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一年級的數學應該掌握什麼知識

一年級的數學應該掌握什麼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8-08 17:14:11

Ⅰ 一年級數學小常識簡短有哪些

一年級數學小常識簡短有如下:

1、假如「一拃」的長度為8厘米,量一下課桌的長為7拃,則可知課桌長為56厘米。如果每步長65厘米,上學時,數一數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從家到學校有多遠。

2、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身高是150厘米,那麼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一周的長度大約是150厘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

3、要是想量樹的高,影子也可以幫助。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

4、若去遊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遠,可以請聲音幫量一量。聲音每秒能走331米,那麼對著山喊一聲,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用331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2就能算出來了。

5、「天象記錄員」珊瑚蟲科學家們發現,珊瑚蟲會在自己身上記錄時間:它們在體壁上每天「刻畫」一條環紋,一年「刻畫」365條,既不多也不少。

因此想知道它們的年齡,只要數數它們體壁上的環紋即知。科學家們還發現,3.5億年前的珊瑚蟲,每年「刻畫」在身上的環紋不是365條,而是400條。原因是,那時地球自轉一天僅為21.9小時,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Ⅱ 一年級數學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一年級數學需要學生識別百位數的順序,還有簡單的兩位數的加減計算。

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一般都學什麼一年級數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 h97f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Ⅳ 小學一年級數學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鏈接:

提取碼:9c6z

《巧虎一年級數學》這個建議給下半年要上一年級的孩子看的,同步一年級書本課程

Ⅳ 小學一年級大概數學有什麼內容

一年級上學期主要知識點有:

1.20以內數的認識

包括:數位的含義、計數單位、十進關系、數的組成、數的順序、大小比較、基數和序數。

2.20以內的加減法

包括:加減法運算的含義、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

3.認識鍾表

包括:認識鍾面、時針、分針,認識整時、半時。

4.圖形的認識

包括:立體圖形、平面圖形。

5.簡單統計過程

包括:單一標準的分類、不同標準的分類、比多少、比高矮、比長短。

Ⅵ 初中一年級數學知識點是什麼

初中一年級上期數學知識點:

第一章有理數。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有理數:

(1)凡能寫成形式的數,都是有理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稱分數;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注意:0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a不一定是負數,+a也不一定是正數;p不是有理數。

(2)有理數的分類:①②。

2.數軸:數軸是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一條直線。

3.相反數:

(1)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我們說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相反數;0的相反數還是0。

(2)相反數的和為0 ? a+b=0 ? a、b互為相反數。

4.絕對值:

(1)正數的絕對值是其本身,0的絕對值是0,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注意:絕對值的意義是數軸上表示某數的點離開原點的距離。

(2)絕對值可表示為:或;絕對值的問題經常分類討論。

5.有理數比大小:

(1)正數的絕對值越大,這個數越大。

(2)正數永遠比0大,負數永遠比0小。

(3)正數大於一切負數。

(4)兩個負數比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5)數軸上的兩個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6)大數-小數>0,小數-大數<0。

6.互為倒數:乘積為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注意:0沒有倒數;若a≠0,那麼的倒數是;若ab=1? a、b互為倒數;若ab=-1? a、b互為負倒數。

7.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一個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

8.有理數加法的運算律:

(1)加法的交換律:a+b=b+a ;(2)加法的結合律:(a+b)+c=a+(b+c)。

9.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即a-b=a+(-b)。

10有理數乘法法則:

(1)兩數相乘,同號為正,異號為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2)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零。

(3)幾個數相乘,有一個因式為零,積為零;各個因式都不為零,積的符號由負因式的個數決定。

11.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

(1)乘法的交換律:ab=ba;(2)乘法的結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注意:零不能做除數。

13.有理數乘方的法則:

(1)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

(2)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注意:當n為正奇數時:(-a)n=-an或(a -b)n=-(b-a)n ,當n為正偶數時:(-a)n =an或(a-b)n=(b-a)n 。

14.乘方的定義:

(1)求相同因式積的運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數,相同因式的個數叫做指數,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15.科學記數法:把一個大於10的數記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這種記數法叫科學記數法。

16.近似數的精確位: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那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的精確到那一位。

17.有效數字:從左邊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起,到精確的位數止,所有數字,都叫這個近似數的有效數字。

18.混合運演算法則:先乘方,後乘除,最後加減。

本章內容要求學生正確認識有理數的概念,在實際生活和學習數軸的基礎上,理解正負數、相反數、絕對值的意義所在。重點利用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解決實際問題。

