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協和醫院腫瘤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協和醫院腫瘤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8-10 03:25:26

① 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學研究生復試331分逆襲390分,這是怎麼做到的

不管是任何時候、總有人會說讀書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是所有事情中最容易做的事情、在如今教育大力發展的情況下、讀個大學還是很簡單的、但是讀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其中也充滿著不甘、比如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學研究生復試331分逆襲390分、這是怎麼做到的?因為這位學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歷、在全世界非常有權威的學術文獻中發表了自己的文章、而且還是第一作者、大學幾年的時間都奉獻給了科研、對於選擇它的導師而言這個決定是明確正確的。

② 北京協和醫院和醫科大腫瘤醫院哪個看肺癌好

腫瘤確診後,患者和家屬很容易出現病急亂投醫的情況。治療腫瘤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可以是專科醫院,或者大型綜合醫院的腫瘤專科。不要輕信偏方、驗方。對腫瘤的治療與康復,中醫中葯應該全程參與,不要到走投無路時才把中醫當做最後的救命稻草。

③ 武科大團隊兩種方法結合治腫瘤,可以進入臨床試驗了嗎

武科大團隊兩種方法結合治腫瘤,可以進入臨床試驗了嗎?

我感覺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的。

我們都因為我們都知道啊,癌症這個東西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有一些腫瘤可能讓人得上以後呢,就會長期困惑的人。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點贊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積極討論。

④ 請問治療食道癌北京協和醫院和北大腫瘤醫院哪個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很多的人在選擇醫院的時候,都會考慮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到都要去那種,很多人喜歡一些專科醫院的服務。
1、首先就是要選擇自己所在地區的正規醫院,成立時間較久,知名度較高,不要去一些私立小醫院,可能證件都不完全,這樣耽誤本人治療最佳時間。
2、很多地方醫院是專科私立醫院,會在網上要求患者掛號,說給患者減免一些費用,但是到了醫院之後,又會各種要求患者做一些幾乎沒什麼關系的檢查,增加患者的負擔 ,所以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或者提前問清楚。
3、對於醫院的醫生,有的醫生會誇大其詞,把病情說的很嚴重,這樣的醫院是讓患者在經濟上和心理上都受損。所以盡量選擇知名度高,常規正規醫院。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⑤ 北京協和醫院看腫瘤 怎麼樣

您好,腫瘤內科在協和醫院只是個小科室,但其實協和看腫瘤非常不錯!因為協和把腫瘤具體劃到了各個科室。
基本外科:甲狀腺癌、胰腺癌、直腸癌、肝癌、胃癌、結腸癌、胰腺內分泌腫瘤、胃腸道間質瘤、壺腹周圍癌

腫瘤內科:肺癌、小細胞肺癌、縱膈腫瘤、鼻咽癌、腎上腺腫瘤、骨癌、睾丸癌

胸外科:縱膈腫瘤、食道癌、胃癌、周圍神經系統腫瘤

呼吸內科:肺癌、小細胞肺癌
乳腺外科:乳腺癌
婦科腫瘤科:宮頸癌、卵巢腫瘤、畸胎瘤、子宮內膜癌、絨毛膜癌症

這些都是協和醫院的強項科室,綜合大醫院,一個科室小組能頂小醫院整個科室了。

⑥ 北京協和醫院看腫瘤怎麼樣

相對來說腫瘤醫院更有針對性,協和當然也不錯

⑦ 本人患有低鉀血症,在醫院也沒有查找到原因.該做的檢查都做了,就是不知道具體的誘因.

