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年級《周長與面積》思維導圖或知識樹的圖片
周長和面積的意義不同,周長是指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面積是指物體的表面和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
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同,例如,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計算周長和面積使用的單位名稱不同,測量或計算周長用的是長度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分米、厘米。
(1)三年級教材數學知識樹擴展閱讀:
如果以同一面積的三角形而言,以等邊三角形的周界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積的四邊形而言,以正方形的周界是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積的五邊形而言,以正五邊形的周界最短; 如果以同一面積的任意多邊形而言,以正圓形的周界最短。
周長只能用於二維圖形(平面、曲面)上,三維圖形(立體) 如柱體、錐體、球體等都不能以周界表示其邊界大小,而是要用總表面面積。
② 知識樹怎麼畫
知識樹(如圖):
在畫知識樹之前,先對知識樹有個大樣得描繪。
知識樹要有層次。打個比方說,知識樹像中國交通圖。第一層次的知識像省,第二層次像地市,第三層次像縣,第三層次下還有更細密的知識細胞,好比鄉鎮一樣。
結構圖:主幹課題,第一層主要內容,就一個杈;第二層是課文分幾部分(也就是意義段的段意)有幾段分幾個杈;第三層是每一部分的分層,這個有的有,有的沒有,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第四層是每段的關鍵詞。
收獲圖: 主幹課題;第一層分三個杈:主要內容,學文感悟,寫作方法;第二層是主要內容衍生段意,學文感悟衍生重點句及感悟,寫作方法衍生優美詞義和優美句子;第三層段意可衍生層意或關鍵詞等。
③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知識樹怎麼畫,語文
樹的畫法如下:
1.先給樹畫上主幹(跟數字11有點像,只是都稍稍向外翻);
2.然後在樹幹上面順著樹乾的兩邊線條畫兩個「V」字,注意兩個「V」字高度大小都不要完全一致,最好一高一低且一寬一窄;
3.接著給樹畫上樹葉;
4.再在裡面用一條彎曲的波浪線把樹枝的開口遮住;
5.最後在樹主幹下面畫上小草就完成啦。
④ 怎樣畫小學三年級語文知識樹
「語文知識樹」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語文教育考題泛濫、教學缺乏序列的現狀,引導學生畫出來的。它的由來主要基於語文課的兩個特點:「第一,每篇課文,即使是最淺顯的課文,人們都能夠圍繞它設計出成千上萬道考試題。第二,每篇課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講課時你缺了課,只要基礎好,期末或升學考試,成績照樣優秀。」[1]從第二個特點,魏書生老師看到了「語文學科知識也有規律,也有穩定的結構方式」。[2]掌握了這些規律,考試時就能以不變應萬變,學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習題了。
基本確定為4部分22項131個知識點:4部分依次為「文言文知識」、「基礎知識」、「閱讀與寫作」和「文學常識」。「文言文知識」具體包括「實詞」、「虛詞」、「字」和「句式」4項;「基礎知識」包括「文字」、「句子」、「修辭」、「標點」、「語音」、「詞彙」、「語法」和「邏輯」8項;「閱讀與寫作」包括「中心」、「結構」、「語言」、「材料」、「表達」和「體裁」6項;「文學常識」包括「古代」、「現代」、「當代」和「外國」4項。每一項下面又包括眾多知識點共131個。
小學三年級語文知識樹見下圖:
⑤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的編寫意圖
這冊教材的編寫特點:創新 實用 開放
1.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5頁
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 2.「位置與方向」的編排,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自然與社會現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時需要教育者進行有目的的啟發與引導,把孩子的好奇心轉變為求知慾,逐步形成穩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
(二)編排體例
新教材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無論是內容的選擇還是呈現方式上都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它不僅結合了數學自身的特點,更強調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基本模式是:問題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
內容結構:
知識與技能的范圍:
接下來為大家展示的是本冊教材的知識結構知識樹:(大屏幕呈現本冊教材的知識樹)正如這棵知識樹所展示的,本冊教材內容結構主要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 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 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
下面我就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這一知識點做以具體闡述:本冊教材第二單元的內容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包括:口算除法,除法的估算、一位數除兩位數、一位數除三位數、一位數除多位數,它是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來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闡述的。對於除法部分知識,學生在二年級下學期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學生已經會利用乘法口訣來計算簡單的表內除法,並且初步認識了除法的意義、除法的書寫格式等等。在二年下學期已經會計
3/5頁
算100以內的加減法,會算退位減法和進位加法,到了三年級上學期又學習了萬以的內的加減法,利用乘法口訣會計算簡單的有餘數的除法,這都為掌握一位數除多位數這一知識內容奠定了基礎。三年級下冊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在學習乘法口訣、除法意義、筆算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部分知識並不是除法學習的終結,四年級的上冊還要繼續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因此,掌握好這一部分知識既可以對前面所學知識加以總結、沉澱和利用,又可以為以後學習更復雜的除法奠定基礎,它體現了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數學思維規律。
第三方面:說建議
◆ 教學建議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例題、習題的編排上學生接受起來吃力。如,例3和例2跨度太大,學生較難適應。
