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古詩小知識
擴展閱讀
軒逸經典怎麼睡覺舒服 2025-01-16 02:38:49
上海亞先教育待遇如何 2025-01-16 02:29:33

古詩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04 09:44:03

㈠ 詩詞的知識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詩歌的文學常識,歡迎大家查看。

一、名詞解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前6世紀)大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305篇。《詩經》中的詩歌在春秋時已流傳於世,當時稱為「詩」或「詩三百」。到了漢代,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孔子與詩三百的關系密切,才有「詩經」之稱。

二、六藝

《詩經》中的作品,按照音樂的不同,分編為「風」、「雅」、「頌」三類。

「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也稱「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bīn)風,共十五國風,160篇。是詩的精華。

「雅」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即「王畿」之樂。雅詩共105篇,又按音樂的不同,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於諸侯朝會;「小雅」74篇,用於貴族宴享。

「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頌」即古代的「容」字,表演的意思。《頌》包括《周頌》(31篇),《魯頌》(4篇),和《商頌》(5篇),共40篇,皆出自社會上層人物之手,都是些歌功頌德之作。

「賦」是直接描繪、抒情和鋪敘的意思,即直敘其情事,白描其物象。

「比」是比方、譬喻,「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文心雕龍*比興》),使形象更鮮明。

興與比的區別在於,比是以另一物打比方來說明此物,二者之間必須有類似點;興只是以他物做引子,以引出所詠之物,二者之間不求性質的相類,只是有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關聯。

三、類型

《詩經》按照內容劃分為祭祀詩、頌贊詩、怨刺詩、婚戀詩、征役詩。

《國風》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政治批評和道德批評的詩。這些詩有些是針對特定的人物事件的,有的則帶有普遍意義。總體上說,這些詩較多反映了社會中下層民眾對上層統治者的`不滿。如著名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這首詩,以前很多人都解釋為勞動者對剝削者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責問,這恐怕不太確切。應該指出,在《詩經》的時代,所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左傳》),「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在社會的一般認識中,原是名正言順,天經地義。在物質上、精神上都受到嚴重奴役的奴隸們,能否清醒地否定當時社會所公認的這一種原則,本身是個問題;即使有人認識到並表現出來了,這樣的詩也不可能被諸侯和周王朝的樂宮照樣容納,成為貴族子弟日常誦詠學習的對象。《毛詩序》解此詩,謂「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食祿」,應該是正確的。也就是說,詩人還是從社會公認的原則出發,認為「君子」居其位當謀其事,「無功而食祿」就成了無恥的「素餐」——白吃飯。末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諷刺的筆法。事實上,「君子」們屍位素餐,倒是普遍的現象。以他們聲稱的原則諷刺他們的行為,這首詩已經很深刻,不必再加以拔高,以至脫離了原意。

「禮儀」是統治者自身制訂的行為規范,而統治階層的成員,沉湎於荒淫作樂的生活,又往往破壞了這種規范,於是詩人對他們發出尖銳的詛咒。但同時也要看到,這首詩之所以寫得如此尖銳而激烈,乃是因為作者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首先站在維護「禮儀」的立場,這也是社會所承認的「正確」的出發點。再如《碩鼠》,也是相當深刻的政治諷刺詩。詩中把統治者比作貪得無厭的大老鼠,感到忍受不了這幫傢伙的沉重壓榨,想要逃到一塊「樂土」中去。從詩中「無食我黍」等句來看,作者是擁有自己的土地財產的,其身份可能是下層貴族或其他自由民吧。這種反對過度剝削的意見,也是明智的統治者所願意認可,並認為值得警戒的。

《小雅》中一部分詩歌與《國風》類似,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戰爭和勞役的作品。我們就把這類詩同《國風》中同樣主題的詩放在一起介紹>。《小雅》中的《採薇》、《杕杜》、《何草不黃》,《豳風》中的《破斧》、《東山》,《邶風》中的《擊鼓》,《衛風》中的《伯兮》等,都是這方面的名作。與敘述武功的史詩不同,這些詩歌大都從普通士兵的角度來表現他們的遭遇和想法,著重歌唱對於戰爭的厭倦和對於家鄉的思念,讀來倍感親切。

詩歌的文學常識

㈡ 有關古詩詞的文化常識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按形式分為:

(一) 古體詩

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形式上較自由。

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如:《陌上桑》《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迢迢牽牛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李白《蜀道難》白居易《琵琶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二)近體詩

包括律詩和絕句。

1.絕句:五言或七言,全詩四句,五言絕句首句一般不入韻,七言絕句首句入韻較多;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五言絕句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柳宗元《江雪》等。

七言絕句如: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杜牧《泊秦淮》等。

2.律詩:五言或七言,全詩八句;押韻、對仗(對偶):三、四句對仗,五、六句對仗。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五言律詩如:孟浩然《過故人庄》杜甫《春望》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等。

