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窮人》的讀書筆記簡說最少
本文記敘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的悲慘生活和他們在窮苦中互相幫助的高尚品質。
你若滿意此回答,請給予採納,謝謝!
㈡ 窮人的知識點
不多,要多接觸富人,,才能改變思維!!!!
㈢ 《窮人》的語句資料和該怎樣預習《窮人》
一、教材說明
課文《窮人》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朴實、准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本課思想內容有以下兩個重點。
1�表現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除了題目,全文沒有一個「窮」字,但窮人「窮」到什麼地步,我們卻能從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課文開頭描寫了故事發生的環境:
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濤轟鳴,狂風怒吼,海上正起著風暴,桑娜的丈夫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著危險出海打魚,清早出去,深夜未歸;桑娜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可見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慘地病死在稻草鋪的床上。屋裡又潮濕又陰冷,兩個無依無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親旁邊。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西蒙死去的悲慘畫面:母親臨死的痛苦與孩子睡眠的甜美,母親的慈愛與孩子的無知。這一切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強烈地感染著讀者。這些描述,包含作者的感情,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窮人的悲慘命運。
2�贊頌窮人富於同情、熱心助人的美德。課文里沒有一句直接贊美的話,然而窮人的高尚品質卻被表現得感人肺腑。收養孤兒,本來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養孤兒這件事安排在一個孩子多、生活已經十分艱難的窮人桑娜家裡,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兩個孤兒以後,作者細致地描寫了她緊張、擔憂,甚至後悔的復雜心理活動。造成桑娜內心矛盾的客觀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艱難,而收養兩個孤兒,無異於在極為沉重的生活壓力上,再增加一個包袱。然而最後桑娜夫婦還是做出了收養孤兒的決定。作者在敘述這個故事時,沒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於現實的土壤,真實地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桑娜夫婦沒有說一句豪言壯語,然而他們那種善良、淳樸的美好心靈,卻深深地感染著讀者。
二、學習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擱板、帳子、抱怨、掀起、寡婦、魁梧、倒霉、揍一頓、後腦勺、熬過去。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三、教學建議
1�學習本文,重點是從人物的行動、語言、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心靈,並從中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課文的「思考•練習」體現了學習的重點,可按「思考•練習」的內容設計教學思路。
(1)讀題激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速讀課文,如,為什麼用「窮人」做題目?課文是否只寫了窮人的「窮」?通過讀書,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窮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2)深層研讀。讓學生通過認真研讀,找出自己不懂或感興趣的問題和同學討論,體會窮人的高尚品質。課後思考題僅僅是提供一個例子,這個問題的提出,可以使我們觸摸到桑娜淳樸、善良的心靈。要引導學生敢於提問題,能提出有一定思考、討論價值的問題。在討論中,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一些重點句子的思想感情。
(3)朗讀重點部分,深入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理解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動,是教學的難點。
讓學生朗讀描寫桑娜心情忐忑不安的部分和桑娜與漁夫對話的部分,從讀中獲得感悟,並揣摸人物的心理,讀出不同的語氣。通過朗讀感悟,加深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
2�「思考•練習」第二題「從課文中提出幾個不懂的或感興趣的問題,跟大家討論」,此題設計意圖是使閱讀更加自主,體現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題中採取舉例的方式提出問題:「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丈夫受的了,為什麼還要把鄰居的孩子抱過來?」目的是啟發學生再提出其他問題。一定要鼓勵學生提問題,如,桑娜為什麼認為挨丈夫揍是自作自受,甚至認為揍一頓也好?漁夫聽說西蒙死了,留下兩個孩子,為什麼臉變得嚴肅,憂慮?這個環節很重要,可以穿插在初讀課文之後或精讀重點部分的過程中落實。
