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車輪知識小課堂
擴展閱讀
國外學前教育什麼 2025-01-10 16:17:31
同學發展前景如何 2025-01-10 16:12:24

車輪知識小課堂

發布時間: 2022-08-09 23:40:27

A. 關於汽車小知識有哪些

一、汽車術語

1、 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2、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撐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為最小轉彎半徑。

3、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4、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代表驅動輪數。

5、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6、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7、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8、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9、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 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10、最高車速(km/h):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1、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12、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13、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14、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5、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6、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7、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8、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

19、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20、零公里汽車(汽車銷售術語):指行駛里程為零(或里程較低,如不高於10kin)的汽車,它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客戶對所購車輛"絕對全新"的要求。零公里表示汽車從生產線上下來後,還未有任何入駕駛過。為了保證里程錶的讀數為零,從生產廠到各銷售點,均採用大型專用汽車運輸,以保證車輛全新。

二、汽車車型分類

1、SUV

SUV的全稱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運動型多用途汽車。現在的SUV一般指那些以轎車平台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轎車的舒適性,又具有一定越野性的車型。由於帶有MPV式的座椅多組合功能,使車輛既可載人又可載貨,適用范圍廣。

2、MPV

MPV的全稱是Multi-PurposeVehicle,即多用途汽車。它集轎車、旅行車和廂式貨車的功能於一身,車內每個座椅都可調整,並有多種組合的方式,例如可將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變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轉等。近年來,MPV趨向於小型化,並出現了所謂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車長一般在(4.2-4.3)m之間,車身緊湊,一般為(5-7)座。

3、CKD

CKD是英文CompletelyKnockedDown的縮寫,意思是"完全拆散"。換句話說,CKD汽車就是進口或引進汽車時,汽車以完全拆散的狀態進入,之後再把汽車的全部零、部件組裝成整車。我國在引進國外汽車先進技術時,一開始往往採取CKD組裝方式,將國外先進車型的所有零部件買進來,在同內汽車廠組裝成整車。

4、RV

RV的全稱是Recreati&aVehicle,即休閑車,是一種適用於娛樂、休閑、旅行的汽車,首先提出RV汽車概念的國家是日本。RV的覆蓋范圍比較廣泛,沒有嚴格的范疇。從廣義上講,除了轎車和跑車外的輕型乘用車,都可歸屬於RV。MPV及SUV也同屬RV。

5、皮卡

皮卡(PICK-UP)又名轎卡。顧名思義,亦轎亦卡,是一種採用轎車車頭和駕駛室,同時帶有敞開式貨車車廂的車型。其特點是既有轎車般的舒適性,又不失動力強勁,而且比轎車的載貨和適應不良路面的能力還強。最常見的皮卡車型是雙排座皮卡,這種車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們在市場上見得最多的皮卡。

6、SKD汽車

SKD是英文Semi-KnockedDown的縮寫,意思是"半散裝"。換句話說,SKD汽車就是指從國外進口汽車總成(如發動機、駕駛室、底盤等),然後在國內汽車廠裝配而成的汽車。SKD相當於人家將汽車做成"半成品",進口後簡單組裝就成整車。

7、概念車

概念車由英文ConceptionCar意譯而來。概念車不是Ep將投產的車型,它僅僅是向人們展示設計人員新穎、獨特、超前的構思而已。概念車還處在創意、試驗階段,很可能永遠不投產。

8、老爺車

老爺車也叫古典車,一般指20年前或更老的汽車。老爺車是一種懷舊的產物,是人們過去曾經使用的,現在仍可以工作的汽車。

B. 簡述車輪的組成及各組功能

通常由兩個主要部件輪輞和輪輻組成(GB/T2933―2009)。輪輞是在車輪上安裝和支承輪胎的部件,輪輻是在車輪上介於車軸和輪輞之間的支承部件。車輪除上述部件外,有時還包含輪轂。

輪轂是車輪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車輪造型組成要素最基本有功能基礎、物質技術基礎和美學基礎三個方面。簡而言之,一個車輪的設計不僅考慮其功能性,而且需要考慮物質技術條件以及美學造型。

(2)車輪知識小課堂擴展閱讀

輪胎性能歸納起來有兩點:

①是胎體須牢固耐用,即在汽車行駛過程中不會無故出現如炸裂、漏氣等問題;

②是胎面接地須平實,即行駛平穩、制動性能可靠、胎面耐磨性好。

汽車行駛過程中,胎體的結構左右著胎面性能的發揮。下面,我們就一起討論輪胎結構是如何決定輪胎性能的。

C. 如何用60分鍾講解汽車基礎知識

汽車基礎知識
[名詞解釋篇]
MT:手動檔 ABS:防抱死系統
AT:自動檔 EBD: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
ESP:電子穩定程序 DSG:雙離合器變速箱
CVT:無級變速 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VDC:車輛動態控制 ETC: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
TCS:全速牽引力控制系統 EBA:緊急制動輔助系統
EDS:電子差速鎖 MASR:牽引力防滑控制