七言律詩如:杜甫《望岳》王灣《次北固山下》李商隱《無題》等。

律詩第一、二句叫首聯,第三、四句叫頷聯,第五、六句叫頸聯,第七、八句叫尾聯。

(三)詞

1.詞的名稱: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簡稱「詞」,還被稱作詩余、歌曲、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

詞形成於唐,盛行於宋。其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2.詞的分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3.詞的分類:按字數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字到90字),長調(91字以上)。按段落分: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4.詞的牌與題:詞牌與詞的形式有關,規定詞的調、字數、平仄等;詞的題目與內容有關。如辛棄疾《江城子 ·密州出獵 》「江城子」是詞牌名,「密州出獵」是題目。

(四)曲

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

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

㈢ 關於古詩的知識

[編輯本段]古詩的意義
「古詩」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約在魏末晉初,流傳著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稱為「古詩」。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辟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說詩□語》)晉、宋時,這批「古詩」被奉為五言詩的一種典範。西晉陸機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東晉陶淵明、宋代鮑照等,都有學習「古詩」手法、風格的《擬古詩》。到了梁代,劉勰《文心雕龍》、鍾嶸《詩品》更從理論上總結評論了「古詩」的藝術特點和價值,探索了它們的作者、時代及源流,並大體確定它們是漢代作品。同時,蕭統《文選》,以及陳代徐陵《玉台新詠》又從詩歌分類上確定了「古詩」的范圍:凡無明確題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稱「雜詩」,無名氏者為「古詩」。因此,梁、陳以後,「古詩」已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並且發展為泛指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而《古詩十九首》便在文學史上佔有「古詩」代表作的地位,這一標題也就成為一個專題名稱。
[編輯本段]古詩體,又稱古風。
唐代以前的古詩體是一種不講究格律,也沒有字數句數限制的詩體。唐以後,由於近體詩的產生,詩人為了將古體詩與新興的格律詩相區別,便有意模仿漢魏六朝古詩的寫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從而形成了唐代古體詩的固定模式。其結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詩體,變成一種處於格律詩與自由詩之間的半自由詩。
古體詩的字數和詩行:
古體詩沒有固定的詩行,也不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
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股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都是字數整齊的古體詩。另有一類雜言古詩,詩行里的字數長短相雜,參差不齊。
[編輯本段]古詩詞包括以下內容:
從時間上說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詞是宋代人的發明,又叫長短句。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古體詩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准。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唐初開始形成的、在字數、聲韻、對仗方面都有嚴格規定的一種格律詩,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後的詩人仍有寫古體詩的。 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古體詩分為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
近體詩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律詩共有八句,一、二兩句為首聯,三、四兩句為頷聯,五、六兩句為頸聯、七、八兩句為尾聯。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以下是一些經典古詩: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蓮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行路難
--李白
金樽青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你同銷萬古愁。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式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古詩歌的常識:
1.韻腳:韻文句末壓韻的字,如李白《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光霜鄉是韻腳。
2.押韻:詩歌辭賦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
3.律詩的結構:共八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4.古詩的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
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嶽|掩|赤城,這樣就成了
二、二、一、二式。
[編輯本段]中學課本兩處詩體說法
古詩體式簡談兼對中學課本兩處詩體說法的商榷
我國古代詩歌體式繁多,在古詩的分類和叫法上也眾說紛紜。尤其是對於樂府、古風、歌行體三類詩,更易混淆。因為,從形式上看,樂府體與古風都是五言體,七言古詩與歌行體都是七言體,很難區分。但是,從古代以來,人們比較一致地承認它們在表達內容、手法、風格特色的區別,對它們有約定俗成的稱呼。
人教版八年級(下)在《詩五首》的「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中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
又九年級(上)知識短文《怎樣讀書》中說:「杜甫的《石壕吏》格律教寬,叫古風……」
這里的叫法,不符合習慣。人們習慣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詩叫做「七言古體詩」,而把岑參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體」,編者也明顯看到了兩詩的「異」,所以出了這樣的問題。而杜甫的《三吏》《三別》雖然在形式上與「古風」同為五言,但習慣上人們把《石壕吏》叫做「新樂府」,而不叫「古風」。為了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對我國古代詩歌體式作一簡要回顧。
我國最早的詩體是四言的「詩經體」,接著出現了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體」(也叫「騷體詩」),後者用連詞「之」和語氣助詞「兮」將句式變長,如「帝高陽之苗裔兮」(《離騷》)、「操吳戈兮披犀甲」(《國殤》),這為後來的五、七言詩提供了先例。因此,《詩經》與《楚辭》成為我國詩歌之源。
至漢代,出現了專門負責搜集各種詩歌、民歌的機構「樂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響的是民間詩歌,這就是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的「漢樂府民歌」。它最大的特點是現實性強,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為主。如教材八年級(上)中的《長歌行》及高中課本中的《飲馬長城窟行》《十五從軍征》等,即是「正宗」的「漢樂府」。漢樂府民歌的內容體式影響了當時及後世的文人詩歌創作,至東漢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詩成熟的《古詩十九首》出現,其中吸收了樂府民歌的許多特點,這對古詩體式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在魏晉南北朝及唐代,漢樂府的發展衍變形成兩種主要的形式。
