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陶淵明冷知識大全集
擴展閱讀
最經典的鍵盤長什麼樣 2024-11-05 11:20:05
157平房子基礎裝修多少錢 2024-11-05 11:15:01

陶淵明冷知識大全集

發布時間: 2022-08-16 10:07:40

1.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和他的思想狀況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

公元前316年西晉滅亡,但仍有亡國奴不甘心,想恢復西晉王朝,他們在各個地區積極活動。公元前317年西晉王室後裔在南方組織建立起了一個規模較小的朝廷——東晉王朝,其統治范圍非常的小,管轄區僅限於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

在東晉王朝年間,北方的統治權一直是由趙國及前秦人等統治者掌管的,國家呈現分裂的狀態,而且一直延續了兩個朝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前後分裂的時間為三百年。

陶淵明的思想狀況

在腐朽官僚的統治下,政治極端黑暗,當權的大臣們爭權奪利,互相傾軋和殘殺,統治者內部的斗爭又接連不斷,一系列流血政變,陶淵明都耳聞目睹。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對統治者有過幻想,希望能通過出仕的途徑,實現他「大濟蒼生」的宏願。但是,在幾次出仕的過程中,他逐步看穿了那個黑暗腐朽的社會和自己格格不入。

他堅持自己的氣節,不願和統治者妥協,只有隱退田園,躬耕自資。在親自參加勞動和接近農民的過程中,他的思想也逐漸發生變化。他愈是痛恨那些達官貴人的腐朽和官場的險惡,就愈感到農民的淳樸可親和田園生活的可樂。

除了現實生活的影響外,儒、道兩家的思想對陶洲明也有顯著的影響。他的政治抱負本是繼承著儒家的「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他後來歸隱,也正是實踐了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原則。他還接受了王充等人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和道家蔑視富貴的思想。

他的「乘化委運」,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和老莊有著密切關系。但是,他的思想並不局限於儒、道兩家的范疇。他既沒有儒家鄙視勞動的偏見,也不取道家放縱的行為。在當時的思想界,他是獨樹一幟的。

(1)陶淵明冷知識大全集擴展閱讀

陶淵明的一生

陶淵明(前365年-前427年),又名陶潛,字元亮,東晉偉大的詩人、散文家和辭賦家,中國田園詩派的開創者,亦是文學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後世稱靖節先生。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出生在沒落的官宦家庭,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四年後母親也離開人世。陶淵明和妹妹就寄住在外祖父家裡。外祖父是傑出的名士,對陶淵明的影響非同一般。陶淵明自小就習得琴棋書畫,才華橫溢,頗有外祖父的風范。

陶淵明長到二十歲時,就開始了遊宦生涯。在這期間,曾擔任過江州祭酒、主簿、鎮軍將軍,彭澤令等職位。陶淵明在官宦與田園生活之間游盪了十多年,三番兩次出仕、辭官,又出仕。

在這反復無常的日子裡,陶淵明一心想施展抱負展示宏圖偉願,另一方面又想念舒適的田園生活。經歷了內心糾結的斗爭,最終放棄厭惡了官場的黑暗奸詐,選擇一心嚮往追求安逸舒適的田園生活。

前405年,陶淵明最後一次任命的職位是彭澤令。在程氏妹的去世後,陶淵明著作了《歸去來兮辭》,表明了他辭官歸隱田園生活的心願。寫完這首辭賦後,陶淵明就毅然辭官,回歸於農田生活,一直到去世。