這種疾病屬於內分泌調節方面的,推薦你去協和醫院的內分泌科室。那裡是全國的重點科室,看這類疾病沒有問題。

介紹幾個專家:
王妲
內分泌學教授,女,1936看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52年考入上海醫學院(後改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於1958年畢業。她長期從事糖尿病臨床、教學與科研。堅持對糖尿病患者的長期跟蹤醫療,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與基因治療。將大量的業余時間用於從事生產科普活動。組織少年兒童糖尿病患者的夏令營、聯誼會,組織成人糖尿病的強化學習班,組織糖尿病知識的大型講座,糖尿病患者經驗交流座談會及北京糖尿病患者體育運動會受到衛生部及市衛生局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鄧潔英
鄧潔英,內分泌學教授,女,1939年5月生,廣東省東莞縣人。1962年畢業於廣州中山醫學院醫療系。1995年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在40年的學術生涯中,主要進行內分泌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發病機制的研究。曾先後建立了尿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熒光分析法、尿中兒茶酚胺代謝產生VMA的層析分析法、人生長激素(hGH)的放射免疫和放射受體分析法以及人催乳素(hPRL)、生長介素、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生長抑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等9種激素的檢測方法。其中前6種為國內首先建立嗜鉻細胞瘤和垂體前葉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療效觀察提供了可靠的指標。
鄧建德
鄧建德,內分泌學教授,女,1932年生於廣東東莞市,1959年畢業於廣州中山醫學院,即中山醫科大學。自1985年以來從事幹部科醫療工作,對老年病方面防治與治療,關於老年甲狀腺、糖尿病、骨質疏蓊、前列腺肥大、痛風、冠心病、腦腔液、精神抑鬱症、老年人肺部病等醫療工作認真負責,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好評。
白 耀
白耀,內分泌學教授,男,1931年生,祖籍山西,出生內蒙包頭市,在北京就讀小學,1951年北京四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醫療系。工作中善於總結經驗。早在60年代初期,就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的病理改變、臨床表現和實驗診斷之間的聯系等方面進行過分析、研究;以後又對胰島素瘤以及低血糖症的臨床、診斷和急診進行研究,並提出新的看法;首次在國內、外發現並報道了Graves病、先天角化不良和耳聾的新綜合征。擅長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治工作,多年來在數以萬計的各種類型甲狀腺疾病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設計出針對不同類型、年齡、性別、病期,和並發症等問題科學的規范化的治療程序和實施對策。
史軼蘩
史軼蘩,內分泌學教授,女,江蘇省溧陽縣人,1928年出生於廣東省,1946~1949年就讀於私立燕京大學醫預系,1950年獲燕京大學生物系學士學位,1954年畢業於八年制北京協和醫學院醫療系。1982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6年任博士研究生導師;對內分泌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全面,對內分泌疾病的診治與搶救有豐富的經驗,能解決疑難病例的診治。對激素分泌性垂體瘤、生長激素缺乏症及男性生殖內分泌疾病有深入的研究。近又開展了肥胖症的研究,對我國內分泌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曾依次對糖尿病、甲亢腺功能亢進、庫欣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性染色體疾病等進行臨床研究及總結。首先提出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可分期為危象前期及危象期的概念,使危象得以早期確診及治療,降低死亡率;發現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的纖維囊性骨炎病變中可合並有骨軟化;在國內首先使用酚苄明為嗜鉻細胞瘤術前准備葯物,大大降低手術死亡率。
池芝盛
池芝盛,內分泌學教授,男,1917年5月出生於福建,194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1958年成立了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研究小組,1960年,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了一批糖尿病病人。在總熱量不變的基礎上將傳統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糖尿病飲食改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及高纖維的飲食。病情未見惡化,反而明顯改善。
孫梅勵
孫梅勵,內分泌學教授,女,山東萊州市人,1939年出生於哈爾濱市,1964年從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6年制)畢業。碩士生導師。她近年開展絕經後婦女經性激素替代治療對血管的作用,對探討合理應用性激素替代治療的配伍及劑量提供了實驗室依據。目前正在從事應用噬菌體抗體庫技術制備血管緊張素不同結構的抗體及建立相應測定方法的研究。同時適時更新激素的測定方法,引進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測定方法,從而提高了激素檢測效率。以主要工作者參加「內皮素與心肌缺血及高血壓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向紅丁
向紅丁,內分泌學教授,男,出生地於1944年4月14日,籍貫湖南省古丈縣,196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78年開始研究生學習,分別於1981年和1985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及博士學位。1988~1990年在美國Baylor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博士生導師。他的醫療特長為內分泌專業,尤以糖尿病專業和男性生殖內分泌為專長,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他積極參加科研工作,曾參與多項有關糖尿病及男性生殖內分泌的科研工作,參加包括糖尿病流行病學、糖尿病防治和科研在內等項工作。
