到另一邊叫移項.移項的依據是等式性質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並且含未知數項的系數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標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簡形式:ax=b(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9.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系數化為1……(檢驗方程的解).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1)讀題分析法:…………多用於"和,差,倍,分問題"
仔細讀題,找出表示相等關系的關鍵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為,完成,增加,減少,配套-----",利用這些關鍵字列出文字等式,並且據題意設出未知數,最後利用題目中的量與量的關系填入代數式,得到方程.
(2)畫圖分析法:…………多用於"行程問題"
利用圖形分析數學問題是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中的體現,仔細讀題,依照題意畫出有關圖形,使圖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義,通過圖形找相等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據,最後利用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可把未知數看做已知量),填入有關的代數式是獲得方程的基礎。
初二數學學習技巧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深化學習的必由之路
在學習新概念、新運算時,老師們總是通過已有知識自然而然過渡到新知識,水到渠成,亦即所謂「溫故而知新」。因此說,數學是一門能自學的學科,自學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數學家華羅庚。
我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
自學能力越強,悟性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的依賴性應不斷減弱,而自學能力則應不斷增強。因此,要養成預習的習慣。
因此,以前的數學學得扎實,就為以後的進取奠定了基礎,就不難自學新課。同時,在預習新課時,碰到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解新課,收獲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學來學去,知識還是別人的。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准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並記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
自信才能自強
在考試中,總是看見有些同學的試卷出現許多空白,即有好幾題根本沒有動手去做。當然,俗話說,藝高膽大,藝不高就膽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沒有去做則是另一回事。稍為難一點的數學題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結果的。要去分析、探索、比比畫畫、寫寫算算,經過迂迴曲折的推理或演算,才顯露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某種聯系,整個思路才會明朗清晰起來。
具體解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緊緊抓住題目的所有條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個條件。一道題和一類題之間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想想這一類題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但更重要的是抓住這一道題的特殊性,抓住這一道題與這一類題不同的地方。數學的題目幾乎沒有相同的,總有一個或幾個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思路和解題過程也不盡相同。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 其它 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瓢,題目有些小的變化就乾瞪眼,無從下手。
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我們只要學好了有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就能順利地對付那無限的題目。題目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題海無邊,總也做不完。關鍵是你有沒有培養起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有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解題方法。
解題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自信心。沒有自信就會畏難,就會放棄;只有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才不會輕言放棄,才會加倍努力地學習,才有希望攻克難關,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初二數學人教版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提綱
★ 新人教版初中數學復習資料
★ 數學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 數學八年級上冊知識人教版
C. 初二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廣大八年級學生來說,數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成績,數學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這是我整理的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初二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1-40
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
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
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
4 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
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
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
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
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
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
2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
2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
2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
2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
2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
2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
2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
2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
3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
3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
32 定理1 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
3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
34定理3 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
35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
3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
3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8定理 四邊形的內角和等於360° ¬
3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
40多邊形內角和定理 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於(n-2)×180° ¬
初二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41-80
41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於360° ¬
42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
43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
44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
45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
4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4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4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4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
50矩形性質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
51矩形性質定理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
5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
53矩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
54菱形性質定理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
55菱形性質定理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
5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 ¬
57菱形判定定理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
58菱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
59正方形性質定理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
60正方形性質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並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
61定理1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
62定理2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並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
6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並且被這一 ¬
點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對稱 ¬
6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
6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
6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6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 ¬
相等,那麼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
69 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
