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關於「食品安全進校園」的主題班會開場白和結束語,速度啊,今天就要哇........周一就開班會了
根據「三無食品」來設計
日前,記者在某中學周邊和汽車站轉了轉,「三無」小食品到處泛濫兜售。一些食品小攤被放學後的學生圍得水泄不通。記者擠進去一看,這些被學生爭先恐後購買的食品包裝花花綠綠,一種名為 「辣條」、「酸辣片」的小食品頗受學生們青睞,拿起來仔細看看,沒有生產日期及「質量安全」標志等,售價多為一至兩元。
在學校周邊的一些小賣部出售各色油膩、麻辣食品,十幾平米的小店裡竟然擠了二三十個學生。一袋「湖南特產」酸豆角,廠名是「湖南平江來福食品廠」,卻不見生產地址、生產日期,更不要說QS標志,五毛一袋。
售賣麻辣燙、水果冰、煎餅果子等食品的攤位也在學校周邊隨處可見。這些流動攤位多數沒有營業執照,竟然也出現了排隊購買的「盛況」。
在城鄉結合部學校周邊的小商店裡,「三無」食品更多,甚至一些過期食品竟然堂而皇之地擺在貨架上銷售。有的麵包底部長出了綠毛,從生產日期上看,已經過期數日。
對此,老闆解釋說:「小商店不比大超市,送貨慢,貨物走量也慢,食品變質的事常有。這些食品都是便宜賣,學生不在乎,再說剛過期的食品吃起來也吃不出霉味。如果有人不想要,我們也給換。」
針對三無食品遍布校園門口的現象,不少家長深惡痛絕,呼籲學校、監管部門堅決取締。但是,杜絕三無食品卻是獨臂難撐。
據了解,食品監管工作雖然涉及衛生、工商、質量技術監督等多部門,但由於執法人員有限、分散,多是在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重大節日實行聯合專項整治,無法長期開展拉網式全覆蓋監察、定期走訪,這就給不法商人留下可乘之機。
「學校周邊亂擺攤現象一直是令人頭痛的難題。」據監管人員介紹,學校周邊的攤點大多是流動的,他們看見城管人員一來,立刻收攤走人,經常和城管人員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有人才有市。」有關人士指出,針對學生如何識別三無食品、真假標識的教育在學校是空白,甚至中學生也不知道如何分辨三無食品。 張 華 王 敏
校內小賣部:家長質疑
「孩子最近老肚子疼,經常在他衣服兜里發現些零食袋,一問才知道,原來她最近經常在學校里的小賣部買零食吃。」近日,家住膠南的王先生給本報黨報熱線打來電話反映,「那些垃圾食品弄得孩子現在連飯都不想吃,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成長發育。」王先生的孩子在王台中心小學上
學。他認為,學校里根本沒有必要設
立小賣部。
小學教師王麗告訴記者,她上課
時,有小朋友舉手說肚子疼,一詢問
才知道是吃了小賣部的脆脆棒,「那種5毛錢一袋的零食,都是垃圾食品。」
記者為此采訪了膠南教體局,相關人士答復說,去年年底,市教育局就要求各中小學校 (寄宿制學校除外)不得開設小賣部,已開設的必須於2011年5月1日前全部撤銷。這位負責人稱,「王台鎮4處非寄宿制學校(含中心小學)正在按要求清理撤銷校內的小賣部,並將於4月30日前徹底完成撤銷工作。」
即使在允許設立小賣部的寄宿制學校里,也有人質疑小賣部的存在合理性。
一位寄宿制小學的老師說,該校到食堂就餐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少,很多人都跑去校內小賣部買零食吃,「飯前吃飽了,正餐就不吃了,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小賣部的垃圾食品哪能保證每天的營養需求?」
據她介紹,因為校內小賣部的存在,很多學生學習也分心了。「班裡有不少孩子經常琢磨買吃的買玩的。新生入校第一個月的錢總是不夠花,買零食上癮,連生活費都買了零食,又不敢向家長要,開始算計著向同學借,老是盤算這些事情,哪有心思搞學習呢?」 陸 波
探因
「三無」緣何受追捧
最近,市北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區相關部門對學校周邊食品經營單位進行專項整治,調查顯示
原因之一:「三無」食品的市場營銷策略擊中小學生心理
被查獲的劣質食品外包裝漂亮,價格便宜,包裝內有各種時下流行的卡通人物、動物卡片,集一套可兌獎等。
「這對孩子很有吸引力。」一位家長說,「孩子鬧著要吃我們也沒辦法。」
「這些食品往往產自一些衛生條件差的小作坊,普遍過量使用香精、糖精、味精以及色素。因此,看上去色彩鮮艷,口味或香甜或刺激,適合孩子的口味。」市北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解釋說。
原因之二:滿足學生的生理需求
中小學生正值長身體的時期,消化能力較強,從生理上講,除了一日三餐,在上午、下午、晚上應增加輔助餐,但學校很少設立課間餐時間,當然,有的學校對學生帶零食明令禁止,家長也不會為孩子准備零食。在這一「管束」下,學生放學後就像餓狼一樣,盼著立刻填飽肚子,而學校通常離超市或大商場較遠,因此,校外商店、流動食品攤就特別具有誘惑力。
原因之三:學生健康意識薄弱,缺乏對食品的辨別能力和維權投訴意識
「你覺得吃這個衛生嗎?」記者問正在吃一種「三無」食品「脆脆樂雞腿」的孩子。孩子看了看包裝袋,天真地說:「挺干凈的呀!」問他會不會鑒別食品是否合格,他搖了搖頭。 張 華
眾議「三無」引起社會擔憂
●專家說法
市北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這些花花綠綠的小食品背後,暗藏著危害孩子健康成長的隱患。從目前發現的「問題食品」來看,不僅有超標的細菌、色素,而且還有許多不顧消費者健康而肆意添加的「吊白塊」等有害物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兒科醫生: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如果攝入過量防腐劑、色素、甜味劑,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傷害,長期食用含有過量色素的食品,容易引起兒童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食慾減退等症狀。 張 華
●微博觀點
Wxll:我聽過一段順口溜,「校園商店真不錯,關起大門賣假貨,打假部門難察覺,害得學生病休課。」Ayou:學校應該取消校內商店,再把食堂辦好,讓學生每天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喜歡到點點心酸:小賣部賣的很多食品都是垃圾食品。有一點:小孩都有從眾心理,別的孩子都吃的他們也一定要去買,於是千方百計向家長要零花錢,相互比著買東西是很壞的習慣。
