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泰哥小知識
擴展閱讀
景區基礎設施欠缺怎麼說 2024-11-07 12:35:08
怎麼配歌詞英文 2024-11-07 12:26:25
兒童的血管怎麼找 2024-11-07 12:14:20

泰哥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8-20 09:45:36

1. 小孩如果易被錯誤知識引導,我覺得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是個錯誤,1.動物能站立行走,母羊長角 2.泰哥

哥們你這個 動畫片不就是這樣嘛

2. 關於顏色心理學的發展史〔請詳細一點,謝謝〕

人類從古代開始,歷經中世紀、文藝復興以至到19世紀中葉,對心理的探索和研究,都是處於一種無明確的研究目的、目標,無明確的研究思想、方法的混沌狀態下自發的或不自覺地進行的,夾雜在對哲學和神學的研究中。心理學的內容融匯或包括在哲學和神學的內容體系中,心理學家是由哲學家、神學家、醫學家或其他科學家兼任,心理學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辯的方法。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可以說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心理學專著。
心理學的真正歷史,是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才開始的。
馮特,是公認的第一個把心理學轉變成一門正式獨立學科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心理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學家。他的《生理心理學原理》是心理學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心理學專著。
心理學既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又是一門年輕的科學。


心理學在成為一門獨立科學之前的發展

古代東方的心理學思想

禁止解剖肉體造成對人體構造的不理解。在東方各國(而後在古希臘)都認為血液循環具有決定性意義,認為生命力的基礎是兩種因素:血液的濃度和血液中的空氣。古埃及的醫學紙莎草文獻認為,人類是一種「起源於用鼻子吸入萬靈氣體的生物」。中國醫學文獻認為心臟是身體之本,是心理活動的主要器官,氣是生命機能的基礎。氣在人體內與其他的組成部分相混合,既有生理的功能,也有心理的功能。它賦予人以語言的能力,成為「思維的動因」。
古印度到後來在「心臟中心」說的同時又出現「腦中心」說。


古希臘羅馬的心理學

樸素唯物主義的出現,使人們認為自然界的因果起源存在於自然界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超感覺世界中的、經不起邏輯分析和試驗研究(觀察)的、隨心所欲的力量的作用之中。
德漠克利特、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封建社會的靈魂學說

在歐洲,基督教取得勝利,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後,嚴重摧殘已經衰落的古代文化。它讓人們仇視一切以經驗和理智為基礎的知識,而強調教會教條的千真萬確。古跡被毀壞,圖書館被封被燒,書本被用以各種諸如取暖的莫名用途。
阿拉伯文化則向經驗、向對自然的實證知識接近。伊本-西拿和伊本-魯士德



文藝復興時期的心理學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心理學思想的歷史也是從對亞里士多德關於靈魂學說的爭論開始的。思想家們對亞里士多德學說持否定態度,在他們看來亞里士多德學說已被改造成符合教會和煩瑣哲學的教條。他們自己對世界不能作出解答時,便把希望寄託在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各種學說上。


十七世紀的心理學說

機械決定論。認為,活的軀體是一種機械繫統,不需要任何隱秘的質和靈魂對它加以解釋。意識是個人所固有的,通過內心觀察獲得關於本人心理狀態和動作的盡可能確切的知識的能力。激情是在人體內由於人的本性而形成的指使人趨利避害的行為調節器。


十八世紀的心理學說

牛頓物理學和哈勒生理學,決定了這一世紀自然科學的面貌。


十九世紀前半期的心理學說

反射學說

19世紀末20世紀初,心理學的研究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出現了以馮特、鐵欽納為代表的構造主義學派,以詹姆士、杜威、安吉爾為代表的機能主義學派,以華生、托爾曼,斯金納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學派,以維台默、考夫卡、苛勒為代表的格式塔學派,以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等等。這些學派的基本理論觀點不同,研究的范圍和方法不同,卻都想以自己的理論體系來統帥整個心理學,於是形成長期的爭論和對峙。這在一個新學科的開創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它表明這個學科的不成熟,也表明它正在發展壯大。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些學派萎縮了,有些學派發展了,新行為主義和新精神分析學派成為兩個比較有影響的學派。到了6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人本主義心理學,它反對用機械論和還原論的觀點研究人,主張心理學應是人化的心理學,強調研究人的本性、價值、尊嚴和自由。與此同時,認知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研究的新方向,它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決定於認識活動,強調心理學主要應研究人類認識的信息加工過程。還應該指出,二戰以後心理學的研究中心是在美國,其他國家多是學習和借鑒美國的心理學。近些年來已經出現了從本國實際出發研究心理學的傾向,這種傾向先是出現在歐洲、接著出現在亞洲。