在歸隱田間生活期間,陶淵明著作了五首《歸園田居》、十二首《雜詩》等詩歌。在病重清醒之際,還著作了《擬輓歌辭》。

2. 陶淵明是真正的隱士嗎

古代隱士形形色色各有不同,有的如莊子、長沮甘於淡泊,安於清貧,視功名利祿如糞土,追求自由與恬靜,超然於世外;有的如明代陳繼儒,名為隱士但實際是「翩翩一隻雲間鶴,飛來飛去宰相家」;有的如唐代盧藏用,隱居終南山,以隱求仕,開辟終南捷徑;有的如諸葛亮,陽為隆中高卧,陰為勾結豪強以圖來日官場之騰達。竊以為這些都不能算真的隱士。所謂隱士是指有志於經國濟世但對官場世俗極為失望,憤然隱居的有一定學識才德的人。 隱士有三個條件:第一,心中有強烈的安邦濟世的雄心壯志和社會責任感。隱士隱得是什麼呢?注意:隱是有強烈的針對性的,是針對統治階級的,隱士避開統治階級,不與之為伍,不同流合污,不 為所用,所隱的不只是身體,隱的是自己一顆治國救世、超凡脫俗的高尚靈魂,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積善其身」的積極入世情懷。那些只為自己享受安寧,或以隱求顯者都算不得真隱士。他們 隱的是什麼呢?這些人有東西可隱嗎?那種藏貓貓式的隱充其量只能叫「遁形」。我認為:身隱不叫隱,心隱是真隱。隱是相對於主流社會的,隱士必須和主流價值相沖突,和腐朽統治者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隱士形象是一個憤然離世但不棄世的精神形象。 第二、因對官場極度失望雖有機會入仕卻堅決辭而不就。本來就沒機會入仕的,算不得隱士。第三、必須是具備一定學識才德的人。 陶淵明就是這樣的真隱士。真實的陶淵明是一個血肉豐滿、有情有欲、有公有私的人。在他成為真隱士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但他能堅持理想操守,從而,中國歷史上才產生了一位光彩照人的真隱士。 陶淵明一生五次出仕,29歲任江州祭酒,35歲任桓玄的僚佐,40歲任劉裕的參事,41歲任劉敬宣的參事,41歲任澎澤令,累計任職時間不過四五年,每次時間都很短。 陶淵明入仕的動機想必不是單純的。顏延之說是「母老子幼,就養勤匱」[1],《宋書》本傳說是「親老家貧」,他自己也說是「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2],又說「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 盈室,瓶無儲粟……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3],從這些話,我們固然可以知道他是為貧而仕;但這只是原因之一。因為除此之外,他還說過「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此行 誰使然,似為飢所驅」[4]。用「似」字至少說明他出仕並不只是由於貧窮的原因。我們再看他後來回憶這段出仕經歷時說的話:「少年罕人事,流好在六經。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5]」「余嘗學 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6]。他頗以「無成」為憾,我認為這個「無成」,就指未能實現兼善之志。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他對出仕實在還有事業上「大濟蒼生」[7]的考慮,這對一 個「少時壯且厲」[8],「猛志逸四海」[9],深受儒家傳統教育的人來說是毫不足怪的。 陶淵明放棄官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第一、志趣原因。多次的仕宦經歷使他看透了官場的腐敗、世情的虛偽和狡詐,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正直耿介的士人,他是受不了官場那種污濁空氣的熏染,感到自己與那些善於奉迎巴結、利慾熏心、毫無操守的仕途小 人為伍,實在多有所恥,與心志相違,才毅然辭官的。第二、安全原因。陶淵明時代的東晉戰亂頻繁,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日趨激烈,宮廷內亂迭起,官場已經極端黑暗腐敗。蠅營狗苟,構陷傾軋,到 處潛伏著殺機。陶淵明描繪這情景是「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烏驚」[10],阮籍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11]。仕人的政治熱情驟減,轉而隱居避世,遠禍全身。當然陶淵明的門第身份遠不如 阮籍、嵇康,官場危險性要小得多,但其隱居也不能說沒有安全方面的考慮。第三、性格原因。陶淵明由於父親早死,家道中落,心理上受到創傷,加之「大濟蒼生」的不俗志向,使他「少無適俗 韻」[12]、「游好在六經」以致「罕人事」[13]、「愛嫻靜」[14],性格上直率而不夠圓滑。《宋書·陶潛傳》、蕭統的《陶淵明傳》均記載:督郵到縣里來,小吏告訴陶淵明應穿戴整齊去迎接,陶淵 明說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竟掛印而去。歸隱後他「息交以絕游」[15]。晚年陶淵明貧病交加之時,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來他家問候,並帶來准備饋贈他的甘美膳食,陶淵明因觀點不合,斷 然「揮而去之」,不願接受,這固然表明他對權貴的鄙視和耿介高潔、特立獨行的氣節,但也說明其處事不夠委婉,這種性格很容易在官場樹敵,樹敵多了,官場自然就難呆下去了。對於官場這套手 段陶淵明自認為「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16]」,其實,以陶淵明之「無適俗之韻」,想學好官場技巧實在太難。 當然,只要陶淵明想在官場上混下去,謀生還是有條件的,因為每次離開官場都是陶淵明主動的,他49歲時朝廷還徵召他作著書郎,被他拒絕。他曾五次入仕,可見機會是不少的。但他毅然選擇不再 出仕,無論多麼困難也不趟那渾水,將隱居真正作為終身選擇,這是需要相當驚人的勇氣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分子們的生存道路可以有多種選擇,做學問、經商、從政都可以過體面富足的生活。而在封建社會,普通知識分子要想出人頭地只有「學而優則仕」一條路,在家庭、社會教 育的熏陶下,他們從小就青燈寒窗,想的就是蟾宮折桂、鵬程萬里。他們知道官大於一切,官高高在上,有權有勢,享受榮華富貴。兼濟天下要做官,作威作福要做官,聚斂錢財要做官,光宗耀 祖、改換門楣也要做官。在古人眼裡,士不做官枉為士。士有才華而沒有做上官被社會視為最大的不幸。此種觀念根深蒂固,綿延至今。在這種社會風氣下,士總是拚命地追求入仕。因為入仕對他們 是太重要了。統治者聲稱是以才德取士,入仕者被認為是才華卓越,未入仕或仕途不暢者被認為是才華和品德都不符合標准。這樣,很多懷才不遇的士就有一種被蔑視、被侮辱的感覺。隱士的理 想和希望是少年時代就樹立和培植起來的,半生甚至一生為之辛勤奮斗。理想和希望的破滅,人格與自尊心又受到極大的傷害決定了隱士的痛苦非常深沉,終身難以排遣。宋朝邵雍失官後過著富足的 生活,自稱最快樂的人,但心中卻對社會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心如死灰形同槁木,寫下《傷心行》詩:「不知何鐵打成針,一打成針只刺心。料得人心不過寸,刺時須刺十分深。」布衣陸羽進見官 員,對方不以士禮待之,他羞愧難當,隱居苕溪,有時獨行野中,徘徊不得意,慟哭而歸。 可以想見陶淵明的歸隱也面臨上述問題。首先是社會價值觀的壓力。長輩、鄰人、友人、同僚、熟人,幾乎所有人都將做官當作人生最高價值,對不能為官的陶淵明或同情規勸或嘲諷輕蔑。《飲 酒》第三首中的田父就「疑我與時乖」,他說「一世皆尚同,願吾汩其泥」。《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中有「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看來他的隱居遭到當時隨俗浮沉的仕途之人的輕賤。上 文提到的江州刺史檀道濟勸陶淵明說:「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現。今子幸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這種沉重強大的社會價值觀無時不在、無孔不入地咬噬著背離主流價值的陶淵 明這顆孤獨的心,使其處於難言的尷尬境地,在官本位思想依然強大的今天,這種尷尬之感對於那些懷才不遇的官場正直之士也必是心有戚戚焉,能夠產生強烈的共鳴。沒人能理解陶淵明。世人皆醉 我獨醒,可醒來卻無路可走,不但失望、孤獨,恐怕還有對前途命運的擔憂和恐懼。在精神和肉體都被統治者牢牢控制的專制社會,在人人擠壓在一起沒有個人私人空間而且處處強求一致的宗法社 會,背離主流價值觀是多麼的可怕呀! 其次,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有「大濟蒼生」志向的陶淵明從小對自己的前途寄予厚望,他曾反復五次出仕尋求出路,不能實現理想使他深感愧疚。從他歸田之後詩中表現的對現實黑暗現象的抨 擊,對熱心探求治世之道者的懷念,對少年時代志向的回憶和對理想社會的幻想,可以看出他濟世理想的火焰並未熄滅。他下定決心歸隱,也就意味著其理想的最終破滅,而他所要歸隱的田園也並非 桃花源,他在《感士不遇賦》的《序》中說「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社會自淳樸之風消失之後,虛偽之風便興起來了。鄉里不講廉潔謙讓,真誠善良被認為是 老實無用,陰險奸詐被尊為有手段、能力強,趨炎附勢、舔瘡吮痔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玩人於股掌之間被視為最高人生智慧。官場腐敗黑暗也深深影響著民間風氣。魯迅說過,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在 精神上是一致的(大意)。世無凈土,逃是逃不掉的,怎麼辦?兩害相權取其輕吧,唉——! 再次,個體欲求的壓力。陶淵明曾祖父、祖父、外祖父都曾為官,頗有建樹,父親也曾做過太守,陶淵明對此是頗為自豪的。後家道 中落,陶淵明難道不存振興家業的願望?一旦歸隱這個願望也就徹底破滅了。 陶淵明歸隱面臨著另一個現實問題就是依靠什麼生存。陶8歲喪父,30歲喪妻,孩子皆愚鈍,雖有一些田園產業,可由於種種原因家境每況愈下,他在《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一詩中,回顧自己二 十歲趕上戰亂飢荒,三十歲原配去世。所耕之田,屢遭乾旱蟲災、風雨摧殘,打下的糧食不夠全家糊口,致使一家人夏天挨餓,冬天沒有被蓋。甚至因為冷,夜裡就想快點天亮;因為餓,早晨就盼快 點天黑。四十四歲時,《歸園田居》中所述的「草屋八九間」遇火而「一宅無遺宇」[17]。晚年,有時竟窮到了乞食的地步。生活的壓力壓迫著這個清高孤傲的士子、這個承擔家庭重任的男人的自尊, 自己內心兩種價值體系對自我的反復交替的評價,使其陷入肯定和懷疑,孤傲和自責的兩難境地,不能自拔。而那些隨俗沉浮的庸才春風得意,坐享富貴更使其憤慨! 陶淵明對背離社會價值的種種嚴重後果是瞭然於胸的,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主動自覺地承受這種種巨大的壓力,終身堅持其人格氣節,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千千萬萬的人都隨波逐流了,連與陶淵 明並稱「尋陽三隱」之一的周續之也為當權者用了,惟獨陶淵明特立獨行,他孤軍對抗的是茫茫整個世界,是無所不在的命運之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他是舍棄了個人名利,為了理想和人格的純 潔和高尚從庸俗卑賤的芸芸眾生中一馬當先殺出的勇士,他勇往直前之中環顧四周卻發現他沒有戰友。盡管如此,他依然毅然決然地按照自己認準的目標策馬揚鞭,一路絕塵而去。心中不免黯然神傷,卻終是義無返顧。 有人說他懦弱,說他迴避矛盾。怎麼才不懦弱呢?叫他拍案而起,象李自成拉起人馬起義嗎?叫他荊柯刺秦王嗎?叫他公開擊鼓罵曹嗎?還是叫他去做潘萬年呢?一個封建士大夫的價值觀、人生觀允 許他這么做嗎?在那個時代有這樣的人嗎?即便有,陶淵明是否處於那種信息環境呢?退一萬步講,假如他有那個環境且那樣做了,他也就成了赤膊上陣的許禇了。魯迅先生並不贊成這種無謂的犧 牲,斗爭者首先應學會保全自己,陶在詩文中涉及時事都盡力避免評價當政者,以免遭禍。當統治者和世俗力量過於強大時,早醒者的隱居,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斗爭方式本身就需要巨大的勇氣、承 受巨大的苦難。這真是「勇敢者的游戲」,這真是「好男兒渾身是膽!」 想文革中幾千萬知識分子,幾億中國人有幾個敢站出來公開反對?有幾個敢不低眉順眼,人雲亦雲?在那個時代,沉默都是有罪的,能象陶淵明那樣出淤泥而不染的絕對是人格典範。對百分之九十九 的隨波逐流乃至助紂為虐者和卑躬屈膝搖尾乞憐者我們不去鞭撻,反而站在山腳下對站在人格高峰之上的陶公評頭品足,沒心沒肺、冷漠地責怪他怎麼沒站得更高些,站到喜瑪拉雅山上去或生翅膀飛 上天空去,這豈不是荒唐得令人氣憤嗎?陶淵明在那個時代,不是太消極了,而是太積極了。 陶淵明是具體的歷史的陶淵明,是無路可走的陶淵明。陶淵明不是一個自由民主的人道主義的啟蒙思想家,他甚至不可能對封建社會本質有深刻的理性認識,更不可能開出對症的救世良方,他只是從 感性上對社會現狀失望。然而,這並不有損他執著於理想,清者自清,超凡脫俗的精神形象。陶淵明的價值不在於思想,而在於其人格。後代文人對其隱居的機械模仿能將板子打在陶淵明身上嗎?後 代文人對陶公的欣賞模仿主要著眼於其逍遙於田園的閑適浪漫,很少挖掘其「金剛怒目」的一面,很少把握其復雜難言的心理狀態。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他在心靈的掙扎中堅持自我,時時在人生「四 個境界」(馮友蘭語)中上下徘徊,並更多停留在後兩種境界。陶淵明以其痛苦而豁達,凝重而又淡雅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一百三十餘篇美侖美奐的詩文,他是一個熱愛人生,帶著淚和笑感受和思索 人生的人,他是一個美的追求者和鑒賞者。陶淵明孤獨的靈魂一直漂泊在當時乃至以後幾百年的時間隧道里,直到唐宋才漸為人所識。但正如尼采所說:「誰最終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最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18]。這,就是作為真隱士、真猛士的陶淵明。

3. 陶淵明的詩的特點是什麼

「文如其人」這條藝術規律,在陶淵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的詩不是吟風弄月的情感游戲,而是詩人的真實生活與情感的抒發。他詩歌中塑造的意象,不僅體現了他甘於「守拙」、「守真」的樸素思想,也體現了他我行我素,不為世俗所縛的性情。他曾在《歸去來兮辭》的序中說道:「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 由此可見他以「真」為美,以「偽」為丑,熱愛恬靜淳樸的田園,厭惡爾虞我詐的官場。他將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對人生真諦的思索,都融會在作品中,表現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高尚人格,這也決定了陶淵明的詩具有純真、自然、質朴的藝術風格。這也是陶淵明文學作品的特色在審美形式層面的主要表現。

陶淵明的詩歌樸素自然,感情真率,一方面於詩歌的內容有很大關系,即詩歌描寫的是平淡的田園風光以及處在這種環境中的詩人的恬靜的心境,另一方面與他不動聲色、朴質無華的用語也不無關系。陶淵明詩歌在語言方面主要有如下兩個特點:

一、通過口語化的語言構建本真生活。海德格爾說:「詩的活動領域是語言,因此詩的本質必得從語言之本質那裡獲得理解。」[1]陶淵明在語言方面的深厚修養,是陶詩獲得巨大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陶詩善於提煉語言,但又看不見痕跡。宋人程俱說陶詩「言出無言意,妙語自天與。譬如清冷淵,月湛不可取」(《讀陶靖節詩》)。明人王世貞說:「淵明托旨沖淡,其造語有極工者,乃大如思來,琢之使無痕跡耳」(《藝苑卮言》卷三)。鍾惺說:「其語言之妙,往往累言說不出處,數字迴翔略盡。有一種清和婉約之氣在筆墨之外,使人心平累消」(《古詩歸》卷九)。他創造的這些出之自然,歸之自然的藝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歸於他重視口語的運用。

在《飲酒》(其五)中,他說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在《責子》中又說道「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這些句子都非常接近口語。另外還有一些更是接近謠諺和模仿民歌的語句,例如「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等,給人一種自然質朴、平淡清新的感覺,讀起來琅琅上口、鏗鏘有力,節奏感很強。而且陶淵明的散文和詩一樣,語言明白如話,平易近人,不象某些古文那樣晦澀難懂。雖然曾經有人看不起陶淵明的詩文,把陶淵明的詩文蔑之為「田家語」,但是在今天看來,這正是陶淵明詩文的長處,而非短處。在當時「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字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的文壇上,陶詩別開生面,語言清新自然,保存著民間語言體質素美的本來面目,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有趣的是,陶詩所描寫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過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雞犬等等,這些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東西,一經陶淵明重新審視,便進入了審美的可能。如《歸園田居》(其三)表現的是陶淵明初歸田園的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勞作雖辛苦,結果雖讓人感到無奈,但這種無所拘束的田園生活卻充滿了歡樂。「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盡管勞動還不熟練,但充滿希望和美好嚮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樂的。