70 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 ¬
三邊 ¬
7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 ¬
的一半 ¬
7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並且等於兩底和的 ¬
一半 L=(a+b)÷2 S=L×h ¬
73 (1)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a:b=c:d,那麼ad=bc ¬
如果ad=bc,那麼a:b=c:d ¬
74 (2)合比性質 如果a/b=c/d,那麼(a±b)/b=(c±d)/d ¬
75 (3)等比性質 如果a/b=c/d=…=m/n(b+d+…+n≠0),那麼 ¬
(a+c+…+m)/(b+d+…+n)=a/b ¬
7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 ¬
線段成比例 ¬
77 推論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
7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麼這條直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 ¬
79 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並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 ¬
80 定理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
初二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81-136
8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
8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
83 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
84 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
85 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 ¬
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麼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
86 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 ¬
分線的比都等於相似比 ¬
87 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於相似比 ¬
88 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
89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值,任意銳角的餘弦值等 ¬
於它的餘角的正弦值 ¬
9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切值,任意銳角的餘切值等 ¬
於它的餘角的正切值 ¬
9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 ¬
9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
9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
9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
95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 ¬
徑的圓 ¬
9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 ¬
平分線 ¬
9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
9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 ¬
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
9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
100垂徑定理 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
101推論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於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
②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
③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
102推論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
10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
104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 ¬
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
105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 ¬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麼它們所對應的其餘各組量都相等 ¬
106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
107推論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
108推論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 ¬
對的弦是直徑 ¬
109推論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110定理 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並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於它 ¬
的內對角 ¬
111①直線L和⊙O相交 d
②直線L和⊙O相切 d=r ¬
③直線L和⊙O相離 d>r ¬
112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
113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於經過切點的半徑 ¬
114推論1 經過圓心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 ¬
115推論2 經過切點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
116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 ¬
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
11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 ¬
11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
119推論 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麼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
120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 ¬
相等 ¬
121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麼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 ¬
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
122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 ¬
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
123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
12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麼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 ¬
125①兩圓外離 d>R+r ②兩圓外切 d=R+r ¬
③兩圓相交 R-r<d r) ¬</d
④兩圓內切 d=R-r(R>r) ⑤兩圓內含d r) ¬
126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
127定理 把圓分成n(n≥3): ¬
⑴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 ¬
⑵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
128定理 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
129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於(n-2)×180°/n ¬
130定理 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
13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 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 ¬
132正三角形面積√3a/4 a表示邊長 ¬
13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於這些角的和應為 ¬
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
134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
13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
136內公切線長= d-(R-r) 外公切線長= d-(R+r)¬
D. 初二數學下冊課本內容 重點知識點總結
對於初二的學生,學習初中數學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式方法。整理知識點是學習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初二下冊課本重點知識點都有哪些呢?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3.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初二下冊數學重點知識點
命題的概念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理解:命題的定義包括兩層含義:(1)命題必須是個完整的句子;(2)這個句子必須對某件事情做出判斷。
命題的分類(按正確、錯誤與否分)真命題(正確的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麼結論一定成立的命題。命題假命題(錯誤的命題):如果題設成立,不能證明結論總是成立的命題。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斷為正確的命題叫做定理。
證明判斷一個命題的正確性的推理過程叫做證明。
證明命題的一般步驟(1)根據題意,畫出圖形。(2)根據題設、結論、結合圖形,寫出已知、求證。(3)經過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證的途徑,寫出證明過程。
初二下冊數學課本內容
常用分母有理化因式:叫互為有理化因式。
最簡二次根式:(1)滿足下列兩個條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簡二次根式,①被開方數的因數是整數,因式是整式,②被開方數中不含能開的盡的因數或因式;(2)最簡二次根式中,被開方數不能含有小數、分數,字母因式次數低於2,且不含分母;(3)化簡二次根式時,往往需要把被開方數先分解因數或分解因式;(4)二次根式計算的最後結果必須化為最簡二次根式.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總結的初二下冊課本內容的重點知識點,希望對初中生學習數學有一點幫助。
E.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學習從來無捷徑。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 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一、不等關系
1、一般地,用符號"<"(或"≤"),">"(或"≥")連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要區別方程與不等式: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關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關系.
3、准確"翻譯"不等式,正確理解"非負數"、"不小於"等數學術語.
