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有哪些
《比例的基本性質》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44頁的例4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十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比例的內項和外項,探索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 使學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養成愛動腦、愛思考的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什麼叫做比例?什麼樣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二.新授課。
1.出示例4 :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得到右邊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據圖中數據,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嗎?
各小組討論,然後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寫出幾組不同的比例。
2. 介紹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介紹比例的「項」以及「前項」「後項」的含義。
3 : 6 = 2 : 4
外項
內項
提問:你能說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各是多少嗎?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所寫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思考。體會到組成比例的四個數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時做內項也可以同時做外項;體會到兩個內項的積與兩個外項的積相等。
提問:通過觀察,你發現這些比例有什麼規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這樣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再寫出一些比例,驗證一下發現的規律是不是在這些比例中也同樣存在。
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發現的這一規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個項,即a:b=c:d那麼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並讓學生說一說。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板書: =),請說一說外項和內項。
提問:在這個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積有是什麼關系?
為什麼交叉相乘的積相等。(根據比例基本性質)
4.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並說出所組成的比例的外項和內項分別是幾,再分別計算外項的積和內項的積,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嘗試解答,再通過討論進一步明確,判斷四個數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這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應的判斷;也可以把者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數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發現,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四.達標檢測: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沒組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能組成比例的寫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組的四個數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
2、3、4、5 、 、 、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呢?
六.布置作業。
練習十第2、3、4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的例5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的5~8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在解比例的過程中,理解比例與方程的聯系和區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提問:什麼叫比例的基本性質?
2.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例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 =X﹕4=1﹕2
提問:根據積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後一題里的x 嗎?
3. 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 教學新課。
1. 出示例5.李明在電腦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後照片的長是13.5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提問:題中「按比例放大」是什麼意思?
使學生明白了所謂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圖形中的各部分線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說,放大前後相關線段的厘米數是可以組成不同比例的。
請同學們試試看,可以組成哪些比例?
放大後的寬不知道,我們可以用什麼表示?
請同學們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你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嗎?
讓學生嘗試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寫設語。
解:設放大後照片的寬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計算依據是什麼?
6X=54
X=
答:放大後照片的寬是厘米。
解答後教師說明:【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2教學「試一試」。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追問學生解題時的思考過程。
三. 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適當的追問學生思考過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質在解比例過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題」
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然後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楚「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的含義,使學生明白:所謂「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就是說「兩個外項的乘積是1」。而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推知「兩個內項的積也是1」。所以另一個內項應該是的倒數.
四.達標檢測: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根據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個未知項。
3)一個比例的兩個內項分別是1.8和0.6,這個比例兩個外項的積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個數組成比例,這個數是()。
(2)、解比例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什麼?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 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十第6、7、8三題。
2. 小學數學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小學數學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帶分數乘法》教學片斷:
⒈學生根據應用題「草坪長5米,寬2米,求草坪的面積。」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現,教師就立即組織四人小組交流演算法。
其中一個組,在小組交流時,由於三位同學還沒有想出方法,整個合作過程只好由一位同學講了三種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學拍手叫好而告終。
請你根據上述教學片斷進行反思(主要從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層面分析)。
答:以上現象是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時經常出現的一種問題。就是沒有處理好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的關系。教師要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強調合作學習不是不要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應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基礎,合作學習應是獨立思考的補充和發揮。多數學習能通過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就沒必要組織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應遠遠超過獨立學習的結果。當然,宜獨宜合,應和教學情景、學生實際結合,擇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們在設計學生合作學習時,能否認真的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學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讓學生經歷過獨立思考嗎?學生在合作交流時,他們有充分的時空嗎?學生在合作交流時,有否進行明確的角色分工呢?
2、[案例描述]記得那是一節順利而精彩的課,上課內容是「分數的意義」。在課的結尾,教者沒有安排學生圍繞知識點去小結,而是讓學生在小組內、班裡用分數表述一下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情緒。令人難忘的是有一位學生在小組里的表述:「我把整節課的學習情緒看成單位『1』,高興的佔了3份,即3/4高興,遺憾的佔了一份,即1/4遺憾。因為面對這么多的老師聽課,我們班的同學一個個都正確地回答了老師的提問,展示了我們班的風采,為班級爭了光,我為我們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興。我之所以遺憾,是因為整堂課我一直認真思考,積極舉手,許多問題又不難,但老師沒有給我一次機會,我感到很遺憾……」
下課後我找到這位同學了解情況:
問:小朋友,你知道老師為什麼沒讓你發言嗎?
答:老師有可能沒有看到我舉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準確吧,因為數學這門課我學得不太好。
問:平時課堂上,老師都叫哪些同學發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績較好的同學。
[案例反思](可以從面向全體的角度分析):
答:這是我們數學課堂中存在的普遍想像,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如何來面向全體學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個體,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體,這樣的道理已經很難在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下得以落實。我們想,我們可以採用開展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的個人想法在小組內得到展示,在小組內得到表現。…
3、案例描述
師:今天,在學習小數的加減法之前,請你們獨立解決一個問題:笑笑在書店買一套《中國兒童網路全書》花了148元,還剩下53元,笑笑帶了多少錢?
師:淘氣跟笑笑一起到書店買書,也有一個問題,看誰有辦法幫他解決?
淘氣在書店買一本《童話故事》,花了3. 2元,他又買了一本數學世界,花了11. 5元。淘氣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勵學生迎接挑戰,認真審題,先列出算式,教師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師:(指著算式)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學所列的算式,有沒有列式和這個不同的?(學生還可能列出11.5+3.2=?教師也把它寫到黑板上,給予肯定)
師:為了幫淘氣解決付錢的問題,大家都列出了正確的算式。可我們都沒有嘗試過兩個小數怎麼相加。現在就來試一試看誰能獨立發現小數加法的演算法。
(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麼計算的。其中哪種演算法和你的一樣,哪種你沒想到?你還有不同的演算法嗎?
