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論語選讀中的知識點
2009年浙江高考語文《〈論語〉選讀》復習指導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孔子是如何評價師和商的?你是否贊同孔子的評價?為什麼?(4分)
怎麼理解「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這句話所包含的意思?
過猶不及。贊同孔子的評價,理由是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任何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應互相牽制、互相補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贊同孔子的評價,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評析】「狂」與「狷」是兩種對立的品質。一是流於冒進,進取,敢作敢為;一是流於退縮,不敢作為。孔子認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於狷。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任何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應互相牽制,互相補充,這樣,才符合於中庸的思想。
由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對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雖然他主張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並不多,因此他也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處。換句話說,在生活中「中庸之道」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選擇,有的時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時候又需要「狷」一些。
《論語》中談到啟發式教育,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 ,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誨人不倦》)
(孔子主張實踐「仁愛」時不妨從小處著手,能以自身作比方去類推別人,所以孔子說:)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仁者愛人》)
子曰:「不憤不啟, 。 ,則不復也。」(《誨人不倦》)
練習:
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既來之, 。(《為政以德》)
2.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 。 ,而由人乎哉?(《克己復禮》)
3.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知其不可而為之))
4.子曰:「老者安之, , 。」(《仁者愛人》)
5.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 , 。」(《君子之風》)
6.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 ,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周而不比》)
7.《論語》中有顏淵直接贊嘆孔子學說高深難測、無所不在的句子,就是「仰之彌高, 。
,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高山仰止》)
8.「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 , 。」(《中庸之道》)
三、《論語》探究題例題分析及練習
1.對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信念,不少隱者對孔子的行動持否定態度,連他的弟子也頗有微詞。當他與弟子被困於陳蔡之間沒有糧吃的時候,他曾經徵求三位弟子對行道的意見和看法。子路持懷疑態度,認為孔子也許還沒有達到仁、智,子貢肯定孔子之道極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孔子為何堅持自己的信念?你怎麼看孔子的這種行為?請簡述之。(不超過100字)(6分)(《知其不可而為之》)省考試院第一次例卷題
1.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堅信自己的事業合於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實現,也要給後人樹立一個典範。「不可」不是孔子的錯,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證明天下見識淺,反而顯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2.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4分)(《知其不可而為之》)
省考試院第二次例卷題、2009年考試說明例卷題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1)你認為楚狂接輿會贊成誰的觀點?顏回會贊成誰的觀點?
(2)你贊成誰的觀點?為什麼?
2.(1)楚狂接輿會贊成桀溺的觀點,顏回會贊成孔子的觀點。(2)贊成孔子的觀點。①孔子的言論反映了儒家改革社會的良好願望和積極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導消極避世,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為改革社會現狀而努力,這是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②假如亂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麼亂就得不到抑制,其亂更甚,知其不可而為之實則體現了一種擔當、奉獻和犧牲的精神。③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看似「不可為」的難題,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態對待,問題永遠存在,「為之」才有希望。