非負數<===>大於等於0(≥0)<===>0和正數<===>不小於0
非正數<===>小於等於0(≤0)<===>0和負數<===>不大於0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並會靈活運用:
(1)不等式的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即:
如果a>b,那麼a+c>b+c,a-c>b-c.
(2)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即
如果a>b,並且c>0,那麼ac>bc,.
(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即:
如果a>b,並且c<0,那麼ac
2、比較大小:(a、b分別表示兩個實數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麼a-b是正數;反過來,如果a-b是正數,那麼a>b;
如果a=b,那麼a-b等於0;反過來,如果a-b等於0,那麼a=b;
如果a
即:
a>b<===>a-b>0
a=b<===>a-b=0
aa-b<0
(由此可見,要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只要考察它們的差就可以了.
三、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個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無數多個,一般是在某個范圍內的所有數,與方程的解不同.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
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時,要確定邊界和方向:
①邊界:有等號的是實心圓圈,無等號的是空心圓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八年級 上冊期末數學復習資料
第一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即。
2.勾股定理的證明:用三個正方形的面積關系進行證明(兩種方法)。
3.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滿足,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滿足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
第二章實數
1.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質:
(1)概念:如果,那麼是的平方根,記作:;其中叫做的算術平方根。
(2)性質:①當≥0時,≥0;當<0時,無意義;②=;③。
2.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質:
(1)概念:若,那麼是的立方根,記作:;
(2)性質:①;②;③=
3.實數的概念及其分類:
(1)概念:實數是有理數和無理數的統稱;
(2)分類:按定義分為有理數可分為整數的分數;按性質分為正數、負數和零。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小數可分為有限小數、無限循環小數和無限不循環小數;其中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稱為分數。
4.與實數有關的概念: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與有理數范圍內的意義完全一致;在實數范圍內,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和運算律同樣成立。每一個實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反過來,數軸上的每一個點都表示一個實數,即實數和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因此,數軸正好可以被實數填滿。
5.算術平方根的運算律:(≥0,≥0);(≥0,>0)。
第三章圖形的平移與旋轉
1.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平移不改變圖形大小和形狀,改變了圖形的位置;經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
2.旋轉: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這點定點稱為旋轉中心,轉動的角稱為旋轉角。旋轉不改變圖形大小和形狀,改變了圖形的位置;經過旋轉,圖形點的每一個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和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3.作平移圖與旋轉圖。
八年級數學 學習方法技巧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深化學習的必由之路
在學習新概念、新運算時,老師們總是通過已有知識自然而然過渡到新知識,水到渠成,亦即所謂「溫故而知新」。因此說,數學是一門能自學的學科,自學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數學家華羅庚。
我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
自學能力越強,悟性就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學們的依賴性應不斷減弱,而自學能力則應不斷增強。因此,要養成預習的習慣。
因此,以前的數學學得扎實,就為以後的進取奠定了基礎,就不難自學新課。同時,在預習新課時,碰到什麼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解新課,收獲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學來學去,知識還是別人的。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准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並記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
自信才能自強
在考試中,總是看見有些同學的試卷出現許多空白,即有好幾題根本沒有動手去做。當然,俗話說,藝高膽大,藝不高就膽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沒有去做則是另一回事。稍為難一點的數學題都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解法和結果的。要去分析、探索、比比畫畫、寫寫算算,經過迂迴曲折的推理或演算,才顯露出條件和結論之間的某種聯系,整個思路才會明朗清晰起來。
具體解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緊緊抓住題目的所有條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個條件。一道題和一類題之間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想想這一類題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但更重要的是抓住這一道題的特殊性,抓住這一道題與這一類題不同的地方。數學的題目幾乎沒有相同的,總有一個或幾個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思路和解題過程也不盡相同。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 其它 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瓢,題目有些小的變化就乾瞪眼,無從下手。