我開設這個站點,目的就在於推進我國心理學的研究、發展和交流,結合中華民族特有文化和現實工作生活,多出成果,使我國的心理學研究水平能夠出現較大飛躍。


參考資料:
北大心理學專業聽課筆記之西方心理學史簡編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研究中心
古代前期的心理學觀念古希臘人信奉萬物有靈論。
秘教相信人死後可以得到快樂的永生。阿爾阜斯秘教的影響最大。
泰勒士(米利都學派):認為水是萬物的根源,萬物由水生成,消滅後復歸為水。 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自然現象的基礎不是物質的始源,而是數及其關系。數構成了宇宙的"秩序"――社會"秩序"的原型。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慾。理性在腦,智慧也在腦,情慾在心臟。動物只有後二者而沒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齊備,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畢達哥拉斯由實驗發現了樂器的弦長與音高的關系是整數。
愛弗斯學派與埃利亞學派是對立的。前者是古代西方辯證法思想的代表;後者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學思想的代表。赫拉克利特(愛弗斯學派)是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變化是世界萬物的本質:以火代表萬物的根源;萬物由火生成。並認為人的身體是土,而人的靈魂是純凈的火.巴門尼德(埃利亞學派)認為只有思維、邏輯才能達到真理。
恩培多克勒(四根說):四根是土、水、火、空氣。他認為土、水、火、空氣是不能自動的,必須另有物使之運動。他稱這種物為愛、憎。愛使四根結合,憎使四根分離。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身體由四根構成。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構造;演說家是舌頭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藝術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德謨克利特繼承並發揮留基伯的原子論,認為世界只是原子和虛空。靈魂是物質的,是細小圓滑如火那樣的原子構成的。
靈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別集中於感官、腦、心臟和肝臟。腦是思想的器官,心臟是意氣的器官,肝臟是慾望的器官。
阿爾克美恩是西方第一個從事動物解剖的人。認為腦是感覺和思維的器官。
希波克拉底長於外科手術,善於診斷和治療,被稱為西方醫學之父。他認為,一切病都是由於自然的原因,與神無關。著作《論聖病》是一本專論羊癇瘋的書,認為此病是由自然的原因造成的。他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他將四液說系統化。人體內有四種液體,粘液生於腦,黃膽汁生於肝,黑膽汁生於胃,血液出於心臟。並認為羊癇瘋是由於腦失去了粘液。他在《論水、空氣和地域》一書中,論述了地理環境,氣候等決定人的體質和民族的心理特性。
普羅泰哥拉第一個"智者",錯誤的相對主義的結論:人是萬物的尺度。
蘇格拉底是普羅泰哥拉的後輩。他的論辯方法是先給對方提出關於某一事物的定義,然後層層追問,使對方陷入矛盾,這樣討論下去,可能得到關於這個事物的明確定義。這個最後定義,蘇格拉底自己稱這個方法為"產婆術"。是將人內部已有的知識引出來。亞里士多德稱蘇格拉底的這個方法為"歸納的論證"。
柏拉圖把人的靈魂分等並與他的"理想國"的等級相應。靈魂分為理性,意氣和慾望,理性位於頭部,意氣位於胸部,慾望位於腹部橫膜與臍之間。柏拉圖認為事物的普遍性是在個別事物之外的,並且先於這些事物存在。他將這些普遍性稱為伊迭耶。只有對伊迭耶的認識才是真實的知識,所以真正的知識都是回憶,這就是他的知識即回憶說。
亞里士多德認為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他著《畀思黑》,有人譯為《靈魂論》。他把靈魂分為三等:植物只有滋長的靈魂,動物有感性的靈魂,人則有理性的靈魂。亞里士多德認為,人不僅有特殊感官如眼、耳、鼻、舌等,還有執行特殊感官的感覺以上,抽象思維以下的中間功能的"共同感官"。亞里士多德區分心理功能為認識和動求兩大類功能。
古代後期中世紀西方的心理學觀念
皮浪是懷疑學派的創始人。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達到心神恬靜。
伊壁鳩魯學派:伊壁鳩魯盧克萊修。伊壁鳩魯認為,萬物的基礎是在虛空中運動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原子。盧克萊修長詩《物性論》以宣傳伊壁鳩魯主義。
格林是一個自然神論者,並有目的論的思想。世界除了開始與神有關外,其後與神沒有什麼關系。世界的一切受自然規律的支配。格林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格林對醫學有很大的功績,從他開始,腦作為心理的器官的看法才逐漸被鞏固下來。
最有影響的教父:奧古斯丁。奧古斯丁信奉二元論的心理學。認為,"心"是存在的,但不是物質的。奧古斯丁認為靈魂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是統一的,靈魂有三種功能:⑴自覺的記憶;⑵理智;⑶意志。
近代西方心理學
(一) 文藝復興時期從十四世紀下半葉起,便產生了資產階級反宗教、反神學的所謂"人文主義"運動,即是資產階級所謂的文藝復興運動。當時資產階級所謂的"文藝復興",決不是為了回到古代去,而是為了借用古代那些受崇敬的文化名人和他們的唯物主義科學思想來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作輿論准備。"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文化運動。其目的在於利用古代的文化以與中世紀的宗教文化相對抗。
波蘭傑出的天文科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恢復了古代希臘人的太陽中心說,是沖破中世紀宗教封鎖的開始。發表了《天體運行》論證了行星系是以太陽為中心而不是以地球為中心。這就是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日心說",也稱"地動說")。
塞爾維特發現肺循環。
哈維以動物的實驗證明了血液循環。
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是西方最先進的國家。達·芬奇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義並是個多方面的天才。斐微斯《論靈魂與生命》《論科學》。他是人文主義者,他曾極力提倡改革教育,反對經院式教育。
17世紀的法國和荷蘭
笛卡兒是法國傑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數學家與自然科學家;他創立了解析幾何,第一個將代數方法應用到幾何學中去。笛卡兒的認知論是唯理論,他相信人有固有觀念亦稱天賦觀念。他看重追求知識的方法,不重視實驗方法,而偏重數學的演繹推理。他認為只有象數學那樣由明白無誤的公理推導出來的知識才是可靠的,一切直接或間接由感覺經驗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主觀上的明白清晰才是真理的標准,笛卡兒的真理標准使他得出靈魂存在的結論。"我思,故我在"。笛卡兒認為主觀上明白的觀念,並非來源於人的實踐經驗,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觀念",也稱天賦觀念。笛卡兒的唯理論,其實質是唯心的。因為真理不能憑主觀感覺作為標准。笛卡兒運用他的唯理論,進一步獲得了心物二元論的結論:
認為世界上有上帝,有靈魂(心),有物質,三者都是不依賴他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絕對獨立存在的只有上帝,靈魂與物質只是相對的獨立,它們須依靠上帝才能存在。認為心與身是兩種互相獨立的實體。心身交感論:笛卡兒認為,心能影響身,但是他又說身對心有著更大的影響。心身兩者的關系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他對心身間的關系的看法是心身交感論。並選擇腦中的松果腺作為靈魂的駐所。在心理學史上笛卡兒被稱為反射動作學說的創始人。"反射"術語起用於笛卡兒,但其具體意思卻與後來的"反射"概念有著一定的距離。笛卡兒著《論情緒》認為有六種原始情緒:驚奇、愛悅、憎惡、慾望、歡樂、悲哀。其他情緒,雖然很多,但都是這六種情緒之中的某些種的組合。

