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泥塑的製作工藝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蜂蜜等。泥塑的模製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乾後即可,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狀,然後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導致古代泥塑破損的原因很多,有人為因素損壞和自然因素損壞。
1、自然因素就有潮濕的影響,水溶性鹽類及支撐內部結構的變化,微生物的生長,物理氣候(通常指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日曬、雨淋以及風沙的侵襲,大氣污染物的作用等等。此外,不正確的修復方法以及使用了一些不適當的修復材料,也往往會加速泥塑的變質。
2、泥塑常見的病變現象主要有空臌、剝落,酥粉、龜裂起甲、起泡、脫膠掉皮、畫面褪色、變色及污染(霉斑、昆蟲屎斑、煙熏等)。 泥塑長期保存下去,重要的是創造良好的保護環境。防止病變的發生比治理病變更加重要.只有徹底地消除、產生病變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好泥塑。
3、泥塑的保護重要的還是控制好濕度。因為潮濕是使壁畫產生病變的最危險因素。建築物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這對於保存泥塑的完整性有很大意義。牆壁要注意保持自然通風,建築物內空氣要保持清治、乾燥,建築物的附近不應當有叢生的雜草.在保存壁畫的環境內,溫度和濕度要適宜,並且比較穩定,上、下變動不能過烈.只要能做到這點,黴菌和其它微生物也就難以生長和發展。
4、要避免光的影響,絕對不許陽光直射到泥塑上。倘已排除了過量的潮氣,一般講在暗處保存較為有利.最好採用人造光源照明,這樣便於控制照明度,更有效地消除光線對泥塑的損害。要防止灰塵、煤煙以及各種有害氣體對泥塑的危害. 作為個人收藏的中小泥型塑,也應遵守以上保管事宜。 申報地區或單位:天津市
天津「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年間發展起來的,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180年歷史。泥人張彩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能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捨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泥人張彩塑適於室內陳設,一般尺寸不大,約40厘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凈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復砸揉而成的「熟泥」。經藝術家手工捏製成型,自然風干,再施以彩繪。 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彩塑相傳已有400年的歷史。經藝人世代藝術實踐,創造出享譽世界的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品類豐富,分為粗貨、細貨兩大類。粗貨又稱耍貨,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題材,採用模具印坯,手工繪彩,其造型誇張,線條簡拙,整體豐碩稚胖,彩繪用筆粗放,色彩對比強烈。主要供兒童玩耍。細貨是以手捏為主塑造藝術形象。內容大多以戲劇題材為主,故稱手捏戲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現時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從腳捏起,從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組合,一氣呵成。在彩繪上則以細膩的筆觸,從頭到腳,從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襇作精緻的描繪。手捏戲文再現了戲劇演出的典型場景,突出戲劇人物的瞬間神態,造型生動,色彩艷麗悅目,裝飾精美,歷久不衰。是人們家居的裝飾品和送禮的佳品。 惠山泥人產生的時間很早,無從可知其確切時間了。一到農閑季節,幾乎家家都作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戶戶會彩的說法。每逢過年,在廟會和集市上,人們托個盤子,盤子里放著自己作的泥人到處叫賣,這也是農家的一份收入。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錢等姓的專業作坊。彩塑師王春林製作五盤泥孩兒進獻,得到清代乾隆皇帝的贊賞。清同治到光緒年間,出現大量戲劇為題材的戲文泥人,這也是惠山泥人歷史上最昌盛的時期。這一時期,惠山有作坊、店鋪四十多家,專業匠師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後六十大壽時,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戲文泥人《蟠桃會》供奉內廷,從此惠山泥人成為貢品。