3�「思考•練習」第三題提出來的兩個句子,是比較集中地表現桑娜和漁夫淳樸善良思想品質的重點句。這兩個句子的討論、交流,要和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有關部分結合起來。學生理解不到位,教師應精要點撥。
(1)「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
做不可。」「非這樣做不可」就是應該而且必須這樣做。不假思索地抱回兩個孩子,並不為什麼,完全是發自桑娜淳樸善良的本質。
(2)「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
醒來。」漁夫雖然意識到多撫養兩個孩子會給自己增加負擔,但從話中的一個「熬」字,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為了撫養鄰居的孩子,准備過更艱苦的日子,准備付出更多的辛勞。他與妻子桑娜同樣有著一顆甘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要抓住反映人物內心活動的部分,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如,描寫桑娜抱回孩子後的心理活動一段,要引導學生聯繫上文,理解桑娜的思想活動。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麼艱難,丈夫的負擔是那麼重,西蒙的孩子是那麼可憐,當她對親人的摯愛和對別人的同情這兩種情感不能兼容時,產生了矛盾的心理,要引導學生去想像桑娜先是激動,繼而緊張、擔憂甚至責備自己,最後堅定的復雜心情。如,「嗯,揍我一頓也好!」要讀得短而有力,表達出決心已定的心情。要求學生自己先試試怎麼才能讀好,再把自己的體會和大家交流。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讀,然後再讓學生匯報朗讀,匯報體會。學生的體會只要有點兒意思就應鼓勵,充分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5�「思考•練習」第四題,設計了「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落實這項要求,最好與交談對課文表達方法的領悟相結合,先認識課文怎樣通過人物行動、心理、語言描寫表現人物思想品質,並舉出具體語句實例,再讓學生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這樣摘抄的詞句會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利於激發積累語言的興趣。
6�選做題續編《窮人》的故事,目的在於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展開想像,進行創造性的表達。既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和創造,又要指點方法,把故事續編得合情合理。提示學生:要把握故事情節的主線,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無論最後發展成什麼樣子,主線不能變,人物的思想品質不能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這是一道選做題,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在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不要強求全體學生都參與,更不能強求學生都達到同一水平。可創設一些機會,如,開小小故事會,編續寫故事集,在宣傳欄出專輯,排課本劇,讓學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7�要重視字、詞教學。
生字中,要注意「怨、帳、揍、熬」的讀音。注意指導「寡、魁、熬」的書寫。
以下詞語解釋供備課時參考。
呼嘯:文中形容海風發出高而長的聲音,說明寒風猛烈。
舒適:舒服,安逸。一般指生活環境。
顧惜:顧全,愛惜。
抱怨:埋怨。
沉默:不作聲。文中有兩處「沉默」,含義不同。第一處是「兩個人沉默了一陣」。因為
漁夫講的是天氣,桑娜想的是怎麼對丈夫說收養西蒙的孩子。兩人的話說不到一起,所以「沉默了」。第二處是「桑娜沉默了」。因為桑娜說了試探性的話,不知漁夫會怎樣回答,在等待,所以她沉默了。
熬過去:艱難地度過。文中表現出漁夫的善良和堅強。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作,讀zuò。受,承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
結果。
四、參考資料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偉大的俄國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的全部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名著。
《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歷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斗爭日趨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在這個時期,貴族、資產階級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窮人》這篇小說,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的高尚品德。
㈣ 窮人相關資料