纖動我心:如果沒有小賣部的話,學生購買急用品會很不方便,但是學校應該嚴把質量關,做好小賣部的安全管理工作。 陸 波
措施
●全市將開展校內小賣部檢查●市北區派食品安檢員進校園
本報訊 「6月份市教育局將在全市進行一次節約型學校建設專項檢查,其中一項就是檢查校內小賣部,我們將對校內小賣部管理和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查處,如果發現非寄宿制學校違規開設了校內商店,將勒令其停辦,並調查處理該學校的相關責任人。」市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主任李保旗告訴記者。
他還介紹說:為了加強學生用品安全管理,市教育局於2010年年底下發通知強調,非寄宿制學校不準設立校內商店。他告訴記者,通知還規定六類商品不得進校園,包括超保質期的食品和飲料;無生產日期、無廠名廠址、無保質期的「三無商品」;衛生部門明令禁止學生使用的商品;無「QS」標識的直接入口食品;非中標企業生產的學生公寓用品和作業本產品等學生用品;其它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要求的商品。
據記者了解,中小學校內小賣部曾有一段時間普遍存在,從2000年起,青島市教育部門就明文規定,除寄宿制學校可設小賣部外,其餘中小學校小賣部必須撤銷,但這些年來仍
有一些學校沒有執行市教育局
的規定。
(陸 波)
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市北區了解到,在為期三個月的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整治行動中,作為重要的「配套」措施之一,市北區衛生局將選派專門食品安全監督人員進駐校園定期開展監督檢查。
「我們一直在探索從消費心理、工作監管等不同落腳點入手,希望建立起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有關負責人介紹,除建立食品安全監督員進校園制度外,他們將開展
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督
促學校通過健康教育課、知識講座、科普宣傳等形式,在學生中開展經常性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和有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學生不購買「三無」食品、變質食品、流動攤販食品及其他不合格食品。
此外,市北區將建立起舉報投訴機制,及時處理學生和家長對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的投訴舉報。
B.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識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食品安全常識基本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食品安全基本常識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C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三、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葯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五、食品儲存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建立出入庫制度,做到先進先出;各類食品分類存放,標志明顯,防止交叉污染;做到離牆離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蟲、防蠅。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殘留農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凈後浸泡):蔬菜污染的農葯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農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殘留農葯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葯污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鍾,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葯的方法。
(4)儲存法:農葯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葯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葯。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染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5分鍾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曬:經日光照射曬干後的蔬菜,農葯殘留較少。
七、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八、如何采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采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采購標有「QS」標志的桶裝食用油,若采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采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九、怎樣健康飲用桶裝水?