贊成桀溺的觀點。①亂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來改變社會,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這一點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潔身自好、修身養性、保存實力以待治世,這在亂世中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方法。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精神雖然可嘉,但事實上是時間和精力的無謂浪費。
練習:
1.在人與人的交往問題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誠實交往的目標,但孔子同時又以「仁」為標准,不贊成同任何人進行交往。他反對把交往降為黨派活動,除主張要「適中交往」外,孔子還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人之過也,各於其黨。」(《里仁》)。可見,在交往問題上,孔子認為我們不可以放棄自己的意志和立場而依附於他人,甚至把交往蛻變為一種結黨營私的活動。對孔子的這種交往觀,你是怎麼看待的?請結合現實進行分析。(不超過100字)(《周而不比》)
1.當今社會需要和諧,為了使交往者之間有一種和諧、完美的狀態,必須追求友好交往和誠實交往的目標;但在交往中還是應該保持交往主體的獨立性,不能把交往活動變成結黨營私的活動,因此要選擇交往對象,適中交往。
2.孔子主張以德治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他堅持認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但他的主張卻被當時的人們視為迂腐。你怎麼理解孔子的這種堅持?請簡述之。(不超過100字)(《為政以德》)
2.在歷史進步與道德墮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選擇了以道德作為評價社會的價值准則。從現象上來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義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會。在孔子學說保守的現象後面,包含著對人類永恆精神的追求。
3.孔子認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養生、送死和祭祀。統治者要「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他反對橫征暴斂,認為「苛政猛於虎」。他勸魯哀公減輕人民的賦稅,藏富於民:「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張君民平等、貧富不分的呢?請簡述之。(不超過100字)(《為政以德》)
3.不是。孔子主張的不是均貧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於統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對百姓是需要教育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麼?教之以禮、信、孝悌。
6.孔子說:「仁者愛人」;孔子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請你從交友的角度,聯系現實,談你的理解。(《周而不比》)
6. 在現實中確實有些人不值得我們去「愛」,對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惡痛絕,真正的仁者是「愛憎分明」的,愛人,才能使人們敬佩你、歸順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遠離你。孔子的「愛人」並不是不講原則的愛。
7. 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誨人不倦》)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面對子路、冉有的同一問題,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華很困惑。孔子的解釋體現了他怎樣的教育思想?如果子貢問同樣的問題,孔子會如何回答?為什麼?對孔子的這種教育思想,你有什麼體會?
7.因材施教。聞斯行之。因為孔子認為子貢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他是能夠把握好做事的度的。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為他經常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對每一位學生的才能特點、性格特徵都心裡有數。如「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予不仁」「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等。
8. 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誨人不倦》)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面對子夏帶有刁難性的問題,孔子是如何啟發教育他的?
(2)本來是孔子在啟發子夏,可為什麼孔子卻說「啟予者商也」?
8.(1)孔子說再好的畫也是要畫在潔白的底子上,告誡子夏再好的文學也應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捨本逐末。
(2)孔子這里就是在教育學生做人要朴實,要以內在德行為務,少一些外在虛偽的花里胡哨的東西,他一啟發,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師的教誨並且能舉一反三、啟發老師,而老師肯定並謙虛地接受他的這種理解,這是一種讓人羨慕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9. 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孔子和曾子的言論表達了他們的交友之道。
(1)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麼不同?
(2)你怎樣評價他們的交友之道?
9. (1)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導、不可則止三方面,強調自主平等真誠的獨立人格;曾子從交友的意義出發,強調文章學問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養仁德。
(2)兩人從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態度與方法,孔子從仁德出發,強調交友需要平等真誠;曾子側重交友的方法。兩人追求的要義是一致的。
10.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曾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理想生活圖?
(2)你贊同曾點的理想嗎?
