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在康熙皇帝部介紹西方數學知識

在康熙皇帝部介紹西方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8-23 02:46:40

A. 清代初期數學家對西方數學做的會通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徐光啟在翻譯了《幾何原本》之後,又介紹了西方三角學的著作《大測》和《測量全義》等。

1646年,波蘭傳教士穆尼閣來華,跟隨他學習西方科學的有數學家方中通等人。穆尼閣去世後,方中通等人據其所學,編成《歷學會通》,想把中法西法融會貫通起來。

《歷學會通》中的數學內容主要有《比例對數表》、《比例四線新表》和《三角演算法》。

前兩書是介紹英國數學家納皮爾和布里格斯發明增修的對數。後一書除《崇禎歷書》介紹過的球面三角外,尚有半形公式、半弧公式、德氏比例式、納氏比例式等。

方中通個人所著的《數度衍》對對數理論進行解釋。對數的傳入對數學的發展十分重要,它在歷法計算中立即就得到了應用。

清初學者研究中西數學有心得而著書傳世的很多,影響較大的有梅文鼎《梅氏叢書輯要》和年希堯《視學》等。

梅文鼎是集中西數學之大成者。他對傳統數學中的線性方程組解法、勾股形解法和高次冪求正根方法等方面進行整理和研究,使瀕於枯萎的明代數學出現了生機。年希堯的《視學》是我國第一部介紹西方透視學的著作。

清代康熙皇帝十分重視西方科學,他除了親自學習天文數學外,還培養了一些人才和翻譯了一些著作。

1712年,多學科科學家明安圖、天文歷算家陳厚耀等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編纂天文演算法書,完成了《律歷淵源》100卷,以康熙「御定」的名義於1723年出版。

其中的《數理精蘊》分上下兩編。上編包括《幾何原本》、《演算法原本》,均譯自法國作品著作;下編包括算術、代數、平面幾何平面三角、立體幾何等初等數學,附有素數表、對數表和三角函數表。

由於《數理精蘊》是一部比較全面的初等數學網路全書,並有康熙「御定」的名義,因此對當時數學研究有一定影響。

綜上述可以看到,清代初期數學家對西方數學做了大量的會通工作,並取得許多獨創性的成果。

B. 康熙時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康熙皇帝叫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視科學技術的皇帝。他不僅重視中國的傳統科學,也樂於接受西方傳入的先進科學知識。他不僅支持大臣和知識分子搞科學研究,而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地學習科學知識。這樣的皇帝,在中外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康熙皇帝經歷的第一件科技活動,是中西的歷法之爭。

清順治二年(1645),清政府把湯若望的《時憲歷》頒行全國,任命他為欽天監正。從此西洋的傳教士掌握了天文歷法大權。順治十六年(1659),既不懂中國傳統天文歷法,也不了解西方天文歷法的楊光先(1597-1669)寫了《辟邪論》,反對傳教士主持天文歷法工作,要求懲治湯康熙皇帝朝服像若望、南懷仁、李祖白等傳教士。

康熙三年(1664),只有11歲的玄燁,按執政大臣鰲拜的意見,把湯若望、南懷仁逮捕入獄。康熙四年(1665)三月,楊光先又上書指責西洋歷法十大錯謬。又按鰲拜的意見將湯若望、李祖白、杜如預等傳教士判死刑,後來湯、杜被赦免,李祖白等被處死。楊光先掌握了欽天監的大權。

康熙七年(1668),漸漸長大的玄燁有所醒悟,重新任命南懷仁參加欽天監的工作。12月,南懷仁向康熙帝匯報了欽天監監副吳明烜推算歷法的各種誤差。玄燁吸取過去輕信殺人的教訓,這次他派大臣20人,赴天文台測驗,結果是南懷仁說的各項預測完全正確,而吳明烜的預測逐條都有錯誤。楊光先被罷免,因年老免於治罪,南懷仁任欽天監監正。南懷仁在康熙皇帝的支持下,製作了天體儀等六件大型天文儀器,並撰寫《靈台儀象志》一書,對這些儀器的原理、結構和使用方法加以說明。

青少年時代的玄燁,經歷了歷法斗爭的風波,他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傳入的天文歷法知識比中國的傳統天文學更先進。這促使他積極學習西方科學知識。

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閔明我(1657—1712)、比利時傳教士安多(1644—1709)等,都住在北京,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康熙二十四年(1685),法國傳教士塔沙爾、洪若翰等6人來中國傳教,除沙塔爾留居泰國外,有5人來中國。他們經徐日升引見,都得到康熙皇帝的召見,並把深明數學的白晉、張誠(1654—1707)留在宮中任職。