[引擎篇]
先說說最普遍的現象,一般人都會認為馬力大就一定強一定快,但是同時卻沒有注意到以下問題:
最大輸出功率:一般用馬力(ps)或千瓦(kw)表示,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和轉速有和大聯系,轉速提高了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也會隨著提升,但是轉速達到一定程度後輸出功率會有所下降(這可能就是物極必反吧?哈!)最大輸出功率通常表示為r/min,280ps/7500r/min,就是在每分鍾7500轉時能輸出最大功率280匹.
最大扭矩:發動機輸出的力矩,扭矩(扭力)一般表示為N.m/r/min,例如100N.m/3000r/min即是說在每分鍾3000轉時能發揮最大扭拘100N.M
排氣量: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最上端到最下端掃過的體積,也就是單缸排量,取決於缸徑和缸程(原理V=sh體積公式),發動機排量就是各缸排量的總和.
氣門數:氣門從字面上就能理解,就是進氣和出氣使的,當然是進引擎了啊.國內車一般都是用兩氣門的,一個進氣一個出氣,屬於最基本的配置了啊.國外車一般都是採用先進些的四氣門,就是兩個進氣門兩個出氣門這樣能提高進出氣效率,對提高發動機轉速和功率有很大幫助.現在已經有的車開始運用五氣門技術,3個進氣2個出氣,這樣能加大進氣量使燃燒更充分.但氣門也不是越多就一定越好,因為加工極其困難,結構過於復雜
氣缸排列形式:一般來講是有直列,V型,W型(由兩個V拼起來),水平對置,轉子引擎.排列方式不同也會影響所佔空間和車的重心.比較推薦直列6缸.
壓縮比:汽缸活塞最大行程容積與汽缸活塞最小行程容積的比.汽缸中活塞移動到最低點時此點稱為下止點,反之稱為上止點,有很多人喜換直接用最大高與最小高度直接比得出壓縮比,實際上是不正確的,因為汽缸的幾何外型不一定規則上蓋更不一定是規則平面所以在上止點時所剩的容積不能單純的按高的比簡單計算(壓縮比與所用汽油的型號有很大關系)

一般來講馬力的大小多數決定於所用的引擎:
L4(直列四缸)
L5(直列五缸)
V6(V型排列六缸)
L6(直列六缸引擎,性能很好屬於高檔車才採用的)

2 一些汽車的基本知識
V8(V型排列8缸)
W8(W型排列8缸)
V12(V型排列12缸)
W12(W型12缸)
V16(V型排列16缸發動機)
W16(一般是由兩部V8並列組成,很少數的豪華車使用,例:布加迪)
水平對置發動機(保時捷和SUBARU應用)
轉子發動機(馬自達應用,一般為RX型車)

缸數越多一般來說馬力也會越大,但同時最重要的一點也不要忽視那就是缸數越多它的質量就也會越大,佔用的空間同時也就增大了,而佔用空間大也就進一步意味著車身的加大以及質量的進一步增大.而質量問題不僅會影響車的操控性和靈活性更會影響車的加速性能,因此在選擇車型時一定要注意以上問題,不要盲目的看到車的馬力大就選擇,一般的民用車馬力不會超過200匹,高性能些的運動車普遍在280匹馬力左右,頂級的跑車會在500匹左右甚至更高.需注意的是一般頂級跑車都會運用碳纖維材料做車身,因此會很大程度減輕重量.而且賽車的內室通常會把沒有實際用途的內飾等都拆除以達到進一步減輕重量的目的,在看過以上粗略的講解或日後選擇車就要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了.

扭矩(扭力)
車子的最基本性能之一,恐怕很多稍微玩過賽車游戲的人都會更重視扭矩而勝過馬力吧?而扭矩確實也是很關鍵的的一項指標,扭矩是發動機產生的扭轉力矩,扭矩從發動機傳送到車輛的變速器,再同變速器和差速器內幾組聯動的齒輪,將扭矩傳輸到車輪變速器在1檔時會比3檔傳輸更多的扭矩,因為1檔具有前進檔中最大的傳動比,其實說白了就是加速性能,車子的加速性能往往會在比賽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就像一般高級跑車都會有一項指標發布,就是0-100km/h加速時間,一般來講能在4秒左右的車子就一定屬於頂級車了。有極少數車可以在3秒以下。
這些車普遍都是馬力與扭矩兼備的。(法拉利,林寶堅尼,福特GT,布加迪,克萊斯勒,帕加尼風之子等等,據說EVO 8 MR100公里加速只需4.3秒)有些車在低速是扭力能發揮到最高,也就是低速時的加速性能好,而有些車則是在高速時能發揮最大扭力,具體看車型不同需要自己體會.在啟動時的快慢有時足以決定一場短距離比賽的勝負.而且在現今多彎道的賽道時代車子的加速性能更顯的是突出的重要,扭矩的大小和上面所提到的車身質量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就不用多解釋了吧?
因此各各廠家都在對自己的車做車身的輕量化.扭力可以說是動力之源,馬力的大小也是取決與扭力的,扭力配合轉速就可以計算出車的基本馬力了,而加速能力也不光只取決與扭矩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輪胎(輪胎是車子非常關鍵的一項配備在後面我會詳細講解).重要的一點,相同排量車字缸數越多越好,當然也是有限度的啊,至於什麼缸徑越小越好就不用說了,相同排量缸數多缸徑當然就小了啊.(最簡單的數學體積公式啊V=sh,V總=nV)等級分的細致了速度的分級也就更細膩了,操縱感也會更強.

