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獻縣文聯舉辦楹聯知識文化講座
擴展閱讀
酷狗電台怎麼設置歌詞 2024-11-08 03:15:09
兒童折疊蚊帳怎麼折疊 2024-11-08 03:05:09
異形1和2哪個經典 2024-11-08 02:56:27

獻縣文聯舉辦楹聯知識文化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8-21 12:53:58

『壹』 對聯基礎知識講座

對聯知識講座
一、 對聯的歷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很好吧?這樣的形式就是對聯。
大家都知道: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在大門兩側的,人家結婚時貼在大門和新房門側的,都是對聯。至於對聯究竟是什麼,對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對聯是由五代時期後蜀國君孟昶(chǎng 會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別長)開創的。在新春時,他將自創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貼在門口。於是,中國的第一副對聯誕生了。
在此之前,春節時,人們「總把新桃換舊符」,只是把表示吉慶的桃木掛在門側。當然,也有在門板上貼門神的——最早的門神應為鍾馗,後為神荼、郁壘,再為秦瓊、敬德,也有採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謂王羲之貼春聯,因書法漂亮、內容優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貼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而終得貼成的傳說,純屬附會。
對聯得到大的發展和普及,立功至偉者當屬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傳在他登基後的第一個春節,曾要求全國上下都貼對聯以示喜慶。年前微服私訪時,還在民間留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錐錐錐錐出窮鬼去;拉拉拉拉進財神來」等佳聯。
此後,對聯便大面積的開花結果,成為中華的瑰寶了。
......

『貳』 年的文化(來歷、風俗、春聯知識)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經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關於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我們的祖先曾遭受這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夕」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於是以後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各個地方還不一樣:在雲南農村有這樣的傳說:年三十時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覺的也就是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不同的是說為什麼不能睡覺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說:要是你睡著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會倒。倒了就讓睡覺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說大家一個也沒睡覺的話地梗就不會倒的!(雲南風俗)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吃年糕和包餃子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 「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叄』 對聯及對聯的意思和與之相關的歷史或文化知識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聯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隨著唐朝詩歌興起,散文對聯被排斥在外。散文對聯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過分強調詞性相當,又不失對仗。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下聯以異物對之,或和其意,或駁其意。意義及深之對句,散文對聯亦不可說不行。 特點: 一,上下聯字數相等、結構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 二,對應位置詞性相同。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對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按韻腳來分,上聯韻腳應為仄聲,下聯韻腳應為平聲,謂之「仄起平收。 四,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

