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科護理學知識點有哪些
外科護理學知識點有:
1、休克監測最常用及最簡便是CVP、
2、低鉀血症最早出現肌無力。
3、代酸最突出的症狀是呼吸深快。
4、最能反映血漿滲透壓的是口渴。
5、臨床上最常見的酸鹼平衡是代酸。
6、幽門梗阻最常見的酸鹼平衡是代鹼。
7、輸血並發症最嚴重的是溶血反應。
8、外科最常見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9、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為全血量的20%、
10、休克最基本措施為處理原發病。
11、破傷風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
12、甲狀腺手術後最危險的並發症:呼吸困難和窒息。
13、甲狀腺危象預防最關鍵措施是冬眠合劑。
14、甲狀腺癌中最差的為未分化癌。
15、急性乳腺炎最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16、乳腺癌最常見的為侵潤性非特殊癌。
17、乳腺癌最常見轉移部位為肺。
18、肋骨骨折最易發生的部位為第4~7肋骨。
19、肺癌最常見的是: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鱗癌。
20、肺癌中預後最差的是小細胞癌。對放療最敏感的是小細胞癌。
21、食管癌最好發的部位是中段。
22、食管癌最常見的是鱗癌。
23、繼發性腹膜炎最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
24、腹膜炎最主要症狀是腹痛。
25、消化性潰瘍並出血最常見部位GU胃小彎DU球不後壁。
26、消化性潰瘍穿孔最常見部位GU胃小彎DU急性,前壁。慢性,後壁。
27、胃癌最好發部位:胃竇。最常見轉移途徑:淋巴道。
28、腸梗阻最常見是粘連型。治療最關鍵措施是:糾正水電解質平衡。
29、急性闌尾炎最重要體征:右下腹有明顯固定壓痛點。
30、急性闌尾炎手術最常見並發症:切口感染。
31、結腸癌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腺癌。最主要的轉移方式:淋巴道轉移。
32、直腸癌最好發部位是壺腹部。
② 外科護理人才的核心知識是什麼
外科護理人才的核心知識是專業技術知識。
護士核心能力是護理教育應著重培養的、護理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最主要的能力田。護士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評判性思維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與創新性能力。
學校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我國護理教育分為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五個層次,大專層次的教育現在納入高等職業教育的范疇中,高職教育介於中專和本科教育之間,其授課的內容「醫」多於「護」,缺少護理學專業知識、衛生預防知識、康復保健等綜合知識。
培養新型涉外護理人才的目標近年來,醫學科技的發展、護理模式的轉變和衛生保健體系的健全為護理學人才培養的目標注入新的內涵,對護理學人才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綜合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培養方案:
1、實際操作能力目標:配合醫生診療、急救,實施常見的護理操作技術:實施整體護理,書寫完整護理計劃書,協助和指導各種人群進行自我保健。
2、溝通與合作能力目標: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尊重愛護患者,建立良好的醫護、醫患信任關系、合作關系,良好社會活動能力和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是保證護理措施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
3、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性能力目標:掌握常見疾病相關理論知識,在護理實踐中不斷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判性思維能力是可訓練的。積極尋有效途徑,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性能力。
③ 一位合格的外科醫生要掌握哪些醫學知識
以我行醫二十多年的經驗來看,現在的醫生,有時是很難將科室分的非常細,但換個角度說,現在的醫院又在漸漸地將科室分的更明確。可能我的話你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么說吧:現在的疾病,從醫學角度上是越分越細,但從病人的角度上,又往往是非常復雜的,是有多種疾病合於一身的。你說的外科醫生,就是一個大的范疇,包括普外科、骨科、胸外科、腦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燒傷科等等。就拿普外科醫生來說吧,必需要掌握普外科的所有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病理、病生、症狀、體征、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和非手術治療),還要掌握相關的內科知識,如心、肺的聽診、血液常規檢查結果的判斷、肺和肝、腎功能的判斷、心肺復甦知識、常用葯物的葯理學知識。上面的知識掌握了,還要練好基本功(切開、分享、止血、縫合)、掌握相關的法律法和診療規范、掌握與病人溝通的語言和方式、主觀上要有良好的醫德。
④ 外科都看些什麼病什麼病才會去外科看
外科範圍太大了,在大醫院沒有外科,都分的很細!我給你分一下:骨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腦外科,普外科這么幾大部分,這幾大部分還會細分,那就老多了!
至於什麼病看外科,簡單的說就是需要手術治療的疾病,根據部位去相應的科室!比如:胃潰瘍,胰腺癌,肝癌,結腸癌,疝氣等就去普外科,骨折了去骨外科,顱內出血,顱內腫瘤去腦外,做包皮手術,精索靜脈曲張去泌尿外,氣胸,血胸,肺癌去胸外等等!明白了不?