3. 經調查,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泰哥是基佬,暖羊羊是拉拉,美羊羊是腐女,喜羊羊是腐男,慢羊羊和老刀羊年輕

懶羊羊和小灰灰是俞伯牙與鍾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

4. 喜羊羊與灰太狼裡面哪集泰哥在空中監獄

喜羊羊與灰太狼-第422集-入獄計劃
望採納!謝謝!

5. 《喜羊羊》中被觀眾遺忘的角色有哪幾個

《喜羊羊》中被觀眾遺忘的角色有瀟灑哥,泰哥,還有羚羊王子。這幾個角色在我們小的時候看《喜羊羊》都覺得是很經典的,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加上《喜羊羊》的被禁播,裡面的角色大多數都被我們遺忘了。

最後一個就是藏羚王子,它給人留下的印象沒有前面兩個深刻。它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羊羊運動會上,它是羊族裡面的體操王子,長相十分帥氣,身手矯健,但是它高傲自負。它在比賽的時候失利了,被灰太狼給抓了回去,最後被喜羊羊它們救了出來,於是和它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6. 「自動啟停」是雞肋嗎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先來說泰哥最近遇到的兩個投訴:
1. 奧迪Q3車主 周女士投訴:新電瓶更換4個月發生故障,經4S店檢測本非電瓶質量問題,師傅說是因為「自動啟停」造成的。
2. 沃爾沃車主S60L 曾女士投訴:由於是「本本族」,最近買了新車在小區里練習倒車和側方,但是油耗竟然有16!泰哥上車診斷……「自動啟停」開著。

到底 自動啟停 要不要背這個鍋?
今天泰哥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自動啟停」


↓↓↓點電X進入電瓶活動頁↓↓↓

↓↓↓意外福利等著你↓↓↓

楊修 卒
- END -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7. 《因為愛情》小臭臭,泰哥唱的在哪可以下載mp3格式的!