『肆』 中期研究報告 開展對聯教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原定主成果形式 論文校本課程教材等課題進展情況 2006年9月四中《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組成立後,課題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研究計劃和相關材料,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討論、確定子課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在課題組全體老師的努力下,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論證、研究,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修整課題方案,對課題進行不斷完善。自2007年以來,我課題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課程資源,緊緊抓住新課程改革的契機,在校園文化探究活動中,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對聯,充分開發對聯這一課程資源,開展了對聯教育活動。對聯教育活動滿足了學生個體的不同需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傳承和發揚了對聯文化這一民族精粹和國之瑰寶,促進了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這也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資源的一次有益嘗試。 2007年初,我課題組成員給學生舉辦了對聯專題講座,在講座中語文教師就對聯的由來、發展、特點、種類等,與學生進行了互動性的交流探討,並通過對聯故事、趣聯賞析、小試身手等環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對聯、喜歡對聯。這次對聯知識講座,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交流中了解對聯的特點,進一步掌握對聯知識,學會了品味對聯的形式與內容之美,增加學生的語言材料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對聯知識在校園的普及激發了學生學習和研究對聯的興趣,學生越來越關注對聯知識,課余時間常常開設對聯小擂台。我校語文組教師還組織學生利用節假日時間搜集生活中的各種妙聯、趣聯集中展示,共同賞析。在學習對聯的濃厚氛圍影響下,不少學生選擇了「對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方向,比如2009屆學生黃巧媚、符彩妙、吳丹霞、韓文雅、幸偉、譚楊新等同學就選擇了「走近對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 2007、2008年元旦,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開展了「班級元旦對聯評比」活動。對於此次活動,學生們的熱情空前高漲,興趣很高,學生們自己編聯,自己寫聯,內容豐富,字體多樣,展示了歐體風骨、柳體秀慧、顏體豐滿的不同風采,場面十分壯觀,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景象。 2008年開始,我校語文組教師開始嘗試編寫關於對聯的校本教材,開發探究型課程《對聯天地》。此外,借著2008年底我校即將舉行50年校慶這個大好時機,我校組織了全校師生開展了「校慶征聯活動」,再一次激起了學生學習、研究、嘗試撰寫對聯的熱情。校本課程開發綱要:《對聯天地》課程名稱 對聯天地課程類型 學科特長類課程資源 新編學習對象 高一、高二學生規模預設 一個班 約60人學習時限 高二上學期 每周1學時 共10學時學習場地 多媒體教室 圖書館 海南省楹聯學會 海口名勝古跡 課程說明 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它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博大精深的學問、光輝璀璨的思想、綿延亘古的歷史。從經史子集到典章文物,從幽深小巷的寸磚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從洞天福地的名勝古跡到煙雨寺廟的悠遠鍾聲,我們無不感受到歷史給我們留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基因,在語言的長河中,對聯如同連理枝、並蒂蓮、比翼鳥一樣博得人們的喜愛。如果說對聯傳承了中國古典美的精華的話,那麼這種美應該是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來吧,加入我們吧!讓我們在燦爛的中華文化長河中游弋、在浩瀚的傳統知識天空中翱翔…… 課程目標: 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了解對聯的特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語言的感情。鍛煉學生收集、優化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和創作能力,積淀學生的文化功底,讓他們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學習形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教師傳授、講解。 2、小組分工合作多渠道收集、優化整合信息。 3、交流討論、分享。 4、到海南省楹聯學會實地參觀、學習。 5、開設對聯小擂台。課程提綱概覽對聯的起源及發展對聯的主要特點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平仄相諧三、對聯相關知識 1、辨認上下聯的方法 2、橫批 3、聯腳 4、標點 5、對聯的常用辭格四、對聯種類 1、按其應用范圍分類 2、按其寫作方法及下下聯關系分類五、趣聯、名聯欣賞六、對聯故事七、身邊的對聯八、對聯擂台課程評價出勤聽課佔30%,作業及筆試佔30%,實踐調查佔40%。評價等級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舉辦對聯專題講座、開展「班級元旦對聯評比」活動、編寫校本教材《對聯天地》、開展「校慶征聯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為學生學習對聯構建了開放的環境,提供了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和鍛煉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創造機會讓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學習研究對聯,開展了「校慶征聯活動」給師生帶來了實踐的機會,也為師生們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挖掘了師生的個性潛能優勢,促進了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的發展。階段性成果及應用 1、《花 正 開――開展對聯教育活動的實踐和探索》論文榮獲中央科教所「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2008年度科教研成果二等獎 2、編寫校本教材《對聯天地》 3、對聯講座 4、班級元旦對聯大賽 5、學生對聯小擂台下一階段工作安排 工 作 內 容 責任人 完成時間 完善校本教材《對聯天地》 開設校本課程《對聯天地》 收集對聯興趣小組創作的佳聯 完成下一階段的研究報告及論文 課題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學校意見 學校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海口市教育科學「十一五」立項課題中期檢查評估表填表時間: 年月日檢查評估項目 評 價 細 則 分值 自我評價 專家組評價課題的組織與管理(20分) 1.學校領導重視、支持課題研究,經常過問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學校有具體的激勵措施。 2 2 2.課題負責人有效指導課題順利實施,負起引領、指導和管理的全責,並在課題研究中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業績。 2 2 3.課題組人員年齡、知識結構合理,分工明確,教育科學研究熱情高。 2 2 4.有科學、具體的課題總體研究計劃、學年研究計劃、研究培訓計劃,並認真執行。 3 3 5.建立並執行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例會、培訓、研討、交流等制度。 3 3 6.課題經費落實到位,經費開支合理、明細清晰。 2 1 7.設施、設備齊全,資源充足,能有效保障研究工作順利推進。 3 2 8.建立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源、資料和信息庫,研 究活動過程性資料、信息、數據記錄細致、齊全。 3 3 課題的前期計劃與論證(10分) 1.研究目標明確,內容充實,切合課題與實際。 3 3 2.研究假設依據充分、可操作性強、有創造性。 3 3 3.研究方法適切,操作策略設計科學,研究步驟明確具體。 2 2 4.評價檢測設計規范、科學,有詳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效果的過程性、階段性評價指標,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2 2 研究過程(30分) 1.扎實開展基礎性工作,例如文獻檢索、問卷、訪談、實驗等。 5 4 2.按照論證過後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每一階段的研究任務及思路明確,能按期完成階段研究任務。 6 5 3.研究過程正常展開,各項研究工作有序進行,各項措施具體有效,可操作性強, 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惑能及時有效地予以解決。 6 5 4.課題的理論基礎能較好支撐研究工作的具體實施,創設的資源環境豐富、有實效,理論研習、培訓及時有效。 6 5 5.重點問題的研究(課題核心內容的研究)進展順利,自變數操縱的頻度和效度較高,信度可靠。 5 4 6.專家指導及時有效,有相關過程記錄。 2 2 研究方法(20分) 1.採用合適的研究方法實施研究工作。 5 5 2.圍繞課題研究採取多種形式反映研究過程、突出問題及問題解決。 5 5 3.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集中學習、研討、交流與總結。 5 5 4.建立課題研究檔案,會議記錄、研究活動的記載翔實、客觀。 5 5 階段成果(20分) 1.階段性研究報告內容翔實,能體現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現狀,能初步驗證研究假設,對存在的問題有反思和對策。 5 5 2.研究論文體現研究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經驗總結提煉有高度,可操作性強,有推廣應用價值。 5 5 3.研究案例、課例有針對性,能具體說明通過本案例、課例要收集哪方面的研究數據。 5 4 4.課件(包括主題網站)設計合理,具有技術性、藝術性和實用性。 2 2 5.課題組成員積極推介和應用階段成果,邊研究邊實踐,帶動學校及本地區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3 3 評價等級(評估小組填) 累計總分 100 92 評估小組意見: 評估小組組長(簽章):年 月 日說明:1.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總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為優秀,70~79分的為良好,60~69分的為合格,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2.評價分值按以下比例計算:完全達到佔100﹪、大部分達到佔80~99﹪、基本達到佔60~79﹪、部分達到佔59﹪以下。海口市教育科學「十一五」立項課題 中期檢查評估材料 課題名稱:《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開展對聯教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課題負責人:_______黃 毅_____ 所在單位: ________海口市第四中學___ 擬結題時間:

