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資料
五年級科學下復習
沉和浮
1、 物體的沉浮:小石子(沉)、泡沫塑料塊(浮)、回形針(沉)、蠟燭(浮)、帶蓋的空瓶(浮)、蘿卜(浮)、橡皮(沉)。
2、 橡皮切開(沉),蘿卜切開(浮),回形針穿在一起(沉),木塊粘在一起(浮)。
3、 沉浮與物體(和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大於水(沉)、等於水(懸)、小於水(浮)。
4、 潛水艇工作原理:用壓縮空氣把壓載艙的水擠出(浮)、往壓載艙里放一半水(懸)、放滿水(沉)。
5、 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增大體積(實驗:橡皮泥、水槽、水、輪船形)、注入空氣(礦水瓶)、加大液體密度(土豆、雞蛋,加八勺鹽)。
6、 液體中,物體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等於物體排開水的重力。
7、 測量物體浮力:測力計的拉力加物體的重力。
8、 下沉物體也會受到水的浮力,下沉部分越多,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9、 液體和氣體也會沉浮。如:油浮在水上,顆粒大的灰塵沉在空氣的下部。
熱
10、衣服不能增熱,只能保溫。
11、給一袋冷水加熱,體積會增大,變輕,浮起來。
12、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這種變化叫熱脹冷縮。
13、絕大部分固體、液體、氣體會熱脹冷縮,解釋:物體吸熱升溫,微粒運動加快,微粒距離增大,物體就會膨脹;物體受冷,運動減慢,距離縮小,物體收縮。實驗:固體:小銅球、酒精燈、火柴、燒杯、水;液體:三角瓶、膠塞、吸管、水槽、冷熱水;氣體:氣球、礦水瓶、水槽、冷熱水。)
14、金屬銻和鉍是熱縮冷脹。
15、熱總是從高溫的物體傳向低溫的物體,直到溫度相等,這種傳熱方式叫熱的傳遞;
16、熱在固體中傳遞叫傳導(直接接觸),在液體和氣體中叫對流,電磁波傳遞叫輻射(沒有媒介)。
17金屬(銅、鋁、鋼)傳熱性能好,吸熱快散熱快;陶瓷、木頭、塑料、棉布傳熱性能差。
18、做保溫杯應該用傳熱性能差的材料。
時間的測量
19、太陽鍾(日晷):在地上豎直插一根棍子,每個小時在影子頭上標上記號。
20、古人是用太陽鍾、水漏(刻漏)、沙漏、擺來計時的。
21、義大利的伽利略在300年前發明了鍾擺、溫度計、望遠鏡,發現了自由落體運動等。
地球的運動
22、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形成的。
23、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24、證明地球在自轉:大擺的方向在刻度盤上順時針偏轉。(100年前的傅科)
25、確認地球自轉的方向:坐車時,我們看到樹木後移,說明我們在向相反的方向前進;太陽東升西落,說明地球在自西向東自轉。
26、北極星不動是因為地軸(傾斜23度)指向北極。(實際上天體都在運動)
27、北斗七星會由東向西移動,說明地球在(逆時針)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為一年。
28、地軸的偏轉造成了四季的變化。
29、極晝和極夜是地軸傾斜造成的。
30、在北半球,日照時間是冬短夏長。
31、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
32、地球自轉速度(赤道)是每秒465米,公轉速度是每秒30千米,太陽公轉速度是每秒250千米。
33、地球兩極的自轉速度為零,物體南北方向水平運動會發生向右偏轉。
34、地球是一個赤道較大的橢圓。
2.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資料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復習資料
一、填空
1、把一個文具盒放在手上後,會感到文具盒對手有一個 的壓力,這個力就是 。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 。
2、由於摩擦,物體運動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 。
3、我國古代把一晝夜分為 時辰,每個時辰合現在的 小時,子時是 至 。
4、群落里的各種 和 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們把它們叫做 。
5、為了保護野生動、植物和它們的棲息地,國家建立了許多 ,還專門頒布了《 》。
6、在自然保護區里,不準 和 ,不準 。
7、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
8、在地球的南極、北極附近,太陽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只有黑夜而沒有白天的日子叫 。
9、寫出人們在認識地球的歷史過程中著名科學家的名字(至少三位): 、 、 。
10、我們知道的力有: 、 、 、 、 、 。
11、我國目前統一採用的地方時是 。
12、橡筋被 或者被 時能產生力,像這樣的力叫彈力。
13、生物之間這樣一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 。包括生產者和 。
14、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轉動,稱為地球的 。
15、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轉動,稱為地球的 。
16、鍾擺每分鍾擺來回擺動的次數 有關,與 有關,與
有關。
17、太陽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是因為 。
18、以 為食物的動物叫植食動物,以 為食物的動物叫肉食動物,兩種食物都吃的動物叫 動物。
19、麻雀、鷹、小麥這些生物構成了田野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生產者是 ;消費者是 。
20、將吹足了氣的氣球固定在小車上,氣球向 噴氣,小車在氣球的帶動下向前運動,像氣球這樣推動小車的力叫 。
21、我知道的野生動物有 、 、 ;野生植物有 、 、 。
22、拉力一定,小車的載重量越大,小車的行駛速度就 ;反之,小車的載重量越小,小車的行駛速度就 。
23、手按在桌子上拖動,會有一個力阻礙手的運動,這是因為手和桌面之間有 。
24、我們的小車2秒鍾行駛了60厘米,如果現在我想讓小車3秒行駛60厘米,我可以 或 。
25、寫出三種古代人們晚上計時的工具和方法: 、 、 。
26、古代的水鍾有 和 兩類。
27、我們做的螺旋槳小車,螺旋槳產生的風向後吹,小車向 方向運動。
28、認為地球居於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太陽、月球、行星和恆星都圍繞地球運動的學說稱為 。
29、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太陽運動的學說稱為 。
30、當我們同車、船、椅子一起運動的時候,看到車、船、椅子外的景物會向 方向運動。
31、升空的火箭,箭體靠 力向空中運動。
32、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採用 , 等方法來減小摩擦力;採用 來增大摩擦力。
33、工程師設計的賽車具有 , , , 等特點。
34、鍾表以 , , 單位來計量時間。
35、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 。
36、傅科是 國的一位科學家。
37、草、羊、老虎這些生物個成了草原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
寫出這條食物鏈:
這條食物鏈中,生產者 ;消費者是 。
38、草、田鼠、老鷹這些生物構成了田野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
寫出這條食物鏈: 。這條食物鏈中,生產者是 ;消費者是 。
二、選擇
1、在一定的限度內,橡筋下端掛的鉤碼越多,橡筋產生的彈力 。
A、不變 B、越大 C、越小
2、太陽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正確的解釋是 。
A、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 B、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 C、地球自轉 D、地球圍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自轉
3、下面靠反沖力運動的物體有 。
A、噴氣式飛機 B、火車 C 、汽車 D、鞭炮
4、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來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 B、杭州 C、烏魯木齊
5、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是 。
A 、原子鍾 B、日晷 C、機械鍾 D、石英鍾
6、下列動物中是雜食動物的是( )。
A、蚜蟲 B、螞蟻 C、蝴蝶
7、傅科是通過觀察 而發現地球在自轉的。
A、星星 B、擺 C、水流
8、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偉大著作是( )
A、《天論》 B、《八十天環游地球》 C、《天體運行論》
9、下面()動物已經瀕臨滅絕。
A、海豚B、麻雀C、東北虎
10、我們的小車4秒鍾行駛了60厘米,如果現在我想讓小車3秒鍾行駛了60厘米,我可以( )。
A、加大拉力 B、減小載重量 C、減小拉力
11、古代人們製作的利用太陽來計量時間的儀器有( )。
A、圭表 B、渾天儀 C、日晷
12、下列( )種植物已經瀕臨滅絕。
A、梧桐樹 B、望天樹 C、樟樹
13、傅科擺擺動時會發生( )現象。
A、加速 B、偏轉 C、減速
14、當太陽高度較小時,太陽光是斜射的,地球上被照熱的( )。
A、面積小,溫度高 B、面積大,溫度低 C、面積大,溫度高
15、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指示南北方向的線叫做( )。
A、赤道 B、緯線 C、經線
16、利用橡筋絞緊里產生的彈力使螺旋槳轉動,它產生的風向 吹,小車向前運動。
A、向上 B、向後 C、向前
17、鍾擺的快慢與 有關。
A、擺重 B、擺長 C、擺幅
18、下列城市,一天中最先迎來黎明的城市是 。
A、拉薩 B、重慶 C、北京
19、地球上指示東西方向,且平分南北半球的線是 。
A、經線 B、緯線 C、赤道
20、下列現象中與晝夜有關的是 。
A、蝙蝠捕食 B、鳥類遷徙 C、草木枯萎
21、「傅科擺」可以證明 。
A、地球圍繞太陽公轉。B、地球在不停地自轉。C、地球在自轉,並繞太陽公轉。
22、在地球公轉過程中,同一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所以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