雖然我沒有,但是頂一個,唱的相當的好哇·

8. 蘇格拉底簡介

個人經歷蘇格拉底出生於希臘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 蘇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體。他容貌平凡,語言朴實,卻具有神聖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時刻,成長在伯里克利的盛世,當時正值智者從全希臘各地雲集雅典,給民主制度雅典帶來了許多新知和自由論辯的新風尚的時期。年輕的蘇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羅泰戈拉和普羅第柯等人求教,討論各種重要的社會人事和哲學的問題。又曾從女智者狄俄蒂瑪受業。自稱有「靈跡」伴隨,預示以何事不當為,終身信奉。亦受奧爾斐秘教及畢達哥拉斯派的影響。蘇格拉底一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嚴寒酷暑,他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但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些,只是專心致志地做學問。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記錄。
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雕刻手藝。後來他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蘇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一個禮物、一個使者,任務就是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什麼是虔誠?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美德?什麼是勇氣?什麼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麼?你有什麼知識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關於統治你學會了什麼?你是不是教師?在教育無知的人之前你怎樣征服自己的無知?等等。貫穿這些討論的主題就是引導人們認識:在這些對於人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其實人是非常無知的,因此人們需要通過批判的研討去尋求什麼是真正的正義和善,達到改造靈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蘇格拉底說:「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他還把自己比作一隻牛虻,是神賜給雅典的禮物。神把他賜給雅典的目的,是要用這只牛虻來刺激這個國家,因為雅典好像一匹駿馬,但由於肥大懶惰變得遲鈍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隻牛虻緊緊地叮著它,隨時隨地責備它、勸說它,使它能從昏睡中驚醒而煥發出精神。蘇格拉底把批評雅典看作神給他的神聖使命,這種使命感和由此而來的思考探索,便成為他生活與哲學實踐的宗旨。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會使許多人十分惱怒,要踩死這只牛虻,但神給自己的使命不可違,故冒死不辭。
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問題,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
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那是褻瀆神靈的。
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學定義為「愛智慧」,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自己知道自己無知。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他結論說:「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復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或者全無價值的,神並不是在說蘇格拉底,他僅僅是用我的名字作為說明,像是在說,人們啊,惟有像蘇格拉底那樣知道自己的智慧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無知而自豪,並認為人人都應承認自己的無知。
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當過重裝步兵,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並不止一次在戰斗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此外,他還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
然而,在雅典恢復奴隸主民主制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飲下毒酒自殺而死,終年70歲。
蘇格拉底確實主張了一個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這個宇宙理性神是蘇格拉底的哲學追求—-真正的善—-的終極根據,人能有知識,是因為人得到了神的特別關愛,被賦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靈魂,有了愛智的心靈和理智。但是人應當明白,你所具有的那點靈魂同神的智慧是無法比擬的。所以這個新的理性神的觀念和關於人當「自知無知」的教導,就成了激發和推動人追求真知與批判不真不善、偽真偽善的強大力量。
蘇格拉底熱愛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許最神聖的理想有絲毫的被褻瀆,因此,他毅然選擇死亡。他並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靈魂,他相信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萬事萬物都是神有意識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沒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對他的召喚,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也許人們笑他,笑他天真,笑他頑固,執迷不悟,但是惟有那些真正洞察了他內心世界的人,才會為他的智慧與忠誠所折服:智慧使他看到並一直緊緊關注著的眾人未曾察覺的美德,忠誠的是於他自己熱愛的城邦,於他一生遵從的法律,於他永恆不變的理想追求。
在蘇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捨身取義的偉大哲人,另一方則是以民主自由為標榜、被視為民主政治源頭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誰善誰惡,不那麼涇渭分明,感情上的取捨則成為一種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劇色彩愈加彰顯。
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他的行為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著作中的記載流傳下來。關於蘇格拉底的生平和學說,由於從古代以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記載和說法,一直是學術界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
