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機械傷害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給班上的同學寫什麼贈言 2024-11-07 12:52:36
怎麼快速掌握數學基礎題 2024-11-07 12:50:57
景區基礎設施欠缺怎麼說 2024-11-07 12:35:08

機械傷害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20 09:08:58

1. 如何防止機械傷害

1.機械傷害在工程機械零部件的拆卸、清洗、修復過程中,零部件的稜角、銳邊容易引起人員劃傷和刺傷;一些放置不穩的零部件、工具滑落易引起人員砸傷;一些露天存放的維修設備,如簡易起重機等,因鋼絲繩銹蝕極易發生斷裂。為避免這些機械傷害威脅維修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可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1)增強維修人員的安全意識。 (2)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維修人員應對維修對象和發生傷害的可能性做好安全防護。 (3)定期對用於維修的設備、工具進行檢查更新,排除安全隱患。 2.振動和雜訊傷害振動與雜訊污染主要是由維修設備和工具產生。維修人員操作氣動、電動或沖擊工具時,強烈的振動傳遞到操作者的手臂上,久之會使人產生不適,甚至造成關節或血管等疾病。避免振動、雜訊傷害的措施如下: (1)及時維護和潤滑設備,使設備運行良好,並對鼓風機等雜訊大的設備安裝消聲器,並進行隔聲處理。 (2)改進工藝及操作方式,如用液壓代替鍛壓,用電、氣焊接代替鉚接等;採取減振、隔振技術,提高回轉件的動平衡性能,減輕振動雜訊。 3.化學物質傷害維修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主要是油料,包括煤油、汽油、洗滌油、潤滑油、液壓油、潤滑脂、粘結劑和清洗劑。煤油揮發性較小,含鉛量高,接觸時會引發接觸部位皮膚發白,且對腦部刺激很大;汽油和洗滌油均屬高揮發性油料,用其清洗零件時,產生的油氣會強烈刺激呼吸道,造成嗅覺功能損傷,並且由於對皮膚具有脫脂作用,會導致手部乾裂;液壓油、潤滑油具有極強的滲透性,容易通過皮膚滲入體內損傷神經系統;膠粘劑中的苯和甲醛,會導致神經等人體系統功能性損傷,使人出現頭痛、乏力、頭暈等症狀;此外,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電焊煙塵、金屬氣體、氟化氫、氮氫化合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也會危害維修人員的健康。為避免化學物質傷害,可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1)優先採用污染小、傷害低的油料。維修人員要詳細了解各種油料的特性、危害機理、致病方式,並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2)應根據需要備好相應的防護裝備和用品。維修人員在接觸滲透性強的液壓油、潤滑油時,應戴上橡膠手套和護目鏡;使用煤油、汽油等揮發性較強的油,應注意防火並配備滅火設備。 (3)要盡量選擇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維修及加工工藝,如機加工中可採用干磨削和干銑削,減少油液和乳化液的使用。 (4)對產生的廢棄物要進行分類,對廢水、廢油、廢渣應採取分離凈化處理措施。 4.電磁輻射傷害工程機械表面修復新技術中的等離子噴塗、超聲波焊接、高頻感應加熱等,都存在電磁輻射污染問題。長期在電磁輻射作用下,人員會出現乏力、記憶力減退為主的症狀,還會出現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悶及激動和脫發等症狀。為此,應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1)對電器設備集中的地方應設置隔離帶,從而在較大范圍內控制電磁輻射危害。 (2)將某種輻射能量吸收作用強的材料撒於電磁輻射源外圍,可將場源附近輻射降到最低。 (3)在輻射強度較高的場所作業時,要配戴防護用品。