[email protected]
⑤ 你知道哪些可以保護自己的醫學小常識
一說起醫學,我們的腦子便馬上浮現出身穿白大褂的醫生形象,事實上醫學離我們並不遙遠,掌握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在緊張的工作中過得更加健康,還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情況。廢話不多說,到底有哪些醫學小常識可以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呢?
1、健身包里常備一點高糖的食物,比如牛軋糖、巧克力、蜜棗……萬一運動時低血糖兩眼一黑,可以救急。或者遇到他人低血糖可以幫忙,萬一對方是個單身帥哥/萌妹子呢~
2、失眠的話,上床前洗個熱水澡,盡量熱一點點。洗完出來,體溫的微微降低會帶來困意。然後及時睡覺,別玩手機。
3、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晚起,都可以(沒必要強求夜貓子早起)。重在作息規律。
4、不要偏嚼,也就是不要只用一側牙齒咀嚼。不然會造成兩側臉不對稱,更重要的是,牙齒咬食物也是食物磨牙齒的過程,單側牙齒長期不用更不利於牙齒的清潔和健康。即使因為牙疼或拔牙沒來得及補而一側牙齒不好用,也要有意識地用這一側牙齒時不時嚼一嚼東西。
5、飛機升空和降落時耳朵疼,是因為耳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導致,抬高上顎後部接近小舌頭的地方,讓口腔和鼻腔氣壓對外打通就好了,類似於打哈欠。吃口香糖,咽口水,咀嚼食物等方法,原理一樣,但疼得不行時,打哈欠最有效。
6、遵守醫院的相關規定,不要心存僥幸。比如抽血要空腹,不然會血液混濁。做手術全麻或半麻的話,當天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不然有呼吸驟停休克的風險。拔牙不要放在生理期期間,不然凝血較慢,疼痛也更敏感。
男性精子檢查前三天不要縱欲,因為精子質量與製造頻率有關系,如果做得頻繁身體會調整為量少稀薄。你總不想測出精子數量低下或是活力不足吧……
備孕前看牙醫,如果醫生讓把智齒全拔了就乖乖全拔了。不是醫生要坑你錢,是懷孕後孕激素會改變牙周細胞的敏感性,極大概率會智齒出問題,而且懷孕後不方便消炎和拔牙治療。
以上小知識知道了,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精緻美好~但是作為一個姑娘,有一些錯誤的觀點萬一信了的話,可是要出事的!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⑥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知識重要還是外科知識重要
看來您是學護士的,就我的觀點來看,都重要。在了解外科知識的情況下,才更有助於護理的展開。護士是病人接觸最多的醫療工作者,是醫生的「眼睛」,如果不了解一些疾病產生的原因或症狀,很可能會錯誤估計病人的病情,有可能會延誤病情。
⑦ 外科學重點知識100條總結(常考)
1、結腸癌最早出現的臨床症狀是 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 。
2、導致闌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 闌尾腔阻塞 。
3、誘發DIC最常見的病因為 革蘭氏陰性細菌感染 。
4、心肌梗死24小時內並發急性左心衰時,最不宜用 洋地黃 。
5、硫酸鎂中毒時最早出現的是 膝反射消失 。
6、治療消化性潰瘍患者上腹部疼痛效果最好的是 質子泵抑制劑 。
7、流行性乙型腦炎病變最輕微的部位是 脊髓 。
8、細菌性痢疾腸道病變最顯著的部位是在 乙狀結腸和直腸 。
9、早期診斷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有價值的方法是 局部分層穿刺 。
10、惡性腫瘤種值性轉移到盆腔,最多見的是 胃癌 。
11、顱內腫瘤中最多見的是 神經上皮性腫瘤 。
12、診斷急性胰腺炎最廣泛應用的化驗指標是 血清澱粉酶 。
13、合並雙側腎動脈狹窄的高血壓患者降壓不宜首選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14、休克監測最常用及最簡便的監測方法是 尿量。
15、低鉀血症最早出現 肌無力。
16、代酸最突出的症狀是 呼吸深快。
17、最能反映血漿滲透壓的是 口渴。
18、臨床上最常見的酸鹼平衡是 代酸。
19、幽門梗阻最常見的酸鹼平衡是 代鹼。
20、輸血並發症最嚴重的是 溶血反應。
21、外科最常見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22、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為 全血量的20% 。
23、休克最基本措施為 補充血容量。
24、破傷風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 注射破傷風類毒素。
25、甲狀腺手術後最危險的並發症:呼吸困難和窒息。
26、甲狀腺危象預防最關鍵措施是 冬眠合劑。
27、甲狀腺癌中最差的為 未分化癌。
28、急性乳腺炎最常見致病菌為 金黃色葡萄球菌。
29、乳腺癌最常見的為 浸潤性非特殊癌。
30、乳腺癌最常見轉移部位為 肺。
