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園」紅星路小學:舉辦對聯知識講座
為打造富有文化內涵的生態校園,豐富教師的文學素養, 繼舉辦古詩詞專題講座後,近日,紅星路小學再次邀請到詩詞楹聯協會崔鋼兵老師作對聯(楹聯)知識專題講座。
講座涉及了對聯起源、產生和發展、對聯的復興等基本知識,講授了對聯的欣賞與創作,並列舉了大量對聯實例,讓該校教師與對聯(楹聯)零距離接觸,深切感受中華文明的語言文字魅力,加深了對對聯的理解與熱愛。
該校校長諶貽兵希望通過讓全體教師共同參與進來的方式,讓老師們真正理解並傳承詩詞文化,讓詩香書韻彌漫校園。
B. 對聯知識講座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俗稱「四大講究」: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片語結構、句讀相同。(例外之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對聯講究工整,這副對聯不工整,上聯是「袁世凱」,對下聯的「中國人民」是對不起來的,寓意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就是故意用不工整,以達到諷刺的效果)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收」,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不必押韻,但要平仄相拗,即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上下貫通;除上聯有」重復字詞「、下聯也有」重復字詞「相對之外(比如用了復字、疊韻、頂針等手法),一般聯語中不能有重復字、詞。
C. 對聯知識講座.
詩體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數計算,
如五言、
七言„„對聯則以上聯(或下聯)的字數
計算。如:
「願聞己過;求通民情」為四言;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為七言。
長句,尤其是長聯,一般稱字,而不論言,如:
昆明大觀樓長聯稱百八十字聯,而不稱九十言聯。
9
、【字】
一副對聯的字數為全聯文字數量的總和。
如:「願聞己過;求通民情」為八字;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為十四字;
昆明大觀樓長聯為一百八十字。
10
、【對聯的標點】
文章中引用對聯一般在上聯收尾處用標點符號。一般而言,單句聯聯尾用分號為宜;
中長聯,聯中已用了分號、句號,上聯尾用句號為宜;至於某些表達特殊語氣的標點符
號,可使用疑問號或驚嘆號等。
對聯中一般不使用括弧、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標點符號。
對聯貼在牆上或門的兩側不用標點符號。
11
、【上聯】
對聯的前半部分。
一副對聯由兩個字數相等的部分組成,
古人稱先為上,
故先書的部分
為上聯。
上聯又稱出句、上支、上比、對公、對頭„„。
12
、【下聯】
對聯的後半部分。
一副對聯由兩個字數相等的部分組成,
古人稱後為下,
故後書的部分
為下聯。
下聯又稱對句、下支、下比、對母、對尾„„。
13
、【橫批】
是指掛貼於一副對聯上頭的橫幅(橫披、橫額),一般僅用於少數有此必要的對聯。
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
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橫批應當與主題內容相關,應當尤其精煉
(實踐中多以四字為格)
,
也應當考慮平仄交替。
橫批的字詞和內容還應避免與上下聯簡單
地重復。
橫批應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而不應當是畫蛇添足。
「橫批」之「虛額」:
不直書地
名,或用典,或擬景,更具文採的橫額,如;
南昌滕王閣的「仙人舊館」;
《紅樓夢》中的「有鳳來儀」、「杏簾在望」;
「橫批」之「實額」:直書該處地名、店名的橫額,如:
「黃鶴樓」、「同仁堂」。
14
、【對聯的書寫與張貼】
對聯(上下聯)的書寫格式,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在實用中一般是豎寫。
豎寫時,如果分成數行,
則應注意上聯要由右而左書寫,
下聯要由左而右書寫。上端要
平齊,
下端最內行
(即最末行)
應較短。
使全聯成為繁體的「門」字形。
而在在張貼、
懸掛、
雕刻對聯時,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此時左右,應以面對對聯所貼處來確定)。
15
、【短聯】
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四至九字的聯語。
16
、【中聯】
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在九至二十之間的聯語。
17
、【長聯】
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各達二十字或以上的聯語。
18
、【句腳】
每一分句的尾字稱之為句腳,在單句聯中,句腳即是聯腳。
19
、【聯腳】
整幅聯的尾字稱這為聯腳。
20
、【春聯】
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於」,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
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五代時,蜀後主孟昶(音「廠」)
親寫的「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有確鑿記載的最早的一副春聯。
明代時,
「桃符」
真正稱之為「春聯」。例:春回大地,福滿人間。
21
、【通用聯】
適用於較大的范圍的對聯,叫通用聯。如: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此類勵
志聯應用范圍較廣。
22
、【專用聯】
僅用於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對象的對聯。
如:
鐵漢三杯軟腳;
金剛一盞搖頭。此聯僅適
用於酒館。
23
、【網路對聯】
就是以傳統對聯知識為依託,以現代虛擬網路工具為交流手段的對聯。
淺談對聯知識《二》
〖應對部分〗
1
、【對仗】
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對仗又稱對偶、
隊仗、
排偶。
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
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
使語句更具韻味,
增加詞語表現力。
對仗
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
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
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
對仗本身應該也是
一種駢偶。
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
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
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
句型應該相同,
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
述補結構
對述補結構等。
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
(
詞
性
)
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彙意義「也要相
同。如同是名詞
,
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
,
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
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的詞方可為對。
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
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對聯的對仗有許多種,寬對為主
基調,工對為追求目標。
2
、【字數相等】
上聯字數等於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