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我們只要學好了有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就能順利地對付那無限的題目。題目並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題海無邊,總也做不完。關鍵是你有沒有培養起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有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解題方法。
解題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自信心。沒有自信就會畏難,就會放棄;只有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才不會輕言放棄,才會加倍努力地學習,才有希望攻克難關,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相關 文章 :
★ 初二數學知識點復習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
★ 初二數學重點知識歸納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F. 人教版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數據的分析
1、平均數
①一般地,對於n個數x1x2...xn,我們把(x1+x2+???+xn)叫做這n個數的算數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為。
②在實際問題中,一組數據里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給每個數據一個權,叫做加權平均數。
2、中位數與眾數
①中位數:一般地,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②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③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都是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
④計算平均數時,所有數據都參加運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數據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較為常用,但他容易受極端值影響。
⑤中位數的優點是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影響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數據的信息。
⑥各個數據重復次數大致相等時,眾數往往沒有特別意義。
3、從統計圖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
4、數據的離散程度
①實際生活中,除了關心數據的集中趨勢外,人們還關注數據的離散程度,即它們相對於集中趨勢的偏離情況。一組數據中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稱為極差),就是刻畫數據離散程度的一個統計量。
②數學上,數據的離散程度還可以用方差或標准差刻畫。
③方差是各個數據與平均數差的平方的平均數。
④其中是x1,x2.....xn平均數,s2是方差,而標准差就是方差的算術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組數據的極差、方差或標准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
八年級 數學知識點歸納
分組分解法
我們看多項式am+an+bm+bn,這四項中沒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們把它分成兩組(am+an)和(bm+bn),這兩組能分別用提取公因式的 方法 分別分解因式.
原式=(am+an)+(bm+bn)
=a(m+n)+b(m+n)
做到這一步不叫把多項式分解因式,因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義.但不難看出這兩項還有公因式(m+n),因此還能繼續分解,所以
原式=(am+an)+(bm+bn)
=a(m+n)+b(m+n)
=(m+n)×(a+b).
學好數學的關鍵就在於要適時適量地進行 總結 歸類,接下來我就為大家整理了這篇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全等三角形知識點講解,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邊相等(SSS)、兩邊和它們的夾角相等(SAS)、兩角和它們的夾邊(ASA)、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AAS)、斜邊和直角邊相等的兩直角三角形(HL)。
角平分線的性質:角平分線平分這個角,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角平分線推論:角的內部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叫的平分線上。
證明兩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證明線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驟:①、確定已知條件(包括隱含條件,如公共邊、公共角、對頂角、角平分線、中線、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隱含的'邊角關系),②、回顧三角形判定,搞清我們還需要什麼,③、正確地書寫證明格式(順序和對應關系從已知推導出要證明的問題).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全等三角形知識點講解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養成善於總結的好習慣。
這種利用分組來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組分解法.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個多項式的項分組並提取公因式後它們的另一個因式正好相同,那麼這個多項式就可以用分組分解法來分解因式.
初二數學 復習方法 總結
一、初中數學中考復習方法: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勤奮」,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1.復習一定要做到勤
勤動手:做題不要看,一定要算,不會的知識點寫下來,記在 筆記本 上。
勤動口:不會的有疑問的一定要問老師,時間不等人,在沒有時間可以浪費。而且學會與同學討論問題。
勤動耳:老師講的復習課一定要聽,不要認為這道題會,老師講就可以溜號,須知溫故可知新。
勤動腦:善於思考問題,積極思考問題——吸收、儲存信息
勤動腿:不要參加過於激烈的運動,防止受傷影響學習,但要運動,每天慢跑30分鍾即可,報至狀態。
2.初中數學復習還要強調兩個要點:
一要:動手,二要:動腦。
動腦就是要學會觀察分析問題,學會思考,不要拿到題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之間的聯系,多問幾個為什麼,多體會考的哪個知識點。
動手就是多實踐,多做題,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同學就是題不離手,這兩個要點大家要記住並且要堅持住。動腦又動手,才能地發揮大腦的效率。這也是老師的 經驗 。
3.用心做到三個一遍
上課要認真聽一遍:聽老師講的方法知識等。
動手算一遍:按照老師的思路算一遍看看是否融會貫通。
認真想一遍:想想為什麼這么做題,考的哪個知識。
4.重視簡單的學習過程
讀好一本教科書它是教學、中考的主要依據;
記好一本筆記方法知識是教師多年經驗的結晶,每人自己准備一本錯題集;
做好做凈一本習題集它是使知識拓寬;
這些看似平凡簡單,但是確實老師親身的體驗,用心觀察我們的中考、高考狀元,其實他們每天重復的不就是老師剛剛說的嗎?