A、地球公轉軌道不斷發生變化B、地軸是傾斜的,並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斷C、地球自轉的軸不斷發生變化
23、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來黎明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烏魯木齊
24、下列現象中與晝夜有關的是()
A、貓頭鷹捕食B、大雁遷徙C、小草枯萎
25、下面的物體已經產生彈力的有()
A、彈簧B、拉開的弓C、橡筋
26、子夜是指( )。
A晚上九點到十一點 B晚上十二點 C凌晨五點
27、擺的快慢與( )有關。
A擺錘的重量 B擺繩的長度 C擺動的幅度
28、蛇、鼠、水稻、鷹這些生物構成了田野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正確的是( )。
A、鷹→田鼠→水稻→蛇 B、田鼠→鷹→水稻→ 蛇 C、水稻→田鼠→蛇→鷹
29、當我們的手錶或者時鍾出現計時不準時,最好的校時方法是( )。
A、與同學對表 B、聽廣播報時 C、自己估測
30、拉力一定,小車的載重量越大,小車的行駛速度就減慢,小車的載重量越小,小車的行駛速度就( )。
A、減慢 B、不變 C、增大
31、同一個物體,滾動和滑動比較,滑動時的摩擦力要( )。
A、比較小 B、比較大 C、一樣大
32、小車2秒鍾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讓小車3秒鍾行使60厘米,可以( )。
A、加大拉力 B、減小載重量 C、減小拉力
33、使自然界生態系統不平衡的因素是( )。
A、人為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
34、地球自轉的方向是( )。
A、由西向東 B、由東向西 C、由南向北
35、「傅科擺」可以證明( )。
A、地球圍繞太陽公轉 B、地球在自轉 C、地球圍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自轉
36、使小車運動慢的因素可能有( )。
A載重量小 B摩擦力大 C拉力大
37、根據圖中樹的年輪,估計這棵樹成活了 年。
A 3 B 4 C 5
38、麻雀、鷹、小麥這些生物構成了田野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生產者是 ;消費者是 。
A 鷹 B 麻雀 C 小麥
39、科學家 因為擁護哥白尼的「日心說」而被羅馬教皇活活燒死 。
A 托勒密 B 伽利略 C 布魯諾
1、下面 動物已經瀕臨滅絕。
A 麻雀 B 烏龜 C 藏羚羊 D鯊魚
40、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我們把它們叫做( )系統。
A 系統 B 生態 C 生態系統
41、 F1賽車的輪胎很寬,可以 與地面的摩擦力。
A、減小 B、增大 C、變小
42、當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候,美國紐約的人們將會在( )通過電視觀看到盛大的開幕式直播。
A、上午 B、下午 C、晚上
三、判斷
1、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時間的流逝有快慢的。…………………………………………………………( )
3、擺長越長擺的速度就越慢,擺長越短擺的速度就越快。……………………()
4、創立「日心說」的天文學家是哥白尼。…………………………………………()
5、鳳仙花生長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費者。………………………………()
6、在養魚池裡種些水草,能為草魚提供食物,還能給魚提供氧氣。……………()
7、地球向著太陽的一面是白晝,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8、坐在向前行駛的汽車里,會看到兩邊的樹木、房屋在向後移動。……………()
9、小車越重越不容易停下來,說明質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
10、農田、城市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 )
11、黑板擦和黑板的摩擦是滑動摩擦。……………………………………………( )
12、2008年8月8日晚8時北京奧運會開幕時,美國的人們將會在上午通過電視看到盛大的開幕式直播。………………………………………………………………( )
13、汽車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是滾動摩擦。………………………………( )
14、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掛的鉤碼越多,橡皮筋產生的彈力越大 。…………( )
15、用重力牽引小車,當小車剛好能運動起來時,拉力的大小相當於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
16、同一物體,滾動和滑動比較,滾動時的摩擦力比較大。………………………( )
17、半夜三更表示中午11點到下午1點。……………………………………………( )
18、創立「日心說」的天文家是伽利略。……………………………………………( )
19、自然界沒有植物,動物照樣能生存下去。……………………………………( )
20、母鴨能生下蛋,所以它是生產者。………………………………………………( )
21、草叢、森林、湖泊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 )
22、植物生長消耗水、肥料,所以是消費者。………………………………………( )
23、自然界里一些生物瀕臨滅絕與我們毫無關系。…………………………………( )
24、大多數食物鏈是從植物開始的。…………………………………………………( )
25、浮游植物也分為植物和動物。……………………………………………………( )
26、地球上新年的鍾聲是在同一時刻敲響。…………………………………………( )
27、極地一年中有長長的白天或長長的黑夜現象。…………………………………( )
28、小明寫了一條食物鏈:鷹→麻雀→小麥。……………………………………( )
29、非生物是沒有生命的,在生態系統中不起任何作用的。……………………( )
30、如果有一種植物滅絕,可能就會有10到30種依附於這種植物的其他生物消失。……………………………………………………………………………………( )
31、噴氣式飛機是靠反沖力運動的物體。…………………………………………( )
32、當手錶或者時鍾出現計時不準時,最好的校對時間方法是與同學對表。……( )
33、太陽的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正確的解釋是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 )
34、原子鍾是計時精確度最高的計時工具。………………………………………( )
35、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指示南北方向的線叫做緯線。……………………( )
36、我國目前統一採用的地方時是北京時間。……………………………………( )
37、「傅科擺」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
38、新鞋底上的花紋主要是為了增大與地面的摩擦力。…………………………( )
39、單擺的擺長越長擺動的速度就越慢,單擺的擺長越短擺動的速度就越快。( )
40、生態瓶是模擬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是觀察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的。( )
41、農田可看做是一個生態系統。………………………………………………( )
42、在養魚池裡放適量的水藻,能為魚類提供食物,還能提供氧氣。……………( )
43、每個食物鏈中生產者一定是植物。…………………………………………( )
44、只要沒有自然災害,就不會有動植物滅絕。……………………………………( )
45、同一時間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是一樣的。………………………………( )
四、填圖題(36分)
1、寫出下面的物體是靠什麼力運動的(6分)
彈弓射石子 火箭發射 飛機扔下的炸彈
( ) ( ) ( )
2、用簡圖在下邊的方框中設計一個生態瓶,並完成框右邊的練習。(12分)
裡面的生物有
裡面的非生物有
寫出其中的一條食物鏈
3、你認識下圖中的珍稀生物嗎,寫出它們的名稱。(8分)
( ) ( ) ( )
( ) ( )
4、寫出圖中北京、上海、重慶、拉薩、烏魯木齊哪個城市先迎來黎明,請按先後順序進行排列。(10分)
五、填圖題
1、 認一認,寫出地球儀上的經線、緯線和赤道
2、如圖,太陽光能照亮整個地球嗎?( )
請用陰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
3、在下面圖中用箭頭表示出這張食物網包含的相互交叉的食物鏈。
4、如圖,A、B代表北京和紐約,北京是中午12點紐約是晚上12點,請在( )中填上北京或紐約。
A代表( )
B代表( )
5、如左圖用一支蠟燭做太陽,用一支小地球儀從西向東繞蠟燭轉。當轉道位置3時,北半球陽光_________射,是_________季;南半球陽光__________射,是_______季。
6、看圖回答問題
(1)如果大量捕殺青,會產生什麼後果?
(2)如果沒有蔬菜,會發生什麼情況?
六、連線
1、 肉食動物 植食動物 雜事動物
啄木鳥 蟬 蟋蟀 螞蟻 瓢蟲 蒼蠅 老鼠 兔子 麻雀
2、
拉力大 小轎車 人 力
使小車運動慢的因素 載重量大 玩具四驅車 內燃機
摩擦力大 自行車 電動機
使小車運動快的因素 拉力小
載重量小
3、
摩擦力
重力
彈力
反沖力
提水時,水桶對手的拉力
像筋被拉長時產生的力
升空的火箭的動力
剎車時地面和車輪之間的力
射箭時弓產生的力
使運動的小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來的力
4、
自行車行駛時車輪和地面的摩擦
滑動摩擦 自行車剎車時車輪和剎車片的摩擦
黑板擦和黑板的摩擦
滾動摩擦 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的摩擦
5、
摩擦力增大了 鎖不靈活了,往鎖孔里加點油
鞋子穿舊了容易打滑
摩擦力減小了 拉鏈不靈活了,塗點蠟
足球鞋的底部有很多釘
七、實驗
1、擺每分鍾擺動的次數與什麼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
我推測,影響擺每分鍾擺動次數的因素可能有
我選擇研究的問題是:擺每分鍾擺動的次數是否與 有關。
研究需要的材料有:
研究的方法和步驟:
2、圍繞「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一問題設計實驗。要求:提出一個假設,圍繞這一假設設計一個實驗,實驗包括:我的假設、我的實驗設計、實驗需要的材料。
我的假設:
實驗需要的材料:
我的實驗設計:
3、設計一個記時器要求:1)給計時器取個名字;2)寫出製作該計時器所需材料;3)畫出計時器的草圖。
<