3
、【詞性相當】
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片語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
4
、【結構相稱】
下載文檔到電腦,同時保存到雲知識,更方便管理
1下載券 5.0分(高於99%的文檔)
下載
還剩128頁未讀,繼續閱讀
春聯書法,天貓電器城,精選好貨,正品專賣!廣告
查看詳情
D. 格律詩和對聯的基礎知識講座
律詩的格律非常嚴謹,在句數,字數,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規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規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五律以首句不入韻為正例,入韻為變例;七律以首句入韻為正例,不入韻為變例。
3,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
4,每首中間兩聯必須用對仗,這是律詩的重要特點。其他兩聯用不用對仗悉聽尊便。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E. 對聯基礎知識,望大家認真學習
我先說說我對聯的看法:我覺得對聯這個詞叫得很好,就這一個詞就表達清楚了對聯的基本內涵 了:
首先,對可以理解為對應,成對,相對之意。
對應就是對聯的上下聯同位的詞要對應,要相關聯,相協助,相補充,這樣才符合陰陽相輔相成 的道理,正是我們祖先懂得陽陰相輔相成的道理,才使我們的文化延綿數千年青春常駐,
現在,一提到陰陽八卦,大家可能是想到是算命先生,八卦新聞了,反正是很垃圾的文化了,沒 有人想到過,陰陽八卦才是我們文化精髓吧。
說到這里,感自己國家的民族文化很悲哀:自己的東西砸爛不要,卻要一個勁的學習外國的東 西。
成對就是說對聯必有兩句,「天下無語不成對」嘛,這就是貫徹了天下無處不陰陽的道理啊;
相對,有兩層意思,一是從聲律方面上說的,就平仄相對,就是說上下句同一地方要平仄相對, 比如上句此處用了平,下句此處就要用仄了,下句的此處就必用仄了,就是同一句中也要求平仄 相對,怎麼相對呢,就是要求相鄰的音點的平仄要相對。
舉一例子來說明吧: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家可以看到,沉舟在第一句的開始,是平平,所以下句的開始就應選是仄仄的詞來對,因為病 樹是仄仄,所以用病樹是可以的;
再看這句中有幾個詞呢,有四個詞吧,它們是沉舟、側畔、
的。
二是從意境上來說的,下句之間要虛實相對,動靜相對,關於這些在以後的課中要講專門講到, 所以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聯呢,有聯合,聯系,關聯之意,這幾個意思都是說明對聯的兩句不是不相關的,而有非常密切 的關系的(在這里要把機關聯、無情對排除在外,機關聯只是用對聯的形式來進行的一種文字游 戲,以刻意追求一語雙關的效果;而無情對的要求是盡量字字式,而句意越遠無好,這對發散思 維有好處,在以後要講到無情對,這里就不多說了)
一、對聯的起源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 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
具史料記載,後蜀廣正二十七年的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因平日善習聯語,故趁新年來到之際, 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
群臣們各自寫好一幅,耐心等待審查。孟昶一一看過,均不滿意。
板」上寫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
對聯的格式精巧玲瓏的對聯,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習慣,而且在群眾廣泛運用的基礎上還 有一種統一點要求,固定的格式。
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是我國民間文化遺產中講究較多、要求較嚴的一種特殊文體。
從格式上看,它緊密結合現實生活中間有兩個門框和一個門楣道特點相應地由三部分組成:上 聯: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聯:第二句,也稱對句;橫額:也叫橫批或橫披。
主體,有和壁之妙,缺一不可。
標點,這也是格式上的一種特殊講究。但也有例外。 二、對聯的類型
從反映的內容和使用的場合來看,對聯可以分為
春聯:以除舊迎新,言明志向,充滿豪情,展望未來為主要內容,專門在元旦、
聯,因時效性較強,人們就稱為春聯。如:春滿長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聯:為了表達某種願望或滿足裝飾需要,過去常在官廷、府宅、廟宇、
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聯語,統稱為楹聯。
例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廟」修復一新,當代著名詞人兼書法家趙撲初,化用岳飛《滿江紅》 詞意,為重新塑好的岳飛巨像兩邊的大柱上,精心撰寫了一幅古為今用、
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頭望;收拾山河酬狀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 程,萬里駕長車
婚聯:專門在舉行結婚儀式那天選用或編寫的能夠表達熱烈氣氛的對聯稱春聯。如:家人卜卦得 歸妹,君子撫琴歌關雎
輓聯:為了評價先人的生平業績,抒發後人誠摯的懷念之情,在追悼會或紀念會上所用的對聯, 謂之輓聯。如悼念敬愛的周總理的一幅輓聯:心血勞幹革命事業似巍巍泰山震環宇,骨灰撒遍總 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潤人心。
壽聯:當老人喜過生日,子女為了表達對長輩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壽、福滿家門為主要內 容,精心書寫一些吉祥的詞語,或貼在門上,或掛在廳堂,這樣的對聯就叫壽聯。
馬老馬寅初六十壽辰大會,周恩來、懂必武和鄧穎超聯名贈送了一幅壽聯:桃李增華坐帳無鶴, 琴書做伴支床有龜。
三、對聯的要求
對聯,如果是五字或七字式,那就與五言、七言律詩中的頷聯(三、
完全相同。
對聯作為一種獨立成文的文學體裁,它的主要要求是既要有「對」,又要有「聯」。
形式上成對成雙,彼此相「對」;所謂「聯」,就是上下文的內容要互相照應,緊密聯系。
一幅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機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才能很好地說明一個問題,表現一 件事物,或闡清一個道理。具體說來,對聯的要求是:上下聯字數要相等;上下聯片語要相同; 即組成上聯的各個片語分別是幾個字,下聯的對應片語也必須分別是幾個字。
上下聯詞性要相同;所謂詞性,是指詞的類別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等。
上聯的詞性和下聯的詞性,按照詞的先後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對。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 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上下聯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語句構成的方法。
一幅對聯中,上聯是由幾個字組成的一共有幾個音節的頓讀法,下聯也必須相同。
上下聯平仄要相調;對聯上下聯的表現方法,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
這主要是為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例如:
平平仄仄)-月移塔影過江來-(仄平仄仄仄平平)。
另外,古詩的音節主要有兩種,一是兩字一頓,叫「雙音步」,一是一字一頓,叫「單音步」。
雙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為主,第一字可不嚴格要求,對聯也可如此。
-窗含西嶺千秋雪-(-平-仄-平仄)-門泊東吳萬里船-(-仄-平-仄平)上聯中
例如:
的「窗」和下聯中的「門」是平對平,西與東也是平對平
上下聯內容要相關;如明代東林黨首領顧憲成,在東林書院大門上寫過這樣一幅對聯:風聲雨聲 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透過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勵之心。