例2隻是從一位數除二位數的能整除的基礎上呈現了十位不能整除的情況,讓學生知道十位有餘數,要把個位移下來合並接著除。例3從整理照片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後呈現了兩個學生估算和筆算的過程,一方面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另一方面體現估算、筆算各自不同的特點。這個例題裡面難點比較集中,估算與筆算同時出現,要進行比較;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除不盡,有餘數。和例2比較起來,明顯難度增加。在教學例3時,可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如果大多數學生都有困難,教師可增加「一位數除三位數(商是兩位數能整除)」的題目,在學生突破了「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這個筆算難點之後,再呈現例3。
◆ 評價建議:
如何評價三維目標落實情況。
三維目標指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同一事物的三個方面。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要適時點撥,指點學法,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學會轉變為會學,從而實現教學的最高境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就能享受學習過程的樂趣。
◆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下面就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出幾點建議:
1.信息技術與網路資源。一切有條件和能夠創造的學校,都應使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成為數學課程的資源,積極組織老師開發課件。
2.課外活動小組。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數學課外小組活動,用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
3、 圖書館資源。目前大多數學校的圖書館除了書籍數量太少外學校還應該充分利用校外的圖書館用於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
4/5頁
4、 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媒體。教師要充分的從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媒體中挖掘適合學生學習的素材。教師還可以想學生介紹電視中與數學有關的欄目,組織學生對某些內容進行交流。
5.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經驗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是學生經驗交流、表達個人意見的平台。每一位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感受的生活體驗也不同,認識事物的層次也有參差,因而開成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把之與教學內容、目標發生良性互動,並促使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讓生活經驗得到檢驗、修正與豐富,實現兩者間的暢通、互補與融合。
6.課堂中的生成資源。數學教學是數學的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作用的過程。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經常產生許多預想不到的意外。老師要善於從這些意外中學會分析,並加以利用,以促進學生的不同發展。
以上便是我對本冊教材說課標、說教材的具體闡述,可以說這次說課標、說教材給我們年輕教師搭建了一個學習的平台,讓我們學到很多在工作中學習不到的東西。
⑥ 三年級下冊數學的知識點
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要求歸納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1、(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與西北)相對,(西南與東北)相對。
面南左為東,面北左為西,面東左為北,面西左為南。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通常所說的八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西北、西南、東北。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做題時先標出東 南 西 北。)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就到了哪裡。(在轉彎處要注意方向的變化)
判斷一個地方在什麼方向,先要找到一個為中心點(觀測點) 處畫「米」字元號,再進行判斷。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我國地處北半球,樹葉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單元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 法)計算。
2、除數是一位數的豎式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順口溜:除數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夠看兩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後要比較,余數要比除數小。
3、被除數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幾個0。(如:30÷5 = 6)
4、筆算除法:
(1)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在有餘數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數是1;最大的余數是除數減去1;最小的除數是余數加1;
最大的被除數=商×除數+最大的余數; 最小的被除數=商×除數+1;
(2)除法驗算:→ 用乘法
沒有餘數的除法 有餘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商×除數=被除數 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余數)÷商=除數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0不能為除數)都等於0;0乘以任何數都得0;
0加任何數都得任何數本身,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本身。
5、筆算除法順序:確定商的位數,試商,檢查,驗算。
6、筆算除法時,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添0佔位。(最高位不夠除,就向後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數除以一位數(判斷商是幾位數):
用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跟除數進行比較,當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大於或等於除數時,被除數是幾位數商就是幾位數;當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小於除數時,商的位數就是被除數的位數減去1。
第三單元 復式統計表
復式統計圖的特點:有利於數據的比較,更容易分辨相同項目的區別。
第四單元 兩位數乘兩位數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數相乘,只需把前面數字相乘,再看兩個因數一共有幾個0,就在結果後面添上幾個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去計算。