課文《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背景資料;
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的歐洲秩序 論保加利亞危機期間的俾斯麥外交 柏林會議後五年的時間里,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了一個包括俄國、奧匈、義大利、 羅馬尼亞等國的復雜的同盟體系,歐洲的國際政治一時為俾斯麥同盟所左右,柏林成為歐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發的保加利亞危機卻使俾斯麥同盟瀕臨破滅的邊緣,本文擬就危機期間歐洲各大國間展開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紀晚期歐洲大國外交和國際環境的某些特點。
(一)
普法戰爭後,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在歐洲崛起,完成了對歐洲國際政治環境革命性的 改造,同時卻造就了困擾世界達一個世紀之久的德國問題:德國的天然優勢和其他歐洲國 家不接受這一優勢的矛盾。1戰敗不僅使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剝奪了它在歐洲大陸 的主導地位,更大大惡化了它的地緣政治環境。這樣法國對德國來說就成為一個無法和解 的國家。法國單憑自身的力量難以對付德國,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准備復仇,法國都需 要同任何與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這就使得涉及德國的危機均會加劇,而很難局部化,因 此也就限定了德國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麥看來,孤立法國、維護歐洲現狀與保障德國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麥面臨的國際環境極其復雜:為了孤立法國就必須保持俄國、奧匈和 德國三個君主大國的保守聯合,為此他還需要對俄奧關系發展施加影響,俄奧關系過於密 切以致於撇開德國,或者為爭奪巴爾干發生沖突都會損害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誼視為德國外交基石的同時,他還不能得罪在近東、中亞與俄國尖銳對立的英國。18 75年-1878年的近東危機,反映了俾斯麥政策相對於歷史環境的局限性:俄奧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麥難以長期迴避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德奧同盟暫時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歸宿是1881年6月結成的俄奧德三皇同盟,這就使德國得以繼續保持 對俄奧關系的牽制及在兩者之間的調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屬東魯米利亞省發生革命,並宣布與保加利亞公國合並。素來以保加 利亞保護者自居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經由不聽命於他的亞歷山大大公之手實現兩 地的統一,從而鞏固大公在保加利亞國內的地位。俄國試圖通過大國協調迫使保加利亞取 消合並,但保加利亞統一的既成事實,已不可逆轉。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面臨空前失敗, 巴爾干醞釀著新的危機。
1886年1月,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布朗熱就任法國陸軍部長,在法國掀起了一場要求向 德國復仇的狂潮,德法關系驟然緊張。 兩場危機同時發生,俾斯麥同盟面臨嚴峻考驗。與此同時,被俾斯麥視為德國外交根 基的三皇同盟即將期滿,而且續約無望。國際局勢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麥做夢都害怕 的東西夾擊之勢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德國如果在俄奧巴爾干競爭中採取支持奧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關系破裂,並因此向法國提供潛在盟友的後果。而在當時環境下又完全排除 了放棄奧匈的可能性。 保存奧匈帝國的獨立與大國地位,是俾斯麥歐洲秩序的重要環節。奧匈一旦在外部壓 力下解體,不僅會危及歐洲均勢,使德國外交失去迴旋餘地,也將打破德意志帝國內部微 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亞危機,重新打開了東方問題,造成了俄奧對抗的前景。俄土 戰爭俄軍浴血奮戰,二十萬將士喪命疆場,收獲的卻是難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亞力 山大大公在俄國壓力下被迫遜位。11月,沙皇特使考爾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亞攝政當局推 舉出俄國中意的大公候選人,鎩羽而歸,俄保斷交,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喪失殆盡,沙 皇的「尊嚴」被踐踏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巴爾干形成了俄軍即將入侵,並引發大國沖突的危殆局面。
俄國一旦進軍保加利亞,勢必控制羅馬尼亞。屆時匈牙利將處於俄屬波蘭、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的三麵包圍之中。奧匈的多瑙河生命線也有被切斷的可能。保持在巴爾乾的勢 力和影響,既是奧匈大國地位的象徵,也是帝國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奧匈外相卡爾諾 基在匈牙利議會發表演說:俄國無權佔領保加利亞並單獨決定其命運,否則兵戎相見。俄 國輿論大嘩,普遍認為俄奧協調已失去意義,俄軍方和泛斯拉夫派考慮對奧匈實施軍事打 擊。