四、對聯的作法
對聯,一方面吸取詩詞的素質,形成自己的特點,另一方面,它以張貼見長,能顯示書法之美。
民間藝人和知識分子的積極創作,使對聯不斷產生,不斷發展,推陳出新,爭艷比美。
現將一些常用的作法簡介如下:正對法:根據要充分表達到內容,讓上聯合下聯各從一個正面直 接敘述某事某物,或講清某種道理。
如:工業為主導自力更生建祖國,農業是基礎奮發圖強奪豐收。
反對法:把上下聯的內容對立起來,一聯講正面,一聯講反面,或一聯講過去,一聯講現在;先 從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再使人受到啟發,獲得教益。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是秦檜跪像背後岳飛墓闕上的楹雲
忠骨大家都明白是是岳習的屍骨
佞臣指奸臣秦檜、
岳飛是南宋初抗擊金兵的主要將領,但被秦檜、
至死。岳飛遇害前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命危險,背負岳飛遺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於九曲叢祠旁。
以五百貫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棲霞嶺下,就是現在岳墳的所在地。
描繪法:以白描手法繪景蓄情,給人一種俊秀明快、意味深長之感。如:溪旁電機唱萬盞明燈亮 山村,山顛銀鋤舞千畝新苗綠荒坡。
比擬法:藉助恰當的比喻或用擬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形象,既便於人們領會,又 易懂易記。
烘托法:先表示某事某物,再用景緻描繪深化對聯說要表達到中心思想。
這兩種方法常在街頭標語口號中見到,這里就不多說了
辨音法:我國文字豐富多彩,一字多音的情況很常見,也很特殊,運用這一特點巧妙地編寫對 聯,引人辨音,十分有趣。
如溫州的江心亭上曾有過這樣一幅對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中一、三、四、
四、六、八之「長」,讀音為「長短」之「長」,其餘讀著「生長」之「長」。
傳統的楹聯與格律詩一樣,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規律: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二)上聯的末一句必須是仄聲,下一聯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 (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 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以及「一、
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
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
下面舉例以見一斑: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聯的「祖國」、
的「人民」、「歲月」都是名詞,上聯的末字「壯」和下聯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詞,上下相對,平仄協 調,內容與形式都與上述的五條規律符合。 五、傳統楹聯寫法
關於楹聯的寫法,就一般情況而言,一是要注意楹聯的思想性,即要求觀點正確,內容健康;
二是要有針對性,即撰寫、
等,要做到因時制宜、
三是要有文學性,即要注意煉字度句,「言之無文,則行之不遠」,楹聯無文采,則索然無味,影 響藝術效果;四是要和「橫批」有機地結合起來,橫批是楹聯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能畫龍點睛地突 出楹聯的中心思想,對楹聯的內容起著補充和烘托作用。
格律詩對楹聯的影響頗大,某些楹聯,實際上就是從格律詩中派生出來的,因此,傳統的或說是 正統的楹聯寫作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與格律詩極為類似的格局和程式。這種傳統的格局和程式, 有比較嚴格的格律要求,主要表現在聲韻、
對此,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在《怎樣作對聯》一文中,作了系統的歸納。現摘錄如下: 作對聯,要合於下列規律: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一字必須是平聲。
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平:平聲字;仄,仄聲 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說兩事。作對聯要音韻和諧。
調或把標語口號式的句子分寫兩行,全不能算是對聯。對上面的介紹的內容,我們可以歸結 為「四講」,即「字數講相等,字音講平仄,詞語講對仗,句法講對稱」。
同時,上下聯內容要有一定的聯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復,雷同的對句俗稱為「合掌對」,如「新年迎 五福,春節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節」、
楹聯的大忌。
對文中「『一、三、
一、三、五字,不拘平仄,當用平聲字的用了仄聲字,或當用仄聲字的用了平聲字,皆無不可; 而每句的第二、
五字平仄移易,讀音影響不大,二、
三、
皆因一、
忌,用於楹聯創作,也是傳統楹聯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紹的是傳統楹聯的作法及程式
非正宗聯寫法所謂不拘平仄的楹聯,是指不過公強調平仄、
長期以來被斥為「非正宗」的楹聯作品。
實,從對偶修辭手法孕育了楹聯的客觀實際看,不拘平仄的楹聯與平仄協調的楹聯的句式、句 法、結構是同時具備的;從貼桃符到貼楹聯這一民俗習慣看,不拘平仄的楹聯與平仄協調的楹 聯,也是同時產生和發展的。
不拘平仄楹聯的寫作靈活自由,可以根據實際內容量體裁衣,完全適應推廣普通話的新形勢,具 備強烈的時代感,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實、穩重的藝術風格,在聯海 中閃耀著奇光。不拘平仄楹聯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強求工仗乃 至以同字相對。 因為這種格局、程式和傳統的楹聯寫作格局、程式相悖,故歷來不為人們所重視,更是被歷代文 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並沒有因此而絕跡,相反,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其強大的生命 力。
不過我個人不提倡非正宗楹聯,望大家學習傳統楹聯!
F. 對聯基礎知識講座
對聯知識講座
一、 對聯的歷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很好吧?這樣的形式就是對聯。
大家都知道: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貼在大門兩側的,人家結婚時貼在大門和新房門側的,都是對聯。至於對聯究竟是什麼,對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對聯是由五代時期後蜀國君孟昶(chǎng 會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別長)開創的。在新春時,他將自創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貼在門口。於是,中國的第一副對聯誕生了。
在此之前,春節時,人們「總把新桃換舊符」,只是把表示吉慶的桃木掛在門側。當然,也有在門板上貼門神的——最早的門神應為鍾馗,後為神荼、郁壘,再為秦瓊、敬德,也有採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謂王羲之貼春聯,因書法漂亮、內容優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貼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而終得貼成的傳說,純屬附會。
對聯得到大的發展和普及,立功至偉者當屬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傳在他登基後的第一個春節,曾要求全國上下都貼對聯以示喜慶。年前微服私訪時,還在民間留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錐錐錐錐出窮鬼去;拉拉拉拉進財神來」等佳聯。
此後,對聯便大面積的開花結果,成為中華的瑰寶了。
......