據白晉回憶,康熙皇帝請南懷仁當老師,主要講解天文儀器、數學儀器的使用方法,講解幾何學、力學、天文學中最新奇、最簡要的內容,並編寫成教材。

徐日升、張誠、白晉等傳教士也輪流值教,每天向康熙皇帝講授西方數學、測量學、天文歷法、火炮製造等科技知識。康熙皇帝外出時,也帶上懂科學的傳教士,隨時請教。

白晉回憶張誠給康熙講數學的情景說:「皇上認真聽講,反復練習,親手繪圖,對不懂的地方立刻提問,就這樣整整幾個小時和我們一起學習。然後,又把講稿留在身邊,在室內反復閱讀。同時,皇上還經常練運算和儀器的用法,復習歐幾里得的主要定律,並努力記住其推理過程。這樣學習了五六個月,康熙皇帝精通了幾何學原理,取得了很大進步。」

康熙皇帝通過刻苦學習,掌握了幾何原理、主要數學儀器的用法和幾何學、算術的實際應用。康熙皇帝還常常從民間發現和提拔學有專長的科技人才。康熙四十四年(1705),他到南方巡視,曾三次在船上召見梅文鼎,講座數學問題。梅文鼎把自己寫的《平三角舉要》呈進皇帝。康熙四十八年(1709),他又召見精通數學的陳厚耀,再次問及梅文鼎。

康熙皇帝十分重視和優待有科學專長的知識分子。他接見梅文鼎時說:「歷象演算法朕最關心,此學今鮮知者,如文鼎真僅見也。」親寫「績學參微」四字相贈,以示表彰。康熙六十年(1721)梅文鼎病逝於宣城。康熙皇帝又命江寧織光頫曹監葬,以示關懷。

康熙皇帝接見陳厚耀後,將他調入北京,從事數學研究;又接受陳厚耀的建議「定布算諸書,以惠天下」;並按陳厚耀的推薦調梅文鼎的孫子梅彀成來北京,與陳厚耀共同編撰《數理精蘊》等書。

康熙皇帝在科技上的另一大貢獻是領導了全國地圖的繪制工作。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給撰修《一統志》的總裁載德洪發了一道上諭:「特命卿為總裁官,其董率纂修官,恪勤乃事,務求采搜宏博,體例精詳,厄塞山川,風土人物,指掌可治,畫地成圖。」

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和巡遊東北、江南時,都令人隨地測量經緯度,為繪制地圖做准備。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皇帝又命令白晉、雷孝思、杜德美等人到長城測量經緯度。對長城各門、堡以及附近的城寨、河谷、水流,都做了測量,繪成了長城圖。

康熙四十八年(1709),雷孝思、杜德美、費穩江,測得了北緯41度一47度間每度的距離,發現經線隨緯度的增加而增長。這是地球扁圓形的實證材料。12月完成了測繪任務。

康熙五十年(1711),分兩路派人到山東和新疆測繪地圖,山東一路由雷孝思、麥大城帶隊,從長城往新疆一路由杜德美、費穩帶隊。後一隊測繪了喀爾喀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甘肅、陝西、山西,返回北京。這樣,東北、華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區都已測繪完畢。

康熙五十二年(1713)派湯尚賢、麥大成等去江西、廣東、廣西測繪;派費穩、潘如往雲南、四川測繪。康熙五十四年(1715)派雷孝思往雲南、四川測繪。康熙扛十四年(1715)派雷孝思往雲南,後又和費穩等同往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測繪。這全國性的測量,共測得經緯點641個。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在六七年內完成這樣大范圍的測繪工作,不但是我國測繪史上的空前壯舉,也是世界測繪史上的第一次。

西藏的測繪工作,康熙皇帝是派在欽天監學習過的兩個喇嘛去的,由於當時西藏受到策妄的侵擾,兩位喇嘛只從拉薩測量到恆河發源地,已不能前進,只好返回。在這次測繪中,測量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比印度測量局測量珠穆朗瑪峰早135年。

18世紀初,歐洲很多國家尚未完成本國的大地測量,我國卻已完成了全國的經緯度測量,並在此基礎上繪制了全國地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康熙皇帝領導完成各地的測繪以後,開始編制全國地圖。康熙五十六至五十七年(1717—1718)完成了全國地圖的繪制,賜名《皇輿全覽圖》。全國採取經緯線都是斜交直線的梯形投影法,以經過北京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按1:1400000—1:1500000比例尺繪制。地圖的范圍包括東北各省、蒙古、關內各省、台灣、哈密以東地區,即西到西經40餘度,北至北緯55度。全國由28幅分圖組成,包括蒙古、高麗,但未包括哈密以西和西藏。康熙五十八年西藏被繪入銅版的「皇輿全覽圖」中。