俾斯麥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約束俄奧,防止兩國沖突。他此時的基本策略是對兩國實 施雙向抑制,敦促兩國在三皇同盟框架內解決分歧。針對奧匈在英國慫恿下可能採取的強 硬政策,他一再發出警告,保加利亞是俄國的勢力范圍,德奧同盟只具有防禦性質,要幫 忙找英國去。3對於俄國,他再三表示,德國願意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但奧匈的大國 地位不容犧牲,出路在於俄奧就劃分巴爾干勢力范圍達成妥協。
俾斯麥扮演「誠實的掮客」,雖然暫時迴避了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卻暗含著 同時疏遠兩國的危險。奧匈不由要問:「德奧同盟究竟還有什麼價值?」「德國有兩個盟 友,奧匈只有半個。」5如果說德奧同盟在1879年的締結加劇了俄國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與德奧結盟的軌道上來的話,那麼在此時,它只能加深俄國的敵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見新任法國駐俄大使拉布萊時表示:俄國希望法國強大,兩國需要並肩攜手,共度難關 。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爾巴斯使命失敗,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結果,也是對卡爾諾基國會 演說的回應。要想按俄國的意願解決保加利亞問題,就得排除奧國的阻撓。奧匈的實力並 不構成威脅,關鍵是德奧同盟。如果俄國要發動對奧匈的戰爭,或使俄國的戰爭威脅產生 效果,必須預先阻止德國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國。有跡象表明,俄國軍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過著名報人、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卡托科夫從10月末起已對沙皇的決策傾向施加了重 大影響。為了牽制德國,沙皇有可能急劇改變其歐洲政策,法俄結盟的前景已隱約可現。
俾斯麥同盟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布郎熱運動為俾斯麥擺脫困境提供了良機。
(二)
第三共和國成立後,法國政局一直動盪不寧。80年代上半期,費理內閣當政期間,法 德關系還有過一段「殖民協約」的好時光。但是阿爾薩斯、洛林問題始終是兩國關系中難 以彌合的創口。1885年費理「殖民內閣」倒台,標志著法國復仇主義勢力的抬頭。以著名 詩人戴魯萊德為首的民族主義團體愛國者聯盟到1886年7月成員已逾十萬,成為法國政治和 社會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布郎熱進入夏爾.費雷西內閣任陸軍部長後,一時成為 法國復興、收復失地、對德復仇的象徵。1886年秋季起法德關系趨於惡化。
俾斯麥並不懼怕法國的實力,哪怕是一個復仇主義的法國。它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東方 。問題的復雜性在於兩場危機幾乎同時發生。一旦德國捲入奧俄巴爾干沖突,很難指望法 國會袖手旁觀。那時德國就必須正視兩線作戰的冷酷現實了。
1886年夏,戴魯萊德訪問俄國,鼓吹法俄結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聞》上 撰文,批評外相吉爾斯的歐洲政策,呼籲從根本上改變俄國的外交路線。他指出俄國將抽 象的君主團結原則置於自身的國家利益之上,是犯了歷史性錯誤。俄國必須擺脫束縛,在 外交上恢復行動自由。時稱『卡托科夫的攻擊『。
在當時的情況下,法俄政體懸殊,戰略利益和戰略重點存在嚴重分歧,兩國並沒有立 即結盟的可能。法國不會以犧牲自身在近東地區的長遠利益,來支持俄國當下的巴爾干政 策。俄國更不可能幫助法國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而冒破壞現狀並與德國交惡的風險。但 是如果壓力和受挫感過強,法俄為了擺脫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點。誰也不能保 證兩國最終不會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國特使舒瓦洛夫為彌合分歧,修補俄德關系訪德 後,來自俄國方面的沉默進一步證實了俾斯麥對俄國可能改變政策的猜疑。俾斯麥調整策 略,決心利用德國現有的外交資源和法國的事態發展,為重新組織德國的外交陣容尋求契 機。 保加利亞危機發生後,英德間展開了激烈的外交角逐。兩國都不願率先出面干預而結怨俄 國,同時又都需要避免在未來歐洲的外交競技場上陷於孤立。若能造成對方與俄國的相互 制衡之勢,本國外交將獲得空前的主動權。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對俾斯麥的意圖深感疑慮 ,擔心英俄一旦為巴爾干問題發生對抗、沖突,而深陷於巴爾幹事務,俾斯麥將趁機擊破 法國。英國的策略是催促奧匈充當巴爾乾的反俄先鋒,以使對奧匈承擔同盟義務的德國無 路可遁。俾斯麥則大肆渲染德法邊境的緊張局勢,製造戰爭迫在眉睫的輿論,恫嚇法國政 府,擴軍備戰不要過分,與德國為敵不會有好結果。同時藉此向英奧和俄國表明德國必須 全力應付法德危機,無暇東顧,巴爾干危機只能靠那些在該地區有切身利益的國家自己去 解決。
1882年締結的德奧意三國同盟,1887年5月即將期滿,締約方對同盟的興趣都不大。但隨著 法德危機和保加利亞危機同時發生,義大利在俾斯麥心目中的重要性明顯上升。俾斯麥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續約的機會,以支持義大利北非擴張政策為代價,加強了三國同盟內部的 團結,阻止了敵對國家對義大利的拉攏,同時為奧匈對付俄國爭取到了安全穩固的後方。