一種是文人以模擬為創作的「古題樂府」(也叫「舊題樂府」),它借用「漢樂府」的題目,寫新的內容,猶如「舊瓶裝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門行》((七上)、楊炯的《從軍行》、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高中)等。這些詩歌的特點是雖沿用了漢樂府的題目,但寫的內容是新的,不過與原題有一定的聯系,如「從軍行」與軍隊軍事有關,「雁門太守行」與邊塞有關。文人模擬樂府在內容上從漢樂府的敘事為主轉變為以抒情為主;在形式、手法上,則借鑒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藝術品位。「古題樂府」有五言與七言兩種形式。七言的古題樂府,今能見到最早的是三國時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齊梁時的鮑照始大力為之,寫出了《擬行路難》(18首)等。樂府詩可以歌唱,而七言樂府體主要是以吟誦為主,在內容篇幅上,一般比較長,吟誦時如行雲流水,一氣而下。它可以自由轉換韻腳來極盡內容多變、結構轉折、氣勢壯闊、感情跌宕多姿之妙,這種詩體適宜於承載較大思想內容、抒發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樂府通俗明快的特點,又以文人抒情言志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為主,間有雜言,文采飛揚,讀來抑揚頓挫,所以人們又稱之為「歌行體」。
另一種則主要是借鑒了「漢樂府」敘事為主、反映現實的內容特點和淺顯平易通俗的表達特點,用它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引起人們對社會的關注。它並不再借用「漢樂府」的原有題目,而是根據反映事件的不同內容而命名,所謂「即事命篇,無復依傍」。唐朝的杜甫關心國事,用筆反映「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現實,寫了許多這樣的詩,如《兵車行》(高中)專寫唐王朝窮兵黷武的開邊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三吏》(《潼關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寫「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巨大痛苦等。這些詩,主要是在實質上繼承了「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傳統,形式上與五言古體詩無異。稍後的元結、顧況等詩人也寫過這樣的詩。至中唐時,白居易、元稹等現實主義詩人為了挽救當時國家的衰落,用詩歌反映社會現實弊端,以引起統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結這些詩歌形式,並冠之於「新樂府」的稱號,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他們自己也寫了不少的「新樂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的《觀刈麥》(九上)、《賣炭翁》《新豐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是敘事性強、平易通俗的「新樂府體」。《竹林答問》中說:「古詩、樂府之分,自漢、魏已然。樂府音節不傳,唐人每借舊題自標新義。至少陵,並不襲舊題,如《三吏》《三別》等詩,乃真樂府也。」(《清詩話續編》222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了新樂府詩的特點。
文人學習「漢樂府」的還有另一類情況,主要是將樂府詩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體詩中,體現出與以往五言古體詩質朴古奧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風》(58首)組詩。 「古風」從形式外表上看,與五言古體詩沒有什麼區別,但在抒情內容和方式上,卻有區別。清代趙執信《聲調譜》中在回答樂府與古體詩之間區別時說:「音情迥別,於此悟入,思過半矣。」(《清詩話》13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音情」指的就是內容感情風韻方面的區別。《甌北詩話》中更進一步指出:「蓋古樂府本多托閨情女思,青蓮深於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然皆含蓄有古意……蘊藉吞吐,言短意長,直接國風之遺。少陵已無此風味矣。」(《清詩話續編》1142頁,1983)由此可見,雖同受「漢樂府」影響,杜甫的「新樂府」與李白的「古風」是有區別的。在唐人詩集中,直接標以「古風」題目的很少。「古風」、「五言古體」、「新樂府」在形式上自由,不講格律,所以也沒有「格律較寬」的問題。
七言歌行體發展到唐時,也出現了兩種情況。因為唐時出現了「格律詩」(也叫「近體詩」,以區別以前不講格律的「古體詩」),所以,一種是有意把格律詩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古體詩中,一種是有意避開格律詩的句法、手法。習慣上,人們把前一類叫做「七言歌行體」,後一類叫做「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
初唐的一些詩人在繼承南朝齊梁詩歌的華麗鋪陳基礎上,嘗試將七言格律詩的句式和對仗等手法引入歌行體中,於是出現了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詩篇,形成篇幅雄壯、氣勢宏肆,散句中雜以格律、對仗等句式,以反映廣闊社會現實內容見長,讀來抑揚頓挫,跌宕多變,為人稱道,人稱「初唐體」,遂使七言歌行體面貌一新。至盛唐,高適、岑參等用此體式寫了大量的邊塞詩,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八下)、《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九下)等,這些詩充分發揮了「初唐體」的特色,內容豐富壯闊,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壯奇麗,手法技巧多樣,語言駢散結合、優美多姿,讀來令人意氣昂揚。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這種體式中融進敘事成分,寫出了名篇《長恨歌》《琵琶行》等,七言歌行體又出現了新的發展。直至清代初期,吳偉業(號梅村)用這種詩體寫出了《圓圓曲》《永和宮詞》《蕭史青門曲》《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等名篇,以詩詠史,形式上更講究技巧,辭藻富艷,用典精切,形成多姿多態的藝術風貌,優美動人,膾炙人口,更將七言歌行體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人稱「梅村體」。到了清末民初,王國維等人還用這種體式寫出了《頤和園詞》等詩。
而杜甫、韓愈等詩人則在七言樂府體中有意識地避開律詩的句法句式,以體現出古奧、質朴的風格特色,多用散句,多用「三平」、「三仄」收尾(如「三重茅」、「長林梢」、「沉塘凹」、「入竹去」、「自嘆息」、「冷似鐵」等),多用奇崛古樸的語言,以體現折拗鬱勃的特色,這在律詩中是不允許的。在內容風格上,這類詩往往以現實主義的題材、深刻沉鬱的感情為主,與前一類歌行體的濃郁浪漫主義色彩不同。但講究內容的壯闊、氣勢情感的奔放激越,結構的轉折多變,又符合七言歌行體的總體特色。像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下),李益的《登天壇夜見海》,韓愈的《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盧仝的《月蝕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等,都具有這樣的特色,習慣上被稱為「七言古體」。
關於七言歌行體與七言古體詩的區別,前人論述非常多,劉熙載的《詩概》中是這樣區分兩類特點的:「七古可命為古、近兩體。近體曰駢、曰諧、曰麗、曰綿;古體曰單、曰拗、曰瘦、曰勁。一尚風容,一尚筋骨。此齊梁、漢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別也。」(《清詩話續編》2436頁)這里所說的「古」指的就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樣的七言古體,它繼承了漢魏古詩的古樸質實的特點;「近」則是指「初唐體」發展而成的七言歌行體,它繼承了齊梁尚巧求麗的特點。可以說,這是在漢魏六朝七言樂府詩的大樹上結出的兩個不同風味的果子。
以上大概是我國古體詩的基本概況,它與唐代出現的格律嚴整的近體詩(格律詩),成為我國古詩的基本形式。
《潤物》一書中有許多經典詩詞。古詩就是這樣子的。