惠山泥人有粗貨、細貨之分。粗貨為玩具,用模具翻制,大批量生產;細貨手捏而成,製作精細。題材多為戲曲人物,或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壽星等。惠山泥人造型豐滿、簡練,誇大頭部,著重刻畫表情。匠人特別重視彩繪,有所謂三個坯子七分畫之說。常用的色彩有大紅、綠、金黃、青等原色,對比強烈,主次分明。如果說泥人張的作品清新雅緻,那麼惠山泥人則鮮明艷麗。 惠山傳統彩繪中必須做到「新、清、齊、爆」四字訣:
新:是抓住人的視覺的第一印象,色彩要新鮮,明快醒目,要「落台鮮」,不能「落台蔫」。意思說一台泥人作品至少數十件(套),彩繪結束時,滿台泥人鮮明光亮,欣賞者看了會喜歡。
清:一是指清爽、干凈,在畫的過程中保持清潔;二是指用色要純。要求十分嚴格:「紅要紅得艷」;「黃要黃得鮮」;「藍要藍得純」;「白要白得凈」。要保持色的明度;使人感到明朗爽快。用筆干凈,不邋遢。
齊:是指筆法整齊,「直線要直,曲線要活,線界要清晰」;「落筆如飛,厚薄均勻」。圖案紋樣疏密得當,簡潔得體。
爆:是指用色強烈的意思。因為泥人本身體積小,泥坯的內結構起伏變化不大,因此要求在色彩上調子大膽強烈,底色採取原色對比,以引人注目。
惠山泥人的手捏技藝與彩繪裝飾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而在色彩上,惠山泥人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現方法。
首先要處理好圖案紋樣與底色的關系:「遠看顏色,近看花」,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經得起近看,局部不影響整體,底色與紋樣相互襯托。圖案紋樣要做到「少里看多,多里看少」。即妙在多而不亂,達到細細品賞、有看頭的藝術效果。
再說手捏戲文中常用的圖案花樣,不是按照舞台戲服原樣搬抄的。在不失人物角色身份的前提下,基凋色不變,衣服上的圖案紋樣則是隨意發揮,「所以很多藝術家在空閑時喜歡賞花、種花、養貓、喂鳥。這些愛好可以很自然地融化到作品中去。」趙館長介紹道。例如大師王錫康的《說書女》,捏的是位民國初的女性,梳著螺旋型的發髻,手抱琵琶,身穿淺綠底、粉色月季花的上衣,下為雪青褲,配上墨綠色的袖口衣襟邊,桌上是一盆蘭花和梅花,台桌前掛著大紅花配黑邊水波紋的檯布,流露出南方清雅明靜的情調。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鳳翔縣
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鳳翔彩繪泥塑主要分布在城關鎮六營村及周邊地區,相傳明代曾在此駐扎六營軍隊,後軍士轉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製作手藝,利用當地粘性很強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繪,然後到各大廟會出售。當地老鄉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中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鳳翔彩繪泥塑有三大類型,一是泥玩具,以動物造型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掛片,有臉譜、虎頭、牛頭、獅子頭、麒麟送子、八仙過海等;三是立人,主要為民間傳說及歷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鳳翔泥塑共有17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掛臉,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獅;製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膠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練、誇張,裝飾華美富繁,色彩艷麗喜慶,形態稚拙可愛,在全國眾多的民間泥塑中獨樹一幟。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閑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鳳翔泥塑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及較高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和美學研究價值,深為有關專家所矚目。但在商業環境的影響下,鳳翔泥塑藝人往往以銷定產,一味迎合市場需要,這使得許多傳統產品近於滅絕,也使得鳳翔泥塑技藝逐步失去原有的文化內涵,不斷發生變異。 山東高密聶家莊是中國的泥塑發源地之一,作品樸拙、雅俗、艷麗、大氣,富有濃郁的地方氣息,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為當地民眾喜聞樂見。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欣賞水平的提高,聶家莊的藝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大膽借用「撲灰年畫」的色彩,在題材和內容上不斷創新,順應了當地民俗的需要,受到人們的歡迎。