桶裝水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內用完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桶裝水送上門後,即便是質量較好的桶裝飲用水,放置時間太長也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裝礦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要求廠家每隔一段時間上門負責清洗飲水機。
購買桶裝水要注意先看包裝桶是否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廢舊垃圾塑料為原料製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裝桶裝水,消費者應仔細選擇鑒別。水桶蓋應鮮亮光潔,硬度較高。
另外,消費者可嘗試倒置水桶,應不漏水。當把水桶從飲水機上拔出時,水桶的內應恰好將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和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澱或雜質,有異味的水產品一定不能飲用。
十、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設備、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備後的食物受污染。
十一、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不飲用不潔凈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十二、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中小學生食品安全常識
同學們應該如何選購安全的食品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產品。
2、 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 仔細查看商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
4、 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 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如何分清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
1、保質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2、保存期(推薦最後食用日期)是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預計的終止食用日期,超過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要洗手,在收拾生禽、生肉、生魚之後,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觸其他食品。
幼兒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識
常識一:白開水是兒童的最佳飲品
1
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還是營養保健型飲料,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有喝飲料習慣的孩子,常常會食慾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高體重不足。
常識二:過量吃冷飲有損健康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發季節。過食冷飲會引起兒童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環減緩等症狀,影響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導致兒童消化功能紊亂、營養缺乏和經常性腹痛。另外,冷飲市場有一些產品的衛生狀況很差,不少產品不符合衛生標准。在這種情況下,過食冷飲會增加兒童患消化系統疾病的機會。
常識三:易拉罐飲料對兒童有危害
倍受孩子們喜歡的易拉罐是以鋁(AL)合金為材料製成的。為避免鋁合金與飲料接觸,其內層塗以有機塗料以作隔離。有些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塗料未全塗滿罐壁,或者在封蓋、灌裝和運輸途中出現塗層破損,都會導致飲料與鋁合金直接接觸,而使鋁離子溶於飲料中。有調查顯示,易拉罐裝飲料比瓶裝飲料鋁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飲易拉罐飲料,必然造成鋁攝入過多。鋁過多可能導致兒童智力下降、行為異常,不利於兒童骨骼及牙齒發育。
常識四:長期飲用礦泉水會染疾病
礦泉水與自來水主要區別在於其中某種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對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飲用礦泉水應有針對性,缺什麼補什麼最好。如果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過多地沉積在人體,可能會引發某種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腎結石。
常識五:彩色汽水會影響體格發育
五顏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劑、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經加充二氧化碳氣體製成的。除含一定的熱量外,幾乎沒有什麼營養。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賽蜜和甜味素等。這些物質不被人體吸收利用,不是人體的營養素,對人體無益,多用還對健康有害。那些色澤特別鮮艷的汽水裡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會給孩子帶來潛在傷害,過量色素和香精進入兒童體內後,容易沉著在他們未發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慾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對新陳代謝和體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此外,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磚、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樣對兒童的發育有害而無利,建議也不要食用。
常識六:膨化食品盡量少吃或不吃
油炸薯條、雪餅、薯片、蝦條、蝦片、雞圍、雞條、玉米棒,這些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膨化食品。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然口味鮮美,但從成分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從飲食結構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不足。若運動不足,會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出現肥胖。兒童經常食用膨化食品,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多種營養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給,易出現營養不良。
常識七:營養補品千萬不能隨意吃
家長們認為,給孩子吃補品會促進生長發育,更希望通過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會選購各種營養滋補劑,如含有人參、鹿茸、阿膠、冬蟲夏草,花粉等營養品。孰不知這些補品對成人可能有益而無大礙,但對兒童卻經常會引發很多不利的後果,如食慾下降和性早熟。
常識八:常吃果凍會阻礙營養吸收
市場上銷售的果凍,絕大多數並不是用水果製成的,而是採用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但吸收過多會影響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尤其是會使鐵、鋅等無機鹽結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從而影響機體對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常識九:可樂 咖啡兒童不宜多喝