(4)小組討論:教材中的三種演算法各有什麼特點和相同之處?小數相加時,為什麼智慧老人特別強調「小數點一定要對齊?」
(5)全班圍繞「為什麼小數點一定要對齊」交流,教師歸納小結,明晰小數加法的算理。
師:多位數相加時,個位數字一定要對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相同數位(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個位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小數相加時,小數點一定要對齊也是這個道理。只要小數點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教材中前兩種演算法的共同特點是化去小數點,把小數相加變成整數相加,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算理沒有變。所以,只要小數點對齊了,小數加法的計算與多位數加法的計算就沒有什麼不同了。
問題討論
(1). 「小數加法」這一課,教材是讓學生直接進行嘗試的,本案例中教師引入時先安排了整數加法的內容,你對此有什麼看法?直接安排學生嘗試,對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是否有幫助?
(2)、教師在學生討論完之後,安排了看書的環節,你認為有必要嗎?為什麼?
(3)、書中三種演算法的共性是什麼?為什麼要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
案例分析(圍繞上述問題分析)
4、案例《9加幾》前半節課的教學過程:
⒈創設9+5的情境,列出數學算式。
⒉學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較演算法多樣化,得出「湊十法」。
⒋教師布置學生以四人小組的為單位,通過擺小棒計算9+6=
9+7= 9+4= 9+3=
筆者仔細觀察各小組的活動情況,大多數小組同學先寫出得數,再擺小
棒,有一個組的同學純粹在玩小棒。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了弄清原因,於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幾的算式讓學生口答,每人5題,抽測了十位同學,只有一人算錯了1題。問他們怎樣算的,多數同學回答,想出來的,在幼兒園里就會算了。位數不少的同學能把「湊十法」的過程說得頭頭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題:1、擺小棒計算時學生為什麼先寫得數再擺小棒?
2、我們應如何對待書中所安排的動手操作?
案例分析:
5、設計一個你認為較理想的問題情境,並加以分析。
6、、案例描述:這樣的合作有效果嗎?
場景1
一位教師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一課時,在學生根據情境列出16-7這樣一個算式之後,馬上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應該怎樣計算16-7。
場景2
某校四年級六班有56名同學,老師在教學實踐活動課「秋遊計劃」一課時,在讓學生合作制訂購買秋遊所需物品及所需錢數之後,又設計了一個活動——乘車與買門票。「一輛大客車可坐50人,每輛300元;一輛中型客車可坐30人,每輛200元。個人票每人10元,團體票每人8元(10人為一組)。」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這些數據,討論交流應該怎樣租車、怎樣購買門票比較合理(在第二次合作學習時,有的學生在繼續計算買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計算器)。
場景3 .
一位教師在教學二年級數學課「克和千克」一課時,讓小組合作稱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在小組匯報時,有一個學生說:「我稱的是豎笛,它的重量是8克。」老師問道: 「是8克嗎?」坐在旁邊的學生提醒了一下:「它的重量是85克。」這名學生終於說出了合理的答案。
思考題:場景1的合作缺少了什麼?場景2在第二次合作學習時,有的學生在繼續計算買哪些吃的更好,有的在互相玩計算器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場景3中為什麼會出現第一次說是8克而第二次說是85克的情況呢?
「5的加法」新授課。教材是這樣編寫的:
教材編寫的意圖是:滲透演算法多樣化的理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那麼老師又是怎樣理解使用教材的呢?
師:算出一共5隻,是用什麼方法算?
生1:4+1=5。
生2:4和1組成5。
師:為什麼用加法?
生:(無人舉手)
師:昨天學習加法,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現在,要把4隻和1隻合起來,所以該用——加法。
師: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麼?
生:(略)
師:5隻鳥,可能用什麼方法算出來?
生:(脫口而出)用加法。
(教師想要的方法沒出來,於是教師要求學生討論)
師:請四人小組討論。
生:(學生討論)
師:誰來匯報「5隻鳥,可能用什麼方法算出來?」
生1:用加法。
生2:想組成分解。
(這時教材上列舉的三種方法,學生只想到「組成」這一種。於是,教師繼續引導)
師:有不同的想法嗎?你是怎麼想的?
生3:心裡想的。
生4:5-0=5(這時,學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師:請你說一說怎樣想出等於5?
生5:4和1組成5。
生6:跟他一樣是心裡想的。
(學生仍然想不出「數數」的方法,這時教師乾脆直截了當地「導」)
師:在心裡怎樣算?先數幾?
生7:先數4。
師:再數幾?