G. 《對聯技巧運用》講座
一對聯的寫作方式(一)集句
集句就是把有關詩詞、文章和其他方面可以形成對仗、意思又連貫的現成句子摘下來組成一副對聯。這在宋代就有了。宋人周紫芝《竹坡詩話》載:
王荊公作集句,得「江州司馬青衫濕」之句,欲以全句作對,久而未得。一日問蔡天啟:「『江州司馬青衫濕』,可對甚句?」天啟應聲曰:「何不對『梨園弟子白發新』?」
「江州司馬青衫濕」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梨園弟子白發新」出自白居易《長恨歌》。這段詩話講的是王安石與蔡天啟事,而《檐曝雜記》雲:
《夢溪筆談》謂集句自王荊公始,如「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之類,其實不自荊公始也。《金玉詩話》及《蓼花洲閑錄》謂宋初已有集句,至石曼卿而大著。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對「月如無恨月長圓」,則固不始於荊公矣。
自宋以來,集句聯比比皆是。
集詩句的最為普遍,例如:
新鬼煩冤舊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這是紀曉嵐嘲庸醫的一副對聯。上聯出自杜甫《兵車行》,下聯出自李商隱《馬嵬驛》。
我本楚狂人,五嶽尋仙不辭遠;
地猶鄒氏邑,萬方多難此登臨。
這副對聯乃彭玉麟作。上聯兩句出自李白《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詩。下聯「地猶鄒氏邑」,出自唐玄宗《經魯祭孔子而嘆之》詩;「萬方多難此登臨」,出自杜甫《登樓》詩。
集詞句的,如:
春欲暮,思無窮,應笑我早生華發;
語已多,情未了,問何人會解連環。
「春欲暮,思無窮」,出自溫庭筠《更漏子》;「應笑我早生華發」,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語已多,情未了」,出自牛希濟《生查子》;「問何人會解連環」,出自辛棄疾《漢宮秋·立春》。
集文句的,如:
鳥囀歌來,花濃雪聚;
雲隨竹動,月共水流。
這副對聯,上聯出自庾信《馬射賦》,下聯出自陳後主《夜庭渡雁賦》。
集詩句文句(即跨類集句)的,如:
銀燭高燒,只恐夜深花睡去;
珠簾乍轉,似曾相識燕歸來。
這副題贊近代畫家馬孟容之畫的對聯,上聯出自韓愈《海棠》詩,下聯出自晏殊《浣溪沙》詞。
集其他方面的,如: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上下兩聯,為魯迅的兩本著作名。
精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畫,
自運雲貴川廣南北地道葯材。
此聯為清某城中兩個商店招牌,乃紀昀所集。
以上對聯,都是從多篇詩詞、文章或者多方面集句而成的。從同一篇詩文中集句成聯的情形也有: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這副對聯,兩聯均出自蘇軾的《後赤壁賦》。
若聯中引用的話語只作為全聯的一部分,就不能算集句。「夕陽紅到枇杷,閱古今過客詞人,苔荒洪度千年井;春水綠生楊柳,觸多少離懷別緒,門泊東吳萬里船。」洪度,唐女詩人薛濤字。枇杷門巷,乃其在成都居所。這副題於成都望江樓的對聯中,「門泊東吳萬里船」一句,出自杜甫《絕句》。「苔荒洪度千年井」是否為某詩原句,尚未查出。即使是,全聯六句中也只兩句而已,這就不能作集句看待,至多不過半集句而已。(二)脫化
所謂脫化,就是將有關詩文原句(包括舊聯),按新意略加改造,再作對聯。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兩句。後來人們為題某同鄉會館,將其略加改造成為這樣一副對聯:
身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相識倍相親。
「獨」改成了「身」,「佳節」改成了「相識」,「思」改成了「相」。這么一改,於同鄉會館就很恰當了。
五代道士石仲元隱桂林七星岩時,有警句曰:「石壓木斜出,崖懸花倒生。」清時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永慶寺僧文然,改為對聯書於祖師殿壁曰:
石壓筍斜出,
岩垂花倒開。
「木」改為「筍」,因有竹之故。「懸」改為「垂」,增強了下臨之感。「生」改為「開」,也多了一層香色。這些改動都是因寺景而來的。
有時候,對聯本身也可以脫化。明人徐渭題其青藤書屋聯有「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一聯,被人移題於一家鐵鋪時,變成了:
三間東倒西歪屋,
一個千錘百煉人。
徐渭屋只兩間,就說「兩間」;鐵鋪有三間屋,故曰「三」。徐渭是書畫家、詩人和文學家,又擅長雜劇,還常同儒家傳統觀念唱反調,故以「南腔北調」自雲;鐵匠專在打鐵,故曰「千錘百煉」。
從以上三副對聯看,脫化改動的字都不多,但都很關鍵,改動後的每一字都能充分表達新意。如果把原句改得面目全非還不能表達新意,或改動後與要表達的情況仍舊不合,這都不符合脫化要求。
這種情形並不是沒有。有人給長沙妙高峰題過這樣一副對聯:
長與流芳,一片當年干凈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處妙高峰。
這副對聯是由溫州江心寺的一副脫化而來的,僅將原聯的「台」字改為「峰」字,乍看還不錯,但仔細斟酌就發現有些不妥。因江心寺在甌江中的一個孤嶼上,故聯中說它「宛然浮玉」,而妙高峰為長沙城南一山丘,不免使人啼笑皆非。