陶淵明還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描寫,表現隱居生活的自然、安定和閑適。「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和干凈,一切又是那麼和諧與自然。溫汝能《陶詩匯評》說:「此篇是陶淵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謂不見斧鑿痕也。大約詩之妙以自然為造極。陶詩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議,神妙極矣。」

《移居二首》寫詩人移居南村,喜得佳鄰,與之融洽相處的情況。「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陶淵明用從容閑淡的筆調寫出鄉居生活中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其樂融融的關系。詩人內心中對和諧自然生活的嚮往和渴望成為現實,其喜悅之情如在目前,難怪清代高靜評選《看詩隨錄》中說此詩「公之和易近人,亦即於詩見之」。蔣薰說「直是口頭語,乃為絕妙詞。極平淡,極色澤」(《評<陶淵明詩集>卷二》)。陶詩的動人之處或說特殊的藝術魅力就在於,他以極為平淡,極自然的語言把最本質的生活和最坦盪的心靈展示給讀者,使你無比嚮往那種純凈心靈和純朴生活的召喚。

二、平淡中顯精奇。不同的作家運用不同的語言,往往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翻開陶淵明的詩集,你便會發現,這兒又是另一番天地。農村俗事,田園風光,以及他在這樣的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恬靜心情,都是通過樸素的語言抒寫出來的。如《讀山海經》(其一):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如何?」

此詩運用白描手法,寫出詩人半耕半讀的文人隱居生活,使人感到確實是「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雕琢痕跡。即便是那些哲理性很強的詩句,如「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等,也都是詩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清代沈祥龍在談到語言的運用時說道:「詞以自然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詮也。古人名句如:『梅子黃雨時』,『雲破月來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詩歌也是同理。

陶淵明的語言質朴平淡,但卻並不是淡而無味,就像蘇軾所評價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平淡之中有無限的豐采,質朴之中有深厚的情味。這種「不煩繩削而自合」(黃庭堅《題意可詩後》)的藝術境界,正說明了陶詩的語言藝術的爐火純青。 例如他的《輓歌詩》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這是詩人預感到死亡將臨時寫的絕筆詩。這首詩雖然運用的是樸素通俗的語言,但卻傳達出了深厚的意蘊,即他把死看成是自然規律並且能泰然處之,這能使我們感受到陶淵明的平和心態以及超越生死的達觀。這也是陶詩平淡中顯精奇的微妙之處。

陶詩在內容上的特點,就是寓精奇於平淡之中,陶淵明的作品,無論是詩,還是文,無論是抒發情懷,還是描摹景物、刻畫人物,他一般都是輕加點染,力避濃筆塗抹。因此,形象鮮明突出,色彩淡雅清新。例如:「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等。蘇東坡說:「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惠洪也曾說:「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冷齋夜話》卷一)。所以,雖然陶詩看似沒有經過加工,實際上也是詩人經過仔細琢磨而創作出來的。

葉嘉瑩說:「在我國詩人中,陶淵明是詞語表現得最為簡凈,而含蘊卻最為豐美的一位詩人。[2]」他的含蘊就是思想和對生活、歷史以及人生的獨到的認識。陶淵明用簡潔的語言和為數不多的形象,反映了他作為詩人的人格理想,生活理想和思想認識。陶淵明他把一切不必要的字句減縮到了不能再減的地步,即鍾嶸所謂「文體省凈,殆無長語」。陶詩在語言上的功力說明,只有洗盡鉛華,方能顯出明凈的單純,現出人所共稱的沖淡之美,本色之美。難怪胡適要說:「他的意境是哲學家的意境,而他的語言卻又是民間的語言,所以他盡管做田家語,而處處有高遠的意境。[3]」

http://roach4988.blog.hexun.com/3724637_d.html

4. ``舉例說明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

陶淵明的田園詩的藝術特色,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清新的筆法。這與當時詩壇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澀難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陶淵明刻劃田園山水,絕不追求華麗的語言與表面的形似,而是隨意點染,清新自然,而有無盡的神韻。

2細膩的描寫。陶淵明的田園詩植根於田園生活,他對田園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詩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綠樹繁花,遠村近煙,雞鳴狗吠,在他的細膩描寫下,都顯示出無限的生機,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鄉村圖畫。

3質朴的語言。陶淵明的田園詩能夠千古流傳,與它語言的質朴關系很大。陶淵明獨特的生活經歷,樸素的農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園景色,要求盡可能採用近似「田家語」的樸素的語言和白描手法,從而形成田園詩平淡自然的風格,達到「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藝術效果。陶源明的田園詩,農家生活氣息濃厚,又體現了「貧士」詩人自己的性格。

4情、景、理交融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關重要的,而情又是最為重要的。離開情的景就沒有了生氣,離開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沒有濃厚的感情滲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淵明的田園詩中,飛禽走獸、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飽含了強烈的思想感情;同時,詩人又善於寓情於理,把自己對人生、對現實的深刻認識形象化,把詩情與哲理、與景物緊密結合起來,因而給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覺。
參考資料: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鄭屹立

5. 陶淵明田園詩歌的特點和對後世的影響

陶淵明的詩歌藝術特色與人生境界的探索
摘要: 陶詩的內容大都表現隱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與醇美的統一,情、景、理的統一是陶詩的藝術特色。田園詩所歌詠的是個人悠閑的生活,沒有充分揭示農村的矛盾,這是其不足之處,但以田園的美好對比官場的丑惡,是有積極意義的。詠懷詩、詠史詩表現出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以及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會政治的黑暗。陶淵明對後代的影響主要是積極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關鍵詞:陶淵明 平淡醇美 藝術特色 人生境界
一、陶淵明的生活背景與詩歌的藝術特色
(一)生活背景: 陶淵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潛、字元亭,是東晉末年的田園大詩人。據史書記載,東至縣東流鎮東晉時期屬潯陽柴桑(今屬九江彭澤縣),陶淵明在彭澤做縣令,經常到東流種菊。留下千古佳話,後人敬羨先生,建祠以祀。出身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的陶淵明,本來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有所作為。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是抱著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走上人生道路的。開始時前一種願望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那時一個動亂的年代: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拚。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讓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最終「愛丘山」的夙願就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開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園了。所以說,他的歸隱,實際是自己的思想與當時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二)詩歌的藝術特色:陶淵明在詩歌、散文、辭賦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其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1.平淡與醇美的統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詩的風格,這是不錯的。我們在陶詩里很難找到奇特的形象,誇張的手法和華麗的辭藻,甚至連形容詞都很少用。一切如實說來,平平淡淡。然而,如果僅僅是平淡,不會產生強烈的藝術魅力。陶詩的好處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著熾熱的思想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正和陶淵明的為人一樣。因此讀來韻味雋永,越讀越覺的它美。試看《勸農》詩中的一節: 熙熙令音,猗猗原陸。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紛紛士女,趨時競逐。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這里呈現出一幅和平的農作圖,實際是把中國農村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特點加以美化的結果。《歸園田居》組詩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類似的特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這詩大約作於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的一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作者正是以此作為污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 想和人生觀念。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開頭就是:「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營,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盡管詩人實際做不 到這一點,但他嘗試了,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時又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這里寫到了體力勞動的艱苦和 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寧靜乃至安樂。同類詩中意境最美的,當數《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結尾兩句再一次說明,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實際都是在詠歌自己的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淵明的田園詩所反映的社會理想,以及他對個人在社會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牽涉東漢末以來文學所集中關注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生命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在這方面,我們首先看到,陶淵明對生命短促的事實,表現得比同時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詩現存不過一百多首,竟有幾十 處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學上,他卻有一種豁達的解釋,這在組詩《形、影、神》 中表達得最明白。詩人借用辭賦的對話體,讓「形」提出飲酒自樂、忘懷一切的人生態度(這近於《古詩十九首》),又讓「影」強調應追求事功,建立身後之名(這近於建 安文學)。這兩者其實都是陶淵明所難以舍棄的,但作為最終的哲學歸結,他在第三首 《神釋》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認為每日醉酒傷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無意義,應該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即歸化於自然,不必有意識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這就是不求解脫的解脫。 「自然」哲學的這一種內涵,在田園詩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現出來,如陶詩中最著名的《飲酒》之五就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開頭四句,說只要心境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下面說採菊東籬,不經意中 目遇南山(即廬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奧秘,參透了人生的真諦。盡管詩中明說「欲辯已忘言」,但如果聯系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來考察,他在本詩 中通過一系列意象所隱約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恆、山氣的美好、飛鳥的自由,不正是體現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尤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本質嗎? 那麼,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恆、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的寄託,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當然,詩中的這種人生觀說到底只是一種詩意的、哲理的 嚮往。因為人從根本上不可能擺脫在一定的對象中實現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擺脫現實利害的矛盾。但作為對人生的一種哲學思考,它是有價值的;作為詩歌的理蘊,它更帶 來獨特的效果。 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 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 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平淡醇美、曠潔悠遠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 深感無所寄託的焦慮。換言之,「靜穆」是在「自然」哲學支配下構造出的美學境界, 而激起這種追求的內驅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詩中最集中的就是寫田園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還有《移 居》、《和郭主簿》、《詠貧士》、《雜詩》、《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
2.情、景、理的統一: 陶淵明並不是只有這種以平淡醇美為主要特徵的作品,他也寫過一些直接涉及現實政治, 或直接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情緒的詩篇。如《述酒》詩,雖然辭義隱晦,不易讀懂,但其內容關繫到晉、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當無疑問。又如《贈羊長史》,對劉裕於義熙 十三年北伐破長安之役,顯得十分高興。「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游心目,關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詠荊軻》和《讀山海經》中的幾篇,對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一些雖然失敗而始終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贊美,具有慷慨悲壯的風格。《詠荊軻》結末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分明流露出詩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讀山海經》中的一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精衛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斷首,猶反抗不止,都表現出不為命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最後二句,既是說精衛、刑天,也是說自己:雖有昔日的壯志雄心,卻沒有償願的時機!這些詩的事實背景已無法加以確鑿的證明,但至少可以說明,陶淵明在隱居中仍然渴望強烈的、有所作為的人生。魯迅先生指出,陶詩不但有「靜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這些作品而言。不過,應當看到兩者也並不 是截然對立的。 從詩歌淵源關系來說,陶淵明有繼承阮籍的一面。這主要表現在其詩多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感,表現對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學觀照的方式,並多用組詩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詩也顯然受到玄言詩的重大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詩中有許多玄學的語匯,其平淡的語言風格也同玄言詩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人與自然之關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詩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相對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強大的壓迫;而在東晉的玄言詩中,則轉變為人對自然的體悟和追求;到陶淵明,又更明確地提出歸 化自然的觀念,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意識成為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當然, 陶詩重視通過藝術形象而不是抽象語言來表現哲理,這同玄言詩的枯燥無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大貢獻,是他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雖然一般的玄言詩人都注意到從審察自然來體會哲理,並由此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無奇的鄉村。只是在陶淵明筆下,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才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由此為後人開辟了一片情味獨特的天地。他把農業勞動視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頌在勞動生活中包含著美的意趣,這同樣是深刻的發現。對陶詩的藝術 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自然、真淳。但這並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響的風格, 而是詩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繁復的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麼,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絕少使用濃艷的色彩,誇張的語調,深奧的語匯、生僻的典故。他的詩中也常用對仗句式,但多數是比較古樸而不那麼精巧的,以至在感覺上並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感情,但真正表現得很強烈、顯得激盪起伏的時候很少,而是和冷靜的哲理思維結合在一起,呈現為清明淡遠的意境。這一種美學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達到的。進一步說,陶詩語言的樸素,又並不是隨口而道,毫無加工,而是高度精煉,洗凈了一切蕪雜粘滯的成分,才呈現出明凈的單純。他對自然的美,無疑有十分敏銳的感受, 因而能夠用准確而樸素的語言將其再造為詩的形象。像「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鄉村的恬靜,「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寫雪的輕虛,「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寫風的蹤跡,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晉詩歌追求華美、注重修辭的傾向,一方面提高了詩歌語言的表現技巧,但有時過於用力於此,而忽視了詩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詩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為底蘊,絕不炫耀外在的美飾,所以大多通篇簡潔,少作鋪排,鍾嶸《詩品》稱為「殆無長語」。詩的意境,也總是比較完整,從總體上感染讀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個片斷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統一。
二、陶淵明的人生境界與對後世的影響
陶淵明從小就是博學能文的材料,對知識的追求,一向是認真的。少年時期,是「猛志逸四海」,對國家社會胸懷大志。生於華夷混戰的時代,深受離亂的刺激和痛苦,他從小就立下「澄清中原」的大志。但身處亂世,有志不得伸,陶淵明只做過幾個小官,且時間皆不長。最為人所知的是擔任彭澤令。在這期間,有一督郵到當地視察,屬下請陶淵明戴冠束帶前往城外迎接,陶淵明很不樂意,尤其那督郵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郡守做小妾而得了這官職,行為令人不齒,陶淵明視之為小人。督郵至,縣吏應束帶見之,陶淵明慨嘆:「無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後來,靈魂不賣的陶淵明掛冠解印而歸回田園,寫了《歸去來辭》一文以見其志。「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陶淵明為官的結果,獲得的是苦痛與煩惱,因他「質性自然」,人事的束縛當然不適合他。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對率性真淳的陶淵明真是痛苦無比。在「飢凍」和「違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擇。辭去官職,意味著妻兒將和他一起挨餓受凍,意味著沒錢買他最愛的酒;但是繼續留任,便是違背自己的真性情,出賣自己的靈魂。為了「錢」而如此,在陶淵明看來,真是大大不值得。與其在渾濁的溪流中隨之浮沈,心中時時嗚咽悲鳴,不如跳出這渾水,給自己的靈魂自由。他因為透徹了解自己,才能毅然決然舍棄安適的生活及世俗的虛名。對陶淵明而言,「違己」甚於「飢凍」。於是,陶淵明選擇隱居務農,回到山林的懷抱,唯有歸回田園,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辭官歸隱後,生活並不順利。不諳農事的陶淵明種田常是「草盛豆苗稀」,這使得他不得不「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但辛苦的生活並沒有改變陶淵明的初衷,他說:「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當時掛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現實的生活才足以考驗一個人的勇氣與心志。陶淵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遠勝於物質環境的安適,因此,無論生活多麼艱苦,他都會堅持下去,只求「願無違」。
雖然陶淵明最後仍死在他所厭惡的時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是不足以扭轉時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對得起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靈魂,死在山林的懷抱中,擁抱所愛的自然,這樣,也是死而無憾了。
我很佩服陶淵明的勇氣。若非真正了解自己,若非熱切地想尋求生命的價值與自由,我們很難在「飢凍」和「違己」間做一抉擇。
陶淵明對後代的影響主要是積極的。他蔑視富貴,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給後代有進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樣。他們在反抗權貴和腐朽政治的斗爭中從陶詩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淵明樂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現實斗爭的態度,也給後代詩人以消極的思想。

