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傳播病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零基礎學語法什麼書最好 2024-11-13 03:55:23
六一畫雞怎麼祝福同學 2024-11-13 03:49:53

傳播病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24 09:48:05

Ⅰ 常見傳染病的及其病因、傳播途徑、預防措施

常見傳染病很多啊,你的問題答案夠出本書了。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疹性呼吸道傳染病。它的特點是傳染性強,人群普遍容易感染,發病多以小兒為主,近年來大年齡組兒童發病有增多趨勢。孕婦患麻疹後可引起早產及自發性流產並可增加胎兒的危險性。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頰粘膜出現麻疹粘膜斑(又稱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為主要特徵。常並發中耳炎、支氣管炎、腦炎等,人類是麻疹病毒的儲存宿主,麻疹病毒只能自然感染人和一些類人猿。
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感染早期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大量增殖,含有病毒的分泌物通過病人的呼吸、咳嗽和噴嚏排出體外並懸浮於空氣中,即行成麻疹病毒氣溶膠。易感者暴露在麻疹病毒氣溶膠空間經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隨眼結膜感染。由於麻疹病毒氣溶膠可以存在一定時間,因此病人雖已離去,易感者進入病人曾逗留場所,而無需與病人直接接觸仍可被感染。被病毒氣溶膠污染的衣物等,作為機械攜帶工具,在短時間、短距離內也可能起到傳播作用。
治療麻疹,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措施。我國免疫程序規定,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齡是8足月,再免為1.5周歲。

Ⅱ 春季預防傳染病小常識有哪些

1、定時開窗自然通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用食醋噴灑或熏蒸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個人用品毛巾、牙刷、餐具應定期消毒、更換和專用。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工作、生活場所衛生;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應該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用過的衛生紙不要隨地亂扔;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

3、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對提高自身抵抗力很重要。著裝適度、飲食合理,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適度「春捂」不過早脫衣,適時增減衣服;合理膳食,注意衛生,戒煙限酒,多飲水。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阻止病情蔓延。

春季常見傳染病

1、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亦可通過空氣飛沫和呼吸道傳播。

2、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易感,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3、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患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無力、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發病1-2日後出現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唾液腺腫大。腮腺腫大的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方蔓延,可並發腦膜腦炎、急性胰腺炎等。大多預後良好,病後有持久的免疫力。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春季都有哪些常見的傳染病?如何防控更科學

Ⅲ 冬季預防傳染病

在南方冬季預防傳染病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皮膚保濕

皮膚保濕主要注意兩點:①適當選用健康的保濕護膚品。②多喝水。防止皮膚乾燥平時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紅棗水,蜂蜜里含有的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能滋潤肌膚,紅棗能讓氣色更好。中午則可以在午餐後選擇普洱茶,普洱有很好的保濕、抗氧化作用。晚上一杯溫開水讓身體充滿水分。

二、多吃養陰生津的食物

在空氣乾燥的時候,流感病毒和能引發感染的革蘭氏陽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且也容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那麼供暖期該如何食用哪些美食能養陰生津呢?平時我們吃水果都是洗干凈就吃,要麼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屬於生冷食物,脾胃虛弱、體質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還會出現一系列不適。水果搭配合適食材,蒸熟吃可以讓營養加倍,更有養生功效。

三、清掃暖氣死角

專家說:保持暖氣片的清潔干凈,要經常打掃,如果有灰塵沾在暖氣片上,它就容易隨著溫度的升高蒸發在空氣中間,引起呼吸道疾病。隨著室溫的升高,一些細菌會伺機活躍起來,容易誘發咳嗽、哮喘等疾病。

四、每天別忘開窗

家裡暖和了,往往就不愛開窗。尤其在供暖初期,室內溫度突然變高,會讓人體對冷熱的調節還沒適應,容易出現頭暈咽喉腫痛的症狀。

專家說:室內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盡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間,所以建議在供暖以後每天通風兩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鍾左右。