康熙年間對古生物化石記載說:「喀爾沁地方有青白色石,開發一片,輒有魚形,如塗雌黃,或三或四,鱗鰭首尾,形體俱備,各長數寸,與今所謂馬口魚者無異。揚腮振鬣,猶作鼓浪泳游狀。」有學者認為這是中生代狼鰭魚化石。

康熙皇帝對泰山的預測:「泰山山脈自長白山來」,「西南行八百餘里,結而為泰山。」對溫泉水可以治病和所含礦物質有關的看法:「每遇溫泉,即以銀碗盛水,隔湯用文火收煉,俟碗水干,觀水腳所積,或為磐石,或為鹼鹵,或為硫黃等,皆判然分曉」。對鳥叫聲與鳥舌的長短有關的看法都是較有科學根據的。

C. 康熙皇帝熱心學習西方科學,卻不在國內大力提倡.相反,他對士大夫強調的仍是程朱理學\八股取士,並大搞文字獄

(一)康熙學習西方科學——
康熙皇帝學習西方文化
封建皇帝讀書,主要讀經學、史學、文學和藝術等。康熙帝在暢春園的書房有淵鑒齋,他命以此為書名,編纂類書《淵鑒類涵》四百五十卷;還有佩文齋,並命以此為書名,編纂辭書《佩文韻府》四百四十四卷,《佩文書畫譜》一百卷等。但是,康熙帝還對算學、天文、地理、光學、醫學、解剖學等自然科學有濃厚的興趣。他身邊聚集了一批中外科學家,特別是一些耶穌會士。順治二年(一五年),曰耳曼人場若望向清廷進呈歷法,被定名為《時憲歷》,頒布使用。湯若望作了掌管天文與歷法機構的欽天監監正。到康熙帝時,在清朝耶穌會士的國籍,有義大利、法蘭西、曰耳曼、奧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瑞士、波蘭、墨西哥等。康熙是一位開明的皇帝,他對有科學知識的耶穌會士,給予信任、使用與尊重,並向他們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

康熙帝很喜歡數學。耶穌會士法蘭西人白晉、張誠,葡萄牙人徐曰升等,每曰(或隔曰)在紫禁城養心殿,用滿語向康熙帝講解幾何學、代數學和三角學。當康熙帝到瀛台或到暢春園時,他們也隨同前往。講完之後,康熙帝背誦定理,並作習題。康熙帝重視天文學。他命耶穌會士比利時人南懷仁為欽天監監正,讓南懷仁將觀象台舊儀器加以改造。他親自觀測曰蝕,南巡至南京,登觀象台,觀察星象。他主持編著了《數理精蘊》、《律呂正義》等書,前者介紹了傳入中國的西方數學,後者記述了傳入中國的五線譜,對後來天文學、數學與音樂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康熙帝喜歡親自做科學實驗。他為了觀察風向,在宮廷院中設立小旗,用未查看風向、風速,還在一些地方設點測風,又命各直省作晴雨風雪奏報。從中得出"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雨"的結論。他對人體解剖學有極大興趣,還親自解剖冬眠熊。他在五十八歲那年,巡視永定河,親置儀器,定方向,釘樁木,作測量記錄。康熙帝親自主持,歷時三十年,在各地實測的基礎上,用近代方法繪制了《皇輿全覽圖》,即全國分省地圖。康熙帝還關注西方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他同時代的有法王路易十四與沙皇彼得大帝。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他派白晉帶著贈送給路易十四的大量中國書籍回到法國,其目的是為了加強雙方的文化交流。他同俄國彼得大帝也表示了同樣的善良願望。
http://test2.vandns.com/dispbbs.asp?boardid=28&id=727&star=1&page=1
(二)康熙帝的德治觀——
http://210.45.208.115/wwwuser/fxy/lawreview/lr5/kxdddzhg.htm
(三)里氏911:防止國民受到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影響,引發起義

