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怎麼寫才合理
【活動目標】 1、認識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氣象知識。 2、關注天氣預報,有觀看天氣預報的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一些常見的天氣符號 難點:學習簡單的形象地記錄天氣的方法。 【活動准備】 天氣預報音樂,天氣預報視頻片段,記錄表,鉛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對,今天是我第一次來和你們上課是吧,那我要考考你們了,聽一聽是什麼電視節目開始了?(播放天氣預報音樂) 2、提問:什麼電視節目開始了?再聽一遍,我提醒你們一下,這個節目每天都要播放的哦,我們再來聽一遍。(第二次放天氣預報音樂)這是什麼節目?這是中央電視台,每天晚上7點半准時播出的天氣預報,天氣預報你看過嗎?都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過是吧,那我考考你們了,天氣預報到底說了些什麼呀?(請幼兒講述)除了知道天氣和溫度,還能知道什麼呢?除了知道我們無錫的天氣情況,能不知道蘇州的天氣情況呀?能嗎?北京的天氣能不能知道呀?
⑵ 幼兒園如何開展科學小實驗活動
科學小實驗是一種融操作性、思考性、變化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能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滿足幼兒的探索慾望。小實驗是能引起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最佳途徑,在小實驗中,幼兒不僅能玩得開心,還能輕松地學會老師所要求他們掌握的知識,科學小實驗不僅能幫助幼兒理解一些簡單的科學現象和知識,而且能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那麼如何成功地指導科學小實驗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提供便於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充分感知與發現中獲得發展 幼兒在認識事物時,總是喜歡擺弄、拼拆、移動等,這表明幼兒思維離不開動作,因此,我們為幼兒准備的操作材料不應該是只能看,不能動,而是必須為幼兒提供有利於他們動手的操作材料,吸引他們主動愉快地參與實驗活動。 如小實驗「溶解」,教師為幼兒准備了大量的鹽、糖、奶粉、顏料水、木頭、石子、鐵釘、油、洗潔精等物品。孩子們通過在水中攪拌這些物品,能准確無誤地知道哪些物品是可以溶解的,哪些物品是不能溶解的,然後讓幼兒在游戲中比較,得出使物品溶解的最快的方法,最後讓幼兒將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想辦法嘗試借用某些條件讓其溶解。幼兒對這一實驗極感興趣,持續玩了較長的一段時間,同時也知道了有關溶解的知識。選用各種各樣不同材料可以做實驗,選用同一種材料也可以做不同的實驗。如提供幼兒一個生雞蛋和一個熟雞蛋,讓幼兒想出辨別生熟蛋的辦法。可以把蛋打開進行驗證,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小實驗:把蛋放在鹽水裡觀察蛋的沉與浮,以此來辨別蛋的生熟。同時讓幼兒觀察得知,蛋在不同比例的鹽水中浮的位置也不一樣。把蛋放在醋里,它不但會浮起來,還會冒泡泡。要是把蛋放入醋中浸大約一個星期左右,蛋殼會完全溶解,最後變成透明,只剩下蛋膜包覆的裸蛋了。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操作,動手能力得到提高,觀察能力得到發展,進而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更加關注,探索的興趣也更濃了,只有這樣全面考慮,才能有利於幼兒在探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科學小實驗的內容要科學、有趣、淺顯,材料要多樣化 科學教育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幼兒園的科學教育重在啟迪,而非深奧知識的傳授。因此,在設計科學小實驗時應該選擇科學的、有趣的、淺顯的內容。如小實驗「鹽又回來了」,我們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感知鹽能溶化在水中,然後再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做實驗,通過觀察獲得的鹽水經過蒸發,會變成鹽的認識。除此以外,還可以進行把糖、橘子粉變回來的系列活動。又如小實驗「好玩的水輪機」,幼兒嘗試用水沖擊水輪機,使它轉動,並觀察水輪機轉動的快慢。從而使幼兒知道流動的水有力量,葉輪轉動的快慢與水質多少、水位的高低有直接的影響;通過親自製作「不倒翁」,使幼兒知道了上輕下重站得穩的科學常識;通過「拆裝萬花筒」知道了萬花筒是利用鏡子重復反射的原理製作出來的。這些生活中常常會看到、碰到的小實驗,能讓孩子們既不陌生又感興趣,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科學現象,獲得直接經驗,體驗周圍的科學世界。 在我們的身邊可供實驗的材料是豐富的,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有時甚至是一張紙、一根繩都能引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當然教師在選擇使用材料時也要檢查材料是否安全。如把實驗中的鐵片磨成圓角,在玻璃片的四周貼上膠布等。