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所佔的地位相同。哲學史家往往把他作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他以一種對哲學的嶄新理解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紀元,更以其靈魂轉世與凈化的基本思想,給柏拉圖以極其深刻巨大的影響,並通過他們一直影響到希臘化羅馬時代乃至後世的西方哲學。
人物思想
要研究蘇格拉底的哲學信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由於他完全沒有留下半點自己的著作,我們只能從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中加以探索,然而他們兩人的記載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對於何者的記載更接近真相一直是爭論的話題。有些人認為蘇格拉底其實沒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會加以盤問每種信仰;在《理想國》中他發表的冗長理論其實是柏拉圖的想法。有些人認為他其實沒有半點自己的信仰和理論,但對此又有許多爭論,因為要從記載中區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兩人的概念相當的困難,同時要解釋他們的概念又更為困難。也因此,要從柏拉圖和色諾芬等人的記載中尋找蘇格拉底的理念並不簡單——必須留意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蘇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於這些記載者自己的看法。
從對話錄里得到的證據顯示蘇格拉底只有兩個導師:文法家普羅迪科斯(Prodicus)、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奧提瑪(Diotima),狄奧提瑪教導了蘇格拉底有關愛的知識。一些對話錄也顯示出蘇格拉底曾受到了當時的思想家如巴門尼德和阿那克薩哥拉的影響,歷史記載通常也將這兩人視為是蘇格拉底的導師。古典歷史學者John Burnet主張蘇格拉底的主要導師是阿那克薩哥拉派的學者阿基勞斯(Archelaus),有關阿基勞斯的記載其實也是蘇格拉底自己的理論。而Eric A. Havelock則認為蘇格拉底與阿那克薩哥拉派的關系證明了他與柏拉圖的哲學理念差異。
在蘇格拉底以前,希臘的哲學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麼,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等問題,後人稱之為「自然哲學」。蘇格拉底認為再研究這些問題對拯救國家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出於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心,他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即研究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非正義;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怯懦;什麼是誠實,什麼是虛偽;什麼是智慧,知識是怎樣得來的;什麼是國家,具有什麼品質的人才能治理好國家,治國人才應該如何培養,等等。後人稱蘇格拉底的哲學為「倫理哲學」。他為哲學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使哲學「從天上回到了人間」,在哲學史上具有偉大的意義。
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心靈
從智者開始,古希臘哲學由注重對自然本身的研究轉變到注重對社會倫理和人的研究。但他們只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只能得出相對主義的結論。到蘇格拉底才根本改變了這種狀況。蘇格拉底要求作「心靈的轉向」,把哲學從研究自然轉向研究自我,即後來人們所常說的,將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窮無盡的;感覺世界常變,因而得來的知識也是不確定的。蘇格拉底要追求一種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這就不能求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於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認識你自己。從蘇格拉底開始 ,自我和自然明顯地區別開來;人不再僅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種獨特的實體。
靈魂
蘇格拉底關於靈魂的學說,進一步使精神和物質的分化更加明朗起來。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早已有靈魂不滅的說法,已經有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學家對於靈魂的看法還比較模糊,有的還將靈魂看成是最精細的物質,因而,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界限還不明確。到蘇格拉底才明確地將靈魂看成是與物質有本質不同的精神實體。在蘇格拉底看來,事物的產生與滅亡 ,不過是某種東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將精神和物質這樣明確對立起來,成為西方哲學史上唯心主義哲學的奠基人。
真理
據亞里士多德記載,蘇格拉底放棄了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倫理問題上求得普遍真理,開始為事物尋求定義。他反對智者們的相對主義,認為「意見」可以有各種各樣,「真理」卻只能有一個;「意見」可以隨各人以及其他條件而變化,「真理」卻是永恆的,不變的 。在柏拉圖早期對話中,討論的主題幾乎都是如何為倫理道德下定義的問題。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認識「美自身」、「正義自身」,這是美和正義的普遍定義,是真正的知識 ,也就是柏拉圖所說的「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理念論」的最初形式。蘇格拉底還進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無窮無盡的,如果哲學只去尋求這種因果,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最終原因。他認為事物的最終原因是「善」,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論代替了對事物因果關系的研究,為以後的唯心主義哲學開辟了道路。
辯證
助產術和揭露矛盾的辯證法
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均從疑難中產生,愈求進步疑難愈多,疑難愈多進步愈大。蘇格拉底承認他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他又要教授別人知識。這個矛盾,他是這樣解決的:這些知識並不是由他灌輸給人的,而是人們原來已經具有的;人們已在心上懷了「胎」,不過自己還不知道,蘇格拉底像一個「助產婆」,幫助別人產生知識。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集中表現在他經常採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蘇格拉底自己並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 。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是由愛利亞學派的邏輯推論和愛利亞的芝諾的反證法發展而來的。在蘇格拉底的諷刺的消極形式中存在著揭露矛盾的辯證思維的積極成果。蘇氏自比產婆,從談話中用剝繭抽絲的方法,使對方逐漸了解自己的無知,而發現自己的錯誤,建立正確的知識觀念。這種談話也有幾個特點:第一、談話是藉助於問答,以弄清對方的思路,使其自己發現真理。唯在談話進行中,蘇氏則偏重於問,他不輕易回答對方的問題。他只要求對方回答他所提出的問題,他以謙和的態度發問,由對方回答中而導引出其他問題的資料,直至最後由於不斷的詰詢,使青年承認他的無知。在發問的過程中,蘇氏給予學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蘇格拉底反詰法(Socratic irony)。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在西方哲學史上,是最早的辯證法的形式。