Ⅳ 傳染病學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傳染病有哪些

說起傳染病大家都最先想到的是流感吧,其實傳染病的類別種類也有很多,人民醫學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傳染病的資料:
傳染病是由一定數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通過某些途徑侵入易感動物體內,與機體發生拮抗作用,引起一系列的免疫生物學和病理生理學變化。同時,能把病原體排到外界環境中,使其他易感動物被感染或發病,這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叫傳染病。
我國法定傳染病共三類39種:
甲類傳染病2種,包括: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6種,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碳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鉤端螺旋體病、雪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1種,包括: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診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人類的傳染病種類很多,按照傳播途徑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大類: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病。
1、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後所引起的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和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2、消化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後所引起的傳染病,包括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傷寒、蛔蟲病和蟯蟲病等。
3、血液傳染病:血液傳染病是指通過血液或節肢動物(如蚊、虱、蚤、蜱等)為媒介所引起的傳染病,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和出血熱等。
4、體表傳染病:體表傳染病是指由於直接或間接與患病的人、動物接觸,或者與含有病原體的土壤、水接觸,病原體經過皮膚進入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因而又叫接觸傳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傷風、血吸蟲病、沙眼、疥瘡和癬等。(內容來自互聯網)

Ⅳ 常見流行病的傳播途徑都有哪些

常見流行病有很多種,流行病可以只是在某地區發生,也可以是全球性的大流行,不同的流行病的傳播途徑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是通過空氣傳播、接觸傳播等,具體如下:

1、豬流行性感冒(豬流感)

豬流行性感冒是豬的一種急性、傳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徵為突發,咳嗽,呼吸困難,發熱及迅速轉歸。豬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發,通常爆發於豬之間,傳染性很高但通常不會引發死亡。秋冬季屬高發期,但可全年傳播。

豬流行性感冒的傳播方式:打噴嚏、咳嗽和物理接觸都有可能導致新型豬流感病毒在人群間傳播。

人感染豬流感的途徑可能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生豬或接觸被豬流感病毒感染的環境,或通過與感染豬流感病毒的人發生接觸。即可由人傳染給豬,豬傳染給人,也可在人群間傳播。人群間傳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噴嚏為媒介。

人感染豬流感後的症狀與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發熱、咳嗽、喉嚨痛、身體疼痛、頭痛、發冷和疲勞等,有些還會出現腹瀉和嘔吐,重者會繼發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以發熱、乾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重症病例多在1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方式: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Ⅵ 傳染病防治知識

一、傳染病防治總則

有效的抑制傳染病的流行,關鍵在於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鏈: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為此,要做到:

1、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

2、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能力。

3、按規定接種疫苗。

4、對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節高發傳染病

春季

流行的傳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風疹、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觸傳播引起的手足口綜合症。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風, 熏醋消毒素, 被子勤晾曬, 疫苗按時注, 春季好郊遊, 莫去人密處。

夏季

是腸道傳染病高發期,主要包括: 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腸炎、傷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購嚴把關, 餐具消毒雙保險, 個人衛生要注意, 生蔬涼拌莫多餐, 瓜果食前先去皮, 大型家宴要消減, 室內清潔滅蚊蠅, 保證營養足睡眠。

秋季

位於夏、冬之間,因此,夏冬季節的傳染病都可能在秋季發生。此外,脊髓灰質炎也常在秋季發生。

冬季

受氣候和人口流動(春運)等因素的影響,易發生呼吸道傳染病的局部性大爆發。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流腦等,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防治方法: 按時接種疫苗, 注意增減衣服, 加強體育鍛煉。

Ⅶ 小學生應該怎樣預防常見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15堂兒童常見病預防和護理課,全年輕松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RMz2L5aqijzSH41xJBsPFw

提取碼: kw4t

《15堂兒童常見病預防和護理課,全年輕松守護孩子健康成長!》(完結)(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Ⅷ 常見的傳染病類型,主要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症狀: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狀。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可引起反復感染發病。

預防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已被國際醫學界公認是防範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於流感病毒變異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類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另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老年人、兒童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預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麻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凡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觸後90%以上均會發病,1-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人的眼結膜、鼻、口、咽等處的分泌物(如眼淚、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著麻疹病毒。

主要症狀:麻疹的潛伏期為10-11天,開始時症狀像感冒,但同時出現眼紅、眼皮發腫、流淚、怕光、打噴嚏、咳嗽等更嚴重的症狀。第4天起從耳朵後面開始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內皮疹遍及全身,隨後疹退,脫屑。其他症狀也逐漸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見於嬰幼兒,但近年來由於麻疹疫苗的廣泛接種,發病年齡有後移趨勢。

預防措施: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是預防麻疹的關鍵。做好保健工作,按時接種麻疹疫苗,室內空氣流通,流行季節少到公共場所,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於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症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後,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慾下降等前期症狀,繼而出現有特徵性的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後開始乾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幹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見於2-10歲的兒童,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預防措施: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流行期間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經常開窗通風等也很重要。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風疹的患兒,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帶有病毒,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一年四季均可傳染得病,以冬春季為多。風疹病毒還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本病,可導致胎兒畸形。