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隆慶,萬曆年間,這里的農民就自己設計用泥做成一種叫「鍋子花」(也稱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後來又把裝火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過以後,再當玩具或裝飾品擺設.最後這各泥塑的品種逐漸發展,並且塗以各種顏色,使其生動活潑。題材豐富,到清朝乾隆年間,聶家莊泥塑又借鑒了楊家埠年畫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和著色上有所創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動作,吏聲音,色澤.動作融為一體.每逢山集,廟會都有賣泥玩具的。 申報地區:河南省浚縣
浚縣位於河南省北部,為鶴壁市所轄。據《資治通鑒》載,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爭奪黎陽倉(當時浚縣稱黎陽),瓦崗軍首領李密手下有一員叫楊圯的大將在此屯兵,得楊圯屯村名。當時軍中有一些士兵會捏泥人,為紀念在戰場上陣亡的將士和戰馬,他們用當地的膠泥捏塑泥人、泥馬。後來軍隊中一些人員就地安置,這門手藝便流傳下來。浚縣泥塑形體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兩小孔,吹時發出「咕咕」的聲音,故稱「泥咕咕」。黎陽鎮楊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產地。
浚縣泥咕咕的基本內容有人物、動物、飛禽三大種類一百多個品種。其製作工具很簡單,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製作者利用這些器具,經過和水、捶制等工序,將當地的黃膠泥塑成作品,然後蘸上松香(現改為墨汁)、洋顏色(現改為水粉顏料)、用自製的麻筆(現改為毛筆)在塑型坯上塗繪,多以黑色為底色,然後再以紅、黃、藍、綠等比較鮮艷的顏色繪出各種圖案,與黑底形成強烈的對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層,放入高與寬約一米左右的磚砌小土窯焙燒。
泥咕咕作品主要有歷史人物、戲曲人物、十二屬相、小動物、飛禽、騎馬人等。浚縣泥咕咕歷史久遠,有著濃厚的民間特色,造型古樸,誇張別致,深受廣大群眾和專家學者的好評,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主要傳承人有王學峰、王安田、宋學海等人,但現代的年輕人不願再繼續學習這門手藝,傳統手藝後繼乏人,逐步失傳,亟需搶救。 潮汕泥塑是一種捏泥藝術,潮州俗稱「土安仔」。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的泥塑與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並稱為中國三大泥塑。相傳南宋末年,始祖吳靜山自福建漳浦攜眷到大吳定居後,以塑造泥玩具為生,其技藝世人相傳,逐漸發展,蔚為大觀,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清光緒年間,大吳泥塑進入繁榮發展期,以吳潘強為代表的大吳泥塑藝人相繼涌現,捏塑技 藝日臻成熟。大吳泥貼塑技術獨樹一幟,有文身、武景、臉譜等流派手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品種豐富多采,色彩鮮艷自然、清新典雅,藝術造詣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敦煌
敦煌泥塑歷史:魏晉南北朝
敦煌莫高窟以其豐富多採的壁畫而成為敦煌藝術中的耀眼部分,但就石窟藝術而言,雕塑、建築、壁畫三者是互為依存的統一整體,其中雕塑部分由於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靈,在石窟中處於顯著的位置,因而是石窟藝術的主題。莫高窟因系沙礫性岩石,質地疏鬆,不宜雕鑿,所以佛像多為敷彩泥塑。保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彩塑約729個,其中「影塑」456個。從造型風格的變化來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以孝文帝太和改制為界線。改制前的作品風格較多地保留有外來佛像藝術的痕跡;改制後的佛像造型更多地受中原「秀骨清像」藝術風格的影響。