10. (1)描繪了一幅師生暮春郊遊的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
(2)贊同:因為曾點勾勒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和樂景象圖,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嚮往的「禮治」的社會境界,表現了曾點安詳自得的人生態度。不贊同:曾點缺乏濟世大志,反映了他消極避世的思想,而儒家講究入世,講究積極進取。
浙江六校聯考語文試卷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4.「長幼之節」在文中指什麼?「君臣之義」指什麼?(2分)
25.子路所說的「道」的含義是什麼?子路認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麼?(2分)參考答案:24.「長幼之節」指老人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君臣之義」指有才能的人應出仕輔佐君王。
25.「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張,如施行仁義,恢復周禮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應該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義,如今,有才能的人卻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潔,而不願意出仕輔佐君王來推行道義。
寧波市2008學年第一學期期末統考試卷高三語文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18、7)……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14、39)
24.丈人與荷蕢者的言論表達了他們對孔子的看法。
(1)丈人與荷蕢者都不贊同孔子哪一種處世態度?(1分)
(2)丈人與荷蕢者在批評孔子時,他們的態度和角度有什麼不同?(3分)
參考答案:24.(1)知其不可而為之。(1分)(2)丈人以不屑的態度批評孔子不務實,荷蕢者規勸孔子要學會變通。(3分)
金華十校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5分)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3.這段文字生動反映了孔子作為老師和作為父親兩重身份的教育特點。
(1)從這則材料中看,作為一個老師,孔子有怎樣的教育教學思想?請簡要回答。(2分)
(2)作為父親,孔子這樣教育兒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溫情?請你就此談談看法。(3分)
參考答案:23.(1)方法上,孔子重視啟發誘導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思想。內容上重視詩教與禮教。(2)示例一:我不認為孔子對兒子缺乏溫情。孔子「遠其子」是不偏愛兒子,說明孔子教學上不偏私,有教無類,對學生一視同仁。「遠其子」實際上是對子女的嚴格要求,是君子愛子的體現。
示例二:我認為孔子對兒子確實比較疏遠。無私,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無情。對兒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可能工作確實忙,對兒子的學習有些顧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鯉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限,對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可能有些灰心。從最終的結果看,孔鯉學無所成,是不是也可證明孔子教育兒子並不成功。(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即可。)
溫州中學200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期末試卷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根據提示在橫線上填入相應的內容(4分)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2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禮」,一方面又肯定其為「仁者」。由此,我們可以窺見孔子的仁的標準是 ,而不是 。
參考答案:維護王權(對國家社會的貢獻),愛護百姓/小信(小諒)。(4分)
諸暨市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三語文試題
閱讀《論語》中的幾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7.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孝,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24.孔子的治學態度、教學思想等受其政治傾向的影響較為明顯。
(1)上述文字中哪一句話最能體現孔子的治學態度?(1分)
(2)依據上述對話,你認為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治學態度和教學思想?(3分)
參考答案:24.(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因為孔子的政治傾向比較保守,主張復古,推崇周禮,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學態度、「予欲無言」、順乎天理、歌手禮樂等教學思想,與他的基本政治傾向是想和相應的。(第24題4分,第一個采分點1分,回答「述而不作」即可。第二個采分點3分,只要能分析指出「孔子的治學態度、教學思想和他的政治傾向是一致的」即可,語言組織不必過分拘泥)
杭州高級中學2009年第6次月考語文試題
閱讀《論語》中的幾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7•11)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9•11)
24.(1)當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時,孔子的話語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試問,得以充分表達這種情緒的修辭手法是什麼?(1分)
(2)孔子通過平時的言行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和崇敬。請結合上面三段談談其理由,並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24.(1)反復(2)第一,孔子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性格上的理解和引導。第二,孔子不僅希望自己的學生「博學於文」,還希望學生「約之以禮」,更難得的是對學生採取了「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一點一分,簡要分析一分。)
學軍中學2008學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閱讀《論語》中的幾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一)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二)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三)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四)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10. 孔子說自己「樂在其中」,談談你對此處孔子提及的「樂」的內涵的理解。(2分)
11. 後世的儒者遵從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捨生取義」,董仲舒提出「正其義不謀其利」,都力圖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從上述幾章看, 儒家價值觀的核心是什麼?說說這些觀點對你現實生活的啟示。(不超過50字)(4分)