D. 康熙對西洋科學非常有興趣,但並不提倡,為什麼

康熙皇帝學習科技是為了炫耀。出於對於漢人的威懾和警惕,滿清王朝限制火器引入和發展,漠視西方科學技術,失去大好時機 有人誇贊康熙皇帝學習西方科技,但是別忘了康熙學習西學的局限性,這種學習局限在宮中,引進西學也有限。他的動機和目的又是什麼呢?康熙自己說:「眹幼時,欽天監漢官和西洋人不睦,……眹思,己不思,焉能斷人之是非?因而憤而學焉」。他是為了強化皇權。學習西方科技不是國策,也沒有形成社會風氣,所以皇帝態度一變,風氣就轉。其次是為了炫耀自己。南懷仁說「他通過這件事,……便在其周圍的貴人面前,能誇示自己的學問而得意!」。他還以天文知識拷問作弄漢臣為樂。據李光地記錄:康熙說「你們漢人全然不曉得演算法,惟江南有個姓梅的他知道些。他俱夢夢。」這實質反映了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者的獨特心理。恩格斯指出:「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地發展,摧毀了大批生產力。但是在長期的征服中,比較野蠻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征服後存在的比較高的經濟情況;他們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還不得不採用被征服者的語言。」他要求滿洲貴族不忘祖宗遺訓,勤習騎射,以武藝威懾漢人,又研習西學,用新的科技知識對付漢人的文化優越感。 他對於采礦、冶金、機械是很少涉獵的。在戰爭結束後,出於防備漢人心理,限制武器的發展。 康熙下旨說:「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此事不準行。」明知西方船堅炮利他就是不準備改進。在科學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要根據康熙的觀點來行事。比如有人給康熙看《阿爾熱巴法》代數新法,康熙不喜歡於是不準頒行。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說:「康熙對於數學僅略窺門徑,音樂則更茫然無知」。 白晉評價在《康熙皇帝》中說:「把熱愛科學的強烈感情與專心致志的研究實踐結合起來,對於一個中華帝國的皇帝來說,與其受到贊揚,不如說應該受到責備。」「復興燦爛的文化……除垂範於民,除宣傳這種精神別無良策。」康熙和彼得大帝是沒法比的,他沒有建立科研機構,沒有派人出國考察,不鼓勵臣民科學探索。 所以到了雍正、乾隆他們對西方科技根本沒有興趣,追求的只是西洋玩物。有技藝的傳教士成為滿足他享樂慾望的御用工具,做鍾處成了玩具作坊。在他的影響下王公大臣無不追求西洋奇物。這股西洋風不過是享樂奢侈風。成了儒家批判的「奇技淫巧」,對中國社會發展只有消極影響,而無積極作用。 滿清統治者為了維護其部族的統治壓抑民智 就以最為關心科技的康熙來說:他明明知道西方在大力發展科技,日後必然發達對中國構成威脅,但他仍然主張閉關鎖國,愚民政策。 他不支持傳教士向中國的學者介紹西方科學知識,不鼓勵中國學人參與中西文化交流。洋人教師張誠在日記里寫道「他告誡我們不要在我們所去的衙門里翻譯任何關於我們的科學的東西,而只在我們自己家裡去做。」。英國使節斯當東說:「據說中國有幾位君主從外國傳教士方面學習外國豐富的數學知識。但中國政府的政策不使這門學問普及到群眾中去。他們怕算學知識普及後,本國人能算出日蝕、月蝕,能制出歷本來,皇帝在老百姓中的威信就要降低了」。 當時宣傳科學的朱方旦因為罪名是將九五之尊和下賤臣民混淆貴賤,傳播科學而被殺。 到了乾隆,他對自然科學毫無興趣。關心的是西洋玩藝,這時西學東漸就衰落了。日心說的傳播詳細介紹是蔣友仁開始,《增補坤輿全圖》有日心說天文學部分,但是被乾隆鎖進深宮。《四庫全書》雖有西洋部分,但是一般來說清朝纂修《四庫全書》的館臣對於「西學」目錄著作大都採取貶低和排除的態度。 《四庫全書》館臣還對利瑪竇進行了批判,說天主教違背儒家學說,危及封建統治「欲人舍父母而以天主為至親,後其君長而以傳天主之教者持國命,悖亂綱常,莫斯為甚,豈可行於中國哉!」必須嚴令禁止。天主教書籍必須「概從屏斥,以示放絕」。編輯出版者必須受到批判「以著左袒異端之罪焉」。 滿清統治者的防漢、制漢心理是西學東漸衰落的主要原因。也是資本主義不能發展的根本原因。 從利瑪竇的《交友論》不同境遇看明清兩朝的知識界風氣,理教盛行的原因還是防漢心理在作怪。 利瑪竇進入中國後的第一篇印刷品不是宗教和科技而是《交友論》,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情不大,但是足可引起人們的思考。 利瑪竇的《交友論》說:「人與人之間皆兄弟也,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當視友如己也。友之於我,雖有二身,其心一而已。交友獨知利己,是商賈之人,不可謂友也。」 利瑪竇主張的朋友之道是相互依靠,貧富通財,共享共有的關系,引用西塞祿言:「友之所以貴於親者,親可以失愛,而友則否。無愛,即不成其為友,而親仍不失為親?」 這正是西方交友之道平等,西方價值觀博愛精神的體現。 眾所周知,儒家傳統觀念,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存在著親疏遠近、輕重厚薄的差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之間的關系顯然重要得多。《交友論》顯然是反傳統的。《交友論》在明末引起極大反響,馮西京說:「人有友生」,「友之所系大矣哉, 君臣不得不義,父子不得不親,夫婦不得不親,夫婦不得不別,長幼不得不序,是無可無交」,馮試圖把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之間看作是朋友間的平等關系為基礎的新型關系。《刻交友論序》。 在《交友論》中利瑪竇試圖貫穿儒家的「五常」,友之職,至於義而止,智者欲離浮友,信於仇者尚不可施,況於友者?德志相似,其友固始。 馮西京說「爰有味乎其論,而益信東海西海,此心此理,同也」。《交友論》是歐洲基督教人文主義與中國儒家思想初步融合的產物。正符合明末結社,交友的社會思潮和風尚。 該書出版後,一再翻印流行。利瑪竇說:「它到處受到知識階層的贊許,流傳於各省,並往往被權威作家在其他著作中引用。在一個短短的驚人的時期,這部書被當成做標准讀物為人們所接受」(《利瑪竇中國札記》) 而滿清理教盛行,此類交友論是不合時宜的。《四庫全書》館臣批判《交友論》說:「 視其人之友如林,則知其德之盛;視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則知其德之薄。是導天下以濫交矣。一相友而即同財,是使富者愛無差等,而貧者且以利合,又豈中庸之道乎?」他們反對交友之道的普遍意義以及愛無差等的思想,這也正符合滿清政府對天下人分而制之,讓中國成為一盤散沙的國策。康熙說:「漢人心不齊,如滿洲蒙古,數十萬人皆一心。每以漢人為難治,其不能一心之故。眹臨御多年,每以漢人為難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國家承平日久,務須安不忘危」 作為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滿清統治者心中始終橫著對漢人的猜疑和防範。隨著西方東漸的潮水不斷上漲,他們心中的畏忌也不斷加深。把中國和世界隔絕開來。防止漢人和海外勾結危及統治。以禁教令和禁海令為標志。滿清的海外政策發生逆轉。步步後退,日益封閉。