『伍』 對聯的常識

對聯的其本要求

基本是要做到格律,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
韻律(節奏規則,押韻)、
平仄(音調相對)、
對仗(詞性相同,詞的意思要相近或相反)、
工整(字數要相同,上下對句不要出現重復字)。

基本常識

對聯,又稱春聯、楹聯、對對子,相傳起於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主孟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從傳統對聯角度來看,出題的對聯叫出句,對應的對聯叫對句。出律時要求有平仄,要求上聯尾字為仄,即上聲(第三聲)和去聲(第四聲);下聯尾字為平,即陰平(第一聲)和陽平(第二聲),不然就不會朗朗上口。平仄合律就是為了抑揚頓挫的韻律。

但從步入現代文化的范疇看,更多的人不在拘於對聯一些枝末小節,也拋棄了一些約束的繁冗條框。更多的人更看重對聯的意境和韻味,倒不怎麼在乎上下聯之間的字字平仄對仗,很多人也不去管或不懂什麼是平仄,這讓傳統對聯有了一種現代對聯改革的味道。而且只要聲母和韻母在上下聯的首尾聲調只要不是一致的,總會有些許抑揚頓挫的感覺,從而大都會有那麼一些韻味的。
而著隨著文化的變遷和時代的與世俱進,對於對聯的壓仄已經沒有如從前這般傳統和講究了。只要對字工整,字意相對或相近,數字相同且不會上下重字,而且上下聯之間首尾兩字的音調不一樣,音韻讀起來朗朗順口,且整個聯對讀起來有意境,則是為一個較合律的對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