2. 機械傷害專項風險評估如何做

專項風險評估
4.1一般要求
4.1.1專項風險評估是在總體風險評估基礎上,對達到高度風險及以上的路塹高邊坡為評估單元,以施工作業活動為評估對象,根據其安全風險特點,進行風險辨識、分析、估測;並針對其中的重大風險源量化評估,劃分風險等級,提出風險控制措施。專項風險評估可分為施工前專項評估和施工過程專項評估。專項風險評估結論可作為制定、完善高邊坡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的依據。
4.1.2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路塹高邊坡,應開展專項風險評估:
(1)總體風險等級為級及以上的
(2)總體風險評估中單一指標影響過大的。
4.1.3專項風險評估的基本程序包括: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估測、風險控制。具體流程如圖4-1所示。
4.1.4路塹高邊坡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應完成施工前專項風險評估,形成專項風險評
如何防範機械傷害事故:
① 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② 對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③ 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規定標准。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④ 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也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⑤ 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
⑥ 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作業時,必須注意力集中,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⑦ 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和漏電的地方。電機絕緣應良好,其接線板應有蓋板防護。
⑧ 開關、按鈕等應完好無損,其帶電部分不得裸露在外。局部照明應採用安全電壓,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電壓。
⑨ 操作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先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後,再投入使用。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機械設備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⑩ 工作結束後,應關閉開關。
深圳市賽為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職業健康、安全與環保(HSE)的專業咨詢與培訓服務機構,在一支擁有豐富企業HSE管理經驗和具有廣闊國際視野的管理團隊帶領下,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賽為安全(Safeway)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國內享有盛譽的HSE線上線下培訓、HSE和應急管理咨詢、互聯網技術應用整體解決方案與應用新技術研發的高科技企業。賽為安全致力於企業安全風險管理信息化、HSE安全培訓、HSE項目咨詢的機構,提供專業、經濟、有效的HSE服務,幫助客戶實現零事故作業。

近年來,賽為安全(Safeway)非常重視互聯網技術在安全生產管理領域的應用,投入巨資進行相關的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目前已取得了包括「安全眼」在內的20多項軟體著作權,並在石油天然氣、化工、電力、交通運輸、化工園區、安全執法等多個領域得到了成功應用。

3. 機械傷害五條規定

法律分析:1、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完好,安全防護措施齊全,大型設備有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2、作業人員經過培訓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持特種作業證上崗。3、機械設備安裝後應按規定辦理安裝驗收手續,報上級部門檢測,經檢測合格後才能使用。4、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格按說明書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5、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保持機械設備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可靠。

法律依據:《機械傷害事故安全規定》

一、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二、對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三、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規定標准。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四、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臘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五、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人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人。

六、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七、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和漏電的地方。

八、電機絕緣應良好,其接線板應有蓋板防護。

九、開關、按鈕等應完好無損,其帶電部分不得裸漏在外。

十、局部照明應採用安全電壓,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電壓。

十一、操作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先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後,再投入使用。

十二、機械設備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

十三、機械設備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十四、工作結束後,應關閉開關,反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