3. 科學五年級下冊復習資料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准。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
3、物體的沉浮與自身的(重量和體積)都有關。
4、(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相同,(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
5、(潛水艇)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7、鋼鐵製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於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
9、(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塊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小船和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里,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體)和(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12、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體(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時就(上浮);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於重力)時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於)重力。
14、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它們的(材料)和(液體的性質)有關。
15、(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
16、(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17、(不同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體積)的水(重)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輕)的物體,在水中(上浮)。
19、(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
第二單元 熱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
2、加穿衣服會使人體感覺到熱,但(並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3、水受熱以後(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4、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5、(許多液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變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6、物體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的變化,這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感覺到或通過(一定的裝置和實驗)被觀察到。
7、(氣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8、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裡不斷地(運動)著。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
9、(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0、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例如(銻)和(鉍)這兩種金屬就是熱縮冷脹的。
1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12、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
13、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
14、(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15、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16、(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
17、(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
第三單元 時間的測量
1、(「時間」)有時是指(某一時刻),有時則表示一個(時間間隔)(即時長)。
2、鍾表以(時、分、秒)計量時間,鍾面上的(秒針)每轉動(一格),表示時間流逝了(1秒鍾),秒針轉動(一圈)則表示時間流逝了(1分鍾)。
3、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相同時間)(時長)的主觀感受會不一樣,但時間是以(不變的速度)在延伸的。
4、藉助自然界有規律運動的事物或現象,我們可以(估計時間)。
5、時間可以通過對(太陽運動周期的觀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來測量,一些(有規律運動的裝置)也曾被用來計量時間。新 課 標第 一網
6、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7、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日晷」)與(「圭表」)是根據(日影長度)製成的(計時器)。
8、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製作(水鍾)用來計時。
9、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鍾計時更加准確。
11、滴水計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
12、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精確的計時方法,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製作的(計時工具)越來越精確。
13、計時工具准確性的提高要靠(設計、材料)等的改進。
14、雖然像(日晷)、(水鍾)以及(燃油鍾)、(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鍾,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鍾。(擺鍾)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鍾的(精確度)。
15、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製成了(擺鍾),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16、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17、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
18、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19、注意擺繩的長度不等於擺的長度,(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20、(機械擺鍾)是(擺錘)與(齒輪操縱器)聯合工作的。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1、(晝夜交替現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2、(晝夜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3、(「日心說」)和(「地心說」)中有關地球及其運動的觀點都可以解釋(晝夜交替現象)。
4、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5、(「傅科擺」)擺動後,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6、(傅科擺)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
7、(天體的東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而發生的現象。
8、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相反),即(逆時針)或(自西向東)。
9、(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早)西邊晚。
10、不同地區所處的(經度差)決定了地區之間的(時差)。
11、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准,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經,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1小時。
12、天空中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3、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
14、(恆星的周年視差)證明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其他的證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15、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
16、(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
17、(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18、(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范圍。