講解一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渦輪增壓和轉子發動機:
渦輪增壓技術:
提高壓縮比是提高發動機功率的措施之一,而提高壓縮比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花費較大的改變汽缸形式(不作講解)另一種即是我們所常見的增加進氣量的方法,渦輪增壓就是牽制加大空氣的輸入輸出量.
渦輪增壓器實際上是一種空氣壓縮機,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沖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有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汽缸.當反動機轉速增快,廢氣排出速度與渦輪轉速也同步增快,葉輪就壓縮更多的空氣進入汽缸,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燒更多的燃料,相應增加燃料量和增加發動機轉速,即能增加輸出功率.

[驅動篇]
車輛的驅動形式分為多種.個人了解共分為下列幾種:
FF:前置引擎前輪驅動,前重後輕,前後重量分配不均勻不屬於高性能驅動方式
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有良好的操控性比較靈活(後面有詳細介紹)
4WD:4輪驅動,也有前置和中置之分,越野性能好(後面有詳細介紹)
MR:中置引擎後輪驅動,連F1都採用的驅動方式,不用再多說了吧?性能理想穩定.

3 一些汽車的基本知識

RR:後置引擎後輪驅動,由於重量集中在後面所以容易發生甩尾現象.
由於大家比較常用的和關注的是FR和4WD所以在此做稍微細致的介紹:
FR:最快的運動方式通常都是依靠後面提供動力產生沖刺的能量而前面提供精準的控制,這一條大家不用有什麼疑問,這個是物理學和幾何學的基本法則之一,汽車的運動是需要能量的這一點誰都知道,而所需要的這大量的能量不管是加速,制動,還是轉向,都必須通過4個輪胎很小的接觸面來提供和傳遞,每個輪胎都會提供一定的抓地力,而抓地里的大小則取決與接觸面的尺寸,材料及花紋,還有附加在上面的重量和與路面的摩擦力,如果某一個前論正在為加速提供所需的能量那根據能量守衡同時這個輪提供給轉向的摩擦里就會降低,這種情況回導致轉向不組,就是平時在過彎的時候如果速度過快總會覺得車往彎道外側偏離(應該有這個感受吧?有些賽車游戲確實沒有這感覺...就不舉例了)高速的形式也會導致重量向後移,這樣會提高後輪的抓地里,50/50的前後重量分配應該是最佳的比例.

4WD:AWD也屬於4WD范圍,只是全時4驅的意思.但日常的4WD通常是指分時4驅這套系統通常只能應用在低速牽引力的情況.扭矩的認識也是4WD理解的關鍵,前面有講解.輪邊差速鎖:對於分時4WD而言通常在前輪頭上有,平時2驅行駛時前輪沒有驅動力,在接通4WD是分動器接通了前驅動軸,同時還要將輪邊差速鎖關閉才能變為4WD.結構:4WD的主要不見就是兩個差速器和一個分動器.差速器分別位於前後兩輪之間,傳輸扭矩,在轉彎時車輪按照差速器輸出的速度旋轉,在轉彎時4個輪按照不同的輪速行走,差速器允許例外輪速度不同.
工作原理:通常用開放式離合能將扭矩平均分配到4輪上,但是如果2個論中的一個離開了地面或者在光滑面上行走時力矩就會變為0,導致相對應的另一個輪也會變為0,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既是兩個輪都沒有了牽引力,後果不用再說了吧?可以鎖止後差速器,就算有一個輪離地也能繼續前進.4WD車起步穩,越野性能佳,但是質量過大導致速度感不強.

[懸掛篇]

還是先要明確概念,所謂懸掛就是車架或者叫承載式車身與車橋(也就是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裝置的總稱,它包括了彈性元件,避震器和傳力裝置等三個部分,根據結構又可以分為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這兩種基本的類型.非獨立懸掛一般是和整體車橋配合使用的,越野車的後懸掛一般都是採用非獨立懸掛這種方式的,非獨立懸掛的左右論是不互相獨立的,也就是說當一側的車輪由於某些原因位置發生變化時另一側的車輪也會隨之變化,而獨立懸掛則相反,一般是與斷開式車橋配合使用的,在轎車上比較普遍應用.兩側的車輪是互相獨立的,即使一側的車輪位置和運動方式發生變化另一側的車輪也不回發生變化.

知道了基本概念,我們現在開始了解它的原理和作用,懸掛最關鍵的是彈簧和避震器.