參考答案: 10.(2分)樂:為心中的堅定信念(道德修養、仁的追求)而樂,為能夠堅守「樂」而樂。11.儒家的核心價值觀特色——重義崇德。(2分)啟示:在艱難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飽經憂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牢記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個方面就給2分,言之成理即可)
2009屆浙南三校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卷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5分)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4.(1)從「何以伐為?」和「焉用殺?」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張,那麼孔子提倡的是什麼呢?(1分)
(2)孔子強調「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學生對求「鳴鼓而攻之可也!」,這樣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嗎?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呢?(4分)
參考答案:24.(1)以德治國(1分) (2)孔子為政的根本思想應該是以德治國國,並且這種以德治國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說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並不是無上的,有時在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1分);冉有的這些話讓孔子覺得他是那種屢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認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種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應當去聲討他。(1分)表述通順、完整(1分)(共4分)
浙江省桐廬中學2009屆高三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2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請你談談對「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的理解。
參考答案:把實行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的確責任重大;為之奮斗一生,的確路途遙遠。這正所謂任重道遠。這樣的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這樣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人生,是值得我們學習並終生追求的。
2008學年浙江省麗水中學高三年級第三次月考語文試卷
20.請結合現實生活或自身實際,談談你對《論語》中的這一名句的理解和感悟。(5分,60字左右)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參考答案:20.(賦分:一要有自己的一定的理解感悟,二要結合現實生活或自身實際,各為2分)
參考:(1)由於現實中大多數人在富貴面前往往會不擇手段,故,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我們認同孔子這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不義手段取得富貴,是不道德的,如過眼浮雲一樣毫無價值。
(2)我們長期以來對孔子「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句話的上述理解可能是不準確的,起碼是不到位的。事實上,孔子的這一思想,是在為無權無勢的「窮人」「正名」,即賦予道義上的合法性,它與《論語》里的另一句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異曲同工。簡言之,孔子在告訴我們:在一個無道即不義的社會中,做一個無權無勢的窮人不是丟臉的事情。
24.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2009屆高三語文第7次月考
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終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4.(1)綜合上述5段材料說說在傳統儒家看來,作為一個優秀的人應具有哪些素養?(2分)(2)你認為這些素養中哪種最重要?為什麼?(2分)
參考答案:24.(1)應具有如下素養:堅守正道,心懷仁愛之心,心胸開闊,意志堅毅,博學多才,(寫出3個給1分,3個以上給2分)(2)任選一種,言之有理即可。(2分)
浙江省湖州中學2009年3月月考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7•34)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8)
24.細析這兩章內容,對於教育學生之事,孔子的態度有何矛盾之處?如何理解此矛盾?
參考答案:24.⑴在第一章中孔子強調自己教育堅持「誨人不倦」的態度;在第二章中孔子卻有「則不復也。」(即不再教他)的態度。(1分)
⑵這兩章里體現孔子的育人態度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可見孔子非常注重學生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他強調學生首先需要進行思考,嘗試表達,只有在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基礎上,老師才會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只有在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的時候,他才「則不復也」。如果學生自身有求學之心,他就會誨人不倦。(3分)
浙江省東陽中學2009年3月月考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24.「荷蓧丈人」對待子路為何先前語含譏諷,後來則熱情款待了呢?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24.⑴因為荷蓧丈人是隱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來,孔子這些人不參加勞動卻
熱衷於政治而去周遊列國,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語含譏諷,表示不滿和諷刺。
⑵看到子路面對自己的批評與不理睬反而表現出恭恭敬敬的樣子,丈人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邀請子路留宿其家,並殺雞為黍,見其二子。丈人這樣做是有意讓子路看看隱者恬淡寧靜的田園生活以及全家團圓的溫馨場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現身說法改變子路周遊入世的觀點。
Ⅱ 知識大全113頁上的論語
感受著你的情懷。你是一幅畫,身臨其境;你是一花園,欣賞無窮;你是一迷宮,精彩無限。賞不忘四月的風景,看不夠人間的喜悅。
四月,我向你走來,驚擾了春姑娘的夢境。剛剛羞澀打著朵兒的花,
Ⅲ 論語的知識點
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註解: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為並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折。(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二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註解: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
Ⅳ 誰知道《論語十則》的知識點!