6. 關於陶淵明

(1)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文學家。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欽敬曾祖陶侃的積極進取,又特別贊賞外祖孟嘉的沖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兩種精神。前期(41歲以前),他渴望進取,渴望干一番事業,做過江州祭酒,劉裕幕下鎮軍參軍、彭澤令,起主導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於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時官時隱,舉棋不定。後期(41歲以後),陶淵明因時局動盪,仕途險惡,以及官場政治腐敗,門閥制度森嚴而對現實極端不滿,毅然辭官歸隱,與官場徹底決裂。
義熙四年,即歸隱後第二年,他家鄉遭焚,生活陷入極端貧困,但他安貧樂道;義熙末年,朝廷征他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濟勸他出山,他守節不仕。這個時期起主導作用的顯然是道家思想。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劉裕的來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本文。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可獨立成篇。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頻繁的環境里,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了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

(2)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 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嚮往和憧憬,
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和寄託,所以無法實現。
如何評價陶淵明

作為身處晉末亂世的隱士,陶淵明晚年常與廬山中的釋道交往,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事,但要說他們之間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卻未必盡然。 仔細地研讀過陶詩和了解詩人生平的人,都會知道陶淵明是個外表恬淡靜穆,而內心熱情濟世無神論者。他少年時曾胸懷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業。但在出仕了一個時期以後,現實使他感到失望,他不願與當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選擇了一條退隱歸耕的道路。

這時他又受到老莊哲學的影響。因為他有過以往文人多不曾有過田園生活,並且親自參加了勞動,與勞動人民有了接觸,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啟發,因而在崇尚駢儷陳舊文風的晉代,能創造出有獨物風格的田園詩的新形式,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從少年時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時的"猛志固常在",始終對世事沒有淡忘。他傳世的名篇《桃花源記》,正是他對如同上古原始時代的那種人們自食其力、友好相處、沒有種種現實中的紛擾與貧困的"怡然有餘樂"社會的憧憬。就是他的隱居與飲酒,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對當時黑暗統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滿和反抗的意義在內。

當然,陶淵明畢竟是一個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許多安貧樂命、及時行樂、避世消極的東西。但後世歷代的文學評論家和選家出於自己的階級偏愛,多著重欣賞和贊揚他這方面的特點,認為這才是陶詩的精華所在。

其實這是對陶詩的一種曲解。 陶淵明作為一代詩宗,他在生前和死後一段時間內,曾不為人所重視,後來又長期為人所歪曲和誤解。現在是到了應該對陶淵明其人其詩,給以正確而全面的評價和欣賞的時候了。

沈德潛在《說詩 語》中說:"晉人多放達,獨淵明有憂勤語,有自托語,有知足語,有悲憤語,有樂天安命語","

蘇東坡曾這樣評價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迎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人貴真,詩亦貴真,詩真乃由人真而來,這就是陶詩具有經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魯迅先生的話,「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梁啟超評價陶淵明時曾經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確如其言,陶在自然與哲理之間打開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