31、肋骨骨折最易發生的部位為 第4~7肋骨。
32、肺癌最常見的是:鱗癌。
33、肺癌中預後最差的是 小細胞癌。對放療最敏感的是 小細胞癌。
34、食管癌最好發的部位是 中段。
35、食管癌最常見的是 鱗癌。
36、繼發性腹膜炎最常見的致病菌為 大腸桿菌。
37、腹膜炎最主要症狀是 腹痛。
38、消化性潰瘍並出血最常見部位 GU胃小彎DU球部後壁。
39、消化性潰瘍穿孔最常見部位 GU胃小彎DU急性,前壁。慢性,後壁。
40、胃癌最好發部位:胃竇。最常見轉移途徑:淋巴道。
41、腸梗阻最常見是 粘連型。治療最關鍵措施是:禁食和胃腸減壓。
42、急性闌尾炎最重要體征:右下腹有明顯固定壓痛點。
43、急性闌尾炎手術最常見並發症:切口感染。
44、結腸癌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腺癌。最主要的轉移方式:淋巴道轉移。
45、直腸癌最好發部位是 壺腹部。
46、開放性損傷最常見的是 肝破裂。閉合性損傷最常見的是 脾破裂。
47、門脈高壓首先出現的是 充血性脾腫大。
48、急性膽囊炎細菌感染最常見的是 大腸桿菌。首選診斷方法是 B超。
49、急性胰腺炎在我國最常見病因是 膽石症、最常見並發症是 休克。
50、為診斷胰腺壞死最佳方法是 CT。
51、胰腺癌最常見為 導管細胞腺癌。首發症狀為 上腹痛。
52、尿道損傷最常見症狀為 尿道出血,騎跨傷以 球部多見。骨盆骨折以 膜部多見。
53、腎結核最早出現 尿頻。
54、我國泌尿系統男性生殖系腫瘤最多發的是 膀胱腫瘤。
55、髖關節脫位最常見為 髖關節後脫位。
56、燒傷早期最需要的治療為 補液。
57、等滲性脫水首選 平衡鹽液。
58、高滲性脫水首選 5%GS。
59、心功能不全急性失血首選 濃縮紅細胞。
60、甲危時甲狀腺葯首選 丙基硫氧嘧啶(也是妊娠時首選)。
61、兒童腹股溝疝首選 單純疝囊高位結扎術。
62、循環驟停進行復甦時最有效的葯物是:腎上腺素。
63、反復嘔吐可導致電解質紊亂損失最多的是 Na+。
64、最易導致低鉀血症的是 嚴重腸瘺。
65、腸外營養最嚴重的技術並發症是 空氣栓塞。
66、多次輸血而有發熱的貧血病人選用 洗條紅細胞。
67、基礎代謝率的計算公式最常用的是 脈率+脈壓-111。
68、對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最理想的手術方式是 McVay法。
69、絞痄性腸梗阻最易發生 代謝性酸中毒。
70、導致粘連性腸梗阻最常見的原因是:腹腔內手術。
71、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特徵是:右下腹固定壓痛點。
72、診斷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是 轉移性右下腹疼痛。
73、診斷膽囊結石簡單而可靠的方法是 B超。
74、臨床上最常見的尿結石是:草酸鹽結石。
75、腎積水最理想的治療是 去除病因,保留患腎。
76、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最常見於:腎癌。
77、股骨頸骨折中預後最好的是:基底骨折。
78、最常發生先天性脫位的關節是:髖關節。
79、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病部位最常見於:脛骨、股骨。
80、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和馬尾神經瘤最有意義的鑒別點是:脊髓造影。
81、正常人水的生理需要量為 2000-2500ml。
82、每日最少尿量為 500-600ml。
83、食管癌進食困難,高燒患者一般為 高滲性脫水;急性腸梗阻為 等滲性脫水;長期胃腸減壓、嘔吐腹瀉為 低滲性脫水。
84、口渴是 高滲性脫水的主要症狀。又稱 原發性脫水,治療主要補充 5%GS為主。
85、等滲性脫水是外科最常見的脫水類型,又稱 急性脫水。
86、低滲性脫水又稱繼發性脫水。治療主要 補充鹽水為主。
87、大量失水患者出現休克,血壓低可補充 3%氯化鈉。
88.、低鉀血症患者心電圖會出現 特徵性U波。低鉀血症患者出現 肌無力,腱反射減弱,心音低鈍、腹脹等。
89、腹膜炎引起的腸梗阻為 麻痹性腸梗阻。鉛中毒引起 痙攣性腸梗阻。腸系膜血栓形成引起的腸梗阻為 絞窄性腸梗阻。
90、腸梗阻患者出現 等滲性脫水、低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
91、腸梗阻患者出現腹膜刺激征提示 絞窄性腸梗阻,需要急診手術治療。
92、小兒果醬樣提示 腸套疊。
93、闌尾炎典型症狀為 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先開始於臍周或者上腹部,後轉移至右下腹部。原因先因為 內臟神經反射,後因壁層腹膜炎引起的軀體性疼痛。
94、闌尾炎穿孔手術後出現大便次數增加,里急後重,提示 盆腔膿腫形成。
95、闌尾周圍膿腫患者體溫正常後 三個月手術。
96、腹外疝最常見的內容物為 小腸。腹股溝斜疝最為常見。股疝是最容易發生嵌頓的疝氣。
97、疝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腹部有薄弱區或者腹部有缺損區。
98、疝氣手術 後3個月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
99、疝氣手術預防陰囊水腫的方法是 沙袋壓迫傷口並托起陰囊。