4. 建築行業中的「六大傷害」具體是指什麼

一、現階段全國建築施工傷亡事故類別主要是:
1.高處墜落
2.坍塌
3.物體打擊
4.機械傷害
5.起重事故
6.觸電
這六大類,常簡稱為「六大傷害」。
二、六大傷害預防措施
(一)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措施
1、對高處作業的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體檢,並定期檢查。 2、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雨天和雪天必須採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應及時清除。
3、對施工人員進行加強自我保護教育,自覺遵守施工規范。 4、危險地段或坑井邊,陡坎處增設警示、警燈、維護欄桿,夜間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購進符合規范的「三寶」、圍護桿、柵欄、架桿、扣件、梯材等,並按規定安裝和使用。
6、洞口、臨邊、交叉作業、攀登作業懸空作業,必須按規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並嚴格加強防護措施。
7、提升機具要經常維修保養、檢查,禁止超載和違章作業。
(二)預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標准、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工作,並採取保護措施。 3、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堆置各類建築材料的,應按規定距離堆置。
4、為保證模板的穩定性,除按照規定加設立柱外,還應沿立柱的縱向及橫向加設水平支撐和剪刀撐。
5、拆除作業現場周圍應設禁區圍欄、警戒標志,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拆除建築物應該自上而下依次進行,禁止數層同時拆除,禁止掏挖。
6、各類施工機械距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的距離,應根據設備重量、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的支護、土質情況確定,並不得小於1.5m.
7、雨季和冬季解凍期施工時,施工現場要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暢通和無異常情況後方可施工。
8、機械開挖土方時,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進行清理和找坡作業。
(三)預防物體打擊的措施
1、拆除工程應有施工方案,並按要求搭設防護隔離棚和護欄,設置警示標志和搭設圍網。
2、安全防護用品要保證質量,及時調換、更新。
3、經常檢查地錨埋設的牢固程度和攬風繩的使用情況。 4、嚴格按照吊裝技術操作規程作業。
5、改正不良作業習慣,嚴禁往下或向上拋擲建築材料、雜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腳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亂堆亂放。
(四)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機械設備要安裝固定牢靠。
2、增設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和斷電保護裝置。
3、對機械設備要定期保養、維修,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4、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和調試,消除機械設備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員要按規定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五)預防起重事故的措施
1、起重機選型合理,道路平坦堅實,不得在斜坡上工作。
2、 起重機要做到「十不弔」: 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不弔、指揮信號不明不弔、違章指揮不弔、吊物捆綁不牢不弔、吊物上有人不弔、起重機安全裝置不靈不弔、吊物被埋在地下不弔、作業場所光線陰暗或視線不清不弔、斜拉吊物不弔、有稜角的吊物沒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不弔。並禁止在六級及六級以上強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
3、避免帶載行走,短距離帶載行走載荷≯允許起重量的70%,構件離地面≯1250px。
4、雙機抬吊合理負荷分配,統一指揮,密切配合。
5、吊索需經計算,綁扎方法可靠。起重工具定期檢查。
6、吊點應與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點應在重心之上。
7、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與起重機司機密切配合。
8、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
9、吊鉤吊環檢查,吊鉤吊環嚴禁補焊。
(六)預防觸電事故的措施
1、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電知識的宣傳教育。
2、建築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的,應按規范增設保護網。
3、在潮濕、粉塵或有爆炸危險氣體的施工現場要分別使用密閉式和防爆型電氣設備。
4、經常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工作,對電線老化或絕緣降低的機電設備進行更換和維修。
5、電箱門要裝鎖,保持內部線路整齊,按規定配置保險絲,嚴格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配置。
6、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正確選擇和使用安全電壓。
7、電動機械設備按規定接地接零。
8、手持電動工具應增設漏電保護裝置。
9、施工現場應按規范要求高度搭建機械設備,並安裝相應的防雷裝置。

5. 汽車廠機械傷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機械傷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球磨機等)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後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後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料口絞籠井等部位缺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
3 .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台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後果;
4.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
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幹活、借道、揀物等); 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作業人員操作失誤。
二、機械事故造成的傷害主要種類有:
1.機械設備零、部件作旋轉運動時氌成的傷害。例如機械、設備中的齒輪、支帶輪、滑輪、卡盤、軸、光杠、絲杠、供軸節等零、部件都是作旋轉運動的。旋轉運動造成人員傷害的主要形式是絞雋和物體打擊傷。
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作直線運動時造成的傷害。例如鍛錘、沖床、切鈑.幾的施壓部件、牛頭刨床的床頭、龍門刊床的床面及橋式吊車大、小車和升降-幾構等,都是作直線運動的。作直線運力的零、部件造成的傷害事故主要有壓傷、砸傷、擠傷。
3.刀具造成的傷害。例如車床上的車刀、銑床上的銑刀、鑽床上的鑽頭、磨床上的磨輪、鋸床上的鋸條等等都是加工零件用的刀具。刀具在加工零件時造成的傷害主要有燙傷、刺傷、割傷。
4.被加工的零件造成的傷害。機械設備在對零件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有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這類傷害事故主要有:①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被甩出打傷人,例如車床卡盤夾不牢,在旋轉時就會將工件甩出傷人。②被加工的零件在吊運和裝卸過程中,可能造成砸傷。
5.電氣系統造成的傷害。工廠里使用的機械設備,其動力絕大多數是電能,因此每台機械設備都有自己的電氣系統。主要包括電動機、配電箱、開關、按鈕、局部照明燈以及接零(地)和饋電導線等。電氣系統對人的傷害主要是電擊。
6.手用工具造成的傷害。
7.其他的傷害。機械設備除去能造成上述各種傷害外,還可能造成其他一些傷害。例如有的機械設備在使用時伴隨著發生強光、高溫,還有的放出化學能、輻射能,以及塵毒危害物質等等,這些對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
三、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有:
1.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2.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煉膠機等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
3.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准:一是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4.加強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和檢查,建立完善安全巡檢制度,及時消除設備安全隱患,嚴禁設備帶病運行。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臘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5.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
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6. 機械傷害原因分為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後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後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料口絞籠井等部位缺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
3 、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有了緊急情況不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台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後果;
4、機械設備帶病運行,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卡料、上皮帶蠟等作業;
6、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幹活、借道、揀物等);
7、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作業人員操作失誤。



