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陽智趣堂國學幼兒園 讓孩子們學習國學 了解中國 博大的國學精神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國學為本;國學大計,娃娃抓起。母乳喂養好,國學經典好;漂亮的媽媽用國學,聰明的孩子學國學,國學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基加油。成才先成人,做人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起跑線。長期學習國學的孩子,孝悌謹信懂感恩,知書達理有禮貌,愛學習會學習,有志向能擔當…… 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中國國學教育專業機構、國學教育一線品牌,在學齡前兒童國學教育方面,特別倡導:桃李不言讓孩子感受國學,春風化雨讓孩子享受國學,童蒙養正讓孩子紮根國學,採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快快樂樂學習國學。幼兒國學啟蒙教育宗旨:安全大於教育,健康大於學習,國學大於知識,快樂大於成績,好習慣才是硬道理。
2.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第 一,利用經典滋潤孩子們的心。 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晨間、餐前的一些活動用誦讀的方式開展學習經典詩詞學習。適合幼兒的經典性文化讀物,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還有一些簡單的唐詩。不要以為孩子朗誦起來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們對這些朗朗上口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在朗誦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讀音準確的語音,抑揚頓挫地去描述,童用、去想像在頭腦中產生的形象。。中國傳統文學教育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回吟』說明作品摸式的儲存和審美經驗的積累,對審美創作的重要性,早就被廣泛認可……今天我們仍然應該繼承,讓幼兒多一些祖國優美語言藝術的積淀,這對促進口語的發展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對促進左右腦功能的協調發展都極為有益 第 二,利用傳統的節日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家庭、社區是幼兒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環境。而家庭、幼兒園對幼兒的成長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幼兒教育必須從幼兒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所經歷的活動、承擔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際關系出發,協調相關力量,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們充分發揮家長幼兒園的宣傳力度,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系園地、宣傳欄、調查問卷、育兒知識問卷、園刊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主要教育內容,即民俗節日教育內容,如:我國的傳統節日具體有哪些,在每個節日里我們希望讓孩子了解一些什麼內容,家長又可以在節日前後對幼兒做些什麼、說些什麼等等。 比如:在中秋節的時候我們請來了孩子的家長,在老師的帶動下孩子和家長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雖然孩子們的年齡小但是通過這樣的親子活動讓孩子明白中秋節的意義,就是要家人團員。通過唱一唱、跳一跳、嘗一嘗的活動讓孩子們明白整個中秋節的過程。同時,在家園欄里我們張貼出孩子在家裡過節的情景。讓孩子在生活中去感受節日的氣氛。同時通過這些節日讓孩子學會關愛親人,學會感恩。 第 三,利用傳統的游戲給孩子帶來了快樂。 在過去,沒有電腦、沒有游戲機的時候,人們只能從身邊尋找一些游戲的工具,泥巴、石子、繩子成了孩子們游戲的中心。於是,便有了跳樓梯、滾鐵環、翻花繩等簡單、實用的游戲。隨著網路游戲等新奇玩意的出現,這些民間的傳統游戲漸漸被冷落了,只有那些年長者,才對它們記憶深刻。為了激起孩子對傳統游戲的興趣,我們幼兒園每次舉行親子運動會的時候,都會設立幾項傳統的游戲。比如:斗雞、拔河等。家長們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的回到了難忘的童年,孩子們在觀看中看到了父母的孩童時代。這讓孩子們更深的了解了父母們的成長經歷,激發孩子想參加游戲的願望。我們幼兒園在晨間活動的時候也會開展一些傳統踢毽、跳格子、扔野鴨子等游戲,家長們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家長們都忍不住來參加孩子的游戲,或者指導自己的孩子進行游戲。 傳統游戲的回歸,不但拉近了我們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還能增強他們的協作精神和進取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強身健體。比如:大班組織孩子玩跳繩的時候,通過規則孩子們知道要堅持跳才能讓自己繼續游戲,如果有人違反的規則,自己就可以再跳一次來「救」他。每次獲得成功時孩子們都會歡呼擁抱。 傳統的游戲不僅僅只限於在幼兒園開展,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家園欄或者網頁指導什麼樣的年齡段可以開展什麼傳統游戲。比如:在中班的年齡段我們可以在家開展跳繩、踢毽、跳格子的活動。