19、地球確實在(自轉和公轉),證據不僅有來自(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還有來自(觀察或實驗)的多種現象。
20、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逆時針(自西向東),周期為(24小時),地球圍繞(地軸)自轉,地軸是(傾斜)的。
21、與地球自轉相關聯的現象有:(晝夜現象),(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看上去(北極星不動)等。
22、(恆星周年視差)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的關鍵性證據。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
4. 五下科學知識整理
您好,為您整理出來五下四個單元的知識點:
第一單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如(石塊)、(鐵片)在水中是沉的,(木塊)、(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重量),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不變。
2.對於不同種材料製成的物體,體積大小相同時,(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輕重相同時,(體積大的)容易浮(體積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潛水艇都是在體積不變下通過改變(輕重)來實現沉浮的。
3.各種形狀的(實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讓橡皮泥浮起來,可以把橡皮泥挖空做成(船)形或做成各種(空心)的形狀。
4.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開的水量有關。排開的水量是指排開水的(體積),物體排開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鐵制的大輪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它排開的水量很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很大)。
5.用手將一塊泡沫向下壓時,會感到有個向(上)的力,這個力是(浮力)。靜止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浮力(等於)重力;沉在水底的物體,浮力(小於)重力。測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測力計拉住繩子通過底部滑輪讓泡沫沉入水底時,此時浮力=(重力+拉力);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時,與水接觸的體積最大,排開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體受到浮力大小與(排開的水量)有關。
6.研究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測力計測出(空氣)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測得重力,浮力=(空氣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沉入水底的重物,浮力(小於)重力。
7.不同的液體對於相同的物體所產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們在判斷物體在某種液體里的沉浮時,往往利用相同的體積比較輕重。如銅能浮在水銀上,是因為相同體積的銅比水銀(輕),馬鈴薯在濃鹽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為相同體積的馬鈴薯比濃鹽水(輕)而比清水(重)。
8.我們採用(增大船排開的水量)的方法來增加小船的裝載量,用(分隔船艙)的方法來保持船的平穩。
9.比較同體積液體重量的儀器叫(比重計)。
二、實驗設計
1.下沉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器材:彈簧秤、鉤碼、水、水槽
方法:用彈簧秤測出鉤碼在空氣中的重力;再把鉤碼浸沒在水中測出重力;重復幾次,比較數據。
發現:物體在空氣中測得的重力比在水中測得的重力要大,說明在水中物體受到了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浮力,因此,下沉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2.設計實驗,測馬鈴薯的體積大小。
器材:燒杯、馬鈴薯、滴管
方法:在燒杯中取200毫升清水,把馬鈴薯輕輕放入水中,讀出水位,上升的水量就是馬鈴薯在水中排開的水量,這個體積等於馬鈴薯的體積。
三、簡答
1.為什麼鐵塊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大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
答:在重量相同情況下,大輪船排開的水量比鐵塊大得多,它受到的浮力也大很多,當浮力大於重力時,就能浮在水面上了。
2.外觀一樣的兩杯液體,一杯是濃鹽水,一杯是清水,你能用哪些方法把它們開了?
答:A、各取50毫升比重量,重的是濃鹽水,輕的是清水。
B、放一個馬鈴薯(或雞蛋),馬鈴薯浮的是濃鹽水,沉的是清水。
C、用比重計測量,比重大的是濃鹽水,比重小的是清水。
D、分別往裡面加鹽,溶解鹽少的是濃鹽水,溶解鹽多的是清水。
E、加熱兩杯液體,有白色物質出現的就是濃鹽水。
3.相同體積的鐵塊、石塊、木塊放入水中,它們受到水的浮力大小有什麼關系,說明理由?
答:鐵塊受到的浮力等於石塊受到的浮力,大於木塊受到的浮力。
因為鐵塊和石塊都沉沒在水中,排開是水量最大且相等,所以浮力也最大且相等,木塊能浮在水面上,排開的水量小於鐵塊和石塊,所以受到的浮力也小。
第二單元熱
一、填空
1.當我們感到冷時,我們可以通過(吃熱的食物)、(做運動)、(烤火)等方法來增加熱量。衣服本身不能產生熱量,它只能(減少熱量流失),起(保溫)的作用。
2.裝有熱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會(浮);裝有冷水的塑料袋在熱水盆中,開始會(沉),一段時間後會(浮),因為相同重量的水,熱水的體積(大)。在加滿冷水的試管上面裹一塊氣球皮,加熱後氣球皮會(鼓起來),這一現象可以說明(冷水受熱後體積膨脹)。
3.用一個燒瓶裝滿冷水,塞上插有空心玻璃管的橡皮塞,加熱燒瓶,水變熱時玻璃管里的水位會(升高);再冷卻燒瓶,水變冷時水位會(降低),這種水體積的變化叫做(熱脹冷縮)。但水在(4)℃以下時正好相反,是(熱縮冷脹)。其它的大部分液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裝液體的瓶子都不會(裝滿)。溫度計就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4.用一個瓶口裝有氣球的燒瓶來研究空氣的變化,將燒瓶放水熱水裡時,氣球會(鼓起來),再把燒瓶放入冷水裡時,氣球會(癟下去),這比水的熱脹冷縮的變化要(明顯),說明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5.銅球在加熱後(不能)穿過鐵環冷卻後(能)穿過鐵環,說明銅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鋼條加熱後會變(長)變(粗)、鐵軌鋪設時分段並留有縫隙、鐵橋架在滾軸上,說明大多數金屬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但(銻)、(鉍)等正好與大多數金屬相反,是熱縮冷脹。
6.用酒精燈加熱粘有火柴的鐵絲的一端或塗有蠟的圓盤來研究,發現熱在傳遞時由(熱源)為起點,向(四周)傳遞,熱總是由(溫度高)的一端向(溫度低)的一端傳遞。
7.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裡不斷地(運動)著。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
8.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傳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像金屬這樣的物體傳熱性能(強),被我們稱為(熱的良導體),它吸熱(快),散熱也(快);而像(木頭)、(泡沫塑料)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所以可以用它們作為(保溫)材料。
9.每根鋼軌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是為了(鋼軌在夏天受熱時有膨脹的空間,不會相互擠壓而變形;在冬天不會因為受冷收縮而斷裂)。
10.野外的電線,夏天看起來比較(鬆弛),冬天比較(緊綳),因為電線會(熱脹冷縮)。如果在夏天架電線,應該(稍微鬆弛一些)。
11.通過固體物體傳熱叫(熱傳導),通過液體或氣體的流動傳熱叫(熱對流),沒有通過物體直接傳熱叫(熱輻射),這三種方式統稱為(熱傳遞)。
二、實驗設計
1.證明水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器材:帶細管的圓底燒瓶、燒杯、冷水、熱水
方法:在圓底燒瓶里裝滿冷水,用帶有細管的橡皮塞塞緊;分別把它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察細管中水柱的變化並記錄。
現象:在熱水中,細管中水柱上升,在冷水中,水柱下降。
解釋: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水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證明空氣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器材:錐形燒瓶、氣球、燒杯、熱水、冷水
方法:將氣球套在錐形燒瓶口上;分別把它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察氣球的變化並記錄。
現象:在熱水中,氣球鼓起來了,在冷水中,氣球癟下去了。
解釋:空氣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空氣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3.金屬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器材:銅球、金屬環、酒精燈、一杯冷水。
方法:用酒精燈加熱銅球,看它能否通過金屬環;把銅球浸入冷水中冷卻後,看它能否通過金屬環;觀察並記錄。
現象:銅球加熱後,不能通過金屬環;銅球冷卻後,能通過金屬環。
解釋:銅球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金屬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熱是怎樣傳遞的?