㈣ 有關古詩的常識

1,被稱為"詩仙"的詩人是誰
(李白)
2,被稱為"詩聖"的詩人是誰
(杜甫)
3,李白和杜甫被合稱為"大李杜",那麼被稱為"小李杜"的是誰
(李商隱和
杜牧)
4,詩作流傳至今最多的詩人是誰
(陸游)
陸 游 簡 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他勤於 創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被譽為"六十年間萬首詩".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
【近體、古體】

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么叫,我們現在也跟著這么叫,雖然它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
熟。唐以前的詩,除了所謂「齊梁體」,就被稱為古體。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 也稱為古體。
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上都有區別:
句法:古體每句字數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十、幾百句。近體只有五言、
七言兩種,律詩規定為八句,絕句規定為四句,多於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用韻:古體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隻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句
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
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古體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
平仄:古、近體最大的區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後, 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律,可以不管。
古體詩基本上無格律,所以以下只講近體詩。

【用韻】

唐人所用的韻書為隋陸法言所寫的《切韻》,這也是以後一切韻書的鼻祖。 宋人增廣《切韻》,編成《廣韻》,共有二百餘韻。實際上唐宋詩人用韻並不完
全按這兩部韻書,比較能夠反映唐宋詩人用韻的是金人王文郁編的《平水韻》, 以後的詩人用韻也大抵根據《平水韻》。
《平水韻》共有一百零六韻,其中平聲有三十韻,編為上、下兩半,稱為上平聲和下平聲,這只是編排上的方便,二者並不存在聲調上的差別。近體詩只押
平聲韻,我們就只來看看這些平聲韻各部的韻目(每韻的第一個字):
上平聲: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下平聲:一先、二蕭、三餚、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
光是從這些韻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屬於不同韻的,在現在已看不出差別,比如東和冬,江和陽,魚和虞,真和文,蕭、餚和
豪,先、鹽和咸,庚和青,寒和刪,等等。
如果我們具體看一看各個韻部裡面的字,又會發現一個相反的情況:古人認為屬於同一韻的,在今天讀來完全不押韻。比如杜甫《三絕句》第一首(以下引
詩均以杜詩為例,不再註明):
楸樹馨香倚釣磯, 斬新花蕊未應飛。
不如醉里風吹盡, 可忍醒時雨打稀。
「飛」和「稀」在平水韻中同屬五微,但在普通話讀來並不押韻。
又如第二首:
門外鸕鶿去不來, 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以後知人意, 一日須來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韻》中同屬十灰,但在現在普通話中也不押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一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必須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
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能參雜了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是近體詩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酒渴愛江清, 余甘漱晚汀。
軟沙倚坐穩,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 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 都已遣沈冥。
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氣。
現代人寫近體詩,當然完全可以用今韻。如果要按傳統用《平水韻》,則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讀古詩更是如此。這些不同,有時可以藉助方言加以
區分,但不一定可*,只有多讀多背了。