彈簧

彈簧的功能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啦,通過自身的伸縮來減緩路面所帶來的震動.我們都應該知道,在平時生活中要是使勁壓一下彈簧的話鬆手後彈簧彈起來的長度會比原長度還長一些,因此無法控制彈簧的回彈就回使汽車變的顛簸更厲害,避震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啊,避震器就是用來控制彈簧回彈的,當車開過不平的路面時,彈簧回是汽車彈起來,這樣車胎就會離開地面,導致車本身失去抓地力,避震器就可以在著個時候一直彈簧把輪胎壓在地上使汽車與路面保持平穩的接觸.
汽車懸掛的偏軟或偏硬主要是由選擇的彈簧所決定的,偏軟的彈簧無疑就能提高駕駛的舒適性可以吸收地面的顛簸,而且可以保持良好的抓地力,而偏硬的彈簧可以減少車身的晃動,增強車的操控性能,一般跑車和運動車都會採用便硬彈簧.改裝彈簧就可以提高操控性,改裝主要就是選用偏硬和偏短的彈簧,偏硬的好處上面已經說過了,短的好處就是降低車身,從而降低重心,提升汽車過彎時候高速的穩定性.

避震器

避震器與避震筒,活塞,阻尼油,閥門等部件組成,工作原理:在受力需要壓縮或回彈時,利用活塞上下應動,推擠阻尼油通過閥門的小孔,而將此產生的熱能用來抵消避震筒受到的震動.控制彈簧回彈的阻力我們稱之為阻尼.如果避震器產生了較大的阻尼那麼該避震器就較硬,運動車一般都需要吸收很大的車身晃動,為了同時能獲得良好的操控性,會採用阻尼交大的偏硬避震器.

4 一些汽車的基本知識
避震器的改裝與彈簧類似,為了更出色的操控性能,一般都選用阻尼大的避震器.想要改變阻尼的大小改變阻尼油通過閥門小孔的孔徑就可以了.賽車和平時大家見的民用車採用唯一的阻尼設置都是不好的.
採用可調式避震器才是正確的選擇.可調式避震器採用彈簧與避震器一體的設計,
高度可調阻尼可調,,調整高度可以降低重心增強高速穩定性阻尼可調,可以調整壓縮力和回彈力,可以精確轉向增強操控性.
調校,低速彎:入玩時轉向不組可以降低前吸震筒的阻尼同時提高後吸震筒阻尼,轉向過度相反調試即可.出彎給油時轉向不足.FF車可調硬後吸震筒,FR車則減低前吸震筒.中高速彎:入彎轉向不足可以提高後吸震筒阻尼,轉向過度則相反.出彎給油轉向不足可以調整後吸震筒硬度.高度:前低後高傾向轉向過度,前高後低則轉向不足.

[車身篇]
許多喜歡改裝人的最愛,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喜歡它的外觀所帶來的視覺沖擊,但沒有了解它存在和安裝的真正意義和作用
擾流板就是安裝在汽車車身上的一些板類不見,用來改善和平衡汽車高速行駛是的動力和穩定性.在空氣動力學上,空氣的流速與空氣的壓力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空氣的流速越快所受的壓力即越小,反之則越大.
汽車的側面外型會造成高速行駛中存在下大上小的氣流壓力,如此就會有一個上下壓力差而產生上升力,車速越快壓力差就會越大,也就是上升力會增大,會越來越明顯.它是車在行駛中所受空氣阻力的一部分,上升力不但會消耗車本身的動力最關鍵的是會減少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這樣會使車子發飄,行駛時的穩定性也會變差了,所以現在才會有各種各樣的擾流板出現,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是高速行駛的車獲得額外的下壓里是輪胎能更好的抓緊地面,行駛更加穩定.

尾翼

根據以上所講,當車速超過60公里/時的時候,空氣阻力對車的影響就非常明顯了,使用了汽車尾翼即可產生一種附加的作用力,即下壓力.也就是對地面的附著力,它能抵消一部分上升力,控制汽車上浮,減小風阻影響使車輛緊貼路面行駛,從而提高穩定性,加裝尾翼也可以節省燃料一般來說小排氣量車不要加裝尾翼,因為自身車速還達不到尾翼所能發揮正面作用的時速,反而只是增加了車身的質量,大排量車安裝尾翼還是有必要的.
現在的尾翼基本有3種材料製成,一種是原車配備的玻璃鋼材料,比較貼合車身曲線美,一種是鋁合金材料製成的,一般外觀比較誇張,但導流效果確實不錯,但是質量過大也是一大缺點,最佳材料可以說是碳纖維材料的尾翼,具有高剛性和高耐久性並且質量小外型美觀.尾翼上擾流板的位置有些可調,調節方式有手動和自動兩種,自動調校有液壓力住,可根據車速自動調節角度,手動調校比較方便,尾翼並不是越大越好,因為主要作用是提供下壓力使車子高速行駛更穩定,所以只要有最佳的擾流效果即可,不必增加多餘的質量負擔.