陸召麟
陸召麟,內分泌學教授,男,1939年1月20日出生於上海寶山縣。196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博士生導師。從實習醫師起一直受北京協和醫院老一輩專家教授的言傳身教和嚴格訓練,具有扎實的內科學基礎和深厚的內分泌專業知識。1975年從英國進修回國後,將所學用於實踐,和科內同志一起制備了優質的生長激素抗血清,在我國率先建成生長激素放射免疫測定,為北京協和醫院隨後的垂體生長激素瘤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工具。1983年從加拿大進修回國後,長期從事垂體—腎上腺疾病的研究,對皮質醇增多症(庫欣綜合征)、異位ACTH綜合征、艾迪生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女子多毛症等進行了廣泛的臨床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吳從願
吳從願,內分泌學教授,男,1938年生,福建南安市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1965年獲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學碩士學位後留院從事內分泌基礎和臨床應用基礎的研究。60年代,主要從事卵子第一次成熟分裂的機制、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的機制以及國產女用長效口服避孕葯等的研究,提出炔雌醇環戊醚與炔諾酮的比例為1:4的建議,為國產女用長效口服避孕葯的推廣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1972年,在國內首先全合成了氚標記皮質醇,建立了一系列甾體激素放射競爭結合分析法,並推廣於國內,提高了對腎上腺疾病的診斷和研究水平。應用單克隆抗體深入研究了激素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和激素不均一性的意義,探討了激素免疫細胞化學定位及內分泌瘤放免顯像的某些方法學問題,建立了真胰島素、胰島素原和瘢素等多種激素的新一代免疫分析法,並製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早早孕檢測度劑盒」。該試劑盒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為早孕、先兆流產、葡萄胎、宮外孕、絨癌等的診斷和監測提供了簡便快速的方法。
周學瀛
周學瀛,內分泌學教授,男,1935年12月生,籍貫山東蓬萊。1962年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1960~1962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化系學習。碩士生導師。參加工作以來主要從事內分泌基礎及結合臨床的應用研究。早期研究內分泌水鹽及脂肪代謝。1964年在劉長河醫師工作基礎上,於國內首先建成了尿醛固酮生化測定法,1979~1982年主要進行男性生殖內分泌研究,取得一定成績。1982年開始重點研究骨鈣調節激素與代謝性骨病,特別是維生素D與骨質疏鬆症,先後負責和作為主要參加者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攻關課題、衛生部及醫科院重點課題。
孟迅吾
孟迅吾,內分泌學教授,女,1935年生,江蘇江陰人,195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系,1990年任博士生導師。從事內科內分泌專業四十餘年。對內分泌疾病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全面,尤其對代謝性骨病、原發性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佝僂病、骨軟化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減退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扎實的理論知識。早年參加對糖尿病病病人的教育、管理、運動及葯物治療工作。隨後進行皮質醇增多症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的臨床研究。近二十年來主要從事代謝性骨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鈣調節激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指標及骨密度等測定,其中多項在國內率先進行。近二十年來與外科、超聲科、核醫學科、放射科和病理科合作,成功診治了百餘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病人,搶救了多例甲旁亢危象病人,為其迅速做出定性和定位診斷,通過急診手術,轉危為安。
曾正陪
曾正陪,內分泌學教授,女,1945年3月4日生於四川省重慶市,196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8年制)。1994年任碩士生導師,1998年任博士生導師。多年來一直在臨床承擔內分泌門診、病房的醫療、咨詢、三線值班、急診、院內外會診及負責內分泌性高血壓專科門診等醫療任務,熟練地診治糖尿病、甲狀腺、內分泌性高血壓等各種內分泌疾病及指導下張醫師的醫療工作,解決疑難重症的診治、搶救、會診等問題。在提高內分泌性高血壓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等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戴為信
戴為信,內分泌學教授,男,1945年出生於上海市,1970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78年考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研究生,1981年獲醫學碩士學位。從事臨床醫療工作二十餘年,有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知識面廣,專業知識扎實,報道了我國第一例胰腺內分泌腫瘤;因梗阻性腎病導致高氯高鈉性腎性尿崩病例報道在全國屬首例;發現並診斷了被誤診為「濕疹」、「良性肝血管瘤」三年的胰高糖素瘤;首次在國內報道了血清中甲狀腺素自身抗體而干擾血清游離甲狀腺素的測定。擅長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甲狀腺腫瘤的鑒別診斷,領先開展囊內注射硬化劑非手術治療甲狀腺囊腫,並取得滿意療效。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診斷與治療有獨道之處。