陶淵明的這種「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自然的熱愛;一是對人生的哀傷
東晉同時也是整個魏晉南北朝最傑出的文學家是陶淵明。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或雲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淵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陶氏為東晉元勛之後,地位雖不如南下名族高貴,也是潯陽的大族。只是陶淵明這一支,家境便日漸敗落。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 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義熙元年(405)陶淵明 四十一歲,再次出為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官場。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僕,開始一段時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求祿。 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對政治原就不感興趣。出身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的陶淵明,本來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雜詩》說: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可見出他的胸懷。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歸園田居》所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之類,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著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走上人生道路的。開始時前一種願望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並。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 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減。另一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所以最後 「愛丘山」的素願就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鎮軍參軍時所作的《始作鎮軍參 軍經曲阿》詩中就說道:「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歸班生廬。」任建威參軍時所作《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又說:「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可見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園田。從彭澤令解職時所作《歸去來辭》,更把做官說成「深愧平生志」。所以說,他的歸隱,實際是自己的理想與當時的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捨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 「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樸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一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同樣的思想,又藉助虛構,在《桃花源記》中加以形象的表現。在這種「自然」的社會中,人人自耕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而歷史在陶淵明看來,是一個墮落的過程。由於人們的過度的物質慾望,引起無窮的競爭,產生了種種虛偽、矯飾、殘忍的行為,使社會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難求,世外桃源,也無處可尋。陶淵明只能把淳樸的鄉村生活,作為他的社會理想的比較現實然而十分有限的寄託。他的大量田園詩中,既有紀實的成分,反映了他在家鄉生活的情況,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並不完全是寫實的,而是按照某種理念要求對現實素材加以處理的結果。作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 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盡管詩人實際做不到這一點,但他嘗試了,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時又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這里寫到了體力勞動的艱苦和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寧靜乃至安樂。同類詩中意境最美的,當數《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結尾兩句再一次說明,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實際都是在詠歌自己的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牽涉東漢末以來文學所集中關注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生命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在這方面,我們首先看到,陶淵明對生命 短促的事實,表現得比同時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詩現存不過一百多首,竟有幾十 處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學上,他卻有一種豁達的解釋,這在組詩《形、影、神》 中表達得最明白。詩人借用辭賦的對話體,讓「形」提出飲酒自樂、忘懷一切的人生態 度(這近於《古詩十九首》),又讓「影」強調應追求事功,建立身後之名(這近於建 安文學)。這兩者其實都是陶淵明所難以舍棄的,但作為最終的哲學歸結,他在第三首 《神釋》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認為每日醉酒傷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無意義,應該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即歸化於自然,不必有意識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這就是不求解脫的解脫。 「自然」哲學的這一種內涵,在田園詩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現出來,如陶詩中最著名的《飲酒》之五就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開頭四句,說只要心境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下面說採菊東籬,不經意中 目遇南山(即廬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奧秘,參透了人生的真諦。盡管詩中明說「欲辯已忘言」,但如果聯系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來考察,他在本詩 中通過一系列意象所隱約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恆、山氣的美好、 飛鳥的自由,不正是體現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尤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本質嗎? 那麼,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恆、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 的寄託,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當然,詩中的這種人生觀說到底只是一種詩意的、哲理的嚮往。因為人從根本上不可能擺脫在一定的對象中實現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擺脫現實 利害的矛盾。但作為對人生的一種哲學思考,它是有價值的;作為詩歌的理蘊,它更帶 來獨特的效果。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 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 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 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 深感無所寄託的焦慮。換言之,「靜穆」是在「自然」哲學支配下構造出的美學境界,而激起這種追求的內驅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但是,陶淵明並不是只有這種以沖淡平和為主要特徵的作品,他也寫過一些直接涉及現實政治, 或直接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情緒的詩篇。如《述酒》詩,雖然辭義隱晦,不易讀懂,但其 內容關繫到晉、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當無疑問。又如《贈羊長史》,對劉裕於義熙十三年北伐破長安之役,顯得十分高興。「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游心目,關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詠荊軻》和《讀山海經》中的幾篇,對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一些雖然失敗而始終不屈的英雄形象,表示同情、仰慕和贊美,具有慷慨悲壯的風格。《詠荊軻》結末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分明流露出詩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讀山海經》中的一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精衛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斷首,猶反抗不止,都表現出不為命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最後二句,既是說精衛、刑天,也是說自己:雖有昔日的壯志雄心,卻沒有償願 的時機!這些詩的事實背景已無法加以確鑿的證明,但至少可以說明,陶淵明在隱居中仍然渴望強烈的、有所作為的人生。魯迅先生指出,陶詩不但有「靜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這些作品而言。不過,應當看到兩者也並不 是截然對立的。 從詩歌淵源關系來說,陶淵明有遠承阮籍的一面。這主要表現在其詩多抒發內心深 處的情感,表現對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學觀照的方式,並多用組詩的形式。另一方面,陶詩也顯然受到玄言詩的重大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詩中有許多玄學的語匯,其平淡的語言風格也同玄言詩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人與自然之關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詩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相對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強大的壓迫; 而在東晉的玄言詩中,則轉變為人對自然的體悟和追求;到陶淵明,又更明確地提出歸 化自然的觀念,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意識成為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當然,陶詩重視通過藝術形象而不是抽象語言來表現哲理,這同玄言詩的枯燥無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大貢獻,是他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雖然一般的玄言詩人都注意到從審察自然來體會哲理,並由此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無奇的鄉村。只是在陶淵明筆下,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才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由此為後人開辟了一片情味獨特的天地。他把農業勞動視為自然 的生活方式,歌頌在勞動生活中包含著美的意趣,這同樣是深刻的發現。對陶詩的藝術 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自然、真淳。但這並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響的風格, 而是詩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繁復的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麼,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絕少使用穠艷的色彩,誇張的語調,深奧的語匯、生僻的典故。他的詩中也常用對仗句式,但多數是 比較古樸而不那麼精巧的,以至在感覺上並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感情,但真正表現得很強烈、顯得激盪起伏的時候很少,而是和冷靜的哲理思維結合在一起,呈現為清明淡 遠的意境。這一種美學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達到的。 進一步說,陶詩語言的樸素,又並不是隨口而道,毫無加工,而是高度精煉,洗凈 了一切蕪雜粘滯的成分,才呈現出明凈的單純。他對自然的美,無疑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因而能夠用准確而樸素的語言將其再造為詩的形象。像「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鄉村的恬靜,「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寫雪的輕虛,「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寫風 的蹤跡,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晉詩歌追求華美、注重修辭的傾向,一方面提高了詩歌語言的表現技巧,但有時過於用力於此,而忽視了詩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詩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為底蘊,絕不炫耀外在的美飾,所以大多通篇簡潔,少作鋪排,鍾嶸《詩品》稱為「殆無長語」。詩的意境,也總是比較完整,從總體上感染讀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個片斷吸引人。
陶淵明個人的人格無疑是高尚的,他對社會也絕非無所關心,但是,其文學創作的主導方面,卻是渴望迴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懷現實的痛苦。建 安文學的進取精神,正始文學的悲劇意識,都是要求在現實的社會關系中實現人的意志自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單方面地說不失為一種深刻的哲學,但藉此他恰恰躲開了人在社會中的自由這個根本性問題。可以說,這同樣是個體意識減弱的表現。所以,後代文人越是在受到社會的壓迫而難以反抗時,就越容易想到陶淵明,用他的人生觀來 化解而不是沖破社會的壓迫。這樣,既滿足了精神上、道德上的自我安慰,也避免了在 沖突中容易遭到的危險。

7. 陶淵明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陶詩的內容大都表現隱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與醇美的統一,情、景、理的統一是陶詩的藝術特色。田園詩所歌詠的是個人悠閑的生活,沒有充分揭示農村的矛盾,這是其不足之處,但以田園的美好對比官場的丑惡,是有積極意義的。詠懷詩、詠史詩表現出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以及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會政治的黑暗。陶淵明對後代的影響主要是積極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夢、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陶淵明在詩歌、散文、辭賦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其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1.平淡與醇美的統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詩的風格,這是不錯的。我們在陶詩里很難找到奇特的形象,誇張的手法和華麗的辭藻,甚至連形容詞都很少用。一切如實說來,平平淡淡。然而,如果僅僅是平淡,不會產生強烈的藝術魅力。陶詩的好處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著熾熱的思想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這正和陶淵明的為人一樣。因此讀來韻味雋永,越讀越覺的它美。試看《勸農》詩中的一節: 熙熙令音,猗猗原陸。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紛紛士女,趨時競逐。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這里呈現出一幅和平的農作圖,實際是把中國農村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特點加以美化的結果。《歸園田居》組詩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類似的特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這詩大約作於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的一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作者正是以此作為污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 想和人生觀念。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開頭就是:「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營,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盡管詩人實際做不 到這一點,但他嘗試了,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時又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這里寫到了體力勞動的艱苦和 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寧靜乃至安樂。同類詩中意境最美的,當數《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結尾兩句再一次說明,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實際都是在詠歌自己的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淵明的田園詩所反映的社會理想,以及他對個人在社會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牽涉東漢末以來文學所集中關注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生命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在這方面,我們首先看到,陶淵明對生命短促的事實,表現得比同時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詩現存不過一百多首,竟有幾十 處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學上,他卻有一種豁達的解釋,這在組詩《形、影、神》 中表達得最明白。詩人借用辭賦的對話體,讓「形」提出飲酒自樂、忘懷一切的人生態度(這近於《古詩十九首》),又讓「影」強調應追求事功,建立身後之名(這近於建 安文學)。這兩者其實都是陶淵明所難以舍棄的,但作為最終的哲學歸結,他在第三首 《神釋》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認為每日醉酒傷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無意義,應該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即歸化於自然,不必有意識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這就是不求解脫的解脫。 「自然」哲學的這一種內涵,在田園詩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現出來,如陶詩中最著名的《飲酒》之五就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開頭四句,說只要心境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下面說採菊東籬,不經意中 目遇南山(即廬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奧秘,參透了人生的真諦。盡管詩中明說「欲辯已忘言」,但如果聯系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來考察,他在本詩 中通過一系列意象所隱約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恆、山氣的美好、飛鳥的自由,不正是體現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尤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本質嗎? 那麼,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恆、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的寄託,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當然,詩中的這種人生觀說到底只是一種詩意的、哲理的 嚮往。因為人從根本上不可能擺脫在一定的對象中實現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擺脫現實利害的矛盾。但作為對人生的一種哲學思考,它是有價值的;作為詩歌的理蘊,它更帶 來獨特的效果。 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 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 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平淡醇美、曠潔悠遠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 深感無所寄託的焦慮。換言之,「靜穆」是在「自然」哲學支配下構造出的美學境界, 而激起這種追求的內驅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詩中最集中的就是寫田園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還有《移 居》、《和郭主簿》、《詠貧士》、《雜詩》、《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
2.情、景、理的統一: 陶淵明並不是只有這種以平淡醇美為主要特徵的作品,他也寫過一些直接涉及現實政治, 或直接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情緒的詩篇。如《述酒》詩,雖然辭義隱晦,不易讀懂,但其內容關繫到晉、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當無疑問。又如《贈羊長史》,對劉裕於義熙 十三年北伐破長安之役,顯得十分高興。「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游心目,關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詠荊軻》和《讀山海經》中的幾篇,對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一些雖然失敗而始終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贊美,具有慷慨悲壯的風格。《詠荊軻》結末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分明流露出詩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讀山海經》中的一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精衛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斷首,猶反抗不止,都表現出不為命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最後二句,既是說精衛、刑天,也是說自己:雖有昔日的壯志雄心,卻沒有償願的時機!這些詩的事實背景已無法加以確鑿的證明,但至少可以說明,陶淵明在隱居中仍然渴望強烈的、有所作為的人生。魯迅先生指出,陶詩不但有「靜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這些作品而言。不過,應當看到兩者也並不 是截然對立的。 從詩歌淵源關系來說,陶淵明有繼承阮籍的一面。這主要表現在其詩多抒發內心深處的情感,表現對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學觀照的方式,並多用組詩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詩也顯然受到玄言詩的重大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詩中有許多玄學的語匯,其平淡的語言風格也同玄言詩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人與自然之關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詩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相對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強大的壓迫;而在東晉的玄言詩中,則轉變為人對自然的體悟和追求;到陶淵明,又更明確地提出歸 化自然的觀念,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意識成為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當然, 陶詩重視通過藝術形象而不是抽象語言來表現哲理,這同玄言詩的枯燥無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大貢獻,是他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雖然一般的玄言詩人都注意到從審察自然來體會哲理,並由此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無奇的鄉村。只是在陶淵明筆下,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才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由此為後人開辟了一片情味獨特的天地。他把農業勞動視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頌在勞動生活中包含著美的意趣,這同樣是深刻的發現。對陶詩的藝術 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自然、真淳。但這並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響的風格, 而是詩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他看來,人為的繁復的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麼,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絕少使用濃艷的色彩,誇張的語調,深奧的語匯、生僻的典故。他的詩中也常用對仗句式,但多數是比較古樸而不那麼精巧的,以至在感覺上並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感情,但真正表現得很強烈、顯得激盪起伏的時候很少,而是和冷靜的哲理思維結合在一起,呈現為清明淡遠的意境。這一種美學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達到的。進一步說,陶詩語言的樸素,又並不是隨口而道,毫無加工,而是高度精煉,洗凈了一切蕪雜粘滯的成分,才呈現出明凈的單純。他對自然的美,無疑有十分敏銳的感受, 因而能夠用准確而樸素的語言將其再造為詩的形象。像「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鄉村的恬靜,「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寫雪的輕虛,「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寫風的蹤跡,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晉詩歌追求華美、注重修辭的傾向,一方面提高了詩歌語言的表現技巧,但有時過於用力於此,而忽視了詩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詩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為底蘊,絕不炫耀外在的美飾,所以大多通篇簡潔,少作鋪排,鍾嶸《詩品》稱為「殆無長語」。詩的意境,也總是比較完整,從總體上感染讀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個片斷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統一。
二、陶淵明的人生境界與對後世的影響
陶淵明從小就是博學能文的材料,對知識的追求,一向是認真的。少年時期,是「猛志逸四海」,對國家社會胸懷大志。生於華夷混戰的時代,深受離亂的刺激和痛苦,他從小就立下「澄清中原」的大志。但身處亂世,有志不得伸,陶淵明只做過幾個小官,且時間皆不長。最為人所知的是擔任彭澤令。在這期間,有一督郵到當地視察,屬下請陶淵明戴冠束帶前往城外迎接,陶淵明很不樂意,尤其那督郵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郡守做小妾而得了這官職,行為令人不齒,陶淵明視之為小人。督郵至,縣吏應束帶見之,陶淵明慨嘆:「無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後來,靈魂不賣的陶淵明掛冠解印而歸回田園,寫了《歸去來辭》一文以見其志。「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陶淵明為官的結果,獲得的是苦痛與煩惱,因他「質性自然」,人事的束縛當然不適合他。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對率性真淳的陶淵明真是痛苦無比。在「飢凍」和「違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擇。辭去官職,意味著妻兒將和他一起挨餓受凍,意味著沒錢買他最愛的酒;但是繼續留任,便是違背自己的真性情,出賣自己的靈魂。為了「錢」而如此,在陶淵明看來,真是大大不值得。與其在渾濁的溪流中隨之浮沈,心中時時嗚咽悲鳴,不如跳出這渾水,給自己的靈魂自由。他因為透徹了解自己,才能毅然決然舍棄安適的生活及世俗的虛名。對陶淵明而言,「違己」甚於「飢凍」。於是,陶淵明選擇隱居務農,回到山林的懷抱,唯有歸回田園,才能活得像自己。