器材:鐵絲、火柴、酒精燈、支架、蠟
方法:將鐵絲拉直固定在支架上;每隔一段距離粘上一根火柴;用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觀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來。
現象:靠近熱源的一端的火柴先掉下來。
解釋:熱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
三、簡答
1.乒乓球癟了但沒漏氣,你有什麼辦法讓它鼓起來?理由是什麼?
答:把乒乓球放到熱水中燙一下,因為乒乓球裡面的空氣會受熱膨脹,讓球鼓起來。
2.寒冷的冬天,我們觸摸室外的鋼鐵和泡沫塑料,為什麼會感覺鋼鐵要冷得多?
答:因為鋼鐵是熱的良導體,它迅速把手上的熱量吸走並快速的散發開去,而泡沫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慢,所以感覺鋼鐵要冷的多。
3.夏天停電時,為什麼可以用厚厚的棉被蓋在冰櫃上來減緩棒冰的融化速度?
答:棉被是熱的不良導體,它可以有效阻擋外面熱量的進入,使裡面保持低溫。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
一、填空
1.我們可以用有規律或有節奏的活動來估計時間,如用(數心跳)、(數呼吸)、(有節奏拍打)等來估計1分鍾,用(陽光下的影子)、(上下課的鈴聲)來估計幾點鍾,但憑我們的估計不能准備地知道時間。在一分鍾的時間里大約可寫(40)幾個字、看(10)行字,跑(300)米路等。時間以不變的速度在流逝,平時覺得時間有快慢是我們的感覺在起作用。
2.我們古時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每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2個小時),古埃及根據一年內36個星座在天空的橫穿情況將一天劃分為(24個小時),白天(12)個,晚上(12)個,每小時的時長是變化的。
3.古代的水鍾有(受水型)和(泄水型)兩種,都是根據水量的變化製成的。在滴漏實驗時,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容器中水越少,則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4.不同的擺自由擺動時的快慢是不一樣的。我們通過重物的重量、拉開的幅度、擺繩的長度來研究,發現擺的快慢與(擺長)有關,擺越長,速度(越慢),注意擺繩的長度不等於擺的長度,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5.計時器的組成:(齒輪控制器)、支軸、長針短針、(擺)、齒輪、(垂體)。齒輪控制器由擺來控制、齒輪由垂體來控制。
6.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日晷)與(圭表)是根據(光影變化規律)製成的。
7.像(日晷)、(水鍾)以及(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鍾,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鍾,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製成了(擺鍾)。
8.人類最早的計時工具是(太陽鍾),最早的計時單位是(天)。
二、實驗設計:
1.擺每分鍾擺動次數與什麼因素有關?
A、研究問題:擺每分鍾擺動次數與擺錘重量有關嗎?
材料:細繩、螺帽、支架、計時器
方法:用細繩和螺帽做兩個長短一樣,重量不同的擺;分別把兩個擺固定在支架上,測出他們每分鍾擺動的次數;重復3次,記錄數據並比較。
發現:擺每分鍾擺動次數與擺錘重量無關。
B、研究問題:擺每分鍾擺動次數與擺繩長短有關嗎?
材料:細繩、螺帽、支架、計時器
方法:用細繩和螺帽做兩個重量相同,擺繩長短不同的擺;分別把兩個擺固定在支架上,測出他們每分鍾擺動的次數;重復3次,記錄數據並比較。
發現:擺每分鍾擺動次數與擺繩長短有關,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三、簡答
1.你對製作每分鍾擺動30次的擺有什麼建議?
答:如果擺每分鍾擺動超過30次,建議適當加長擺繩;如果擺每分鍾擺動不到30次,建議適當減短擺繩,用此方法反復調試,直到每分鍾擺動30次。
2.人類歷來使用過哪些計時器?依據的原理是什麼?
日晷、圭表——光影變化規律
水鍾——滴水的等時性
擺鍾——單擺的等時性
沙漏——細沙漏下來的等時性
蠟燭鍾——蠟燭燃燒的等時性
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一、填空
1.在地球上看到晝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現,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幾種假說:(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太陽不動,地球自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
2.「地心說」是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他認為地球是(球體)、(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日心說」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他著有(《天體運行論》)並認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運動)的,每24小時自轉一周、(太陽)是不動的是宇宙中心,地球圍著太陽轉。「日心說」和「地心說」中有關地球及其運動的觀點都可以解釋(晝夜交替)現象。
3.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傅科擺」)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已為世界所公認。
4.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所以我們看到天體(東升西落),(晝夜交替)是因地球自轉而發生的現象。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比西邊(先)迎來黎明。
5.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准,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 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一個小時)。北京處於(東八區),紐約處於(西五區),相差(13個)小時,北京是白天時,紐約是黑夜。
6.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公轉一周是(一年),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形成了(四季變更)和(極晝極夜)現象。(恆星周年視差)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的關鍵性證據。
7.北極星「不動」是因為北極星在(地軸的延長線上),地球圍繞地軸轉動時,(地軸始終傾斜指向北極星),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看來北極星是「不動」的。
8.德國天文學家(貝塞爾)首先發現恆星周年視差。
9.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10.地軸傾斜的角度是大約(23度),如果傾斜角度加大,那麼極晝極夜的范圍將(擴大),對地球會產生巨大的災害。
11.陽光直射——日照面積大——溫度高——夏季
陽光斜射——日照面積小——溫度低——冬季
二、簡答
1.我們為什麼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答:因為地球在自西向東自轉,我們看到景物會向反方向運動,所以我們會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2.有什麼證據表面地球在自轉?有什麼證據表面地球在公轉?