脫化可以通過增減字的筆畫來實現。例如: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這副對聯傳為一官宦人家為炫耀自己的權勢而題。因這家人平日無惡不作,有人晚上偷偷地給添改了幾筆,於是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炫耀之意被死亡之意所取代,內容與原聯就完全兩樣了。
不明財主棄,
多故病人疏。
這副對聯乃紀曉嵐為嘲某庸醫而題。「明財」與「故病」,是將孟浩然詩「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中的「才明」和「病故」分別換位而成。「才明」換位後,又飛白作「財」,對庸醫的諷刺就十分辛辣了。
但脫化最常用的方式還是斢字。「婆夫人」一聯有人又說是改成「婆偷人,媳偷人,婆媳均偷人」,僅將「夫」斢作「偷」。若是這樣,則又屬斢字這一類。從前有個吝嗇的財主,一天為母祝壽,門口還少一副大紅對聯,便對賬房先生說:「你替我把『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這副對子改寫兩個字貼出去。」賬房先生問怎麼改法,他說:「把上聯的『人』改成『媽』。」賬房先生又問下聯,吝嗇鬼說道:「這還用問,『爹』和『媽』不本來就是一對嗎?」帳房先生於是貼出這樣一副令人哭笑不得的對聯:
天增歲月媽增壽,
春滿乾坤爹滿門。
這副對聯表面看來只是那吝嗇鬼一時考慮不周,其實卻是編故事的人為表達對財主的憎惡的傑作,用的也是斢字法。
若對有關詩文原句(包括舊聯)按新意加以改造時改動過多,就成為仿寫。大致有如下三種情形。
保持舊聯的基本格局和部分詞語,此其一。如《笑得好》中一則「誓聯」,說某官到任,貼聯於大門曰:
若受暮夜錢財,天誅地滅;
如聽衙役說話,男盜女娼。
後在黃圖秘的《看山閣筆記》中,又見有一官貼了如下一副:
得一文,天誅地滅,
聽一情,男盜女娼。
據說兩官照樣受賄,且不去談它,但就這兩副對聯來說,則都出自同一模式,而且還保留了「天誅地滅」與「男盜女娼」這樣的詞語。
僅保持舊聯的基本格局,不用原聯詞語,此其二。仿昆明大觀樓長聯而作的麗江玉龍山長聯就是一例。聯曰:
數萬里長江穿流腳下。放眼遙望,洋洋乎縱橫無際。況東連巴蜀,北距烏拉,南接交趾,西毗天竺。今來古往,空把感慨興亡。趁月白風清,露出她冰肌玉骨。從朝雲暮雨,消卻了蠻煙瘴霧。只贏得千載積雪,一壁鐵台,半灣靈湖,四圍花鳥;
十二時景象幻在胸中。高懷獨步,皎皎然俯仰有情。看曉吞紅日,夕照霞光,午吐碧嵐,夜煥星斗。燕去鴻歸,任憑經過寒暑。籍龍吟虎嘯,宣揚那帝德神威。於霽喜陰愁,分明著廉吏貪官。更有些三危勝跡,六詔遺碑,西漢船鼓,百世山河。
舊聯基本格局也被打破,只可看出所仿之聯的影子,此其三。如杭州西湖花神廟舊有聯雲:
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後劉樹屏仿之題愚園花神閣雲:
花花葉葉,翠翠紅紅,惟司香尉著意扶持,不教雨雨風風,清清冷冷;
鰈鰈鶼鶼,生生世世,願有情人都成眷屬,長此朝朝暮暮,喜喜歡歡。
此聯中雖然也有「翠翠紅紅」,但與花神廟聯不在同一位置;雖然也有「雨雨風風」、「朝朝暮暮」,但與花神廟聯不但不在同一位置,而且語序也顛倒了。這都不能視為對原聯詞語的保留,而只能看作原聯的「影子」即仿痕的所在。
(三)新擬
所謂新擬,就是完全用自己的話寫成對聯。這是對聯最通常的寫作方式,無須舉例。
有一種集字聯,也始於宋代。《冷廬雜識》卷六「集字聯」條雲:「集字始於東坡之集《歸去來辭》。」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將它附在集句之後。其實這類對聯應歸入新擬。因為就內容來說,完全是作者自己想出來的,所不同的只是規定了一個取字范圍。像「道藝工於寫華柳,秀靈時或載魚淵」這副對聯,就沒有藉助現成的詩詞文句,而只是取石鼓文中的字拼集而成。石鼓文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前的大篆,僅三百多字。要在這個范圍內集篆成聯難度是比較大一些。不過也只是增加了一個附加條件罷了。(四)單題與合題
對聯可以一人單題,也可以兩人合題。
一人單題中,有一種是將別人原有的對聯擴成新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父子讀書處——湖南望城書堂寺,原有這樣一副門聯:
書香玉座,
堂構名山。
玉座,指歐陽詢父子讀書的石案。構,築也。這副對聯後來被擴展成為如下一副:
玉座息歐陽,萬卷書香傳宇宙;
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構鎮乾坤。
這種擴展,是將兩聯拆開進行的。由於新聯的作者同原聯的作者對歐陽詢父子都懷有崇敬的心情,所以新聯在內容上只是對原聯的豐富和發揮。
有的擴展,原聯並不拆開,所擴的部分就直接加在原聯的後面。過去有一縣令曾自題其署外大門曰:
愛民若子,
執法如山。
因這個縣令講的是仁義道德,行的是男盜女娼,人們看穿了他的把戲,就在後面加上些話,使之成了這樣一副對聯:
愛民如子,牛羊父母,倉廩父母,供為子職而已矣;
執法如山,寶藏興焉,貨財殖焉,豈是山之性也哉?
這么一添,上聯的意思就成了:好一個「愛民若子」!老百姓的牛羊、糧食都孝敬你這位「父母」官了!在你看來,他們不過在盡兒子的職責而已。下聯的意思就成了:說什麼「執法如山」!你那裡珍寶、財貨搜颳得一天比一天多,難道這就是「山」的本性嗎!新聯的意思同原聯的意思在這里就截然相反了。這副對聯,又有人添為:
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豈為山乎!