⑧ 武漢協和醫院的王順濤醫生 他做甲狀腺癌的手術怎麼樣有沒有人在他手下做過手術,他屬於是不是屬於乳腺

你好,根據你所說一般癌症是由於細胞的生長分裂速度非常高引起的,一般會出現轉移,由於控制細胞生長增殖機制失常引起的,癌細胞往往會侵入到正常的組織甚至循環系統或淋巴結系統從而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一般以預防為主,注意平時應該戒煙,多吃蔬菜,低鹽低脂飲食,一般採取手術放射性治療等,適當食用一些中葯

⑨ 北京協和醫院怎麼樣,外地人過去看病容易嗎

醫院不錯的,外地人看病不容易,排隊時間較長,但是治療效果還不錯。北京協和醫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最大、最著名的一項事業。

2018年12月4日消息,被國家衛健委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2019年11月10日,復旦版《2018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北京協和居首。2020年4月,被列入北京市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醫療機構名單。

醫院在職職工4000餘名、兩院院士5人、臨床和醫技科室5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9個、博士點16個、碩士點29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6個、二級學科住院醫師培養基地18個、三級學科專科醫師培養基地15個。

⑩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對癌症化療情況怎麼看

你能相信化療嗎?
前白宮新聞發言人史諾(Tony Snow)在2008年7月過世,時年
53歲,那時他做了一系列結腸癌的化學治療。2005年,史諾被診斷出
結腸癌,接受手術切除了結腸,並進行了6個月的化療.兩年之後
(2007年),史諾再次接受手術切除其腹部區域生長的腫瘤,位置就在
原來發生癌症的附近。「這是一個非常容易治療的病例,.威爾康乃爾
醫學院(Weil Comell Medical College)的腸胃腫瘤科醫生歐遜(Dr.
AIIyson Ocean)說,「許多病人接受了我們的這些療法,在接受治療的
同時,還能夠工作並享受著有質量的生活。任何認為這些療法是死亡
說法的人都錯了。」
當然我們現在知道了,歐遜醫生才是真正的大錯特錯
媒體的頭條新聞指出史諾是死於結腸癌,雖然他已經失去了結腸.
很顯然,這個惡性腫瘤「回來了」(從哪裡?),並擴散到肝臟及體內的
其他部位.事實上,結腸手術嚴重地限制了他正常的緩解功能,使得
肝臟和組織液負載了過多的有毒廢棄物。先前一系列的化學治療使得
他體內非常多的細胞發炎,並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同時也損害了他
的免疫系統—這一切,簡直就是一個促使新的癌症生長的完美過程。
現在不但無法治療原來那個癌症的成因(除了新被創造出來的那些),
而且史諾身體的肝臟和其他部位還長出了新的癌症
主流媒體當然會堅持史諾是死於結腸癌,因此更加堅定「只有癌
症會殺人。而治療不會」的信念。似乎沒有人提出這樣重要的理論
對癌症病人而言,一方面全身在接受化學毒葯和致命放射治療.一方
面卻希望在這種情況下被治癒,這是極度困難的。這就好比當你被毒
蛇咬了,卻沒有注射任何解毒劑,以致全身是毒,身體無法再起任何
作用。
在史諾為他的第二次結腸癌做化學治療之前,他看起來仍是十分
健康強壯的。但進人治療後的幾個星期,他開始聲音沙啞,看起來十
分虛弱,臉色死灰,並開始掉頭發。是癌症導致他出現這些症狀嗎?
當然不是。癌症不會出現這些症狀,但化學毒葯會。他看上去比一個
被毒蛇咬過的人還要虛弱.
主流媒體是否曾經報道,所有的科學證據顯示,化療對結腸癌患
者的5年存活率效果是「零」(注2)有多少腫瘤科醫生曾為他們的
癌病患者站出來,保護他們不接受化療?因為他們知道,讓他們不去
比去接受任何治療還死得快?當你知道如果醫生自己被診斷出癌症時,
他們大多數人是不會考慮讓自己進行化療的時候,現在你還會放心地
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他們手上嗎?他們到底知不知道那些你所不知道的
事?在美國,每年因醫生判斷失誤而造成的死亡人數現在增加到75萬
例,這消息很快就傳播出去了。
很多醫生因為有好的、充足的理由,不再相信他們以前所做的事
情了。
「這個國家多數的癌症病人死於化療一…化療無法緩解乳腺癌、結
腸癌或肺癌.這個事實10年前就已經被證實了。至今醫生仍使用化療
來治療這些腫瘤·~:接受化療的婦女似乎比不接受者還死得快。」—
列文醫生(Alan Levin. M.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