【四聲】

漢語聲調有四聲,是齊、梁時期文人的發現。梁武帝曾經問朱異:「你們這幫文人整天在談四聲,那是什麼意思?」朱乘機拍了一下馬屁:「就是『天子萬
福』的意思。」天是平聲,子是上聲,萬是去聲,福是入聲,平上去入就構成中古漢語的四聲,上去入又合起來叫仄聲。
這四聲中,最成問題的是入聲。梁武帝接著又問:「為什麼『天子壽考』不是四聲?」天、子、壽是平、上、去,考卻不是入聲,可見當時一般的人也搞不
清楚什麼是入聲。

那麼什麼是入聲呢?就是發音短促,喉嚨給阻塞了一下。一類是以塞音t, p,k收尾,另一類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閩南語和粵語中,還完整地保留著這
四種入聲,在吳語中則都退化成了較不明顯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聲,並不真地發出t,p,k音。塞音在發音時要先把喉嚨阻塞一下,然後再送
氣爆破出聲。在入聲中,只有阻塞,沒有送氣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語在發這個詞時,並不真地發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
了,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說是一種入聲。
在普通話中,入聲已經消失了。原來發音不同、分屬不同韻部的入聲字,有的在今天讀起來就完全一樣。比如「乙、億、邑」,在平水韻中分屬入聲四質、
十三職、十四緝不同韻,在普通話讀來毫無差別(用閩南語來讀,則分得清清楚楚,分別讀做ik,it,ip)。
入聲的消失也導致了古、今音聲調的不同。一部分古入聲字變成了現在的上、去聲字,還屬於仄聲,我們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聲字在普通話中卻變成
了平聲字(陰平或陽平),這就值得我們注意了。前面「天子萬福」的「福」字就是這種情況。常見的入聲變平聲字有:
一畫:一
二畫:七八十
三畫:兀孑勺習夕
四畫:仆曰什及
五畫:撲出發札失石節白汁匝
六畫:竹伏戍伐達雜夾殺奪舌訣決約芍則合宅執吃汐
七畫:禿足卒局角駁別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畫:叔竺卓帛國學實直責詰佛屈拔刮拉俠狎押脅傑迭擇拍迪析極刷
九畫:覺(覺悟)急罰
十畫:逐讀哭燭席敵疾積脊捉剝哲捏酌格核賊鴨
十一畫:族瀆孰斛淑啄脫掇郭鴿舶職笛襲悉接諜捷輒掐掘
十二畫:菊犢贖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鑿博晰棘植殖集逼濕黑答插頰
十三畫:福牘輻督雹厥歇搏窟錫頤楫睫隔謫疊塌
十四畫:漆竭截牒碣摘察轄嫡蜥
十五畫: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額
十六畫:橘轍薛薄繳激
十七畫:擢蟋檄
十九畫:蹶
二十畫:籍黷嚼
講保留有入聲的方言的人,要識別這些入聲字自然毫無困難,只要用方言來念就行。對講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據聲旁進行歸納幫助識別,比如「福幅輻蝠」
「繳激檄」,但大多數還是只能死記硬背。現代人寫舊體詩,完全可以根據現代四聲來寫。但寫舊體詩本來就是因為好古,有人願根據古代四聲來寫,也無可厚
非,那就要特別注意這種入聲變平聲的字了。用普通話讀古詩,碰到這種字怎麼辦呢?我以為,為了保持聲調的和諧,不妨讀成去聲。去聲較低沉,再讀得短促
一些,聽上去就有點象入聲了。實際上,這類入聲字,有的人就習慣讀成去聲,如「一、幅、輻」,很多人都讀成去聲。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聲字,在普通話中都讀成了去聲。上聲和去聲都屬仄聲,我們可以不管這一類字。但是還有一種聲調變化必須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聲
字,現在讀成了仄聲字。如《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獨宿江城臘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 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 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強移棲息一枝安。
第四句的韻腳「看」就是平聲字,我們讀時最好也讀成陰平才順口(現代「看守」的「看」仍讀陰平)。
又如《夜宴左氏庄》:
風林纖月落, 衣露凈琴張。
暗水流花徑, 春星帶草堂。
檢書燒燭短, 看劍引杯長。
詩罷聞吳詠, 扁舟意不忘。
最後一句的韻腳「忘」也是平聲,我們讀時也應該讀成平聲才不感到別扭。至於第六句開頭的「看」雖也是平聲,按今音讀成去聲也無所謂。
除了「看、忘」,類似這種在現在一般讀仄聲,而在古代讀成平聲(或平、仄兩讀)的還有:
筒縱撞治(動詞)譽(動詞)竣閩紉奔蘊漫翰嘆患跳泡教(使)望醒勝(承受)售叟任(承擔)妊這些字,如果是在韻腳或是句中平仄關鍵處,都應該讀成平聲。
還有極少數字,在現在是平聲,在古代反而是仄聲,如「思」「騎」當名詞時都讀成去聲。象《一百五日夜對月》:
無家對寒食, 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 清光應更多。
仳離放紅蕊, 想像顰青蛾。
牛女漫愁思, 秋期猶渡河。
第七句的最後一字「思」,就該讀成去聲。