大量研究發現,常飲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對兒童身體健康不利。咖啡因實際上是一種興奮劑,它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作用,會刺激心臟肌肉收縮,加速心跳及呼吸。兒童如果飲用了過多的咖啡因則會出現頭疼、頭暈、煩躁、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肌肉震顫,寫字時手發抖。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動和胃酸分泌,引起腸痙攣,常飲咖啡的兒童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長期過量攝入咖啡因則會導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腸壁上的毛細血管擴張,兒童的骨骼發育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同時,咖啡因還會破壞兒童體內的維生素B1,引起維生素B1缺乏症。
常識十:洋快餐營養單一不可多吃
即便洋快餐中不含「蘇丹紅」,但是在營養配比上仍存在很大的問題:高熱量、高脂肪、葷素搭配不合理……如果只是偶爾吃一兩次還可以,倘若經常光顧,對兒童身體帶來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
C. 食品衛生知識內容
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一、 應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有助於大學生更好地預防食品安全問題。一般來說,大學生應掌握以下的食品安全知識:
(1)食品的類型。
要明確食品所屬於的類型,以便更具體地了解此類食品容易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情況。
(2)食品安全的具體標識。
大學生要認清質量安全標志、綠色食品標志和保健食品標志。
(3)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措施。
大學生要了解預防食品安全的措施,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4)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之後的維權知識。
(5)在外就餐時要選擇具備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工作經營證的餐廳。
(6)在外就餐時一定要注意查看此餐廳是否具備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工作經營證,如不具備,就換另一家餐廳就餐,如果你還不放心的話,還可以讓餐廳老闆開一張發票,證明你在此餐廳就餐,發生爭議時以此為維權依據。
(7)在零售店、超市購買食品時,一定要注意此類食品的相關信息。
(8)即使在零售店、超市購買食品,也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謹慎選購包裝食品,認真查看包裝標識,查看市場准入標志(QS)
查看基本標識,廠家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標示清楚、產品是否合格。
簡介市場准入標志QS: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後,加貼市場准入標志,方便選購。
第一批必須標注QS的食品共5類,分別是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醋。
第二批必須標注QS標志的食品共分10類,主要包括肉製品、乳製品、飲料、調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麵、餅干、罐頭食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及速凍米面製品。
第三批必須標注QS的食品共分13類,主要包括糖果製品、茶葉、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黃酒、醬腌菜、蜜餞、炒貨、蛋製品、可可製品、咖啡、水產加工品、澱粉及澱粉製品。
D. 如何科學高效地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想要高效地保障校園食品安全,首先要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配備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食堂有具體的管理規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並嚴格實施食品原料采購記錄和索證索票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餐飲具清洗消毒制度、食物中毒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二、食堂環境定期清潔和保持良好;具有消除老鼠、蒼蠅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孳生條件的防護措施;具有足夠的通風和排煙裝置。
三、具有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從業人員具有健康合格證明,健康證明在有效期內;從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人員患有礙食品安全疾病時,應及時將其調整到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四、食堂采購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應建立檢查驗收台賬,庫存食品在保質期內,原料貯存應符合管理要求。
五、食堂必須配備有效消毒設施,從業人員掌握基本消毒知識;餐飲具消毒符合相關要求。
六、按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工製作食品,食品原料清洗徹底,粗加工達到要求,生熟分開,不能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漿等要燒熟煮透,不得違規制售冷葷冷盤;嚴格按規定留樣,做好留樣記錄。
E. 食品安全小常識有哪些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三、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葯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五、食品儲存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建立出入庫制度,做到先進先出;各類食品分類存放,標志明顯,防止交叉污染;做到離牆離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蟲、防蠅。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殘留農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凈後浸泡):蔬菜污染的農葯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農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殘留農葯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葯污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鍾,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葯的方法。
(4)儲存法:農葯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葯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葯。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染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5分鍾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曬:經日光照射曬干後的蔬菜,農葯殘留較少。
七、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8.如何采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采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采購標有「QS」標志的桶裝食用油,若采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采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八、怎樣健康飲用桶裝水?