E. 為什麼康熙自己對西方科學知識很感興趣,但不提倡國人學習

滿清統治者的防漢、制漢心理是資本主義不能發展的主要原因 一道閃電 從四大發明在歐洲和中國不同命運看滿清統治者防漢、制漢策略的惡劣。 什麼是產生「文藝復興」的社會存在?戴逸先生簡單地認為是財富的累加,經濟的繁榮。這點是不對的,馬克思說:「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可見關鍵的因素在於生產力和新的科學技術而非財富的累加。 美國學者卡特說:「歐洲文藝復興初期四種偉大發明的傳入,對現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火葯的發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創立了國民軍制。指南針的發明,導致發現了美洲。造紙和印刷術替宗教改革開了新路,並使推廣民眾教育成為可能。」 印刷術:歐洲以前是用羊皮紙,書是抄的,書籍非常稀少而昂貴。印刷術的出現特別是古希臘文獻的大量印刷,使得文化傳播交流變得方便,這是文藝復興的最基本物質條件。見《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而滿清呢?康雍乾三代的「文字獄」使得中國的文藝復興成為不可能。 火葯:恩格斯說:「它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火器的採用不僅對作戰方法本身,而且對統治和政治關系起了變革作用。要獲得火葯就要有工業和金錢,而這兩者都為市民所佔有。因此火器一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興君主政體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反杜林論》) 火器的使用使得戰爭成為平民的職業,火葯使得資本主義在歐洲大陸勝利。而火葯在中國僅僅成了驅魔的利器和過年的玩具,可見滿清對火器的禁用,是經過深謀遠慮的。 指南針:指南針帶來航海術的進步,地理大發現,殖民地和種植園的世界分布以及世界大市場、商品大流通,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傳播幫助歐洲資產階級走向世界。而在滿清,指南針僅僅淪為風水先生的羅盤,可見滿清海禁的危害。 對比四大發明在歐洲和中國的不同境遇,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麼中國資本主義革命難以產生的原因了吧! 正是滿清統治者為了防漢、制漢而扼殺了科技的應用、發展,阻礙先進文化和科技的引進。造成資本主義難以誕生和發展,戴逸先生根本不懂馬克思主義。 四大發明在西方起到的巨大作用正說明:滿清時期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對生產力發展起著巨大的阻礙作用,生產關系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時還談什麼「盛世」,豈不是荒謬。 文字獄、閉關鎖國滿清王朝的這兩大惡政徹底終止了中國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化的進程。而這兩大惡政推出的根本原因在於滿清王朝防漢、制漢的心理。 大家都知道海外貿易對於中國走向商品社會,融入世界先進文化和主流是多麼重要。但是滿清在台灣收復後仍然推行海禁是為了什麼目的呢? 南洋禁海令其真實目的是為了禁止中國商民前往西洋占據的呂宋,嚴防漢人聚集,與西洋人結合顛覆滿清統治。「設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以窺中土」(道光《重篹福建通志》)康熙說:「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眹臨御多年,每以漢人為難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國家承平日久,務須安不忘危」。他已經意識到西方強大的對手就要來臨,為了防漢卻消極封閉。 馬克思指出:推動這個王朝實行這種政策(閉關鎖國)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國人會支持很多的中國人在十七世紀的大約前半個世紀里即在中國被韃靼人征服以後所懷抱的不滿情緒。由於這種原因,外國人才被禁止同中國人有任何來往。(馬恩全集第九卷115頁) 滿清文字獄是出於防漢心理對一個民族進行瘋狂的文化清洗,常常是抄家滅族,祖先、子孫、活人、死人連同眾多無辜者一起遭殃。是威懾恐怖。震懾效果空前絕後。 