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綠色生物防治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經典福克斯怎麼拆前座 2024-12-25 14:10:51
動漫中的筷子為什麼尖 2024-12-25 14:04:47

綠色生物防治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8-16 13:58:04

㈠ 綠色防控技術要點有哪些

綠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國植保工作會議上提出「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的基礎上,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結合現階段植物保護的現實需要和可採用的技術措施,形成的一個技術性概念。其內涵就是按照「綠色植保」理念,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以及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葯的技術,達到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確保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的目的。

(1)生態調控技術

重點採取推廣抗病蟲品種、優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種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並結合農田生態工程、果園生草覆蓋、作物間套種、天敵誘集帶等生物多樣性調控與自然天敵保護利用等技術,改造病蟲害發生源頭及孳生環境,人為增強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蟲能力。

(2)生物防治技術

重點推廣應用以蟲治蟲、以蟎治蟎、以菌治蟲、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關鍵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蟎、綠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蟲、蘇雲金桿菌、蠟質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牧雞牧鴨、稻鴨共育等成熟產品和技術的示範推廣力度,積極開發植物源農葯、農用抗生素、植物誘抗劑等生物生化制劑應用技術。

(3)理化誘控技術

重點推廣昆蟲信息素(性引誘劑、聚集素等)、殺蟲燈、誘蟲板(黃板、藍板)防治蔬菜、果樹和茶樹等農作物害蟲,積極開發和推廣應用植物誘控、食餌誘殺、防蟲網阻隔和銀灰膜驅避害蟲等理化誘控技術。

(4)科學用葯技術

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葯,優化集成農葯的輪換使用、交替使用、精準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術,加強農葯抗葯性監測與治理,普及規范使用農葯的知識,嚴格遵守農葯安全使用間隔期。通過合理使用農葯,最大限度降低農葯使用造成的負面影響。

㈡ 什麼是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就是按照「綠色植保」理念,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以及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葯的技術,達到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確保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的目的。

㈢ 什麼是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有哪幾項優勢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指採取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葯等環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危害的植物保護措施。


優點:

  1. 綠色防控是持續控制病蟲災害,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主要依賴化學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蟲危害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病蟲抗葯性上升和病蟲暴發幾率增加等問題。通過推廣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葯等綠色防控技術,不僅有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降低病蟲害暴發幾率,實現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而且有利於減輕病蟲危害損失,保障糧食豐收和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2. 綠色防控是促進標准化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傳統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也不能滿足農業標准化生產的需要。大規模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可以有效解決農作物標准化生產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難題,顯著降低化學農葯的使用量,避免農產品中的農葯殘留超標,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3. 綠色防控是降低農葯使用風險,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屬於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技術,推廣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不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還能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控作業風險,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時,還顯著減少農葯及其廢棄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於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㈣ 園林蟲害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1)以蟲治蟲 就是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首先要提高當地天敵對害蟲的抑製作用。因此,要注意保護害蟲的自然天敵,盡量創造有利於害蟲天敵生存的有利條件。有時還要採取人工大量飼養繁殖和釋放害蟲天敵,以增加天敵的數量,抑制害蟲的發生和為害。
(2)以菌治蟲 就是利用害蟲的致病微生物來防治害蟲。引起昆蟲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有真菌、細菌、病毒等多種類群。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用簡單、低廉的方式人工擴大培養,製成生物制劑噴灑於田間使昆蟲死亡。如Bt乳劑(蘇雲金桿菌乳劑),可以防治多種鱗翅目害蟲。
(3)利用殺蟲素治蟲 殺蟲素是一些放線菌在代謝中產生的活性物質。日本從金色鏈黴菌中獲得一種殺蟎素,對紅蜘蛛毒性很強。國內投產的殺蚜素,對蚜蟲的防治效果顯著。
(4)利用寄生線蟲、原生動物治蟲 國內已經利用線蟲防治小地老虎、棉鈴蟲等,取得初步成效。
(5)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蟎類治蟲 菜田內有許多種類蜘蛛能捕食害蟲(只吃活蟲、不吃死蟲)。蜘蛛繁殖力強,不易死亡,在自然界存活率高,又不受黑光燈等誘殺,一般菜田有成千上萬頭蜘蛛,因而不需要人工飼養繁殖,只需要保護利用即可。

㈤ 生物防治的內容包括哪些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內容包括①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見的有應用真菌、細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質的抗生菌。如應用真菌白僵菌防治馬尾松毛蟲;細菌蘇雲金桿菌各種變種制劑防治多種林業害蟲;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蟲、泡桐大袋蛾等;放線菌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原生動物微孢子蟲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蟲;線蟲泰山1號防治天牛。②利用寄生性天敵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蠅,最常見的有赤眼蜂、寄生蠅防治松毛蟲等多種害蟲;腫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③利用捕食性天敵防治。這類天敵很多,主要為食蟲、食鼠的脊椎動物和捕食性節肢動物兩大類。包括草蛉、瓢蟲、步行蟲、鈍綏蟎、蜘蛛、蛙、蟾蜍、食蚊魚、叉尾魚以及許多食蟲益鳥等。鳥類有山雀、灰喜鵲、啄木鳥等捕食害蟲的不同種類。鼠類天敵如黃鼬、貓頭鷹、蛇等。節肢動物中捕食性天敵除瓢蟲、螳螂、螞蟻等昆蟲外,還有蜘蛛和蟎類。在中國,利用大紅瓢蟲防治柑橘吹綿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紅鈴蟲,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獲得成功。