【律句】

漢語雖有四聲,但在近體詩中,並不需要象詞、曲那樣分辨四聲,只要粗分成平仄兩聲即可。要造成聲調上的抑揚頓挫,就要交替使用平聲和仄聲,才不單
調。漢語基本上是以兩個音節為一個節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後面的音節上。以兩個音節為單位讓平仄交錯,就構成了近體詩的基本句型,稱為律句。對於五言來
說,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這兩種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們若要製造點變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後一字移到前面去,變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後面會講到的特例,五言近體詩無論怎麼變化,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七言詩只是在五言詩的前面再加一個節奏單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體詩無論怎麼變化,也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
這些句型有一個規律,就是逢雙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與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復就形成了節奏感。但是逢單卻可反可不反,這是因為
重音落在雙數音節上,單數音節就相比而言顯得不重要了。
我們寫詩的時候,很難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寫絕句時也許還辦得到,寫八句乃至更長的律詩則幾乎不可能。如何變通呢?那就要犧牲掉不太重
要的單數字,而保住比較重要的雙數字和最重要的最後一字。因此就有了這么一句口訣,叫作「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就是說第一、三、五(僅
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靈活處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後一字的平仄則必須嚴格遵守。這個口訣不完全准確,在一些情況下一、三、五必須論,在特定的句型
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後面我們會談到,但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如何由這些基本句型構成一首完整的詩。

【粘對】

我們已經知道了近體詩的基本句型,怎樣由這些句子組成一首詩呢?
近體詩的句子是以兩句為一個單位的,每兩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類推) 稱為一聯,同一聯的上下句稱為對句,上聯的下句和下聯的上句稱為鄰句。近體
詩的構成規則就是:對句相對,鄰句相粘。
對句相對,是指一聯中的上下兩句的平仄剛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聯,其它各聯的上句不能押韻,必須以仄聲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韻, 必須以平聲收尾,所以五言近體詩的對句除了第一聯,只有這兩種形式。七言的
與此相似。
第一聯上句如果不押韻,跟其它各聯並無差別,如果上、下兩句都要押韻, 都要以平聲收尾,這第一聯就沒法完全相對,只能做到頭對尾不對,其形式也不
外兩種: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來看看鄰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來是相同,但是由於是用以仄聲結尾的奇數句來粘以平聲結尾的偶數句,就只能做到頭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聯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聯的上句要跟上一聯的下句相粘,也必須以平聲開頭,但又必須以仄聲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為什麼鄰句必須相粘呢?原因很簡單,是為了變化句型,不單調。如果對句相對,鄰句也相對,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聯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謂齊梁體律詩,就是只講相對,不知相粘,從頭到尾,就只是兩種句型不斷地重復。唐以後,既講對句相對,又講鄰
句相粘,在一首絕句裡面就不會有重復的句型了。
根據粘對規則,我們就可以推導出五言絕句的四種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二、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三、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四、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言律詩跟這相似,只不過根據粘對的原則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韻的五言律詩是: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根據粘對規律,還可以十句、十二句……無限地加上去,而成為排律。
粘對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口訣,也就是說,要檢查一首近體詩是否遵循粘對,一般看其偶數字和最後一字
即可。如果對句不對,叫失對;如果鄰句不粘,叫失粘。失對和失粘都是近體詩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對要比失粘嚴重。粘的規則確定得比較晚,在初唐詩人的
詩中還經常能夠見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詩,也偶爾有失粘的,比如名詩《詠懷古跡》的第二首:
搖落深知宋玉悲, 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 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 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 舟人指點到今疑。
第三句就沒能跟第二句相粘。這可能是不知不覺地受到齊梁詩人的影響而一時疏忽。
對的規則在齊梁時就確立了,所以在唐詩中很少見到失對的。現存杜甫近體詩中,只有《寄贈王十將軍承俊》一首出現失對:
將軍膽氣雄, 臂懸兩角弓。
纏結青驄馬, 出入錦城中。
時危未授鉞, 勢屈難為功。
賓客滿堂上, 何人高義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個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為失對。這可能是贈詩時未來得及仔細加工而一時疏忽。
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表達的需要而不顧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詩《白帝》:
白帝城中雲出門,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斗, 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不如歸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盡, 慟哭秋原何處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來應該用平聲,現在用了仄聲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對, 又跟第三句失粘。但這是有意要重復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犧牲格
律了。