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有:
(1)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後,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後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檢修試車時,嚴禁有人留在設備內進行點車。
(2)煉膠機等人手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緊急制動裝置,該制動鈕位置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輸送機等部位必須有蓋板、護欄和警示牌;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
(3)各機械開關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准:一是便於操作者緊急停車;二是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
(4)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上皮帶臘等作業,應遵守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
(5)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
(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網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

7. 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有那些

機械傷害事故的防範措施有:

1、投入使用的機械設備必須完好,安全防護措施齊全,機械設備有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

2、機械設備安裝後應按規定辦理安裝驗收手續,報相關部門檢測,經檢測合格後才能使用。

3、作業人員經過培訓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持特種作業證上崗。

4、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格按說明書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5、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牌和設專人監護制度。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方可取牌合閘。

6、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保持機械設備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可靠。

7、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

8. 防止機械傷害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設計與製造的本質安全措施

1)選用適當的設計結構

(1)採用本質安全技術。

①避免銳邊、尖角和凸出部分。在不影響預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機械設備及其零部件應盡量避免設計成會引起損傷的銳邊、尖角以及粗糙的、凸凹不平的表面和較突出的部分。金屬薄片的棱邊應倒鈍、折邊或修圓,可能引起刮傷的開口端應包覆。

②安全距離的原則。利用安全距離防止人體觸及危險部位或進入危險區,是減小或消除機械風險的一種方法。在規定安全距離時,必須考慮使用機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態、有關人體的測量數據、技術和應用等因素。

③限制有關因素的物理量。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根據各類機械的不同特點,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險的物理量值來減小危險。例如,將操縱力限制到最低值,使操作件不會因破壞而產生機械危險;限制運動件的質量或速度,以減小運動件的動能;限制雜訊和振動等。

④使用本質安全工藝過程和動力源。對預定在爆炸環境中使用的機器,應採用全氣動或全液壓控制系統和操縱機構,或「本質安全」電氣裝置,也可採用電壓低於「功能特低電壓」的電源,以及在機器的液壓裝置中使用阻燃和無毒液體。

(2)限制機械應力。

機械選用材料的性能數據、設計規程、計算方法和試驗規則,都應該符合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專業標准或規范的要求,使零件的機械應力不超過許用值,保證安全系數,以防止由於零件應力過大而被破壞或失效,避免故障或事故的發生;同時,通過控制連接、受力和運動狀態來限制應力。

(3)材料和物質的安全性。

用以製造機器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間不得危及面臨人員的安全或健康。

(4)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

在機械設計中,通過合理分配人機功能、適應人體特性、人機界面設計、作業空間的布置等方面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提高機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使操作者的體力消耗和心理壓力盡量降到最低,從而減小操作差錯。

(5)設計控制系統的安全原則。

機械在使用過程中,典型的危險工況有:意外啟動;速度變化失控;運動不能停止;運動機器零件或工件飛出;安全裝置的功能受阻等。控制系統的設計應考慮各種作業的操作模式或採用故障顯示裝置,使操作者可以安全進行干預的措施,並遵循以下原則和方法:

①機構啟動及變速的實現方式。機構的啟動或加速運動應通過施加或增大電壓或流體壓力去實現,若採用二進制邏輯元件,應通過由「0」狀態到「1」狀態去實現;相反,停機或降速應通過去除或降低電壓或流體壓力去實現,若採用二進制邏輯元件,應通過「1」狀態到「0」狀態去實現。