→(可以把一個因數看成近似數,也可以把兩個因數都同時看成近似數。)
4、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問夠不夠,能不能等的題目,都要三大步:
①計算、②比較、③答題。→ 別忘了比較這一步。
6、筆算乘法:先把第一個因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相乘,再與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
7、相關公式: 因數×因數=積 積÷因數=另一個因數
運算順序:先乘除,再算加減;同級運算,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有括弧,要先算括弧內的運算。
第五單元 面 積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①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②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③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長方形: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求長:長=長方形面積÷寬 已知周長求長:長=長方形周長÷2-寬
求寬:寬=長方形面積÷長 已知周長求寬:寬=長方形周長÷2-長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邊長:邊長=正方形面積÷邊長 已知周長求邊長:邊長=正方形周長÷4
5、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6、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也不一定相等。
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於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A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面的小展板)。
8、區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不同:長度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面積單位測量面的大小。
(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1、歸類:
什麼樣的問題是求周長?(縫花邊、圍柵欄、圍欄桿、池塘或花壇周圍小路長度、圍操場跑步的長度等等)
什麼樣的問題是求面積?或與面積有關?(課本等封面大小、刷牆、花壇周圍小路面積、給餐桌配玻璃、給課桌配桌布、灑水車灑到的地面、某物品佔地面積、買玻璃、買鏡子、買布、買地毯、鋪地磚、裁手帕等等)
2、長方形或正方形紙的剪或拼。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圖形後的面積與周長。從一個圖形中(通常是長方形)剪掉一個圖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積或周長、求剩下部分的面積或周長。要求先畫圖,再標上所用數據,最後列式計算。
3、刷牆的(有的中間有黑板、窗戶等):求要用到的面積等於大面積減去小面積。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鄰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100 。
測量房間、菜園、教室、操場的面積通常用平方米為單位 。
6、面積單位換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第六單元 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節,3月8日婦女節,3月12日植樹節,5月1日勞動節,5月4日青年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建黨節,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
2、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個月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閏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閏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
4、求有多少個星期?用天數÷7。→ 如:31天 31÷7=4(個)……3(天)
平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1天,閏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5、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① 一般用公歷年份÷4,正好余數是0,就是閏年;
② 公歷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數是0,就是閏年。
公歷年份是整百的閏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
6、經過的天數的計算: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經過的天數;
(二)24計時法
1、普通計時法轉化為24時計時法: ①從凌晨0時到中午12時,時刻相同,去掉時刻前的時間限制詞。 ②下午1時到晚上12時,時刻加上12,並去掉時刻前的時間限制詞。 2、24時計時法轉化為普通計時法: ①從凌晨0時到中午12時在時間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時間限制詞。 ②13時到24時,用時刻減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時間限制詞。 3、計算經過時間:用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時間。時刻—時刻=時間段
4、時間單位進率:1世紀=100年 1年=12個月 1天=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第七單元 小數的初步認識
1、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的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從小數點後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百分位上的數,以此類推。
2、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要先對齊小數點再相加、減。
3、分母是10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寫成兩位小數。
4、小數讀寫法:① 讀法→漢字形式;② 寫法→阿拉伯數字。
5、小數不一定比整數小。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搭配
有順序地組數、搭配連線,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
⑦ 三年級的語文,數學知識樹怎麼畫
輸入題目完善問題您好。我將會給您做出正確的解答.拍照上傳完善問題,無法給出正確解答,您的問題不明確。2。您可以選擇:1
⑧ 三年級下冊語文數學英語知識樹怎麼畫
畫一棵樹將課本上的知識都寫在樹的枝幹,葉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