滿清文字獄的密度嚇人,據統計,在清王朝268年的統治時間里,發生了160餘起文字獄,幾乎一年半一次,主要集中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至乾隆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乾隆在位63年,製造的文字獄有130餘起,一年兩次還多;其定罪范圍大大超過了順治、康熙和雍正,而且將打擊對象從主要是士大夫階層擴展到民間百姓,幾乎成了一場全民的劫難;許多名人志士因此而蒙難,其中呂留良、屈大鈞、王錫侯、金堡、戴名士等都是文字獄的受害者,有的不僅被斬首,而且子孫株連坐罪,甚至家族同遭毀滅;有的甚至追究已故作者,挖墓戮屍,懲辦後人。文字獄株連甚廣,令人心驚膽戰,此間全國上下一片風聲鶴唳。 乾隆朝還有獨特的瘋漢獲罪現象,占文字獄的25%,瘋漢常常是被陵遲,瘋漢臨死前痛苦的號叫在宣告:文藝復興從此在中國成為不可能。 滿清統治下的文字獄,如同黑暗的歐洲中世紀一樣,思想領域實行強控制,不光政治文化的書籍要禁,就連科學技術也不放過,《幾何原本》、《天工開物》大批明代的科技成果或毀或棄,只要和官方的程朱理學不統一的,都要禁止。明末以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就此完全中斷。 康熙皇帝學習科技是為了炫耀。出於對於漢人的威懾和警惕,滿清王朝限制火器引入和發展,漠視西方科學技術,失去大好時機 有人誇贊康熙皇帝學習西方科技,但是別忘了康熙學習西學的局限性,這種學習局限在宮中,引進西學也有限。他的動機和目的又是什麼呢?康熙自己說:「眹幼時,欽天監漢官和西洋人不睦,……眹思,己不思,焉能斷人之是非?因而憤而學焉」。他是為了強化皇權。學習西方科技不是國策,也沒有形成社會風氣,所以皇帝態度一變,風氣就轉。其次是為了炫耀自己。南懷仁說「他通過這件事,……便在其周圍的貴人面前,能誇示自己的學問而得意!」。他還以天文知識拷問作弄漢臣為樂。據李光地記錄:康熙說「你們漢人全然不曉得演算法,惟江南有個姓梅的他知道些。他俱夢夢。」這實質反映了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統治者的獨特心理。恩格斯指出:「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地發展,摧毀了大批生產力。但是在長期的征服中,比較野蠻的征服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得不適應征服後存在的比較高的經濟情況;他們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還不得不採用被征服者的語言。」他要求滿洲貴族不忘祖宗遺訓,勤習騎射,以武藝威懾漢人,又研習西學,用新的科技知識對付漢人的文化優越感。 他對於采礦、冶金、機械是很少涉獵的。在戰爭結束後,出於防備漢人心理,限制武器的發展。 康熙下旨說:「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此事不準行。」明知西方船堅炮利他就是不準備改進。在科學制度上康熙是最大的法官。要根據康熙的觀點來行事。比如有人給康熙看《阿爾熱巴法》代數新法,康熙不喜歡於是不準頒行。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說:「康熙對於數學僅略窺門徑,音樂則更茫然無知」。 白晉評價在《康熙皇帝》中說:「把熱愛科學的強烈感情與專心致志的研究實踐結合起來,對於一個中華帝國的皇帝來說,與其受到贊揚,不如說應該受到責備。」「復興燦爛的文化……除垂範於民,除宣傳這種精神別無良策。」康熙和彼得大帝是沒法比的,他沒有建立科研機構,沒有派人出國考察,不鼓勵臣民科學探索。 所以到了雍正、乾隆他們對西方科技根本沒有興趣,追求的只是西洋玩物。有技藝的傳教士成為滿足他享樂慾望的御用工具,做鍾處成了玩具作坊。在他的影響下王公大臣無不追求西洋奇物。這股西洋風不過是享樂奢侈風。成了儒家批判的「奇技淫巧」,對中國社會發展只有消極影響,而無積極作用。 滿清統治者為了維護其部族的統治壓抑民智 就以最為關心科技的康熙來說:他明明知道西方在大力發展科技,日後必然發達對中國構成威脅,但他仍然主張閉關鎖國,愚民政策。 他不支持傳教士向中國的學者介紹西方科學知識,不鼓勵中國學人參與中西文化交流。洋人教師張誠在日記里寫道「他告誡我們不要在我們所去的衙門里翻譯任何關於我們的科學的東西,而只在我們自己家裡去做。」。英國使節斯當東說:「據說中國有幾位君主從外國傳教士方面學習外國豐富的數學知識。但中國政府的政策不使這門學問普及到群眾中去。他們怕算學知識普及後,本國人能算出日蝕、月蝕,能制出歷本來,皇帝在老百姓中的威信就要降低了」。 