②重新啟動的原則。動力中斷後重新接通時,如果機器自發啟動會產生危險,應採取措施,使動力重新接通時機器不會自行啟動,只有再次操作啟動裝置機器才能運轉。

③零部件的可靠性。這應作為安全功能完備性的基礎,使用的零部件應能承受在預定使用條件下的各種干擾和應力,不會因失效而使機器產生危險的誤動作。

④定向失效模式。這是指部件或系統主要失效模式是預先已知的,而且只要失效總是這些部件或系統,就可以事先針對其失效模式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⑤關鍵件的加倍(或冗餘)。控制系統的關鍵零部件可以通過備份的方法,即當一個零部件萬一失效,用備份件接替以實現預定功能。當與自動監控相結合時,自動監控應採用不同的設計工藝,以避免共因失效。

⑥自動監控。自動監控的功能是保證當部件或元件執行其功能的能力減弱或加工條件變化而產生危險時,以下安全措施開始起作用:停止危險過程,防止故障停機後自行再啟動,觸發報警器。

⑦可重編程序控制系統中安全功能的保護。在關鍵的安全控制系統中,應注意採取可靠措施,防止儲存程序被有意或無意改變。可能的話,應採用故障檢驗系統來檢查由於改變程序而引起的差錯。

⑧有關手動控制的原則。

A.手動操縱器應根據有關人類工效學原則進行設計和配置。

B.停機操縱器應位於對應的每個啟動操縱器附近。

C.除了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操縱器(如急停裝置、吊掛式操縱器等)外,一般操縱器都應配置於危險區外。

D.如果同一危險元件可由幾個操縱器控制,則應通過操縱器線路的設計,使其在給定時間內,只有一個操縱器有效。但這一原則不能用於雙手操縱裝置。

E.在有風險的地方,操縱器的設計或防護應做到不是有意識的操作不會動作。

F.操作模式的選擇。如果機械允許使用幾種操作模式以代表不同的安全水平(如允許調整、維修、檢驗等),則這些操作模式應裝備能鎖定在每個位置的模式選擇器。選擇器的每個位置都應相應於單一操作或控制模式。

⑨特定操作的控制模式。對於必須移開或拆除防護裝置或使安全裝置功能受到抑制才能進行的操作(如設定、示教、過程轉換、查找故障、清理或維修等),為保證操作者的安全,必須使自動控制模式無效,採用操作者伸手可達的手動控制模式(如止一動、點動或雙手槽子裝置),或在加強安全條件下(如降低速度、減小動力或其他適當措施)才允許危險元件運轉並盡可能限制接近危險區。

(6)防止氣動和液壓系統的危險。

當採用氣動、液壓、熱能等裝置的機械時,必須通過設計來避免與這些能量形式有關的各種潛在危險。

①藉助限壓裝置控制管路中最大壓力不超過允許值;不因壓力損失、壓力降低或真空度降低而導致危險。

②所有元件(尤其是管子和軟管)及其連接應密封,要對各種有害的外部因素加以防護,不因泄漏或元件失效而導致流體噴射。

③當機器與其動力源斷開時,貯存器、蓄能器及類似容器應盡可能自動卸壓,若難以實現,則應提供隔離措施或局部卸壓及壓力指示措施,以防剩餘壓力造成危險。

④機器與其能源斷開後,所有可能保持壓力的元件都應有明顯識別排空的裝置和繪制有注意事項的警告牌,提示對機器進行任何調整或維修前必須對這些元件卸壓。

(7)預防電的危險。

電的安全是機械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器中電氣部分應符合有關電氣安全標準的要求,預防電的危險尤其應注意防止電擊、短路、過載和靜電。

2)採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

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可以使人的操作崗位遠離危險或有害現場,從而減少工傷事故。

(1)操作自動化。在比較危險的崗位或被迫以機器特定的節奏連續參與的生產過程,使用機器人或機械手代替人的操作,使得工作條件不斷改善。

(2)裝卸搬運機械化。裝卸機械化可通過工件的送進滑道、手動分度工作台等措施實現;搬運的自動化可通過採用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自動送料裝置等實現。應注意防止由於裝置與機器零件或被加工物料之間阻擋而產生的危險,以及檢修故障時產生的危險。