㈤ 古詩小知識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
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
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
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什麼是韻,那卻
不太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拼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拼音中所謂的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
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
聲母,ōng 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我們再看「東」
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聰」c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
是ong,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
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㈥ 有關古詩詞的知識

詩歌欣賞是一種藝術審美活動。詩歌欣賞要具備如下的知識:

1.如何品詩。人們常把欣賞詩歌叫「品詩」。所謂「品」,第一是要細心地認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個安靜的環境和比較穩定的情緒下進行欣賞活動;第三是要展開想像、聯想的翅膀,從自身的文化知識和經驗中尋找與詩歌意念相對應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要的重復來加深對詩情詩意的把握。
2.讀詩入意境。欣賞詩歌還要「讀」。詩歌具有節奏,韻律,不讀只看,是無法細致深入地領略這種美感的。反復認真地讀詩,詩中那種情感的慷慨激昂和音調的鏗鏘有力、節奏的明快活潑,或者情調的纏綿悱側、言語的呢呢喃喃、節拍的波浪起伏,就會十分自然地融匯在一起,使你為之所感動。
3.提高欣賞情趣。當然,詩歌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活動一樣,也有一個情趣、格調、標準的問題。一方面要努力培養健康的欣賞情趣,確立較高的欣賞標准,另一方面要選擇適當的詩歌作為欣賞對象。對於情趣和格調過於低下庸俗的詩歌,應該有分析、剔除,批判的能力。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詩人白居易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學問,到處向人請教,但仍不能滿足他強烈的求知慾。
有一天地聽說有一位得道的禪師,學問非常高深。於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見,好不容易見到了禪師,便虛心地問:「師父,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道?」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說:「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三歲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難奉行啊!」

李白讀書的故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但他小時候讀書卻不怎麼刻苦,甚至有些貪玩,有一天他到一條小河邊去玩,看見一個老太婆在磨一根鐵棒,就上去好奇地問:「老奶奶,你為什麼磨鐵棒?」老太太告訴他是在磨針。李白說:「那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針呢?」老人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李白深有感悟,從此刻苦讀書,成為一代「詩仙」。

㈦ 關於「古詩」的小知識有哪些

【古詩的含義】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古體詩的字數和詩行】

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體詩仍以五言、七言為代表。

㈧ 古詩的常識有些什麼

關於古詩的常識,列舉如下:

1、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其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

2、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3、古詩(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

4、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四古;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四言詩,遠在《詩經》時代就已被人們採用了。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寫它的人很少了。

5、五言古詩,是古體詩的正統,寫的人很多。七言古詩,不是古體詩的主流,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所以,七言古風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

(8)古詩小知識擴展閱讀

關於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代的詩。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大部分唐詩都收錄在《全唐詩》,自唐朝開始,有關唐詩的選本不斷涌現,而流傳最廣的當屬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按照時間,

唐詩的創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

唐詩在創作方法上,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

㈨ 關於古詩的知識5條

一、什麼叫詩歌
「詩」一詞,本是四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中的《詩經》的簡稱。《詩經》本稱「詩」,後被儒家奉為經典,才稱《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原本是配樂來唱的,所以也稱「詩歌」,後演變成脫離音樂的一種文學體裁。
1、對詩歌的定義:
〈1〉《辭海》:是最早產生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感情,豐富的想像,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現代漢語詞典: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感情
2、對詩歌定義的詮釋(依《現代漢語詞典》說)
(1)有節奏、韻律的語言。
舊體詩在節奏、韻律方面有嚴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體詩和宋代的詞,在字數、平仄、對仗、用典、韻腳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①節奏(或稱節拍):指聲音的輕重緩急與抑揚頓挫,主要表現在語氣的間歇停頓上。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歌可以沒有嚴格的韻律,但必須有鮮明的節奏。郭沫若說:「沒有節奏的便不是詩。」
②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辭海》:指詩歌中的聲韻和節律。
△平仄:漢語古音有平、上、去、入四聲(現入聲字已在普通話中消失)。按現代漢語的四聲(除輕生)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字在京劇念白中還有:街。
平仄聲的特點:平聲:平緩悠長;仄聲: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詩歌具有很強的韻律感。唱歌時的拖腔都要落平聲上才能延長, 例: 歌詞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聲上。
△押韻:指詩歌中某些句子末韻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調和諧優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詩有幾句押一次韻或不押韻的。例王之渙的詩: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勞動生活:△古歌謠: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詩經·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產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會 石壕吏 新婚別
△杜甫的《三史》 潼關吏 《三別》 垂老別
新安吏 無家別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兵東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詩經·碩鼠》
③反映邊塞生活
△王昌齡《從軍行》:
(一)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白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土谷渾。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哭,古人征戰幾人回。
④反映愛情生活:△《關雎》△《孔雀東南飛》△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園:
△陶淵明《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王維《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
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發感情:
別林斯基:「感情是詩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動力因素;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詩歌抒發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樂、驚、恐、思。例:
①喜: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②怒:岳飛《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③哀:△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談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愛的周總理,我不能去醫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張冰冷的報紙,靜靜地,佇立在長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風,撩起我的頭發,任昏黃的路燈照著冰冷的淚滴……
④閨怨婦思:
△李清照《點降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別愁》: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舊日,是妄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李白《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金昌緒《春怨》(唐):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二、詩歌發展的歷程
↓1、古歌謠
↓2、詩經:305篇,5篇有目無辭,亦稱「詩三百」。我國第 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六 藝」:風(15國風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頌(廟堂祭祀樂歌40篇)、賦(直陳其事)、比(打比方)、興(先言他物,然後引出所歌詠之事)。
↓3、楚詞:以屈原為代表繼承「詩經」傳統,創浪漫主義新詩體。
↓4、漢樂府:「樂府」是負責采風的音樂機關名稱。「樂府雙璧」:《木蘭詩》、《孔雀東南飛》
↓5、唐詩: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三大詩人
↓6、宋詞:豪放派(蘇辛派)婉約派(姜夔、劉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雜劇
↓8、自由詩(新詩):五四運動後的詩歌