更意味深長的是,這就為以義大利為橋梁,建立同義大利在殖民地問題上有共同利益,並 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國與三國同盟國家的聯系創造了條件。
當時,英法間由於1882年英國單方面佔領埃及後形成的埃及問題,存在尖銳矛盾。布郎熱 運動的沙文主義鼓噪也同樣針對英國。英國若能在埃及問題上爭取到三國同盟國家的支持 ,將大大加強其與法國談判時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國在巴爾干採取一項堅定的維護現狀 的政策,並在近東地區調動起足以遏製法俄的力量,奧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國也就能 夠避免直接捲入近東事務而與俄國發生沖撞。為了向英國施壓,俾斯麥表示:德國在大陸 上看住法國,英意就獲得了行動自由,英意在北非聯合遏製法國,並與奧匈合作在近東共 同對付俄國,歐洲的均勢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國不參加歐洲政治,勢必陷於孤 立,而德國也就沒有理由要去反對法國在北非和俄國在近東的擴張原望。在俾斯麥的策動 下,1887年2月,英意互換照會,3月奧匈也以照會形式加入,三國訂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協定》,承諾共同維護地中海現狀。
地中海聯合結成後,法國政府進一步認識到與俄國結盟政策的非現實性和危險性。法 國的結盟願望越迫切,俄國的要價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滿足俄國的要求,反而會招致無謂 的怨恨。更有甚者,還會誘發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如果法國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 政策,就需要承受與所有歐洲國家對抗的後果。11法國政府必須主動緩和法德關系,以免 跌入俾斯麥設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國政府解除了布郎熱的職務,法德危機趨於緩解。
(三)
德國地處中歐,一面臨海,三面被圍。積極有效的東方政策是德國外交的基石。如果 德俄長期對立,德國外交就是一盤死棋。反之,德國就可以在東西方之間操縱自如,進退 有餘。在俾斯麥眼裡,孤立法國與聯合俄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保加利亞危機發生 後, 俾斯麥一方面鼓動俄國在巴爾干推行前進政策,一方面以此來動員抵制俄國擴張 的地中海聯合。同時向深感孤立的俄國證明德國友誼的可貴。 俄國外相吉爾斯認為,無論是保障俄國黑海地區的安全還是解決保加利亞問題,俄 國都需要保留俄德奧三皇同盟,至少要維持與德國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結盟對俄國 不利,法國也不可能同俄國結盟。俄國如果失去了德國,將意味著徹底孤立。至於沙皇 亞歷山大三世的態度,正如德國駐聖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當時指出的那樣:「沙皇從外交 政策的需要考慮,必須保持與德國的聯合,從順應民意和國內穩定考慮,他又必須在公開 場合表現出對德國的憎惡。」
卡托科夫3月發表的社論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 皇同盟這個秘密,並予以猛烈抨擊。這就迫使沙皇要麼放棄與德國的聯合,要麼公開表態 支持三皇同盟,而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結局。沙皇在震怒之餘對卡托科夫提出懲戒。 卡托科夫影響的縮減,反襯出吉爾斯地位的鞏固。
鑒於沙皇斷然拒絕續訂與奧匈的條約,5月,俄德在柏林重開談判,准備以俄德雙邊協 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討論中立條款時,俾斯麥試圖通過全面支持俄國的近東政策誘 使俄國同意,在俄奧沖突的情況下,德國有條件的中立。為此俾斯麥向俄國談判代表宣讀 了1879年德奧同盟條約文本,以期表明德國無意承擔與德奧同盟條約內容相悖的義務。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對中立條款涉及法奧遭締約方進攻時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條件 下,簽訂新約,即《再保險條約》。在俾斯麥看來,條約雖然未能確保在俄德沖突的情況下 俄國無條件的中立,鑒於法德兩國對於1871年以來現狀的不同態度,法國需要的同盟,必 須是進攻性的,《再保險條約》至少排除了這種可能。而法國若不能在事先爭取到俄國的 支持,也就不可能獨自挑戰德國。現狀、和平、德國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過《再保險條約》與先前的《德奧同盟條約》兩相呼應,俾斯麥又重新確立了對 德奧的雙向抑制。俾斯麥藉此向俄奧表明,德國將始終與被進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對抗侵 略。誰破壞歐洲和平,誰就是德國的敵人。但是,俾斯麥還必須正視另一個危險,俄國如 果挑動奧匈率先發動進攻,德國將怎樣應付?15圍繞《再保險條約》簽訂問題俄國內部的 爭斗,沙皇立場的動搖,條約簽訂後俄國在保加利亞問題上對德國無休止的索求,使得俾 斯麥對條約的價值大打折扣。他對沙皇和德俄友誼的信心,從此不可挽回地動搖了。