這樣添,與上一副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有將不是對聯的話擴展成聯的。國民黨統治時期,壓制人民,鉗制輿論。當時四川各地茶館、酒店等場所,多貼「莫談國事」字條,以免招來橫禍。亦有同時貼上「各照衣物」者,乃因小偷多,服務員無力照顧,只好貼此一條,叫顧客自己注意。有人便以這兩張字條為基礎,擴展成如下一副對聯:
各照衣物,此日國中君子少;
休談國事,當今世上鬼狐多。
鬼狐,反指國民黨特務。
也有將原有舊句據意翻空的。清代江蘇丹徒葯師庵,祀華佗。兵火後修復。李笠翁請趙曾望題聯,趙說:「此有舊句雲:『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關臂一時聞。』不知可用與否?」笠翁搖頭說:「『一時聞』三字太不成話。」趙說:「就此意翻空如何?」笠翁笑道:「正欲得你翻空之筆。」趙於是撰聯雲:
顱豈能開,只緣奸賊當誅,欲代雷霆除大患;
臂何須刮,自是聖人無病,幸從明月附餘光。
上聯由「未劈曹顱千古恨」翻空而來,下聯由「曾醫關臂一時聞」翻空而來。據《三國演義》說,華佗是因打算為曹操動腦顱手術而被殺的,他還與關羽刮骨療毒治過箭傷。舊句和這副翻空聯,說的就是這兩件事。
兩人合題一般不外如下兩種題法:
一是一人出上聯,另一人出下聯。1908年夏天某夜,湖南桃江14歲的熊亨瀚在院里乘涼。大家聽他講世界稀聞,點頭稱是,唯有一老夫子不信。他出了一個上聯要熊亨瀚在一袋煙時間內對上:
一對燭審三場案,亮亮堂堂,普照前後左右。
熊亨瀚見這老夫子歌頌封建衙門,略加思索後答道:
五大洲分兩半球,黑黑暗暗,無分南北東西!
這種題聯方法,古今都比較常見。
一是一人一詞輪流遞轉,逐步加添,直到適可為止。本書「藝術技巧」一章「層進」一節所引《笑得好·風雨對》與《嘻談續錄·不改父業》,都是很好的例子,這時不再引述,可參見。這種題寫方法頗為有趣,至今還間有採用。
二對聯的寫作要求(一)五要一要有針對性。
比方說,眼前是一座樓閣,你就得從樓閣方面去考慮,並對它的歷史情況、地理環境及其突出的、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一番了解。孫髯翁所題昆明大觀樓長聯,就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範。你若題殿宇,就要弄清裡面供奉的是英雄還是神道,它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言一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副對聯,一看就知道是寫彌勒佛的,原因就在它抓住了彌勒佛總是大肚子、面帶笑容這兩個特點。你寫的若是店鋪,就要把握那個店鋪屬於何種行業。「到來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這副對聯是表現理發鋪的,也在於把握了理發的個性。寫喜聯、壽聯和輓聯之類也是如此。像李大釗挽孫中山、解組挽譚延闓(見「重言」一節)的對聯,就充分顯示了他們對所挽對象的深刻認識,這些對聯的功效。就不是泛泛而談者所能收到的。二要立意新穎。
也就是說,要不落俗套。人家講過千百遍的東西,用得舊了的話語,你再去重復,毫無自己的創見,就叫落俗套。要避免落俗套,就要在確定了所寫的對象並對它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之後,再研究一下,別人對此是否講過話,講了些什麼,是從哪個方面講的,再從人家沒有講的地方、用人家沒有用過的話去寫。福州湧泉寺彌勒佛座「日日攜空布袋」一聯(見前「對仗」一節),《古今滑稽聯話》就有這樣的評論:「游戲三昧,所謂禪悅文字也。要之作此等聯,亦只好如此。夫論道德,既不免於迂;論果報,又不免於誣,且二者皆非佛氏之極則也。舍此必談空說有矣。而談空說有,又嫌於陳陳相因,千篇一律也。故欲求新奇,不得不爾。」這段評論,導出了福州湧泉寺這副對聯何以要這樣寫的緣由,而這樣寫,確實也收到了立意新穎的效果。同是題湖南桃花源秦人古洞,「偶聞黃發石中語,時有白雲衣上生」與「說甚神仙,看千年石洞開時,城郭人民,還是耕田鑿井;閱成今古,聽半夜金雞叫醒,興亡秦漢,都歸流水桃花」,立意完全不同。對「世外桃源」的有無,前一副表示肯定,而後一副表示否定。同是講桃花源乃古人附會之地,「卻怪武陵漁,自洞口歸來,把古今遊人忙煞;欲尋彭澤宰,問田園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一副,與上面「說甚神仙」一副,角度又有差別。這是就一個地方而言的。同是講關雲長的英雄業績,「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齊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低頭」一副,講他在徐州和荊州的兩件事;「秉燭豈避嫌,斯夜一心在漢室;華容非報德,此時兩眼已無曹」,又講他從徐州赴許昌途中和赤壁之戰中的兩件事。同是對關羽的評價,「史冊幾千年未有,上繼文宣大聖,下開武穆孤忠,浩氣長存,是終古彝倫師表;地方數百里之間,西連漢壽舊封,東接益陽故壘,英風宛在,想當年戎馬關山」一副,說中國幾千年人物,除孔子(文宣)和岳飛(武穆)而外就只有關羽了;而「匹馬斬顏良,偏師擒於禁,威武鎮三軍,爵號亭侯公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喪孫權,頭顱行萬里,封稱大帝恥難消」一副,則講他既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也犯過非常嚴重的錯誤。這又是就一個人物來說的。不論是說的一個地方,還是講的一個人物,由於角度不同,這些對聯都使人感到新穎。誠然,已有較多高手題寫過的地方或者人物,因主要角度已經被占,要做到別具一格,確實不容易。但時代、人情的不同,常常使人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認識和感受,只要用心觀察,刻意尋求,新穎也是可以做到的。趙曾望在《江南趙氏楹聯叢話》中所舉的一個自己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一點。他說:「陳柱北拔萃(鳳藻)客金陵,眷一妓,號明仙,贈聯雲:『明月好同三徑夜,仙人常傍五雲居。』集句隱恰。嘗邀余至其室,譚次索贈。妓出珊瑚箋請書,余即書『明月好同三徑夜』一句,陳訝曰:『奈何復書舊聯?』余曰:『君常傍者,余乍識面,何敢唐突。』立書下句曰:『仙台初見五城樓。』陳大笑,為誦漢文帝久不見賈生語者再。」趙曾望與陳柱北,同以一人為題,同要將「明仙」二字嵌於聯首,而陳已有聯在先,且不俗。趙再作,自然就為難一些。但趙在完全保留陳聯上句的情況下,僅於下句異動五字,便新意盎然,這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從趙氏題聯我們還可以看出,要立意新穎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多麼重要!想像力強不強,寫出的對聯有時高下十分明顯。《堅瓠集》載:「明太祖幸馬苑,永樂(成祖朱棣)、建文(惠帝朱允炆)同侍太祖。(太祖)出句雲:『風吹馬尾千條線。』建文對:『雨灑羊毛一片氈。』太祖不悅。永樂對:『日照龍鱗萬點金。』」從對仗來說,建文、永樂的對語都很工整。但兩相比較,形象上的美醜,卻大為懸殊。這就是二人想像力不同的結果。有鑒於此,我們平時就要注意培養自己的想像力。三要反映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指的是一個時代的思想面貌。不同時代,其思想面貌各不相同。封建社會中的儒、釋、道,反帝反封建時期的民主思想,建國以來的社會主義精神和道德風尚,對生活在這些時代的作者都不能不發生影響,而在他們所寫的對聯中,也不能不反映出來。「上天言好事,下地降禎祥」,是寫求灶神爺保佑的,包含著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小樓容我靜,大地任人忙」,是寫隱者的,顯示了對塵世生活的漠然態度,宣傳的是清靜無為的老莊哲學,「三鳥害人鴉鴞鴇,一群賣國鹿獐螬」,罵五四運動時期三個賣國賊陸宗輿、章宗祥、曹汝霖的,充滿了中國人民的民族義憤;「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是寫而今的革命教師的,表達了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這些對聯,都打上了時代精神的烙印。古人說:「聯語雖文字小品,而如短言片語中,或取諸身,或取諸物。庄諧雜列,勸懲寓焉。」我們今天作對聯,一定要自覺地、充分地反映我們時代革命的、進步的、高尚的東西,即使是娛樂性的,也要健康積極,堅決反對庸俗與低級趣味。四要情詞貼切。