沒有寶典神功,只有普普通通。最最難能可貴的是堅持。
資源可以的話,找幾套往屆的期末考試題,是自己縣區的,其他縣區也可以(考點差不多一樣的),在規定時間內,摸摸底,熟悉每個章節考的的題型,練練自己的做題效率。很多同學第一次做練習出錯,如果不及時糾正、 反思 ,而僅僅是把答案改正,那麼他沒有真正地弄明白自己到底錯在什麼地方,也就沒弄明白如何應用這部分知識,最終會導致在今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一錯再錯。
人教版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人教版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人教版初二數學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 人教版初二數學上學期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人教版
★ 人教版初二上數學知識點
G. 初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失敗乃成功之母,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重復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其實任何科目的 學習 方法 都是不斷重復學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一次函數
一、正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為常數,且k≠0)的函數叫做正比例函數.其中k叫做比例系數。
一般地,形如y=kx+b(k,b為常數,且k≠0)的函數叫做一次函數.
當b=0時,y=kx+b即為y=kx,所以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的特例.
二、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1)圖象:正比例函數y=kx(k是常數,k≠0))的圖象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為直線y=kx。
(2)性質:當k>0時,直線y=kx經過第三,一象限,從左向右上升,即隨著x的增大y也增大;當k0,b>0圖像經過一、二、三象限;
(2)k>0,b<0圖像經過一、三、四象限;
(3)k>0,b=0圖像經過一、三象限;
(4)k<0,b>0圖像經過一、二、四象限;
(5)k<0,b<0圖像經過二、三、四象限;
(6)k<0,b=0圖像經過二、四象限。
一次函數表達式的確定
求一次函數y=kx+b(k、b是常數,k≠0)時,需要由兩個點來確定;求正比例函數y=kx(k≠0)時,只需一個點即可.
5.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方程組
從「數」的角度看,自變數(x)為何值時兩個函數的值相等.並
求出這個函數值
解方程組從「形」的角度看,確定兩直線交點的坐標.
數據的分析
數據的代表:平均數、眾數、中位數、極差、方差
八年級 下冊數學期中知識點 總結
1.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3.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6.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7.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義: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10.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12.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13.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4.正方形判定定理: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5.梯形的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16.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17.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19.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八年級數學 重要知識點
1.提公共因式法
※1.如果一個多項式的各項含有公因式,那麼就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出來,從而將多項式化成兩個因式乘積的形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如:
※2.概念內涵:
(1)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應當是「積」;
(2)公因式可能是單項式,也可能是多項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論依據是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即:
※3.易錯點點評:
(1)注意項的符號與冪指數是否搞錯;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凈」;
(3)多項式中某一項恰為公因式,提出後,括弧中這一項為+1,不漏掉.
2.運用公式法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2.主要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3.易錯點點評:
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就沒有分解到底.
※4.運用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①應是二項式或視作二項式的多項式;
②二項式的每項(不含符號)都是一個單項式(或多項式)的平方;
③二項是異號.
(2)完全平方公式:
①應是三項式;
②其中兩項同號,且各為一整式的平方;
③還有一項可正負,且它是前兩項冪的底數乘積的2倍.
3.因式分解的思路與解題步驟:
(1)先看各項有沒有公因式,若有,則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組分解法,即通過分組後提取各組公因式或運用公式法來達到分解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必須是幾個整式的乘積,否則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結果必須進行到每個因式在有理數范圍內不能再分解為止.