1887年7月,在違背沙皇意願的情況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選為保加利亞大公,俄國訴 諸武力的可能增強。俄國報界充斥了對德國的謾罵。8月,戴魯萊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禮之 機,再次訪問俄國。俾斯麥對時局深感憂慮。俄國既已靠不住,德國必須另謀出路,以防 萬一。17 5月,法俄共同迫使蘇丹放棄了英國特使沃爾夫與土耳其達成的,有關英國從埃及 撤軍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勢,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覺。索爾茲伯里擔心,如果奧匈因得 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國妥協,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時期對英國極為不利的孤立被動局面。
18俾斯麥趁勢將《德奧同盟條約》文本送交倫敦,並在11月22日致信索爾茲伯里。信中表 示:「如果奧匈帝國之獨立受到俄國侵略的威脅,或者英意遭到法國入侵的危險,德國始 終有責任採取進入戰線的政策。」19在英國確認了德國對奧匈支援的程度後,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奧、意三國互換照會,達成《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基本上排除了俄 國佔領保加利亞,或挾持蘇丹,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可能。俄國如果向奧匈挑釁,將遭到英 奧意圍攻。在這一背景之下,俄國開始退卻。1888年1月俄國在德國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 府宣布斐迪南當選為非法,遭到英奧意的聯合抵制。4月土耳其滿足了俄國的要求。俄國挽 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後保加利亞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險條約》和《地中海協定》造成了英奧意與法俄在近東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牽制之勢 ,同時又阻遏了法俄結合,保證了德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然而俾斯麥的體系卻包含著極大復雜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對德國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質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 交歸根結底仍 只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
作為現實政治的大師,俾斯麥將外交藝術發揮到了極至。現實政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和鞏固,俾斯麥對現實政治的迷戀,卻最終使統一後的德國自食其果。盡管隨著德國的統 一,俾斯麥由現狀的破壞者轉變成了現狀的維護者,但形勢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義浪潮的沖擊下,他鼓吹的君主團結原則已失去了維系力。對強權赤裸裸的追求已成為各國維護 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基本手段,國際關系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擊」就 是對俾斯麥富有諷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麥的時代,歐洲大國關系日趨僵化緊張。德國的統一,使中歐失去了歷史上 的緩沖作用,它不再能為大國間爭奪霸權的斗爭,提供警戒和補償的空間,以至於徹底改變了歐洲強權結構。22均勢外交所賴以運作的大國關系的鬆散性正在消失,標志便是1879 年德奧同盟的締結。事實上,德國已很難做出其他選擇。俾斯麥的同盟,正是對這一變化的本能反映,它反過來也鞏固強化了這一趨勢。大國關系緊張,是俾斯麥同盟成立的緣由,也是它得以維持的必要條件。俾斯麥的外交風格,集中體現了自負與焦慮結合的心態。為了阻止敵對力量的聯合,確立德國在歐洲大陸不可動搖的領導地位,保持大國關系適度的緊張是必要的。盟國間如果關系緊張,他就鼓勵合作,一旦它們和睦相處,他就撤回支持,並製造摩擦。然而,俾斯麥的策略也許會為德國爭得盟國,卻也往往使德國失去了朋友。23當時的德國,從本質上說是屬於現狀的國家,對於正在崛起中的德國,不誠信的惡名,可能比好戰更危險。歐洲國家對德國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國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麥的謀略往往產生相反的效果。隨著歐洲局勢逐步緊張,一個充滿敵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國際環境已初現端倪。與大國關系開始僵化緊張同步的是德國政策逐漸喪失平衡和彈性。1886年 10月,俾斯 麥在給兒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奧一旦開戰,不論誰是進攻方,德國都別無選擇,只能站 在奧匈一邊投入戰斗。24俾斯麥在台上時,尚可憑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 消其政策的消極後果,在他之後,便後繼無人了。
1890年俾斯麥去職,德國新當局放棄《再保險條約》,四年後法俄結盟,俾斯麥的歐 洲秩序也隨之崩解。
回答者:心若浮雲浪江湖 - 舉人 五級 3-27 21:34
背景資料;