㈩ 古詩詞基本知識

古體詩、近體詩、今體詩
都是指「格律詩」而言,主要分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等。千萬不能將「今體詩」與現在所說的「新詩」混為一談。

【古體詩】
又稱「古詩」「古風」,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包括唐以前各種形式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形成於唐代。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分絕句和律詩。

【絕句】
即「絕詩」。亦稱「截句」、「斷句」。詩體名。截、斷、絕均有短截義,因定格僅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也有六言絕句。唐代通行者為近體,平仄和押韻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說絕詩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詩形成以前,已有絕句,雖亦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如《玉台新詠》中即有《古絕句》,後人即用「古絕句」以別於近體絕句。

【律詩】
詩體名。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故名。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
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分五言、七言兩體,簡稱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則為排律。
律詩中,凡兩句相配,稱為一「聯」。五律、七律的第一聯(一、二句)稱「首聯」,第二聯(三、四句)稱「頷聯」,第三聯(五、六句)稱「頸聯」,第四聯(七、八句)稱「尾聯」。每聯的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四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為主。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漢代以後,格調稍變。自南朝宋齊以後,作者漸少。

【五言詩】
詩體名。由五字句所構成的詩篇。起於漢代。魏晉以後,歷六朝隋唐,大為發展,成為古典詩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絕句。

【六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六字。相傳始於西漢谷永,一說東方朔已有「六言」,其詩均不傳今所見以漢末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有古體近體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詩】
詩體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為主,當起於漢代民間歌謠。舊說則謂始於《柏梁台詩》,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為現存較早的純粹七言詩。到了唐代,大為發展。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與五言詩同為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

【雜言詩】
詩體名。古體詩的一種,最初出於樂府。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無一定標准,最短僅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間者為多。

【詞】
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曲】
又稱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樂府】
本指古代音樂官署。「樂府」一名,始於西漢,惠帝時已有「樂府令」。至武帝始建立樂府,掌管朝會宴饗、道路遊行時所用的音樂,兼采民間詩歌和樂曲。
樂府作為一種詩體,初指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樂歌,後用以稱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宋元以後的詞、散曲和劇曲,因配合音樂,有時也稱樂府。

【歌行】
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
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
「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

【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
科舉時代之試帖詩,因詩題多取成句,故題前均冠以「賦得」二字。同樣也應用於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
後遂將「賦得」實用為一種詩體,即景賦詩者亦往往以"賦得"為題。

【聯句】
舊時作詩方式之一。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相聯成篇。傳始於漢武帝時《柏梁台詩》(疑係後人偽作)。
初無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韻、兩句一韻乃至兩句以上者,依次而下。
後來慣用一人出上句,續者須對成一聯,再出上句,輪流相繼。舊時多用於上層飲宴及朋友間酬應,絕少佳作。

【集句】
舊時作詩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數家的詩句,拼集而成一詩。現存最早的集句,為西晉傅鹹的《七經詩》。

【排律】
詩體名。律詩的一種。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韻者。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應制詩】
封建時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詩。唐以後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內容多為歌功頌德,少數也陳述一些對皇帝的期望。

【試帖詩】
詩體名。也稱「賦得體」。起源於唐代,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
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內容必須切題。清代限制尤嚴。

【古絕】
對不講平仄的古體絕句的通稱相對今體的絕句"律絕"而言。
古絕多用拗句,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有些絕句用的是仄韻,但全詩用律句,或用律詩容許的變格和拗救。

【入律古風】
對使用近體詩平仄格式的古體詩的通稱。特點為:
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
2、換韻,且多為平仄韻交替;
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換韻,換韻後第一句入韻,全詩似多首「七絕」的組合。

【詩余】
指「詞」而言,有長調、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詞牌」作為格式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