從哲學思想的發展看,蘇格拉底提出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的區分,使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脫離了早期哲學的樸素狀態,進入更加成熟的階段;他將早期希臘哲學家們格言式的倫理思想提到了哲學的高度;他以邏輯辯論的方式啟發思想、揭露矛盾,以辯證思維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 。這一切對哲學思維的發展都有貢獻。但是,他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的唯心主義哲學家,開始了誇大主體和理性、誇大抽象思維,以哲學唯心主義的神話代替宗教神話的時代。
教育
蘇格拉底終生從事教育工作,具有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並有自己的教育理論。但是他並沒有創辦自己的學校。那麼他在哪裡施教呢? 他怎麼施教呢?廣場、廟宇、街頭、商店、作坊、體育館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場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錢人、窮人、農民、手藝人、貴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對象,不論是誰,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熱情施教。當時的其他教師──智者,是收取學費的,他們以當教師作為賺錢的手段,而蘇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學費的,他是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義務教師。他認為,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他認為,無論是天資比較聰明的人還是天資比較魯鈍的人,如果他們決心要得到值得稱道的成就,都必須勤學苦練才行。
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國人才。伯里克利死後,雅典由於沒有好的領導人,民主制度變成了極端民主化,變成了無政府主義,連國家領導人都用抓鬮或抽簽的辦法選出來。蘇格拉底對此十分痛心。他認為治國人才必須受過良好的教育,主張通過教育來培養治國人才。為了培養治國人才,他付出了畢生的精力。
關於教育的內容,他主張首先要培養人的美德,教人學會做人,成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學習廣博而實用的知識。他認為,治國者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他說,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贊揚的人都是那些知識最廣博的人,而受人譴責和輕視的人,都是那些最無知的人;最後,他主張教人鍛煉身體。他認為,健康的身體無論在平時還是在戰時,對體力活動和思維活動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體不是天生的,只有通過鍛煉才能使人身體強壯。
在教學的方法上,蘇格拉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教學法,人們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則稱之為「產婆術」。他母親是產婆,他藉此比喻他的教學方法。他母親的產婆術是為嬰兒接生,而他的「產婆術」教學法則是為思想接生,是要引導人們產生正確的思想。
「蘇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終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又叫「問答法」。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它為啟發式教學奠定了基礎。
蘇格拉底倡導的問答法對後世影響很大,直到今天,問答法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
蘇格拉底教學中有過這樣一件事發生,在開學的第一天,蘇格拉底對他的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事,每個人盡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後再往後甩。」說著,他做了一遍示範。「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誰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後,蘇格拉底再問的時候,他的全部學生中卻只有一個人堅持了下來,後來這個人繼他之後成為新一代思想家,這個人叫柏拉圖。
倫理
蘇格拉底建立了一種知識即道德的倫理思想體系,其中心是探討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強調人們應該認識社會生活的普遍法則和「認識自己」,認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各種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規范都是相對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絕對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識,才是人們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蘇格拉底認為,一個人要有道德就必須有道德的知識,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無知的結果。人們只有擺脫物慾的誘惑和後天經驗的局限,獲得概念的知識,才會有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等美德。他認為道德只能憑心靈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認識心靈和神,聽從神靈的訓示。這種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倫理思想,後來被安提斯泰尼繼承和發展,形成以強調禁慾為特徵的犬儒學派;而蘇格拉底倫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樂論思想,則被亞里斯提卜繼承和發展,形成主張享樂的居勒尼學派。柏拉圖全面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倫理思想體系,並進一步系統化、理論化。蘇格拉底強調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倫理道德要由理智來決定,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在以後西方哲學思想的發展中,起了積極作用。
辯論