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的歐洲秩序 論保加利亞危機期間的俾斯麥外交 柏林會議後五年的時間里,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了一個包括俄國、奧匈、義大利、 羅馬尼亞等國的復雜的同盟體系,歐洲的國際政治一時為俾斯麥同盟所左右,柏林成為歐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發的保加利亞危機卻使俾斯麥同盟瀕臨破滅的邊緣,本文擬就危機期間歐洲各大國間展開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紀晚期歐洲大國外交和國際環境的某些特點。
㈤ 窮人讀什麼書
《你為什麼是窮人》
這本書,你只要看一頁,就不會再停止。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你是女人還是男人,只要你還在為掙錢操勞,那麼讀此書將會給你的心靈帶來巨大的沖擊。
過去中國人全都是窮人,窮得不知道什麼叫窮。如今中國有一部分人富起來了,也終於使尚未富起來的中國人知道自己的窮,同時刺激著中國人千方百計去致富,去擺脫窮。
窮怕了的中國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富。已經富起來的要求更大的富,尚未富起來的渴望著富。富,也許是思想意識早已分崩離析的今日中國人惟一的共同願望了。
於是教人致富的書成了暢銷書。「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條中國古老的格言在今天竟以這樣的方式變成了現實。
坊間流行的種種致富圖書中,我看好的是《你為什麼是窮人》這一本。原因何在?我覺得有三點:
一是因為中國絕大多數的讀者是窮人,而這可能是坊間第一部專門寫給窮人看的書。過去許多有關財富的書往往是寫給富人讀的,為的是給富人錦上添花,富上加富。有些書也涉及窮人,但它提供的僅僅是讓窮人安於貧困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勝利法,從來沒有提供讓窮人擺脫貧困的方法和途徑。而《你為什麼是窮人》卻不是提供心理安慰的書,它立足於讓窮人認識自我,尤其是認識自己的弱點和優點,知恥而後勇,它不想讓窮人沉溺於一種假想的貧窮快樂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筆觸喚起窮人改變自我現實的勇氣。從它四個部分的組成我們可以明確看出這一點:首先讓你明白窮人的處境,然後讓你改變窮人的觀念,第三啟發致富的方法,最後指點富裕的前途。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二是作者的中國人身份。這兩年一批財富圖書都是歐美人寫的,它們在書市的業績說明中國人有趨洋心理。畢竟洋人先富了起來,他們的致富術有一種天生的說服力。但客觀而論,歐美作者的書往往是寫給歐美讀者讀的,書里提供的「掘金術」多是普遍規律,由於作者對中國國情的一無所知,因而這些「掘金術」往往好看而不實用、高標而操作難。《你為什麼是窮人》的作者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經歷了創業成功、命運沉浮、酸甜苦辣,不僅有富人的體驗,而且有窮人的甘苦,更重要的是他對中國國情知根知底,他對中國窮人的了解入木三分,兼有國情認識和國際經驗,他開葯方就顯得更像是「對症下葯」,甚至不僅對症,而且還有那麼一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的意味。也就是說,他提供的方法和前途是專門針對中國國情、中國現實、中國人的,天、地、人種種因素都考慮到了,能否抓住天時、把握地利、創造人和,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三是作者的立場和態度。它不僅是一部寫給窮人讀的書,而且是一部站在窮人立場上的書。作者像所有中國人一樣,窮過;也像部分中國人一樣,富了;而他如今的處境,又像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正窮著。這種經歷,這種身份,使他這本書不僅是在為窮人說話,而且是在為自己說話。他說的每一句話,都不帶隔岸觀火、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色彩,相反,時刻都顯得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他彷彿洞悉所有窮人的苦惱和願望,因為這本來就是他自己的。他與多數窮人惟一的不同,恐怕就是他還留著自信,這是因為他有過富裕的經歷,而且是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智慧、依靠自己的勇氣致富的經歷。這種自信的態度決定了他開的葯方不可能投機取巧,更不是歪門邪道,他強調投資教育,憑素質、憑資本致富;強調窮人最需要公平,表示窮人應向機會不公開火,難道你不覺得他說得很好嗎?捫心自問,這難道不是窮人最應該選擇的致富之路嗎?
㈥ 在窮人這本書中懂得的道理100字和獲得的知識100字 急需!
讀了《窮人》有感作文400字
想起這樣一句話:"只要能夠給予,就不貧窮."是啊,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貧窮.能夠給予別人愛,能夠幫助別人,這樣的人永遠是精神的富有者.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窮人》,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文章寫的是一個魚夫和他的妻子桑娜,還有他們的五個孩子,過著艱難的日子,每天只靠魚夫捕魚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們的鄰居西蒙死了,留下了兩個孩子,西蒙臨走前並沒有把孩子託付給桑娜一家,但善良的桑娜不顧自己的貧窮,堅定地承擔起撫養西蒙的兩個孩子!
這個故事十分令我感動.這對窮人夫婦不顧自己生活困難,主動收養兩個孤兒.盡管生活不富裕,但是他們的精神是富有的,他們擁有一顆愛心,一顆純朴善良的心,富有同情心!有這些就足夠了.
我們無需向他們一樣,收留可憐的孤兒.我們應該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也做個精神的富有者!