雕塑在石窟中的位置對整個石窟藝術起著主導作用,窟內壁畫是圍繞這些塑像而展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像一般有菩薩脅侍左右,組成一佛二菩薩的形式組合。佛像有彌勒像,釋迦、多寶並座等,早期佛像以交腳彌勒像為常見。體態較大的佛像通常被置於正壁,以圓雕手法表現,體態較小的佛像被置於窟內南北兩壁上端或中心方柱四壁,以圓雕或影塑相結合。形象的位置擺放與與其身份地位密切相關,神或人以他們不同的身份地位被置於不同的角度,如佛均以 正面形象放置,並有一定呈式化的坐式,顯得庄嚴神聖,菩薩則以半側方式擺放,胡人則多以側面形式出現。
北朝後期雕塑組合出現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的五身組合,逐漸演以隋唐出現的一鋪七身或九身的群像組合。隨著有中心方柱的「支底窟」的減少,佛像均以固定的組合模式被置於正壁。這也是外來文化逐漸民族化的過程。
敦煌泥塑製作工藝特色
敦煌雕塑在製作上分泥塑和彩繪兩個過程,所以又稱彩塑。泥塑階段除幾個唐代巨佛為石胎泥塑外,一般都是用木頭作身架,外面用穀草、蘆葦或芨芨草捆紮身架,塑泥一般有兩層,里層用草泥粗塑,外層用紙漿泥或棉花泥精塑,塑造完畢,干後上色即完工。影塑部分一般先用模型塑好,然後貼在壁上,經描繪後有浮雕效果,這種工藝兼有彩塑和壁畫的功能,使得三維的彩塑和二維的壁畫在石窟內的組合更加協調和渾然一體。塑像造型圓渾,形體結構以外來佛像粉本為主,呈式化較強,效果統一完整,但不夠精確。造型技巧還保留著石雕手法,沒有充分發揮泥塑自身特有的舒展性能。魏晉南北朝時期塑像的形體比例有一個漸進過程,佛像菩薩的身段漸趨修長,至西魏由於中原審美觀念的影響,人體比例誇張到高峰。
敦煌泥塑風格造型特點
在塑像造型特徵上,孝文帝改制以前的塑像,臉型長方,鼻挺額平,頸長,肩寬胸平,衣著式樣為右袒式或通肩式,菩薩梳有高髻,上身半裸,神情端莊。受外來影響以及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影響較重。孝文帝改制以後,中原審美觀念給敦煌人物從造型到服飾以全面影響。南北門閥世族享有世襲的高官厚祿,並有家學,文化素養很高,思想上崇尚清淡玄學,過著孤傲獨立,任性不羈的生活,並以清瘦為美,這也是「秀骨清像」審美意識的社會基礎。受之影響塑像形體扁平,脖頸細長,臉型瘦長,整體形象瘦而不失骨法,對形體結構的表達能力有所增強。塑像服飾部分也融入了中原漢式衣冠,佛像內穿交襦,後套對襟袈裟,腰圍長裙,肩披裟巾交於胸前,南方灑脫的「秀骨清像」在這一時期得到體現。
另外在北朝末期的北周,由於北方民族的統一及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強在雕塑造型上出現了「面短而艷」的新形式,佛像呈頭大,體壯,臉型方闊的特徵,標志著莫高窟藝術風格的又一次轉變。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戰亂紛爭動盪不定的時代,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動不斷對文化造成沖擊和影響,敦煌所處位置雖相對穩定,由於大文化背景的作用對其石窟藝術不斷施以影響,使這一時期的藝術呈現豐富多變的面貌。
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禿上底粉,再施彩繪。阿里製作過程圖解,這個製作不需要那麼麻煩,只需將其捏成阿里的模樣即可。
2. 簡單泥塑的具體製作方法
1、做茶壺,只需要一塊棕色的泥、小刀和鉛筆。
3. 學習泥塑都需要掌握哪方面的東西呢
學習泥塑需要掌握的知識就是生活的知識要留意觀察。1、師造化,做什麼就把對象當老師仔細觀察揣摩,加以塑造。2誇張變形、變化加強突出的特點,消弱不重要的環節。
4. 簡述泥塑的基本技能
所謂基礎就是發展的准備,是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現今的基礎教學是建立在當代藝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基礎教學的重點也應該放在學生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及推動志趣的培養上。根據雕塑專業的特點及我個人多年的積累,在這里提出一些有關雕塑基礎教學的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首先,從教學方法上,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對專業的熱愛是關鍵,要把教學的重心從「教」轉到「學」上來。我們的工作是如何為學生提供一個進入藝術人生的平台。教學應在一個藝術思考的環境下展開的,讓學生獨立思考尤為重要,老師只是必要時給與引導作用。他們能在這個環境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面對的藝術人生的勇氣和自信。而這種勇氣和自信是通過了解學習當代藝術和對前代大師們的藝術思考獲得的。
其次,從教學內容上,我個人認為基礎教學中技能的訓練並不是最重要。人體泥塑訓練也不應該只是培養寫實能力,而在西方從二十世紀初人體就逐漸喪失了在雕塑的語言中原本占據的主導地位。雕塑已經不是在空間中用大理石和青銅再現我們的身體,從而獲得審美感動的藝術了。因此,多年以來在雕塑教學中所採用以培養學生掌握人體寫實能力為主要內容的理念,有待修正。而由此又引發了理論問題:什麼是當代雕塑家所需要的基本功?現代雕塑教學中的基礎是什麼?