3. 幼兒園國旗下講話主題《我是中國娃,愛說普通話》什麼是普通話
普通話是現代標准漢語,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
普通話是規范化的,是中國法定的全國通用語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使用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正確使用普通話,是維護國家尊嚴的做法。國旗下講話推廣普通話的使用,是為了從語言文字方面顯示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自信。
(3)幼兒園普及中國知識擴展閱讀:
語音方面,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基準,而不是「以京音為主、也兼顧其他方音」,語音標準是就整體而言,並非北京話每個音都是規范和標准。國語、普通話、華語三大系統內部還存在「標准口音」和「非標准口音」的區別。
從這個角度上說,漢語標准語構成了漢語的一種大類「方言」。即使是標准,三地也有區別,如「消息」一詞。大陸「息」讀輕聲,台灣讀二聲,新馬同台灣(如同「休息」的「息」字讀音,音同「席」)。
國語的情況與之相似:老派國語、新派國語都是被視為標準的;華語的情況則有些不同。學習普通話及口音的有無與出身地域與教育程度有相當關系。不標準的普通話古稱「藍青官話」,藍青即是暗指發音夾雜方言口音。
4. 幼兒園教師怎樣發揚中國傳統美德
1/6 分步閱讀
首先,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早讀時間抽出一段讓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的學習,例如可以誦讀傳統美德的相關資料。
2/6
其次,教師可以在上課時講到可以關聯傳統美德的知識時,合理控制時間地講到有關其知識的傳統美德故事。
3/6
再者,教師可以在布置作業時,除了布置平常的作業,還布置關於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相關作業。最好要求學生上交,這樣才會有更多學生完成。
4/6
然後,教師可以在課間學生對自己提出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問題時,不要覺得浪費時間而不回答,要細心地講解。
5/6
隨後,教師還可以在空閑時間發出一些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資料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在無聊時也可以了解中華傳統美德。
6/6
最後,教師可以給家長普及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相關知識,讓家長在家中給學生教授,讓傳統美德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5. 幼兒要知道的中國知識有哪些
幼兒常識知識:
1、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2、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4、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要遠離變壓器、建築工地等危險的地方,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
5、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
6、向幼兒講解和宣傳安全常識,讓幼兒懂得玩火、玩電、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
7、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
8、下午放學後,教育幼兒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
9、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10、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
11、教育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葯品等危險物品。
12、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
13、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
6. 幼兒園愛國知識有哪些
升旗儀式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升旗儀式作為我園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實踐方式,把適當的愛國內容通過特定的環境、氛圍去告知幼兒和感染幼兒,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認知特點,萌發了幼兒的愛國情感和行為,而且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而且升旗儀式的開展也包含著很多有價值的課程內容。