比如,我們可以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在馬路邊扶盲人過路;見到一片廢紙主動撿起;關掉還在滴水的水龍頭......這些平常小事,足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財富,一個人的優秀品質.
我想,每一個人只要去做都能做到這一點,並且會對窮人夫婦產生同情,敬佩之感.有了這種想法,你的精神之花已經開始綻放了!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㈦ 關於讀書的名言好句
1、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2、我們可以由讀書搜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
3、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
4、書,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沒了書,人的思想就會永遠都那麼的封建。如果沒了書,人們的做事方法就會永遠都那麼的古板,不會改變。
5、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6、從幻想的世界裡抽身出來,面前還是堆積如山的書本、參輔書,我常常在思考,何時才能從書海中抽離,讓呆滯的大腦得到片刻的休息。我明白爸爸媽媽在暑假裡,給我報補習班,但是讀書不是強制的,是自發的,是喜歡,所以愛讀書。
7、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
8、科學決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9、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裡,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10、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1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12、太陽雖有黑點,卻在奮力燃燒中樹立了光輝的形象。
13、書籍是天才留給人類的遺產,世代相傳,更是給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禮物。
14、活著的時候,疑慮牽掛著死;死的時候,又眷眷戀棧著生。無怪乎有太多的人一生都活得不安然,活得好累。
15、好書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類活動最豐碩長久的果實。
16、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17、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於跟各種不利於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於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18、失敗是常有的,如果你能站起來,成功就在眼前。
19、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
20、書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夥伴。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時刻,它都不會拋棄你。
21、書是藍天,我就是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22、讀書能讓我的眼界開闊;讀書能讓我更容易的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讀書能讓我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
23、喜歡讀書,就等於把成活中寂寞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24、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25、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26、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27、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28、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虛心的人學十算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29、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30、勤者讀書夜達旦,青藤繞屋花連雲。
31、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來的光澤。
32、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33、搞什麼搞,讀書還不是為自己,爸媽都這么教育,你好好念書,將來才能賺大錢。
34、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於空想,不驁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
35、一個愛讀書的人,他畢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36、書讓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繽紛;書讓你在浩瀚海洋中盡情暢游;書點燃希望,讓你在無窮無盡的人生漫漫路上永遠不會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樣將你這只小船送道路的終極。
37、讀書,是為了讓我們增加知識量,是為了讓我們學到課本之外學不到的東西,擴充我們對其他知識的補充,而讀書,也是有技巧的,在現在的書店裡,琳琅滿目,讓你看的眼花繚亂。
38、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科學是奧妙無窮的。
39、同時趕兩只兔,一隻也捉不到。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過來當師傅。
40、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41、書籍使一些人博學多識,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瘋瘋顛顛。
42、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43、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看書是一種享受。書卷中的意念像一股無形的動力,影響你的思想和心態。
44、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
45、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願,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46、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
47、讀書如吃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飯者生疾病。
48、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49、搓繩不能松勁,前進不能停頓。瞄準還不是射中,起跑還不算到達。
5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51、有句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好書,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幫助。不僅是我,可能讀好書的人都會感覺到這一點。總而言之,讀好書,會帶來很多益處,同時它也會幫你奠定一個堅固的「地基」。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3、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54、不好的書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傷害。
55、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
56、讀書的態度決定人的深度;讀書的厚度決定人的高度;讀書使窮人變富人,使富人變貴人。
57、與名流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
58、我學習了一生,現在我還在學習,而將來,只要我還有精力,我還要學習下去。
59、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
60、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61、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深淺,為所得之深淺耳。
62、有兩種人是在白白地勞動和無謂地努力:一種是積累了財富而不去使用的人,另一種是學會了科學而不去應用的人。
㈧ 窮人如何走出第一步
窮人走出第一步要多讀書,增長見識、去做你所擅長的事情、勤奮專注地去做事情。
1、多讀書,增長見識。讀書是窮人的唯一出路,書中自有黃金屋,窮人為什麼窮,因為見識少,眼界狹窄,所以一定要多讀書,無論多窮,都要多讀書,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好的辦法。
4、找到時機、你就要把握機會!這是發財最快的捷徑、也是成就最快的方法.
如果我們生存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接觸到了創業的思維、我們又不選擇創業、那麼我們的損失是非常大的!
不管我們能不能成功、我們都應該創業、成功了自然不必說、我們會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我們會獲得良好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