生7:再數5。
(至此,「用數數的方法來計算4+1=?」終於出來了)
【評析】為了啟發學生說出數數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用了十幾分鍾。在這當中學生有什麼收獲呢?學生為什麼不會想到數數的方法?實際上城市的一年級新生幾乎100%接受幼兒園教育。目前,許多幼兒園都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而且為了更好地與小學「接軌」,他們教孩子用想組成分解的方法來計算加減法,還讓學生天天練習。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期間對10以內的加減法已達到了提取事實的階段(即脫口而出的程度),早已超越用數數得到計算結果的階段。也就是說學生經驗中早就淡忘了數數的方法,所以學生想不到數數的方法也就成其自然了。
教師用這么長的時間想達到什麼目的呢?為什麼千方百計地非要學生說出用數數的方法計算「4+1=?」呢?因為這種方法教材上出現了。有些教師以為教材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就必須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種方法。這說明教師對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尚未理解,仍然是「以教材為本」、「以教案為本」。
學生在這十幾分鍾里知識無增,認知水平降低,只有失敗的體驗。這樣的教學,無論是從教學目標的哪個維度來衡量,都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反而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課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為本,教育要促進人的發展,要關注學生、關注過程、關注發展。而要體現這個基本理念,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麼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據《數學課程標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五個字」(調、改、增、組、挖)上下功夫。調:調整認知目標,調整教學內容,調整練習題;改:改變情境(問題情境、游戲情境、活動情境……)、改變例題、習題;增:增加讓學生探索創造的活動;組:重組教學內容;挖:挖掘教材中可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因素。
像前面舉的這個例子,當學生列式計算之後,教師可讓學生說一說:「4+1=5,你是怎麼想的?」學生能想出幾種就幾種,勿強求。接著教師可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笑笑也在學習5以內的加法,可2+3=?他給忘了,你能幫他想辦法算出這題的得數嗎?然後可設計游戲和一些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的練習。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生活中哪些事可以用5的加法來表示?……如果班級學生的基礎較好,可以把5以內的加減法合在一起上,甚至也可以不教學這部分內容。這樣的設計,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發展需求,較好地體現教學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理念。
7.[案例描述]《帶分數乘法》教學片斷:
⒈學生根據應用題「草坪長5米,寬2米,求草坪的面積。」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現,教師就立即組織四人小組交流演算法。
其中一個組,在小組交流時,由於三位同學還沒有想出方法,整個合作過程只好由一位同學講了三種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學拍手叫好而告終。
請你根據上述教學片斷進行反思(主要從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層面分析)。
答:以上現象是教師在使用小組合作時經常出現的一種問題。就是沒有處理好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的關系。教師要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強調合作學習不是不要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應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基礎,合作學習應是獨立思考的補充和發揮。多數學習能通過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就沒必要組織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應遠遠超過獨立學習的結果。當然,宜獨宜合,應和教學情景、學生實際結合,擇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們在設計學生合作學習時,能否認真的思考以下三個問題:學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讓學生經歷過獨立思考嗎?學生在合作交流時,他們有充分的時空嗎?學生在合作交流時,有否進行明確的角色分工呢?
8.[案例描述]記得那是一節順利而精彩的課,上課內容是「分數的意義」。
在課的結尾,教者沒有安排學生圍繞知識點去小結,而是讓學生在小組內、班裡用分數表述一下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情緒。令人難忘的是有一位學生在小組里的表述:「我把整節課的學習情緒看成單位『1』,高興的佔了3份,即3/4高興,遺憾的佔了一份,即1/4遺憾。因為面對這么多的老師聽課,我們班的同學一個個都正確地回答了老師的提問,展示了我們班的風采,為班級爭了光,我為我們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興。我之所以遺憾,是因為整堂課我一直認真思考,積極舉手,許多問題又不難,但老師沒有給我一次機會,我感到很遺憾……」
下課後我找到這位同學了解情況:
問:小朋友,你知道老師為什麼沒讓你發言嗎?
答:老師有可能沒有看到我舉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準確吧,因為數學這門課我學得不太好。
問:平時課堂上,老師都叫哪些同學發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績較好的同學。
[案例反思](可以從面向全體的角度分析):
答:這是我們數學課堂中存在的普遍想像,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如何來面向全體學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個體,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體,這樣的道理已經很難在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下得以落實。我們想,我們可以採用開展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的個人想法在小組內得到展示,在小組內得到表現。……
3.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中括弧》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六周的實習中,我上了兩堂影響深刻的課,其中一堂就是中括弧。中括弧在我認為是一堂很簡單的課,所以在上課前我很自信,可是當上下來後我發現問題很多,因為學生提的問題我一下子沒法解釋。本課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掌握加了中括弧後的運算順序,我採用循循善誘的方法讓學生得出。括弧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於表明運算的順序。小括弧()是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之前法國數學家韋達使用過〔〕但這些符號到18世紀才廣泛使用。
【案例描述】片段一:循循善誘,引入新知
師:在算術本上用遞等式的形式計算360÷12+6×5(黑板上寫著)。誰來黑板上算?
生:我來。
師:你是怎麼算得呢?
生1:先算360÷12,再算6×5,最後算加法。
生2: 我有意見,先乘除後加減,所以360÷12和6×5可以一起先算。
師:真棒!總結一句話是先乘除後加減,那麼老師想先算加法怎麼辦呢?
生:可以加一個小括弧。
師:哦!那加了小括弧後你還會算嗎?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360÷(12+6)×5(黑板上寫著)
生:會算,老師我來黑板上算。
師:你來,你能告訴老師你是怎麼算得嘛?
生:我先算小括弧里的12+6,然後算除法360÷18,最後算乘法。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那如果老師想算完小括弧後,先算乘法該怎麼辦呢?
生:加中括弧。
師:以前學過中括弧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括弧。
片段二:思考討論,探究新知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算一算360÷【(12+6)×5】。
生1: 360÷【(12+6)×5】 生2: 360÷【(12+6)×5】
=360÷【18×5】 =360÷(18×5)
=360÷90 =360÷90
=4 =4
師:看黑板上的兩題,你發現了有什麼不同嗎?
生:寫下來的時候一個用中括弧一個用小括弧。
師:那你們想想看,到底誰寫得對呢?