初二數學 學習 經驗 心得
1好初中數學課前要預習
初中生想要學好數學,那麼就要利用課前的時間將課上老師要講的內容預習一下。初中數學課前的預習是要明白老師在課上大致所講的內容,這樣有利於和方便初中生整理知識結構。
初中生 課前預習 數學還能夠知道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課上就會集中注意力去聽,不會出現溜號和走神的情況。同時課前預習還可以將知識點形成體系,可以幫助初中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
2學習初中數學課上是關鍵
初中生想要學好學生,在課上就是一個字:跟。上初中數學課時跟住老師,老師講到哪裡一定要跟上,仔細看老師的板書,隨時知道老師講的是哪裡,涉及到的知識點是什麼。有的初中生喜歡記筆記,在這里提醒大家,初中數學課上的時候盡量不要記筆記。
你的主要目的是跟著老師,而不是一味的記筆記,即使有不會的地方也要快速簡短的記下來,可以在課後完善。跟上老師的思維是最重要的,這就意味著你明白了老師的分析和解題過程。
3課後可以適當做一些初中數學基礎題
在每學完一課後,初中生可以在課後做一些初中數學的基礎題型,在做這樣的題時,建議大家是,不要出現錯誤的情況,做完題後要學會思考和整理。當你的初中數學基礎題沒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做一些有點難度的提升題了,如果做不出來可以根據解析看題。
但是記住千萬不要大量的做這類題,初中生偶爾做一次有難度的題還是對數學的學習有幫助的,但是如果將重點放在這上面,沒有什麼好處。同時要學會整理,將自己錯題歸納並總結,
數學是由簡單明了的事項一步一步地發展而來,所以,只要學習數學的人老老實實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並同時記住其要點,以備以後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內容.就是說,若理解了第一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二步,理解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三步.這好比梯子的階級,在登梯子時,一級一級地往上登,無論多小的人,只要他的腿長足以跨過一級階梯,就一定能從第一級登上第二級,從第二級登上第三級、第四級,…….這時,只不過是反復地做同一件事,故不管誰都應該會做.
初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 文章 :
★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整理歸納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中數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復習整理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上冊人教版
★ 初二數學下冊重要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H.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 學習 方法 ,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練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 總結 北師大版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義: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正方形判定定理:
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的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解梯形問題常用的輔助線:如圖
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於疑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寬和長的比是-1(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金矩形。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統計的初步認識】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並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內容:
1、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初步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
課後練習
1.統計學的基本涵義是(D)。
A.統計資料
B.統計數字
C.統計活動
D.是一門處理數據的方法和技術的科學,也可以說統計學是一門研究「數據」的科學,任務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這些數據,探索數據內在的數量規律性,對所觀察的現象做出推斷或預測,直到為採取決策提供依據。
2.要了解某一地區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則統計總體是(B)。
A.每一個國有工業企業
B.該地區的所有國有工業企業
C.該地區的所有國有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D.每一個企業
3.要了解2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則總體單位是(C)。
A.20個學生
B.20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C.每一個學生
D.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4.下列各項中屬於數量標志的是(B)。
A.性別
B.年齡
C.職稱
D.健康狀況
5.總體和總體單位不是固定不變的,由於研究目的改變(A)。
A.總體單位有可能變換為總體,總體也有可能變換為總體單位
B.總體只能變換為總體單位,總體單位不能變換為總體
C.總體單位不能變換為總體,總體也不能變換為總體單位
D.任何一對總體和總體單位都可以互相變換
6.以下崗職工為總體,觀察下崗職工的性別構成,此時的標志是(C)。
A.男性職工人數
B.女性職工人數
C.下崗職工的性別
D.性別構成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抽樣調查】
(1)調查樣本是按隨機的原則抽取的,在總體中每一個單位被抽取的機會是均等的,因此,能夠保證被抽中的單位在總體中的均勻分布,不致出現傾向性誤差,代表性強。
(2)是以抽取的全部樣本單位作為一個「代表團」,用整個「代表團」來代表總體。而不是用隨意挑選的個別單位代表總體。
(3)所抽選的調查樣本數量,是根據調查誤差的要求,經過科學的計算確定的,在調查樣本的數量上有可靠的保證。
(4)抽樣調查的誤差,是在調查前就可以根據調查樣本數量和總體中各單位之間的差異程度進行計算,並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調查結果的准確程度較高。
課後練習
1.抽樣成數是一個(A)
A.結構相對數B.比例相對數C.比較相對數D.強度相對數
2.成數和成數方差的關系是(C)
A.成數越接近於0,成數方差越大B.成數越接近於1,成數方差越大