答:自轉證據:傅科擺、天體東升西落、衛星直接觀測、南北流向河流兩岸侵蝕程度不同。
公轉證據:恆星周年視差、星座四季交替、衛星直接觀測。
3.地球的運動產生了哪些自然現象?
答: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晝夜交替、南北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會發生偏轉。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四季變化、極晝和極夜。
4.四季是怎麼形成的?
答:地球在公轉過程中,由於地軸傾斜不變,導致陽光有規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區,使得氣溫也有規律地變化,從而形成四季。(會畫圖)
希望採納
5. 五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沉和浮》復習資料
1、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它們的(輕重)、(體積大小)沒有關系。如:一塊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還是沉的。
2、大小相同的物體,越(重)越容易(沉),越(輕)越容易(浮);輕重相同的物體,體積越(小)越容易(沉),體積越(大)越容易(浮)。
3、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的重量)來控制沉浮的。
4、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
5、一塊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辦法讓它浮起來嗎?(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6、鐵塊在水中是沉的,輪船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為輪船好像一個很大的鐵碗,它的體積比鐵塊大得多,排開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過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7、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狀後,(排開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8、把泡沫塑料塊等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
9、放在水面上的物體,都會受到水的浮力。當物體靜止在水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於)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
10、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的水量)有關,排開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1、馬鈴薯在濃的鹽水、糖水等液體里都能浮起來。因為馬鈴薯比同體積的濃鹽水輕,所以上浮。
12、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同體積的水的重量有關。物體比相同體積的水重,下沉;比相同體積的水輕,上浮。
13、物體在液體中的沉浮與同體積的液體的重量有關。物體比相同體積的液體重,下沉;比相同體積的液體輕,上浮。
14、在水中上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小於)重力。
15、測量液體輕重的儀器叫作(比重計)。
第二單元《熱》復習資料
1、當我們感到冷時,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多穿衣服)、(吃熱的食物)、(靠近熱源)等方法來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產生熱量,為什麼它能讓我們的身體熱起來?
答:衣服本身不能產生熱量,但它能減緩身體向空氣散發熱量的速度,起來保暖的作用。
3、裝有熱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因為相同重量的熱水和冷水相比,熱水的體積要大,相同體積的熱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裝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熱水中,這袋冷水先(下沉),然後會(上浮 )
4、要明顯地觀察到水由冷變熱時體積的變化,利用一個燒瓶裝滿冷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把瓶子放到熱水中,水變熱時水位上升;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水變冷時水位下降,這種水體積的變化叫做熱脹冷縮。但水在4攝氏度以下時正好相反,是熱縮冷脹。
其它的液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裝液體的瓶子都不會裝滿。
5、空氣的熱脹冷縮 我們用一瓶口裝有氣球的瓶子來研究空氣的變化,將瓶子放入熱水裡時,氣球鼓起來了。放入冷水中時,氣球癟下來了,說明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空氣比水的熱脹冷縮的變化要明顯。
解釋熱脹現象:A、常見的物體都有微粒組成的。B、這些微粒是不停運動的。C、微粒運動的速度和范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強烈和擴大。
6、金屬的熱脹冷縮 銅球在加熱後不能穿過鐵環,冷卻後能穿過鐵環,說明銅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鋼條加熱後會變長加粗、鐵軌鋪設時分段並留有縫隙、鐵橋架在滾軸上,都說明大多數金屬都有這樣的性質。銻、鎵、鉍等金屬正好與大多數相反,是熱縮冷脹。
7、熱是怎樣傳遞的 觀察熱的傳遞,用酒精燈一端加熱粘有火柴的鐵絲及塗有蠟的圓盤來研究,發現熱在傳遞時由熱源為起點,由熱的一端向冷的一端傳遞或由熱的物體向冷的物體傳遞。離熱源越遠,熱傳遞的時間越長。
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做熱傳遞。
8、傳熱比賽 一般來說,金屬的傳熱能力強於非金屬,通過金屬和非金屬物質的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熱量的傳遞。
銅鋁鋼傳熱性能比較:銅>鋁>鋼
9、設計製做一個保溫杯。製作保溫杯:(1)、隔絕空氣與水相接觸,設計一個用熱的不良導體制用的蓋子。(2)、用熱的不良導體製成杯身或在杯子外製成一個杯套。
棉衣棉被作為熱的不良導體,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減緩熱量的傳遞速度。冷櫃斷電蓋棉被是減緩空氣中的熱量向冷櫃傳遞。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復習資料
一、時間在流逝:我們可以用有規律或有節奏的活動來估計時間,如數心跳、有節奏地敲桌子等。 時間以(不變的速度)在流逝,平時覺得時間有快慢是(我們的感覺)在起作用。心情愉快時,感覺時間過得( 快 );心情焦急、煩燥時,感覺時間過得( 慢)。
二、太陽鍾:在時鍾還沒發明之前,人們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是(天)。我們古時把一天(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為現在(兩小時)。
三、用水來測量時間:古代的水鍾有受水型和泄水型兩種,都是根據水量的變化製成的,受水型是根據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據水量的減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在滴漏實驗時,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狀態往下流時,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隨著水量的減少速度變慢。容器中水越少,則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四、我的水鍾: 將兩個塑料瓶去頭去底進行組合,就可以製成一個簡易水鍾。設計製作的一般步驟為:1、先選擇製作水鍾的類型(受水型還是泄水型)2、確定總水量,3、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樣。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總水量保持不變。)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4、測出一分鍾的水量。5、推測出其餘十分鍾的水量。
五、機械擺鍾: 擺鍾的擺一分鍾(擺動60次),每分鍾擺動的次數(相同)。一條細繩,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小重物,就組成一個簡易的擺。擺在擺的過程中(方向不變)、(速度不變),(幅度越來越小)。
六、擺的研究: 不同的擺自由擺動時的快慢是(不一樣)的。我們通過(擺錘的重量)、(擺動的幅度)、(擺繩的長度)來研究,發現擺的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與(擺錘的重量)、(擺動的幅度)無關。擺繩(越長),速度(越慢)。擺繩(越短),速度(越快)。
七、做一個鍾擺: 在不改變擺繩長度的前提下,擺錘的長度發生變化,發現擺錘越長,速度越慢,得出結論,擺的速度與擺的長度(擺繩加擺錘的長度)有關。擺越長,速度越慢。在擺錘最下面懸掛一個重物,發現掛了重物的擺比不掛重物的擺速度要慢。都掛了重物的擺在比較時發現:擺的速度與重物的位置有關,重物越往下,擺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擺的速度變快。我們要調整一個擺的擺動速度只需要調整重物的位置變可以了。由慢變快,重物上移,由快變慢,重物下移。
八、製作一個一分鍾的計時器: 計時器的組成:齒輪控制器、支軸、長針短針、擺錘、齒輪、垂體。齒輪控制器由擺來控制、齒輪由垂體來控制。設計一個分鍾的計時器,可以製成水鍾、擺鍾等。
九、實驗題:
擺的擺動快慢可能與(擺錘的重量)、(擺動的幅度)、(擺繩的長度)等因素有關。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因素進行研究。
6.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資料(全)
五下冊復習資料總匯
第一單元 沉和浮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准。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
3、物體的沉浮與自身的(重量和體積)都有關。
4、(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相同,(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
5、(潛水艇)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7、鋼鐵製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於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