生1:加小括弧的對,因為小括弧要在中括弧的基礎上算得,中括弧里如果沒有小括弧就錯了,有中括弧的話在中括弧里一定會有小括弧。
生2:加中括弧的對,因為小括弧里的已經算完了,所以要算中括弧里的,那麼寫下來的時候就是中括弧了,不是小括弧。
(學生之間就開始不舉手發言了,各自說各自的,開始爭辯了)
師:停!現在我們發現在寫算式的規范上我們有了分歧,那老師可以告訴你寫下來的時候應該用中括弧而不是小括弧,理由剛才的同學已經說了,是小括弧里的算式已經算完了,接下來要算中括弧里的算式了,所以要寫中括弧。
生:老師,那中括弧里的直接算出來,不要分布算不就不存在寫中括弧小括弧了嘛,那樣照樣可以出答案的.
師:你們也贊同他的意見嗎?
生1:贊同。
生2:不贊同。
師:你能說說你不贊同的理由嗎?
生:如果是不分部算的話,容易出錯,所以做遞等式最好是分部算得好。
師: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為了少出錯,我們在做的時候都要分部算知道了嗎?
生:知道了。
師:現在來一起看黑板上的三題,你發現者三題有什麼不同點?
生:他們的符號不同,一個加了小括弧,一個加了中括弧。
師:那為什麼老是要加上這些符號呢?
生:因為要改變它們的計算順序。
師:第一個算式是先?
生(全體):先乘除後加減。
師:第二個算式是先?
生(全體):先算小括弧里的再算小括弧外的。
師:那誰你來說說加了中括弧後的計算方法?
生:先算小括弧里的,再算中括弧里的。
師:誰還能完整的說一說?
生:先算小括弧里的,在算中括弧里的,最後算中括弧外面的。
師:同桌之間說一說加了中括弧的計算方法。
【案例分析】
4. 小學數學課教學案例
《乘法的初步認識》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活:你們喜歡擺圖嗎?你最喜歡擺什麼?(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
生1:我最喜歡擺房子。
生2:我最喜歡擺汽車。
……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動手操作
①在規定的時間內,擺出相同的圖形,看誰擺得多又快。
②說一說,你擺的是什麼?給你擺得圖形取一個名字。
A、指名說(我擺的叫房子圖,我擺的叫電視機,我擺的叫「×」圖……)
B、同桌互說
③數一數,你擺一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那擺這么多圖形,一共用了幾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樣列出算式?
學生1:7+7+7+7+7
學生2:4+4+4+4+4+4
學生3:3+3+3+3+3+3+3+3+3+3+3+3+3+3+3(師寫時說:我都聽糊塗了。生答:有15個3。師及時說:這樣說我就清楚了。老師寫並請下面的同學幫著數,有些學生就嘰里咕嚕地說:太長了,真麻煩!)
⑤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學生經過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後都爭著回答)
生1:加數都一樣。(分別請學生說出這條算式的加數)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幾個加號。
⑥談話:這么長,還有比這條3+3……算式更長的算式嗎?(有一位學生說出了30個2相加,這時,老師用很驚訝的神態望著他,使他感到很滿足、很自豪)如果有100個3相加,你感覺怎麼樣?(太長了,太麻煩了,一個黑板都寫不下)誰有好辦法,使這么長的算式變得簡短些?
3、自主探究
(1)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頓時學生摩拳擦掌,踴躍參與,有的沉思,有的討論,經過多次探索,熱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興奮的歡呼聲中,學生開始匯報)
(2)匯報:
小組1:用合並加數3+3=6、6+6+6+6+6+6+6+3(下面學生說:還是太長了)
小組2:3+3+3=9,9+9+9+9+9
小組3:15個3相加
小組4:用乘法15×3
師說: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覺合並加數的方法還是太麻煩,而且我們以前學過加法,你們想知道數學家想出了個更簡便的表示法?(學生齊聲說:想)
(3)師出示:15×3並說:看到這算式,你想說什麼?
學生1:真的很簡便!
學生2:這個「×」是什麼?
學生3:15哪裡來,3哪裡來?
學生4:這個算式怎麼讀?
(根據學生的提問,請學生幫忙,逐一回答)
(4)從學生的提問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讀法、表示意思、乘號和乘法。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種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寫法——乘法。
4、體驗運用
(1)找:師:接下來,老師帶你們去游樂園一趟,那裡就有用乘法來解決的問題,看誰找得多?