蘇格拉底經常和人辯論。辯論中他通過問答形式使對方糾正、放棄原來的錯誤觀念並幫助人產生新思想。這種問答分為三步: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他認為這是使人變得聰明的一個必要的步驟,因為除非一個人很謙遜「自知其無知」,否則他不可能學到真知。第二步叫定義,在問答中經過反復詰難和歸納,從而得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第三步叫助產術,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正如蘇格拉底自己所說,他雖無知,卻能幫助別人獲得知識,好象他的母親是一個助產婆一樣,雖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夠幫助新的生命誕生。
蘇格拉底教學生也從不給他們現成的答案,而是用反問和反駁的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他的思想影響。
治國
蘇格拉底主張專家治國論,他認為各行各業,乃至國家政權都應該讓經過訓練,有知識才乾的人來管理,而反對以抽簽選舉法實行的民主。他說: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權柄、以勢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眾選舉的人,而應該是那些懂得怎樣管理的人。比方,一條船,應由熟悉航海的人駕駛;紡羊毛時,婦女應管理男子,因為她們精於此道,而男子則不懂。他還說,最優秀的人是能夠勝任自己工作的人。精於農耕便是一個好農夫;精通醫術的便是一個良醫;精通政治的便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
人物軼事毒酒
古希臘最卓越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柏拉圖的老師。他對西方哲學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蘇格拉底一生不斷探索真理,因為善於辭令,常常把那些自認為知識淵博的淺薄之輩駁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廣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於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貴族以煽動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當眾受審,處以死刑。
根據當時雅典法律規定,處死犯人的方法是賜以毒酒一杯,但在處死前關押的一個月中,法庭允許犯人的親友探監。當時便有許多青年人天天去監獄探望蘇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問蘇格拉底有無什麼遺言時,蘇格拉底回答說:「我別無它求,只有我平時對你們說過的那些話,請你們要牢記在心。你們務必保持節操,如果你們不按我說的那樣去生活,那麼不論你們現在對我許下多少諾言,也無法告慰我的亡靈。」說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個傍晚,在蘇格拉底即將處死的那天晚上,只見他衣衫襤褸,散發赤足,而面容卻鎮定自若。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打發開,而去同他的學生斐多、西米亞斯、西帕斯、克利托等談論靈魂永生的問題。不久,獄卒走了進來,說:「每當我傳令要犯人服毒酒時,他們都怨恨詛咒我,但我必須執行上級命令。你是這里許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決不會恨我,而只會去怨恨那些要處死你的人,我現在受命執行命令,願你少受些痛苦。別了,我的朋友。」說完淚流滿面,離開了牢房。蘇格拉底望著獄卒的背影說:「別了,朋友,我將按你說的去做。」然後他又掉轉頭來,和藹地對那些青年說:「真是個好人,自我入獄以來,他天天來看望我,有時還跟我談話,態度親切。現在他又為我流淚,多善良的人呀!克利托,你過來,如果毒酒已准備好,就馬上叫人去取來,否則請快點去調配。」克利托回答說:「據說有的犯人聽到要處決了,總千方百計拖延時間,為的是可以享受一頓豐盛的晚餐。請你別心急,還有時間呢!」這時蘇格拉底說:「誠然你說得對,那些人這樣做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延遲服毒酒就獲得了某些東西;但對我來說,推遲服毒酒時間並不能獲得什麼,相反,那樣吝惜生命而獲得一頓美餐的行為在我看來應當受到鄙視,去拿酒來吧。請尊重我的要求。」
一會兒送毒酒的人來了,蘇格拉底鎮定自若,面不改色,他把裝有毒酒的杯子舉到胸口,平靜地說:「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將死,他們活下來,是誰的選擇好,只有天知道。」 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在場的人無不為將失去這樣一位好友而悲泣。蘇格拉底見狀大為不悅,他說:「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呢?我為了避免這種場面才打發走家裡的人,常言道: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請大家堅強點!」蘇格拉底接著在室內踱了一會兒,說自己兩腿發麻,便躺了下來。送酒的人走過來摸了摸他的身體,覺得已沒有熱氣。突然蘇格拉底又喃喃地說:「克利托,你過來,我們曾向克雷皮烏斯借過一隻公雞,請你不要忘記付錢給他。」他的最後遺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隻雞,記得替我還上這筆債。」說完,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合上了眼,安靜地離開了人世。
蘇格拉底的哲學是同他的生活實踐融為一體的,而他個人的命運同雅典的命運是不可分的。他為了祖國追求善的理想,而他的祖國則用死刑酬答了他的貢獻,成全了他的哲學。蘇格拉底沒有絲毫的激憤、畏懼或是悲哀,而是依舊用他智慧的語調誠摯地奉勸著一切。他明白他是神的使者,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他還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恰恰能給他一個完美的結局。
在古希臘,法律被視做城邦安全的基礎,具有女神般的尊嚴,可以說是城邦真正的保護神。在此神靈的保護下,古希臘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於法律。蘇格拉底認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們一致制定的協議,應該堅定不移地去執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使人民同心協力,使城邦強大無比,嚴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強大的根本保證,他的價值遠遠高於個人的生命。
蘇格拉底還認為,法律同城邦一樣,都來源於神,是神定的原則。法律最初體現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規律,它純粹是一種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後來城邦頒布的法律稱為人定法。雖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樣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變性,但是,由於人定法來源於自然法,人們接受和服從人定法的指導就意味著人們接受和服從自然法的約束,也就是服從神的意志。一個城邦的理想狀態必須是人人從內心守法的狀態,這既是蘇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最後慷慨以身殉法的內在動力。
蘇格拉底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處死刑之時仍大談「遵道德、重公義、法律至寶、法制為貴」,認為人生價值莫過於此,真算得上自由精神洋溢了。蘇格拉底是位英雄,他意識到道德理想的力量,並自覺、自願去實現它,即使為此獻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是個悲劇,悲劇在於沖突雙方都有存在的理由,又不可調和。於是蘇格拉底用自己的身軀托負起這個偉大的沖突,托負起自由人格的責任與使命。對蘇格拉底而言,他的事業就是他的精神,自覺,自願,自律從而自由的精神,通過他得到了光大。