D. 關於自行車的數學知識

前進的路程=車輪周長×圈數
車輪周長 =車輪直徑×圓周率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的圓、比例等知識解決問題;了解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的關系,知道變速自行車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
2、通過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有關自行車的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重點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一說你了解到的有關這兩種自行車(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知識。
2、自行車里會有數學問題嗎?想一想。
二、研究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內在結構的關系
1、提出問題:兩種自行車,各蹬一圈。能走多遠?引出學生對自行車里的數學的研究。
2、分析問題
(1)學生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方案一:直接測量,但是誤差較大。
方案二:根據車輪的周長乘以後車輪轉的圈數,來計算蹬一圈車子走的距離。
(2)討論:前齒輪轉一圈,後齒輪轉幾圈?
前齒輪轉的圈數× 前齒輪的齒數=後齒輪轉的圈數× 後齒輪的齒數
建立數學模型,收集數據並求解。
(1)蹬一圈車子走的距離=車輪的周長×(前齒輪的齒數 :後齒輪的齒數)
(2)分組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帶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匯報結果。各小組展示並解釋本組的研究過程和結果,在比較結果。
三、研究變速自行車能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1、提出問題:變速自行車能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1)了解變速自行車的結構。(有2個前齒輪,6個後齒輪。)
(2)根據這個結構,可以組合出多少種速度?
2、分析問題,求解,匯報。
3、蹬同樣的圈數,哪種組合使自行車走得最遠?
四、課堂作業
1、一輛自行車的車輪直徑是0.7米,前齒輪有48個齒,後齒輪有16個齒,蹬一圈自行車前進多少米?
2、一輛前齒輪有28個齒,後齒輪有14個齒,蹬一圈自行車前進5米。求自行車的車輪直徑。(保留兩為小數)
五、課堂小結 [自行車里的數學]
1、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車輪也走一圈?
2、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與什麼有關?
最佳答案
踏板蹬一圈,是不是車輪也走一圈?
不是,因為踏板所帶動的大輪與自行車後輪上的飛輪大小是不同的,所以當踏板轉一圈時,後輪要輪上5-6圈.
踏板蹬一圈,所走的路程與什麼有關?
與自行車的輪胎直徑有關,就是我們說的20、24、26、28寸
自行車里的學問可真大,你還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解決嗎?

E. 輪胎 知識

輪胎的胎側告訴您什麼?

有許多有用的信息被模製到輪胎的胎側上,例如輪胎種類、花紋、規格、有無內胎、速度級別、載重指數、扁平比以及重要的安全標示等等。請點擊輪胎示意圖上的任意部位獲取該部位的相關信息。
轎車輪胎的胎側
例: P215/65R15 89H
「P」 是指轎車輪胎。(用以區別卡車或其他車型適用的輪胎)
「215」指的是輪胎斷面的寬度,是兩個胎側之間的寬度(以毫米為單位)。此寬度隨輪胎所匹配輪輞寬度的不同而不同:寬輪輞配寬輪胎,窄輪輞配窄輪胎。一般在胎側上所標示的胎寬,是指當輪胎安裝到所建議寬度的輪輞時的寬度。
「65」是輪胎的扁平比,是胎寬與胎高的比例,這里指胎高占胎寬的65%,數值越小,越顯扁平。
「R」是指輪胎的結構,表示此輪胎為子午線結構,也就是說它的簾布層是呈輔射狀排布在胎體內的。「B」表示輪胎為斜交結構,目前斜交結構的轎車輪胎已不復存在。
「15」表示輪輞直徑(以英寸為單位),此輪胎必須匹配15英寸的輪輞,否則無法安裝。
「89」表示載重指數:此輪胎最高載重為1,279磅。不同的載重指數代表不同的最高載重(通常以磅或公斤為單位)。
「H」表示速度級別:此輪胎最高時速為每小時130英里。舊式歐洲胎邊標示系統中以215/65HR15表示。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速度級別。
「DOT」則表示此輪胎符合美國交通部(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規定的安全標准。「DOT」後面緊挨著的11位數字及字母則表示此輪胎的識別號碼或序列號。
胎側通常也顯示簾線種類、胎側和胎面簾布層數。
輪胎分級:
統一輪胎品質分級系統(Uniform Tire Quality Grading System, UTQG) 除雪地胎外,DOT要求製造廠依據 「胎面磨耗」 「抓地力」 及「耐高溫」三個性能要素將轎車輪胎分級。
胎面磨耗率
超過100-較優
100-標准
低於100-較差。磨耗等級是根據在美國政府指定的試驗場地,按標准條件測試的磨耗率換算得出的。如某輪胎磨耗等級為200,則表示它在政府指定的試驗場地上比等級為100的輪胎可以多跑一倍的時間。而實際上輪胎的磨耗率與使用條件有關,例如:駕駛習慣,路面狀況,氣候,定位等皆會影響。註:磨耗率只能適用於同一製造商的產品進行比較,不同品牌不能予以比較。
抓地力
A-最佳
B-中等
C-一般
抓地等級,是指輪胎按標准條件在美國政府指定的測試場地,在濕滑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所表現的直線行駛剎車性能,不包括轉彎性能。
溫度等級
A-最佳
B-中等
C-一般
溫度等級,是指按標准條件在指定室內實驗室的試驗車輪上測試,輪胎所表現的抗熱量產生能力。持續高溫會造成輪胎材質老化,從而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溫度過高則可導致爆胎。因此美國聯邦法規定所有輪胎至少必須通過C級溫度等級。
速度級別
速度級別是指轎車輪胎可行駛的最高時速,輕卡車輪胎並速度級別。下表列出每一速度級別所對應的最高時速,此表適用於所有品牌的輪胎:
載重指數最大載重能力通過載重指數來表示,下表顯示了載重指數(LI)與實際載重值(kg)之間的關系。