(2)寫:針對問題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說:什麼樣的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5、談收獲:……
6、生活拓展: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大家課後去找找,看誰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合理地組織、運用教材
在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擺小棒」的活動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舊知識的聯系更加地緊密,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最後把課前插圖當作給學生體驗用知識的資源,學生會覺得輕松又興趣盎然。
(二)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整節課的教學,都能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學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學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我帶學生到公園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才能用乘法,並從中獲知: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產生對數學的親切之感。。
(三)注重學生的個人體悟,自主產生求知慾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整個數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本節課的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又能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通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當他們知道自己的辦法還是不大完美時,就有了知道數學家的辦法的強烈慾望。而且會不知不覺產生對數學家、對數學知識的強烈求知。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識的共同特徵,並帶他們到生活中去用乘法,從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並體悟學習乘法的意義。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創造性地設計學習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基於學生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究活動的預設生成中,讓學習主體的認知結構、自主探究、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等方面持續地、動態地生成於開放合作,積極互動的課堂學習環境中,如葉瀾教授所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這節課接近尾聲時,讓孩子們說一說公園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計算?孩子們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樣孩子們的思維又得到了發展。整個過程,學生親身感受到的並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他們自己體驗、探討出來的。
5. 小學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舉例)
1、生活中的分工問題
創設情境:要求每個學生拿出9個桃子放在盤子里,每盤放的個數一樣多,有幾種放法,可以放幾盤。由此可知有以下五種:
(1)每盤放3個,9÷3=3(盤);(2)每盤放9個,9÷9=1(盤);(3)每盤放2個,9÷2=4(盤)多1個;(4)每盤放4個,9÷4=2(盤)多1個;(5)每盤放5個,9÷5=1(盤)多4個。
2、交水電費的計算
李大媽交水電費帶回一張發票,換衣服時忘了取出,不慎搓洗掉一角,能看到的數據如下:電160度,水25噸,每噸1.70元,總共交了138.5元。
由此可計算出所交的水電費數額。根據等量關系:總費用-水費=電費,列式算出(138.5-1.70×25)÷160=0.60元。
3、計算商品價格
在超市或商場購物時,利用買一贈一、打折等活動可以進行計算,根據價格x折扣可以計算出商品的實際價格。
4、比較商品價格高低
到不同的超市或商店摘錄、調查打聽同一種商品的價錢,再自由比較各種商品的價格高低,用「>」「<」或「=」連接,最後把所有商品的價格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可以得出最便宜的店鋪進行購買。
5、了解運動比賽名次
在運動會等比賽開展時,可以根據短跑時間、跳遠距離、跳高高度等進行比較,通過大小數進行比較得出排名和比賽名次。
6.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介紹舉實例
1、身體計算器
我們的身體真得很奇妙,手是一個常見的計算器。最常見的手的計算是9的倍數計算。計算9的倍數時,將手放在膝蓋上,如下圖所示,從左到右給你的手指編號。
現在選擇你想計算的9的倍數,假設這個乘式是7×9。只要彎曲標有數字7的手指,然後數左邊剩下的手指數是6,右邊剩下的手指數是3,將它們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2、石塊、貝殼計數
原始社會,人類智力低下,當時把石塊放進皮袋,或用貝殼串成珠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計算需要計數的物品。
3、結繩計數
就是在長繩上打結記事或計數,這比用石塊貝殼方便了許多。
4、擲硬幣並非最公平
拋硬幣是做決定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當事人雙方都很公平。因為錢幣落下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樣,都是50%。
5、商場購物
商場里說某物品打九折優惠,就是90%原價乘以0.9,原來100塊的只賣90塊。七五折就是75% 原價100乘以0.75=75塊。
7. 數學與生活的實際案例
數學與生活搜一下了.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我們到底要培養孩子什麼?我認為,歸根結底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能力的核心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想讓學生獲得這種能力,關鍵要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他們的應用意識和慾望。因此,數學學習要回歸於兒童的生活,要在學習中時時關注兒童關心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經歷了什麼?在生活中發現了什麼?創造性地挖掘課程資源,讓數學學習與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將數學學習納入他們的生活背景之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數學的存在,抽象出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實例。例如,我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課始導入中,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老師非常想和大家交個朋友,願意嗎?
生:(非常高興地齊答):願意。
師:是朋友就應該相互了解,老師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嗎?
生:(興奮地齊答):可以。
師:我在家裡,我的女兒特別喜歡穿我的鞋子和衣服,你們在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生:是的。
師: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麼感覺?
生a:很大。
生b:非常肥大。
生c:像裙子一樣。
......
師: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嗎?(學生感到很好笑。)
師:你們笑什麼?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
生2:爸爸會把我的衣服撐破的。
......
師:你的衣服,你爸爸為什麼穿不上?像這樣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包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每個同學都應該善於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體積和體積單位」,相信通過學習,你們會更深入地知道爸爸為什麼不穿你的衣服。
「穿不穿爸爸的衣服?」這一學生都體驗過的,頗具人情味的問題讓兒童深切感受到數學實際就在我們身邊,「一不小心」就會用到它。
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兒童數學經驗的積累。例如,在質量單位的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我們先讓學生購買不同質量的物品,再用手掂這些物品,多次感受後嘗試估計一些物品的質量。學生對"質量"的概念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之後,很容易地解決"千克"有多重的問題。再如,二年級的學生認識了簡單幾何圖形後,我們讓學生採用歸類整理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從生活實例中找出圖形,註上名稱,然後測量出這些圖形每條邊的長度,算出每個圖形所有邊長的和,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邊長"的概念,為以後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作有力鋪墊。
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結合生活實際,培養數學意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學數學和生活體驗結合起來,不僅生動、深刻,而且進行了人文教育。學習了長度單位,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長度單位;學習了圓的知識後,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麼車輪的形狀是圓的,方的和三角形的行不行?為什麼?還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找圓形物體的圓心。在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讓他們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電都要進行計算。這樣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2、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例如,教學「平均數」一課時,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計算每個小組的平均身高,此時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求出結果後,讓學生進一步比較:「哪一組的同學最高?哪一組的同學最矮?」 「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況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結論?」這種活動與學生自身生活相結合,可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再如,春遊之前,讓學生解決問題:學校組織五年級師生去恩龍山莊春遊,教師30人,學生300人。門票價格:成人每位30元,學生每位10元;團體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按照這種價格,我們怎樣購票最省錢?請大家設計一種你認為最好的購票方案。學生設計完後,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將不同方案公布於眾,進行比較選優;最後選出一種都認為最好、最省錢的方案。這種數學能力考查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科學理財的意識,又拓寬了知識面。
3、加強實際操作,培養動手能力。
理論與實際往往有很大差距,要想使所學的知識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必須加強實際操作,培養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的能力。
案例1:教了「比和比例」之後,我有意把學生帶到籃球場上,要學生測量計算籃球架的高度。如何測量?多數同學搖頭,少數幾個竊竊私語:
生a:爬上去量!
生b:爬上去也夠不著頂端啊。好危險的!