一、通過榜樣行為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每周一的小旗手在各班級內選出,為起到好的行為示範作用,老師將會從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表現較好的孩子們當中選出。當小旗手們站在國旗下時,他們會體驗到一種愉悅感和滿足感,這些元知覺會進一步監督他們自己的行為向良好的方向發展。小旗手在國旗下的行為舉止會成為其他觀看孩子們積極模仿的對象,起到了「以大帶小」的教育示範。在旗手選舉中,老師會讓用投票的方式選舉小旗手,選擇出自己心目中的榜樣。這種方式對其他孩子們起到了一個積極的督促作用,激發了孩子們奮發向上的思想認識,努力讓自己的行為符合規范要求,爭當下次升旗的小旗手。
二、圍繞國旗活動提高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每次升旗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對國旗含義的進一步認識。通過這種學習經驗,班級又會圍繞國旗主題活動開展不同年齡段的教學活動,在真實的升旗情境和老師有目的的教學活動下,孩子對國家、家鄉的理解進一步認識。如小班幼兒認識了國旗的形狀、顏色等特徵,而且在美術活動中會貼出五顆星星在國旗上的位置,中班的幼兒已能說五顆星星所代表的意義,大班的幼兒認識更加抽象化,知道國旗的含義,名族的特徵,開始關注國家、家鄉的建設等問題
7. 幼兒園小朋友能為祖國做什麼
「在幼兒園孩子們的心中,消防員叔叔能飛檐走壁,上刀山下火海。消防員叔叔很有力,總是能在水火中,將人高高舉起。……」5月26日下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救援支隊阿瓦提縣大隊的消防指戰員來到阿瓦提縣第七幼兒園,組織200餘名小朋友通過手工剪紙、蠟筆畫等形式來製作出「我心中的消防員」。
幼兒園小朋友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為給孩子們從小種下消防安全的種子,真正做到消防宣傳教育從孩子抓起。阿瓦提縣大隊積極對接縣第七幼兒園,鼓勵孩子們通過手工剪紙、蠟筆畫的形式來製作出心目中的消防員,以及對消防安全的感悟,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
上午12時許,活動開始前,小萌娃們先跟隨著消防員叔叔參觀了消防車、消防裝備等。
小朋友得知即將要畫消防員叔叔時,歡呼雀躍,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手工剪紙、蠟筆畫活動中,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一個比一個認真,小手動一動,一個個消防員、消防車的形象躍然紙上。小朋友們有的用繽紛的畫筆描繪出他們心目中的消防,用豐富的想像表達自己對消防安全的認識和理解;而擅長手工製作的小朋友們,則製作出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花籃贈給消防員叔叔們,用最純真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消防員叔叔的敬佩。
今年五歲的李欣怡是大二班的小朋友,活動中,她用一雙靈巧的小手製作一個火紅的花籃,在花籃的外面張貼了消防員叔叔的大頭貼,以此來表達對消防員叔叔的敬佩之意,她表示以後想成為一名消防員,來守護群眾人民財產安全。
看到小萌娃們的畫作,消防員們也很開心。「小朋友們你們不僅要會畫消防車,消防員叔叔教給你們的消防常識也不能忘哦。」
隨後,消防宣傳人員還給幼兒園的教職員工和小朋友們發放了消防宣傳漫畫手冊,講解了一些常見的火災預防措施和火場逃生方法等,並結合幼兒園小朋友年齡小等特點,以提問的方式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火警電話是多少?」、「著火了怎麼辦?」、「小孩子能不能隨便玩火?」,消防宣傳員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消防安全知識。
「你們知道叔叔手裡拿的是什麼嗎?」只聽小朋友用稚嫩的聲音回答著:「消防頭盔。」操場上,消防員還給孩子們演示了消防服、消防靴的穿戴步驟,以及空氣呼吸器的佩戴方法等,並與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小朋友紛紛驚呼:「消防員叔叔穿衣好快呀!」「消防員叔叔好酷好棒呀!」。在消防員叔叔的影響下,很多小朋友對消防員產生了熱愛和敬佩之情,立志長大了要當一名酷酷的消防員。
「這樣的活動集教育性、啟發性、趣味性於一體,孩子們用畫筆、巧手剪製作出『我心目中的消防員』,不僅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喚起他們從小樹立『學消防、懂消防、用消防』的安全意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阿瓦提縣第七幼兒園園長查玉華說。
「六一」將至,愛常在,一切美好都因你如期而至,期待寶貝們的健康成長。各項活動的開展,普及了消防知識,加深孩子們對消防安全的認識,從而達到了「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宣傳效果。
(陳露露 汪渝 楊冬玲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8. 關於幼兒園國學方面怎麼教,怎麼學提出幾點問題
幼兒園怎麼上國學課 近年來,不少幼兒園都開展了國學課,辦起了國學班。但是作為園長,我們應該去交給孩子哪些東西?我們為什麼要教國學?孩子為什麼要學習國學?而國學經典教育到底是什麼? 所謂國學經典就是讓孩子在大腦發展最迅速的年齡階段,通過還孩子去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經典文化,達到開發孩子的高度智力、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為孩子們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的一種教育方法。而經典,其指的是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域的原創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為重要的人類文化精髓。