論語十則
原文及譯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四書五經指
四書 中庸 大學 孟子 論語
五經 詩經 書經 禮經 義經 春秋
十個成語
學而時習之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歲寒松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差不多了
Ⅳ 有關《論語十則》的所有問題及知識點
論語十則
原文及譯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四書五經指
四書 中庸 大學 孟子 論語
五經 詩經 書經 禮經 義經 春秋
十個成語
學而時習之 溫故知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 擇善而從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歲寒松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差不多了 ,都是我原來的資料,加油
Ⅵ 《論語十則》翻譯以及知識點
第一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時常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時常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將「時習」解釋為「時常地復習」。「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時,按時.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10)曰:說,說道。 (11)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接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12)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 (13)不:不是。 (14)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15)自:從。 (16)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編輯本段第二則:為人處事規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像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出謀劃策是否盡心盡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誠相待了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時常復習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註: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檢查,反省。 為:替。 謀:謀劃。 忠:盡心盡力。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編輯本段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註: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溫:溫習。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體會和通悟新的內容兩重意思。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借。 為:動詞,作為。 師:教師,老師。 矣:句末語助詞。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編輯本段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 學:學習。這里指死記硬背不求甚解。 而:連詞,表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通「怠」。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編輯本段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是:這。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編輯本段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孔子說:「見到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相同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句末語氣詞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編輯本段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 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的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漢語里「三」往往不是具體數字。 行:走路。 必:副詞,一定。 師:老師,先生。 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擇:選擇。 其:代詞,他們。 善者:好的,這里指優點。 而:順接連詞。 從:跟從,學習。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編輯本段第八則: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而實現使命的道路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奮斗,這不也是很遙遠的嗎?」 詞語解釋: 弘毅:胸懷寬廣,剛強勇毅 仁: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已:停止
編輯本段第九則:修身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天氣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里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編輯本段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編輯本段逐則註解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來教育學生。他後來被尊稱為「聖人」。孔丘 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春秋戰國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麼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麼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於前者。而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為「亞聖」。
編輯本段關於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在之前,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本書也被稱做「六經」,其中的《樂經》後來亡佚了(焚書坑儒導致),就只剩下了五經。《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四書五經的出處
出處:《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詩》、《書》《禮》、《易》、《春秋》也。」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五經」合稱《四書五經》 儒家的五種經典,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 四書五經
論語十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Ⅶ 孔子和論語的知識點
一、常識部分
1、《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論語》是早期語錄體散文,語言基本上是口語,明白易懂。文字簡括,一般只敘說自己的觀點,而不加以充分的論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是儒家學派的經書。
二、關於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為「至聖」「聖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對殘暴統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開私人辦學、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我國歷史上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第一人。
三、字詞部分
1、通假字
(1)不亦說(yuè)乎。 (「說」同「悅」,愉快。)
(2)誨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聰明。)
2、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時:時間名詞用作狀語,按一定的時間。
(2)溫故.而知新。。。
故:形容詞用作名詞,學過的知識。 新:形容詞用作名詞,新的體會,新的發現。
(3)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用作名詞,賢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3、古今異義
(1)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允許或能夠。
(2)是.知也。 是:古義,這,這個,這樣。今義,表示肯定判斷的動詞。
(3)死而後已。.. 已:古義,停止。 今義,已經。
(4)三.人行。 三:古義,表示多。 今義,三,表示確數。
4、一詞多義
(1)而:
①學而.時習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溫故而.
知新。
而:表承接。
②人不知而.不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
不學則殆。
而:表轉折,卻。
(2)知:
①人不知.而不慍。 知:了解。
②溫故而.知新。 知:領悟。
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知:明白。
④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聰明。
5、論語中的成語
(1)不亦樂乎(2)溫故知新(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4)見賢思齊(5)三人行,必有我師 (6)擇善而從 (7)任重道遠(8)死而後已 (9)歲寒松柏 (1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 學而不厭 (12) 誨人不倦 (13) 不恥下問
四、與學習有關
1學習方法
(1)學而時習之。 (2)溫故而知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