當時宣傳科學的朱方旦因為罪名是將九五之尊和下賤臣民混淆貴賤,傳播科學而被殺。 到了乾隆,他對自然科學毫無興趣。關心的是西洋玩藝,這時西學東漸就衰落了。日心說的傳播詳細介紹是蔣友仁開始,《增補坤輿全圖》有日心說天文學部分,但是被乾隆鎖進深宮。《四庫全書》雖有西洋部分,但是一般來說清朝纂修《四庫全書》的館臣對於「西學」目錄著作大都採取貶低和排除的態度。 《四庫全書》館臣還對利瑪竇進行了批判,說天主教違背儒家學說,危及封建統治「欲人舍父母而以天主為至親,後其君長而以傳天主之教者持國命,悖亂綱常,莫斯為甚,豈可行於中國哉!」必須嚴令禁止。天主教書籍必須「概從屏斥,以示放絕」。編輯出版者必須受到批判「以著左袒異端之罪焉」。 滿清統治者的防漢、制漢心理是西學東漸衰落的主要原因。也是資本主義不能發展的根本原因。 從利瑪竇的《交友論》不同境遇看明清兩朝的知識界風氣,理教盛行的原因還是防漢心理在作怪。 利瑪竇進入中國後的第一篇印刷品不是宗教和科技而是《交友論》,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情不大,但是足可引起人們的思考。 利瑪竇 的《交友論》說:「人與人之間皆兄弟也,吾友非他,即我之半,乃第二我也,故當視友如己也。友之於我,雖有二身,其心一而已。交友獨知利己,是商賈之人,不可謂友也。」 利瑪竇主張的朋友之道是相互依靠,貧富通財,共享共有的關系,引用西塞祿言:「友之所以貴於親者,親可以失愛,而友則否。無愛,即不成其為友,而親仍不失為親?」 這正是西方交友之道平等,西方價值觀博愛精神的體現。 眾所周知,儒家傳統觀念,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存在著親疏遠近、輕重厚薄的差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之間的關系顯然重要得多。《交友論》顯然是反傳統的。《交友論》在明末引起極大反響,馮西京說:「人有友生」,「友之所系大矣哉, 君臣不得不義,父子不得不親,夫婦不得不親,夫婦不得不別,長幼不得不序,是無可無交」,馮試圖把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之間看作是朋友間的平等關系為基礎的新型關系。《刻交友論序》。 在《交友論》中利瑪竇試圖貫穿儒家的「五常」,友之職,至於義而止,智者欲離浮友,信於仇者尚不可施,況於友者?德志相似,其友固始。 馮西京說「爰有味乎其論,而益信東海西海,此心此理,同也」。《交友論》是歐洲基督教人文主義與中國儒家思想初步融合的產物。正符合明末結社,交友的社會思潮和風尚。 該書出版後,一再翻印流行。利瑪竇說:「它到處受到知識階層的贊許,流傳於各省,並往往被權威作家在其他著作中引用。在一個短短的驚人的時期,這部書被當成做標准讀物為人們所接受」(《利瑪竇中國札記》) 而滿清理教盛行,此類交友論是不合時宜的。《四庫全書》館臣批判《交友論》說:「 視其人之友如林,則知其德之盛;視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則知其德之薄。是導天下以濫交矣。一相友而即同財,是使富者愛無差等,而貧者且以利合,又豈中庸之道乎?」他們反對交友之道的普遍意義以及愛無差等的思想,這也正符合滿清政府對天下人分而制之,讓中國成為一盤散沙的國策。康熙說:「漢人心不齊,如滿洲蒙古,數十萬人皆一心。每以漢人為難治,其不能一心之故。眹臨御多年,每以漢人為難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國家承平日久,務須安不忘危」 可見滿清為什麼會理教盛行,這和滿清特有的民族壓迫有不解之緣。 作為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滿清統治者心中始終橫著對漢人的猜疑和防範。隨著西方東漸的潮水不斷上漲,他們心中的畏忌也不斷加深。把中國和世界隔絕開來。防止漢人和海外勾結危及統治。以禁教令和禁海令為標志。滿清的海外政策發生逆轉。步步後退,日益封閉。更不用派出去看看世界了。 本論文大部分資料摘錄自 《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 我支持這個觀點,從客觀上游牧民族就比農業區的人落後,在加上為了防止漢人的反抗當然採取了比較嚴厲的鎮壓手段,對民族的發展起到了非常惡劣的阻埃,在六君子變法的時候其實就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上滿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毀了他們自己