生c:……
正當同學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我適時取來了一根長1.5米的竹竿,筆直插在球場邊。這時陽光燦爛,馬上出現了竹竿的影子,量得這影子長1米。
我啟發學生思考:從竿長是影子的1.5倍,你能想出測籃球架高度的辦法嗎?
生d:球架高也是它的影長的1.5倍。
生e補充:必須要在同一時間內。
這個想法得到肯定後,學生們很快從測量籃球架影子的長,算出了籃球架的高。回到教室後,我又說:「你們能用比例寫出一個求籃球架高的公式嗎?」學生小組合作,議論紛紛,不一會就得出:竿長:竿影長=籃球架高:籃球架影長 或 竿長: 籃球架高=竿影長:籃球架影長……
此時,學生意猶未盡,完全沉醉於探討活動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
案例2:教學比例尺知識時,教師首先從生活入手進行導課激趣:"老師暑假要去北京旅遊,你能幫助我測算一下寧國到北京的路程嗎?"學生興趣盎然,各自在備好的"中國地圖"上認真地測算。為測兩地的圖上距離,有的同學用直線折測的方法沿公路線重疊或沿鐵路線重疊,再將重疊過的線拉直,求出了圖上距離;有的用直尺直接量兩地的直線距離。如何用圖上距離求實際路程呢?同學們邊看圖例,邊討論,邊試做。有的用線段比例尺上每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乘圖上距離,有的用圖上距離乘分數比例尺的分母,也有的用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討論交流時,許多同學對直尺直接測量兩地直線距離的方法提出疑問。最後,大家一致認為:確定旅遊路線應該按圖上兩地鐵路或公路的長度作為圖上距離,然後求出兩地的實際路程。用線段比例尺可以這樣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數×圖上距離=實際路程;用分數比例尺可以這樣求:圖上距離÷比例尺=兩地路程。之後,老師讓同學們設計一種最佳進京旅遊方案。同學們樂此不疲,整個學習過程一直處於輕松愉悅、興致盎然的氣氛中。使學生既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又發現了新知識,更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使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又要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
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贊同12| 評論
8. 小學數學調研案例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確定位置(一)》教學案例
2009-11-06 21:30:41 來源:未知 【大 中 小】 評論: 條
摘要: 【 教材分析 】 1. 教材編寫特點 :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確定位置(一) 3 確定位置(二) : 練習八 1 確定位置(一)是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確定位置(二)是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本節課涉及在具體情境中用數-
【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特點: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確定位置(一)
3
確定位置(二):
練習八
1
確定位置(一)是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確定位置(二)是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本節課涉及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確定位置,歷屬於小學階段空間與圖形中「圖形與位置」的教學范疇。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解讀(實驗稿)》中第一學段中的 目標是: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在東、南、西、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作出大致的定性描述。
第二學段的要求是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來表示位置,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點與點的位置關系,即用有序數對做定量描述。
其後續學習內容為第三學段,圖形與坐標中認識並能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由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能在方格紙上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變換後點的坐標的變化;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由上,我們認為這一節課主要需要解決兩件事情:第一,根據實際情境感受建立平面坐標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試著建立合適的坐標系,以便獲得確定點的位置的方法。一種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方法,一種是平面極坐標系的方法(即用距離和角度的方法);第二,在已經建立好的平面直角(或平面極)坐標系中,能根據給出的數對,畫出數對對應的點。不論是兩個有序的同量稱的數(如,(3,4),這里的3與4是同一個單位下的數,比如3米,或者3格),還是(3,40°)都應該是在事先有坐標系的前提下,才能確定唯一一個點。
在整個小學階段,毫無疑問,重點應該是第二件事情,難點是第一件事情。這樣就整體把握了小學階段「確定位置」的全部內容。
因此本節課著重於體現確定點的位置,一定要在具體情境中滲透坐標系的建立,確立其原點,即觀察者的眼睛,確立從哪兒開始看,以及看的方向,為以後正式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基礎。
2、本節課教學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
如何在平面上確定位置(坐標系選定後,需要兩個參數)。無論是幾排幾列,距離和方向或者其他坐標都是用兩個參數來確定位置,因為平面是二維的。
「實物——點陣——方格——坐標」的逐漸抽象過程是重要的坐標系的相對性;原點的不同造成坐標的不同。
數形結合思想:也就是坐標系方法的提升。也就是用代數的方法(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算術)研究圖形的思想,這是笛卡爾解析幾何思想的精髓,過去都是用基本圖形研究更復雜一些的圖形,即從幾何到幾何.