(3)調整、維修的安全。在設計機器時,應盡量考慮將一些易損而需經常更換的零部件設計得便於拆裝和更換;提供安全接近或站立措施(梯子、平台、通道);鎖定切斷的動力;機器的調試、潤滑、一般維修等操作點配置在危險區外,這樣可減少操作者進入危險區,從而減小操作者面臨危險的概率。
2安全防護措施

安全防護是通過採用安全裝置、防護裝置或其他手段,對一些機械危險進行預防的安全技術措施,其目的是防止機器在運行時產生各種對人員的接觸傷害。防護裝置和安全裝置有時也統稱為安全防護裝置。安全防護的重點是機械的傳動部分、操作區、高處作業區、機械的其他運動部分、移動機械的移動區域,以及某些機器由於特殊危險形式需要採取的特殊防護等。採用何種手段防護,應根據對具體機器進行風險評價的結果未決定。
1)安全防護裝置的一般要求
安全防護裝置必須足與其保護功能相適應的安全技術要求,其基本安全要求如下:
(1)結構的形式和布局設計合理,具有切實的保護功能,以確保人體不受到傷害。
(2)結構要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安裝可靠,不易指拆卸。
(3)裝置表面應光滑,無尖棱利角,不增加任何附加危險,不應成為新的危險源。
(4)裝置不容易被繞過或避開,不應出現漏保護區。
(5)滿足安全距離的要求,使人體各部分(特別是手或腳)無法接觸危險。
(6)不影響正常操作,不得與機械的任何可動零部件接觸;對人的視線障礙最小。
(7)便於檢查和修理。
2)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置原則

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置原則有以下幾點:

(1)以操作人員所站立的平面為基準,梵谷度在2m以內的各種運動零部件應設防護。

(2)以操作人員所站立的平面為基準,梵谷度在2m以上,有物料傳輸裝置、皮帶傳動裝置以及在施工機械施工處的下方,應設置防護。

(3)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的作業位置,應設置防護。

(4)為避免擠壓傷害,直線運動部件之間或直線運動部件與靜止部件之間的間距應符合安全距離的要求。

(5)運動部件有行程距離要求的,應設置可靠的限位裝量,防止因超行程運動而造成傷害。

(6)對可能因超負荷發生部件損壞而造成傷害的,應設置負荷限制裝置。

(7)有慣性沖撞運動部件必須採取可靠的緩沖裝置,防止因慣性而造成傷害事故。

(8)運動中可能松脫的零部件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緊固,防止由於啟動、制動、沖擊、振動而引起松動。

(9)每台機械都應設置緊急停機裝置,使已有的或即將發生的危險得以避開。緊急停機裝置的標識必須清晰、易識別,並可迅速接近其裝置,使危險過程立即停止並不產生附加風險。

3)安全防護裝置的選擇

選擇安全防護裝置的型式應考慮所涉及的機械危險和其他非機械危險,根據運動件的性質和人員進入危險區的需要決定。對特定機器安全防護應根據對該機器的風險評價結果進行選擇。

(1)機械正常運行期間操作者不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

操作者不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應優先考慮選用固定式防護裝置,包括進料、取料裝置,輔助工作台,適當高度的柵欄及通道防護裝置等。

(2)機械正常運轉時需要進入危險區的場合。

當操作者需要進入危險區的次數較多,經常開啟固定防護裝置會帶來不便時,可考慮採用連鎖裝置、自動停機裝置、可調防護裝置、自動關閉防護裝置、雙手操縱裝置、可控防護裝置等。

(3)對非運行狀態等其他作業期間需進入危險區的場合。

對於機器的設定、示教、過程轉換、查找故障、清理或維修等作業,防護裝置必須移開或拆除,或安全裝置功能受到抑制,可採用手動控制模式、止一動操縱裝置或雙手操縱裝置、點動一有限運動操縱裝置等。

有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幾個安全防護裝置聯合使用。
3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