F. 關於汽車輪胎的小知識

G. 汽車維修技術與汽車維修專業的知識小課堂

防爆膜七大疑難雜症匯總 解決全攻略一覽
近來流傳「安能辯我是雄雌」,「偽娘」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物了,其偽裝程度已經達到常人難以分辨,如同妖人一般變態的地步了。防爆膜如同偽娘一樣,如何才不會選中防爆膜中的花木蘭呢?請看專家分析。
針對車主們平時反應貼膜後出現的各種問題,小編采訪了業內美裝的資深專家,請他們對這種問題逐一分析,並給新手車主們在選購時作出一些專業提醒,使大家能夠安心度過炎熱夏季。
防爆各種膜疑難雜症:
症狀一、貼膜後側窗邊角起皺
具體表現:貼膜後短期內,側窗就出現邊角起皺的情況。
原因:一是膜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二是施工過程工藝不過關所致。
專家提示:如膜品質量不佳,或選用店方贈送的質量不佳的防爆膜,就可能有這種情況。
症狀二、不太隔熱且玻璃發燙
具體表現:太陽直曬下,隔熱效果並不理想。開起空調後,仍顯悶熱,且玻璃有發燙感。
原 因:主要是貼膜的品質問題。
專家提示:隔熱是防爆膜的主要功能之一。質量較佳的防爆膜,一般都是反射和吸收兩者都會兼顧。相比之下,劣質膜為節約成本,會大量採取添加吸收劑吸收的方式,這樣熱量就會全部吸收在玻璃上,造成車內悶熱,玻璃表面有燙手感。值得注意,這種膜吸收熱量,時間長了甚至會導致玻璃爆炸。因此,車主在選購時,一定要了解清楚對方提供的是哪種吸熱類型。
症狀三、從車內看窗外會眩暈
原 因:很可能是選用了那種質量不佳的染色膜,導致這種影響視覺的現象。
專家提示:膜的清晰度主要與膜的製造工藝和使用的膠有關。目前市面上染色膜清晰度最低,蒸發鍍膜其次,清晰度較好是金屬濺射膜。因此,選膜時,一定要仔細辨別,反光太強的膜通常質量不太理想。
症狀四、膜褪色、起泡或顏色斑駁
原 因:像這種情況,很大程度是貼了抵擋的染色膜。這種膜短時間內看不出來問題。但時間一長,在陽光暴曬下,產生光合與熱效應,就很易分解、老化、褪色、起泡。此外,還容易折射光線,使駕駛者產生視覺疲勞感。更有甚者,塑料染色膜里還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質,對車主健康又影響。
專家提示:建議在各大防爆膜品牌的正規授權店選購並施工。
症狀五、玻璃邊部膜自動翹起
具體表現:貼膜幾天後,玻璃邊部翹起。
原 因:主要是施工方面的原因。因為有些車型玻璃曲面太大,在施工時若不加以注意,就會造成貼膜幾天後會翻起;同時,因為玻璃曲面太大,預定型邊可能還有氣泡,也會在完工幾天後,出現翹起現象。
專家提示:針對這種情況,施工事宜用軟布把外沿邊處擠壓,就可防止幾天後翹起;同時,如果用鋼化平板刮加熱後收貼合氣泡,效果會比較理想。
症狀六、原車玻璃爆裂
具體表現:貼膜一周後,原車玻璃出現爆裂現象。
原 因:或是施工時技術方法沒掌握好,或是玻璃自身質量有問題。
專家提示:個別車型的玻璃,由於曲面太大,對貼膜技術要求也高。因此,如果施工技術不過關,就有可能在內外溫差過大時,造成玻璃爆裂。對付這種「容易受傷」的玻璃,最好運用干烤方法,給其定型時,避免玻璃過熱。如果施工時已採用了正確方法,玻璃仍自爆,那就是玻璃本身的質量問題。
症狀七、貼膜後原車遙控失靈
具體表現:貼膜後,當晚關車門,發現原車的遙控器失靈,鎖不上門。
原 因:理論上,一般車輛貼膜後,並不會影響到原車控制器正常工作。但據車主放映,一般是貼膜後才出現這種現象,估計是在施工中出現問題。如果拆卸原車控制器後,發現內有水滴,那麼,很大程度上就是貼膜時,因施工不慎,導致進水而引發故障。
專家提示:這說明規范施工的重要性。因此,對方施工環境如何,也是車主需要重點考慮的。