在進行小實驗的時候更要注意安全,時刻提醒幼兒不可隨意吃實驗中的材料;試管口不可以對著同伴和自己;不可單獨用火做實驗;實驗前教師必須做准備性實驗,估計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等。只有正確安全地使用材料,才能順利地進行小實驗,以期達到教學目標。 三、科學有效地指導實驗過程 科學小實驗由於存在探索對象的未知性和探究過程的開放性,又加之小實驗在探究的內容、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要受到幼兒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使得幼兒在實驗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問題,產生許多困難,影響幼兒實驗繼續進行,為此,在科學實驗過程中應該特別重視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同時幼兒的主體的不成熟,也決定了他們還不能成為完全獨立的探究者,實驗的探究過程還離不開教師的幫助,需要教師去引導支持,激發他們再次操作的興趣。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和活動目標指導,讓其滿足探究願望 由於不同年齡幼兒有他不同的個體能力和培養目標,同年齡的幼兒有不同的個體差異,所以不同年齡的幼兒要採用不同的指導方法。小班幼兒一般採用先知實驗答案再實驗的方法。如白開水怎麼變甜了,先讓幼兒嘗一嘗,比一比,白開水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會變甜,然後讓幼兒實驗知道是因為糖寶寶跑到開水裡了,所以白開水變甜了;中大班一般採用讓幼兒在實驗中探索發現,教師再幫助小結整理出科學道理。如在《烏鴉喝水》的實驗中,幼兒通過自己操作實驗發現什麼樣的球體能使瓶子里的水位上升,從而聯系實際得出結論,能沉入水中的物體才能使水位上升。 (二)大膽「放手」讓幼兒實驗,積極引導幼兒做實驗記錄,使幼兒充分體驗再次創作實驗的樂趣 幼兒實驗過程,也就是開放幼兒「全腦」的過程,引導幼兒用眼、手、腦、口,實現教學知、情、意、行的融合,也是幼兒體驗和感悟的思維過程。教師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擺弄材料、儀器,充分觀察實驗過程,多次嘗試,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實驗過程中充分體驗思維的再創造過程。 在科學小實驗過程中及結束後,教師要引導幼兒將實驗過程與結果記錄在記錄本上,幼兒通過實驗記錄獲得的信息,能使幼兒關注探索過程和事物的變化,把抽象的信息變成具體的圖表,有助於幼兒在尊重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得出結論。不管幼兒採用哪種記錄方法,幼兒的記錄都將有助於將原有的認識與當前的操作結果相比較,調整原有的認識,促進新經驗的主動建構,又可使教師及時了解幼兒實驗情況,從而進行有目的的指導。教師對幼兒記錄結果的肯定,也能使幼兒體驗到創新的快樂。 總之,在科學小實驗活動中,要為幼兒創設支持的環境,給幼兒真正的探索機會,讓幼兒在活動中起主導作用,使幼兒能在愉快的探索、觀察、動腦、動手的活動中得到答案,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⑶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意義
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意義主要有下面幾點;
一、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二、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三、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四、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五、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幼兒園開展大班科學知識競賽擴展閱讀:
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是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認識興趣的探究慾望,以幼兒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幼兒科學探索活動的對象,讓幼兒體驗發現的樂趣,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在向幼兒進行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周圍環境或為幼兒創設條件,提供物質材料和機會,以不同的組織形勢,在不同的場合,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使幼兒在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科學和自由探索中。
⑷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科學教案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tWnusjQqzw-_AiEU_XAZ-Q
探索人體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