8. 歷史上曾流傳著陶淵明什麼的故事

陶淵明的故事:任彭澤令

彭澤是個在藉人口只有2萬多人的小縣, 這里水網稠密,沼澤湖泊星羅棋布,氣溫冷熱適中 ,土地肥沃,非常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因此物產豐富,各種資源繁多,人民的生活也較為安 定。陶淵明來到彭澤任職,開始心裡是很滿意的,因為這里離家不遠,只要從彭澤乘船,僅 二天時間就可抵達上京里附近的內河渡口;按照當時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個縣令可以擁有 三百畝公田收支的支配權,收入也歸縣令所有,足以維持家裡生活。同時,憑他的才能,治 理一個小小彭澤縣,他也是躊躇滿志,信心十足的。他憧憬自己到了彭澤縣,一定要體恤民 情,愛護人民,盡自己的所能,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當時彭澤縣,自從孝武帝太元年間起,由於實行了每個成年男丁收租米五石的口稅制以後, 出現了兩種現象,一是一般農民的負擔大大增加,農民們不願意更多的擁有土地。一些荒蕪 的山林沼澤地也無人願意開墾,甚至有的農戶還將一些貧瘠的土地丟棄,拋荒不種。二是隱 匿人口情況嚴重,出現了在藉人口遠遠少於實際人口的怪現象,導致了政府稅收減少,官府 負擔轉嫁到了普通農民身上。面臨這種情況,陶淵明上任後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戶口 。�

清查戶口在彭澤縣已有十幾年沒有開展過了,原因是前幾任的地方官員,有的不深入民間探 訪民情,對其中內情不甚了解,故而熟視無睹,聽之任之。有的是看出了問題,也抓了,但 由於種種干擾而中途夭折。其主要干擾者有兩種人,一是財大氣粗的大地主,因為有錢,就 用錢賄賂清查的衙役,幫他們隱瞞人口;二是當地的土豪劣紳,或與執法人員胡攪蠻纏,使 其無法清查,或利用家族中有人在洲衙做官,以勢壓人,使清查人員不敢進行正常工作,只 是象徵性的登記完事。例如城北的何泰,有良田數百頃,家中成年奴僕有幾百人。因為何泰 的弟弟何隆長期擔任尋陽郡的郡丞,是太守的副職,所以歷任縣令都對何家格外優待,只登 記在藉男丁20名,與實際數字懸殊很大。所以其它大地主也效而仿之,清查人口工作只能半 途而廢。而陶淵明在這次清查人口工作中,卻是「擒賊先擒王」,敢啃硬骨頭,第一下子就 從何家開刀,他通過突然拜會何泰,帶領衙役進何府,當場責成何泰管家拿出花名冊,逐一 核對,共查出何泰家隱瞞成年男丁200餘名,一舉震動了全縣,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清查出被 財主豪紳隱瞞的成年男丁3000多名。初戰告捷之後,他又布告周知各地,宣布從次年開始, 每個成年男丁所繳納的稅米由原來的五石減少為三石,縣民齊聲歡呼,紛紛贊揚新縣令的英 明和愛民如子的美德。�

而陶淵明就因為這次清查戶口,得罪了尋陽郡丞何隆。何隆為出胸中一口惡氣,便設計利用 督郵劉雲的手去懲戒一下陶淵明,督郵是郡中的屬官,負責具體監察和考核郡中所屬各縣官 員的政績,對各縣官員的升降任免有著直接的影響。尋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 近,每年冬夏二季,他都要巡視各縣,稱作行部,而每次行部,都是滿載而歸。劉雲受何隆 之命,依計來到彭澤,他事先沒有行文通知,而是突然闖進縣衙,以便給陶淵明一個措手不 及。恰在這時,陶淵明正和幾個幕僚喝酒閑聊,聽說何雲駕到,立即撤席出迎,不料劉雲卻 怒氣沖沖,不僅不還禮,還喝斥道:「本官行部來到貴縣,你等衣冠不整,形態懶散,是何 道理?目前國家正是多事之秋,你等不思國恩,勵精圖治,為民造福,反而白日聚眾豪飲, 不理政事,朝庭要你等濫官污吏何用?」說罷揚長而去,給了陶淵明一個下馬威。劉雲走後 ,淵明問眾「督郵今日發怒,不知究竟為了何事?」一幕僚答:「督郵一向貪婪,照卑職看 來,他不過是借題發揮,索要賄賂罷了」。淵明聽後憤然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 里小人!索要賄賂,他是找錯人了」。�

恰在這天的晚上,武昌來人報喪。陶淵明的妹妹不幸突發疾病去世,淵明心中頓時升起了一 種莫名的悲哀。他回想白天所發生的一切,以及官場爾虞我詐的黑暗現狀,又進而聯想多年 以來自己所追求的歸隱田園的願望始終未能真正實現,不由得使他最終下定了退出官場、歸 隱田園的決心,遂即吩咐陶興到城外找來船隻,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又獨自一人踏進了縣 衙大門,望著「明鏡高懸」的金匾,冷笑了幾聲,接著將大印放在案桌上,大步走出了縣衙 ,向著江邊碼頭走去,乘著溶溶月色,與陶興乘船回到了上京里。

陶淵明辭去彭澤令退居田園後過著自耕自種,飲酒賦詩的恬淡的生活.

相傳,一天,有個少年前來向他求教,說:」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淵博的學識,很想知道你少年時讀書的妙法,敬請傳授,晚輩不勝感激.」

陶淵明聽後,大笑道:」天下哪有學習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學則進,輟學則退!」

陶淵明見少年並不懂他的意思,便拉著他的手來到種的稻田旁,指著一根苗說:」你蹲在這兒,仔細看看,告訴我它是否在長高?」那少年尊囑注視了很久,仍不見禾苗往上長,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到:」真的沒見長嗎?那麼,矮小的禾苗是怎樣變得這么高的呢?」

陶淵明見少年低頭不語,便進一步引導說:」其實,它時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罷了.讀書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己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勤學不輟,就會積少成多.」

接著,陶淵明又指著溪邊的一塊磨刀石問少年:」那塊磨刀石為何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那是磨成這樣的.」少年隨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這樣的呢?」少年搖搖頭.