9. 跟老虎有關的小名有哪些

跟老虎有關的小名有如下:

1、大王

大王,此名的話,主要出自於現實意象的考慮。老虎被稱為「山林之王」,大王一名比較符合老虎霸氣穩重的形象,同時,大王也是古代對君主或諸侯的敬稱,將其作為虎寶寶的小名,霸氣中又不是可愛。

2、阿岩

阿岩,此名的話,主要出自於字形的考慮。岩字,上下結構,上為山,下為石,山以石為基,石累積成山,故而,作為虎寶寶的小名,是希望他可以堅若磐石,穩重如山,成為家裡的頂樑柱。

3、啊嗚

啊嗚,此名的話,主要出自於擬聲詞的運用。通常我們在模仿老虎的叫聲時,會用到「啊嗚」,這個擬聲詞,會讓人生動傳神地聯想到小老虎,還是那種可愛的小老虎。

4、泰哥

泰哥,此名的話,主要出自於英譯的運用。泰哥,即「tiger」,英文中老虎的單詞,與一些英譯名一樣,其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泰」字,又有平安,安寧,國泰民安之意,故而作為虎寶寶小名,非常吉祥。

5、瑾兒

瑾兒,此名的話,主要出自於字義的考慮。瑾,美玉也,出自成語「懷瑾握瑜」,寓意甚好,同時瑾又是「王」字旁,自帶氣場,故而給虎寶寶起名瑾兒,是希望寶寶可以在期許和與生俱來的自信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