在音樂中有音樂的經典、美術中有美術的經典......在我們國學經典中,最能代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經典著作有《大學》《中庸》《論語》《老子》《易經》《孟子》等。 我們幼兒園的國學課程應該如何設置呢?我們如何開展分科分領域的去教學呢?至德國學全國首創多樣化國學課程系統,幫助幼兒園引進中國首部專業的幼兒園國學系統課程,最系統、最科學、最適合在幼兒園普及的國學課程。 國學課程體系為國學教師一站式打造平台,讓教師愛上國學。讓教師輕鬆快樂教國學。國學幼兒園建設八大體系如下: 1.幼兒園自動運營管理體系(園長運營智慧體系) 2.團隊脫手管理打造系統(教師團隊打造體系) 3.家長主動轉介紹系統(家長工作體系) 4.多樣化國學課程系統(國學課程體系) 5.環境創設系統(招生環境創設系統) 6.輕松免備課教學教研系統(教學教研體系) 7.大型活動標本策劃系統 (品牌活動策劃) 8.聯盟大家庭資源共享系統(全國聯盟平台資源共享體系) 國學幼兒園建設八大體系,幫您建設最具國學特色的幼兒園。中國首家幼兒園國學系統服務平台——至德國學,歡迎您的加入!
9.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 國學經典教育活動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了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意思是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心理學證明,三到六歲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階段,正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幼兒在這段時間里學習國學知識,可為他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基礎。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可以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熱愛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種子,打下一個自己是中國人的文化烙印。通過學習國學,能夠培養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與人融洽相處的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容的生活態度等。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從廣義上來說,它包括了經典誦讀、文學藝術、科技發明,文明禮儀,民族友愛等。幼兒國學教育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是以游戲,故事、兒歌等方式來完成的,幼兒園是三到六歲幼兒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場所,《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我們「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把國學教育與日常教育結合起來,讓幼兒身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中,以不自覺的方式,使幼兒耳濡目染,親身體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內心建立起強大的民族自豪感,並在無意識中養成以中華美德為主要道德標準的良好習慣。那麼,我們可以以下幾種方式來針對幼兒普及中國文化教育。
一、經典誦讀。普遍的模式是在幼兒園內部開展國學班(也有社會上開辦的國學館),國學班或國學館從布置上營造了一個古色古香文化氛圍,以三字經、千字文等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典籍以及唐詩為教育內容。教學方式主要模仿古代書塾教育的模式,要求幼兒以安詳的態儀來進行學習。也有的幼兒園沒有單開國學班,但引進了一部分典籍讀物作為常規課程。經典誦讀的作用是讓幼兒通過熟讀和記憶,達到內容與內心的融合,然後在日常生活的某個情境中,得到不自覺的喚醒,從而達到道德情感與習慣的教育。比如,有一次我帶大班的孩子們到公園尋春,有一個女孩忽然發現了角落裡一株櫻花樹開出了一枝艷麗的花,她張口就說:「牆角數枝梅啊!」雖然說的不正確(不是梅花),但其意境用的恰到好處。還有一次,有一個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和小朋友們對他進行了了批評並鼓勵其改正,有一個孩子就忽然在後面喊道:「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至於「融四歲,能讓梨」「如囊螢,如映雪」等等以學習、交往、孝悌,勵志等社會層面的內容,則分別從幼兒的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等方面發展了幼兒的社會性。但經典誦讀未免有些古板,甚至死氣沉沉。有時候難免拘於形式。對於3---6歲這些活蹦亂跳,自製力很差的孩子來說,我們一定要從教學時間上做好安排,並在教學手段上輔以圖片,多媒體等,以便幼兒容易接受。