夏季將至,炎熱了夏天和熱辣辣的太陽。沒有防爆膜的保護車內將會和烤箱變得無區別。這樣不但會影響行駛安全,還會對汽車空調和能耗不利。
對於貼膜時分辨真偽的好方法如下:
1.清晰度
優質車膜在夜間的清晰度應在6米以上,而劣質膜清晰度差,尤其在夜間,兩側及後風擋玻璃視線不清。
2.手感
優質膜摸上去有厚實平滑感,而劣質膜手感薄而脆,容易起皺。
3.顏色
優質膜的顏料是溶和在車膜中,經久耐用,不易變色,在粘貼過程中經刮板塗刮也不會脫色。而劣質膜的顏色在膠中,撕開車膜的內襯後用指甲刮一下,顏色就掉了,膜片被指甲刮過的地方會變得透明。 在貼膜過程中,當刮板刮膜時,有時顏色會自行脫落,這種膜當年就會變色,一年後褪色更為明顯。
4.氣泡
當撕開車膜的塑料內襯後,再重新復合時,劣質膜會起泡,而優質膜復合後完好如初。
5.隔熱性能
隔熱性是太陽膜的一個重要指標,而這一點僅憑肉眼和手感是很難鑒別的。可以通過一個簡單測試方法來作比較:在一個碘鎢燈上放一塊貼著車膜的玻璃,用手感覺不到一絲熱的是優質膜,而立即有燙手感覺的則表明其隔熱性能有問題,是劣質膜。
手制動閥漏氣 剎車有異響的原因與注意事項
1、手制動閥漏氣
當手制動閥置「停車制動」位置時,手制動閥從排氣口持續漏氣,一般來講是閥的進氣閥與閥座封閉不嚴,或是閥與閥座之間存有異物、或是進氣閥密封件損壞所致。用修理包更換進氣閥密封件即可解決。
在停車制動時,手制動閥漏氣不會產生其它的故障。然而當把手制動閥手柄置「行駛」位置時,手制動閥漏氣,將會產生汽車行駛時(中)後橋車輪「扒緊』』的故障。這一般是由於手制動閥的閥桿與氣閥接觸封閉不嚴所致。顯然造成該排氣口封閉不嚴的原因可能是密封件的損壞,或是由於閥桿7與氣閥10之間異物或油污的隔開而造成排氣口封閉不嚴。拆檢清洗或更換進氣閥密封件,故障就可排除。
2、手制動儲氣筒充氣時間過長
汽車在起步前,首先應將主制動氣筒充足氣壓。警告燈熄滅、蜂鳴器停叫表示主制動(前制動氣筒和(中)後制動氣筒)已經充足壓力,此時若將手制動閥放至「行駛」位置時,手制動低氣壓警告燈點亮,則說明手制動氣筒氣壓不足,彈簧制動分室還沒有完全將制動松開。如此時汽車強行起步,(中)後橋會產生制動「扒緊」現象。因此需警告燈熄滅後汽車方能起步。
正常情況下,主制動儲氣筒充足氣之後(主制動低壓警告燈熄滅後),很快手制動儲氣筒就充足,(手制動低氣壓警告燈熄滅)。假如這一充氣時間過長(手制動低氣壓警告燈遲遲不熄滅),則說明跨接在(中)後制動迴路與手制動迴路之間的閘閥(或稱溢流閥)有問題。閘閥是一個單向溢流閥,當(中)後制動迴路氣壓達6.5巴時該閥就應開啟向手制動迴路快速充氣。假如該壓力值調整過高被被卡住(或被凍住)根本不打開,則會導致手制動迴路充氣過長的故障。拆檢並調整該閥即可將故障排除。
3、彈簧儲能分室漏氣
彈簧儲能分室活塞密封圈損壞、拉傷,分室氣缸拉傷等,都會造成分室漏氣。因中/後橋車輪的各彈簧儲能制動分室都是氣路聯通的,因此只要有一個分室漏氣,就會造成各個分室氣壓的降底,因此導致行駛時中/後橋車輪「扒緊」的結果。遇有這種故障,則需將漏氣的制動分室折檢修理。拆卸和安裝彈簧儲能制動分室時必須在壓力機上進行,以確保安全。
4、手制動繼動閥漏氣
當汽車在停車制動工況時,繼動閥漏氣,對汽車不會造成故障,這顯然是制動閥的進氣閥密封件損傷或是閥與閥座之間有異物或雜質,使閥門封閉不嚴造成的。
當汽車處於行駛狀態時,繼動閥從排氣口持續漏氣,顯然是排氣閥與活塞封閉不嚴,此時會使彈簧儲能制動分室的氣壓不足,導致行車制動「扒緊」的故障。
等等……

H. 汽車輪胎與車輪的所有知識,大神們!

以下是一個常見的輪胎規格表示方法:
例:185/70R1486H
185:胎面寬(毫米)
70:扁平比(胎高÷胎寬)
R:子午線結構
14:鋼圈直徑(寸)
86:載重指數(表示對應的最大載荷為530公斤)
H:速度代號(表示最高安全極速是210公里/小時)