貼切,就是恰到好處。馬子華先生在《對聯漫談》一文中說:歌頌英雄的要「沉雄」,品評人事的要「端莊」,室內懸掛的要「清雅」,贈送友人的要「精巧」,表示意見的要「婉曲」,追念死者的要「悱惻」,描景狀物的要「藻麗」。就一般情況來說,這是正確的。但是到具體對象上,還要看情形。袁世凱死後,黃興寫了這樣一副輓聯;「好算得四十餘年天下英雄,陡起野心,假籌安兩字美名,一意進行,居然想學袁公路;公做了八旬三日屋裡皇帝,傷哉短命,援快活一時諺語,兩相比較,畢竟差勝郭彥威。」楊度也寫了這樣一副輓聯:「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評是獄。君憲負明公?明公誤君憲?九泉之下,三復斯言。」籌安,指袁世凱之子袁克定1915年8月授意楊度等人發起成立的、鼓吹君主立憲、為袁世凱稱帝鳴鑼開道的組織籌安會。袁公路,即袁術。東漢末年稱帝於安徽壽縣,窮奢極欲,塗炭生靈,終被曹操所破,病死。郭彥威,即郭威,後漢時為鄴城留守。公元951年,隱帝遇弒,廢郭太後自立,稱帝於澶州(今河南清豐縣南),是為後周。袁世凱挾宣統皇帝退位,與此相仿。差勝,言袁世凱手段更加狡猾。這兩幅輓聯,並沒有「悱惻」。黃興一副,意在批評袁世凱的卑鄙行徑;而楊度一副,則意在反駁袁世凱臨死前所叫「楊度誤我」之語。為何輓聯也表示起批判和反駁來了呢?因為袁世凱是個壞東西,他的死是大快人心的事,不值得同情,而黃興與楊度同他又有一些未了的公案,只能這樣寫。這兩副輓聯這樣寫,入情入理,既合袁世凱的情況,又合作者的身份和情感,雖不「悱惻」,卻是貼切的。如果他們違心地給袁凱歌功頌德,對袁世凱之死表示哀慟,倒反而不貼切了。五要符合對聯的體式。
對聯的寫作,還要符合對聯的體式。這些年來的情況是,對表現時代精神一般都比較注意,而對聯體式特點,卻比較普遍地忽視了。這不能不說多少有些缺陷。對日常用聯,特別是工廠農村的一般用聯,在對仗平仄上可以不必苛求,但這絕不意味著可以不要藝術性。因為所謂「不必苛求」,完全是出於不得已。應當說,「可以不必苛求」,但還是應當要求。不然的話,老是「下里巴人」,就是單純地做宣傳,那效果也是可以想見的。
清人鄒弢在《三借廬筆談·楹聯》中說:「楹聯不難於巧織而難於自然,不難於切題而難於超脫」,不管寫什麼對聯,「總須精神團結,不即不離,以清麗之思,運清靈之筆,措辭用典,食古而化,方稱妙手」。若將這段話視為在藝術上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並據此努力提高創作境界,這無疑是有好處的。
H.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對聯教學的意義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被譽為「詩中之詩」。它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學藝術形式和基礎教育教學形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清末學塾教育的消亡,對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也消失了。現行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中積極倡導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開掘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更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並強調:「語文課程不僅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教學資源……」(1)因此,語文教師要善於組織和開掘學生感興趣的資源,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悟,讓豐厚的語文內涵彰顯出來,從而實現學生與語言文化的互動聯系,真正體現學習資源的價值和地位,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好載體。
對聯對於我們語文教師來說,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對聯知識雖然在教科書中沒有系統講解甚至沒有要求,但是對聯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藝術。更重要的是,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從對聯中可以顯見出考生語文素養的高下。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曾經說過,對聯不僅能夠體現漢語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條檢測功能:他從四個方面予以說明:一,「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知分別虛實字及其應用」;二,「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分別平仄聲」;三,「對對子可以測驗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對子可以測驗思想條理」。(《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簡而言之,對聯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應當再次得到積極的利用和開發。
一,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靈魂――人文性
當代著名學者周汝昌先生就說過:「對聯乃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美學觀和語文特點的綜合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級創造積累的特殊成就。……對聯是一種『精粹』,一種『提煉』,一種『結晶」,或一種『升華』。它有極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最濃郁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啟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蘊的薄弱是當今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現今的語文學習中常常是不經意間就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質和量的積累,對傳統文學樣式的運用意識就更淡薄了。語文教學的「中國特色」,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聯作為我國傳統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的文學遺產,是一種凝縮了的藝術。它的獨特之處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它以最精巧的語言和有節奏的韻律集中地反映人們的生活而抒發情感。讓人在品味的過程中,體會到對聯文辭的精煉和民族文化與精神的深邃。
二,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工具性
對聯除了作為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教學方式,古之人對於對聯教學是相當重視的。張志公先生在他的《傳統語文教學的得失》一文中說:「屬對(即對聯),古已有之,到了近體詩(律詩、絕句)時期,成了一種格律,詩里的某兩句必須成對。屬對這種語文教學方法的形成,顯然和近體詩有淵源關系,然而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作詩的范圍,發展成一種教學手段了。」(2)文史學家周劭先生曾說過:「在中國文學各種有韻之文的體裁中,如駢文、詩詞、賦銘,都要以對聯為基礎。所以過去的讀書人,無不以對對子為基本功,這門基本功練好了,才能進入各種體裁的領域中。」(3)