㈥ 雜草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雜草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農業生態系統中的昆蟲、病原微生物及動植物等生物,通過相生相剋關系,將雜草控制在其經濟危害水平以下的一種雜草治理措施。雜草生物防治的主要作用在於:阻止雜草結實,減少土壤中的雜草種子庫的容量;減少雜草的萌發苗數量,將其群體控制在其經濟危害水平以下;抑制雜草生長,將其群體生長量控制在其經濟危害閾值水平以下。

雜草生物防治的種類主要包括以蟲治草、以菌治草、以草食動物等治草及以植物治草。

以蟲治草。香附子是菜田中常見的雜草,經研究發現,取食香附子的尖翅小卷蛾,其初孵幼蟲可沿香附子葉背行至葉心,吐絲並蛀入嫩心,使心葉失綠萎蔫而死,繼而蛀入鱗莖,咬斷輸導組織,致使香附子整株死亡。以蟲治草的昆蟲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寄主專一性強,只傷害靶標雜草;生態適應性強;繁殖力高;對雜草防治效果高。

以菌治草。有的菌類對雜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寄生性的銹病和白粉病,能抑制難以根除的苣蕒菜、紅矢車菊、田旋花等頑固性雜草,銹病能使大薊的莖、葉變形直至其停止生長,可致使80%的大薊死亡。

利用禽、魚除草。利用禽、魚既可除去雜草,又可將雜草轉化成禽、魚的有機飼料,如在水生蔬菜田放鴨(鵝)除草的習慣。待水生蔬菜(如茭白等)成株後,將鴨趕入水田中可吃掉部分雜草。此外,在水體中開展養魚除草,也能收到良好效果。如草魚對雜草的食量很大,對茭白田15科20餘種雜草都有抑製作用。在高稈旱地蔬菜田中,將鴨趕進田中取食雜草,也能收到良好的除草效果。

利用植物治草。在農田雜草防治中,利用植物的異株克生特性能有效地滅殺部分野草。例如,某些黃瓜品種可抑制白芥和黍草的生長;用稻草覆蓋越冬蔬菜可減少看麥娘的危害等。

㈦ 現代農業綠色防控有哪些措施

1、綠色防控的定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促進農作物安全生產,減少化學農葯使用量為目標,採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葯等環境友好型措施來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為,實施綠色防控是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重大舉措,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農業,促進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安全和農業貿易安全的有效途徑。
2、綠色防控的內涵:一是減量與保產並舉。在減少化學農葯使用量的同時,建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做到病蟲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進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發展,保障有效供給。二是數量與質量並重。在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同時,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的提升,推進綠色防控技術和科學用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生產與生態統籌。在保障糧食和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的同時,統籌考慮生態環境安全,減少農葯面源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四是節本與增效兼顧。在減少化學農葯使用量的同時,大力推廣新葯劑、新葯械、新技術,做到保產增效、提質增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3、綠色防控的技術原則:栽培健康作物,利用生物多樣性,應用有益生物,科學合理用葯。
4、綠色防控主要技術措施:(1)植物檢疫 (2)農業防治技術/生態防控技術(3)理化誘控技術(4)生物防治技術(5)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葯

㈧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通過直接的或間接的一種乃至多種生物因素,以削弱或減少病原物的接種體數量與活動,或者促進植物生長發育,從而達到減輕病害並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的目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1)抗生菌的利用。即利用產抗生素的微生物來防治土傳真菌病害。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可以參與營養物質的爭奪、侵染點的佔領、誘導植物產生免疫力,乃至直接對病原物襲擊等微生物均作為生防資源來進行發掘。(2)重寄生物的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大多是寄生物,在它們生活的某些階段也經常被另一些微生物寄生,從而失去侵染致病能力甚至被置於死地。重寄生物有多種類型,主要有重寄生真菌,如腐霉等根腐病原可被一些叢梗孢目真菌所寄生,以致菌絲、孢子囊和卵孢子等器官被破壞;寄生真菌的病毒,如從患病的蘑菇上可提純到病毒。(3)抑制性土壤的利用。抑制性土壤又稱抑病土、抑菌土等,其主要特點是,病原物引入後不能存活或繁殖;病原物可以存活並侵染,但感病寄主受害很輕微;病原物在這種土中可以引起嚴重病害,但經過幾年或幾十年發病高峰之後,病害減輕至微不足道的程度。(4)根際微生物和菌根的作用。植物根的滲出物主要有糖類、氨基酸類、脂肪酸、生長素、核酸和霉類等,聚集在根的四周富集成豐富的營養帶,刺激了細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這種效應叫根際效應。由根滲出物的影響,其中包括營養物質的礦質化,共生及非共生固氮,形成菌根,並影響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