對應:在給定的平面坐標系中,每一個點有唯一的坐標(x,y);另外,對於給定的有序數對(x,y)有唯一確定的點與之對應,這就是一一對應思想在這里問題中的具體體現;
序的結構:自然數可以表示一個列隊中每個元素的排隊順序,第4個是在第3個的後面,,這是自然數作為「序數」的特徵;那麼,在給定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怎麼理解(3,4)和(4,3)不一樣呢?其實,類比地看,就是把平面上所有的整格點(整數為坐標的點),也可以象直線上的整數點一樣排列,只不過要用到兩條線,要用到兩個數。這樣我們就像理解3和4是不一樣的,也能接受(3,4)與(4,3)是不一樣的兩個點。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問題解決使學生感受這種「序」關系,理解(3,4)與(4,3)的差異。
其中,數形結合思想、對應可以在許多學習內容中體現。序的結構最為抽象,學生不易深刻理解,只能感受。
當然,在一節課同時體現以上幾個方面是很困難的,那麼我們就需要每節課思考在什麼地方體現什麼核心思想。第一節課可以藉助具體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產生用數對確定位置必須依賴於方格或點陣,即在平面(兩維空間)上確定位置必須要有兩個參數及坐標原點,從而達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雛形的作用,繼而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推理能力,以及更好地認識與把握我們生存的現實空間。據此,我們設計了確定位置這節課的學科思路,這就是通過教室座點陣圖的具體情況直接引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通過創設用數對表示一個人在空教室中的位置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在二維的平面上確定位置必須在選下(確定)的坐標繫上,即給定一個原點,給定橫軸和縱軸時,通過2個參數,才能確定一個點在平面中的位置。這樣做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也體現了數學上坐標方法的精神實質,為以後正式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了基礎。
【學生分析】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在第一學段中學生經歷了用上、下、左、右、前、後及其餘七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會看簡單的路線圖的粗獷的定性描述等知識的學習。通過課前調研可以看出學生對於自己前、後、左、右的同學均能快速准確說出其姓名,但對於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判斷和指認困難較大,因此在學習確定位置(二)時會產生較大阻力,必須要提前對此部分知識進行必要的強化復習。但本課學習的用數對方法確定位置對於此部分的前射影響不大。
2、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該內容的經驗
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一般都用第幾組第幾個來描述自己所在的位置,所以學生對該知識來說很熟悉,而且在訪談的5位學生對於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均能快速准確說出,而且通過調研,學生在教室中的組與行的確認一致,這就為學習感悟坐標系具備良好的生活經驗基礎。
3、學習該內容的可能的困難
雖然學生對於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有一定的生活和學習經驗,但通過調研可以看出,學生畫出自己的位置的方法並不一致,其中2位學生用點陣的方法,而另一位用畫格子的方法,還有2位學生不會畫,這樣就要在學生自己體會坐標的由來過程中部分學生會產生困難。教學應設計一定的方法如學生討論,兩人共同完成等手段幫助部分學生突破此難點。
4、學習的興趣、學習方式和學法分析
學生對於熟悉的生活情境比較感興趣,但是對於直角坐標系的認識是模糊的,因此教學中注意讓學生感受平平面圖形的抽象過程,體會數學抽象與生活。
5、再思考
根據學情調查,我設計了確定位置(一)的教學思路,就是通過教室座點陣圖的具體情況直接引出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通過創設用數對表示一個人在教室中的位置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在二維的平面上確定位置必須在選定(確定)的坐標繫上,即給定一個原點,給定橫軸和縱軸時,通過2個參數,才能確定一個點在平面中的位置。這樣做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也體現了數學上坐標方法的精神實質,為以後正式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了基礎,同時達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的目的。
附:學生調研方案
調查時間:2007年3月
調查對象:北京市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三(2)班學生36人
調查題目、目的及結果分析:
1、(1)說一說大門、游樂園、天鵝湖分別在花房的什麼方向。
(2)花房的東北方向是猴山,西北方向是鳥房,分別畫出它們的位置。
(3)進大門經過花房到天鵝湖要走多少米?進大門經過花房到游樂園要走多少米?
目的:調研學生對已有知識基礎(前、後、左、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面的掌握情況,以及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的情況。
本測試對本校三年級2班的36位學生進行,其中22位學生全對,占被測總數的61.1%,其中5位學生落了題目屬於習慣問題;還有6人對於游樂場、天鵝湖的位置判斷錯誤,另外把猴山與鳥房寫錯方向的有3人,他們對於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的確認困難與調研結果一致;還有3人計算進大門經過花房到天鵝湖要走多少米?進大門經過花房到游樂園要走多少米?產生錯誤,屬於應用能力較差。
2、訪談題目: 說一說你的座位前、後、左、右以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目的:調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及應用經驗
被訪談的5位學生對於自己前、後、左、右的同學均能快速准確說出其姓名,但對於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判斷和指認困難較大,因此在學習確定位置(二)時會產生較大阻力,必須要提前對此部分知識進行必要的強化復習。但本課學習的用數對方法確定位置對於此部分的前射影響不大.
3、訪談題目: 用描述性的語言,說說自己在班裡的位置並用簡單的方法寫下來。
目的:調研學生對要學的知識(數對)確定位置的經驗和用數對表示位置將遇到的問題。
(1)被訪談的5位學生對於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均能快速准確說出,而且通過調研,學生在教室中的組與行的確認一致,這就為學習感悟坐標系具備良好的生活經驗基礎,課堂教學可以開門見山地進入新課,可以節約時間。
(2)被訪談的5位學生畫出自己的位置的方法並不一致,其中2位用點陣的方法,而另一位用劃格子的方法,還有2位學生不會畫,這樣就要在學生自己體會坐標的由來過程中部分學生會產生困難。教學應設計一定的方法如學生討論,兩人共同完成等手段幫助部分學生突破此難點。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體驗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初步感知直角坐標系雛形(思想和方法),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有序「數對」確定點在平面中的位置的方法。
2.經歷觀察空間的物體,並能用適當的數學知識描述觀察的空間對象的數學化過程,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符號表示生活現象的認識水平,通過位置的確定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空間觀念
3.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簡潔美,感受豐富的確定位置的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和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活動】
活動
內容
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生活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做個游戲吧,擊鼓傳花。要求鈴聲停,紅花落在誰手上,大家請他表演節目。
1、先請8個孩子上前面站一排。
2、再請8個孩子上前面站兩排。
師:為什麼同樣是XX同學演節目,位置卻發生變化了呢?
師小結:同學們說的不錯,只有一排同學時,我們介紹XX的位置只要介紹從左往右數他在第幾個就行了。但如果兩排或更多排時,就要介紹清楚他在第幾排第幾個了。
師:那麼同學們知道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嗎?能介紹一下班長的位置嗎?