5. 民間泥塑的民俗文化和藝術特色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
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關於泥塑,中國各地有著不同的民間風俗,流傳著很多動人的傳說故事,這些構成了泥塑藝術的精神內核。民間泥塑的用途主要有祈子延壽、納福招財、驅邪避災和裝飾擺設等。
女媧造人
在中國的上古神話中,人是女媧用黃河裡的泥捏塑出來的。
傳說女媧摶土造人的地方就在河南淮陽,當地人稱女媧為「人祖姑姑」,並建有「人祖廟」。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淮陽都要舉行「人祖廟會」,與其他地方廟會有所不同的是,在淮陽的「人祖廟會」上會陳列和買賣一種叫做「泥泥狗」的神奇泥塑。這些泥塑造型奇異,色彩古色古香,當地的老藝人稱,他們做「泥泥狗」的手藝就是「人祖姑姑」女媧傳下來的。人類學家認為,「泥泥狗」與上古的圖騰有關,是流傳至今最為古老的泥塑和中原早期文化與藝術的樣本。
節日玩具
泥塑成本低,費工少,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往往和節令、禮儀、風俗聯系在一起。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製作,作為商品出售。據記載,宋代杭州也是塑捏泥人盛行的地方,產品多為泥娃娃,稱為「磨喝樂」。據民間傳說,磨喝樂是佛祖釋迦牟尼在迦毗羅衛國為王太子時親生的兒子,成年後隨父出家,修成正果,成為十八羅漢之一。每逢七月七日,不僅平民百姓買回去「乞巧」,達官貴人也要買回去供奉玩耍。
「泥象」與「泥春牛」
南宋都城杭州,至今還可見到一種泥塑的小象,和泥娃大小差不多,被人們奉為神獸。泥象的產生源於皇室的南郊祭天禮。南宋王朝每三年舉行一次郊祭大禮,儀仗隊由當時越南進貢來的大象為前導,觀看大象的排練是當時人們的一大樂事,故泥塑小象應運而生。其他還有泥神象、泥鬼怪、泥禽、泥獸、泥花、泥果等,大多為孩童玩耍之物,也有作為案頭陳設的。
無錫的「泥春牛」與儺信仰有關。南宋杭州有「鞭春」儀式,立春當日,由臨安知府帶頭,手執彩扎牛鞭,在「牛」(泥牛)身上抽打三次,作為春耕開始的象徵,稱為「打春」,寓意陰氣消退,陽氣上升,萬象更新。立春前後,街市上有小泥牛出售,鄰里間相互贈送,被視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吉祥物。
寺廟中的彩塑造像
寺廟中的彩塑造像是中國泥塑重要的組成部分。宗教彩塑造像內容多為佛教、道教、地方神祗、紀念性人物、神話及民間傳說,其中以佛教造像為主流。西漢末期,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國,藝人們在繼承傳統造像的基礎上,又吸取了印度雕塑藝術的精華,使中外的造像藝術得到有機的結合。佛的庄嚴典雅、菩薩的親切端麗、弟子的容忍豁達、天王力士的勇猛威嚴、供養者的虔誠唯諾都栩栩如生,描繪了佛國的理想境界。
敦煌莫高窟彩塑保存著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歷代的塑像3000餘尊,其中圓塑像2000餘尊,壁塑浮雕1000餘尊,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和力士等,均採用泥塑彩繪,以捏、塑、貼、壓、削、刻等傳統技法成型,用點、染、刷、塗、描等方法施彩。
唐代是中國彩塑造像的頂峰時期。山西五台縣佛光寺內的彩塑,塑工寫實沉厚,製作精美,姿態優雅,比例勻稱,面部豐腴,雙手纖巧,顯示出溫柔嫵媚的神采,堪稱中華彩塑的瑰寶。山西平遙縣雙林寺的2000餘尊佛像彩塑,姿態各異,風格獨特。江蘇蘇州紫金庵內的18尊羅漢塑像,遠看疑是絲綢,近看才知是彩塑。陝西藍田水陸庵壁塑《佛教故事》,場面宏大,內容豐富,塑工細致。
6. 泥塑的歷史
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考古工作者從兩漢墓葬中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製的。
漢代先民認為亡靈如人生在世,同樣有物質生活的需求。因此喪葬習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這在客觀上為泥塑的發展和演變起了推動作用。
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動,社會上的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
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傑出的代表。他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道子學成,惠之不甘落後,毅然焚毀筆硯,奮發專攻塑,終成名家。為當世人稱贊:「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製作,作為商品出售。北宋時東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樂」在七月七日前後出售,不僅平民百姓買回去「乞巧」,達官貴人也要在七夕期間買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著名的產地有無錫惠山、天津「泥人張」、陝西鳳翔、河北白溝、山東高密、河南浚縣、淮陽以及北京。