1)操縱(控制)器的安全人機學要求

操縱器的設計應考慮到功能、准確性、速度和力的要求,與人體運動器官的運動特性相適應,與操作任務要求相適應;同時,還應考慮由於採用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鞋、手套等)帶來的約束。操縱裝置應滿足以下安全人機學要求:

(1)操縱器的表面特徵。

操縱器的形狀、尺寸。間隔和觸感等表面特徵的設計和配置,應使操作者的手或腳能准確、快速地執行控制任務,並使操作受力分布合理。

(2)操縱力和行程。

操縱器的行程和操作力應根據控制任務、生物力學及人體測量參數選擇,操縱力不應過大而使勞動強度增加;操縱行程不應超過人的最佳用力范圍,避免操作幅度過大,引起疲勞。

(3)操縱器的布置。

操縱器數量較多時,其布置與排列應以能確保安全、准確、迅速地操作來配置,可以根據控制器在過程中的功能和使用的順序將它們分成若幹部分;應首先考慮重要度和使用頻率,同時兼顧人的操作習慣、操作順序和邏輯關系;應盡可能給出明顯指示正確動作次序的示意圖,與相應的信號裝置設在相鄰位置或形成對應的空間關系,以保證正確有序的操作。

(4)操縱器的功能。

各種操縱器的功能應易於辨認,避免混淆,使操作者能安全、即時地操作。必要時應輔以符合標准規定且容易理解的形象化符號或文字說明。當執行幾種不同動作採用同一個操縱器時,每種動作的狀態應能清晰地顯示。例如,按壓式操縱器,應能顯示「接通」或「斷開」的工作狀態。

(5)操縱方向與系統過程的協調。

操縱器的控制功能與動作方向應與機械繫統過程的變化運動方向一致。控制動作、設備的應答和顯示信息應相互適應和協調,同樣操作模式的同類型機器應採用標准布置,以減少操作差錯。

(6)防止附加風險。

設有多個擋位的控制機構,應有可靠的定位措施,防止操作越位、意外觸碰移位、因振動等原因自行移動;雙手操作式的操縱器應保證安全距離,防止單手操作的可能;多人操作應有互鎖裝置,避免因多人動作不協調而造成危險;對關鍵的控制器應有防止誤動作的保護措施,使操作不會引起附加風險。

2)顯示器的安全人機學要求

顯示器是顯示機械運行狀態的裝置,是人們用以觀察和監控系統過程的手段。顯示裝置的設計、性能和形式選擇、數量和空間布局等,均應符合信息特徵和人的感覺器官的感知特性,使人能迅速、通暢、准確地接受信息。

顯示裝置應滿足以下安全人機學要求:

(1)顯示信息的形式。

指示器、刻度盤和視覺顯示裝置的設計應在人能感知的參數和特徵范圍之內,顯示形式(常見有數字式和指針式)、尺寸應便於察看,信息含義明確、耐久、清晰易辨。

(2)顯示器的布置。

當信號和顯示器的數量較多時,在安全、准確、迅速的原則下,應根據其功能和顯示的種類不同,根據工藝流程、重要程度和使用頻度的要求,適應人的視覺習慣,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優先順序,布置在操作者視距和聽力的最佳范圍內;還可依據過程的機能、測定種類等劃分為若幹部分順序排列。

(3)顯示器的數量。

信號和顯示器的種類與數量應符合信息的特性,要少而精,不可過多、過濫,提供的信息量應控制在不超過人能接受的生理負荷限度內;信號顯示的變化速率和方向應與主信息源變化的速率和方向相一致。

(4)危險信號和報警裝置。

對安全性有重大影響的危險信號和報警裝置,應配置在機械設備相應的易發生故障或危險性較大的部位,優先採用聲、光組合信號,其強度、對比性要明顯區別並突出於其他信號。報警裝置應與相關的操縱器構成一個整體或緊密相連。

3)工作位置的安全性

確定操作者在機械上的作業區設計時,考慮人機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布置機械設備上直接由人操作或使用的部件(包括各種顯示器、操縱器、照明器),以及創造良好的與人的勞動姿勢有關的工作空間、工作椅、作業面等條件,防止產生疲勞和發生事故。