主要症狀:以低熱、上呼吸道輕度炎症、全身散布紅色斑丘疹及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徵,若孕婦在妊娠早期感染風疹可能導致胎兒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發於1-5歲兒童,育齡婦女;成人偶見感染。

預防措施:風疹的預防與麻疹、水痘等出疹性傳染病不同,其對象不僅僅是兒童,同時還應當包括育齡婦女。預防風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種風疹疫苗。在春季風疹高發期,盡量少帶兒童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如商場、影院等地,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孕婦尤要當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兒。保持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通,增加戶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講究個人衛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症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並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群:多見於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後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接種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感染。

主要症狀:最初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隨後病人突然寒戰,高熱體溫可達40℃,頭痛、嘔吐反復發作,早期皮膚上可見出血點或淤斑, 1-2日內發展為腦膜炎,高熱持續不退,頭痛劇烈,頻繁的嘔吐,伴有驚厥,甚至出現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兒童發病率高。

預防措施:免疫接種是預防流腦的主要措施,接種對象為1-15周歲兒童。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禽流感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病毒隨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屍體的血液,器官組織、飲水和環境以及衣物、種蛋等傳播,造成環境污染,亦可經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

主要症狀:人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出現早期症狀與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發熱、流涕、咽痛、咳嗽等,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結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齡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來說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預防措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接觸禽類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塗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症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後低熱、夜間盜汗、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症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還可有血尿、膿尿、脾大、貧血以及婦科疾病的症狀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體是重點人群。

預防措施: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強鍛煉,保證充足的營養。對於嬰幼兒應按時接種卡介苗,以獲得免疫力。其次,應注意房間通風,避免與已確診的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再次,應積極、有效地治療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誘發結核病的基礎疾病。

Ⅸ 傳染病的類型 傳播途徑和危害

我國將發現後應按規定時間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稱為法定傳染病。中國的法定傳染病有甲、乙、丙3類,共39種。
傳播途徑:1.經空氣傳播2.經水傳播3.經食物傳播4.經接觸傳播(分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5.經媒介節肢動物傳播6.經土壤傳播7.醫源性傳播8.垂直傳播(垂直傳染專指胎兒由母體得到的疾病。拉丁文以「in utero」表示「在子宮」的一種傳染形式,通常透過此種傳染方式感染胎兒之疾病病原體,多以病毒、和活動力高的小型寄生蟲為主,可以經由血液輸送,或是具備穿過組織或細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胎盤在母子體內傳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細菌雖較罕見於垂直感染,但是梅毒可在分娩過程,由於胎兒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觸到母體陰道受感染之黏膜組織而染病;且有少數情況則是在哺乳時透過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兒。後兩種路徑也都屬於垂直感染的范疇。)9.血液傳播

Ⅹ 傳染病常見的幾種傳播途徑

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通過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經過的途徑,常見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空氣飛沫傳播 當病人呼吸、談話特別是咳嗽、噴嚏時,含有病原體的飛沫可自鼻咽部噴出,漂浮於空氣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經水傳播 水源受到病原體污染,未經消毒飲用,即可造成傳染病流行。如霍亂、傷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經水傳播。有些傳染病是通過與疫水接觸而傳播的,如鉤端螺旋體、血吸蟲病等。 經食物傳播 所有腸道傳染病都可以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傳播。 接觸傳播 有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兩種傳播方式。直接接觸是指傳染源與易感者直接接觸所造成的傳染,如接觸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蟲病和鉤端螺旋體病等均為直接接觸傳播。間接接觸是指通過污染的生產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傳播,間接接觸傳播在腸道傳染病中也很多見。 蟲媒傳播 這類傳染病的病原體主要存在於傳染源的血液中,並在體內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過蚊、蚤、虱、蜱、恙蟲、蠅等為重要的傳播媒介,使病原體進入易感者體內而傳播。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鼠疫等。 經土壤傳播 有些腸道寄生蟲卵(如蛔蟲卵、鉤蟲卵)必須在土壤中發育至一定階段成為感染期蚴,經口或皮膚才能引起感染。 垂直傳播 是指母體患感染性疾病時病原體可通過胎盤或產道傳給胎兒或新生兒。如HBsAg陽性的妊娠婦女可把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引起新生感染。 血液、血製品傳播 是指通過輸入含有病原體或被病原體所污染的血液和血製品造成疾病在人與人之間播散的一種方式。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