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數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講授本章內容時,應該多創設情境,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單項式:在代數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運算。或雖含有除法運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類代數式叫單項式。

2.單項式的系數與次數:單項式中不為零的數字因數,叫單項式的數字系數,簡稱單項式的系數;系數不為零時,單項式中所有字母指數的和,叫單項式的次數。

3.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

4.多項式的項數與次數:多項式中所含單項式的個數就是多項式的項數,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多項式里,次數項的次數叫多項式的次數。

通過本章學習,應使學生達到以下學習目標:

1.理解並掌握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2.理解同類項概念,掌握合並同類項的方法,掌握去括弧時符號的變化規律,能正確地進行同類項的合並和去括弧。在准確判斷、正確合並同類項的基礎上,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數,整式的加減運算建立在數的運算基礎上;理解合並同類項、去括弧的依據是分配律;理解數的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在整式的加減運算中仍然成立。

4.能夠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並用還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

在本章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知識框架。

二、知識概念。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並且含未知數項的系數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標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數,a、b是已知數,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系數化為1……(檢驗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1)讀題分析法:…………多用於「和,差,倍,分問題」。

仔細讀題,找出表示相等關系的關鍵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為,完成,增加,減少,配套-」,利用這些關鍵字列出文字等式,並且據題意設出未知數,最後利用題目中的量與量的關系填入代數式,得到方程。

(2)畫圖分析法:…………多用於「行程問題」。

利用圖形分析數學問題是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中的體現,仔細讀題,依照題意畫出有關圖形,使圖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義,通過圖形找相等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據,最後利用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可把未知數看做已知量),填入有關的代數式是獲得方程的基礎。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常用公式:

(1)行程問題:距離=速度·時間。

(2)工程問題:工作量=工效·工時。

(3)比率問題:部分=全體·比率。

(4)順逆流問題: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價格問題:售價=定價·折·,利潤=售價-成本。

(6)周長、面積、體積問題:C圓=2πR,S圓=πR2,C長方形=2(a+b),S長方形=ab,C正方形=4a。

S正方形=a2,S環形=π(R2-r2),V長方體=abc,V正方體=a3,V圓柱=πR2h,V圓錐=πR2h。

Ⅶ 一年級數學小竅門知識

破十法:

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見五

數字拆分法

9+6=9+(1+5)=(9+1)+5=15

一五6,二四6,三三6,四二6,五一6;6的組成沒遺漏。

一六7,二五7,三四7,四三7,五二7,六一7;7的組成記仔細。

一七8,二六8,三五8,四四8,五三8,六二8,七一8;8的組成記全它。

一八9,二七9,三六9,四五9,五四9,六三9,七二9,八一9;

9的組成全都有。

一九10,二八10,三七10,四六10,五五10,六四10,七三10,八二10,九一10;10的組成共九句。

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退位減法

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最好記。

連續退位的減法

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

例如1:加法8+5 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如2:減法15-9

第一種: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第二種:9可以分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運用湊十法與破十法解答下列各題

7+8= 6+9= 9+4= 11-4= 6+7= 7+4=

12-9= 14-8= 2+9= 13-6= 14-5= 8+8=

4+9= 5+7= 14-6= 15-7= 8+4= 14-7=

5+8= 6+8= 7+4= 14-7= 12-8=

13-9= 12-8= 3+9= 4+9= 12-9=

5+6= 2+9= 12-9= 14-7= 13-8=

2+9= 4+7= 6+4= 3+7= 13-7=

( )+5=10 ( )+4=7 ( )-3=3 ( )-6=2 9-( )=2

3+( )=10 6-( )=1 ( )-7=3 ( )+2=5

0+( )=4

( )-0=6 10-( )=8 4+( )=9 7-( )=6 ( )-3=0

( )+7=8 5-( )=2 ( )-5=5 ( )+6=9 1+( )=8

7-( )=7 6+( )=10 ( )+2=8 ( )-3=4 3+( )=4

9-( )=0 ( )+6=7 4+( )=8 ( )-9=1 ( )-3=5

( )+1=4 ( )-7=4 ( )+8=10 9-( )=4 ( )-5=1

4+( )=10 ( )+5=5 ( )-2=5 10-( )=2 ( )-6=4

學習10以內數加減法的方法

一、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二、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孩子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20以內加減法竅門