9、(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塊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小船和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里,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體)和(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12、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體(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時就(上浮);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於重力)時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於)重力。
14、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它們的(材料)和(液體的性質)有關。
15、(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16、當液體中溶解了(足夠量)的其它物質時,如鹽、糖、味精等,有可能會使馬鈴薯浮起來。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為海水裡溶解了大量的(鹽)。 17、(不同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體積)的水(重)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輕)的物體,在水中(上浮)。
19、(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
第二單元 熱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多穿衣服、吃熱的食物、靠近熱源等方法來保暖。
2、加穿衣服會使人體感覺到熱,但(並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3、水受熱以後(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4、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5、(許多液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變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6、物體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的變化,這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感覺到或通過(一定的裝置和實驗)被觀察到。 7、(氣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8、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裡不斷地(運動)著。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 9、(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0、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例如(銻)和(鉍)這兩種金屬就是熱縮冷脹的。
1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12、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
13、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
14、(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散熱(慢),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熱的良導體,導熱(快),散熱(快)。鐵是熱的(良導體),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
第三單元 時間
1、(「時間」)有時是指(某一時刻),有時則表示一個(時間間隔)(即時長)。
2、鍾表以(時、分、秒)計量時間,鍾面上的(秒針)每轉動(一格),表示時間流逝了(1秒鍾),秒針轉動(一圈)則表示時間流逝了(1分鍾)。在一分鍾的時間里大約可寫( )個字、看( )行字,跑( )米路等。
3、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相同時間)(時長)的主觀感受會不一樣,但時間是以(不變的速度)在延伸的。
4、藉助自然界有規律運動的事物或現象,我們可以(估計時間),如每天新聞聯播開播的時間是晚七點。
5、時間可以通過對(太陽運動周期的觀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來測量,一些(有規律運動的裝置)也曾被用來計量時間。
6、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我們古時把一天(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為現在(兩小時),古埃及根據一年內(36個)星座在天空的橫穿情況將一天劃分為(24)個小時,白天(12)個,晚上(12)個,由於白天和晚上的時長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時的時長也是變化的。
7、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日晷」)就是根據這種原理製成的(計時器)。
8、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製作(水鍾)用來計時。
9、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
10、在滴漏實驗時,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狀態往下流時,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隨著水量的減少速度變(慢)。容器中水越少,則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鍾計時更加准確。
11、滴水計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古代的水鍾有(受水型)和(泄水型)兩種類型。影響水鍾計時准確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狀是否規則)、(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勻)有關。
12、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精確的計時方法,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製作的(計時工具)越來越精確。 13、計時工具准確性的提高要靠(設計、材料)等的改進。
14、雖然像(日晷)、(水鍾)以及(燃油鍾)、(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鍾,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鍾。(擺鍾)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鍾的(精確度)。
15、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製成了(擺鍾),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16、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17、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與(擺錘)和(擺幅)無關。
18、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19、注意擺繩的長度不等於擺的長度,(擺長)是指支從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20、(機械擺鍾)是(擺錘)與(齒輪操縱器)聯合工作的。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1、(晝夜交替現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2、(晝夜交替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3、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觀點和學說,地心說: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體、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日心說: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著作《天體運行論》、地球是球形、地球是運動的,每24小時自轉一周、在太陽是不動的,地球圍著太陽轉。(「日心說」)和(「地心說」)中有關地球及其運動的觀點都可以解釋(晝夜交替現象)。 4、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5、(「傅科擺」)擺動後,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6、(傅科擺)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 7、(天體的東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而發生的現象。
8、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相反),即(逆時針)或(自西向東)。
9、(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早)西邊晚。
10、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准,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經,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1小時)。11、不同地區所處的(經度差)決定了地區之間的(時差)。
12、天空中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3、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
14、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這種現象就是(恆星的周年視差),它證明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公轉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15、(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點位置的變化而形成的。陽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區(氣溫)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時陽光的直射點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陽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時陽光的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陽光是斜射的,陽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兩半球的季節正好相反。