輪胎的速度等級指的是什麼?
答: 正式來說,速度等級表明輪胎在規定條件下承載規定負荷的最高速度。字母A至Z代表輪胎從4.8公里/小時到300公里/小時的認證速度等級。常用的速度等級有:
Q 160公里/小時 V 240公里/小時
R 170公里/小時 W 270公里/小時
S 180公里/小時 Y 300公里/小時
T 190公里/小時 Z ZR速度高於240公里/小時
H 210公里/小時 ZR 如果使用說明中輪胎的規格標示出現ZR。如P275/40ZR17 93W, 那麼最高速度等級("93W"中的 "W")為270公里/小時。

問:輪胎使用技巧

① 普通汽車輪胎沒有方向性,原則上可以左右互換(不象F1賽車輪胎有嚴格的方向性);

② 捷達車建議一般每20,000KM前後輪胎互換使用(飛仙:我看的文獻上是說可以後輪平行移至前面,前輪交叉換至後面。原因是由於總的來說汽車輪胎的磨損是前面大於後面,因為前面有轉向動作;右面大於左面,因為路有弧度,右面的輪胎行程會更長些。);

③ 輪胎的時間性老化不明顯,是否老化、磨損還是行駛里程和路面狀況佔了絕大部分的原因;即不能以行駛年限作為判斷是否更換輪胎的標准,而應以行駛公里數作為主要參數,最關鍵是以輪胎的磨損程度為准(飛仙:可惜現在找不到一個圖,可以明確指示,哪一條花紋磨損至什麼情況就必須盡快更換,請諸位DX尋找);

④ 盲目加大輪轂也不好,制動效果會變差。因為制動機構的制動力可能不足;

⑤ 使用太寬的輪胎,舒適性、穩定性加強了,但是油耗上升了,制動也會有問題;

⑥ 輪胎應盡量成對使用和更換,通過保持一對輪胎有相仿的磨損和工作狀況,來保證車輛的左右平衡(飛仙:應該詳細記錄每個輪胎是何時換上,公里數如何以及是否補過,以便安排掉換和更換。自己也心裡有底,哪個輪胎是什麼工作狀況);

⑦ 一般汽車(豪華車除外)備胎的參數和指標,與正在使用的四條輪胎一模一樣,可以在輪胎出現問題時任意互換使用。但是強烈建議在把破輪胎補好後,換回。備胎仍作為備胎,保持這個輪胎的長期完好,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把補好的輪胎作為備胎,可能會發生因為慢撒氣,而發生當你想用備胎時,發現胎是癟的的情況。再有,備胎較新,與舊胎配對使用,也破壞了上述成對使用的原則。

輪胎標識
按國家標准規定,在外胎的兩側要標出生產編號,製造廠商標,尺寸規格,層級,最大負荷和相應氣壓,胎體簾布漢語拼音代號,安裝要求和行駛方向記號等。

胎體簾線材料以漢語拼音表示。如M-棉簾布,R-人造絲簾布,N-尼龍簾布,G-鋼絲簾布,ZG-鋼絲子午線簾布輪胎。

輪胎側面注有「△」、「-」、「□」等符號或注有「W」、「D」等文字,表示輪胎最輕的部分,安裝內胎時,應將氣門嘴對准符號安裝,以使輪胎周圍的重量平均,保持輪胎高速轉動時平穩。如箭頭「」則表示有方向性的輪胎。按箭頭指的方向為旋轉方向安裝。

高壓胎用D5B表示,D代表輪胎名義外徑,B為輪胎的斷面寬度,單位為英寸。「X」表示高壓胎。

低壓胎用B-d表示,B是輪胎斷面寬度,d為輪輞直徑,「-」表示低壓胎。由於斷面B約等於斷面高度H,所裝輪輞尺寸d可按d=D-2B計算。例如奧迪車採用輪胎是185/80R1490S型。

輪胎斷面寬度和高度比(扁平比)是描述輪胎尺寸的兩個重要指標。

輪胎斷面寬度是指輪胎按規定充氣後,兩外側之間的最大距離,一般以5mm為一單位進行劃分,但新胎斷面寬度公差是63%。斷面寬度是指輪胎充氣後,外直徑與輪輞名義直徑之差的一半。輪胎高寬比(H/B)是輪胎斷面高度H與斷面寬度B的比率,徑圓整後用的分數表示。一般是54 倍數,如轎車子午線輪胎分為60、65、70、75、80系列。下圖表示不同輪胎結構的最高行駛速度。

輪胎結構 速度級別 不同名義直徑的輪胎最高行駛速度(hm/h)
10 12 /13
120 135 150
子午線輪胎 Q 135 145 160
子午線輪胎 S 150 165 180
子午線輪胎 H - 595 210

國外輪胎規格多樣化,我國輪胎的規格標志主要分為英制和公制規格標志。

英制規格標志:

一般普通斷面貨車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