二、教育活動。教育活動是區別於經典誦讀的,以游戲為主展開的,有目標的對幼兒進行集體教育活動。其教育內容涉及面很廣泛,體現在幼兒基礎課程五大領域以及文化學習的各個方面,形式活潑多樣,不拘一格,一般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體驗,操作,交流討論,肢體表演,游戲等方式,達到對傳統文化美學及生活習慣,社會交往、行為規范的理解。比較多的是做社會領域的集體教育活動,比如《有趣的生肖》通過讓孩子們說一說自己和家人的屬相,引導幼兒了解出生與生肖的有趣結合,體驗十二生肖輪回的現象;《美麗的衣裳》向小朋友展示了我國多民族的不同服飾風采,並引出主題:我們的衣服歲不一樣,但我們的心緊緊相連,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中國,從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文化藝術方面也可以生成活動,比如大班藝術《畫臉譜》,通過觀察幫助幼兒了解臉譜的特點,鼓勵孩子們動手設計自己喜歡的臉譜,從而了解我國的戲曲文化,同時發展了幼兒大膽創新的能力。另還有外健康領域如《中華美食》,語言領域如成語故事等。集體教育活動內容涉及面廣泛,能夠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且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教學的方式方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幼兒園指導綱要》及《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標與要求,很值得大力提倡。
三、環境創設。有很多幼兒園把中國特色作為環境創設的主題,形式上有牆飾,吊飾,展覽架擺放,樓梯貼等,其內容包括文化藝術,飲食,經典誦讀,文明禮儀等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我園樓道牆體懸掛或張貼了各式各樣的戲曲臉譜、文化扇、剪紙、國畫等;樓道吊飾則裝飾成了中華瓷器的造型,小主題命名為《中華瓷韻》;展覽架一般做成博古架的造型,擺放一些以石頭、瓶子、粘土為載體的中國元素的裝飾。吊飾以中國戲曲,中國瓷藝,中國剪紙,中國扇藝,十二生肖,四大發明,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孝、成語故事繪圖等作為題材。這些裝飾首先從視覺上給人以濃重的中國味,使幼兒置身於中國元素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體驗
10. 幼兒園傳統文化活動從哪幾方面開展
1、在環境中透傳統文化的教育幼兒園的環境是一本無聲的教科書,它通過幼兒的感官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產生影響,將傳統文化內容滲透到環境中去,可以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幼兒從另外一個角度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因此、我們可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能與之親近的傳統文化環境氛圍。如:在走廊、樓梯轉角和專門的活動區角的牆上張貼中國傳統文化的圖片、三字經、智慧樹上掛滿百家姓、走廊掛上幼兒動手製作的花燈、川劇臉譜、剪紙等民俗手工藝術作品。另外還可以創設多種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區角,如:「農家院」、「戲曲服飾表演」、「傳統小吃坊」,張貼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題畫、節日的布置等,讓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走進幼兒園,讓幼兒在傳統節日氣氛的烘托中,親身感受各類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美,體驗參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樂趣。
2、在語言和藝術活動中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內容,比較多是經典的故事、民謠、古詩詞、民間歌舞等內容,涉及的范疇多與語言和藝術教學領域為主,所以,為了更有效地落實教學內容,保證開展工作的質量,在課程安排上,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在語言和藝術領域的教學活動中擴展傳統文化的教育,讓孩子們交流和藝術表現中感受我國文化的廣博和精深,激發愛國、愛家的情成
3、在主題活動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上,主題教學模式更能從多角度、多層面地,有計劃性和方向性地完成教學的效果,如:開展《暢游北京》的主題活動,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了解北京是我國首都、北京有許多歷史文物、有許多經典故事、手工藝術品、特色小吃等,通過歷史典故和民間特色、學習京民族樂器表演等,開展啟蒙教育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民族傳統戲曲、樂器演奏等傳統文化精髓,發審美情趣,促進美育情感,為培養健康人格做學前准備、提高幼兒人文藝術修養4、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應注重將傳統文化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時時處處都能感受、觸摸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如:晨間律動時加入傳統文化「打蓮湘」;課間活動時,玩「摸瞎子」、「扔沙包」、「跳格子」等游戲;午飯後,播放琅琅上口的民間童謠讓幼兒欣賞;午睡起床後,播放婉轉流利的民間音樂供幼兒傾聽等等。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注意挖掘身邊中華傳統文化題材,並採取有效的方法教育幼兒,就能化幼兒的心靈、陶冷幼兒性情、提高幼兒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