(6)泥塑小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天津「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年間發展起來的,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180年歷史。泥人張彩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能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捨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
泥人張彩塑適於室內陳設,一般尺寸不大,約40厘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凈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復砸揉而成的「熟泥」。經藝術家手工捏製成型,自然風干,再施以彩繪。
惠山泥人品類豐富,分為粗貨、細貨兩大類。粗貨又稱耍貨,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題材,採用模具印坯,手工繪彩,其造型誇張,線條簡拙,整體豐碩稚胖,彩繪用筆粗放,色彩對比強烈。主要供兒童玩耍。細貨是以手捏為主塑造藝術形象。
內容大多以戲劇題材為主,故稱手捏戲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現時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從腳捏起,從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組合,一氣呵成。
在彩繪上則以細膩的筆觸,從頭到腳,從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襇作精緻的描繪。手捏戲文再現了戲劇演出的典型場景,突出戲劇人物的瞬間神態,造型生動,色彩艷麗悅目,裝飾精美,歷久不衰。是人們家居的裝飾品和送禮的佳品。
7. 泥塑的特點
1.純手工製作,十一道工序,費時半年
純手工製作,創作毛稿制模、翻胚,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出線、裝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工序復雜,製作周期為一周到半年。傳統的 陝西泥塑創作者主要為農民,他們在農閑或農忙時的夜晚休息時,應連聊天、聚會、看戲時每人手裡都拿刺銹或草編,男士則做石器、木活和泥塑。久之,便創作出令人贊嘆的並不為人所知的泥塑精品。正是因為每一件都純手工製作,每一件都有細微的區別,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
2.造型生動活潑,展現黃土耕農醇樸民風
傳統的陝西泥塑 俗稱「耍貨」,該傳統始於先秦時期,是老人們贈送給滿月小孩的而製作的,造型優美,生動逼真。傳統泥塑以老虎掛片、坐虎、立人最具特色。因為對於小孩來說,與虎為伴,才長得旺,才有出息。漸漸地,大人們也開始被這種可愛的泥塑造型所吸引,發展了有人物、動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片,如猴、觀音、財神、京劇臉譜等。
3.選材講究,在美學的基礎上,保證堅固穩定
傳統的陝西泥塑,其原材料來自於沉澱數百年的萬泉溝,選材講究,比普通泥塑堅固、穩定,不易變形,方便攜帶和寄送。在上彩前用白膠粉鋪墊,形成一層光滑的保護層,有利於防水的作用。與普通泥塑工藝不同,為了的增加裝飾造型之美,個別泥塑品在出模後、晾乾前,進行插針的工序,保證點綴小品不脫落,堅固實用,具有美學價值。
4.顏色飽滿,大品綠大品紅的運用,獨具中國傳統特色,寓意深遠
色彩選擇上原來都以紅、綠、黑為主色,色彩的對比比較明顯。原節日用它來送至親好朋,來表達主人的一片特有的豪爽和對朋友的祝福之性。各種色塊和紋樣有著特定的寓意。綠色,意萬年長壽;紅色,意四季紅火;石榴,意多福多子;艾草,意去毒辟邪;海棠,意富貴;蝴蝶,意多福;牡丹,意吉祥高照;貫錢,意萬貫利錢。這些有「講究」的符號,在求生、趨利和避害觀念的統攝下,串聯組合成一件完整的藝術作品。
5.獨創白描泥塑,線條流暢,展示素雅清秀
受中國書法繪畫的影響, 獨創白描類型的泥塑,線條流暢,常為一筆到底,簡單不累贅,展現素雅清秀的特點。除了純白描外,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二度彩繪創作。形成大俗大雅,別具一格的風味,為傳統工藝品中所罕見。其實,陝西彩繪始於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其彩繪紋飾與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