板書:第幾個,第2排第幾個
生:剛才只是站一排,所以只告訴大家他在第幾個就行了,但現在站兩排了,所以就要說他在第幾排第幾個了。
生起立介紹:我在第幾組第幾個。
生進行介紹。
游戲不僅激興趣,還內含著從一維到兩維空間的類比過渡,之後採取開門見山的方法入課,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位置,使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課程學習資源,使學生感受到確定位置的現實背景,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1分鍾
探索方法引出數對
師:看來大家都知道自己在教室的位置,用什麼簡便的辦法來表示同學們在教室的位置呢?我們比比看誰寫的簡單、正確。
師組織反饋
師:請你介紹自己的寫法並說說這樣寫的道理。
師:我們看這幾種方法雖然不同,有沒有共同的特點?
師:為什麼一定要用2個數字確定位置呢?
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用兩個數字表示同學在教室的位置,你們的想法已經接近數學家的想法了,他們也用兩個數字確定位置板書(3,5),這種方法叫數對。讀作數對(3,5)。
學生獨立完成。
生介紹自己寫的情況。
生指出。
生1:我在第二組第五個,我覺得這樣寫清楚、明白。
生2:我寫的組三第1;組三表示第三組,第1表示第一個,我覺得這樣能簡單。
生3:我的方法是七1;七表示第七組,1表示第一個……
生:他們都是用兩個數字確定位置的。
生:因為只有知道第幾組第幾個,才能確定位置。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用簡潔的方法寫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這就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同學互相判斷的學習設計,是為了進一步確認學生是否理解了數對表示一個平面中點的位置的方法,同時也使一開始沒有理解的學生有再次學習的機會,使更多的學生學會數對表示的基本方法,實現教學目標中的基本要求。
13分鍾
師:請同學用數對寫下自己的位置。
師:我們作個小游戲:看誰反應快!一個同學用數對說出好友的位置,其他同學判斷是誰。
師:小青同學現在也在上數學課,讓我們一塊兒走進她們班去看一看。(出示主題圖)
學生獨立完成並匯報
學生說數對,其他學生判斷。
生:打開書P79,認真看圖,完成練習。
全班反饋。
合作
交流
滲透
坐標
師:這是一間教室的平面圖,你能用數對表示小紅同學的位置嗎?
師:請你想辦法,把小紅的位置用數對表示出來。
自己想一想,兩個人互相說說,在圖上畫一畫。
教師巡視。
師組織小組交流
師:我們看這兩個組的匯報,用假設的方法標出班級同學的排列情況,說的都有道理,點子和格子看起來比較簡潔。但同樣的一間教室為什麼小紅的數對位置卻不相同,怎麼辦?
師小結:我們要做一個規定,規定這間教室的列與行。
出示課件:教室中人員的點陣圖(42名學生,7列6行,小紅的位置描紅)
師:誰說說小紅在這間教室中的位置。有不同意見嗎?
師:我們統一了這間教室的列與行,為什麽小紅的數對位置還不一樣呢?
請你們上來指著說說你是怎麽看的?
師小結:看來我們在一個具體環境中確定物體的位置一定要先做規定,確定一個點起始位置,第二,確定幾列與幾行以及方向。一般情況下人們習慣從左往右確定列,從下往上確定行。
師出示課件:這樣我們就能准確地說出小
生:不能,因為教室沒有桌椅,沒有小組。
學生小組交流,在紙上畫圖。(有幾種情況:點陣排列;畫出表格)
各組交流。
學生匯報各組的情況,
組1:用點陣形式表示。
組2:用方格形式表示。
生:因為同學們畫的列和行不一樣,所以數對不同,必須要統一有多少組多少行。
生1:小紅的位置是(5,4)。
生2:小紅的位置是(5, 3)。
生上前指圖說明。
生:兩種說法都對,數對(5,4)把門的組作為第一組,數對(5, 3)把另一邊
創設只有一位學生的教室平面圖,並用數對表示這位學生位置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對數對確定位置所依賴的2個參數的產生或者說來源進行探究。通過學生的思考、交流、嘗試,使得學生真正感知直角坐標系的內涵。為中學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打下基礎。數學思考的形成藉助於一定的數學問題情境,通過探究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領悟。
18分鍾
拓展提高尋找規律
小紅在這間教室中的位置了。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用數對表示位置,大家掌握得很好,下面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方格圖:
師:請你標出(3,5)與(5,3)所在的位置,他們表示同一個學生嗎? 3和5分別表示什麼?
師小結:我明白了,數對表示的方法是先列後行(板書列 行),是有順序的。當一列與一行相交時就出現一個數對,也就是一個位置才確定下來了否則數對中的一個數字只表示一行或一列不能確定一個點。
師:請你在方格紙上標出5個點的數對,比一比誰寫的最快。
師:觀察所寫的數對你有什麼發現?如果再這樣寫下去數對會是什麽?會在第幾行第幾列?
師小結:看來用數對確定位置真奇妙。
作為第一組,所以都對。
生1不是一個同學,(3,5)表示第三組第五個;(5,3)表示第五組第三個。
生2(3,5)中 3表示第三組,5表示第五個。(5,3)中 3表示第三個,5表示第五組。
生1:我們發現每組同學的位置數對中第一個數都一樣。而且連接這些點就畫出了一條橫線。
生2:每行同學的數對第二個數都一樣連接這些點就畫出了一條豎線。
生3:我們發現連接數對(1,1)、(2,2)、(3,3),(4,4)、(5,5)、(6,6)正好是這班同學的對角線……
學生的水平不一,在紙上標出5點的數對,聰明的學生會發現各點排列的規律,從而發現數對的規律,而弱一些的學生再次進行了練習。這就很好地將數與形進行統一。這樣設計旨在注重發展學生觀察、抽象的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