陶淵明說:」這是我們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日積月累,年復一年,才成為這樣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不堅持讀書,每天都會有所虧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連忙再向陶淵明行了個大禮說:」多謝先生指教,學生再也不去求什麼妙法了.請先生為我留幾句話,我當時時刻刻記在心上.」

陶淵明欣然命筆,寫道:」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9. 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系列研究性學習內容

陶淵明的詩歌從題材上劃分主要有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其次還有行役詩、贈答詩等。所反映的思想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田園詩:描寫了自然恬靜的田園風光和自然純朴的田園生活。這是被詩人理想化、藝術化了的一種境界。反映了詩人的恬淡閑適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脫心境,同時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和官場丑惡的一種否定。如《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野外罕人事]、《飲酒》[結廬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寫了對躬耕生活的體驗和對勞動的熱愛,並體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情厚誼。如《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等。描寫自己生活的困頓和農村的凋敝,反映了詩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現實世界。如《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歸園田居》[久去山澤游]、《乞食》等。
2.詠懷詩和詠史詩:陶淵明的詠懷詩和詠史詩內容相近,詠史亦是詠懷,它繼承了阮籍《詠懷》和左思《詠史》的詩歌傳統。詩的主要內容是抒發個人思想、情懷和志節。有的表現了理想與現實、入世與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憂患生命價值的實現,抒發了壯志難酬的苦悶;有的反映了不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堅守個人志節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剛怒目式」的方式抒發著激憤的情懷。如《飲酒》、《擬古》、《雜詩》、《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經》等多屬這一類。
3.其它:陶淵明的行役詩是其宦遊其間的作品,多是寫行役之苦和厭倦仕宦思慕歸隱的內容。如《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等。贈答詩多是寫朋友之間的友情。如《答龐參軍》、《與殷晉安別》等。此外陶淵明還有一些哲理詩。如《形影神》等。
陶淵明詩歌的藝術成就:
1.恬淡自然、醇厚雋永的藝術風格。陶淵明的詩歌題材和內容貼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詩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習見常聞的事物,而且是直寫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辭采,陶淵明田園詩深厚的意蘊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實感,托出詩的藝術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見神奇,樸素之中見綺麗。朱熹說:「淵明詩平淡,出於自然。」(《朱子語類》)蘇軾說他的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與蘇轍書》)又說:「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東坡題跋》上卷《評韓柳詩》)元好問說他的詩:「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論詩絕句三十首》)陶詩除了這種基本風格外,還有一些被魯迅稱為「金剛怒目式」(《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的詩歌。朱熹也曾談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朱子語類》)
2.高遠拔俗、天然渾成的藝術境界。陶淵明的詩歌意象看似平淡無奇,然卻創造了高遠拔俗的藝術境界。其詩的主旨在於寫意,在於表達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體悟,而寫景、敘事只是為意造境。陶詩的許多作品達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統一。
3.天然本色、精練傳神的語言。陶淵明的詩歌不尚藻飾,不事雕琢,而是慣用樸素自然的語言和疏淡的筆法精練地勾勒出生動的形象,傳達出深厚的意蘊,達到了寫意傳神的藝術效果。他善於提煉日常生活口語入詩,沾染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也常用比喻、象徵、寄託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語化。

陶淵明的生平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復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里,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為「小人」,又被視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後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裡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一消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後來江州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中說:「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時來苟冥會,婉轡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此後他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靜:「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他在詩里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表示隱居的決心,如「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九);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其四)。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為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在後期他並非沒有再度出仕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晉朝末年曾征他為著作佐郎,不就。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他更厭倦了政治,在《述酒》詩里隱晦地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貧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卧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蕭統《陶淵明傳》)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寫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後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這成為他的絕筆。死後,朋友們給他以謚號曰「靖節先生」。他的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了誄文,這篇誄文是研究陶淵明的重要資料。《宋書》、《晉書》、《南史》都有他的傳記。

10. 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

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連飯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因為家裡窮,所以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這種嗜好,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他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並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於發財做官。」從這句話看,他應該是五柳先生這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東晉末年,社會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滿著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官場不滿,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著儉朴的生活。長於詩文辭賦,多田園詩。其詩文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
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作者正是通過五柳先生「頗示己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生平
陶淵明(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
詩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隱逸詩人,靖節先生。後世稱他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主要內容
本文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多用否定句。
總結「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
同擊節嘆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概括第一、二段的內容,體會朗讀語調的輕微變化
第一段:寫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寫、陳述——舒緩陳述的語調
第二段:贊語(對五柳先生精神風貌)
——評論——贊嘆抒情的語調

總體概括

五柳先生:
性格:閑靜少言 ,不慕榮利
生活:環堵蕭然, 晏如也

志趣
讀書:環堵蕭然, 晏如也
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寫文章:常著文章自娛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

整體感知

本文是作者託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沈約《宋書·隱逸傳》和蕭統的《陶淵明傳》都認為是「實錄」。從傳中寫五柳先生的志趣愛好及思想性格等來看,與陶淵明其他詩文中表現的性格相同,自傳說是可信的。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麵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文章在講述了「五柳先生」這個名號的來歷之後,便以一句「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接著作者便開始講述自己在隱居生活中的樂趣:「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出來。文末的贊中稱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無懷氏、葛天氏之民,是對他高潔人格的再度贊揚。

本文在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錢鍾書所說:「『不』字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錢先生說:「豈作自傳而並不曉己之姓名籍貫哉?正激於世之賣聲名、誇門第者而破除之爾。」(見「有關資料」《錢鍾書論〈五柳先生傳〉》)下文的「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等,王夫之《思問錄》評論說:「言無者,激於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為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賞析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散文造詣也很高。北宋歐陽修便對他很傾倒,曾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其實不只《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以及《五柳先生傳》等,也都是好文章。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時人視為「實錄」。這話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傳》所寫,都可以從史傳和本集有關作者的記事中得到印證。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這是讀本文首先應該把握的。陶淵明的一生雖然主要是在田園中度過的,從同時代的人起就把他稱為「幽居者」,但他卻是一個有壯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在《雜詩》里,他自言「少壯時」,「猛志逸四海」。《飲酒》詩中又說「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對年近四十仍然功業無成,頗為感慨。中年幾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恥」,又加上性情耿介,不會圓滑,難免不惹禍患,便毅然歸田。他把田園看做是與腐朽現實對立的一片凈土,在這里帶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濁世。他的可貴處就在於守志安貧,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傳》正是託名五柳先生刻畫出這樣一個具有高風亮節的人物形象。全文不長,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間。在這樣簡短的篇幅里勾畫人物,卻能做到形象豐滿,性格鮮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藝術功力。開篇四句是對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飄忽,也起得風趣。但不要輕輕看過,以為只是作者的趣筆,實則其中隱含深意。「許」做「處所」解,「何許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視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貫,如琅琊王氏、陳郡謝氏之類,在兩晉門閥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卻不知何地人,可見他不在流俗觀念之中。古人又是重聲名的,有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之說,希圖能夠聲名不朽,而先生卻連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為號,可見他又出於流俗觀念之外。這幾筆不僅把隱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說足,而且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來便使「高人」之氣籠罩全篇。語極平淡,味極深醇,這就是蘇東坡評陶詩所說的「似癯實腴」的境界。作者《歸園田居》詩說:「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陰後檐,桃李羅堂前。」《傳》文的「宅旁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又隱隱散發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可以說沒有一點閑筆墨。鍾嶸評陶詩說:「文體省凈,殆無長語。」同樣可以移來評他的文。「閑靜」二句用正敘點出五柳先生最本質的情操。正因為不為榮名利祿動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出於流俗之上。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個能不要,此所以高於晉宋人物。」這話是比較能說到點子上的。「閑靜少言」與「不慕榮利」相照應,「閑靜」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應酬,也就是陶詩中所說「息交遊閑業,卧起弄書琴」、「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之意,二句前後呼應,互為補充。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分四個方面寫,中心則突出其悠然自得的情調。「好讀書」四句是講讀書。對於「不求甚解」,解法一向很有分歧,其實它只是對下文「會意」而言的。意思是說讀書不求對書的系統的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已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託,作者《贈羊長史》詩說:「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是這種讀書態度的最好說明。「性嗜酒」八句是講飲酒。「造」當「到」解,「造飲」即到那裡飲酒。「不吝情」是「不系戀」、「不在意」之意。親舊招飲,造飲則醉,卻不以去留為意,見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於酒有情,於人無意,把嗜酒之味寫得更為濃足。作者《己酉歲九月九日》詩曾說:「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這幾句便是寫他醉酒陶情的意態。「環堵」五句是寫安貧。「堵」即「牆」,「環堵蕭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結」是說穿的粗布短衣還破著窟窿,打著補丁。「簞瓢」分別是盛飯和盛水器,「簞瓢屢空」即飲食不繼。「晏如」是安然的樣子。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卻處之坦然。不因貧奪志,也不因貧敗意,見出先生的高處。魯迅先生在談到陶淵明平和的一面時說,他「是個非常平和的田園詩人。他的態度是不容易學的,他非常之窮,而心裡很平靜。家常無米,就去向人家門口求乞」,「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籬下採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自然。」可以幫助我們體會這里所寫的境界。「常著」四句是寫著文,他吟詩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娛情。示什麼志,娛什麼情呢?就是本篇傳記中所寫的高志奇情:憎惡世俗,守志於田園,甚至是陶醉於田園。他借文章「導達意氣」,自樂其志,所以忘懷於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終。四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讀書適意,醉酒陶情,安貧樂道,著文娛志。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勾畫,一個堅守節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來了,活起來了。選材極精,造語極簡,意足筆止,風神宛然。古人說文章作到好處,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陶文夠得上這樣的標准。文章最後還有一段「贊」。「贊」是歷史傳記的一種體式,綴於傳文之末。《文心雕龍》說:「贊者,明也,助也。」據鄭振鐸先生的解釋,傳文中記事有未完備之處,在「贊」中補足,即所謂「助」之義;傳文中褒貶之意沒有說盡,在「贊」中講透,即所謂「明」之義。所以「贊」不是贊美,而是對史傳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黔婁」見於《高士傳》,是齊國一個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黔婁之妻的話見於《列女傳》。「戚戚」是憂愁的樣子,「汲汲」是熱中追求之意。「其言」句意思是,黔婁之妻的話所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茲」是連詞,起承接作用,有「則」、「斯」之意。「若人」,這個人,指五柳先生。如果我們把《傳》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麼也就是「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銜觴賦詩,以樂其志」。「贊」中這幾句話成為畫龍點睛之筆,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闡發得更為明晰,可以說是「贊」體的「明」的作用。「無懷氏」見《莊子》,「葛天氏」見《呂氏春秋》,都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陶淵明常用古史傳說指稱自己的理想時代、理想社會。《時運》詩說:「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黃唐」即指傳說中的黃帝、唐堯時代。《飲酒》詩說:「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羲農」即指傳說中的伏羲氏、神農氏時代。贊賞五柳先生簡直是無懷氏、葛天氏時代的老百姓,等於說五柳先生的生活是理想社會中的人們的生活,文章的境界更高了,文章的思想也進一步升華了,可以說是「贊」體的「助」的作用。作者的《與子儼等疏》說:「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這里寫的顯然是這種生活的折射。《五柳先生傳》在寫作上的特色,還有以下幾點值得一提。我國史書比較發達,傳記一類文字也出現較早。《史記》《漢書》都包括大量人物傳記。但是這些都是史傳,本質上屬於歷史。所以,盡管它們也具有文學性,甚至被稱為「傳記文學」,對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捨,但總要比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跡。《五柳先生傳》不同,它是純文學性傳記,不等於人物的紀實。說《五柳先生傳》是作者的「自況」,也只是在一定意義上講,如果以為這就是陶淵明的全部真實,便未必妥當了。比如「閑靜少言」四個字就很值得推敲。在對世俗一面來說,陶淵明是「閑靜少言」的,所謂「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可是在另一個生活圈子裡,他既不「閑靜」,也不「少言」。他和田園中的農戶「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和志同道合的佳鄰好友「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都是「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的。另外,他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是整天那樣悠然。由於他是「欲有為而不能者」,心情並不能完全平靜。五十歲時寫的《雜詩》還在說:「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對壯志未伸、年華虛度竟然焦灼到整夜不得安眠,哪裡悠然呢!他的生活不斷下降,「夏日抱長飢,寒冬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有時更「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向人乞討去了,也是無法一味「晏如」的。他還寫了《述酒》《詠荊軻》《讀山海經》等詩,寫出「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長在」那樣的詩句,對時事的激烈情緒溢於言表,可見也沒有完全遺世,成為無懷氏、葛天氏王國里的公民。所以《五柳先生傳》雖是自況,卻不等於全面紀實,而是創作。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對於陶淵明來說,雖然並不符合全部實跡,卻比任何史傳的記載更能表現出陶淵明的風貌。它著重刻畫出一種人物精神,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稱為「陶淵明精神」,這是作者理想的、衷心傾慕的、在詩文作品中竭力表現的精神,也是作者千百年來給人印象最深、影響最大的精神。這就是藝術和典型的力量。《五柳先生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文學傳記,開創了文學傳記體,隋末唐初人王績作《五斗先生傳》,即承其流。這是一。第二、如果我們稍微細心一點,便會發現,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都是總結性語言。從性情品格到讀書、飲酒、處貧、著文各方面生活,無一不是概括性的結論。好像作者在給五柳先生做鑒定。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中都包含大量的事實,所以,簡約的語句中含有豐富的內容,高度凝練。這是本文的一大特點。但是特點並不就是優點,用總結性的語言刻畫人物,也可以寫得乾枯,而且很容易流於抽象、概念。本文的妙處在於,雖然使用結論式的語句,卻決不抽象化、概念化。每一條都含有豐滿的生活意境;逐條敘來,又具有詩一般的韻味。這是因為作者提煉出來的結語,已經充分生活情態化、形象化、詩化了,顯示了作者概括生活、表現生活的巨大能力。兩晉時期玄風盛行,清談玄言崇尚用簡約的語言表述深奧的意蘊,那時連品題人物也講究雋語傳神,我們可以在《世說新語》中看到這方面的具體描寫。影響及於文風,便取精約明凈,簡語傳神。陶文的這一寫法可能與這種風氣有關。第三、作者寫《五柳先生傳》,著重刻畫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無謂的。顯然是頌揚這種精神和這樣的生活態度,也顯然是以這種精神和態度睥睨世俗。所以《五柳先生傳》不僅是自況,還是自許、自贊。但是這贊許之意,並不直接訴諸文字,而是寓於字里行間。於敘事中見頌揚,於頌揚中見兀傲。粗粗讀來,作者只是不動聲色地勾勒人物形象,轉一體味,揚己傲世之意盡在其中。「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簞瓢屢空,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這些平平淡淡的似乎完全是客觀敘述的語句中,包含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不言傲世,傲世之意自在言外。這是很高的寫作本領,壓抑著滿懷激情不使流泄,結果筆端飽含感情,表現得更為含蓄,也更有感人力量。第四、文字的特色也值得注意。朱熹評陶淵明的詩說:「平淡出於自然」。陶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非常樸素質實,決不選聲設色,講究詞藻色彩的華美。有柳有宅已足夠了,便無取乎綠柳黃牆。《歸園田居》詩說「榆柳陰後檐,桃李羅堂前」,也只取桃柳繞屋,而不講桃紅柳綠。作者在這一點上,與在他之前的郭璞、之後的鮑照、同時的顏延之,都大異其趣。他的表現方式則純取白描,只是用平淡的語言直敘情事,摹狀物象,使人好像透過玻璃觀物,不覺其有語言文字,而直觸到其中的事、物、情。作者的文筆又極其自然,如清溪流水,隨物曲折,如白雲浮天,舒捲自如,讀起來絲毫沒有吃力之感。宋人楊時說,陶淵明「沖澹深粹出於自然,若曾用力學,然後知淵明詩非著力之所能成」。話是不錯的,用力學便不免做作,做作也便無法自然。必須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方能造自然之境,自然與「率意任真」分不開。但就文字表現上來說,平淡自然又不是率爾操觚所能辦到的。文字要運用到十分圓熟的地步,才能達到平淡自然的境界,所以它是文字的高境。這里不是說只有平淡自然的文章才好,而是說平淡自然是文字的高格之一,是文藝百花園中獨具風韻的一朵奇葩。
詞語解釋