更為巧合的是,對聯訓練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跟現代語言學教學理論不謀而合。「人類學習說話,是從獨詞句開始到雙詞句,語言的基本奧秘已經開始滲入這個思維過程中,獨詞句體現詞和事物的聯系,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雙詞句體現造句的原理,進而掌握表示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的虛詞。」 (4)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恰好是該理論的絕佳例證,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滿懷深情地寫到:「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給我讀的書逐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加上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學者錢劍夫先生回憶自己小學「對課」的經歷:「每日放學時由國文教師出對,能對出者先歸。一年級一字,如天對地,馬對牛之類;二年級二字,如天高對地厚,白馬對黃牛之類;三年級三字;四年級四字……」可以說,對聯訓練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的過程。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三, 對聯教學體現了師生平等的主體地位和主體關系
對聯教學雖然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但它卻不受其漫長的歷史所影響,體現了現代教育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師生當堂的對聯訓練,使得枯燥呆板的課堂充滿生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促進教師角色的變化,即師生都處於一種平等的創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學充滿人文關懷,面對詞與片語構成的挑戰,教師和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即思維的起點上。在更多情況下,教師的思維敏捷程度以及發散程度都未必高於學生,特別到了師生互相提
I. 對聯知識大全
對聯,也稱「楹聯」,「對子」,是一種由字數相同的兩句話組成的對仗工整,韻律協調,語義完整的文學形式。它發源於我國古詩的對偶句,始創於五代時期,盛於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對聯的形式工整,平仄協調的特點是一字一音,音形義統一的漢字特色的體現,所以,對聯是漢語語言特有的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在我國民間,對聯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過年時家門上貼春聯,商店開業時門上掛對聯,以及娛樂時的對對聯游戲。
對聯的長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兩個字;長的則可達幾百個字。懸掛的時候通常是上聯在右,下聯在左。
對聯的特點
對聯既要用詩一般精練的語言表達完整統一的語義,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優美和諧的韻律來體現。形式工整和韻律優美是對聯最突出的特點。具體來講,一副好的對聯應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一、 字數相等。這是對聯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聯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斷句一致,詞性相對。即上聯的一個字對應下聯的一個字,上聯的一個詞對應下聯的一個詞,上聯的一個短語對應下聯的一個短語。同時對應位置上的字詞應具有相同的詞性。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等等。
三、 語義相關。上下聯所表達的含義要相互關聯,上下聯內容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語義。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聯的最後一個字用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用平聲。除此以外,上下聯對應位置上的字要盡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對聯讀起來抑揚頓挫,優美動聽。
對聯的分類
按使用目的分:
春聯:通常在春節時粘貼在門外,用以慶祝新年的對聯,被人們稱為春聯。比如: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壽聯:通常指用以祝壽的對聯。比如:
福如東海深
壽比南山高
婚聯: 通常指用以祝賀結婚的對聯。比如:
百年恩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輓聯:通常指為了悼念已經過世的人的對聯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喬遷聯: 用於祝賀喬遷之喜用的對聯。
門迎春夏秋冬福
戶納東西南北財
開業慶聯:用於祝賀開業之喜用的對聯。如:
生意興隆通四海
財源茂盛達三江
按藝術特點分:
復字聯:對聯中包含同一個字重復出現的情況。其中,重復的字若連續出現也可稱為疊字聯。
綠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頂針聯:上下聯中各個分句,其前一分句的句尾字和後一個分句的句頭字相同,這樣的對聯稱為頂針聯。
開口便笑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嵌名聯:對聯中包含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葯名等。
當歸方寸地
獨活世人間
拆字聯:對聯中某一個字可以由該對聯中另外幾個字拼合得到。
凍雨灑窗,東二點西三點
分瓜切片,豎八刀橫七刀
音韻聯:對聯中包括了異字同音或者同字異音的情況
同音異字
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樂
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鮮,麻姑真仙
同字異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雙關聯:對聯中的某些字詞有多重含義。
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
一馬陷足污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
迴文聯:將對聯的上聯或者下聯前後顛倒,得到的句子和原來的一模一樣。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雲隱寺,寺隱雲游僧
無情對:上下聯對仗工整,但語義相差甚遠。
細羽家禽磚後死
粗毛野獸石先生
對聯規則
(一)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二)上聯的末一句必須是仄聲,下一聯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下面舉例以見一斑:
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聯的「祖國」、「山河」和下聯的「人民」、「歲月」都是名詞,上聯的末字「壯」和下聯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詞,上下相對,平仄協調,內容與形式都與上述的五條規律符合。
總之,作對聯要音韻和諧。語言精煉,合於規律,而又有一定的內容。文字不相對,平仄不協調或把標語口號式的句子分寫兩行,全不能算是對聯。
摘自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怎樣作對聯》
同時,上下聯內容要有一定的聯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復,雷同的對句俗稱為「合掌對」,如「新年迎五福,春節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節」、「「迎」和「接」都同意,傳統上認為這樣的楹聯犯製作楹聯的大忌。
如果滿意請採納噢,
就是不滿意贊我一下,
鼓勵我一下也可以哈
J. 對聯知識講座之對聯的基本聲律規則與漢語語法基礎
漢字字音第一第二聲為平聲,第三第四聲為仄聲;對聯上聯多以仄聲字結尾,下聯以平聲字結尾;上聯下聯要符合平仄相對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