F. 儒家稱康熙皇帝編成的六部典籍為什麼

康熙皇帝編成的六部典籍為:《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歷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歷法》、《康熙皇輿全覽圖》。

1、《康熙字典》

作者是張玉書、陳廷敬等,它是在明朝梅膺祚《字匯》、張自烈《正字通》兩書的基礎上加以增訂的。該書的編撰工作始於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歷時六年,因此書名叫《康熙字典》。

2、《古今圖書集成》

原名《古今圖書匯編》,全書共10000卷,目錄40卷,是清朝康熙時期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1650-1741)所編輯的大型類書。該書編輯歷時28年,共分6編32典,是現存規模最大、資料最豐富的類書。

3、《歷象考成》

《歷象考成》是清代的一部論述歷法推算的著作。康熙年間,由欽天監內外人員加以修訂,編成《歷象考成》一書。

4、《數理精蘊》

《數理精蘊》是一部融中西數學於一體,內容豐富的「初等數學網路全書」,包括上編五卷,下編四十卷,數學用表四種八卷。上編名為立綱明體,主要內為《幾何原本》,《演演算法原本》。

5、《康熙永年歷法》

1678南懷仁編成《康熙永年歷法》三十二卷。這部天文表分為八個部分——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以及交食,每一部分名四卷。各部分的開始給出一些基本數據,然後給出某一天體兩千年的星歷表。根據這些星歷表,就可以很容易地編出民歷。

6、《康熙皇輿全覽圖》

《康熙皇輿全覽圖》是聘請西洋傳教士經過經緯度測量繪制而成。該地圖經過十年的實地測繪,於1718年初步完成。地圖描繪范圍東北至庫頁島,東南至台灣, 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貝加爾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島)。

G. 康熙皇帝曾經翻譯過數學方程式的中文概念嗎

現在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大概意思是說我們學習數學遇到的“元”、“次”、“根”等術語,全部都來自康熙的翻譯,像是一元二次方程、根號數式、二次方根。而這里的康熙也不是別人,就是我們都熟悉的清朝皇帝,所謂“康乾盛世”,第一個就是他。雖然他在位時,並沒有讓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但不可否認他打下了清朝最大的疆域。

至於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到現在也沒有什麼證據。人們在提到的時候,也只是說參考某某網站,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文獻和歷史典故。不過在歷史上,康熙確實是一個好學的人,我國的天文學、歷法、火炮發展,幾乎都離不開康熙。

3、南懷仁的貢獻

爾南懷仁,秉心質朴,四野淹通。來華既協靈台之掌,復儲武庫之需……可謂蒞來惟精,奉職費懈者矣。遽聞溘逝,深切悼傷。追念成勞,易名勤敏。

這是南懷仁去世之後,康熙皇帝所寫。這些話被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在了南懷仁的碑陰上,而碑陽則用漢文和拉丁文刻寫。一個碑文同時用三種文字,在中國都很少見。最後康熙還親賜謚號“勤敏”,幾乎算是當時地位最高的傳教士。

能有這樣的地位,主要還是源於他對當時科技方面的貢獻。在地理、火炮、天文方面,都有許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