(1)工作空間。對機械工作空間的設計應考慮到工作過程中對人身體所產生的約束條件,其工作空間應保證操作人員的頭、臂、手、腿、足有合乎心理要求和生理要求的充分的活動餘地;危險作業點,應留有足夠在意外情況下能避讓的空間和安全通道。

必要時提供工作室,以防禦外界的有害作用,保證操作者不受存在的危險(如灼熱、氣溫、通風不良、視野、雜訊、振動、上方落物)的傷害。工作室及裝潢所用材料必須是耐燃的,有緊急逃難措施,視野良好。保證司機在無任何危險情況下進行機械操作。

(2)工作檯面。工作高度應適合於操作者的身體測量參數及所要完成的工作類型。工作面或工作台應能滿足安全、舒適的身體姿勢;可使身體軀干挺直、舒展得開,身體重量能適當地得到支承;各種操作器應布置在人的相應器官功能可及的范圍內。

(3)座位裝置。座位結構及尺寸應符合人的解剖生理特點和功能的發揮,高低可調,以適應不同人員的需要。其固定須能承受相應載荷時不破壞,應將振動降低到合理的最低程度並滿足工作需要和舒適的要求。

(4)良好的視野。操作者應在操作位置直接看到或通過監控裝置了解到控制目標的運行狀態,在主要操作位置能夠確認沒有人面臨危險;否則,操縱系統的設計應該做到:每當機器要啟動時,都能發出聽覺或視覺警告信號,使面臨危險的人有時間撤離,或能採取措施防止機械啟動。

(5)高處作業位置。操作人員的工作位置在墜落基準面2m以上時,必須充分考慮腳踏和站立的安全性,配置供站立的平台、梯子和防墜落的欄桿或防護板等。若操作人員需要經常變換工作位置,還須配置走板寬度不小於500mm的安全通道。當機械設備的操作位置高度在30m(含30m)以上時,必須配置安全可靠的載人升降設備。

(6)工作環境。機械工作現場的環境應避免人員暴露於危險及有害物質(如溫度、振動、雜訊、粉塵、輻射、有毒)的影響中;在室外工作時,對不利的氣候影響(如熱、冷、風、雨、雪、冰)應提供適當的遮掩物;應滿足照明要求,優先採用自然光,當工作環境照明不足時,輔之以機器的局部人工照明,光源的位置在使用中進行調整時不應弓[起任何危險。避免眩光、陰影和頻閃效應引起的風險。

4)操作姿勢的安全要求

工作過程設計、操作的內容、重復程度及操作者對整個工作過程的控制,應避免超越操作者生理或心理的功能范圍,保護作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有利於完成預定工作。

(1)負載限度。機器各部分的布局要合理;減少操作者操作時來回走動、大幅度扭轉或擺動,使操作時的姿勢、用力、動作互相協調,避免用力過度或頻率過快,還應保證負荷適量。超負荷使人產生疲勞,負荷不足或單調重復的工作會降低對危險的警惕性。

(2)工作節奏。設計機器時應考慮操作模式,人的身體動作應遵循自然節奏,避免將操作者的工作節奏與機器的自動連續循環相聯系;否則,會使操作者處於被動配合狀態,由於工作節奏過分緊張,產生疲勞而導致危險。

(3)作業姿勢。身體姿勢不應由於長時間的靜態緊張而引起疲勞。機械設備上的操作位置,應能保證操作者可以變換姿勢,交替採用坐姿和立姿。若兩者必擇其一,則優先選擇坐姿,因坐姿穩定性好,並可同時解放手和腳進行操作。

(4)提供必要的支承。如果必須施用較大的肌力或需要在振動、顛簸環境下進行精細或連續調節的操作時,應該通過採取適宜的身體姿勢並提供適當的身體支承,以保持操作平穩、准確。手控操縱器應提供依託裝置;腳控操縱器應考慮在操作者有靠背座椅坐著的條件下使用。

(5)保持平衡。身體動作的幅度、強度、速度和節拍應互相協調,提供適合於不同操作者的調整機器的工具,使操作者保持操作姿勢平衡,防止失穩跌倒。尤其是在高處作業時,更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