C.成數越接近於0.5,成數方差越大D.成數越接近於0.25,成數方差越大
3.整群抽樣是對被抽中的群作全面調查,所以整群抽樣是(B)
A.全面調查B.非全面調查C.一次性調查D.經常性調查
4.對400名大學生抽取19%進行不重復抽樣調查,其中優等生比重為20%,概率保證程度為95.45%,則優等生比重的極限抽樣誤差為(A)
A.40%B.4.13%C.9.18%D.8.26%
5.根據5%抽樣資料表明,甲產品合格率為60%,乙產品合格率為80%,在抽樣產品數相等的條件下,合格率的抽樣誤差是(B)
A.甲產品大B.乙產品大C.相等D.無法判斷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 八年級數學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中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 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I. 八年級數學必備知識點總結
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天才其實就是可以持之以恆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一直都是學習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分式方程
一、理解定義
1、分式方程:含分式,並且分母中含未知數的方程——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1)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帶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為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捨去。
(4)寫出原方程的根。
「一化二解三檢驗四 總結 」
3、增根:分式方程的增根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增根是最簡公分母為0;(2)增根是分式方程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
4、分式方程的解法:
(1)能化簡的先化簡(2)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4)驗根;
註:解分式方程時,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時,最簡公分母有可能為0,這樣就產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分式方程檢驗 方法 :將整式方程的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5、分式方程解實際問題
步驟:審題—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檢驗—寫出答案,檢驗時要注意從方程本身和實際問題兩個方面進行檢驗。
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一)運用公式法
我們知道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互為逆變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是把多項式分解因式。於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語言:兩個數的平方差,等於這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這個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時,各項如果有公因式應先提公因式,再進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須進行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不能再分解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過來,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這就是說,兩個數的平方和,加上(或者減去)這兩個數的積的2倍,等於這兩個數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這樣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兩個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點
①項數:三項
②有兩項是兩個數的的平方和,這兩項的符號相同。
③有一項是這兩個數的積的兩倍。
(3)當多項式中有公因式時,應該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單項式,也可以表示多項式。這里只要將多項式看成一個整體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須分解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
八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
【概率初步】
23.1確定事件和隨機事件
1.在一定條件下必定出現的現象叫做必然事件
2.在一定條件下必定不出現的現象叫做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確定事件
4.那些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的現象叫做隨機時間,也稱為不確定事件23.2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3.3時間的概率
1.用來表示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數叫做這個事件的概率
2.規定用0作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用1作為必然時間的概率
3.事件A的概率我們記作P(A);對於隨機事件A,可知0
4.如果一項可以反復進行的試驗具有以下特點:
(1)試驗的結果是有限個,各種結果可能出現的機會是均等的;
(2)任何兩個結果不可能同時出現
那麼這樣的試驗叫做等可能試驗
5.一般地,如果一個試驗共有n個等可能的結果,事件A包含其中的k個結果,那麼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包含的可能結果數/所有的可能結果總數=k/n
6.列舉法、樹狀圖、列表
23.4概率計算舉例
八年級數學必備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 八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整理
★ 初中八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 初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
★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歸納
★ 初二數學知識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