〔1〕何許:何處,哪裡。
〔2〕不詳:不知道。詳,詳細地知道。
〔3〕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因,因此;以為,以之為。焉,語氣助詞,相當與「矣」。號,別號。
〔4) 榮利:榮譽,利祿。
〔5〕不求甚解:指對所讀的書只求理解含義,不執著於對一字一句的解釋。甚:過分的。
〔6〕會意:指對書中的意義有所領會。
(7)性:人的本性。
(8)嗜:愛好,喜歡。
(9)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里指舊交、舊友,老朋友。
(10) 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11)或:有時。
(12)置酒:准備酒。
(13)招之:邀請他。
(14)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造,往、到,到……去。輒,就;盡,指喝完。
〔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6〕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預期。吝情,捨不得。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7〕環堵(dǔ)蕭然: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蕭然:冷落、空曠的樣子。
〔18〕短褐(hè)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補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結,指衣服上有洞和補丁。
(19)晏(yàn)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如,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
(20)簞(dān)瓢屢空:形容貧困,難以吃飽。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瓢,飲水用具。屢空,經常是空的。
〔21〕自娛:使自己歡娛。
(22) 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23)自終:自己過完一生。終,終了,結束。
(24)贊:古人常用於傳記體文章的結尾處,表示作傳人對傳主的評論。
〔21〕黔(qián前)婁:春秋時魯國人,無意仕進,屢次辭去諸侯聘請。他死後,曾子前去吊喪,黔婁的妻子稱贊黔婁「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於貧賤,不忻忻於富貴。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
〔22〕戚戚:憂慮的樣子。
〔23〕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24〕極其言:推究她所說的話。茲: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
(25) 極:推究。
(26)茲:代詞,此,指五柳先生。
(27)若人:這樣的人,指黔婁。
(28)儔:類。
(29) 銜觴:口銜酒杯,指飲酒。觴,酒杯
(30)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使……快樂。志,心意,志向。

問題

1、如何介紹自己的籍貫姓名?
「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借其宅邊五棵柳樹,便自稱「五柳先生」。作者說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晉代是很講究門第的,先生
的所作所為與當時的世風顯然是背道而馳的,表現了他卓而不群、不隨世俗的品性。

2、直接寫他思想性格的句子是?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五柳先生對名利看得很淡,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的追求,安貧樂道,文中反映他這種思想性格特點的句子是「閑靜少
言,不慕榮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愛好反映出他怎樣的精神品質?
⑴第一大愛好——「好讀書」
⑵第二大愛好——飲酒。
⑶第三大志趣——著文章。
⑴如何理解他「好讀書」而「不求甚解」
不能僅理解為一種讀書方法,即不死摳字眼,而力求真諦,它還與作者的「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
的滿足與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並不想「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他不追求名利,
只求精神上的滿足與享受的體現
⑵他「嗜酒如命」,是否頹廢消極?
五柳先生在污濁的世俗社會里特立獨行,內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於酒,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脫的一種方法。他飲酒
時「造飲輒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自然的體現
⑶作者如此喜歡「著文章」,卻只是「自娛」,說明什麼?
五柳先生才華出眾,著文章不是要給別人看,更不是要獻給統治者去求得官祿,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自得其樂,
淡泊名利的體現,與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鮮明對比,使這個身處污濁社會而保持高風亮節的五柳先生形象更加令人
欽佩萬分

4、五柳先生的生活狀況說明了什麼?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寫出陶淵明安貧樂道,豁達樂觀的精神

5、最後一段「贊」有什麼作用?
文末的「贊」 借用典故稱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無懷氏、葛天氏之民,是對他高潔人格的再度贊揚

6、文中「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分別與上文哪些句子對應?
不戚戚於貧賤——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 空,晏如也。」
不汲汲於富貴——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7.哪些語句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隱者風范(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書中求樂(愛好):好讀書,不求甚解
率真放達(愛好):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貧樂道(生活):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自得其樂,淡泊名利(愛好):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

8、贊語中哪句話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不汲汲於富貴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
愛好讀書,但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②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不為貧賤而憂慮,不熱中於發財做官。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9、五柳先生傳是他傳還是自傳?
自傳
本文是作者託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沈約《宋書·隱逸傳》和蕭統的《陶淵明傳》都認為是「實錄」。
從傳中寫五柳先生的志趣愛好及思想性格等來看,與陶淵明其他詩文中表現的性格相同,自傳說是可信的。文章從思
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麵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10、宅邊有五柳樹
從「榆柳陰後檐,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其一》)的詩句可知陶宅邊確實有柳樹。

11、好讀書
陶淵明讀書是在完成耕種之後,從「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可以看出。又常與友鄰討論,
所以又寫道:「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第一首)

12、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其二》),「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讀〈山海經〉》),真乃「
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見。

13、簞瓢屢空
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陶淵明亦常「簞瓢
屢空」,如「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乞食》),就是寫他由於乏食不得不外出借
貸的情況。

14、黔婁
戰國時齊人。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鍾,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
,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有言」,一本作「黔婁之妻有言」。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
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15、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二
是飲酒,三是著文章。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然貧困,卻悠閑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

16、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
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
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17、「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統一答案。

18、課文內容中的難點,教師應予以注意:
①「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不能僅將這句話的意思理解為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
而要求其真諦。
②「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不僅寫出陶淵明安於貧困,而且含蓄地說明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況,追求高尚的
道德情操。可謂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