20以內不進位加減法

1、11-20的數可以和孩子玩猜數游戲。用3種方式描述數:

① 個位是2,十位是1 。

② 1個十,5個一。

③ 比11大,比13小。

用這些方式描述數,讓孩子猜,或者反過來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練。

2、用計數器撥數。

家長說數,孩子撥數。邊撥邊說數的組成。如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般的孩子在學前班時就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進入小學後,2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稍加練習也能熟練掌握。但是,孩子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不是那麼輕鬆了,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大下滑,計算的准確率也降低了,兩極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學生由於計算速度跟不上,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以及退位減法的困難呢?小編認為,這和我們運用的計算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演算法有關。演算法不外乎數數法和數字推理法,數數法就是通過數數來計算,包括藉助實物數數和單純數數兩種。數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湊十法、拆分法等的運用數字進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數字推理法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高,需要的思維步驟也多,並不利於學生熟練掌握最終到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以運用最為廣泛的湊十法為例,求9加6等於幾,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就需要這幾個思考過程:一、判定該題是不是進位加法;二、如果是進位加法,怎樣才能湊成10。這樣確定方法後才能進行下面的運算:

9+6=9+(1+5)=(9+1)+5=10+5=15

從上面的運算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運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一個過程,而且屬於不能直接運用題中數據,需要拆分才能進行簡便運算的一類。所以,看似簡單的湊十法,其思維是不簡單的,包含著一系列邏輯推理過程,它的認知基礎與一年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計算的困難。那麼,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呢?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呢?其實只要將其轉化為學生已經掌握的10以內減法就行了,歸納下來口訣是:「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怎樣用口訣,以「加九減一」為例,「加九減一」是指一個數與9相加,將這個數減去1作為它們和的個位。

例如:8+9=( )就拿 8減去1結果7,用7來作和的個位,即8+9=17, 5+9=( )就拿5減去1等於4,用4來作和的個位,即5+9=14。

「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的方法同上

20以內退位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與20以內進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內退位減法轉化為10以內加法。口訣是:「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如何用口訣,以「減九加一」為例,「減九加一」是指一個數減去9,將這個數的個位加上1所得的結果就是它們的差。

例如:17-9=( )就拿17的個位7加上1結果是8,即17-9=8,13-9=( )就拿13的個位3加上1結果是4,即13-9=4

例如:17-2=( )分清哪個是個位,哪個是十位,先看個位數能不能減,7-2如果夠減,就用十以為的減法,7記在心裡,然後倒數6,5,得5,然後十位的1不變,就得了15.

「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與「減九加一」的方法一樣。

一年級學生還不能正確的進行抽象思維,採用以上方法,能使習慣依賴擺實物來計算的學生脫離實物也能快速准確的算出結果,避免了死記硬背,盲目多練,提高了運算速度,降低了出錯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Ⅷ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了,數學部分都有哪些知識框架呢

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數學部分的知識框架肯定就是以認識數字,然後基本數字加減法是以內的加減法之類的為一個大概的學習內容和框架所以小孩上一年級的話數學部分的內容大概都是圍繞著加減法計算示以內的數的認識計算。然後就是這樣,因為一年級她的數學的一些水平啊,或者難度都不是很高。

Ⅸ 一年級的數學主要學什麼啊

(一)數與代數 求採納 謝謝樓主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基於兒童數數的經驗,結合具體的情景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0--10的數,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的意義的理解,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經歷比高矮、比輕重、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學思考活動,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並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中,體會學會有條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3、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並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整理加、減法算式,並探索其間規律性的活動,培養與發展數感。
4、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經歷表示11--20的數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的位值原理,會數、讀、寫20日內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體會演算法的多樣性,學會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第八單元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體會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回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操作、分類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能直觀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等立體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1、第四單元《分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准或選擇某個標准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並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標准下的多樣性。
2、第九單元《統計》。根據簡單的、現實的問題進行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結合實例,認識統計表和形象統計圖,會填補相應當圖標;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的正文和習題中提供了許多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說一說。「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說一說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5、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是怎麼分類的,並與同伴說一說。
6、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你們班每個小組男生、女生人數,並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7、調查你們班10名同學的上學情況。(1)乘車上學,還是步行上學?(2)結伴走還是單獨走?等等
學生經歷上述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中的作用。
教學計劃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四)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
(五)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
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他們才能理解數學、有意義的「做數學」。
(六)重視對學生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解決問題的評價,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的問題,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
(七)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象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