桶裝水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內用完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桶裝水送上門後,即便是質量較好的桶裝飲用水,放置時間太長也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裝礦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要求廠家每隔一段時間上門負責清洗飲水機。
購買桶裝水要注意先看包裝桶是否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廢舊垃圾塑料為原料製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裝桶裝水,消費者應仔細選擇鑒別。水桶蓋應鮮亮光潔,硬度較高。
另外,消費者可嘗試倒置水桶,應不漏水。當把水桶從飲水機上拔出時,水桶的內應恰好將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和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澱或雜質,有異味的水產品一定不能飲用。
九、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設備、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備後的食物受污染。
十、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不飲用不潔凈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十一、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F. 中小學開學之後,應該如何加強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
首先,嚴格的監管措施。工商、質監、食品(葯品)監管和城管應建立健全有效的聯合執法機制,嚴格監管學校周邊的食品攤販,依法懲處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不良和違法行為,使生產和銷售劣質食品的企業和個人不冒違法風險,確保學生放心購買、放心食用、家長放心。
對無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經營者,要嚴肅查處嚴重違法行為,並要求其立即糾正違法行為,限期申請預許可,理順校園周邊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將校園食品經營者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取消校園大門50米范圍內的流動攤點,保持攤點遠離自製力差的學生,減少學生的購買機會,以保護學生的健康。
G.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訓會上領導的講話稿嗎
副區長在全區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及學校衛生知識培訓會上的講話
範文已傳附件,請參考,望採納
H.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是什麼意思主要內容是什麼做些什麼
百分網>知識>實用知識>安全知識>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正文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百分網【安全知識】編輯:良羨發布時間:2017-08-09 08:30:41
食物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食品安全關繫到人們的生命健康,關繫到市場秩序的健康發展,關繫到社會秩序的穩定。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三、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四、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不飲用不潔凈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五、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幼兒園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一、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目的:
1、加強本園員工的食品安全培訓,強化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增強職業素養,提升食品安排管理技能。
2、通過對食品安排知識的培訓和學習,本園員工要明確自身的安全責任。特別要明確幼兒園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
3、 積極開展對本園員工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確保本園食品經營安全。
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三、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方式: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以定期組織集中學習和員工自學方式為主,以外部培訓為輔,任何人無正當理由,均不得缺席培訓,並自覺完成學習計劃。
四、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時間:
本園規定員工每月組織一次集中學習,每季度組織員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並制定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按照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要求:
本園員工要端正態度、明確目的,認真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不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還要掌握與本崗位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各項標準的具體規定。對新錄用員工為轉崗員工上崗前須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對本園食品安排知識培訓及學習情況建立培訓檔案。對組織和參與情況、學習情況進行匯總、歸納、整理並進行歸檔。檔案保存期限不低於兩年。
預防幼兒食品安全事故培訓
為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公眾餐飲安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食品經營者應依法制定並落實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關注社會食品安全預警提示,積極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
二、製作冷盤、燒鹵熟肉、生食海產品、西式糕點、裱花蛋糕等直接入口的較高風險食品,必須有相應許可類別、備注項目,並應嚴格按照專間要求進行操作。禁止超許可范圍經營和超出供餐能力承接大規模聚餐活動。
三、在製作加工過程中應當檢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食品原料應保證來源合法安全,禁止加工經營《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食品。
四、加工經營過程避免生熟交叉、混放。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成品、半成品、原料應分開加工、存放;員工要經常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應消毒手部,發現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及化膿性皮膚病者,應立即暫停其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場所清潔,避免昆蟲、鼠類等動物接觸食品。
五、凡是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應進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應對其表皮進行清洗消毒,或剝去果皮後食用。蔬菜烹調程序:一洗二浸三燙四炒。使用禽蛋前應先清洗、消毒外殼。
六、熟制食物應燒熟煮透,尤其是肉、奶、蛋及其製品以及海產品,外購熟食和隔餐冷藏食品食用前均須徹底加熱,中心溫度應高於70℃。 貯存熟食品,要及時熱藏(60℃以上)或冷藏(10℃以下),如在常溫下保存,應於出品後2小時內食用。
七、禁止使用河豚魚、毒蘑菇、發芽馬鈴薯等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及原料,餐飲服務單位禁止使用亞硝酸鹽。
八、豆漿、四季豆等生食有毒食物,應按要求煮熟燜透,謹慎提供貝類、海螺類以及深海魚的內臟,有效預防豆漿、四季豆、瘦肉精等中毒。
九、外部人員不得隨意進入食品加工及售賣間,加強員工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員工職業道德素質。
十、如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時,應迅速組織患者到正規醫療機構救治,同時於2小時內上報主管部門,停止生產銷售可疑食品,保留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用具和現場,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及有機食品?
綠色食品並非特指那些「綠顏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產、肉類。綠色食品分AA級和A級:
AA級綠色食品標准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葯及有害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生產資料,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輪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培肥土壤、控制病蟲草害、保護或提高產品品質,從而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要求。
A級綠色食品標准要求: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准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並積極採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要求。
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指採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准;並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無公害食品是按照無公害食品生產和技術標准和要求生產的、符合通用衛生標准並經有關部門認定的安全食品。嚴格來講,無公害食品應當是普通食品都應當達到的一種基本要求。
二、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有什麼區別?
保質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質量(品質)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適於銷售,並符合標簽上或產品標准中所規定的質量(品質);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薦的最終食用期)是指在標簽上規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質量(品質)可能發生變化,食品不再適於銷售和食用。
千萬不要購買超過保存期的預包裝食品:過了保質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過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要特別注意食品標簽上的保質期或保存期。
I. 食品安全講座知識觀後感6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