100、無痛性便血常為 內痔。疼痛伴便血一般為 肛裂。外痔主要為肛門外圓形或者橢圓形腫塊,顏色為暗紫色,壓痛明顯,無便血。
⑧ 什麼是"外科"
內科一般用葯物治療,外科一般用手術治療。
胸腹腔臟器非機械性損害找內科;肌肉、骨、韌帶機械損傷,創口感染找外科。
有些外科病未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必手術治療,某些內科病隨著病程進展也可變為外科病,注意及時就醫。
從歷史淵源上講,最早期的外科只能處理一些身體外部的疾病,比如說一些常見的癤、癰、皮膚的腫塊、還有一些簡單的外科,因此在古代中國被稱為外科。當然歷史上也有傳說,華佗用麻沸散麻醉病人進行開顱手術,這只是傳說而已,姑妄聽之,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首先那個時代對於解剖學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再者就是無菌操作和感染問題。在西方,早期的外科的發展也是一樣的,四五百年前的西方,外科根本就不是一個專門的職業,而是理發師來代理,也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皮膚表面的問題。當然後來隨著西方的解剖學、麻醉學、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發展,外科在西方醫學中漸漸發展成熟。
英語中外科的單詞:SURGERY,意思就是「手的技術」。說明了外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動手操作。當然現代醫學發展到今天,內科與外科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了,其中出現了許多的交叉。目前是這樣劃分的,凡是需要外科手術解決的疾病劃歸外科學的范疇,凡是不需要外科手術來治療的疾病歸到內科。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疾病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科室會診,比如說冠心病,有的人服葯可解決問題,有的人需要做介入治療,有的則需要外科手術。因此這就需要科室之間的協作,和互相的了解和學習。這里提到一個介入治療,其實就是介於內科、外科和放射科之間的一個交叉學科。目前有的醫學有專門的介入科,有的則歸到放射科的一個分組,有的部分則歸到內科,比如心臟介入歸內科,有的則歸到外科,比如神經介入治療。這種劃分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而是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習慣漸漸形成的。
說了半天大家可能越來越不明白了。這兒給出一個目前國內醫院常用的內外科的分科情況。內科一般分為:心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風濕病科;外科分為:心胸外科(也有的醫院將之分為胸外科和心外科兩上專科)、神經外科、普通外科(包括腹部外科、乳腺外科、甲狀腺外科等、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燒傷和整形外科、小兒外科(也屬於兒科的范疇)。
從本質上講,內科和外科雖然都屬於醫學的范疇,即使二者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共通之處,但二者的工作性質以及內外科醫生的思維方式都是大相徑庭的。內科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學科,雖然的有其實踐性,但是它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它把人體當作一個獨立的系統來進行研究。而外科由於存在人為的因素的介入,更多的時候要把人體當作一個開放的系統來思考。如果把內科醫生稱為「家」的話,那麼外科醫生就是「匠」。但是如果一個內科醫生只是關門做學問,而不去進行臨床實踐,他就永遠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醫家」;同樣如果一個外科醫生,只去鑽研如何把手術做的漂亮完美,而忽略了理論的學習和歸納總結,他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巧匠」。也許是工作性質的不同,內外醫生的外在氣質也有一定的差別,外科工作對醫生的要求是雷厲風行,膽大心細,果斷乾脆,遇事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內科工作要求醫生思維縝密,知識淵博,細致入微。醫學院畢業的女同學一般嚮往干內科工作,因為內科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致。男同學都嚮往做外科工作,因為外科工作更有挑戰性,更有成就感,更有吸引力。外科工作是這樣的,有了手術,大家都想去做,既使手術過程很累,還要擔風險。但是在排手術的時候大家都希望更可能多地上台。我想可能世界上沒有幾種職業象外科這樣的,把工作當作快樂和榮譽來看待。也許這正是這種工作性質吸引著許多有志男兒不計報酬和辛勞投入這項事業,工作著,痛著,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