16、(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17、(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范圍。
18、地球確實在(自轉和公轉),證據不僅有來自(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還有來自(觀察或實驗)的多種現象。
19、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逆時針(自西向東),周期為(24小時),地球圍繞(地軸)自轉,地軸是(傾斜)的。
20、與地球自轉相關聯的現象有:(晝夜現象)(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看上去(北極星不動)等。
21、(恆星周年視差)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的關鍵性證據。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極晝極夜現象的解釋: 在地球的南北兩極,半年時間是白天半年時間是晚上,而且南北兩極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傾斜的,太陽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傾斜於太陽的一端在地球自轉時一直能被太陽光照亮。
第一單元復習 沉和浮
1、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它們自身的大小、輕重無關。如一個回形針是沉的,兩個串在一起還是沉。一塊木塊是浮的,分成一半還是浮的。
2、不同種材料製成的物體,
(1)同體積時與物體的輕重有關,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輕重相同時與物體的大小(體積)有關,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的重量來實現沉浮的。
3、各種形狀的實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1)要讓橡皮泥浮起來,可在大小不變下改變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重量不變下改變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種形狀。
(2)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排開水量有關。排開水量大,所受浮力也大。
(3)鐵制的大輪船能浮在水面上,因為它排開的水量特別的大。
4、要用橡皮泥造一隻裝載量比較大的船(方法),
(1)重量不變的前提下造得盡量大,使船排開的水量大,
(2)做些船艙,放物品時使船身保持平穩。
5-6、水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會產生一個向上托的力,這個力是浮力。
(1)上浮的物體,浮力大於重力;(測浮力時,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2)下沉的物體,浮力小於重力;(測浮力時,浮力=重力-在水中的拉力)
(3)當物體靜止在水面時,浮力等於重力,且方向相反。
7、當液體溶解了足夠量的其它物質時(如鹽、糖等),可能會使馬鈴薯浮起來。
(1)輪船從江河進入大海,船身會上浮一些。因為海水的含鹽量比江河大。
(2)死海淹不死人是因為海水裡溶解了大量的鹽。
8、物體在不同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判斷物體在某種液體里的沉浮時,往往利用相同的體積比較輕重。
如馬鈴薯在濃鹽水中浮,是因為相同體積的馬鈴薯比濃鹽水輕;馬鈴薯在清水中沉,是因為相同體積的馬鈴薯比清水重。
(2)比重計是一種比較液體輕重的儀器。
(3)幾種常見物體的密度(單位體積下物體的重量叫密度)。
1立方厘米物體
食用油
酒精
冰
水
濃鹽水
水銀
輕重(克)
0.8
0.8
0.9
1
1.3
13.6
第二單元復習 熱
1-1、當我們感到冷時,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多穿衣服、吃熱的食物、靠近熱源等方法來保暖。
1-2、衣服等本身不能產生熱量,它只能減緩身體熱量向空氣散發,起保暖作用。
2-1、裝有熱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中。因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熱時體積會變大,而重量不變(從加滿水的試管上麵包一塊氣球皮,加熱時氣球皮鼓起來了這一現象說明)。
2-2、裝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熱水中,冷水袋會慢慢從底部浮到水面;
裝有熱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熱水袋會慢慢從水面沉到水底。
3-1、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水的熱脹冷縮(但水在4攝氏度時正好相反,是熱縮冷脹)。
3-2、其它的液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裝液體的瓶子都不會裝滿。
4-1、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空氣的熱脹冷縮比水的變化要明顯。
4-2、物體的熱脹冷縮和物體的微粒運動有關。
5-1、銅球在加熱後不能穿過鐵環,冷卻後能穿過鐵環;
鋼條加熱後會變長加粗,冷卻後會變短減細。
說明大多數金屬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5-2、銻、鎵、鉍等金屬正好與大多數金屬相反,是熱縮冷脹。
6-1、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向較冷的一端傳遞。離熱源越遠,熱傳遞的時間越長。
6-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遞。
7-1、一般來說,金屬的傳熱能力強於非金屬。
7-2、我們把傳熱本領強的物體叫熱的良導體(如金屬);傳熱本領弱的物體叫熱的不良導體(如非金屬)。 銅鋁鋼傳熱性能比較:銅>鋁>鋼
8、用熱的不良導體製作杯身,能有效地減緩熱量的散失,起著保溫作用。
第三單元復習 時間的測量
1-1、鍾表是現代人們用於計量時間的常用工具,鍾表以時、分、秒來計量時間。
1-2、時間沒有快慢之分,它以不變的速度在流逝。我們要珍惜時間。
2-1、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古時人類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2個小時。
2-2、太陽鍾計時原理:隨著時間的變化,物體在陽光下的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會隨之發生變化。(根據太陽和影子的關系,古人製成了「日晷」用於計量時間。)
3-1、夜間計時工具——蠟燭、沙漏……
3-2、古代的水鍾:
受水型水鍾:水滴以固定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時間。
泄水型水鍾:容器內的水面隨水的流出而下降,從而測出流逝的時間。
4-1、將兩個塑料瓶去頭去底進行組合,就可以製成一個簡易水鍾。設計製作的一般步驟為:⑴先選擇製作水鍾的類型(受水型還是泄水型)⑵確定總水量,⑶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樣。⑷測出一分鍾的水量。⑸推測出其餘十分鍾的水量。
4-2、影響水鍾計時准確的因素主要有:水滴的滴速、水位的高低、刻度精確度……
5-1、擺鍾(機械鍾)計時原理:在規定時間內,秒擺擺動速度相同(60次/分)。
5-2、一條細繩和一個小重物可製成一個簡易擺。
6-1、不同的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這主要與擺的長度有關,與擺錘重量、擺動幅度無關。
6-2、擺長越長(短),擺動的速度越慢(快)。
7-1、擺繩的長度不等於擺的長度,擺長是指支點到擺錘重心的距離(即擺繩加擺錘的長度)。
7-2、要調整一個擺的擺動速度只需要調整重物的位置就可以了。由慢變快,重物上移,由快變慢,重物下移。
8-1、機械擺鍾是擺錘與齒輪操縱器聯合工作的。
8-2、製作一個一分鍾的計時器:計時器的組成——齒輪操縱器、支軸、長針短針、擺錘、齒輪、垂體。設計一個分鍾的計時器,可以製成水鍾、擺鍾等。
第四單元復習 地球的運動
1、形成地球上晝夜交替現象的假說有4種:①地球不動,太陽圍著地球轉;
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圍著太陽轉,並且自轉。
● 為了證明假說,我們可以進行模擬實驗:用手電筒代替太陽;用乒乓球代替地球。
2、古時對地球的形狀和運動方式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
(1)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說」,認為:地球是球體;地球是宇宙中心,靜止不動;日月星辰圍著地球轉
(2)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認為:地球是球體;太陽是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地球及其他天體圍著太陽轉,而且地球自轉。
3、法國科學家傅科研製的傅科擺證明了地球在自轉:雖然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但傅科擺擺動的方向與刻度盤指示的方向發生了偏轉(順時針)。
4、地球圍繞地軸自西向東轉動叫地球自轉。
(1)地球自轉的方向總是自西向東(逆時針)。地球自轉周期為1天(約24小時);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
(2)晝夜交替、太陽東升西落說明了地球的自轉。
(3)觀察地球儀或地圖能確認各地的位置關系:如北京在烏魯木齊的東邊,因而北京先迎來黎明。各地迎來黎明的時間是東早西遲。我國橫跨5個時區,為方便工作、學習,我國統一用北京時間作為標准時間。
(4)國際上把全球分為24個時區(確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為0度經線,以此每隔15°為1時區);每相鄰兩個時區相差1小時。
5、北極星「不動」,那是因為:地球自轉時,地軸始終傾斜地指向北極星。
(1)夜間觀星,北極星看似不動,其他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轉動。
(2)北極星不在頭頂正上方,而在我們視線往上傾斜的北方天空。
6、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轉動叫地球公轉。
(1)地球公轉周期1年(約365天);地球公轉產生四季交替。
(2)恆星周年視差、四季交替現象證明了地球的公轉。
7、地球上的四季現象產生原因:地球傾斜著圍繞著太陽公轉中,太陽的直射點有規律地發生變化,導致各地形成溫度上的差異。
①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吸收太陽熱量多,溫度高,形成夏季;南半球斜射,吸收熱量少,溫度低,形成冬季。
②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陽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陽熱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秋季,而南半球是春季。
③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吸收太陽熱量多,溫度高,形成夏季;北半球斜射,吸收熱量少,溫度低,形成冬季。
④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都是太陽斜射,南北半球吸收太陽熱量差不多,北半球形成春季,而南半球是秋季。
8、由於地軸的傾斜(傾斜度約23°),南北極出現了極晝、極夜現象